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科(02202)
icon
搜索文档
8月4日万科AAH溢价达42.8%,位居AH股溢价率第91位
金融界· 2025-08-04 16:53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8月4日涨0.66%收于3583.31点 恒生指数涨0.92%收于24733.45点 [1] - 万科A股当日涨0.31%收报6.41元 港股涨0.2%收报4.91港元 [1] - 万科AH股溢价率达42.8% 在AH股溢价率榜单中排名第91位 [1] 公司概况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 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 [1] - 公司业务聚焦全国三大经济圈及中西部重点城市 [1] - 自2016年起连续9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 2024年位列第206名 [1] 战略定位演进 - 2014年从"三好住宅供应商"延展为"城市配套服务商" [1] - 2018年升级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 细化为四大角色:美好生活场景师/实体经济生力军/创新探索试验田/和谐生态建设者 [1] - 公司持续聚焦好产品好服务 向"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目标迈进 [1]
ChatGPT血洗美国50万科技岗位,25年美国GDP增长,不靠人类靠AI?
36氪· 2025-08-04 15:22
AI基础设施投资趋势 - 美国数据中心建设支出在2025年6月达到年化400亿美元历史新高 较去年同期增长28% 较ChatGPT推出三年前增长190% [5] - 数据中心建设支出(黄色曲线)已接近办公楼建设支出(绿色曲线) 即将实现反超 [8] - 数据中心起重机功率已超过办公室起重机 建筑业订单重心从人类办公室转向数据中心建设 [11][14] AI对就业市场影响 - 2025年因AI导致30万至5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 官方承认裁员人数为2万至3万人 [16][18][22] -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GDP增长3%但每周总工时下降0.3% 显示AI替代劳动力效应 [20] - 科技行业受冲击最严重 400多家雇主包括Meta/英特尔/思科计划2025年前裁员13万人 [32] 经济结构变化 - AI资本支出(信息处理设备与软件)对GDP增长贡献首次超过消费支出 两个部门各占GDP 6% [23] - 消费支出传统占美国经济70%推动力 但2025年上半年AI资本支出成为主要经济扩张动力 [23] - 7月全行业仅新增73,000个就业岗位 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期 长期失业人数达180万人 [27][29] 毕业生就业困境 - 2025年应届毕业生失业率飙升至5.3% 整体失业率约为4% 创2015年以来最艰难就业市场 [25] - CS专业毕业生面临严峻挑战 典型案例包括投递1000份简历仅获2次面试 最终接受星巴克offer [30][37] - 非科技行业就业同样困难 典型案例显示技术学院毕业生耗时一年未找到专业对口工作 [33] 薪资与生活成本压力 - 典型案例显示电工学徒需通勤2小时 家庭月租从2019年600美元涨至1000美元 杂货周消费从80美元涨至180美元 [35] - 硕士毕业生从事非专业食品援助管理工作 年薪仅3.5万美元 较原7万美元薪资大幅下降 [37][39] - 教师岗位年薪5.5万美元仍无法独立生活 需与父母同住并成为月光族 [41]
万科理想国:合伙人制度
虎嗅· 2025-08-04 11:33
公司治理与激励机制 - 万科通过合伙人制度实施持股计划与项目跟投 将管理层与员工利益捆绑 [1] - 制度旨在激励员工创造力并实现风险共担 同时解决企业分配矛盾和大企业病问题 [1] - 公司将职业经理人制度升级 平衡股东与管理者的关系 [1] 行业模式创新 - 万科在地产行业开创合伙人模式 [1] 制度实施效果与挑战 - 高杠杆及行业下行暴露风险 导致部分员工利益受损 [1] - 制度优势在行业环境变化下逐渐减弱 [1]
沙龙| 未可知 x 万科: AI抢饭碗时代, 如何打造"AI免疫"的职业生涯?
