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浦发银行(600000)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开放再提速 浦发银行联合汇百川基金落地海南自贸港首批跨境资管试点业务
中金在线· 2025-10-17 16:46
业务概述 - 浦发银行联合汇百川基金落地海南自贸港首批跨境资管试点业务 [1] - 该业务代表自贸金融创新发展取得新进展 [1] 政策背景 - 试点业务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等五部门于今年7月联合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开展 [1] - 该政策旨在贯彻落实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策部署 [1] 业务模式 - 业务模式为由境外投资者认购汇百川基金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 [2] - 资金通过浦发银行海口分行自贸账户体系实现跨境流转并最终投向境内资本市场 [2] - 该模式实现了境外资金在闭环管理、风险可控与高效运作方面的有机统一 [2] 战略意义 - 试点业务创新拓展了跨境金融产品供给,为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市场开辟新渠道 [1] - 业务将吸引境内外资产管理机构到海南展业,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1] - 该模式是继QDII、QFII/RQFII后,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补充 [2] 合作优势 - 浦发银行发挥"6+X"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及跨境金融服务经验优势 [2] - 汇百川基金提供专业的资产配置能力和投资管理经验 [2] - 双方优势互补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选择 [2] 未来规划 - 浦发银行将以海口分行为服务窗口,积极探索与海南自贸港内资管机构的深入合作 [3] - 公司将持续丰富跨境资管产品供给,提供更全面、高效、专业的跨境财资管理解决方案 [3]
股份制银行板块10月17日跌0.8%,兴业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9.3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7 16:35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7日股份制银行板块整体下跌0.8% [1]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1.95%至3839.76点,深证成指下跌3.04%至12688.94点 [1] - 板块内所有个股均未录得上涨,跌幅最大的是兴业银行,下跌1.27% [1] 个股价格与成交情况 - 浦发银行股价表现相对平稳,收盘价为13.32元,涨跌幅为0.00% [1] - 招商银行成交额最高,达到34.71亿元,收盘价为41.59元,下跌0.81% [1] - 民生银行成交量最大,为464.07万手,成交额为18.76亿元,股价下跌1.23% [1] - 光大银行成交量为375.57万手,成交额为13.00亿元,股价下跌1.15% [1]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股份制银行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9.35亿元 [1] - 游资资金净流入2.49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6.85亿元 [1] 个股资金流向详情 - 招商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最为显著,达3.95亿元,净占比为-11.39% [2] - 光大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1.32亿元,净占比为-10.18% [2] - 平安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1.23亿元,净占比为-10.34% [2] - 浙商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7482.81万元,净占比为-10.89% [2] - 招商银行游资净流入1.16亿元,净占比为3.35% [2] - 民生银行游资净流入6700.88万元,净占比为3.57% [2] - 光大银行散户资金净流入9944.58万元,净占比为7.65% [2] - 中信银行散户资金净流入6063.33万元,净占比为9.00% [2]
浦发银行股价连续6天上涨累计涨幅12.88%,创金合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4.71万股,浮盈赚取7.1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15:33
数据显示,创金合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浦发银行。创金合信量化发现混合A(003241)二季度持有 股数4.71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1.33%,位居第十大重仓股。根据测算,今日浮盈赚取约0元。连续6 天上涨期间浮盈赚取7.16万元。 创金合信量化发现混合A(003241)成立日期2016年9月27日,最新规模2862.27万。今年以来收益 16.36%,同类排名4921/8160;近一年收益19.18%,同类排名4649/8021;成立以来收益46.5%。 10月17日,浦发银行涨0%,截至发稿,报13.32元/股,成交10.84亿元,换手率0.25%,总市值4312.97亿 元。浦发银行股价已经连续6天上涨,区间累计涨幅12.88%。 资料显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中山东一路12号,香港中环夏悫道12号美国银行 中心15及24楼,成立日期1992年10月19日,上市日期1999年11月10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 吸收公众存 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 债券;买卖政府债券;同业拆借;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 ...
