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通证券(06837)
icon
搜索文档
海通证券每日报告精选-2025-03-18
海通证券· 2025-03-18 10: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蓝月亮集团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6][27] - 宁德时代给予“优于大市”投资评级 [6][3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商业贸易全年维度看珠宝板块有投资机会,黄金珠宝行业估值提升逻辑将持续演绎,对全年行业需求不必过分悲观,关注 2Q25 低基数或为业绩拐点以及新店型&新品类带来的潜在增量 [8] - 3 月第 2 周股市资金净流入,市场情绪中高位,融资净买入额和北上资金估算净流入增加,短期情绪指标处于历史中高位,长期情绪指标处于历史低位 [4] - 农业宠物消费持续扩容,推荐宠物食品板块,头部企业有望实现快于行业的增长 [5] - 猪价震荡,建议关注生猪养殖板块,产能去化是行业主旋律,低成本公司有望获得更好发展 [22] - 水产价格明显上涨,行业或将持续修复,重点推荐海大集团 [23] - 蓝月亮集团收入增速修复,短期费用投放影响利润率,长期品牌力建设有望正向发展 [6][27] - 宁德时代 24 年业绩稳健,25Q1 或淡季不淡,新产品占比或提升 [6][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海通风格指数中大盘 100 日涨跌 0.17%、周涨跌 2.16%、年涨跌 -2.98%,小盘 200 日涨跌 0.24%、周涨跌 1.60%、年涨跌 11.98% [3] - 表现最好前五行业为建材指数、石油然气、家电器具、房地产、造纸指数;表现最差前五行业为通讯服务、有色金属、钢铁指数、信息服务、煤炭指数 [3] 策略 - 3 月第 2 周资金入市合计净流入 175 亿元,融资净买入额 182 亿元,北上资金估算净流入 57 亿元;市场情绪上升,短期情绪指标处于历史中高位,长期情绪指标处于历史低位,周平滑年化换手率为 441%,处在 05 年以来低到高 79%的分位,股市风险溢价为 3.37%,处在 05 年以来从高到低 23%的分位 [4] 行业与主题热点 - 农业宠物消费蓬勃发展,养宠人群对宠物定位升级,推动宠物消费市场持续扩容,头部企业有望快于行业增长,建议关注乖宝宠物、中宠股份、佩蒂股份、路斯股份 [5] - 商业贸易黄金珠宝行业由渠道驱动转向品牌驱动,品牌主导加盟商门店产品结构升级带来行业毛利率提振,1 - 2M25 限额以上金银珠宝零售额同比 +5.4%,2Q25 低基数或为业绩拐点,关注新店型&新品类带来的潜在增量,推荐老铺黄金、潮宏基、周大生等 [8][11] 重点个股及其他点评 - 蓝月亮集团 2024 年预计营业收入 85.00 亿港元,同比增长约 16%,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 7.00 - 7.50 亿港元,2024 年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影响盈利,预计 2024 - 2026 年净利润分别为 -7.46、5.01、5.52 亿港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25][27] - 宁德时代 24 年营收 3620 亿,归母净利 507 亿,出货 475GWh,动力全球市占率 37.9%,储能全球市占率 36.5%,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45/779/932 亿元,给予“优于大市”投资评级 [29][31]
海通证券、致同会所收监管函!两保代两会计师及IPO发行人被通报批评
梧桐树下V· 2025-02-01 12:09
监管处罚概述 - 深交所对海通证券、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广东优巨新材料及相关责任人(包括实际控制人王贤文、财务总监颜一琼、保荐代表人林增进、李敬谱、签字注册会计师李萍、刘亚仕)给予监管函及通报批评处分 [2][3] - 广东优巨创业板IPO已于2024年4月19日被终止审核,违规行为由深交所现场督导发现 [2] 海通证券违规行为 - **销售模式核查不足**:未发现发行人与四家贸易商客户存在经销特征(如代理证书、参与终端定价),且错误认定某主要客户为买断式贸易商(实为出口代理商) [8] - **收入披露问题**:未合并披露同一控制下的三家客户收入(应收账款逾期比例达70.45%),未审慎核查收入确认时点 [9] - **采购真实性核查缺失**:未发现某供应商突击交付占全年采购量55.69%、采购价异常低于同行且无物流凭证 [10] - **资金流水核查缺陷**:未核查关联方联苯投资与客户/供应商的大额资金往来(涉及2829.27万元转入、3615.09万元转出),遗漏重要主体如锦州三丰、董事江某配偶的资金流水 [11][12][13] - **其他违规**:未发现信用政策调整(2023年五家主要客户)、销售奖金计提异常、遗漏披露美国子公司等 [15]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违规行为 - **销售模式核查失职**:与海通证券类似,未识别经销特征及出口代理商身份 [19] - **采购核查疏漏**:未关注供应商突击交付、价格异常及物流单据缺失 [20] - **资金流水核查不力**:未核查联苯投资与锦州三丰等关联方资金往来(2298万元股权款流向异常),遗漏关键主体流水 [20][21] 广东优巨公司违规行为 - **信息披露不实**:隐瞒经销模式、出口代理商身份及同一控制下客户合并收入 [25][26] - **信用政策隐瞒**:2023年通过重签合同掩盖对五家主要客户的信用政策调整 [27] - **子公司披露遗漏**:未披露报告期内应合并报表的美国全资子公司 [28] 处罚结果 - 海通证券被书面警示,需20个交易日内提交整改报告 [17] - 广东优巨、王贤文、颜一琼被通报批评并记入诚信档案 [28][29] - 两名保荐代表人及两名注册会计师被通报批评 [23]
2024年1-11月IPO中介机构排名(A股)
梧桐树下V· 2024-11-29 10:24
2024年1-11月A股IPO市场概况 - 2024年1-11月A股合计新上市公司89家,其中沪市主板16家、科创板13家、深市主板6家、创业板34家、北交所20家,较去年同期292家同比下降69.52% [2] - 新上市公司募资净额516.57亿元,较去年同期3118.95亿元同比下降83.44% [2] 保荐机构业绩排名 - 27家保荐机构共承担89家新上市公司IPO业务(含2家双保荐案例,业务单数总计91单) [3] - 前三名:中信建投(10单)、中信证券(8单)、海通证券(7单) [4] - 其他主要机构:华泰联合与民生证券并列第四(各6单),招商证券、中金公司、中泰证券并列第七(各5单) [5] - 单量1-3单的机构包括第一创业、东莞证券、国金证券等15家,财通证券、光大证券等8家机构各完成1单 [6] 律师事务所业绩排名 - 37家律所为89家IPO提供法律服务 [7] - 前三名:上海锦天城(10单)、北京中伦(8单)、北京金杜(7单) [8] - 第二梯队:国浩系律所(上海/杭州/南京合计11单)、北京德恒/浙江天册(各4单) [9] - 单量1-2单的律所包括北京竞天公诚、北京君合等21家,北京大成、北京观韬中茂等18家机构各完成1单 [10] 会计师事务所业绩排名 - 22家会计师事务所服务89家IPO审计 [11] - 容诚以24单居首,立信与天健并列第二(各10单) [12] - 其他机构:致同(6单)、大华(4单),公证天业/信永中和/中兴华(各3单) [13] - 单量1-2单的包括普华永道中天、天职国际等10家,安永华明、德勤华永等7家机构各完成1单 [14]
海通证券(06837) - 2024 Q3 - 季度业绩
2024-10-30 19:51
营业收入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0.34亿元,同比下降28.03%[3]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128.99亿元,同比下降42.86%[3]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25.74亿元,同比下降27.1%[1] - 2024年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为128.99亿元,同比下降42.9%[1] - 2024年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53.49亿元,同比下降28.0%[1]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05.79亿元,同比增长0.19%[27] - 2024年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为11.13亿元,同比下降35.65%[27] - 2024年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30.97亿元,同比下降41.90%[27] 净利润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3亿元,同比下降403.05%[3]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9亿元,同比下降115.12%[3]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13亿元,同比下降406.69%[3]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68亿元,同比下降126.12%[3]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12亿元,同比下降104.7%[2] - 