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美味(09985)

搜索文档
魔芋产业链的“三重考验”:原料缺口、价格波动与全球化采购路径
新京报· 2025-05-27 18:27
行业概况 - 魔芋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产品形态从辣味零食拓展至代餐果冻、主食替代、茶饮小料等多元化领域[1] - 魔芋休闲食品行业规模达183亿元,素食零食规模85亿元,过去10年CAGR达20%[11] - 魔芋在休闲食品类目中的市场份额从2023Q1的0.87%增长至2024Q4的1.48%[3] - 中国魔芋消费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6%,但原料种植及出口环节仍占产业链价值量的70%[7] 公司动态 - 卫龙2024年总营收62.66亿元(+28.6%),净利润10.68亿元(+21.3%),蔬菜制品收入33.71亿元(+59.1%)首次超越辣条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2] - 盐津铺子魔芋品类销售从2021年1.17亿元增长至2024年8.38亿元,3年复合增速92.88%,占总营收15.81%[3] - 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头部零食企业加码素毛肚产品布局[3] - 卫龙和盐津铺子分别在印尼、云南建立魔芋精粉加工基地以保障原料供应[9][10] 供需格局 - 全球魔芋精粉年产量约3万吨,中国需求缺口达4.2万吨[8] - 2024年印尼进口魔芋精粉价格从4万元/吨涨至8万元/吨,鲜魔芋收购价上涨80%(4元/公斤→7.2元/公斤)[8][9] - 药用级魔芋原料价格从20元/斤飙升至100元/斤,花魔芋精品价格达7元/斤[8] - 原料供应紧张将持续至2026年新种植产能释放[7] 产品创新 - 卫龙研发团队通过急冻蒸煮工艺(-25℃冷冻+90℃蒸煮)开发出"爽脆Q弹"的魔芋爽[2] - 盐津铺子推出战略子品牌"大魔王",卫龙升级"小魔女"素毛肚产品线[3] - 魔芋应用场景从零食拓展至茶饮小料、代餐等,天猫魔芋零食2023年复购率提升47%,客单价增长33%[13] 产业链发展 - 云南曲靖富源县、四川凉山金阳县为主要产区,湖北长阳县实现染病率从30-100%降至10%以下[5][12] - 云南景谷县"玉米+魔芋"立体种植模式亩产值达1.39万元,林下种植亩产值0.9万元[12] - 行业标准化进程加速,国家制定《魔芋精粉》《魔芋粉》等标准[5] - 一致魔芋建成全国首条即食魔芋膳食纤维生产线并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2] 未来趋势 - 行业将呈现精深加工转型、市场集中度提升、消费接受度提高三大特点[13] - 魔芋休食市场具备1-2倍增量空间,预计将从替代品转化为常规消费品[11][13] - 海外需求上升将带来溢价空间,东南亚市场已实现突破[3][10]
白象联名卫龙“辣条拌面”火爆出圈,年轻人为何为一碗面买单?
财富在线· 2025-05-22 17:38
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白象与卫龙合作推出"辣条拌面",融合速食拌面与辣条,搭配定制辣条风味酱和12克卫龙经典辣条,打造三重爽辣体验 [1] - 新品以白象子品牌"大辣娇"为主体,一经推出即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电商平台销量火爆 [1] - 大辣娇品牌自2006年起专注"辣"赛道,累计全国热销超45亿份,明星产品火鸡拌面累计销量突破10亿份 [2] 消费趋势与品牌策略 - Z世代消费中"情绪价值"成为关键吸引力,近三成年轻人愿为"情绪疗愈"消费,吃辣衍生为情绪刚需和社交货币 [1] - 联名产品基于对年轻人情绪和社交需求的洞察,是两大国货品牌的深度共创 [1] - 公司采用"创新产品+年轻化营销"双轮驱动模式,通过跨界合作(如王者荣耀)和线下主题便利店吸引年轻人 [2] 品牌年轻化举措 - 大辣娇2022年携手北辰青年发起「辣就喘口气」行动,2024年与王者荣耀合作推出主题便利店,通过创意陈列和互动吸引年轻人打卡 [2] - 公司持续紧贴年轻人时代情绪,深度洞察消费心理,围绕场景推出契合需求的产品与沟通方式 [3] - 品牌通过精准营销和产品创新,成为贴近并引领年轻人喜好的国货代表 [3]
从香菜面到辣条拌面,白象为何能成为“爆品制造机”?
