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汽集团(02238)
icon
搜索文档
财经聚焦|平台企业“开”进车圈,折射新能源汽车产业哪些变革?
新华社· 2025-10-16 21:28
文章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刻的跨界融合,互联网科技公司如京东、华为、小米等凭借各自优势进入赛道,通过协同创新重塑产业格局 [1][2] - 跨界融合将汽车从出行工具演变为集成了多种先进技术和服务的“超级平台”,推动产业从技术单点竞争转向系统生态协同 [7][9][12] - 中国庞大的市场基础、成熟的产业链以及政策支持为跨界融合提供了坚实基础,产业未来发展依赖于技术创新、复合型人才和生态协同 [3][5][11][12] 跨界入局的主要参与者与模式 - 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推出新车,依托电商平台的消费洞察与销售渠道优势,两天内收到约17万份用户定制方案 [1][2] - 华为以ICT技术赋能车企,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已成为重要增长极,与赛力斯、北汽合作推出的问界、享界等车型热销 [2] - 小米选择全栈自研技术路线造车,阿里巴巴提供算力和大模型支持服务众多合作伙伴 [2] - 合作模式体现为资源整合:广汽负责整车制造,宁德时代提供电池技术与换电生态,京东发挥用户洞察、零售渠道和仓储物流优势 [9] 产业发展的基础与驱动力 - 市场基础雄厚: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今年前9个月产销量双双突破1100万辆,市场渗透率已接近50% [3] - 产业链成熟完备:中国已建成自主可控、完备高效的全链条产业体系,依靠产业集群,整车厂可在4小时内解决所需零部件供应 [5] - 技术驱动产品迭代:汽车演进为智能出行终端,集成高性能电池、轻量化材料、智能座舱、车载系统等,成为多种前沿技术的落地载体 [7][9] - 政策支持明确: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支持汽车“研产供销服”各环节大模型的应用开发,加强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等技术攻关 [11] 跨界融合带来的产业变革 - 产业边界拓宽:汽车产业从单纯的制造业,转变为深度融合先进技术、新型能源与数据服务的“超级平台” [7][9] - 生产模式变革:通过数字管理、市场指导生产,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更好响应用户需求,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10] - 竞争范式转变:产业竞争从技术单点突破转向系统能力决战,关键在于融合创新与生态协同,从“竞争”走向“共生” [12] 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 - 持续技术创新:需加强在基础芯片、线控转向、主动悬架等智能化下半场关键技术的合力攻关 [11] - 培养复合型人才:行业急需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需培养既能把握车辆设计底层逻辑,又能理解人工智能算法原理的人才 [11][12] - 构建协同生态:推动车企、科技公司、能源企业、金融机构等跨界融合,形成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整体效能的跃迁 [12]
10月15日【輪證短評】建設銀行、快手、蜜雪冰城、新華保險、江西銅業、廣汽集團
格隆汇· 2025-10-16 20:08
建设银行(00939)窝轮产品分析 - 当前技术信号总结为“中立”,无明显走势方向 [3] - 若目标价看至8元,需先突破7.71元及7.91元两道阻力位 [3] - 行使价在8.05-8.07元区间的产品价外幅度约7.7%,与目标价接近 [4] - 同类产品杠杆差异显著,部分产品杠杆达6.2倍,部分为5.7倍 [4] - 引伸波幅在24.9%至26.9%之间,溢价在14.49%至15.29%之间 [4] - 市场现有约7只产品,其中1至2只具备竞争优势,表现为杠杆较高、引伸波幅及溢价较低 [4][5] 快手(01024)窝轮产品分析 - 技术信号总结以“买入”信号为主,有10个买入信号及3个卖出信号 [5] - 贴价产品选择有限,价外幅度5%以内的产品仅1只,价内产品仅2只 [5] - 行使价88元附近产品选择较多,约10只,到期日为2026年7月 [8] - 该行使价对应价外幅度约16%,若股价突破83.1元阻力位,有望涨至88.7元 [9] - 产品杠杆集中在3.3至3.5倍,引伸波幅约53%至56%,溢价在30.3%至31.5%之间 [9] - 部分产品条款突出,杠杆达3.5倍,引伸波幅约53.8%,溢价约30.37% [10] 蜜雪冰城(02097)窝轮产品分析 - 技术信号总结偏向“卖出”,有9个卖出信号及5个买入信号 [10] - 股价连涨五天,收市价达444元 [10] - 最贴价产品行使价为508元,价外幅度14.4% [13] - 行使价530元产品有约7只,价外幅度达19.5%,到期日为2026年3月 [13] - 