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9亿元,同比下降115.1%[2]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52.77亿元,同比增长12.35%[29] 每股收益 - 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同比下降400.00%[3] - 年初至报告期末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同比下降115.15%[3] - 第三季度稀释每股收益为-0.12元,同比下降400.00%[3] - 年初至报告期末稀释每股收益为-0.05元,同比下降115.15%[3] - 2024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同比下降115.2%[2] 资产负债 - 公司总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7545.87亿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6932.37亿元[16] - 货币资金从2023年12月31日的1427.31亿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1633.52亿元[16] - 客户资金存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874.07亿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1015.82亿元[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2212.73亿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1826.50亿元[16] - 总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5797.87亿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5237.46亿元[17] - 短期借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310.54亿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288.67亿元[17] - 代理买卖证券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65.39亿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1300.87亿元[17]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4684.61亿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4975.10亿元有所减少[23]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3107.44亿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3442.39亿元有所减少[24]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1083.85亿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796.26亿元有所增加[23] - 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付债券为1151.99亿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1271.89亿元有所减少[24] - 2024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77.17亿元,同比增长2.89%[26] 投资收益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为34.07亿元,同比下降35.0%[1]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为37.67亿元,同比增长34.15%[27] - 投資收益減少35.03%至3,406,659,311.74元[8] 现金流量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6.86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215.64亿元有显著改善[21]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1.84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59.63亿元有所增加[21] - 2024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9.01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17.32亿元有所减少[22]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5.09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08.22亿元有显著改善[30]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0.24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6.70亿元有显著提升[30] - 2024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2.35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47.42亿元有显著下降[31] - 2024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32.87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277.10亿元有显著改善[31] - 2024年前三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69.26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976.15亿元有显著增加[31] - 2024年前三季度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301万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6430.17万元大幅减少[22] - 2024年前三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92.11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461.93亿元有所减少[22] - 2024年前三季度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为546.87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902.27亿元大幅减少[22] - 2024年前三季度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345.86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505.04亿元有所减少[31] - 2024年前三季度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455.31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92.07亿元有所增加[31] - 2024年前三季度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48.19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60.87亿元有所减少[31] - 2024年前三季度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4.72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4.68亿元略有增加[31] - 2024年前三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125.43万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983.88万元有显著下降[31] 