小米集团(01810)

搜索文档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20250713:工信部倡导反内卷,乘用车基本面有望改善-20250713
民生证券· 2025-07-13 22: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信部倡导汽车行业反内卷,利好乘用车基本面,有望缓解恶性竞争、优化格局,后续车市基本面将向好 [2][10] - 智元恒岳收购上纬新材,机器人板块关注度提升,后续特斯拉业绩会和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有望成为强催化 [3][11] - 看好智能化、全球化加速突破的优质自主车企及相关零部件、机器人、摩托车、轮胎、重卡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观点 - 建议关注核心组合【吉利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小米集团、伯特利、拓普集团、新泉股份、沪光股份、春风动力】 [1][10] - 反内卷政策提出账期缩短、价格管控、质量强化,有助于减轻零部件现金流压力,推动竞争转向价值战 [2][10] - 7月第1周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环比下降,新能源渗透率环比提升,后续伴随新车上市交付,车市基本面将向好 [1][2][10] - 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拉动机器人板块关注度,后续特斯拉业绩会和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有望催化板块 [3][11] 乘用车 - 以旧换新政策延续,补贴范围扩大,报废补贴金额维持,有助于促进需求平稳过渡 [12] - 看好智能化、全球化加速突破的优质自主,推荐【吉利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小米集团、小鹏汽车、赛力斯】 [13] 智能电动 - 零部件估值低位,中期成长强化,看好新势力产业链+智能电动增量 [14] - 客户维度上,T链出海加速,H链延续高增,国内自主车企份额提升驱动产业链公司业绩增长 [14] - 产品维度上,2025年有望成为智驾平权元年,机器人量产在即,看好智驾域控等赛道放量潜力 [15] - 推荐智能驾驶【伯特利、地平线机器人、科博达】、智能座舱【继峰股份】,推荐H链【星宇股份、瑞鹄模具、沪光股份】,建议关注小米链【无锡振华】,推荐T链【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 [4][15] 机器人 - 重视特斯拉确定性主线,关注灵巧手等边际变化大的硬件环节 [16][17] - 推荐有业绩有能力的汽配机器人标的【拓普集团、伯特利、爱柯迪、双环传动、银轮股份】,建议关注【豪能股份、隆盛科技、中鼎股份】 [4][18] 摩托车 - 2025年5月中大排摩托车内外销共振向上,春风动力、钱江摩托、隆鑫通用等企业有不同表现 [19][20] - 推荐中大排量龙头车企【春风动力】,建议关注【隆鑫通用】 [4][20][21] 重卡 - 5月重卡销量环比下降、同比增长,以旧换新政策补贴范围扩大、力度超预期,有望拉动内需 [22] - 随天然气重卡渗透率提升和政策驱动内需向上,建议关注【中国重汽、潍柴动力】 [23] - 中国对美加征关税推高柴发行业价格体系,国产替代加速,建议关注【潍柴重机、天润工业】 [23] 轮胎 - 轮胎行业短期业绩兑现、需求高位、估值低,中期智能制造能力外溢、产能和产品结构优化,长期全球化替代、品牌力提升 [23][24] - 2025年国内外PCR需求旺盛,TBR需求逐渐恢复,看好研发实力强、海外布局多的轮胎企业,建议关注龙头【赛轮轮胎】及高成长【森麒麟】 [25][26] 本周行情 - 本周A股汽车板块表现弱于市场,细分板块中汽车服务、汽车零部件上涨,商用载货车等下跌 [27] - 列出2025.7.7 - 2025.7.11 A股汽车行业公司周涨跌幅前十 [33] 本周数据 - 地方开启新一轮消费刺激政策,包括中央和地方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等 [39][40][42] - 2025年7月第1周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环比下降,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环比下降,新能源渗透率环比提升 [1][43] - 2025年6月整体折扣相较于5月放大,燃油车折扣力度减小,新能源车折扣力度加大,合资折扣力度大于自主 [45][46] - 2025年4月25日当周国内PCR开工率处于近10年高位,TBR开工率处于近10年中等水平,全球替换市场需求强劲,成本端同环比下滑,海运费处于偏低水平 [51][54][70][72] 本周要闻 - 电动化方面,极氪9X公布技术细节,尚界首款车型预告图发布,乐道L90预售启动,理想i8将上市,比亚迪将在巴西组装电动汽车,宁德时代与吉利汽车深化合作 [76][77] - 机器人方面,它石智航、星动纪元等完成融资,智元机器人控股上纬新材,比亚迪携手港科大共建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 [78][80][81] - 智能化方面,全新WEWA技术架构的ADS 4体验丝滑,比亚迪将进行百万规模智驾OTA,蔚来自研芯片将面向全行业开放 [81][82] 本周新车 - 本周上市新能源车型有smart精灵3、新途EV80等,燃油车型有路虎卫士、长安CS75 PLUS等 [83][84] 本周公告 - 北汽蓝谷定增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江淮汽车、中通客车等发布产销快报和业绩预告 [85] - 赛力斯、雷迪克等公司发布业绩预告,蓝黛科技筹划控制权变更,双环传动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等 [85][86] 重点公司 - 列出重点公司估值列表,包括吉利汽车、比亚迪等公司的股价、EPS、PE及评级 [87]
采访小米汽车,我们准备了这些问题
乱翻书· 2025-07-13 12:24
从手机到汽车的设计进化 - 小米汽车设计语言从手机时代的极简理性(黑白灰)转变为汽车领域的感性高饱和色彩(海湾蓝、霞光紫、宝石绿),用户群体从男性极客扩展到女性审美 [6] - 初版"Mi Look"放大到汽车的方案因"没有情感、没有购买欲"被推翻,最终选择经典跑车路线,车身比例强调1 45米超低高度 [6] - 设计决策机制将用户直觉置于优先,如"霞光紫"在四次调研中高居榜首,成为最受欢迎付费颜色 [6] - 产品定义从功能性价比转向情感价值,车身曲面语言和色彩选择受女性用户比例影响 [6][7] 非典型设计师的任命背景 - 李田原35岁被雷军任命为设计负责人,打破行业从欧洲挖资深设计师的惯例 [8] - 其背景包括主导宝马iX和i Vision Circular概念车设计,开创"原石切割"风格替代传统"火焰车身" [10] - 雷军的用人逻辑是寻找能长期陪伴公司成长的设计师,类比奔驰/宝马等品牌"铁打的设计总监"模式 [9] 小米汽车设计哲学 - SU7与YU7坚持设计DNA延续性,如"每一根线一一对应",同时为SUV品类重做下车体骨骼 [12] - 内饰核心是"接口"和"扩展性",借鉴消费电子思维实现"软件定义汽车"的硬件适配 [12] - 反行业潮流采用长车头设计,认为比例是美的基础,追求"形似神不似"的家族化表达 [11][12] - 设计关键词为"直觉",保留更多机械按键和传统互动方式以匹配用户习惯 [12] 中国设计话语权突破 - 中国电动车市场领先性带来设计优势,如文化基因、技术积累和本土市场理解 [36] - 行业存在"迷信洋设计师"现象,但本土设计师差距主要在缺乏验证过的设计方法论而非创意能力 [35] - 小米成功可能推动汽车设计语言从"德语/英语主导"转向融入中文思维 [37] - 高校合作旨在培养"全栈型设计师",解决国内设计人才流程断层的痛点 [39] 行业现象级产品影响 - SU7/YU7改变14亿人口大国对汽车的认知,从工具属性转向情感载体,类比福特野马1964年的文化影响 [3][4] - 科技公司跨界造车带来新视角:消费电子3-5年迭代周期与汽车10年耐用性需平衡 [31] - 设计目标不仅是满足功能需求(I Need),更创造用户渴望(I Want/I Desire)的情感价值 [3][6]
小米申请数据的处理方法相关专利,降低资源调整的滞后性
金融界· 2025-07-12 20:59
小米集团新专利技术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与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联合申请"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芯片"专利 公开号为CN120295748A 该专利通过动态调整任务并发度和内存分配来优化资源消耗 具体包括实时监测任务负载 并在达到预设阈值时触发调整机制 [1] 小米移动软件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 注册资本14.88亿人民币 主营业务为互联网及相关服务 对外投资4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136次 累计拥有5000项专利和123项行政许可 [1] 小米松果电子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注册资本2.5亿人民币 主要从事零售业 对外投资1家企业 持有15个商标和1009项专利 另有5项行政许可 [2] 专利技术细节 - 专利技术方案包含完整的资源管理链条:1) 启动预设策略时采集任务资源消耗数据 2) 基于实时数据预测任务负载 3) 当负载符合阈值条件时 自动调整并发度或内存参数 实现动态资源分配 [1]
互联网大厂开始“重仓”南京
新浪财经· 2025-07-12 16:28
