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威股份(600438)
icon
搜索文档
通威股份大宗交易成交711.27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00:00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1日大宗交易成交量31.50万股 成交金额711.27万元 成交价22.58元 与当日收盘价持平[2] - 买方为招商证券内设营业部(自营) 卖方为招商证券西安曲江新区证券营业部[2]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2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28.65亿元[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当日收盘价22.58元 上涨2.50% 日换手率3.39% 成交额33.27亿元[3] - 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1.39亿元 近5日累计上涨4.68%[3] - 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入3.58亿元[3] 融资交易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24.50亿元 近5日增加3654.51万元[3] - 融资余额增幅达1.51%[3]
通威股份9月1日现1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711.27万元 溢价率为0.00%
新浪财经· 2025-09-01 18:32
股价表现 - 9月1日收盘价22.58元,单日涨幅2.50%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上涨4.68% [1] - 主力资金近5日净流入3.11亿元 [1] 大宗交易 - 当日发生1笔大宗交易,成交量31.5万股,成交金额711.27万元,成交价22.58元且无溢价 [1] - 买方为招商证券自营营业部,卖方为招商证券西安曲江新区营业部 [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2笔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达28.65亿元 [1]
通威股份(600438):龙卧西南静待周期反转,政策利好业绩复苏在望
国投证券· 2025-09-01 17:45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6个月目标价23 70元 对应2025年8月29日收盘价22 03元有7 6%上行空间 [4][7] 核心观点与业绩预测 - 受益于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趋势 行业基本面反转确定性高 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4]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6 3% 25 3% 14 5% 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3 7% 160 3% 39 8% 2026年实现业绩扭亏 [4] - 对应2025-2027年EPS为-1 19 0 72 1 00元 基于2025年8月29日收盘市值PE为-18 5 30 6 22 0倍 [4] 公司业务规模与产能 - 拥有年饲料生产能力超过1300万吨 高纯晶硅年产能超过90万吨 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超过150GW 组件年产能超过90GW [1] - 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销售16 13万吨 全球市占率约30%位居行业第一 电池销量49 89GW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累计出货量突破300GW [2] - 2025年上半年组件销售24 52GW 其中分布式出货保持国内第一 海外市场销量5 08GW 在波兰 罗马尼亚 匈牙利等市场取得领先优势 [2] 成本控制与技术优势 - 成本端硅耗降至1 04kg/kg si以内保持业内领先 2025年上半年单瓦非电池成本同比下降11%优化显著 [2] - 总投资28 82亿元的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投入运营 全面布局TOPCon HJT xBC 钙钛矿 晶硅叠层等主流技术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光伏板块获得授权专利3069件 TNC-G12组件功率达778 5W转换效率25 06%刷新TOPCon纪录 THC-G12异质结组件效率达25 46% TBC电池效率达26 87% 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效率达34 69% [3] 财务表现与业务构成 - 2024年营业收入919 94亿元同比下降34% 归母净利润-70 39亿元 2025H1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下降8% 归母净利润-50亿元 [33][36] - 光伏业务贡献主要营收 2022-2024年占比分别为77% 74% 65% 2025H1占比66% 农牧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 2022-2024年毛利占比分别为5% 8% 51% [37][38] 行业前景与政策环境 - 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735GW同比增长28% 光伏新增装机占比81% 光伏发电占全球电力总供应6 9% [40][41] - 预测2025-2027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分别为600GW 650GW 730GW 同比增速13 2% 8 3% 12 3% 对应组件需求720GW 780GW 876GW [49][51] - 2025年6月以来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 工信部座谈会等政策持续推动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 多晶硅价格自2025年7月开始上扬 [71][72]