AI与职业发展 - 过去五年大模型推理成本下降99% 而一线城市白领平均时薪上涨20% 形成"剪刀差"效应 [2] - 标准答案类工作将被AI取代 模糊地带如共情力、信任感构建等人类能力难以被替代 [6][7] - 销售类人才价值随AI普及反而提升 因算法拉高平均水准后顶尖高手稀缺性凸显 [7] 职场能力转型 - 未来简历核心竞争力将转向"解决模糊问题"的能力而非工具使用技能 [7] - 人类应发挥情感漏洞优势 将其转化为对抗AI的护城河而非与AI比拼算力 [7] 工作生活平衡 - AI加速职场节奏但需保持生活减速 建议采用"双时钟"管理模式区分工作与生活 [10] - 每日保留30分钟非结构化时间(发呆/散步/读书)作为对抗算法焦虑的最小抵抗单元 [10] 机构背景 - 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聚焦AI前沿趋势、商业落地与人才发展 定位为"AI时代认知基础设施" [12] - 合作方涵盖字节跳动、新浪财经、南方基金、万科等跨行业头部机构 [15]
前7月百强房企卖了2万多亿元,“千亿房企”增至5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3 22:03
行业销售表现 - 2025年1-7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20730.1亿元,同比下降13.3%,7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18.2% [2][4] - 前7月TOP10房企销售门槛值同比增长5%,保利发展以1632亿元领跑,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分别以1368亿元、1319亿元位列第二、第三 [2][3] - 2025年7月TOP100房企单月销售操盘金额2111.6亿元,回落至历史较低水平,前7月累计操盘金额18638.4亿元,同比下降12.5% [9] 房企阵营分化 - 前7月销售额超千亿房企共5家(同比减少1家),均值1320.1亿元,500-1000亿阵营6家(持平),均值674.1亿元 [11] - 7月TOP10房企中建发房产、越秀地产、中国金茂销售额均不足百亿元,但万科单月达130亿元,滨江集团超80亿元 [6] - 百强房企权益销售额14522.5亿元,权益销售面积7451.8万平方米 [4] 区域市场动态 - 7月30个重点城市新房成交规模836万平方米,环比6月1034万平方米下降19.1%,前7月累计成交同比基本持平 [14] - 核心一二线城市热度或阶段性回落,部分二线如天津、武汉、南京可能复苏,高得房率新规住宅产品将推动市场稳中微增 [14] - 成都发布楼市"新政17条",北京、广州等地优化公积金政策,全国26省市专项债收购闲置土地总金额超5000亿元(已发行1386亿元) [15] 政策与行业趋势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宏观政策将适时加力,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城市更新成为房地产领域聚焦点 [15] - 行业预计政策将进一步加力支持,推动市场止跌回稳,"好城市+好房子"存在结构性机会 [2][15]
湾财周报 大事 大疆与影石的新战事;英伟达被约谈
南方都市报· 2025-08-03 20:14
国家发改委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 国家发改委将选取"内卷式"竞争突出行业开展成本调查 督促企业规范价格行为 [1] - 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 加强政策宣贯和提示提醒 [1] 李嘉诚家族推售大湾区房产 - 长江实业集中推售大湾区4个楼盘共400套房源 总价最低40万元起 [2] - 惠州泷珀花园单价8000多元 较2020年均价下跌超30% [2] - 香港买家跨城至广州增城、东莞探盘寻找降价机会 [2][4] 英伟达H20芯片安全风险 - 国家网信办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风险约谈英伟达 [4]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战略规划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56天内完成重组挂牌 目标进入全球汽车品牌前十 [5] - 2030年战略目标:整车产销500万辆 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超60% 海外销量占比超30% [5] 苹果公司中国市场表现 - 2025财年第三财季总营收940.4亿美元(同比+10%) 大中华区营收153.69亿美元(同比+4%) [6] - iPhone 16 Pro系列因大幅降价成为"618"最畅销机型 国补政策对销售产生积极影响 [6] 中国中免业绩与海南自贸港机遇 - 上半年营收281.51亿元(同比-9.96%) 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20.81%) [6][7]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将于2025年12月18日启动 公司将推进"免税+有税"双轮驱动 [7] 万科获深铁集团资金支持 - 深铁集团年内累计向万科提供借款超226亿元 最新一笔8.69亿元借款于7月30日落地 [7] 大疆与影石影像设备竞争 - 大疆发布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 8K(2999元起) 官网显示缺货 [8] - 影石推出消费级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 计划8月发布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 [8]
百强房企前7月拿地总额同比增长34.3%
上海证券报· 2025-08-02 02:50
土地市场表现 - 2025年1月至7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达5783亿元,同比增长34.3%,增幅较1月至6月小幅提升1个百分点 [1] - 绿城中国以1116亿元新增货值占据榜单第一,中海地产和保利发展分别以935亿元、907亿元居第二、三位 [1] - 前十强房企前7个月新增货值总额6871亿元,占百强房企新增货值总额的43.5% [1] - 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争激烈,南京NO.2025G47地块经过89轮竞价成交,苏州工业园区双湖地块经过49轮竞价成交 [1] - 上海徐汇区XH-02(TPL)单元051-11地块成交楼面价约为20.03万元/平方米,刷新全国涉宅用地成交楼面价纪录 [1] 房企销售表现 - 2025年前7个月百强房企累计实现销售操盘金额18638.4亿元 [1] - 7月百强房企实现单月销售操盘金额2111.6亿元 [2] - 保利发展以1501.1亿元的销售操盘金额排名榜首,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华润置地销售金额均超过1000亿元 [2] - 招商蛇口实现销售操盘金额993亿元 [2] 市场趋势分析 - 房企土拍争夺激烈主要由于企业紧抓"窗口期"补仓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同时各地积极释放稀缺地块吸引投资 [2] - 热点城市核心地块凭借稀缺属性预计仍将频现高溢价成交 [2] - 7月30个重点城市新房成交规模约836万平方米,前7个月累计成交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 - 8月新房成交绝对量将延续低位波动,累计同比降幅或将延续5%以内 [3] - 核心一、二线城市热度将迎来阶段性回落,部分二线城市或迎来阶段性复苏 [3] - 高得房率的新规住宅、四代宅产品集中入市将延续市场稳中微增态势 [3] - 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波动调整过程中,"好城市+好房子"具备结构性机会 [3]
2025年1-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TOP100排行榜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01 17:25
行业趋势 - 2025年下半年预计将有更多"断供优质板块"宅地入市,各地将持续迎来高热优质地块成交[1][17] - 7月土地市场呈现点状高热特征,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地价屡创新高[16] - 城市更新推进和供给侧管理优化将提升土地要素利用率[31] 市场表现 - 7月全国商住办用地成交建面4194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3%,金额环比降18%[18] - 7月平均溢价率9.9%,为2025年二季度以来月度新高[18] - 前7月新增土储百强房企货值总额13295亿元,同比增长17%[24] 企业格局 - 中海地产以1315.5亿元新增货值位居榜首,绿城中国1116亿元次之[3] - 