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旭阳集团(01907)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天津滨海能源接受中信证券等5家机构调研 负极材料产能与重组进度成焦点
新浪财经· 2025-08-31 16:41
产能建设与释放节奏 - 全力推进翔福新能源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及58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 [2] - 一期5万吨前端产线已建成并逐步进入调试生产阶段 [2] - 协同关联方已合计形成6.8万吨前端、6.8万吨石墨化产能 [2] - 源网荷储一期28.3万千瓦风光电及输电线路、二期5万吨前端产能、8.2万吨石墨化产能建设已启动 预计2025年底完工 [2] - 完工后协同关联方将形成合计14万吨负极产能 [2] 新产能成本控制优势 - 内蒙古地区电费低、风光资源丰富、常年低温且为负极材料生产集群 具备资源协同效应 [2] - 58万千瓦源网荷储绿电供应预计使绿电覆盖比例超50% 大幅降低用电成本 [2] - 新产能设计高度集约化、智能化、科学化 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与单产水平 [2] 重大资产重组进度 - 2025年上半年启动重大资产重组 拟发行股份购买旭阳集团化工新材料业务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 [2] - 交易完成后将新增尼龙新材料业务 形成"负极材料+尼龙新材料"双主业格局 [2] - 2025年5月16日董事会已审议通过相关议案 目前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工作仍在推进 [2] - 后续将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正式方案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 新材料产品研发情况 - 沥青基硅碳负极产品已完成中试并送样 相比树脂基、生物质基硅碳负极具备高容量、高首次效率、高抗压强度等特点 [2] - 硬碳负极已完成生物质硬碳小试工艺开发 同时开展煤基及沥青基产品研发 [2] 投资者关系活动 - 2025年8月28日至29日接待中信证券、中航证券、长城证券、国泰海通证券、永安国富资管等5家机构现场调研 [1]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与现场参观 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尹天长先生、独立董事王志先生等多位管理层参与接待 [1][2]
中国旭阳集团(0190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
2025-08-29 22:44
第 1 頁 共 2 頁 v 1.1.1 EF001 免責聲明 |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 | | | --- | --- | | 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 | | 股票發行人現金股息公告 | | | 發行人名稱 | 中國旭陽集團有限公司 | | 股份代號 | 01907 | | 多櫃檯股份代號及貨幣 | 不適用 | | 相關股份代號及名稱 | 不適用 | | 公告標題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未經審核中期業績公告 | | | 公告日期 | 2025年8月29日 | | 公告狀態 | 新公告 | | 股息信息 | | | 股息類型 | 中期(半年期) | | 股息性質 | 普通股息 | | 財政年末 | 2025年12月31日 | | 宣派股息的報告期末 | 2025年6月30日 | | 宣派股息 | 每 股 0.002 RMB | | 股東批准日期 | 不適用 | | 香港過戶登記處相關信息 | | | 派息金額及公司預設派發貨幣 | 每 股 ...
中国旭阳集团(0190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22:4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为人民币205.486亿元,同比减少18.5%[5][6] - 溢利为人民币0.869亿元,同比减少34.9%[5][6]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66分,同比减少74.0%[5][7] - 经营溢利为人民币8.163亿元,较去年同期7.706亿元增长5.9%[6] - 公司期内利润为2863.9万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11.1851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10] - 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人民币0.583亿元,较去年同期0.216亿元增长169.4%[7] - 公司2025年中期总收益为人民币20,548.61百万元,同比下降18.5%[20][23] - 公司2025年中期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138.91百万元,同比下降17.0%[20][2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74.4% 从2024年111.851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28.639百万元人民币[33] - 