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厦门国贸(600755)
icon
搜索文档
厦门国贸: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2024-06-05 18:43
激励计划回购注销数量 - 2020年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数量为4,498,950股[2] - 2022年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数量为31,957,959股[2] 激励计划回购价格 - 若未实施2023年度权益分派方案,2020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回购价格为2.526元/股,预留授予部分为3.53元/股;若已实施,首次授予部分为2.026元/股,预留授予部分为3.03元/股[2] - 2022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回购价格为4.50元/股,预留授予部分为4.92元/股[2] 激励计划重要时间节点 - 2020年7月28日,公司审议通过2020年激励计划相关议案[4] - 2020年9月25日,公司完成2020年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登记[7] - 2021年9月2日,公司完成2020年限制性股票预留授予登记[8] - 2022年9月26日,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9] - 2022年3月25日,公司审议通过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1] - 2022年6月8日,公司完成2022年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登记[13] - 2023年5月25日,公司完成2022年限制性股票预留授予登记[15] - 2024年6月5日,公司审议通过《关于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2] - 2024年6月5日,公司审议通过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等议案[15] 激励计划回购原因及资金 - 2020年激励计划因7名激励对象终止劳动关系、业绩考核未达成,拟回购注销4,498,950股[16] - 若在2023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实施前完成回购,2020年激励计划预计支付回购资金11,656,210.50元[17] - 若在2023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实施后完成回购,2020年激励计划预计支付回购资金9,406,735.50元[18] - 2022年激励计划因51名激励对象不具备资格,拟回购注销3,554,100股[18] - 2022年激励计划因7名激励对象绩效考核不达标,拟回购注销87,120股[19] - 本次预计支付的2022年激励计划的回购资金总额为147,040,085.88元,以公司自有资金支付[21] 股份变动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本次回购注销前有限售条件股份169,864,634股,本次变动 -36,456,909股,回购注销后为133,407,725股[2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本次回购注销前无限售条件股份2,034,363,223股,本次变动0股,回购注销后为2,034,363,223股[23] 其他情况 - 本次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事项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25] - 监事会同意回购注销2020年和2022年激励计划中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26] - 法律顾问认为公司本次回购注销已取得现阶段必要的批准和授权,符合相关规定[27] - 财务顾问认为公司本次回购注销相关事项已取得必要的批准和授权,符合法规规定,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29] - 本次回购注销相关事项尚需进行信息披露和办理相应后续手续[29]
厦门国贸:上海荣正企业咨询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厦门国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相关事项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2024-06-05 18:43
激励计划进程 - 2022年3月25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0] - 2022年3月31日收到控股股东同意激励计划批复[10] - 2022年4月12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1] - 2022年6月8日完成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登记[12] - 2023年2月15日审议通过授予预留限制性股票议案[12] - 2023年5月25日完成限制性股票预留授予登记[12] - 2023年9月20日完成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13] - 2024年6月5日审议通过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议案[11] 业绩数据 - 2022年度每股收益0.93元/股,高于同行业均值和对标企业75分位值[15] - 2022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51.32%,高于同行业均值和对标企业75分位值[15] - 2022年末资产负债率为66.28%[15] 激励对象情况 - 首次授予947名激励对象8408.67万股,224名不再具备资格,回购注销1501.67万股[17] - 当前723名激励对象中23名离职,152万股需回购注销[15][18] - 693名绩效“称职及以上”解锁系数为1,5名“待改进”解锁系数为0.8,2名“不称职”解锁系数为0[15] - 698名激励对象2220.438万股可解除限售,占总股本1.007%[16][17] - 6名高管各获授45万股,本次可解除限售14.85万股,占比33%[17] - 2名高管各获授35万股,本次可解除限售11.55万股,占比33%[17] - 717名其他激励对象获授6657万股,本次可解除限售2137.938万股,占比32.116%[17] - 723名激励对象总计获授6907万股,本次可解除限售2220.438万股,占比32.148%[17] - 5名绩效考核“待改进”,2.772万股未能解禁需回购注销[18] - 2名绩效考核“不称职”,5.94万股未解禁需回购注销[19] 后续事项 - 解除限售事项已获必要批准授权,尚需信息披露和办理后续手续[20]