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百强比重达70%,头部集中度持续提升[25] - 央国企占据主导地位,几乎包揽核心城市优质地块[31] 投资动态 - 30家典型企业7月拿地总金额529亿元,环比降16%但同比增超50%[16][29] - 中海地产、绿城集团单月拿地超150亿,招商蛇口单月拿地近70亿[29] - 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回升至0.3,达到2021年水平[25] 门槛变化 - 新增货值百强门槛27.6亿元,同比下降10%[20] - 新增总价百强门槛13亿元,同比提升16%[20] - 新增建面百强门槛2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1%[20]
百强房企前7月销售额超过2万亿元 五家突破千亿元
财经网· 2025-08-01 15:19
行业整体销售表现 - 2025年前7个月TOP100房企累计销售总额20730.1亿元,同比下降13.3% [1] - 7月单月销售额同比降幅达18.2% [1] - TOP1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1010.3亿元,同比下降13.6% [2] - TOP11-TOP30房企销售额均值256.3亿元,同比下降15.2% [2] - TOP31-TOP50房企销售额均值125.2亿元,同比下降7.8%,为各阵营最小降幅 [2] - TOP51-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60.0亿元,同比下降13.5% [2] 头部企业竞争格局 - 保利发展以1632亿元销售额位居榜首 [1] - 绿城中国以1368亿元销售额位列第二 [1] - 中海地产以1319.5亿元销售额排名第三 [1] - 销售面积前三企业为保利发展802.2万平方米、绿城中国629.0万平方米、万科627.9万平方米 [1] - 销售额超千亿房企共5家,超百亿企业共49家 [2] - 中国金茂、滨江集团等房企销售表现强劲 [2] 产品结构及定价策略 - 绿城中国销售均价超2万元/平方米,中海地产与华润置地均价位于2-3万元/平方米区间 [1] - 头部企业通过聚焦高端项目带动整体单价上移 [1] - 企业通过精准拿地加速布局改善需求市场,形成较好利润空间 [2] - 高单价项目反映企业产品力与地块地段资源优势 [2] 市场趋势与展望 - 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波动调整过程,城市分化行情延续 [2] - "好城市+好房子"模式具备结构性机会 [2] - 多地楼市新政推出与"因城施策"政策工具持续丰富 [3] - 下半年为比拼产品力与运营效率关键时期 [3] - 聚焦核心城市与优质项目有助于在"金九银十"抢占先机 [3]
6月深圳国资新媒体观察:整体呈现收缩态势,头尾部分化加剧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15:07
深圳国资国企新媒体信息发布观察榜总体概况 - 南都·湾财社对深圳市属国有企业及深圳国资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新媒体信息发布情况进行测评,以阅读量为主要参考指标观察账号影响力,推出"深圳国资国企新媒体信息发布观察榜",测评对象包括31个深圳国企一级账号和23个深圳国资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微信公众号,合计54个账号 [3] 深圳国企一级账号新媒体数据表现 - 6月深圳国企一级账号相较于5月在数据表现上显著收缩,除个别账号有微弱增长,整体阅读增量和文章增量出现不同程度负增长,尾部账号增长乏力,持续低迷 [4] - 文章总数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深圳巴士集团72篇、深圳能源62篇、深圳地铁60篇,排名靠后的为特区建工集团2篇、深圳免税0篇,深圳能源是前3位中发文量唯一增长的新媒体账号,增量2篇,深圳巴士集团发文量减少四分之一,减量18篇,特发集团、特区建发集团、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发稿量分别减少37篇、22篇、21篇 [4][5] - 阅读量维度深圳地铁41.4万、深圳市东部公交19.1万、国信证券92756位于榜单前三位,其中深圳地铁文章《进站了又不想坐地铁了,要收费吗?》