其他收益 - 其他收益減少51.26%至419,832,937.10元[8] - 其他業務收入減少59.95%至2,859,759,206.51元[8] - 其他業務成本減少62.02%至2,327,824,185.02元[8] - 2024年前三季度其他综合收益为4.76亿元,同比增长3.5%[2] - 2024年前三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11.60亿元,同比增长3295.87%[29] 综合收益 - 2024年前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64亿元,同比下降94.7%[2] - 2024年前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64.37亿元,同比增长36.03%[29] 持股变动 - 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持股数量从34424.64万股增加至34454.64万股[13] - 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从23008.44万股增加至23524.73万股[13] 公司计划 - 公司计划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14] 资产变动 - 衍生金融資產減少33.08%至1,524,884,650.69元[8] - 其他債權投資減少31.54%至41,973,152,882.89元[8] - 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增加56.23%至12,515,062,977.14元[8] - 在建工程增加36.26%至326,982,722.20元[8] - 交易性金融負債減少45.50%至11,148,122,402.64元[8] - 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減少34.40%至73,838,200,237.97元[8] 营业利润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8.86亿元,同比下降85.6%[1]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58.81亿元,同比增长6.53%[27]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4.91亿元,同比增长547.69%[27]
降息了,但没我啥事
猫笔刀· 2024-10-10 22:05
市场成交与资金流向 - 两市成交2.15万亿,连续3天呈阶梯状下降,每天缩量7000亿左右 [1] - 中位数上涨0.36%,过半个股上涨,但冷热分布不均 [1] - 中字头板块大涨5%,资金涌入国企央企等高股息板块 [1] - 5000亿互换便利资金开始落地执行,机构可用股票、债券、ETF等资产抵押借钱 [1] - 互换便利资金利息低于2%,买入股息4-5%的银行股、煤炭股、电力股可获2-3%息差 [1] 房贷利率调整 - 银行降息方案出台,月底前执行,所有人降到LPR减30个基点 [2] - 最新5年以上LPR为3.85%,调整后利率为3.55% [2] - 原先利率低于3.55%的不再调降 [2] - 部分城市首贷利率已达2.8%,未来可能继续降息 [3] 债券市场与宏观经济 - 债市在连续4天大幅下跌后企稳反弹 [4] -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核心38城企业平均招聘月薪下降0.6% [4] - 美国CPI和失业数据略高于预期,降息预期下降 [4] - 市场预计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80% [4] 券商合并与股价表现 - 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双双涨停 [5] - 海通港股开盘涨145%,最高冲至8.9,收盘7.09,涨幅95% [5] - 国泰君安港股开盘最高18,收盘12,涨幅55% [5] - 合并方案对海通更有利 [5]
海通证券(0683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9 16:5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5.93亿元人民币,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3亿元人民币[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7,214.15亿元人民币,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30.28亿元人民币[27] - 2024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9%,资产负债率为72.16%[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资本为854.7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46.35亿元人民币[25] - 2024年上半年风险覆盖率为204.13%,资本杠杆率为21.18%,流动性覆盖率为408.22%,净稳定资金率为157.66%[26] - 公司收入、其他收益及收益总计为17,592,860千元,同比下降32.41%[21] - 所得税前利润为1,905,876千元,同比下降63.71%[21]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期间利润为953,097千元,同比下降75.11%[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股,同比下降75.86%[21]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7元/股,同比下降75.86%[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58%,同比下降1.71个百分点[21] - 资产总额为721,414,535千元,同比下降4.40%[22] - 负债总额为550,222,980千元,同比下降5.10%[22]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权益为163,027,730千元,同比下降0.13%[22]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12.48元/股,同比下降0.16%[22] - 支出总额为人民币156.16亿元,同比减少26.53%[77]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53亿元,同比下降75.11%[77]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07元/股,同比下降75.86%[7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计为人民币692.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6.86亿元[81] - 公司资产总额为人民币7,214.15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4.40%[84] - 公司负债总额为人民币5,502.23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5.10%[85] - 非流动资产减少2.96%,主要由于应收融资租赁款和售後回租安排的应收款分别减少9.69%和11.11%[84] - 流动资产减少4.89%,主要由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孖展融资客户垫款分别减少5.76%和6.54%[84] - 流动负债减少2.94%,主要由于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分别减少11.34%和22.08%[85] - 非流动负债减少10.77%,主要由于应付债券和长期借款分别减少5.24%和23.05%[85] - 权益总额减少2.06%[85] - 银行结余及现金增加2.51%[84] - 拆入资金增加38.22%[85] - 客户存款增加17.30%[85] - 非流动资产减少至人民币1,864.37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2.96%[86] - 流动资产减少至人民币5,349.78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4.89%[86] - 流动负债减少至人民币4,077.87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2.94%[86] - 流动资产净额减少至人民币1,271.91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0.63%[86] - 非流动负债减少至人民币1,424.36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0.77%[86] - 借款及债券融资金额为人民币275,396百万元,较2023年末减少3.75%[87] - 