报告期纯利减少约人民币46.6百万元,同比下降34.9%[54]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252.087亿元下降至2025年205.486亿元,降幅18.5%[93] - 除税前溢利减少人民币28.4百万元或17.0%至人民币138.9百万元[110] - 净利润减少人民币46.6百万元或34.9%至人民币86.9百万元[11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集团销售成本降至人民币18,862.7百万元(去年同期23,354.1百万元),焦炭业务成本降3,472.5百万元或38.3%[97] - 集团毛利总额下降人民币168.7百万元或9.1%至1,685.9百万元,但毛利率从7.4%升至8.2%[99] - 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人民币25.6百万元或3.5%至703.1百万元,因运输费用下降[105] - 行政开支减少人民币9.9百万元或1.8%至人民币544.6百万元[106] - 融资成本增加人民币0.5百万元或0.1%至人民币693.3百万元[107] - 融资成本总额从2024年692.79百万元人民币微增至2025年693.308百万元人民币[27] - 折旧及摊销总额同比下降13.3% 从2024年1,182.984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1,025.259百万元人民币[28] - 所得税开支增长53.8% 从2024年33.827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52.006百万元人民币[29] - 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52.0百万元,实际税率42.3%[1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为人民币615.55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609.3百万元)[12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焦炭及精细化工产品产量分别为10.9百万吨及2.9百万吨,同比增加25.3%及11.5%[5] - 高纯氢产量为11.1百万Nm³,同比增加16.8%[5] - 焦炭及焦化产品外部销售收入为人民币6,357.59百万元,同比下降35.2%[20][23] - 精细化工产品外部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0,311.68百万元,同比下降19.4%[20][23] - 贸易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730.36百万元,同比增长53.3%[20][23] - 焦炭及焦化产品收益从2024年98.111亿元下降至2025年63.576亿元,降幅35.2%[94] - 焦炭每吨价格同比下降685.4元,降幅达33.5%[94] - 精细化工产品收益从2024年104.031亿元下降至2025年90.960亿元[93] - 精细化工产品生产业务收益下降人民币1,307.1百万元或12.6%至9,096.0百万元,主因己内酰胺、苯乙烯、纯苯单价同比降25.4%、13.2%、30.0%[95] - 运营管理业务收益减少人民币1,128.6百万元或47.0%至1,274.5百万元,因三个项目协议完结导致收入降1,016.5百万元[96] - 贸易业务收益增加人民币1,297.6百万元或53.3%至3,730.4百万元,因焦炭贸易量增86.6万吨[96] - 焦炭及焦化产品业务毛利增人民币18.9百万元或2.6%至755.6百万元,毛利率从7.5%升至11.9%[99] - 其他业务毛利增人民币16.0百万元或202.5%至23.9百万元,毛利率从5.0%升至26.6%[101] - 焦炭产量1361.2千吨[71] - 苯产量5118.9千吨[71] - 煤焦油沥青产量3567.1千吨[71] - 己内酰胺产量8563.1千吨[71] - 苯酐产量5782.2千吨[71] - 苯乙烯产量6977.9千吨[71] - 氢能产品产量2.2百万立方米[7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0分,较去年同期每股0.78分下降74.4%[5]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0分,股息总额为人民币8,561,000元[57] - 上期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78分,股息总额为人民币33,948,000元[57] - 焦炭产品平均价格下跌至约人民币1,400元/吨(不含税),较上个期间下跌约30%[54] - 截至2025年7月底,焦炭售价上升至约人民币1,500元/吨(不含税)[54] - 煤焦价差维持在约人民币300元/吨或以上,较上个期间下跌约6.25%[54] - 萍乡生产园区新建焦炭产能180万吨/年,预计2025年末或2026年初完工[89] - 公司计划将焦炭销量增加5至7次,每次提价50元/吨[89] - 公司是全球最大独立焦炭生产商及供应商,按2024年生产/加工量计算[52] - 公司是全球最大焦化粗苯加工商及全球第二大高温煤焦油加工商[53] - 公司是全球第二大己内酰胺生产商及全球第二大氨基醇生产商(按产能计)[53] - 公司是中国最大焦炉煤气制甲醇及工业萘制苯酐生产商[53] - 旭阳集团拟向北京亿华通出售定州旭阳氢能全部股权换取其按每股人民币18.53元发行的A股股份[62] - 旭阳集团及关联方同意出售沧州旭阳化工合计100%股权换取天津滨海按每股人民币7.55元发行的A股股份[62] - 公司与吉林鼎运签署年产能120万吨焦炭的运营管理协议[62] - 公司获授权最多可回购432,231,600股股份(有效期至2026年股东大会)[62] - 萍乡新生产基地焦炭年产能达180万吨[63] - 公司为第三方焦炭企业提供年产能940万吨的运营管理服务[63] - 定州生产基地成功研发国内首个年产5000吨氨基醇生产线[65] - 