阅读量突破10万+,特区建发集团1080、深圳资本集团876、深圳免税0处于榜单后三位 [6][7] - 点赞量维度深圳地铁3570、深圳巴士集团3254、深圳燃气2680排名前三,振业阳光招采8、深圳资本集团6、深圳免税0排名靠后 [8][9] - 推荐量维度深圳巴士集团2433、深圳地铁974、第壹人才387位列前3位,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4、振业阳光招采1、深圳资本集团0、深圳免税0排名靠后 [10][11] 深圳巴士集团公众号运营分析 - 深圳巴士集团公众号定位为发布集团重大消息,宣传企业文化,与深圳市东部公交账号相比,虽然同样采用"通讯员供稿"方式,在公交营运信息、运营数据、节点性策划、企业信息等基础内容框架上相同,但深圳巴士集团账号对各类内容的数量分配更为均衡,各内容板块占比相对协调,整体呈现出多元且丰富的特点 [12] - 账号阅读量分布呈现出较鲜明规律,阅读量的波动与城市出行需求紧密相关,节假日出游、大型商业活动时市民对公交线路调整等信息需求陡增,对应阅读量波峰,整体内容稳定在2500、1200、500三个数值区间上下波动 [12] - 6月份深圳巴士集团围绕中高考、集团成立50周年、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筹备、禁毒月等重要节点展开了系统性内容运营,高考期间推出的系列创意高考运势签海报以年轻化表达触达考生群体 [14] - 深圳巴士集团成立50周年品牌传播从2月份启动持续运营,通过主题Logo与口号征集、"深巴记忆"老照片及老物件征集、"我与深巴的故事"系列连载等多层级内容矩阵展现发展积淀 [14][15] - 创新性采用"月度主题投票"机制深化用户参与,4月份以"最怀念的公交线路"为核心邀请用户投票,6月推出"十大最中意公交车型"投票,借由车型迭代唤醒大众对城市发展的时代共鸣和自身奋斗史的回忆,相关文章评论区互动量显著攀升 [15] - 深圳巴士集团账号承担关键的内容枢纽角色,通过有心意的内容设计将深巴发展、员工故事、线下展览事件融合一体,将企业历史转化为可感知的城市记忆,使品牌形象从"交通服务者"升级为"城市发展见证者" [18] 第壹人才公众号运营分析 - 第壹人才公众号6月份共发布文章44篇,包含16篇人才服务类和13篇企业信息类内容,15篇企业招聘文章中本企业招聘信息居多 [19] - 账号6月整体阅读量表现平平,但单篇爆款呈现断层优势,文章《深圳人才集团求贤帖 薪资可议,尽我所能,如您所愿!》最高阅读量为22119,以文言文的方式结合历史典故发布求贤帖,获得83条评论,263个点赞,1343次转发 [19] - 另外两篇阅读量较高的文章分别为《樊登邀请您加入"人才书苑",帆书携手深圳人才集团共建"书香引才"新范式》、《全国近200所"梦中情校"深圳集结!深圳高招会重磅来袭!》,前者借助公众对知名人物樊登的关注度,后者依托事件本身的信息价值吸引目标群体 [19] - 作为深圳人才集团官方账号,其核心意义是服务更广泛的人才与企业,目前本企业招聘信息占比较高,可能会让部分用户觉得内容视角相对集中在集团内部,与"服务广大人才与企业"的用户潜在需求略有冲突 [21] 深圳国资上市公司新媒体数据表现 - 6月深圳国资上市公司公众号在发稿量、阅读量、互动量上均呈现"头部收缩、尾部低迷"的特征 [22] - 深特力73篇、特发信息32篇、深房集团28篇位列榜单前3位,但发稿量均出现负增长,特发信息发稿量减少57篇,深特力减少17篇,减量幅度突出,尾部账号深圳控股仅发1篇,英飞拓Infinova、天音通信控股零发稿 [22][23] - 阅读量总数深圳航空60895、中国平安58206、海能达33146位于前三位,但阅读量相比上月全部下滑,中国平安减量17.3万,深圳航空和海能达分别下滑10137、1068,深圳控股30、英飞拓Infinova0、天音通信控股0排名后三 [23][24] - 推荐量中国平安581、中集集团189、深圳航空135位于前3名,中新赛克、英飞拓Infinova、天音通信控股以零推荐量排名垫底 [24][25] - 点赞量总数中国平安989、深圳航空709、海能达520位于前3名,深圳控股1、英飞拓Infinova0、天音通信控股0排名后三位 [25][26] 深圳国资国企新媒体运营效果评估 - 由于账号属性、账号定位、用户定位不尽相同,数据只是一个维度,还需从"是否匹配自身定位"评估运营效果,对上市公司而言,若完成了信息披露、投资者沟通等核心目标,即使新媒体账号数据低迷也具备存在价值 [26] - 国企一级账号呈现"民生类账号扛旗、非民生类账号弱势"的分化特点,交通、能源、人才服务等与市民生活关联紧密的账号在发稿量、阅读量、互动量上均保持优势,而聚焦资本、建工等领域的账号因内容受众较窄或运营投入不足,数据表现持续低迷 [27] - "内容贴近性"与"运营系统性"是决定账号表现的核心因素,民生服务类账号需通过数据检验公众连接效果,专业领域账号则应侧重判断其是否高效完成了特定群体的信息传递与职能落地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