一年内到期的借款、应付短期融资款及债券金额为人民币1,470.56亿元[87]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2,113.98亿元[90]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为人民币122.47亿元[90] - 权益法项下投资减少至人民币75.6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6.84%[90] - 公司注册资本为13,064,200,000.00元,净资本为85,471,167,982.01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73%[10] - 2024年1-6月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53,097,368.84元[125] - 母公司2024年1-6月净利润为人民币3,235,664,772.32元[125] - 2024年1-6月可供现金分配的利润为人民币1,091,086,327.87元[125] - 母公司2024年6月末可供分配利润为人民币36,622,356,278.95元[125] - 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采用现金分红方式,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人民币0.3元(含税)[126] - 2024年中期现金红利总额为人民币389,613,765.99元,占2024年1-6月合并口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0.88%[126] - 2024年1-6月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人民币692,666,997.79元,占2024年1-6月合并口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2.68%[126] - 2024年中期现金红利将于2024年10月18日派发,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30元(含税)[127] - H股股息以港币支付,每10股H股派发现金股利港币0.328343元(含税)[127] - 境外居民个人股东从境内非外商投资企业在香港发行股票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按10%税率扣缴个人所得税[128] - 深港通H股股票投资者的现金红利以人民币派发,H股公司按照20%的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31] - 沪股通投资者中期股息由公司通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人民币派发,公司按照10%的税率代扣代缴所得税[132]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12,987,125,533股为基数,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298,712,553.30元(含税),其中A股派发957,755,671.30元,H股派发港币374,602,166.16元[123] - 2024年1-6月以现金为对价,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已实施的A股股份回购金额为人民币303,053,231.80元(不含交易费用),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为人民币692,666,997.79元,占2024年1-6月合并口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2.68%[3] - 公司总股本为13,064,200,000股,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的股份77,074,467股,即12,987,125,533股为基数计算[3] - 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采用现金分红方式,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人民币0.3元(含税),分配现金红利总额为人民币389,613,765.99元,占2024年1-6月合并口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0.88%[3] 业务范围与资格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自营、承销与保荐、投资咨询、财务顾问、直接投资、基金代销、期货中间介绍业务、融资融券、金融产品代销、股票期权做市等[11] - 公司拥有多项业务资格,包括网上证券委托业务、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业务、开放式基金代销业务、创新活动试点、短期融资券承销业务等[12][13] 风险管理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法律及合规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声誉风险[8] - 公司建立了多层次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了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首席风险官等各层级的风险管理职责[95][96] - 公司设立了风险管理部,在首席风险官的领导下履行风险管理职责,负责拟定风险管理政策、规章和制度[96] - 公司通过系统实现对风险指标的监控和预警,并通过开展压力测试评估极端风险影响[94] - 公司建立了集团T+1风险数据集市,强化风控指标并表管理[94] - 公司加强了同一客户、同一业务的风险管理,完善了集团风险限额体系并向部门、子公司拆解[94] - 公司建立了集团智能预警平台,提升风险预判预警能力[94] - 公司定期编制集团风险报告,针对重大风险事件编制专项报告[94] - 公司稽核审计部负责定期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稽核检查,评估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97] - 公司将子公司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其风险管理工作实行垂直管理[97] - 公司通过合规审查、合规检查、合规监测等基础工作,加强合规管理建设,培育合规文化[100] - 公司建立了包括集團洗錢風險管理制度、反洗錢基本制度及其他配套制度和操作規程等在內的反洗錢管理制度體系[101] - 公司持續完善洗錢和恐怖融資風險管理機制,提升風險管理水平[101] - 公司融資融券存量負債客戶的平均維持擔保比例為251.01%,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客戶的平均履約保障比例為288.24%,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客戶的平均履約保障比例為207.01%[103] - 公司針對交易性融資業務,通過盡職調查、內部評級、項目評審、授信管理、逐日盯市、限額監控、貸後跟踪、補充增信、平倉處置、司法追索和撥備計提等環節實施管控[102] - 公司針對信用債券交易與投資業務,注重通過分散投資控制集中度風險,投資標的主要傾向於高信用評級資產[102] - 公司針對融資租賃業務,堅守服務實體經濟本源,堅持以行業與客戶並重的策略確定信用風險管理政策[102] - 公司針對場外衍生品業務,從交易對手准入和授信管理、標的證券管理、風險應對與處置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與流程[103] - 公司針對股票價格風險,通過每日跟蹤證券持倉的投資規模和風險價值(VaR)變化情況進行監測和管控[104] - 公司針對利率風險,主要採用規模控制和投資組合等方法,合理配置資產,匹配負債與資產的期限結構[104] - 公司針對匯率風險,注重外幣資產和負債的匹配,以控制外匯風險的敞口[104] - 公司通过风险价值模型对市场风险进行量化管理,风险价值模型的置信水平为95%,前瞻期为1天,覆盖权益、利率、外汇等金融资产和衍生品[105] - 公司每月末风险价值占净资产的比例保持在0.2%以内,市场风险可控[105] - 公司通过资产负债配置委员会优化资产配置结构,保持资产负债的期限和规模合理匹配[107] - 公司核心流动性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率日均344.57%,净稳定资金率日均148.86%,均高于监管要求[108] - 公司通过市场研判,抓住利率低位时点增加资金储备并续作到期负债,降低流动性风险[108]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其中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名[136] - 公司监事会由8名监事组成,其中监事会主席1名,职工代表监事3名,非职工代表监事4名[137] - 