厦门国贸: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的公告
2024-06-05 18:43
激励计划时间线 - 2022年3月25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2][3] - 2022年3月31日收到控股股东对激励计划的批复[3] - 2022年4月12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4] - 2022年6月8日完成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登记[5] - 2023年5月25日完成限制性股票预留授予登记[6] - 2023年9月20日完成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6] - 2024年6月5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解除限售及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议案[7] 业绩数据 - 2022年度每股收益(不含房地产业务)为0.93元/股,高于同行业均值[10] - 2022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为51.32%,高于同行业均值[10] - 2022年末资产负债率为66.28%[10] 激励对象情况 - 首次授予723名激励对象中23名离职,152万股需回购注销[10] - 693名首次授予激励对象绩效考核“称职及以上”,解锁系数为1[10] - 5名首次授予激励对象绩效考核“待改进”,解锁系数为0.8[11] - 2名首次授予激励对象绩效考核“不称职”,解锁系数为0[11] 解除限售情况 - 本次可解除限售激励对象698人,股票数量2220.438万股,占股本1.007%[2][12]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比例为33%[9]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一个限售期于2024年6月7日届满[9] - 2024年6月5日董事会审议通过解除限售条件成就议案[14]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和监事会同意为698名对象办理解除限售事宜[15][17] - 法律顾问认为解除限售事项已取得必要授权和批准[18] - 独立财务顾问认为解除限售事项符合法规规定[19] - 解除限售相关事项需信息披露和办后续手续[19]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4年6月6日[20]
厦门国贸: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通知债权人的公告
2024-06-05 18:43
限制性股票回购 - 2020年激励计划7名激励对象313,550股按2.526元/股加利息回购注销[3] - 2020年激励计划99名首次授予对象3,894,700股按2.526元/股回购注销[3] - 2020年激励计划9名预留授予对象290,700股按3.53元/股回购注销[3] - 2022年激励计划723名首次授予对象24,269,220股按4.50元/股回购注销[4] - 2022年激励计划396名预留授予对象7,688,739股按4.92元/股回购注销[4] - 若2023年度权益分派后回购,2020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调为2.026元/股,预留授予部分调为3.03元/股[4] 其他 - 回购注销后公司总股本减少36,456,909股[5] - 债权人2024年6月6日起45日内可要求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6] - 债权申报期2024年6月6日起45天内(工作日8:45 - 12:00;14:00 - 17:30)[7] - 公司2023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4]
厦门国贸:上海荣正企业咨询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相关事项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2024-06-05 18:43
激励计划进展 - 2020年7 - 9月完成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审议及首次授予登记[9][10][11][12] - 2021年7 - 9月完成2020年预留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12][13] - 2021 - 2022年完成2020年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13][14] - 2022年6月完成2022年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登记[19] - 2023年5月完成2022年限制性股票预留授予登记[20] - 2022 - 2024年推进2020、2022年激励计划解除限售及回购注销相关议案[14][21] 回购注销情况 - 因激励对象离职和业绩未达标,拟回购注销2020年激励计划4,498,950股[22] - 因激励对象资格变化,拟回购注销2022年激励计划31,957,959股[25][26] 价格与资金 - 2020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回购价调整为2.526元/股,预留部分为3.53元/股[23] - 若2023年度权益分派前完成回购,2020年激励计划预计支付11,656,210.50元[23] - 2023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现5元(含税)[24] - 若权益分派后完成回购,2020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回购价调为2.026元/股,预留部分为3.03元/股[24] - 若权益分派后完成回购,2020年激励计划预计支付9,406,735.50元[24] - 2022年激励计划预计支付回购资金147,040,085.88元[27]
厦门国贸:关于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及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法律意见书
2024-06-05 18:43