浦发银行股价连续6天上涨累计涨幅12.88%,浙商证券资管旗下1只基金持1.51万股,浮盈赚取2.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15:23
股价表现 - 10月17日浦发银行股价报收13.32元/股,当日涨幅为0%,成交金额为10.84亿元,换手率为0.25% [1] - 公司总市值达到4312.97亿元 [1] - 浦发银行股价已连续6天上涨,区间累计涨幅达12.88% [1] 基金持仓 - 浙商证券资管旗下基金浙商汇金转型升级A(001604)在二季度重仓浦发银行,持有股数为1.51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4.34%,为基金第三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在浦发银行连续6天上涨期间获得浮盈约2.3万元 [2] - 浙商汇金转型升级A基金最新规模为257.21万元,今年以来收益率为18.2%,近一年收益率为18.03%,成立以来收益率为58.74% [2] 基金经理 - 浙商汇金转型升级A(001604)的基金经理为周文超,其累计任职时间为4年176天 [3] - 周文超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为2.59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为64.19% [3] 公司基本信息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0月19日,于1999年11月10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外汇业务等广泛的银行业务 [1]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管试点落地,首批6家机构完成备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4:21
每经记者|陈晨 每经编辑|肖芮冬 根据实施细则,境外投资者可用来源于境内外的资金购买试点资管产品。境外个人投资者用来源于境内 的资金购买试点资管产品,应当提供在海南自贸港学习、就业、生活等满一年的证明和来源于境内的人 民币收入证明。 关于试点资管产品范围,实施细则提出,境外投资者投资的试点资管产品应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范围 包括:经发行机构和销售机构划分为"R1"至"R4"风险等级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经发行机构和销 售机构划分为"R1"至"R4"风险等级的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产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 行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其他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认可参与试点 的资管产品。 在试点规模管理方面,实施细则明确,跨境资管试点实施规模管理。试点规模指境外投资者购买的试点 资管产品资金净流入规模,在任何时点不得超过试点总规模上限。试点总规模为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 行同意各家发行机构申请的试点规模之和。据悉,初始试点总规模上限设定为100亿元人民币。 记者获悉,前述细则发布后,机构积极响应。金元证券表示,细则发布后,公司立即组建专项工作组, 由公司主要领导牵头,各相关业务部 ...
海南跨境资管试点正式落地 首批6家试点机构完成备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2:43
南方财经记者 庞成 近日,海南证监局公布了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机构名单,共有6家机构入选,率 先布局。 这是自8月2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正式实施 后,首批公布的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试点机构,标志着这一试点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根据《实施细则》,境外投资者可通过该试点投资试点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私 募资产管理产品、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初期试点总规模上限为100亿元。 多家试点机构表示,看好入围跨境资管试点带来的业务机遇,已做好充分准备,将重点开发、销售面向 境外投资者的特色资管产品,为境外投资者提供多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资产管理服务。 具体来看,6家试点机构分别为金元证券、万和证券,汇百川基金、鹏安基金,兴业银行海口分行、浦 发银行海口分行。 从机构类型与功能分工来看,首批试点机构涵盖发行、销售两类主体,且本土金融机构占比显著。 按备案类型来看,金元证券、万和证券、汇百川基金和鹏安基金作为发行机构备案,将设计并管理面向 境外投资者的跨境资管产品。兴业银行海口分行和浦发银行海口分行作为销售机构备案,承担产 ...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管试点落地!首批6家机构抢先布局