公司报告期内召开股东大会1次,董事会7次,监事会4次,共计27次会议[134] - 公司严格遵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证券公司治理准则》《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以及中国证监会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134] - 公司设有发展战略与ESG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合规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名与薪酬考核委员会,各委员会分工明确,有效运作[136] - 公司注重维护投资者关系,通过多种载体与投资者进行沟通交流,并建立健全投资者关系管理档案[139] - 公司能够严格按照中国大陆和香港两个上市地的法律、法规及相[139] - 公司接听投资者热线279起,回答上证e互动问题60个[140] - 公司积极培育人人合规、主动合规、持续合规、全面合规的合规文化[141] 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在中国境内拥有345家证券及期货营业部,覆盖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境外在5大洲1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行、子公司或代表处[3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2,500万名客户[30] - 公司坚持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培育新质生产力,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践行者和金融改革的重要探索者[28] - 公司已基本建成涵盖证券期货经纪、投行、自营、资产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另类投资、融资租赁、境外银行等多个业务领域的金融服务集团[29] - 公司深入践行“一个海通”理念,深化“投、融、保、研”及财富管理业务线的协同联动,加强整体协同,有效推进业务落地[29] - 公司通过收购整合海通国际、海通银行,设立上海自贸区分公司,建立了跨境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获得亚太地区先发优势以及欧美地区的战略储备[31] - 海通国际在2024年1月
海通证券(0683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22:40
公司概况 - 本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定義[6] - 本公司每股面值人民幣1.00元的內資股(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及交易[6] - 本公司每股面值人民幣1.00元的普通股(H股)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及以港元交易[6] - 本公司的子公司包括海通銀行、海通開元、海通期貨、海通創新證券、海通國際控股、海富通基金等[6,8] - 本公司的中文名稱、中文簡稱、外文名稱和外文名稱縮寫[11] - 本公司的註冊資本為130.642億元人民幣,淨資本為854.72億元人民幣[12] - 本公司的經營範圍包括證券經紀、自營、承銷與保薦、投資諮詢、財務顧問、直接投資、基金代銷、期貨中介、融資融券、金融產品代銷等業務[13] - 本公司擁有網上證券委託、銀行間市場交易、基金代銷、創新業務試點、短期融資券承銷、上證基金通、報價轉讓等多項業務資格[14] - 本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授權代表、聯席公司秘書和合規總監等[11] 公司治理 - 本公司嚴格按照《上市公司治理準則》《證券公司治理準則》《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公司治理[145] - 本公司董事會下設多個專門委員會,分工明確,權責分明,有效運作[147] - 本公司監事會人員構成符合法律法規要求,能夠勤勉盡責地履行監督職責[148] - 本公司高級管理層依法合規經營,努力實現股東利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149] - 本公司充分尊重和維護相關利益者的合法權益[150] - 本公司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信息披露,注重維護投資者關係[151] 業務發展 - 本公司的業務高度依賴於宏觀經濟環境、行業周期、市場發展程度等因素,面臨法律合規、信用、市場、操作、流動性、聲譽等多方面風險[10] - 公司具備多項金融業務資格,包括融資融券、基金評價、股指期貨套期保值、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約券商等[14-22,24-41,43-59] - 本集團堅持踐行國家發展戰略,順應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和監管「兩強兩嚴」政策要求[32] - 通過設立、收購專業子公司,不斷擴充金融產品服務範圍,已基本建成涵蓋多個業務領域的金融服務集團[33] - 營業網點覆蓋六大國際金融中心,在境內外擁有超2,500萬名客戶[34] - 充足的資本實力為業務發展、滿足客戶需求提供有力支撐[36] - 以「敏捷化、平台化、智能化、生態化」為核心特徵的「數字海通2.0」戰略,金融科技創新能力行業領先[38] 財務表現 - 2024年上半年,本集團實現收入、其他收入及收益人民幣175.93億元,同比減少人民幣84.35億元,減幅32.41%[77] - 佣金及手續費收入為人民幣49.4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人民幣15.20億元,減幅23.53%[78] - 利息收入人民幣81.8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人民幣11.33億元,減幅12.15%[79] - 投資收入及收益(淨額)人民幣17.9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人民幣14.96億元,減幅45.51%[80] - 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人民幣9.53億元,同比下降75.11%[84] - 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幣0.07元/股,同比下降75.86%[84] - 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0.58%,同比減少1.71個百分點[84] 資產負債情況 - 資產總額為人民幣7,214.15億元,較2023年末減少4.40%[90] - 非流動資產中應收融資租賃款和售後回租安排的應收款分別下降9.69%和11.11%[90] - 流動資產中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下降5.76%[90] - 權益總額為人民幣1,711.92億元,較2023年末下降2.06%[91] - 公司借款及債券融資總額為人民幣275,396百萬元[94] 風險管理 - 建立了多層次的風險管理組織架構,明確各層級的職責[104][105][106] - 制定了全面的風險管理政策、規章和制度,並持續完善[103] - 建立了全面的風險識別、評估、計量、監控、報告和應對機制[103] - 加強了同一客戶、同一業務的風險管理,完善了集團風險限額體系[103] - 在合規管理、洗錢及恐怖融資風險管理等方面採取了有效措施[108][109] 社會責任 - 公司不屬於重點排污單位,未出現因違反環保相關法規而受到處罰的情況[154] - 公司從自身運營及綠色金融兩方面履行環境責任,推進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無紙化辦公、綠色出行等[156] - 公司承銷發行綠色債券、綠色資產支持證券,參與綠色債券投資,成立ESG主題基金[157] - 公司持續開展「一司一縣」「百企幫百村」結對幫扶工作,助力5個脫貧縣巩固脫貧攻堅成果[159] - 公司開展公益幫扶項目,為12所中小學捐贈運動健康器材[160] 重大事項 - 董事會新增韓建新先生[126] - 監事會新增謝維青先生,李爭浩先生離任[127] - 副總經理