财富在线· 2025-05-22 15:10
辣条拌面产品创新 - 白象与卫龙联名推出辣条拌面,融合辣条、辣条浓酱及混合辣椒粉面饼,打造三重辣爽体验[6] - 产品设计包含12g卫龙小面筋辣条、三种辣椒制成的秘制浓酱及朝天椒辣椒粉混合面饼,强化口感壁垒[6] - 联名契合Z世代对趣味性和童年记忆的消费需求,社交媒体话题白象卫龙联名辣阅读量破6000w[9] 年轻化消费趋势洞察 - 沙利文报告显示90后和00后食辣人群占比超60%,白象通过辣条拌面精准切入"辣消费"市场[4] - 公司旗下大辣娇子品牌深耕辣味速食19年,与卫龙用户画像高度重合,实现跨品类联动[9] - 通过"纸巾挑战"等互动营销深入年轻圈层,完成从流量曝光到消费转化的闭环[11] 爆品打造方法论 - 白象采用"极致产品力+年轻化共鸣"双轮驱动策略,经典火鸡拌面累计销量突破10亿份[12][13] - "汤好喝"系列累计销量30亿份,老母鸡汤面连续五年全国销量第一,采用6小时慢熬工艺[13] - 拥有179项授权专利,改进60多项生产工艺,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14] 用户共创与场景营销 - 香菜面基于抖音电商数据验证与用户共创,曾登顶平台粮油米面榜单[15] - 与王者荣耀跨界合作,通过游戏礼包、主题店等沉浸式体验渗透电竞消费场景[15][16] - 产品矩阵覆盖高汤、趣味创新及辣味赛道,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性增长[18] 行业竞争壁垒构建 - 辣条拌面通过"辣条+辣酱+辣面"三重组合形成差异化竞争,非简单产品叠加[6] - 持续挖掘地域饮食文化,如牛油麻辣火锅面还原正宗火锅味,成为00后新宠[13] - 2024年推出"甄味汤馆"系列主打0添加剂,强化健康化产品定位[13]
【产业互联网周报】美国商务部撤销拜登时代AI扩散规定;英伟达将调整对华芯片出口,不再基于Hopper;微软裁员3%,减少中层管理人员
钛媒体APP· 2025-05-21 08:54
AI平台与模型开源 - Manus开放注册,用户每天可免费执行一项任务并获得1000积分奖励 [2] - 阿里巴巴开源视频生成与编辑模型通义万相Wan2.1-VACE,支持多种视频生成与编辑能力 [3] - 字节跳动公开向量模型Seed1.5-Embedding,在MTEB榜单达到中英文SOTA效果 [7] - 腾讯混元开源首个多模态统一CoT奖励模型UnifiedReward-Think [11] - 昆仑万维开源可交互视频生成大模型Matrix-Game,支持自由探索虚拟世界 [14] - 小米申请推理大模型MiMo商标,该模型已开源 [16] - 腾讯混元发布毫秒级响应实时生图大模型Hunyuan Image 2.0 [25] 企业数字化与AI应用 - 卫龙美味引入飞书作为全员协作平台,计划通过数字化提升组织效率 [4] - 支付宝上线实名认证的语音通话功能,保障通话安全与隐私 [8] - 微信、QQ地震预警功能覆盖全国,新增安卓系统强预警通知 [9] - 百度AI搜索上线基于百亿级内容库的DeepSearch,支持个人知识库与创作画布 [23] - 荣耀新增AI新产业部门,将AI研发设为一级部门 [13] - 华为全球首个市级城市一张网样板点落户武汉,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 [21] 行业动态与投融资 - 宏景科技签署5.63亿元算力业务合同 [15] - 腾讯ToB业务实现营收549亿元,企业服务板块表现亮眼 [15] - 蚂蚁数科企业级AI产品全线出海,展示智能体开发平台Agentar等产品 [17] - 阿里云第四财季收入同比增长18%,AI相关收入保持三位数增长 [17] - 美团独家投资具身大脑企业自变量机器人A轮融资 [38] - 软银对OpenAI的投资或达200亿美元 [38] - AMD与沙特Humain达成100亿美元战略合作 [39] - 亚马逊云科技与沙特Humain合作投资超50亿美元建"AI特区" [41] 