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视像(600060)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智能电视面板市场分析 大尺寸需求走强带动出货面积增长(组图)
前瞻网· 2025-05-05 17:12
显示技术分类 - 显示面板分为发射型和非发射型 发射型包括OLED和等离子显示(PDP) 非发射型主要为LCD 其中TFT-LCD是主流技术 [1] - 当前主流显示技术为LCD和OLED 等离子面板因厚度大、分辨率低、价格高已完全退出市场 [3] 技术性能对比 - 光输出:液晶和OLED占优 等离子略弱 - 黑度:OLED优于等离子优于液晶 - 对比度:OLED优于等离子优于液晶 - 分辨率:液晶优于OLED优于等离子 - 可视角度:等离子优于OLED优于液晶 - 能耗:液晶优于等离子和OLED - 价格:等离子(依尺寸而定)优于液晶优于OLED - 使用寿命:等离子和液晶优于OLED [5] 液晶电视面板市场 - 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从2018年起逐年下降 2023年降至2.26亿片 2024年回升至2.37亿片 同比增长5.1% [5] - 大尺寸需求带动液晶面板出货面积增长 从2019年1.62亿平方米增至2024年1.75亿平方米 [7] OLED电视市场 - 全球OLED电视出货量波动增长 2024年达709万台 同比大幅增长34% [10] 竞争格局 - OLED市场核心参与者:京东方、维信诺、华星光电、深天马等 京东方、维信诺、华星光电因资金实力在中国市场突出 [11] - TFT-LCD市场主要企业:京东方、惠科、华星光电、群创等 京东方、华星光电、群创、友达因产能优势领衔中国市场 [11]
海信视像(600060):国补带动产品结构升级,毛利率持续提升
长江证券· 2025-05-05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6][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视行业结构性需求涌现,公司体制机制优化,在大屏高端化市场有优势,市场份额和经营效率提升,迎来规模增长和利润率提升新阶段,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8、28.10和31.1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07、10.82和9.77倍,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3.75亿元,同比增长5.31%,实现归母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18.6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52亿元,同比增长19.52% [1][4] 事件评论 - 公司季度营收延续增长态势,预计内销增速优于外销,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3.75亿元,同比增长5.31%,内销行业价增量减,外销预计增速低于内销 [8] - 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经营性利润小幅下滑,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为15.93%,同比增长0.60pct,经营利润为4.59亿元,同比下滑1.4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252.46% [8]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给出2024A - 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数据,如2025E营业总收入64257百万元、归母净利润2518百万元等 [12]
家电行业:“白电”上市企业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
证券时报· 2025-05-02 21:05
白色家电行业 - 2025年一季度白色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普遍实现同比增长,利润增速多数超过10% [2][3] - 美的集团2024年营业总收入4091亿元同比增长9.5%,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增长14.29%;2025年一季度营收1284.28亿元同比增长20.61%,净利润124.22亿元同比增长38.02% [2] - 海尔智家2024年营收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9%,净利润187.41亿元同比增长12.92%;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54.87亿元同比增长15.09% [2] - 格力电器2024年营收1900.38亿元同比下降7.31%,净利润321.85亿元同比增长10.91%;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59.04亿元同比增长26.29% [5] - TCL智家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33.98%,惠而浦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1029.06% [3][5] 黑色家电行业 - 龙头公司四川长虹2024年营收1036.91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润7.04亿元同比增长2.3%;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96.68% [6] - 海信视像2024年营收585.30亿元同比增长9.17%,净利润22.46亿元同比增长7.17%;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18.61% [6] - 兆驰股份、创维数字、四川九洲等中小规模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同比下滑 [6] - *ST同洲2025年一季度营收3.14亿元同比增长662.64%,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3126.1% [8] 小家电行业 - 苏泊尔2024年营收224.27亿元同比增长5.27%,净利润22.44亿元同比增长2.97%;2025年一季度营收57.86亿元同比增长7.59%,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增长5.82% [9] - 新宝股份2024年营收168.21亿元同比增长14.84%,净利润10.53亿元同比增长7.75%;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43.02% [10] - 九阳股份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7.94%,净利润同比下降68.55%;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1.91% [10] - 科沃斯2025年一季度营收86.22亿元同比增长59.43%,石头科技净利润11.06亿元同比下降32.92% [11]
“五一”财报细读|家电行业:“白电”上市企业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
证券时报· 2025-05-02 21:00
白色家电行业 - 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A股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总体实现稳健增长,白色家电行业表现亮眼[2] - 美的集团2024年营业总收入4091亿元同比增长9.5%,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增长14.29%;2025年一季度营收1284.28亿元同比增长20.61%,净利润124.22亿元同比增长38.02%[4] - 海尔智家2024年营收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9%,净利润187.41亿元同比增长12.92%;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54.87亿元同比增长15.09%[4] - 2025年一季度白色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普遍同比增长,惠而浦、深康佳A、美的集团等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10%[4] 黑色家电行业 - 黑色家电行业业绩有所分化,但龙头公司增长稳健[7] - 四川长虹2024年营收1036.91亿元同比增长6.40%,净利润7.04亿元同比增长2.30%;2025年一季度营收268.37亿元同比增长12.89%,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96.68%[8] - 海信视像2024年营收585.30亿元同比增长9.17%,净利润22.46亿元同比增长7.17%;2025年一季度营收133.75亿元同比增长5.31%,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18.61%[8] - 兆驰股份、创维数字、四川九洲等规模较小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同比下滑[8] 小家电行业 - 小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分化,头部企业保持增长[11] - 苏泊尔2024年营收224.27亿元同比增长5.27%,净利润22.44亿元同比增长2.97%;2025年一季度营收57.86亿元同比增长7.59%,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增长5.82%[12] - 新宝股份2024年营收168.21亿元同比增长14.84%,净利润10.53亿元同比增长7.75%;2025年一季度营收38.34亿元同比增长10.36%,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43.02%[12] - 九阳股份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7.94%,净利润同比下滑68.55%;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3.17%,净利润同比下滑21.91%[13]
AI电视大战,谁抢先吃到了红利?
创业邦· 2025-05-01 18:05
电视行业AI转型 - 电视行业作为成熟存量市场,因AI技术迎来第二春,谷歌、微软、OpenAI等巨头将大模型导入电视端,国产厂商如海信、TCL在底层芯片、大模型到终端体验全面布局,苹果也被曝出研发智能电视 [7] - 行业经历从硬件价格战到互联网电视时代靠软件盈利,再到AI重塑价值的演变 [7] - 2024年海信视像电视营收超466亿元,TCL电子营收达993.2亿港元同比增长25.7%,净利润同比翻倍 [8] 业绩回暖驱动因素 - 高端化+大屏化战略推动产品结构优化,避免价格战,提升单价 [9] - 日韩厂商竞争力下降,国产厂商技术升级和全球化布局提升海外营收占比,缓解国内竞争压力 [9] 系统服务商AI红利 - 酷开科技等系统服务商成为AI第一轮红利受益者,推出超级智能体并与运营商、车载等多领域合作 [10][13] - 商业化优势:FPGA架构和32B小模型降低算力成本,中游位置积累的垂直场景数据优势 [13] - 商业模式从卖软件转向卖服务,推出软件售卖、设备授权等四大路径 [14] AI电视核心场景 - 显示领域:三星8K AI画质芯片、海信RGB-Mini LED电视应用AI画质芯片提升画质音效 [19] - 交互场景:海信、创维基于自研大模型推出AI智能体,三星Vision AI强调物联网生态互联 [19][20] - 互联场景:电视作为智能家居中枢协调其他设备 [18] 行业痛点与AI价值 - 电视开机率从2016年70%暴跌至2024年30%,AI通过重构交互体验提升用户活跃度 [15][16] - AI技术主要解决画质提升、环境自适应、跨设备协同等传统电视痛点 [18][19]
买过百吋电视的人都在喊“后悔买晚”?用过才知道多香!