公司运营管理(含贸易)涉及620万吨煤炭、焦炭及精细化工产品[69] - 液氢示范项目通过河北省发改委审核(产能5吨/天)[67] -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范围从5类扩充至18类[66] - 累计环保投资95亿元人民币[74] - 累计研发支出50亿元人民币[76]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3.253亿元,较期初20.880亿元增长11.3%[8] - 银行及其他贷款流动部分为人民币268.888亿元,较期初208.838亿元增长28.7%[9]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6月30日的1449.004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64.217亿元人民币[10] - 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148.8亿元人民币[13] - 公司未动用银行融资为80.55亿元人民币,其中75.85亿元为无条件融资[13] - 公司购回股份作为库存股份支出1.1691亿元人民币[10] - 公司宣派股息9490.7万元人民币[10] - 其他全面收入亏损409.1万元人民币[10] - 非控股权益应占利润为5826.9万元人民币[10] - 净转移至安全基金1598.5万元人民币[10] - 外币换算储备减少409.1万元人民币[10]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人民币59,840.94百万元增长至2025年中人民币63,260.00百万元[24] - 政府补助收入从2024年中期人民币23.19百万元大幅增至2025年中期人民币139.81百万元[25] - 公司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由2024年同期亏损94.084百万元人民币改善至2025年收益48.042百万元人民币[26] - 其他收入增加人民币58.0百万元或20.5%至341.4百万元,主因获政府专项资金补偿119百万元[102] - 政府补助增加119百万元人民币 其中31百万元已到账 余款88百万元将在1-5年内分期收取[36][37]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贸易应收款项及票据从2024年末1,510.05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中1,133.652百万元人民币[38] - 原材料预付款项及第三方预付款总额为7,127百万元人民币 较2024年末7,654百万元人民币下降6.9%[38]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98.24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9.77亿元人民币,降幅39.2%[39] - 受限制银行结余从2024年12月31日的24.52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65.46亿元人民币,增幅167%[40] - 集团附属公司以部分受限制银行结余为票据作担保,该票据为839.74亿元人民币银行贷款提供担保(2024年12月31日:470.21亿元人民币)[40]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31.2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19亿元人民币,降幅38.6%[43][45] - 银行及其他贷款收到约164.49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45.94亿元人民币),偿还约116.05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02.95亿元人民币)[46] - 集团违反金额为7.66亿元人民币银行贷款的若干条款,其中4.84亿元非流动部分重新分类为流动负债[47] - 公司于中期期间购回50,928,000股普通股,总代价1.28亿港元(相当于1.17亿元人民币)[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购回但未注销的库存股份为160,664,000股普通股[50] - 抵押资产账面总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3.8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00.24亿元人民币,增幅30.1%[51] - 抵押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96.75亿元人民币,受限制银行结余为63.56亿元人民币[51]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支出增长18.8% 从2024年698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829百万元人民币[34]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4百万元人民币 已计入当期损益[34] - 经营所得现金净额增加人民币984.43百万元至人民币1,946.28百万元[116] - 投资所用现金净额增加至人民币5,602.10百万元,主要用于添置物业及受限存款[117] - 借款总额增加人民币47.54亿元或15.65%至人民币351.26亿元[119] - 公司于2024年12月以每股3.00港元配售52,000,000股新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53.6百万港元[127] - 