券商中国· 2025-10-17 07:35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管试点业务启动 - 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开放迎来标志性进展,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1] - 首批6家试点机构已完成备案,包括4家发行机构和2家销售机构,标志着业务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2] - 试点业务依据今年7月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开展,该细则于2025年8月21日生效 [6] 首批试点机构构成 - 首批试点机构名单于2025年10月15日由海南证监局披露 [2][3] - 4家发行机构为金元证券、万和证券、汇百川基金和鹏安基金,负责设计和管理面向境外投资者的跨境资管产品 [2][3] - 2家销售机构为兴业银行海口分行和浦发银行海口分行,承担产品的销售与服务工作 [2][3] - 4家发行机构的注册地均在海南省海口市,凸显本地金融机构在自贸港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3] 试点业务制度框架与规模 - 试点业务初期总规模上限为100亿元 [7] - 支持境外投资者投资海南自贸港内金融机构发行的多种产品,包括理财产品、私募资管产品、公募基金、保险资管产品等,涵盖R1至R4风险等级 [7] - 境外投资者购买试点资管产品需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并遵守相关账户管理和资金划转规定 [7] - 发行机构可发行同时面向境内外投资者或仅面向境外投资者的产品,但募集资金应投向境内市场 [7] 试点业务的意义与机构准备 - 该试点是继QFII、沪港通、债券通等之后,允许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的又一重要路径 [7] - 试点机构正集中精力进行产品设计和认证,并积极联合销售机构为服务境外投资者做准备 [6] - 试点为财富管理机构带来国际化经营新机遇,有助于整合境内外资源并寻求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 [8]
“白衣骑士”频登场、多数仍陷转股难 银行可转债背后“冰火两重天”
北京商报· 2025-10-16 22:47
银行可转债市场分化格局 - 10月银行可转债市场呈现显著“冷热不均”态势,全市场超半数存续银行可转债转股率近乎0%,而浦发银行500亿元转债在到期前实现超七成转股率 [1] - 市场分化体现为优质银行依托机构增持和基本面支撑实现主动转股突围,而中小银行则受困于正股“破净”及投资者信心不足导致被动承压 [1] - 分析认为未来银行可转债转股率将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愈弱”格局,不同类型银行的转股能力与资本补充路径将显著差异 [1][8] 浦发银行高转股率案例 - 截至10月15日,“浦发转债”累计转股金额达382.51亿元,累计转股股数30.28亿股,转股比例占发行总量的76.5016% [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将所持5631.454万张浦发转债全部转为普通股,合计4.5亿股,持股比例从17.00%升至18.18% [2] - 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及可转债转股增持,截至9月29日持股数量增至10.73亿股,持股比例为3.44%,另持有可转债860万张 [2] - 信达投资通过“3天闪电操作”在6月27日完成转股,合计转股股数约9.12亿股,推动浦发银行普通股总股本增至302.64亿股 [3] - 机构增持被视为在银行股估值低位“低价”入股优质股份行的机会,既能获得稳定股息,也可分享未来估值修复红利 [3] 成功触发强赎退出的银行案例 - 年内已有5家银行的可转债通过强赎实现退出,累计涉及发行总额达560亿元 [4] - 齐鲁银行转债因正股连续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的130%而触发强赎,于8月8日最后交易并摘牌 [4] - 南京银行“南银转债”于7月18日摘牌,杭州银行“杭银转债”以99.96%的转股率完成强赎 [4][5] - 成都银行“成银转债”和苏州银行“苏行转债”分别于2月和3月摘牌,转股率分别高达99.94%和99.93% [5] - 中信银行400亿元“中信转债”虽未触发强赎,但控股股东中信金控在到期前将所持263.88亿元转债全部转股,大幅减轻兑付压力 [5] 转股率低迷的银行现状与原因 - 目前全市场存续的7只银行可转债中,除浦发转债、兴业转债外,其余5只转股率均接近0% [5] - 上海银行200亿元可转债截至2025年9月30日累计仅2217.40万元完成转股,占发行总量比例仅为0.1109% [5] - 转股率低迷核心原因包括正股价格长期低于转股价导致转股即面临账面亏损,以及转股价不得低于每股净资产的规定使多数“破净”银行股失去转股价下修空间 [6] - 机构投资者偏好将银行可转债作为稳健型资产配置而非博取转股收益,银行自身经营基本面不佳也削弱投资者转股意愿 [6] - 转股率长期偏低直接制约银行通过可转债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能力,影响信贷投放和风险缓冲空间,对资本充足率接近监管底线的银行压力尤甚 [6] 提升转股能力与资本补充路径建议 - 转股困难的银行需从三方面着力:改善经营基本面以增强正股吸引力和市场信心;结合自身定位优化区域布局培育新增长点;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适时推动转股价下修并加强投资者沟通 [7] - 在可转债市场分化加剧背景下,单一依赖可转债补充资本的路径已显局限,需探索多元化资本补充方式 [8] - 国有大行与优质股份行可能通过股价修复或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高转股率,而大多数中小银行因区域经济承压及估值修复乏力,转股率可能持续低迷 [8] - 对于经营状况较弱、未达可转债发行标准的银行,可通过发行永续债或补充二级资本等方式增强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9]