政策与趋势 - 中国受访者AI接受程度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职场应用率达93% [6][13] - 教育部禁止小学阶段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 [6] - 五部门支持南沙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金融融合应用中心 [44] - 福建支持人工智能等领域项目发行REITs产品 [45] - 内蒙古以链式思维打造人工智能产业 [45] - 上海计划到2027年建成5G-A基站超3万个,智算规模超200Eflops [48] - 国家数据局目标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0% [49] - 中国启动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已汇聚111.3EFLOPS智能计算资源 [53]
压力山大的年轻人,在一碗辣条拌面上获得情绪解放
36氪· 2025-05-18 18:56
消费趋势转变 - 中国由生产型社会转变为消费型社会,商品符号价值成为消费者关注重点 [2] - Z世代因压力增长更关注情绪价值,近三成年轻人会为"情绪价值疗愈身心"消费 [2] - "千金难买我高兴"成为年轻人消费理念,反PUA、拒绝内耗、寻求情绪疗愈成消费底色 [2] 辣味消费崛起 - 抖音"无辣不欢"tag播放量突破600亿次,辣成为饮食文化消费符号 [6] - 18-30岁消费者占火锅消费主力61.4%,辣味食品成为情绪刚需和社交货币 [6][13] - 64.2%消费者吃火锅时与3-4人同行,辣味演变为全民社交语言 [13] 白象辣条拌面产品策略 - 联名卫龙推出"辣条+拌面"组合,包含12g卫龙小面筋辣条、3种辣椒浓酱和朝天椒粉 [17] - 打破正餐与零食场景界限,覆盖宅家、宿舍、旅游等多场景 [17] - 利用方便面和辣条的怀旧属性唤醒Z世代集体记忆,实现情感渗透 [17] 白象品牌年轻化路径 - 子品牌大辣娇专注辣味赛道,2016-2024年推出火鸡拌面、麻辣小龙虾拌面等爆品 [24] - 线下开设泡面工厂快闪店巡展,线上布局小红书和抖音电商,2023年打造香菜面爆款 [25][27] - 2022年与北辰青年合作解压活动,2024年联动王者荣耀打造主题便利店 [28] 行业竞争格局 - 方便面行业受外卖、预制菜冲击,但通过场景创新实现反弹 [21] - 辣味食品边界持续拓宽,糖果、饼干、饮料品牌通过跨界联名入局 [17]
河南,为什么盛产“中式霸总”?
凤凰网财经· 2025-05-17 21:34
河南企业家经营风格 - 河南企业家代表为"北崔南于",即河南矿山起重机董事长崔培军和胖东来老板于东来,以慷慨管理和高福利著称 [3][5] - 崔培军管理特点包括年会发放数千万现金、突发性红包奖励(如400元/人)、实物福利(烟酒)及员工父母免费旅游 [3][16][18][19] - 于东来实施超长假期制度(150-180天/年含10天"不开心假"),主张将50%以上利润通过月度工资形式分配给员工 [20][22] 企业薪酬与业绩表现 - 胖东来2025年店长月薪达78058元(2024年为44193元),基层员工月薪9888元(2024年为8315元),各层级薪资涨幅显著 [6] - 蜜雪冰城成为全球门店数量最多的餐饮连锁品牌,坚持5元柠檬水等极致性价比策略 [25][26] - 卫龙2024年港股食品板块业绩领先,白象方便面市场份额升至第三 [42] 商业模式与资本策略 - 河南企业普遍采用草根创业路径(如蜜雪冰城起家于1元冰淇淋,白象主打1元方便面),依赖下沉市场与自建供应链 [29][32] - 典型企业坚持"三不"原则:不贷款/不融资/不上市(崔培军),拒绝日资收购(白象2012年) [34][35] - 蜜雪冰城通过指定柠檬采购和自产包装容器实现成本控制,塑料桶等辅料自主生产 [50][51] 区域经济特征 - 河南具备1亿人口基数和65%县域消费占比,形成天然性价比试验场,本地企业需突破低价竞争(如巴奴火锅早期困境) [52][53][55] - 90年代亚细亚商场首创服务标准(委屈奖、人工瀑布等),但因激进扩张破产,成为豫商保守经营的历史警示 [56][58][62] 行业趋势变化 - 2025年消费市场转向性价比优先,河南企业如蜜雪冰城(港股新消费三姐妹之一)、泡泡玛特(河南籍创始人)获得资本认可 [39][41] - 胖东来服务模式被同业研究,其"实在"理念与健康现金流成为周期抵御能力的关键要素 [42][68][69]