所得款项净额中76.8百万港元拟用于优化财务结构,76.8百万港元拟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一般营运资金实际使用12.8百万港元,优化财务结构部分尚未使用[127] - 报告期内公司购回50,928,000股股份,总代价约127,592,860港元[12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160,664,000股库存股份[128] - 公司为合营及联营企业提供担保的最高负债为人民币5,896.4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5,727.6百万元)[134] 会计政策与估计变更 - 会计估计变更导致公司2025年中期折旧开支减少约人民币98百万元[16] - 会计估计变更导致公司2025年中期所得税开支增加约人民币18百万元[16] - 会计估计变更使焦炭及焦化产品分部业绩增加约人民币80百万元[16] 财务比率 - 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7.4%提升至2025年8.2%[92] - 公司净利率从2024年0.5%下降至2025年0.4%[92] - EBITDA利润率从2024年8.1%提升至2025年9.0%[92] - 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73.5%上升至2025年75.3%[92] 其他重要事项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从去年同期冲回减值9.8百万元转为确认减值损失11.3百万元[103] - 分占联营公司业绩由亏损人民币17.4百万元改善至盈利人民币9.7百万元[108] - 分占合营企业业绩由盈利人民币106.9百万元减少至盈利人民币6.3百万元[109] - 港股通持股数量超过340百万股[7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全职雇员人数为7,195名(2024年同期:7,581名)[129]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9月1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中期股息预计于2025年9月30日或之前派付[13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向董事、雇员及合资格参与者奖励股份[12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未经审核[137] - 公司核数师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对中期财务资料进行审阅[137] - 中期报告将于公司网站www.risun.com及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刊载[138] - 中期报告将遵照上市规则适时寄发股东[138]
中国旭阳穿越周期三十载 构建全球领先竞争力
智通财经· 2025-08-29 15:39
公司发展历程 - 1995年公司在邢台成立 率先在河北省建成第一个捣固焦产业示范项目 将炼焦用煤从4种拓展至13种 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产品零库存 销售不欠款 价格随行就市等经营策略在1600余家独立焦化企业中抢占先机 [2] - 2003年提出发展1000万吨/年焦化目标 通过并购保定焦化厂 与中煤集团合资快速扩大规模 2005年布局化工产业 2007年第一套化工装置投产 形成焦炭+化工双轮驱动格局 2009年成为全球最大独立焦炭生产商 营业收入达141亿元 较1999年增长501倍 [3] - 2010-2015年面对焦炭价格下行周期 通过调整挖潜转型升级策略锻造核心竞争力 2019年3月1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021年集团营收规模达810亿元 较2009年增长473% [4] - 2022年加速全球拓展 印尼320万吨/年焦化装置陆续投产 建成首个海外实体制造业园区 成立中国香港 日本 新加坡等境外子公司 搭建全球供销网络 [6] 核心能力体系 - 形成九大核心能力:超前研究能力 战略规划能力 业务策略能力 供应链能力 数字化运营能力 创新能力 盈利能力 扩张能力 纠偏能力 [1] - 具备九大竞争优势:规模优势 一体化优势 园区化优势 集中营销优势 成本优势 研发创新优势 信息化智能化优势 安全环保质量优势 风控优势 [1] - 建立集团-园区-公司三级自主研发创新体系 设立20多个研究所 培育以120多名博士为核心的千人研发团队 形成创意-小试-中试-工程设计-产业化全研发产业链 [4] - 为18家公司提供运营管理托管服务 显著改善其经营管理水平并大幅提高效益 [4] 业务转型与创新 - 将组织模式由橄榄型转变为哑铃型 推进生产体系向高度数智化转型 实现从成本效率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4] - 建立销运产供研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 从生产什么卖什么的大规模制造转型为需求什么制造什么的服务型制造业 [4] - 国内定州园区5000吨/年氨基醇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 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氨基醇工业化生产的企业 郓城园区5万吨/年高端聚酰胺新材料CTH项目预计今年10月投产 [6] - 通过分级客户机制 安全环保质量精细管理 精益成本控制 套期保值与闭口交易等策略实现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4] 未来战略规划 - 实施全国布局+全球开拓战略 国内扩大多园区协同发展 海外以印尼为基地拓展东南亚 欧洲等市场 全球配置资源与生产基地 [8] - 焦化产业通过自建+运营管理服务+兼并收购多元模式巩固全球龙头地位 [7] - 化工产业聚焦优势产品推动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 加大运营管理服务与兼并收购力度 [7] - 运营管理服务目标到2030年实现托管产能超过自建产能规模 [7] - 氢能产业推进制-储-运-加-用+研一体化布局 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重点打造液氢示范项目及输氢管网 [7] - 新材料产业以研发创新为核心突破技术瓶颈 围绕己内酰胺和新能源材料健全产业链 [7] - 数字产业以集团产业场景为依托 打造行业垂直领域数智化解决方案及软硬件产品 [7] 运营管理优化 - 强化旭阳云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 实现全产业链销运产供研数据贯通 [8] - 推行股权激励计划 深化利益共同体 事业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建设 [8] - 通过产品经营 资产经营 资本经营立体发展模式提升盈利能力与资产回报率 [8] -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严控有息负债规模 按照五项资金管理办法闭环管控现金流 [9] 行业地位与愿景 - 公司从1995年起步发展至今已成为集焦炭 化工 氢能源 新材料 数字化等业务板块协同共进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 [6] - 面向下一个三十年以各产业链力争全球第一为雄心 向世界领先的能源化工公司愿景全速迈进 [1] - 深度践行双碳目标 推动生产运营与产品全生命周期低碳化 探索氢能重卡替代传统运输等绿色应用 [9]
中国旭阳(01907)穿越周期三十载 构建全球领先竞争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5:00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从1995年邢台起步 通过四次行业周期淬炼 形成九大核心能力和九大竞争优势 包括超前研究能力 战略规划能力 业务策略能力 供应链能力 数字化运营能力 创新能力 盈利能力 扩张能力 纠偏能力 以及规模优势 一体化优势 园区化优势 集中营销优势 成本优势 研发创新优势 信息化智能化优势 安全环保质量优势 风控优势 [1] - 1990-1999年破局初创 在行业整体亏损和技术水平低下背景下 率先建成河北省第一个捣固焦产业示范项目 炼焦用煤从4种拓展至13种 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产品零库存 销售不欠款 价格随行就市等策略 在1600余家独立焦化企业竞争中完成从0到1突破 [2] - 2000-2009年崛起扩张 伴随中国工业化进程加速 2003年提出发展1000万吨/年焦化目标 通过并购保定焦化厂 与中煤集团合资等举措快速扩大规模 2005年布局化工产业 2007年第一套化工装置投产 开启焦炭加化工双轮驱动产业格局 2009年成为全球最大独立焦炭生产商与供应商 管理口径营业收入突破141亿元 较1999年增长501倍 [3] - 2010-2021年战胜自我 面对焦炭价格持续下行周期 以调整 挖潜 转型 升级总策略破局 2019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形成焦化和化工两大支柱产业相互协同的产业集群 焦化产业因化工协同盈利更高 化工产业因焦化支持盈利更高 同步启动向新材料 新能源 高端精细化工提质升级 打造第三增长极 建立集团-园区-公司三级自主研发创新体系 围绕产品线设立20多个研究所 培育以120多名博士为核心骨干的千人研发团队 形成创意-小试-中试-工程设计-产业化全研发产业链 为18家公司提供托管服务 显著改善其经营管理水平 大幅提高效益 推进生产体系向高度数智化转型 组织模式由橄榄型转变为哑铃型 实现从成本效率型向质量效益型 从市场拉动 投资推动增长方式向服务引领 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 建立销运产供研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 从生产什么卖什么大规模制造转型为需求什么制造什么服务型制造业 通过分级客户机制 安全环保质量精细管理 精益成本控制 套期保值与闭口交易等策略 以及2019-2021年大规模兼并收购提速全国布局 2021年启动印尼海外项目推进全球开拓 2021年集团营收规模810亿元 较2009年增长473% [4] - 2022-2025年全球开拓 以投资印尼为支点加速拓展全球市场 印尼焦化项目320万吨/年焦化装置陆续投产 建成集团首个海外实体制造业园区 成立中国香港 日本 新加坡 澳洲 越南 印度 蒙古国 巴西和鹿特丹等境外子公司和办事处 搭建覆盖全球供销网络 国内定州园区5000吨/年氨基醇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 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氨基醇工业化生产企业 取得高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领域重大突破 郓城园区5万吨/年高端聚酰胺新材料CTH项目快速推进 预计2024年10月投产 公司成为集焦炭 化工 氢能源 新材料 数字化等业务板块协同共进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 抗周期能力再上台阶 由大规模制造转型到创新驱动 改变投资推动单一增长模式 深化创新型制造业发展模式 [5][6] 未来战略规划 - 以集团第七个五年发展规划2026-2030年和新的十年发展纲要2026-2035年为蓝图 打造全球知名的产业加服务集团 [7] - 焦化产业依托智能配煤技术与全球供应链网络 通过自建加运营管理服务加兼并收购多元模式 巩固全球龙头地位 [7] - 化工产业聚焦优势产品 