搜狐网· 2025-04-30 15:06
百吋电视市场趋势 - 百吋电视成为消费者热议焦点,社交平台涌现"买后箴言",用户普遍反馈"电视一定要买大,不然将来会后悔"[1] - 海信电视在百吋电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全球每卖出2台100吋电视就有1台是海信,海信百吋电视全球销量第一[9] - 行业进入"墙有多大,电视买多大"的客厅WALL时代,海信已布局超过50款100吋巨幕产品,形成行业最全产品线[9] 产品技术优势 - 百吋电视采用AI画质芯片提升画质,实测显示播放十年前内容画质比当年DVD清晰三倍[3] - 搭载最高330Hz动态高刷技术,游戏场景下画面丝滑无拖影,解决传统电视画面撕裂和延迟问题[5] - 具备智能场景识别功能,可自动切换影院/体育等模式,优化画面暗部细节和动态补偿[8] - 采用黑曜屏技术实现低反射,配合0有害蓝光和广视角设计,护眼效果接近纸质书[3] 用户体验升级 - 观影体验接近IMAX影院级别,影像富有立体感,避免"大屏马赛克"现象[3] - 游戏场景支持多人互动,解决小屏幕拥挤问题,提升家庭娱乐氛围[5] - AI语音识别升级,能准确响应儿童模糊发音和方言指令,提升家庭使用便利性[7] - 护眼功能受到家庭用户认可,儿童观看动画片眼睛不酸涩,优于手机观看体验[3] 市场营销策略 - 海信推出"世俱杯百吋风暴"促销活动,提供20%国家补贴(单台至高2000元)和7000元赠礼[10] - 配套服务包括免费勘测、送装一体、180天只换不修等售后保障[10] - 产品矩阵覆盖不同需求:E8Q Pro定位影游旗舰,E7N Pro配备独显芯片,E5N Pro为行业TOP爆品[12] - 价格策略覆盖7599-25999元区间,搭配视频会员和游戏配件等增值服务[12]
2025年全球电视出货量预估1.96亿台,年减0.7%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4-30 14:34
全球电视出货量预测 - 2025年全球电视出货量预计年减0.7%至1亿9,644万台,主要受美国关税政策和中国以旧换新政策提前释放需求影响 [3] - 2025年上半年电视出货量预计年增3.8%至9,418万台,主要因品牌商赶在关税宽限期内提前出货 [6] - 2025年下半年电视出货量预计年减4.5%至1亿227万台,可能面临"旺季不旺"情况 [6] 品牌出货动态与关税影响 - 2025年第一季度四大电视品牌(三星电子、LG电子、TCL、海信)出货量达4,559万台,年增6.1%,主要因提前备货应对美国关税政策 [4] - 美国暂缓实施对等关税90天,越南电视产地税率从46%降至10%,墨西哥生产且符合USMCA的商品仍享关税豁免 [5] - TCL和海信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分别年增15%和7%,VIZIO出货年增率预估达20% [6] 中国电视市场趋势 - 中国三大品牌(TCL、海信、小米)重点促销Mini LED电视,2025年出货量预计增长50%至1,156万台,三大品牌合计市占率达64% [7] - Mini LED电视因节能补贴、背光设计优势和供应链成本竞争力,成为市场主要增长点 [7] - 2025年OLED电视出货量预计年增7.1%至679万台,但中长期受限于面板产能和价格劣势,出货量可能维持在650万至700万台 [7] 供应链与产能挑战 - 在墨西哥产能不足的厂商若未能在2025年第二季度前转移供应链,将面临成本转嫁和市占率流失风险 [6] - 三星电子计划2025年OLED电视出货目标提高至250万台,试图推动市场增长 [7]
面向中国的Mini LED电视出货量增至2倍
日经中文网· 2025-04-30 14:10
Mini LED电视市场概况 - Mini LED电视通过更小的LED背光灯珠提升屏幕明暗对比度 2021年开始正式上市 [4] - 2024年全球电视市场份额中Mini LED占3% 普通液晶电视占94% OLED电视份额与Mini LED相当 [6] - 55英寸Mini LED电视全球平均价格901美元 介于液晶电视(501美元)和OLED电视(1317美元)之间 [6] 中国市场表现 - 2024年10-12月中国Mini LED电视出货量达202万台 占全球总量65% 是7-9月的2.3倍 [6] - 中国以旧换新政策提供15%-20%补贴 高价格产品补贴更多 推动Mini LED需求增长 [6] - 大尺寸电视(85/98/100英寸)补贴更高 带动相关零部件如AG/LR膜需求增长4-5倍 [7] - 中国缺乏强势OLED面板厂商 转向发展Mini LED技术 [9] 厂商竞争格局 - 2022年前三星垄断Mini LED市场 2023年起TCL(25%)和海信(24%)超越三星(20%) [9] - 日本厂商中索尼占全球Mini LED市场4% 夏普占0.2% [13] - 索尼2024年Mini LED供货量达30万台 是2023年的3.7倍 同时减少OLED供货 [13] 价格趋势 - 98英寸Mini LED电视2024年10-12月价格3374美元 较2022年同期下降49% [11] - 行业加快生产高利润大尺寸电视 预计价格将持续下降 [12] 全球市场影响 - 中国需求增长推动量产 可能导致全球价格下跌 影响日本市场 [2] - 中国产低价电视进入日本市场 Mini LED普及可能提升其在日本的可获得性 [13]