吃出百亿级大市场 魔芋晋升零食圈“顶流”
证券时报· 2025-05-16 01:41
行业概况 - 魔芋终端商品市场规模为269亿元,其中魔芋休闲食品行业规模为183亿元 [4] - 中国魔芋休闲食品市场仍处初期增长阶段,后续行业规模存在1至2倍增量空间 [4] - 魔芋休闲食品、茶饮小料、魔芋食材、魔芋膳食纤维补充剂等细分领域具有增长潜力 [4] 产品特性 - 魔芋热量较低,每100克仅为7千卡左右,纤维含量高达74.4%,能促进肠道蠕动并提供饱腹感 [2] - 魔芋精粉的主要成分葡甘露聚糖在吸水后体积增大,可控制热量摄入达到减肥效果 [2] - 魔芋衍生形态多样,包括魔芋爽、蒟蒻果冻、魔芋丝、魔芋豆腐、魔芋晶球(脆啵啵)等 [2] 公司表现 - 卫龙美味以魔芋爽为主的蔬菜制品营收高达33.71亿元,同比增长59.1%,占全年营收比例达到53.79% [3] - 盐津铺子休闲魔芋制品营收8.38亿元,占比15.81%,蒟蒻果冻布丁营收3.01亿元,占比5.68%,两者合计占比21.49% [3] - 一致魔芋2024年实现营收6.17亿元,同比增长28.76%,归母净利润8671.66万元,同比增长64.41% [3] 原料价格 - 2024年5月至10月,鲜魔芋收购价格从约4元/公斤上涨至约7.2元/公斤,涨幅约为80% [5] - 魔芋原料价格上涨由市场供求关系造成,下游需求迅速放量 [5] - 中国是全球魔芋种植的主要国家,海外魔芋种植主要集中在日本、东南亚等地区 [5] 资本市场 - 一致魔芋股价累计涨幅超654%,卫龙美味股价累计涨幅超180%,盐津铺子股价实现翻倍 [6] - 一致魔芋表示将持续升级魔芋粉产品品质,拓展其它魔芋协同胶体,向生物制造企业升级 [6] - 劲仔食品已开发多款魔芋产品,涪陵榨菜收到投资者关于开发乌江魔芋爽的建议 [6]
“零食之王”,变了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15 08:26
魔芋零食市场崛起 - 魔芋成为休闲零食中最亮眼的存在,2024年反超辣条成为卫龙的顶梁柱,蔬菜制品(魔芋)收入占比达53.8%,调味面制品(辣条)下滑至42.6% [1][7] - 卫龙2014年推出魔芋爽,2022年底已成为年销售超5亿元的大单品,2018年蔬菜制品占比仅10%,2024年提升至53.8% [6][7] - 盐津铺子2024年休闲魔芋制品营收8.38亿元,同比增长76.09%,销量和吨价分别增长66.9%和5.5% [11] 行业竞争格局 - 盐津铺子、劲仔、百草味、良品铺子、来伊份等品牌纷纷加入魔芋赛道,推出明星产品 [2] - 来伊份注册"花样魔纤"子品牌,卫龙推出"小魔女",盐津铺子推出"大魔王",良品铺子、佳龙等30多个品牌布局魔芋零食 [9] - 盐津铺子2023年7月收购云南津绝魔芋食品52.5%股权以夯实优势 [11] 消费趋势驱动 - 健康成为消费者选择零食的首要考虑因素,魔芋因低热量、高膳食纤维特性成为新宠 [13] - Z世代注重健康和品质,低糖、低盐、低脂、低卡零食受宠,魔芋几乎称得上完美食材 [15] - 小红书魔芋爽话题近4亿热度,魔芋零食如素毛肚、魔芋条、蒟蒻果冻等受年轻人追捧 [5] 产品创新与技术进步 - 行业技术进步使魔芋具备爽脆、Q弹、有嚼劲的口感,企业创新开发麻辣、香辣、酸辣、麻酱等多种口味 [13] - 卫龙发挥"辣"味优势,后起之秀结合大众餐食口味如麻酱、烤肉、火锅味开拓市场 [13] - 魔芋从云贵川渝地区食材发展为全国性休闲零食,形态从初级加工品升级为多样化制品 [5] 营销与消费者认知 - 商家宣传主打"0脂肪""低热量""0碳水""即食""饱腹"等卖点,但实际热量与脂肪含量较高 [19][20] - 100克卫龙酸辣味魔芋爽热量159千卡,盐津铺子麻酱味素毛肚179千卡,接近炸鸡柳168千卡 [20] - 6小袋卫龙酸辣味魔芋爽钠含量1317毫克,超过每日推荐摄入量的一半 [20]