小米青年公寓项目 - 小米在北京、南京上线首批青年公寓,租金标准为均价1999元/月,南京公寓位于建邺区河西南核心地带,共有566间房 [2] - 南京青年公寓所有房间在3天内已全部预定完毕,部分房源专项保障2025应届生需求 [2] - 佩琪租住的55平米开间月租金仅1699元,同地段市场价在2500元以上,小米公寓价格约为市场价的60% [1][2] - 小米青年公寓距离公司南京科技园仅100多米,极大提升员工通勤便利性 [1] 小米南京业务布局 - 南京科技园已成为小米北京总部以外最大研发中心,承担手机、汽车及互联网等业务研发职能 [5] - 小米在南京员工规模突破5000人,较2024年10月增长近30%,未来五年有望突破1万人 [5] - 小米南京科技园总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作为华东总部于2024年5月正式开园 [5] - 公司2024年员工总数达4.3万人,当年增长超过1万人,应届生招聘规模从2023年4000人增至2024年5000人 [2][5] 南京互联网产业集聚 - 建邺区河西南已成为南京互联网大厂密度最高区域,除小米外,阿里巴巴南京中心7月开园,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 [5][6][8] - 阿里巴巴南京中心将交付首个人才公寓"亲橙寓",已吸引50余家阿里生态企业在建邺区落地 [6][8] - 恒生电子江苏总部、58集团江苏总部等多个总部项目也选址建邺区河西南 [8] 南京人才与区位优势 - 南京拥有50余所高校,双一流高校数量全国第三,南大计算机专业全国第五,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评估A+ [8] - 建邺区发布《河西中央科创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超1000亿元 [9] - 南京交通便利有利于企业间合作交流,科教资源与互联网企业研发需求高度契合 [8]
从无人车到智能工厂 外籍人士北京探寻“机智”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7-12 01:01
中新社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陈杭)"尽管没有司机,但无人车行驶在北京道路上,能自动礼让行人和车 辆,这让我更加期待未来更多无人车上路的场景。"11日下午,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创新运 营中心(下称"自动驾驶示范区")体验自动驾驶后,来自爱尔兰的罗素·哈兰德(Russel Harland)发出这样的 感慨。 7月10日至11日,以"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共促世界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北京 举行。11日下午,罗素·哈兰德与部分与会外籍嘉宾走进自动驾驶示范区与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感受中 国智造"未来已来"。 7月11日,参加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的部分外籍嘉宾参观北京亦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7月10日至11 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中新社记者王紫儒摄 伴随自动驾驶技术进步,汽车行业正迎来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米汽车超 级工厂内,超700个机器人井然有序地工作,大压铸、冲压、车身连接、车身装配、涂装、总装等关键 工艺实现100%自动化,每76秒就可以产出一辆新能源汽车。 来自冈比亚的莫莫杜·博江(Momodou Bojang)第一次来到中国,对工厂"智造"印象 ...
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报4356.27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小米集团-W等
金融界· 2025-07-11 20:40
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报4356.27点[1] - 近一个月上涨3.32%,近三个月上涨17.53%,年至今上涨27.89%[1]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1月14日,基点为3000.0点[1] 指数构成与权重 - 指数样本为港股通范围内50只TMT主题上市公司证券[1] - 十大权重股:小米集团-W(15.3%)、中国移动(14.32%)、腾讯控股(13.96%)、中芯国际(7.91%)、快手-W(7.1%)、长和(4.71%)、联想集团(2.98%)、中国电信(2.81%)、舜宇光学科技(2.12%)、中国联通(2.04%)[1] - 全部样本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1] - 行业分布:通信服务55.48%,信息技术44.52%[1]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分别在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2] - 特殊情况可进行临时调整,包括样本退市、新上市TMT企业市值排名前十等情况[2] - 港股通范围变动导致样本不符合资格时将相应调整[2]
消费级芯片上车到底靠不靠谱?