激励计划会议 - 公司于2024年6月5日召开第十届监事会2024年度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的议案[9] - 公司于2024年6月5日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2024年度第二次会议,认为2022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一个限售期即将届满,解除限售条件已成就[10] - 公司于2024年6月5日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2024年度第二次会议和第十一届监事会2024年度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12] 业绩数据 - 2022年度公司每股收益为0.93元/股,高于同行业均值0.60元/股、对标企业75分位值0.73元/股[18] - 以2020年度营业收入为基准,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为51.32%,高于同行业均值28.79%、对标企业75分位值47.84%[18] - 2022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6.28%[18] 激励计划解除限售 - 2022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比例为获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33%[16] - 公司2022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登记完成之日为2022年6月8日,第一个限售期于2024年6月7日届满[16] - 本次解除限售共涉及723名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其中698名满足个人层面解除限售条件[22] 激励计划回购注销 - 2020年激励计划因7名激励对象终止劳动关系,回购注销313,550股[24] - 2020年激励计划因2023年度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未达成,回购注销首次授予部分3,894,700股、预留授予部分290,700股[24] - 2020年激励计划本次合计回购注销4,498,950股[24] - 2020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回购价格调整为2.526元/股,预留授予部分调整为3.53元/股[24] - 2022年激励计划中51名激励对象因工作调动或主动辞职,公司回购注销3,554,100股[26] - 7名激励对象因绩效考核不达标,87,120股限制性股票被回购注销[27] - 因2023年度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未达成,696名激励对象的21,931,800股限制性股票被回购注销[27] - 372名激励对象的6,384,939股预留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被回购注销[28] - 公司本次合计回购注销2022年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31,957,959股[28] 激励计划价格 - 2022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授予价格为4.50元/股[28] - 2022年激励计划预留授予的授予价格为4.92元/股[28] - 723名首次授予激励对象的回购价格为4.5元/股[28] - 396名预留授予激励对象的回购价格为4.92元/股[28] 其他事项 - 本次回购注销事项须按规定进行信息披露[29] - 本次回购注销事项须办理股份注销登记等手续并履行法定程序[29]
厦门23年度暨24年季度业绩说明
第一财经研究院· 2024-05-29 15:43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2023年公司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包括市场需求减弱、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等不利因素,但公司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经营策略、深化分控管理等措施保持了经营发展 [2]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82.47亿元,同比下降10.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5亿元,剔除2022年同期剩余地产项目利润影响,同比下降约20% [2] - 公司聚焦提升产业客户比例,加强上下游渠道建设,夯实核心品类竞争优势,其中钢材、煤炭、油品、棉花等主要品类经营货量均实现较大增长 [3] -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成立新能源供应链子公司,聚焦电池产业链及光伏产业链布局,开拓新能源、新材料、前产业链供应链业务 [3] - 公司加大与产业客户的合资合作,在黑色、煤炭、农产、零化工和新能源领域持续延伸产业链和市场布局 [3] - 公司加速海外网络布局,成立印尼、阿联酋、巴西等境外平台公司,持续链通境外优势资源和产业伙伴 [4] - 公司不断加大数字化投入,提升应用水平和客户服务体验,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化支撑 [4] - 公司健康科技业务聚焦医疗器械核心主业,以医疗器械上游为主要投资布局方向,协同发展养老服务、健康医疗大数据等支撑产业 [4][5] 2024年经营规划与展望 - 公司将坚持贯彻以静促稳创新体制工作主基调,结合公司实质战略规划要求和三链融合业务模型升级规划,积极推进业务模式转型升级 [6][7] - 供应链管理业务要积极贯彻三链融合发展新模式,为合作伙伴提供价值导向的供应链服务,并以产业运营等方式沿着产业链上下游锁定增值点,持续提升价值链的协同能力 [7] - 公司要加强研发和物流布局,以提升服务效能,强化产业研究和业务经营模式的研发,加快海内外物流业务拓展 [7] - 公司要多为拓展新兴领域,结合公司战略导向和行业发展趋势,开拓有竞争力的新品类研发新模式,加快新兴领域培育 [7] - 健康科技业务要聚焦医疗器械上游加中游双轮驱动,上游重点聚焦微创医疗等医疗器械、耗材领域,中游流通领域则聚焦以SPD项目和区域分销为主的本地化供应链服务平台业务 [8] - 公司数字化建设方面要持续创新建设运营数字化业务平台,整合数据深度应用,赋能管理提升职能部门的保障能力 [8][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三链融合将给公司带来哪些积极变化 [9] **高绍庸董事长回答** 公司通过三链融合模式,在产业链运营上进行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和投资管理,推动产业投资从机会驱动型向战略一致型转变;在供应链服务上为客户提供供应链融资、仓储物流、风险管理等多种服务,获取收益;在供应链贸易上立足传统优势,多措并取强化研发和分控管理,优化大宗商品现货期货和衍生品交易相关业务 [9]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公司在发展新制生产力方面有什么想法 [10] **蔡英斌副董事长兼总裁回答** 公司明确了换新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两大新的发展方向。在换新传统产业方面,公司聚焦主业升级,推动传统供应应业务向高端化跃升,提升其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公司结合自身资源,重点培育新能源、健康科技两大新兴产业 [10][11]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公司今年分红比例大幅提升,分红政策的制定是基于什么考虑 [11] **余立杰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回答** 公司立足于给股东长期稳定且较好的分红回报,近5年累计现金分红约50亿元。2023年度公司分红占规模净利润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至57.56%。公司希望通过相对高的分红比例,结合公司业绩的稳健增长,为股东带来优秀的回报 [11]