辣条巨头折价配售募资11.7亿,市场为何用脚投票?
金融界· 2025-05-08 21:01
股价表现 - 5月8日公司股价低开,盘中一度下挫8.26%,收盘跌幅为5.26%,报15.14港元/股 [1] 配售计划 - 公司宣布配售8000万股新股,占扩大后股本3.29%,配售价每股14.72港元,较5月7日收盘价折让7.88% [2] - 本次配售将募资约11.78亿港元,净额约11.67亿港元 [3] - 配售资金用途:50%用于生产设施与供应链升级,20%用于销售网络拓展,20%用于品牌建设,10%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3] 业务表现 - 2024年整体收入62.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8.6%,净利润10.68亿元,同比上升21.3% [5] - 调味面制品业务收入仅增长4.6%至26.67亿元,收入占比从52.3%降至42.6% [5] - 蔬菜制品业务收入同比大增59.1%至33.71亿元,收入占比从43.5%增至53.8%,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引擎 [5] - 魔芋爽单品市场渗透率达78%,远超竞争对手 [6] 行业竞争 - 辣条行业竞争加剧,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综合零食品牌蚕食市场份额 [5] - 消费者偏好转向健康和口味多样性,高盐高油高热量食品需求下降 [5] - 公司多次提价应对成本压力,削弱了部分消费需求 [5] 战略调整 - 公司加速拓展产品线,从单一调味面制品向蔬菜制品、豆制品等多品类转型 [5] - 2024年销售费用达10.26亿元,同比增长27.22%,主要用于广告投放和渠道建设 [6] - 产品线扩容、品牌营销和渠道建设导致资金需求激增,是本次配售的重要原因 [6]
中金:维持卫龙美味(09985)“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7.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16:05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中金维持卫龙美味2025年净利润预测14.1亿元 2026年预测17.1亿元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市盈率25.1倍 2026年市盈率20.4倍 [1] - 目标价17.5港元对应2025年市盈率27倍 2026年市盈率22倍 较当前股价有9.5%上行空间 [1] 配售方案分析 - 公司以每股14.72港元配售8000万股 占已发行股份3.40% [1][2] - 配售价较5月7日收盘价15.98港元折让7.88% [2] - 预计配售总金额约11.776亿港元 净额约11.67亿港元 [2] - 资金用途分配:50%用于生产设施与供应链升级 20%拓展销售网络 20%品牌建设 10%一般企业用途 [2] 业务发展展望 - 2025年预计通过全渠道扩张和产品线扩容保持收入快速增长 [3] - 零食量贩渠道 线上渠道及其他新兴渠道有望维持较快增速 [3] - 产品创新包括魔芋产品新增盒装规格和麻酱口味等 [3] - 毛利率可能受魔芋精粉价格上涨影响 但供应链效率提升和收入增长将摊薄费用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