通威股份今日大宗交易平价成交31.5万股,成交额711.2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7:37
大宗交易概况 - 9月1日通威股份大宗交易成交31.5万股,成交金额711.27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0.21% [1] - 成交价格22.58元与市场收盘价完全持平 [1] - 交易通过招商证券内部营业部完成,买卖方均为该券商旗下不同分支机构 [2] 交易细节数据 - 证券代码600438,交易日期2025年9月1日 [2] - 单笔成交数量31.5万股,对应成交金额711.27万元 [1][2] - 买入营业部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内设营业部 [2] - 卖出营业部为招商证券西安曲江新区营业部 [2]
电力设备行业资金流出榜:先导智能、宁德时代等净流出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7:21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9月1日上涨0.46% [2] - 申万行业分类中24个行业上涨 通信行业涨幅5.22%居首 综合行业涨幅4.27%次之 [2] - 非银金融行业下跌1.28% 银行行业下跌1.03% 表现最弱 [2]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513亿元 [2] - 8个行业实现主力资金净流入 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入34.75亿元居首 通信行业净流入12.91亿元次之 [2] - 2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出80.79亿元最多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70.10亿元次之 [2] 电力设备行业表现 - 行业整体上涨0.63% 主力资金净流出68.75亿元 [3] - 行业361只个股中215只上涨 5只涨停 135只下跌 [3] - 131只个股实现资金净流入 16只个股净流入超5000万元 [3] 电力设备行业资金流入个股 - 国轩高科净流入资金2.48亿元居首 股价上涨10.01% [3][4] - 通威股份净流入1.39亿元 股价上涨2.50% [4] - 星源材质净流入1.20亿元 股价上涨4.26% [4] - 麦格米特 尚纬股份 东方电缆等13只个股净流入资金在4800万至1.09亿元之间 [4] 电力设备行业资金流出个股 - 先导智能净流出8.22亿元最多 股价上涨14.62% [5] - 宁德时代净流出6.80亿元 股价下跌0.71% [5] - 上海电气净流出6.43亿元 股价下跌0.79% [5] - 阳光电源 国电南瑞 隆基绿能等20只个股净流出资金在1.04亿至5.27亿元之间 [5][6]
光伏设备板块9月1日涨0.61%,迈为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0.7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1 16:46
板块整体表现 - 光伏设备板块当日上涨0.61%,领涨股为迈为股份(涨11.45%)[1] - 上证指数上涨0.46%至3875.53点,深证成指上涨1.05%至12828.95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3%,其中迈为股份、ST泉为(涨11.10%)、捷佳伟创(涨9.48%)涨幅居前[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列个股包括:迈为股份(收盘价100.71元,成交量12.99万手,成交额12.74亿元)、捷佳伟创(收盘价108.12元,成交量38.67万手,成交额40.88亿元)、弘元绿能(涨6.34%,成交额5.29亿元)[1] - 跌幅前列个股包括:大全能源(跌4.72%,成交额12.61亿元)、高测股份(跌3.79%,成交额5.41亿元)、*ST金刚(跌3.15%,成交额9007.90万元)[2] - 横店东磁(跌2.06%)、德业股份(跌1.41%)等权重股出现下跌[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0.75亿元,游资净流入6.31亿元,散户净流入4.44亿元[2] - 通威股份获主力净流入2.30亿元(占比6.91%),但遭散户净流出3.20亿元(占比9.61%)[3] - 阿特斯主力净流入9287.92万元(占比7.72%),协鑫集成主力净流入5623.10万元(占比10.39%)[3] - 捷佳伟创虽股价大涨9.48%,但主力净流入仅5029.05万元(占比1.23%)[1][3]
通威股份(600438):行业龙头技术水平领先,静待板块复苏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9-01 16:2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7] 核心观点 - 公司是硅料龙头企业,综合竞争优势突出,积极开拓下游市场,有望随光伏行业β向上实现业绩显著改善 [5][14] - 2025年7月起各环节价格陆续改善拐点向上,公司盈利水平有望得到改善 [12] - 公司传统业务多晶硅、电池片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同时组件业务快速扩张,海外市场开拓迅速 [13]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405.1亿元,同比减少7.5%,实现归母净利润-49.6亿元,上年同期为-31.3亿元 [5][11]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245.8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54.2%,实现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环比略有改善 [5][11] - 销售毛利率2.0%,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4.9个百分点 [5][1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65.4/1225.1/1342.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9%/26.9%/9.6% [14]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8/22.2/59.