高价外产品风险较大,建议等待更贴价产品或直接考虑投资正股 [14] 新华保险(01336)窝轮产品分析 - 股价从40.46元低位涨至52.75元,突破保力加通道顶部 [15] - 近期发布盈喜,股价上涨 [15] - 下一阻力位参考价为56.8元 [15] - 价内产品仅1只,价外产品中行使价55-56元的有4只 [18] - 产品杠杆在2.2至2.4倍,引伸波幅差异大,介于73.4%至82.1%之间 [18] - 溢价差异明显,在30.79%至36.61%之间 [18] - 价外幅度7.2%或8%的产品条款优于价外幅度11.6%的产品 [19] 江西铜业(00358)窝轮产品分析 - 股价四连跌,技术信号总结以“卖出”为主 [19][22] - 价内产品表现出色,价内幅度6.2%,行使价约32元,杠杆达3.9至4.1倍 [22] - 价外幅度5%的产品杠杆为3.2至3.8倍 [22] - 价内产品在引伸波幅和溢价方面具优势,到期日多为2026年3月或7月 [23] 广汽集团(02238)窝轮产品分析 - 股价盘中高位达3.57元,突破保力加通道上轨,收市价3.46元 [24] - 相关衍生品选择有限,条款均不理想 [27] - 建议关注正股或等待发行商推出合适产品 [27]
雷军公开发言了,呼吁抵制水军黑公关,资源集中技术研发
36氪· 2025-10-16 19:4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主要车企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展示了其在智能化、网联化及跨领域出行(如低空经济、机器人)方面的战略布局和技术成果,行业竞争焦点已从传统造车延伸至天地一体化的科技生态 [1][2] 吉利汽车 - 公司已实现算力、算法和数据AI的均衡发展,并推出AI座舱OS Flyme Auto 2、雷神AI电混2.0及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等技术 [2] - 在低轨卫星领域完成一期组网部署,拥有在轨卫星64颗,卫星通信技术将应用于旗下品牌并为Robotaxi车队提供服务 [4] - 旗下沃飞长空在低空领域已成为行业头部,AE200首架机已下线,目标满足跨域出行、应急救援等需求 [7] 长安汽车 - 公司旗下拥有143家控股子公司,员工14.5万人,资产总额达3087亿元 [6] - 判断汽车未来演化方向为“智能汽车机器人”,预计到2030年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将超230亿美元 [8] - 计划在2028年量产人形汽车机器人,并在2030年推出航线飞行汽车产品 [10] 赛力斯 - 公司率先与华为进行跨行业合作,问界M9上市一年半累计交付已超23万台 [14] - 问界品牌辅助驾驶累计里程已超38亿公里,“第三空间”日均使用时长2小时,辅助驾驶系统已帮助避免潜在碰撞200多万次 [14] - 截至新闻发布当日收盘,公司市值为2622亿元 [14] 北汽集团 - 在L2级辅助驾驶层面,将首发基于高通8775芯片的“元景智驾”系统,面向10-15万元市场 [15] - 在L3级层面,于2023年获得北京首批L3路测牌照,截至今年8月测试里程已超11万公里 [17] - 在L4级层面,联合小马智行基于极狐阿尔法T5打造的Robotaxi已于今年7月示范运行,计划年内实现千台示范运行 [17] - 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基于J6M开发行泊一体系统;与华为为“车企+科技全生态”战略合作,未来3年将投资20亿元用于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 [19] 行业趋势与呼吁 - 今年1-7月,L2辅助驾驶在乘用车中的渗透率已达63% [8] - 行业领袖呼吁全行业以安全为基础,将资源集中于科技创新,共同抵制网络水军和“黑公关” [23][27] - 有公司透露其智能辅助驾驶专属研发团队规模达1800人,第一期总投入为57.9亿元 [25]
广汽华为联合打造的启境品牌首款车已设计定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7:32
合作进展 -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打造的全新品牌“启境”首款车已完成设计定型 [1] - 该车型目前已进入后续研发与测试阶段 [1] 信息发布 - 启境汽车CEO刘嘉铭通过其个人微博发布了上述信息 [1]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回应与京东合作造车进展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16:57
人民财讯10月16日电,10月16日,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广汽集团(601238)董事长冯兴亚回 应与京东合作造车进展。冯兴亚表示,以技术参数为导向的造车思维已经不适应当下,传统制造企业需 要加速迈向用户服务型企业。广汽与京东、宁德时代(300750)合作的产品,是典型的以用户为核心的 车型,根据京东的用户对产品的需求,整合了广汽的整车制造和品质保障能力,融合了宁德时代的电池 技术和换电生态,三方共同目标是保障新车的安全性、电池储能以及配套服务均实现突破。 ...