海通证券(06837)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4-26 19:47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47.6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4.11%[4] -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1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2.56%[4]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69.24億元[4] - 基本每股收益為0.07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3.16%[4] - 2024年第一季度營業總收入为47.6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4.1%[19] - 營業總支出为33.6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5.9%[20] - 淨利潤为10.4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0.1%[20] - 每股基本收益为0.07元[21]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为-69.24亿人民币[21] - 公司第一季度營業總收入为357.56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25]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利潤為2,147,593,138.91元,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26]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4,204,764,568.61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7] -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6,087,707,556.39元,較去年同期有顯著增長[28] 股东情况 - 前十名股東中,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26.09%,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持股6.60%[9] - 上市公司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3,408,682,956股境外上市外资股[10] - 上市公司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股东参与融资融券业务情况说明中,A股股东信用证券账户持有证券数为0[11] - 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东性质为股东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登记的账户性质[12] - 境外上市外资股为H股,非登记股东的股份由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代为持有[13] - 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持有本公司A股和H股共计135,632.75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10.38%[14]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资产负债表显示2024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159,022,045,923.03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04,340,154,001.73元[17] - 公司资产负债表显示2024年3月31日,长期借款为38,445,374,125.67元,应付债券为201,968,462,908.75元[18] - 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金额为1421.54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23] - 公司负债合计为3080.84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24]
海通证券(0683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9 16:30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累计服务客户超过2400万户,持续优化财富管理转型,致力于提升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11] - 公司推动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通过股权投资牵引金融活水,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成功发行多个市场首单产品[9] - 公司持续推进财富管理机构化转型,加快推动分支机构改革,已有11家综合网点正式开业,新增企业客户资产超过1,700亿元[71] - 公司全面强化投顾服务能力,推出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客户服务工具,月度活跃用户达582万人,客户资产规模近1,400亿元[72] - 公司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达1,298亿元,以券结公募产品为重要销售抓手,推出场外基金综合服务系统,提升客户投资体验[74] - 公司融资类业务规模达918亿元,融资融券业务规模656亿元,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模262亿元,持续加大重点客户和业务拓展力度[75] - 公司期货资管业务规模超过220亿元,基金销售新增销量28亿元,客户权益达502.2亿元,市场地位持续稳固[76] - 全集团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近人民币2.0万亿元,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积极谋划资管业务转型并布局公募市场[87] - 截至2023年末,富国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1.4万亿元,权益类ETF规模突破人民币500亿元,市场排名前十[88] - 截至2023年末,海富通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4,129亿元,债券ETF产品规模人民币293亿元,市场排名第一[89] - 海通资管公司2023年末资产管理规模为707亿元,其中主动管理规模为696亿元,占比98.42%[91] - 海通资管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规模为333亿元,累计投资项目52个,投资金额31亿元[93] - 海通国际资产管理团队成功新增成立两支货币基金,改造一支ESG主题型公募股票基金,发行一支注册于欧洲的主动管理型亚洲投资级债券基金[94] - 公司在2023年助力华虹半导体在科创板上市,募资金额超过人民币212亿元,成为2023年A股募资规模最大的项目[151] - 公司于2023年先后完成浦东新区引领区母基金、安徽海螺工业互联网母基金、海通兴泰长三角合作发展基金的签约,初步建立起海通证券母基金生态圈与投资链[152]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采用现金分红方式,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人民币1.00元,占合并净利润的128.96%[6] - 公司2023年度收入、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为417.65亿元,较上一年下降0.51%[58] - 公司2023年度所得税前利润为15.65亿元,较上一年下降80.42%[58] - 公司2023年度每股基本收益为0.08元,较上一年下降84.00%[58] - 公司2023年度收入、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为41,765,123千元,支出总额为40,742,786千元,所得税前利润为1,565,875千元,年度利润归属于本公司股东为1,008,406千元[61] - 公司2023年度资产总额为754,586,792千元,负债总额为579,787,233千元,归属于本公司股东权益为163,243,990千元[61] - 公司2023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稀释每股收益为0.08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1%,资产负债率为73.03%[61] - 公司2023年末淨资本为80,835,517,814.17元,淨资产为153,271,166,148.86元,风险覆盖率为197.71%,资本杠杆率为17.68%[64] - 公司2023年度股票交易量为125,047亿元,基金交易量为35,018亿元,合计交易量为160,065亿元[69] - 公司2023年新开客户数量为110万户,新开客户资产为2,5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91%[68] - 公司2023年代理交易额为160,06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20%[69] - 