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亏损收窄/扭亏为盈/166.6% [14] 业务表现 - 2025H1光伏领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6.8亿元,同比减少8.1%,实现毛利率-5.3%,同比下降11.3个百分点 [12] - 多晶硅销量16.1万吨,同比减少29.5%,全球市占率约30% [13] - 电池片销量49.9GW,同比显著增长 [13] - 组件销量24.5GW,同比增长31.3%,其中海外销量5.1GW,占比约21% [13] - 发布TNC 2.0组件,双面率提升至85%,组件功率提升25W [13]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22.03元 [7] - 总股本/流通股本4,502/4,502百万股 [8] - 流通A股市值99,178.75百万元 [8] - 每股净资产9.33元,资产负债率71.93% [8] - 一年内最高/最低价32.05/14.89元 [8]
通威股份_2025 年上半年亏损并不意外;所有人都关注 “反内卷” 措施的效果与实施情况
2025-09-01 00:21
公司及行业 * 公司为通威股份(Tongwei,600438 SS),行业为太阳能光伏行业,特别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制造 [1][2][8] * 行业正面临严重的供应过剩和低价无序竞争问题 [1][8]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1H25净亏损49.55亿元人民币,2Q25净亏损23.63亿元人民币,相较1H24的31.2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和2Q24的23.4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严重恶化 [1] * 经营现金流恶化至1H25的负19.51亿元人民币,而1H24为正9.61亿元人民币 [1] * 净负债权益比上升6.9个百分点至117%,净资产收益率(ROE)恶化至1H25的负10.7% [1] * 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分别同比下降7.2、6.0和5.1个百分点,至负0.6%、负13.8%和负12.2%,均为十年最差水平 [3][6] * 库存减值损失同比增加7.1%至24.19亿元人民币 [1] 运营与市场地位 * 多晶硅销量同比下降29.5%至16.13万吨,但仍保持全球30%的市场份额 [2] * 太阳能电池(含内部消耗)出货量同比增长55.9%至49.89GW,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31.3%至24.52GW(其中20.7%或5.08GW来自海外) [2] * 公司年产能为多晶硅90万吨、太阳能电池150GW、组件超过90GW,目标市场份额为多晶硅25-30%、太阳能电池15%、组件进入第一梯队 [2] * 上半年新增并网太阳能产能112.76MW,总容量达4.79GW [2] 价格与竞争环境 * 1H25中国多晶硅、太阳能电池(TOPCon)和太阳能组件的平均售价分别同比下降29%、32%和25% [1] * 竞争加剧,尤其是来自颗粒硅(耗电量低于通威使用的西门子技术多晶硅)的竞争 [2] * 亏损原因主要是供应过剩导致的低价环境,所有中国主要多晶硅制造商均处于亏损状态 [1] 反内卷措施与行业政策 * 公司的未来表现取决于中国反内卷措施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1][6][8] * 根据同行天合光能的说法,六部委发布的关于太阳能行业反内卷措施的公告非常重要,内容包括遏制低价无序竞争、完善价格监测和产品定价机制、打击低于成本销售等虚假营销的违法行为 [8] * 这些措施不仅适用于与中央国企的交易,也适用于分销渠道和出口 [8] * 多晶硅被视作太阳能行业反内卷的第一步,预计2H25E将有更多措施跟进 [8] * 作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通威预计将成为这些措施的主要受益者 [8] 资本支出与现金流 * 1H25自由现金流为负81.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0% [7] * 投资现金流出同比下降63.5%至61.64亿元人民币,扩张减少 [7] * 预计2H25E资本支出将进一步削减,因现有产能充足且新产能难以在当前价格下盈利 [7] 风险因素 * 下行风险包括:超出预期的省级政府支持可能延长低效太阳能设备制造商的生存时间;超出预期的中国太阳能装机量可能加剧供应过剩 [16] 估值与目标 * 花旗基于DCF模型给予通威目标价25.00元人民币,对应18.9%的预期股价回报率,WACC假设为9.7% [4][15] * 在该目标价下,公司交易于2025E市净率2.9倍 [15] * 花旗评级为“买入”(Buy) [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未举行1H25业绩后电话会 [8] * 1H25未宣派股息 [1]
反内卷+大消费:最正宗 有望翻倍的10家公司(附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8-31 08:31
文章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通过规范市场竞争和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1] - 大消费领域(汽车、农业、新能源等)是反内卷政策重要受益方向 [1] - 10家行业龙头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多元化发展在反内卷背景下形成竞争优势 [28]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64.63亿元同比增长34.46% 归母净利润105.30亿元同比增长1170% [3] - 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1.8元/kg较年初累计下降1.3元/kg 通过智能环控系统和巡检机器人提升效率 [4] - 新能源汽车领域龙头企业 技术降本和管理创新形成显著成本优势 [3][4][5] 温氏股份(农业养殖)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8.52亿元同比增长5.91% 归母净利润34.75亿元同比增长159.12% 