AI电视大战,谁抢先吃到了红利?
36氪· 2025-04-30 11:24
行业现状 - 电视行业作为成熟存量市场,因AI技术迎来第二春,谷歌、微软、OpenAI等巨头将大模型导入电视端,国产厂商如海信、TCL也在AI领域全面布局 [2] - 苹果被曝尝试推出全新自研智能电视,行业竞争加剧 [2] - 电视行业经历从硬件价格战到互联网电视时代靠软件盈利,再到AI重塑价值的演变 [2] 公司业绩 - 海信视像2024年电视营收超466亿元,全年实现正增长 [2] - TCL电子2024年营收达993.2亿港元,同比增长25.7%,净利润同比翻倍 [2] - 业绩回暖主要得益于"高端化+大屏化"战略和产品结构优化,而非AI技术 [3] 市场格局 - 国产电视巨头通过技术升级和全球化布局提升海外营收占比,缓解国内市场竞争压力 [4] - 日韩厂商表现不佳,为国产厂商创造发展机会 [4] AI商业化 - 系统服务商酷开科技成为AI第一轮红利受益者,推出"超级智能体"并与运营商、车载等多领域合作 [6] - 酷开基于FPGA架构开发32B小模型,运行成本可控且具备场景数据优势 [6] - 商业模式从"卖软件"转向"卖服务",推出软件售卖、设备授权等四大商业化路径 [8] 技术应用 - AI在电视领域主要应用于显示、交互和互联三大领域 [9] - 显示领域是AI落地的传统战场,三星、海信等厂商通过AI算法提升画质和音效 [11] - 交互和互联成为AI电视竞争新焦点,海信、创维采用中心化场景思维,三星强调物联网生态互联 [13][14] 行业挑战 - 电视开机率从2016年的70%暴跌至2024年的30%,用户活跃度下降是行业主要问题 [9] - AI电视竞赛刚刚开始,最终需通过用户体验验证技术价值 [15]
海信视像(600060):一季报业绩表现亮眼,全球化布局优势凸显
招商证券· 2025-04-29 16: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报业绩亮眼,25Q1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5%,归母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19%,扣非归母净利润4.52亿元同比增长20% [1] - 国补拉动结构升级,海信国内市占优势放大,2025Q1国内彩电市场销量降2.2%销售额增3.4%,海信+vidda双品牌线上线下销售额市占率提升 [8] - 全球化布局优势凸显,无惧美国关税冲击,墨西哥产能足,全球制造供应链广,成FIFA世俱杯全球首个官方合作伙伴 [8] - 盈利端毛利率提升0.2pct至15.9%,期间费用率提升0.5pct,归母净利率提升0.5pct至4.1%,资产负债表合同负债同比增长9.5% [8]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668亿元、741亿元、8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1%、10%,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亿元、27.7亿元、3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0%、9%,对应PE分别为12倍、11倍、10倍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53616|58530|66784|74050|81105| |同比增长|17%|9%|14%|11%|10%| |营业利润(百万元)|2764|2864|3284|3677|3998| |同比增长|18%|4%|15%|12%|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096|2246|2512|2773|3010| |同比增长|25%|7%|12%|10%|9%| |每股收益(元)|1.61|1.72|1.93|2.13|2.31| |PE|14.5|13.5|12.1|11.0|10.1| |P B|1.6|1.6|1.5|1.4|1.3| [3] 基础数据 - 总股本1305百万股,已上市流通股1295百万股,总市值30.4十亿元,流通市值30.2十亿元,每股净资产(MRQ)15.5,ROE(TTM)11.5,资产负债率42.4%,主要股东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0.08% [4] 