公司2023年深耕客户需求,构建多层次客户服务体系,以e海通财和e海方舟两大平台为基础,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70] 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 - 公司始终坚持“务实、开拓、稳健、卓越”的经营理念,建立了覆盖全集团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管理各类风险[111] - 公司注重全面风险管理,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领导机构、风险管理部门、业务及管理部门等多层次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doc id='162'] - 公司建立了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落实风险管理政策,各部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负责风险管理有效性[170] - 公司稽核审计部定期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稽核检查,评估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171] - 公司将子公司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行垂直管理,建立了集团T+1风险数据集市[172] - 公司按照合规管理监管要求,建立科学合理、职责分明的合规管理架构体系[174] - 公司制定了《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规管理办法》及配套制度,配置合规管理人员队伍体系[175] - 公司进一步夯实合规审查、监测、检查、考核、问责等合规管理基础职能,加强合规人员队伍建设[176] - 公司制定了《海
海通证券(0683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1: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其他收益及收益总计417.65123亿元,较2022年减少0.51%[52] - 2023年公司所得税前利润15.65875亿元,较2022年减少80.42%[52] - 2023年公司年度利润归属本公司股东为10.08406亿元,较2022年减少84.59%[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7545.86792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0.13%[5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5797.87233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0.66%[53] - 2023年末资产总额754,586,792千元,负债总额579,787,233千元,归属公司股东权益163,243,990千元[57]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0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61%,资产负债率73.03%,每股净资产12.50元[58] - 2023年末公司净资本约808.3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29.84亿元[60] - 2023年末风险覆盖率197.71%,资本杠杆率17.68%,流动性覆盖率223.69%,净稳定资金率141.88%[61] - 2023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17.65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08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61%[108] - 2023年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90亿元,占比47%[108] - 2023年集团收入、其他收入及收益417.65亿元,同比减少2.15亿元,减幅0.51%[109] - 2023年佣金及手续费收入124.97亿元,较去年减少21.72亿元,减幅14.80%[111] - 2023年利息收入183.20亿元,较去年增加8.05亿元,增幅4.60%[112] - 2023年投资收入及收益(净额)4.81亿元,较去年增加15.16亿元[112] - 2023年支出总额407.43亿元,较2022年增加59.75亿元,增幅17.19%[117][118] - 2023年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10.08亿元,同比下降84.59%[118]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08元/股,同比下降84.00%[118]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61%,同比减少3.38个百分点[118] - 2023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计575.42亿元[1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92.12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2.46%,主要是债务工具增加[1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562.47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0.64%,主要是银行结余及现金减少[1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420.16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7.90%,主要是应付债券增加[1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42.31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19.46%[1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159.63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14.45%,主要是金融负债减少[1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为579.79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0.66%[1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174.80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1.66%[1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归属股东权益为1632.44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13.48亿元,减幅0.82%[127] - 扣除应付经纪业务客户账款影响,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3.03%,较2022年末上升0.87个百分点[1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及债券融资额为2861.27亿元,2022年末为2888.06亿元[128] - 2023年末应付债券193.92亿元,借款73.35亿元,应付短期融资款18.85亿元,2022年末分别为181.83亿元、90.82亿元、16.16亿元[128] - 2023年12月31日,一年内到期的借款、应付短期融资款及债券金额为1460.97亿元,扣除相关负债后流动资产净值为1423.13亿元[128] - 报告期末,集团长期股权投资81.1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02亿元,增幅15.71%[131] - 集团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2212.73亿元,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204.53亿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80.11亿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613.11亿元,衍生金融工具10.88亿元[132] - 2023年度,海通创新证券营业收入7.19亿元,净利润6.30亿元;海通国际控股收入 - 15.75亿港币,净利润 - 81.56亿港币;海通开元营业收入2.29亿元,净利润0.34亿元;恒信金融集团营业收入87.62亿元,净利润16.16亿元;海通资管公司营业收入5.37亿元,净利润2.63亿元;上海惟泰置业营业收入0.37亿元,净利润5.89万元;海通期货营业收入73.33亿元,净利润2.01亿元;海富通基金营业收入11.64亿元,净利润4.17亿元;富国基金营业收入67.15亿元,净利润18.14亿元[134][135][13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经纪业务股基佣金率同比下降7.4%[66] - 2023年末公司财富管理客户数量1,80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20%,托管客户资产规模3.