推动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 加大运营管理服务与兼并收购力度 做大规模 力争核心品类竞争力全球领先 [7] - 运营管理服务输出中国经验 将三十年积累的销运产供研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 供应链优化 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以及深度行业经验 真诚服务客户体系 精严经营管理闭环 一流节能减排技术 领先创新研发能力等进行标准化输出 目标到2030年实现托管产能超过自建产能规模 [7] - 氢能产业继续推进制-储-运-加-用+研一体化布局 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 重点打造液氢示范项目及输氢管网 显著降本做强竞争优势 同步探索绿电 绿氢等低碳零碳产业方向 [7] - 新材料产业以研发创新为核心 突破技术瓶颈 围绕己内酰胺和新能源材料健全完备产业链 培育高盈利增长极 [7] - 数字产业以集团产业场景为依托 加速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 打造行业垂直领域数智化解决方案 软硬件产品及优质服务 [7] 全球竞争力构建 - 坚持和深化实施全国布局加全球开拓战略 国内扩大多园区协同发展格局 海外以印尼为基逐步拓展东南亚 欧洲等更多市场区域 全球配置资源与生产基地 降低单一市场周期波动风险 [8] - 运营管理层面强化旭阳云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 实现全产业链销运产供研数据贯通 提升组织效率 效益及协同能力 推行股权激励计划 深化利益共同体 事业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建设 激发全员创业 创造 创新活力 打造具有强大凝聚力 执行力 战斗力 创造力 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与体制机制 [8] - 资本与风险控制层面通过产品经营 资产经营 资本经营立体发展模式 提升盈利能力与资产回报率 积极引入全球战略资本与优质股东 优化股权结构 推动企业价值与市场认可度同步提升 守住财务安全底线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严控有息负债规模 按照正常经营 贷款还款 安全储备 投资并购 倒贷资金等五项资金管理办法闭环管控现金流 确保集团始终稳健运营 [8][9] - 社会责任层面深度践行双碳目标 推动生产运营与产品全生命周期低碳化 探索氢能重卡替代传统运输等绿色应用 致力成为绿色能源化工全球典范 输出管理经验与技术标准服务 为全球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9]
煤炭行业周报(8月第4周):社会库存继续下降,期货大涨提振信心-20250823
浙商证券· 2025-08-23 21:46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1][6][22] 核心观点 - 全社会库存继续下降 周五焦煤夜盘大幅上涨有望带动板块行情 [6][22] - 煤炭供需格局持续改善 淡季开始煤价略有回落 焦炭产能可能因环保因素产能利用率下降 焦炭板块业绩可能边际改善 下半年供需逐步平衡 [6][22] - 布局高股息动力煤公司和困境反转的焦炭公司 [6][22] - 国内政策方面 煤炭协会发倡议要求控制产量提高质量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6][22] 板块表现 - 截止2025年8月22日 中信煤炭行业收涨1.23% 沪深300指数上涨4.18% 跑输沪深300指数2.95个百分点 [2] - 全板块整周18只股价上涨 16只下跌 3只持平 安源煤业涨幅最高 整周涨幅为17.26% [2] 重点煤矿数据 - 2025年8月15日-2025年8月21日 重点监测企业煤炭日均销量为708万吨 周环比减少1.1% 年同比减少0.7% [2] - 动力煤周日均销量较上周减少0.5% 炼焦煤销量较上周增加1.3% 无烟煤销量较上周减少3.2% [2] - 截至2025年8月21日 重点监测企业煤炭库存总量(含港存)2671万吨 周环比增加2% 年同比减少0.8% [2] - 今年以来 重点监测企业煤炭累计销量161312.8万吨 同比减少2.7% 其中动力煤 焦煤 无烟煤累计销量分别同比-3.7% -3% 7.4% [2] 需求端数据 - 电力行业累计耗煤同比减少2.5% 化工行业累计耗煤同比增加16.6% [2] - 铁水产量同比增加0.3% [2] 动力煤产业链 - 环渤海动力煤(Q5500K)指数671元/吨 周环比上涨0.15% [3] - 中国进口电煤采购价格指数821元/吨 周环比上涨3.4% [3] - 秦皇岛煤炭库存585万吨 周环比增加18万吨 [3] - 北方港口库存合计2256万吨 周环比增加10万吨 [3] 炼焦煤产业链 - 京唐港主焦煤价格为1630元/吨 周环比持平 [4] - 六盘水主焦煤出矿价周环比上涨3.57% [4] - 澳洲峰景煤价格周环比下跌1.65% [4] - 焦煤期货结算价格1141.5元/吨 周环比下跌6.7% [4] - 主要港口一级冶金焦价格1670元/吨 周环比上涨3.09% 二级冶金焦价格1470元/吨 周环比上涨3.52% [4] - 京唐港炼焦煤库存139.02万吨 周环比增加0.07万吨(0.05%) [4] - 独立焦化厂总库存808.66万吨 周环比增加4.87万吨(0.61%) 可用天数12.99天 周环比增加0.12天 [4] 煤化工产业链 - 阳泉无烟煤价格(小块)900元/吨 周环比持平 [5] - 华东地区甲醇市场价2321.36元/吨 周环比下跌33.18元/吨 [5] - 河南市场尿素出厂价(小颗粒)1740元/吨 周环比上涨40元/吨 [5] - 纯碱(重质)均价1315.31元/吨 周环比下跌10.94元/吨 [5] - 华东地区电石到货价2393.33元/吨 周环比下跌40元/吨 [5] - 华东地区聚氯乙烯(PVC)市场价4762.31元/吨 下跌106.92元/吨 [5] - 华东地区乙二醇市场价(主流价)4512元/吨 周环比上涨54元/吨 [5] - 上海石化聚乙烯(PE)出厂价7436.67元/吨 周环比下跌11.66元/吨 [5] 行业综合数据 - 焦炭市盈率122.4 其他煤化工市盈率54.6 炼焦煤市盈率15.8 无烟煤市盈率13.8 煤炭市盈率12.6 动力煤市盈率12.0 [8] - 铁水产量增加到240.75万吨 [8] - 澳洲动力煤价格上涨 焦煤期货价格周五夜盘上涨 [8] 供需综合数据 - 2025年8月21日20家重点单位煤炭销量161312.8万吨 库存2671.0万吨(含港存) 矿井库存1662.1万吨 [21] - 动力煤销量126146.7万吨 库存1700.0万吨(含港存) [21] - 焦煤销量19377.5万吨 库存523.0万吨(含港存) [21] - 无烟煤销量15813.9万吨 库存348.0万吨(含港存) [21] - 2025年8月21日25省日耗124752.7万吨 [21] - 化工行业合计耗煤23440.7万吨 甲醇耗煤11839.4万吨 合成氨耗煤5785.7万吨 PVC耗煤1955.5万吨 纯碱耗煤1641.2万吨 乙二醇耗煤2218.9万吨 [21] - 2025年8月22日全国铁水产量54785.0万吨 高炉开工率81.9% [21] - 2025年8月21日动力煤全社会库存16340.0万吨 [21] 投资建议标的 - 动力煤公司关注中国神华 陕西煤业 中煤能源 兖矿能源 广汇能源 昊华能源 晋控煤业 华阳股份等 [6][22] - 焦煤公司关注淮北矿业 山西焦煤 潞安环能 平煤股份等 [6][22] - 焦炭公司关注金能科技 陕西黑猫 美锦能源 中国旭阳集团等 [6][22]
中国旭阳集团(01907.HK)拟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9 08:07
公司财务安排 - 董事会将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会议审议中期业绩及潜在股息分配 [1] - 审议范围包括公司及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财务表现 [1] - 中期业绩公告与潜在股息派发将经董事会批准后刊载 [1]
中国旭阳集团(01907)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9 08:00
公司信息 - 公司为中国旭阳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907[2] 董事会会议 - 董事会2025年8月29日开会[3] - 会议考虑批准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及刊载[3] - 会议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信息 - 执行董事为杨雪岗等六人[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余国权等三人[3]
邢台旭阳矿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06 20:46
公司基本信息 - 邢台旭阳矿业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胡竹寅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旭阳集团有限公司持股99% 河北旭阳能源有限公司持股1% [2] - 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港澳台投资 非独资) 营业期限自2025年8月5日起无固定期限 [2] - 注册地址位于河北省邢台旭阳经济开发区东升大街567号办公楼412室 登记机关为邢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含煤炭洗选 煤炭及制品销售 矿物洗选加工(除稀土、放射性矿产、钨) [2] - 涵盖金属矿石销售 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 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 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 [2] - 包括非金属矿物材料成型机械制造 矿山机械销售 工业工程设计服务 安全咨询服务 [2] - 许可项目涉及煤炭开采 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除稀土、放射性矿产、钨) 矿产资源勘查(除稀土、放射性矿产、钨) [2] - 包含建设工程设计 建设工程施工(除核电站建设经营、民用机场建设) [2] 行业分类 - 公司国标行业属于采矿业中的非金属矿采选业 具体细分领域为土砂石开采 [2]
中国旭阳集团(01907)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9:33
股本情况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10亿港元,股份100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1] 股份发行 - 上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42.93522亿股,库存1.60664亿股,总数44.54186亿股[2]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42.80352亿股,库存1.73834亿股[2] 股份变动 - 本月内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减少1317万股,库存增加1317万股,总数不变[2][4] - 2025年5月30日购回股份致上述变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