36氪· 2025-07-11 19:46
核心观点 - 小米YU7使用消费级高通8gen3芯片引发对"车规级"标准的讨论,但行业早有先例如特斯拉和比亚迪使用非车规级芯片 [1][2] - 车规级芯片需通过AEC-Q100和ISO26262认证,但非安全功能模块可使用仅通过AEC-Q100测试的芯片 [2][3] - 小米YU7座舱核心板通过AEC-Q104系统级车规测试,采用"手机变车规"的整体方案 [4][5] - 消费级芯片性能更强且便宜约160美元,车规级芯片价格200-300美元但可靠性更高 [7][8] - 行业专家认为头部科技公司虽未做传统车规认证,但会进行功能安全测试,质量有保障 [9] 芯片等级与应用现状 - 芯片按标准分为消费级/工业级/车规级/军工级/航天级5类,车规级需满足AEC-Q100和ISO26262 [2] - 一辆车约1000多张芯片,安全相关部件必须用车规级,非安全部件可放宽标准 [2][3] - 主流车型座舱芯片配置对比显示:特斯拉/小米/大众用消费级,理想/小鹏/蔚来用车规级 [3] - 消费级芯片缺陷率100-500PPM,车规级要求0-10PPM;工作温度范围消费级0-70°C,车规级-40-125°C [7][8] 技术方案差异 - 消费级芯片主频更高(如骁龙8 Gen3达3.3GHz),车规级低频设计(如骁龙8295主频2.5GHz) [7][8] - 车规级需通过电磁兼容性测试,设计寿命15年以上,消费级仅3-5年 [7][8] - 小米方案通过AEC-Q104测试,该标准针对多芯片模块的系统级验证,关注热耦合/电应力互动等 [4][5] 市场选择与趋势 - 非车规芯片用于座舱最严重风险是黑屏/空调失效,不威胁生命安全 [10] - 消费者可选择高性能消费级芯片或稳定车规级方案,市场已提供多样化选择 [11][12] - 行业认为消费电子芯片质量持续提升,"消费级"与"车规级"的界限未来可能模糊 [12]
港股上市后募资超IPO,同行企业为何境遇分化?
搜狐财经· 2025-07-11 19:27
港股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港股大盘指数录得双位数涨幅,跑赢全球不少股权市场 [2] - 新股市场活跃,蜜雪集团(02097 HK)、宁德时代(03750 HK)等上市后股价飙升 [2] - 2025年初至7月11日港股上市后募资规模达1,644 18亿港元,超越IPO募资规模1,235 64亿港元 [2] - 半年上市后募资规模接近去年全年两倍 [2] 上市后募资手段 - 配售为主要募资手段,募资规模达1,569 85亿港元,占比95 5% [4] - 比亚迪(01211 HK)和小米集团(01810 HK)为最大募资公司,分别募资435 09亿港元和426 00亿港元 [4] - 比亚迪募资用于研发投入、海外业务发展、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4] - 小米募资用于业务扩张、研发投资及一般企业用途 [4] - 配售后比亚迪和小米股价创新高 [4] - 比亚迪6月10日派发末期息3 974元人民币,每10股送8股红股,每10股转增12股 [4] 新能源车厂募资表现 - 蔚来(09866 HK)配股募资40 3亿港元,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及强化资产负债表 [8] - 蔚来配售价29 46港元较公告前收盘价32 55港元折让9 49% [8] - 蔚来配售后股价未恢复,反映市场对其资产负债状况和前景不乐观 [8] 机器人概念股募资 -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 HK)、晶泰控股(02228 HK)、第四范式(06682 HK)、速腾聚创(02498 HK)、优必选(09880 HK)、微创机器人-B(02252 HK)均进行上亿港元再融资 [10] - 地平线机器人、晶泰控股、第四范式、速腾聚创募资规模均超十亿港元 [10] - 优必选和微创机器人募资总额分别为9 14亿港元和3 90亿港元 [10] 生物科技公司募资 - 信达生物(01801 HK)募资43 10亿港元,支持全球化布局和管线开发 [10] - 巨子生物(02367 HK)、科伦博泰生物-B(06990 HK)、君实生物(01877 HK)募资超10亿港元 [10] - 巨子生物和科伦博泰生物在股价创新高时公布募资计划 [10] - 君实生物宣布募资计划后股价回落 [10] 黄金概念股募资 - 老铺黄金(06181 HK)宣布27亿港元募资计划,股价随金价上涨创千元高位 [11] - 招金矿业(01818 HK)完成近20亿港元募资,股价较配售价高出四成 [11] 市场观察点 - 泡泡玛特(09992 HK)今年累计股价涨幅达185 16% [12] - 蜜雪集团新消费红利赢得昂贵估值 [12] - 投资者对配售行为结合企业基本面、募资用途合理性、市场环境综合考量 [12] - 比亚迪、小米因盈利能力和清晰发展战略获市场认可 [12] - 蔚来因资产负债压力和业务增长信心不足股价疲软 [12] 行业趋势 - 生物科技与机器人领域企业募资与管线进展及资金使用效率相关 [13] - 黄金概念股募资受益于金价上涨行业红利 [13] - 老铺黄金、招金矿业募资行为与行业景气度形成共振 [13]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7月1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19:01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2025年7月11日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中州证券(01375)85.75亿元、国泰君安国际(01788)83.76亿元、巨星传奇(06683)51.63亿元 [1] - 沪港通(南向)十大活跃成交公司中净买入额最高为美团-W(03690)+4.02亿元,最低为阿里巴巴-W(09988)-9.13亿元 [2] - 中州证券(01375)在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居首且净买入+2.29亿元,国泰君安国际(01788)成交额第二但净卖出1314.07万元 [2]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2025年7月11日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国泰君安国际(01788)31.31亿元、中州证券(01375)31.15亿元、阿里巴巴-W(09988)22.84亿元 [1] - 深港通(南向)十大活跃成交公司中净买入额最高为中国平安(02318)+5.24亿元,最低为腾讯控股(00700)-6629.62万元 [2] - 阿里巴巴-W(09988)在深港通(南向)成交额第三且净买入+7.30亿元,表现显著优于沪港通渠道 [2] 跨市场成交对比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115.07亿元,为南向交易最活跃标的 [1][2] - 中州证券(01375)在两大渠道合计成交116.90亿元,但深港通渠道呈现净卖出4537.37万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在两大渠道均呈现净卖出,合计净流出1.76亿元 [2]
小米申请声浪控制方法相关专利,实现目标音源组件的自由配置
金融界· 2025-07-11 18:20
专利技术 -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联合申请"声浪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专利 公开号CN120287975A 该技术通过获取用户需求对应的目标音源组件生成音频信号 并结合车辆驾驶参数动态调制 最终输出适应多样化驾驶场景的目标声浪信号 实现定制化声浪播放 [1] - 专利技术特点包括:支持音源组件自由配置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动态调制功能使声浪信号随驾驶状态实时调整 提升驾驶乐趣 [1] 公司背景 -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 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 主营业务为汽车制造业 拥有2239条专利信息 对外投资1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10次 持有568项行政许可 [2] - 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 注册资本2.1亿元人民币 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 拥有986条专利信息 对外投资5家企业 持有13项行政许可 [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 注册资本14.88亿元人民币 从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拥有5000条专利信息 对外投资4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136次 持有123项行政许可 [2] - 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 注册资本2.5亿元人民币 从事零售业 拥有1009条专利信息 对外投资1家企业 持有15条商标信息及5项行政许可 [3] 研发能力 - 四家关联公司合计持有专利信息超9234条 其中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专利数量达5000条 显示集团在智能硬件和软件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 [2][3] -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集团汽车业务主体 成立4年内已积累2239条专利 反映其快速构建汽车领域知识产权体系的战略布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