汽车股午后跌幅扩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3:55
汽车股市场表现 - 香港股市汽车板块午后跌幅扩大,多只股票出现显著下跌 [1] - 小鹏汽车-W股价下跌4.84%,报81.65港元 [1] - 长城汽车股价下跌3.69%,报15.15港元 [1] - 理想汽车-W股价下跌2.23%,报87.65港元 [1] - 广汽集团股价下跌1.16%,报3.42港元 [1]
汽车股午后跌幅扩大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明年退坡 报道指多数车企态度谨慎
智通财经· 2025-10-16 13:45
股价表现 - 汽车股午后跌幅扩大,小鹏汽车-W跌4.84%至81.65港元,长城汽车跌3.69%至15.15港元,理想汽车-W跌2.23%至87.65港元,广汽集团跌1.16%至3.42港元 [1] 政策变动 - 2026年起国内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标准提高 [1] - 汽车补贴陆续进入尾声且明年起新能源免征购置税政策结束,购车成本将明显上升 [1] 市场影响与预期 - 多数车企对新规的市场影响态度谨慎 [1] - 蔚来创始人李斌表示,购置税退坡等政策可能导致需求提前释放,预计明年一季度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是今年四季度的一半左右 [1] - 瑞银认为最新政策更新可能显得更为严格,不利市场情绪 [1] - 申万宏源表示,进入四季度或许会因购车成本上升而迎来一波市场抢装 [1]
港股异动 | 汽车股午后跌幅扩大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明年退坡 报道指多数车企态度谨慎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3:45
市场表现 - 汽车股午后跌幅扩大,小鹏汽车-W跌4.84%至81.65港元,长城汽车跌3.69%至15.15港元,理想汽车-W跌2.23%至87.65港元,广汽集团跌1.16%至3.42港元 [1] 政策影响 - 2026年起国内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标准提高 [1] - 多数车企对新规的市场影响持谨慎态度 [1] - 蔚来创始人李斌表示,购置税退坡等政策可能导致需求提前释放,预计明年一季度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是今年四季度的一半左右 [1] - 瑞银认为最新政策更新可能更为严格,不利市场情绪,但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应能满足新标准 [1] - 申万宏源指出,汽车补贴陆续进入尾声且明年起新能源免征购置税政策结束,购车成本将明显上升,四季度可能因此迎来一波市场抢装 [1]
京东汽车招聘年薪超百万岗位,11月9日将独家销售广汽新车
财经网· 2025-10-16 13:13
公司战略与招聘 - 京东汽车通过招聘平台释放多个高薪岗位,其中零售事业部算法岗年薪最高可达123万元(35k—65k*19薪),汽车行业采销负责人年薪超过110万元(45k—70k*16薪)[1] - 招聘岗位优先考虑有汽车行业从业经历的候选人,汽车行业采销负责人职位需要具备5—10年相关经验并熟悉汽车零部件采购流程及供应链管理[1] 产品发布与合作 - 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推出"国民好车",新车将于11月9日京东双十一期间正式发布并由京东独家销售[1] - 新款车型预估定价在10万元—12万元之间,由广汽为京东用户量身打造,具备可充可换电功能并标配宁德时代巧克力电池[1]
京东联手“造车”,下的是一步怎样的棋? | 说商道市
长沙晚报· 2025-10-16 11:25
合作模式与各方角色 - 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和宁德时代推出新车,京东主要负责提供用户消费洞察和独家销售,不直接参与制造环节 [1] - 合作模式为广汽集团负责整车生产,宁德时代作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供应商提供电池,京东依托其电商平台和客户数据负责销售 [1][2] - 此次跨界合作模式类似于华为提供技术支持的鸿蒙智行,与百度此前因资质、资金和管理问题退出造车新势力的模式形成对比 [1] 京东的战略动机 - 公司核心零售业务增长进入平缓期,迫切需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汽车行业因其资金容量大和前景广阔成为理想选择 [2] - 选择在11月9日发布新车紧邻双十一购物节,被视为敏锐的市场时机把握 [2] - 公司以相对轻资产模式进入汽车赛道,主要发挥其平台和数据优势,而非直接参与重资产制造 [1][3] 行业竞争环境与时机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红海式竞争阶段,促使比亚迪、吉利、奇瑞等中国车企全力开拓欧美和东南亚等蓝海市场 [2] - 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尚处早期阶段,市场仍容得下新的参与者扮演鲶鱼角色 [3] - 广汽集团作为合作中的整车制造方压力较大,其新能源品牌埃安和传祺的表现相较传统燃油车时代的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盛况有所不及 [2] 合作成功的关键因素 - 合作三方需要各司其职,有效整合资源,避免各自为政,才能发挥车(广汽)、马(宁德时代)、炮(京东)的协同优势 [2][3] - 成功的合作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统一指挥协调机制(比喻为“帅”),以借鉴成功经验并避免重蹈失败覆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