股价表现 - 1m、6m、12m绝对表现分别为0、24、 - 10,相对表现分别为4、28、 - 17 [6]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35456|36976|41060|45532|50014| |非流动资产|9651|9679|8938|8306|7767| |资产总计|45107|46655|49998|53839|57781| |流动负债|18382|20452|22001|23807|25565| |长期负债|1493|1205|1205|1205|1205| |负债合计|19874|21656|23206|25012|26769| |股本|1305|1305|1305|1305|1305|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8895|19578|20942|22459|24083| |负债及权益合计|45107|46655|49998|53839|57781| [14] 现金流量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2928|3595|1902|2217|2422| |投资活动现金流| - 2797|37|762|772|776| |筹资活动现金流| - 49| - 3199| - 1656| - 1251| - 1374| |现金净增加额|82|432|1007|1738|1824| [14] 利润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53616|58530|66784|74050|81105| |营业成本|44534|49366|56379|62567|68593| |营业利润|2764|2864|3284|3677|3998| |利润总额|2782|2884|3304|3697|4015| |所得税|232|312|362|407|443| |少数股东损益|454|325|430|517|561|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096|2246|2512|2773|3010| [16]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年成长率 - 营业总收入|17%|9%|14%|11%|10%| |年成长率 - 营业利润|18%|4%|15%|12%|9%| |年成长率 - 归母净利润|25%|7%|12%|10%|9%| |获利能力 - 毛利率|16.9%|15.7%|15.6%|15.5%|15.4%| |获利能力 - 净利率|3.9%|3.8%|3.8%|3.7%|3.7%| |获利能力 - ROE|11.5%|11.7%|12.4%|12.8%|12.9%| |获利能力 - ROIC|10.4%|9.5%|10.7%|11.2%|11.3%|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44.1%|46.4%|46.4%|46.5%|46.3%|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4.0%|3.2%|2.0%|1.9%|1.8%|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9|1.8|1.9|1.9|2.0|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1.6|1.5|1.6|1.6|1.6|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1.3|1.3|1.4|1.4|1.5| |营运能力 - 存货周转率|8.9|8.6|9.3|9.2|9.2|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6.0|5.5|5.4|5.3|5.3|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4.1|3.9|3.9|3.8|3.8| |每股资料(元) - EPS|1.61|1.72|1.93|2.13|2.31| |每股资料(元) - 每股经营净现金|2.24|2.75|1.46|1.70|1.86| |每股资料(元) - 每股净资产|14.48|15.00|16.05|17.21|18.45| |每股资料(元) - 每股股利|0.81|0.88|0.96|1.06|1.15| |估值比率 - PE|14.5|13.5|12.1|11.0|10.1| |估值比率 - PB|1.6|1.6|1.5|1.4|1.3| |估值比率 - EV/EBITDA|16.9|15.8|13.5|12.8|12.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