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60%[66] - 2023年公司新开客户数量110万户,新开客户资产2,592亿元,同比增长30.91%[66] - 2023年公司净新增企业客户资产超1700亿元,新增企业客户数785个[68] - 截至2023年末,日均净资产600万元以上私人客户数超1.5万户,资产规模超7600亿元[69] - 2023年“e海通财”APP月度活跃数582万人,行业排名第四;“e海方舟”客户资产规模近1400亿元,同比增长60%[69] - 截至2023年末,公司金融产品保有规模12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6%[71] - 截至2023年末,公司融资类业务规模918亿元,其中融资融券业务规模656亿元,股票质押式回回购业务规模262亿元[72] - 2023年海通期货代理交易额31.8万亿元(单边计算),市场占比5.6%;客户权益502.2亿元,市场占比3.6%[74] - 截至2023年末,海通期货资管业务规模超220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基金销售新增销量28亿元,同比增长350%[74] - 2023年公司完成股权融资项目42单,融资637亿元;完成IPO项目22单,融资466亿元;完成再融资项目20单,融资171亿元[77] - 2023年末公司保荐的IPO在审及待发项目数量51家,市场排名第三[77] - 2023年海通国际完成香港联交所IPO保荐项目4单,数量位列香港市场第五;完成香港IPO承销项目6单,港股二级股权融资承销项目2单[78] - 2023年公司主承销各类债券1228期,承销金额4847亿元,其中企业债106亿元,公司债1049亿元[79] - 2023年海通国际完成11笔绿色及可持续债券承销,融资规模23.8亿美元;完成9笔债务管理项目[80] - 截至2023年末,集团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近2.0万亿元[83] - 截至2023年末,富国基金资产管理规模1.4万亿元;权益类ETF规模突破500亿元,市场排名前十;非公募业务中各类养老金业务管理规模上升超10%,位列第六[84] - 截至2023年末,海富通基金资产管理规模4129亿元;新中标企业年金等项目20个;债券ETF产品规模293亿元,较年初接近翻倍,市场排名第一;货基零售化个人客户保有规模较年初新增112亿元[84] - 截至2023年末,海通资管公司资产管理规模707亿元,主动管理规模696亿元,占比达98.42%[85] - 2023年海通资管公司集合、单一、专项资产管理规模分别为225亿元、121亿元、361亿元,净收入分别为1.4708亿元、2.065亿元、0.106亿元,合计管理规模707亿元,净收入3.6418亿元,上年同期合计管理规模888亿元,净收入3.969亿元[87] - 2023年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新增投资项目52个,投资金额31亿元,新增设立基金10支,实缴募资金额43亿元,截至年末基金管理数量63支,管理规模333亿元[88] - 2023年公司完成3支母基金签约,合计规模超140亿元[89] - 2023年末私募投资基金管理基金数量63支,管理规模余额333亿元,累计投资项目数量52个,累计投资项目金额31亿元,项目退出(含部分退出)数量64个,上年度末对应数据分别为55支、300亿元、42个、35亿元、65个[90] - 2023年公司固定收益业务债券现券交易量超3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70%,国债期货交易量超80万手,同比增长约130%,社会责任投资超600亿元[93] - 2023年基金做市业务主做市品种超440只,年度股基交易量超1万亿元;新三板做市标的数量全年净增26家至79家[94] - 2023年海通创新证券新增股权直投项目6个,新增基金投资4个,新增科创板跟投项目10个[94] - 2023年公司QFII交易量同比增长59%[95] - 2023年海通国际股票研究团队覆盖逾1800只股票,在《亚洲货币》券商年度评选夺得10项团队和分析师类别奖项[95] - 2023年海通恒信实现收入总额84.12亿元,年度溢利16.07亿元,年度溢利同比增长4.9%[97] - 2023年海通恒信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86%,加权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8.88%[9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通恒信资产总额达1233.51亿元,权益总额达202.45亿元,权益总额较上年末增长7.5%[9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通恒信不良资产率1.12%,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265.82%[97]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143.68亿元,利润率16.26%,收入较上年减少5.80%[113] - 境内业务收入322.55亿元,利润率21.15%,收入较上年减少2.13%[114] - 境外业务收入95.10亿元,利润率 -61.00%,收入较上年增加5.40%[114] - 2023年财富管理业务营业收入143.68亿元,同比减少8.85亿元,减幅5.80%[116] - 2023年投资银行业务营业收入43.45亿元,同比减少3.06亿元,减幅6.59%[116] - 2023年资产管理业务营业收入24.76亿元,同比减少3.82亿元,减幅13.38%[116] - 2023年交易及机构业务营业收入53.16亿元,同比增加8.51亿元,增幅19.06%[116] - 2023年融资租赁业务营业收入90.98亿元,同比增加1.24亿元,增幅1.38%[116] 公司基本信息 - A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15] - H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16] - 海通恒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为1905[16]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17] - 公司注册资本本报告期末和上年度末均为130.642亿元[22]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自营、承销与保荐等多项业务[23] - 公司拥有网上证券委托业务资格(证监信息字[2001]3号)[24] - 公司拥有全国银行间同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相关业务资格(银办函[2001]819号)[24] - 公司拥有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组织的拆借交易和债券交易资格(中汇交发[2001]306号)[24] - 公司拥有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业务资格(证监基金[2002]076号)[24] - 公司拥有从事短期融资券承销业务资格(银发[2005]173号)[24] - 公司具备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的会员资格,上海清算所B类普通清算会员,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权证结算业务资格[26]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裴长江,证券事务代表为孙涛,联系电话均为+86 - 21 - 23180000,传真均为+86 - 21 - 63410627[27]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国上海市广东路689号,历史上曾变更多次,2012年变更为现地址[28] - 公司办公地址为中国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888号海通外滩金融广场,邮政编码为200011[28] - 公司网址为http://www.htsec.com,电子邮箱为haitong@haitong.com[28]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址为香港黄竹坑香叶道2号One Island South 15楼[28] - 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