养猪业务盈利约51亿元 [6] - 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6.2元/斤较2024年全年下降1元/斤 通过饲料配方优化和养殖效率提升实现精细化管理 [7] - 养鸡养猪为主业的农业企业 成本控制成为业绩增长主要动力 [6][7][8] 牧原股份(生猪养殖)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64.63亿元同比增长34.46% 归母净利润105.30亿元同比增长1170% [9] - 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1.8元/kg较年初累计下降1.3元/kg 建立与养殖效益挂钩的激励机制提升全员积极性 [10] - 国内生猪养殖行业龙头企业 业务涵盖养殖、屠宰、肉食和饲料原料 [9][10][11] 新希望(农牧食品) - 资产规模超3400亿元人民币 全球分子公司超600家 员工超13.5万人 [12] - 通过农牧食品、乳品快消、智慧城乡、金融投资多元化布局降低单一业务依赖 [13] - 世界第一饲料产能和中国第一禽肉加工处理能力 形成协同发展产业格局 [12][13][14] 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 - 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八年全球第一 储能电池出货量连续四年全球第一 [15] - 发布神行PLUS电池和天恒储能系统 在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方面实现突破 [16] - 通过零碳工厂建设和换电服务品牌推动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16][17] 赣锋锂业(锂深加工) - 产品涵盖金属锂、碳酸锂、氟化锂等20余种 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提供关键材料 [18] - 拥有卤水提取、回收料加工到高端锂材生产的全产业链 技术工艺行业领先 [19] - 通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拓宽原料采集渠道 降低原料采购成本 [19][20] 通威股份(光伏产业) - 多晶硅产能位居全球前列 主要从事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研发生产 [21] - 通过主动减产控产和提高行业准入标准淘汰落后产能 [22] - 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光伏产品竞争力 [22][23] 恩捷股份(隔膜材料) - 全球领先锂离子电池隔膜供应商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 [24][25] - 通过高性能隔膜材料研发和产能扩张降低生产成本 [25] - 湿法隔膜及干法隔膜技术领先 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4][25] 天赐材料(电解液) - 国内领先电解液供应商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 [25] - 通过电解液配方优化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能 [25] - 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 [25] 一鸣食品(乳品消费) - 专注于鲜奶、酸奶等乳制品研发生产 产品以高品质和新鲜度为特点 [26] - 通过乳制品配方优化提升品质 品牌建设增强知名度和美誉度 [27] - 在乳品消费领域通过品质提升应对反内卷挑战 [26][27]
反内卷加速全产业链价值重塑 通威股份等行业龙头或率先受益
新浪财经· 2025-08-29 17:24
政策环境与行业转折 - 工信部联合多部门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推动规范竞争秩序和落后产能退出 政策落地迅速 距首次座谈会仅隔46天 [2] - 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硅料、组件等产品以低于现金成本价格销售 为产业链设定价格底线 [6] - 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工信部强调综合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政策连续发声释放优化供给侧结构信号 [6] 通威股份市场地位与业绩表现 - 公司手握全球30%高纯晶硅市场份额 连续八年蝉联太阳能电池出货量榜首 [2] - 上半年营收405.09亿元 二季度业绩环比减亏 多晶硅销量16.13万吨 全球市占率约30% [3] - 电池销量49.89GW 全球累计出货突破300GW 组件销售24.52GW 海外出货5.08GW实现爆发式增长 [3][7] - 期末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332.29亿元 财务流动性储备充足 [3] 产业链价格与市场动态 - 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4.5-5.2万元/吨 价格连续8周上扬 最高涨幅达3.37% [8][9] - 华润电力3GW组件集采N型TOPCon组件均价达0.729元/W 较6月底0.66元/W低点反弹10.45% [9] - 710W大版型组件出现缺货现象 组件价格回升未抑制需求 [9] 行业格局与发展趋势 - 全球光伏累计装机突破2000GW 逼近煤电规模 产业逻辑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5][6] - 政策通过规范竞争与鼓励整合加速低效产能出清 行业前五大硅料企业市占率接近80% [6][11] - 资本市场对行业回暖有强烈预期 光伏板块7月2日掀起涨停潮 8月15日光伏ETF基金收涨近4% [11] 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 - 公司成本控制、技术迭代与全产业链协同能力成为引领行业穿越周期的核心力量 [2] - 垂直一体化布局与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投入运营 与政策鼓励的技术创新和兼并重组高度契合 [7] - 通过绿色农业+绿色能源双主业布局 利用饲料业务稳健现金流对冲光伏周期波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