“白衣骑士”频登场、多数仍陷转股难,银行可转债背后“冰火两重天”
北京商报· 2025-10-16 22:33
银行可转债市场分化格局 - 10月银行可转债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浦发银行500亿元转债在到期前实现76.5016%的转股率,而全市场超半数存续银行可转债转股率近乎0% [1] - 市场分化格局预计将进一步加强,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愈弱”态势,不同类型银行的转股能力与资本补充路径将呈现显著差异 [1][11] 浦发银行高转股率案例 - 截至10月15日,“浦发转债”累计转股金额达382.51亿元,转股股数30.28亿股,转股比例占发行总量的76.5016% [3] - 高转股率得益于“白衣骑士”力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将所持5631.454万张转债全部转股,增持4.5亿股,持股比例从17.00%升至18.18% [3] - 东方资产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及转股增持,截至9月29日持股数量增至10.73亿股,持股比例为3.44%,另持有可转债860万张 [3] - 信达投资通过“3天闪电操作”在6月完成近1.18亿张转债的增持与转股,合计转股股数约9.12亿股,推动浦发银行普通股总股本增至302.64亿股 [4][5] 成功触发强赎的银行可转债 - 年内已有5家银行的可转债通过强赎退出,累计涉及发行总额达560亿元 [6] - 具体案例包括:齐鲁银行“齐鲁转债”因正股价格触发条件于8月摘牌;南京银行“南银转债”于7月18日摘牌;杭州银行“杭银转债”以99.96%转股率完成强赎 [6] - 成都银行“成银转债”和苏州银行“苏行转债”分别于2月和3月摘牌,转股率分别为99.94%和99.93% [7] - 中信银行400亿元“中信转债”到期前,控股股东中信金控将所持263.88亿元转债全部转股,大幅减轻兑付压力 [7] 转股率低迷的银行可转债 - 全市场存续的7只银行可转债中,除浦发转债、兴业转债外,其余5只转股率均接近0% [7] - 例如上海银行200亿元“上银转债”,截至2025年9月30日仅2217.40万元完成转股,占发行总量比例仅为0.1109% [7] - 转股率低迷的核心原因包括正股价格长期低于转股价格导致投资者转股即面临账面亏损、转股价因不得低于每股净资产而失去向下修正空间、机构投资者偏好将其作为稳健型资产配置、以及银行自身经营基本面导致市场信心不足 [8] - 转股率长期偏低制约了银行通过可转债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能力,影响信贷投放和风险缓冲空间,对资本充足率接近监管底线的银行压力尤甚 [8] 提升转股能力与资本补充路径建议 - 改善银行经营基本面,增强正股吸引力和市场信心是提升转股能力的基础 [9] - 银行需结合自身定位优化区域布局,培育新的增长点 [9] - 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适时推动转股价下修,并加强投资者沟通,逐步修复市场预期 [9] - 对于转股困难的银行,需探索多元化资本补充方式,如发行永续债或补充二级资本等,以增强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12] - 国有大行与优质股份行可能通过股价修复或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较高转股率,而大多数中小银行因区域经济承压、估值修复乏力等因素,转股率可能持续低迷 [11]
中国移动驰援 浦发银行化解500亿可转债到期兑付压力“最后冲刺”
经济观察网· 2025-10-16 18:36
浦发银行可转债转股事件概述 - 中国移动于2025年10月13日将其持有的56,314,540张浦发银行可转债转为450,156,195股普通股,转股价格为每股12.51元,持股比例由17%增至18.18% [2] - 此次转股帮助浦发银行缓解了约61.94亿元的可转债到期本息兑付压力 [6] 浦发银行可转债发行背景与压力 - 浦发银行于2019年10月发行总额500亿元的可转债,期限6年,将于2025年10月27日到期,按110元/张兑付本息 [3] - 截至今年3月底,仅有144万元可转债实施转股,相比500亿元发行总额微不足道 [3] - 若大量可转债无法转股,银行需动用资本金兑付约550亿元本息,将对其资本充足率产生重大影响 [3] 缓解兑付压力的努力与进展 - 继信达资产、东方资产后,中国移动成为协助缓解兑付压力的第三位“白衣骑士” [2][4][5] - 截至9月30日,累计已有254.28亿元浦发转债实施转股,累计转股股数为20.026亿股 [5] - 截至9月底,尚未转股的浦发转债总额降至约245.72亿元,占发行总量的49.14% [5] 转股对浦发银行资本状况的影响 - 截至6月底,浦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1% [3] - 若可转债实现100%转股,静态测算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有望提升48个基点至9.39% [6] - 转股有利于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2] 推动转股的因素与策略 - 三季度浦发转债转股金额达约136.39亿元,主要因红利策略带动银行股上涨,使转股潜在收益增加 [6] - 银行给予“白衣骑士”公司治理参与权限,如信达投资和东方资产的相关负责人被提名为银行董事 [8] - 若转股能迅速实现逾10%回报(超过110元/张的兑付收益),且股息率约4%,将激励持有人转股 [8] 未来展望与类似案例 - 浦发银行需在10月27日前说服持有人完成剩余约190亿元可转债的转股 [6] - 不排除未来10天内会有新的“白衣骑士”出现,重现2023年光大银行引入中信金融资产缓解兑付压力的模式 [7] - 若银行股股价继续上涨,将对转股额度最后冲刺带来推动效应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