厦门[.SH]2023年度暨2024年季度业绩说明会
第一财经研究院· 2024-05-29 09:30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2023年及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1][2][5] - 公司主营品种和新业务品类的经营情况,如钢材、煤炭、油品、棉花等大宗商品以及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业务发展 [3][4] - 公司在产业化、数字化、国际化等方面的战略推进情况,包括产业链延伸、海外布局、数字化建设等 [3][4][7][8] - 公司健康科技业务的发展情况,包括医疗器械、养老服务等领域的布局 [4][8] - 公司2024年的经营规划和展望,包括三链融合新模式的推进、产业链拓展延伸、数字化建设等 [6][7][8][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提问** 三链融合将给公司带来哪些积极变化 [9] **回答** 公司通过三链融合模式,在产业链运营、供应链服务、供应链贸易等方面实现了转型升级,提升了公司的产业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9] 问题2 **提问** 公司在发展新制生产力方面有什么想法 [10] **回答** 公司明确了两大新的发展方向:一是推动传统供应链业务向高端化跃升,二是培育新能源、健康科技等新兴产业,通过数字化、绿色化等手段提升生产力 [10] 问题3 **提问** 公司今年分红比例大幅提升,分红政策的制定是基于什么考虑的 [11] **回答** 公司立足于给股东长期稳定且较好的分红回报,分红比例的提升既体现了公司当期业绩的稳健增长,也体现了公司对长期发展和股东回报的重视 [11]
厦门20240528
国贸期货· 2024-05-29 00:41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2023年厦门国贸实现营业收入4,682.47亿元,同比下降10.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15亿元,剔除2022年同期剩余地产项目利润影响后,同比下降约20% [1][9] - 在供应链管理业务方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52.95亿元,海外营业收入656亿元,进出口总额171.64亿美元。其中,"一带一路"沿线贸易规模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约8%;与RCEP国家的贸易规模超过970亿元,同比增长约4% [2][9]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8.8亿元,归属净利润4.1亿元,营收和利润率环比2023年第四季度有所改善 [3][13] - 公司将深耕产业,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资源,强化合资合作,切入重点品类加工制造环节,提升一体化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稳定盈利能力 [5][15] - 公司将加强研发和物流布局,以提升服务效能,强化产业研究和业务经营模式的研发,加快海内外物流业务拓展 [6][16] - 公司将多维拓展新兴领域,结合战略导向和行业发展趋势,开拓有竞争力的新品类,研发新模式,加快新兴领域的培育 [6][16] - 在健康科技业务方面,公司将聚焦医疗器械上游和中游双轮驱动,上游重点聚焦微创医疗等医疗器械耗材领域,中游流通领域则聚焦以SPD项目和区域分销为主的集约化供应链服务平台业务 [17] - 公司将持续创新建设运营数字化业务平台,迭代提升国贸云链平台的赋能能力,拓展国贸云链经贸通供应链金融应用场景 [18]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请介绍一下厦门国贸在2023年及2024年第一季度的经营情况** **回答** 2023年对于厦门国贸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面对市场需求减弱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公司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经营策略和深化风控管理保持了经营发展的韧性。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82.47亿元,同比下降10.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15亿元,剔除2022年同期剩余地产项目利润影响后,同比下降约20%。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8.8亿元,归属净利润4.1亿元,营收和利润率环比2023年第四季度有所改善 [7][8][9][13] 问题2 **厦门国贸在2024年的经营规划和展望是什么?** **回答** 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厦门国贸在2024年将继续推进三链融合新模式,即全流程供应链服务、国际化产业链运营和高效能价值链协同。公司将坚持以进促稳、创新体制的工作主基调,结合十四五战略规划和三链融合业务模式升级规划,积极推进业务模式转型升级,向先进产业链拓展延伸。公司将深耕产业,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资源,强化合资合作,切入重点品类加工制造环节,提升一体化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稳定盈利能力。公司还将加强研发和物流布局,以提升服务效能,强化产业研究和业务经营模式的研发,加快海内外物流业务拓展。公司将多维拓展新兴领域,结合战略导向和行业发展趋势,开拓有竞争力的新品类,研发新模式,加快新兴领域的培育 [14][15][16] 问题3 **三链融合将给公司带来哪些积极变化?** **回答** 通过三链融合,即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整合,公司采用ST模式为转型升级提供战略指引。在产业链运营上,公司进行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和投资管理,推动产业投资从机会驱动型向战略一致性转变,获取产业链各环节的收益。在供应链服务上,公司为客户提供供应链融资、仓储物流、风险管理、技术咨询和金融服务等多种服务,通过这些服务的迭代升级获取收益。在供应链贸易上,公司立足传统优势,通过多措并举强化研发和风控管理,优化大宗商品现货、期货和衍生品交易相关业务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