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601319)

搜索文档
中国人保健康保费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1%
经济观察网· 2025-05-20 20:27
公司业绩增长 - 2005年—2024年,公司承担的风险保障金额从不足万亿元提升至170.9万亿元 [1] - 赔付金额从不足百万元增长至229.1亿元 [1] - 保费收入从0.5亿元跃升至48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1% [1] - 公司总资产攀升至1412.6亿元,净资产增长至146.4亿元,累计增幅近15倍 [1] - 2024年实现盈利19.3亿元,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 [1] 创新保险服务模式 - 探索形成商业保险服务医保经办的"湛江模式"、大病保险"太仓模式"、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青岛模式"等12种创新样板 [1] - 为国家制度创新和医保治理做出新贡献 [1] 公司战略定位 - 肩负"服务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服务人民健康"的使命 [1] - 成长为服务国家战略、守护民生福祉的行业标杆 [1] - 未来将更加注重彰显中国特色、发挥功能性作用、打造健管优势、推进高质量发展 [1]
中国人保健康20年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05-20 18:54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20年来,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盈利快速跃升,资产有效增值,成长为服务国家战略、守护民生福祉的行业标杆[1] - 2005年-2024年,公司保费收入从0.5亿元跃升至48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1%[2] - 2005年-2024年,公司总资产攀升至1412.6亿元,净资产增长至146.4亿元,累计增幅近15倍[2] - 2024年实现盈利19.3亿元,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2] 业务模式创新 - 公司探索形成商业保险服务医保经办的"湛江模式"、大病保险"太仓模式"、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青岛模式"等一系列创新样板[2] - 公司充分发挥商保优势,不断探索创新保险服务新模式,为国家制度创新和医保治理做出新贡献[2] 社会责任与保障 - 2005年-2024年,公司每年承担的风险保障金额从不足万亿元提升至170.9万亿元[2] - 2005年-2024年,公司赔付金额从不足百万元增长至229.1亿元[2] - 公司充分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2]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将全面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和保险业新"国十条"要求[3] - 公司战略定位为建设功能有效发挥、健管优势突出、量质跻身前列的一流健康险公司[3] - 公司将以深化改革创新为牵引,以专业能力建设为支撑,在服务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3]
中国人保寿险成立20周年暨第十七届客户节在长沙启动
长沙晚报· 2025-05-20 01:08
公司活动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旗下人保寿险启动司庆20周年暨第十七届客户节活动,主题为"倾听您的心声,服务您的需求",开展系列感恩回馈活动 [1] - 活动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形式,现场400余位嘉宾与全国线上观众共同参与 [1] - 公司回顾发展历史,秉承"人民保险,服务人民"核心宗旨,以优质服务和创新产品保障大众生活 [3] 活动内容 - 发布2025年客户节四大系列活动:"我和人保寿险的二十周年"客户大拜访、"燃情一夏,活力全开"运动季、"乡约2025,幸福双向奔赴"主题活动、"权益知多少?守护更安心"消保活动 [3] - 邀请行业权威专家田家广教授讲授市场环境下的财富管理及养老规划,专业分析赢得嘉宾认可 [3] - 湖南人保寿险将开展司庆20周年百万客户大回访等活动,持续输出高标准服务 [5] 活动时间与目标 - 第十七届客户节持续至7月18日,通过创意活动和优质产品服务客户 [5] - 公司坚持"人民保险 服务人民"使命,为千万家庭提供保障 [5]
首部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在即 保险业多维创新护航民企发展
经济观察网· 2025-05-19 14:08
政策法规与行业方向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正式施行 [2] - 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12月发布《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民营经济保险保障列为重点任务 [2] -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三章明确投融资促进政策,为保险服务指明路径 [2] -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丛林强调重点开发民营企业避灾挽损、用工保障、技术研发等领域的特色保险产品 [2] 科技企业保险创新 - 全国4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92% [3] - 人保财险在江苏推出"科惠保",覆盖设备故障、成果转化受阻等风险,累计提供超100亿元保障 [3] - 中国人寿财险创新"网络安全保险+"项目,构建覆盖事前防护到事后理赔的全周期保障机制 [3] 新就业形态保险服务 - 中国人寿"企安保"覆盖1.4万家中小微企业,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服务超3447万人次 [4] - 平安产险与美团合作推出骑手按天投保模式,日均保障达95万人次 [4] - 泰康在线针对装修行业创新"事实劳动关系"认定方案,覆盖全国15万从业人员 [4] 新能源车险发展 - 上海保交所"车险好投保"平台接入22家险企,累计承保41.2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3976亿元保障 [5] - 头部险企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较2023年普遍下降4-5个百分点 [5] - 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险市场规模将突破1900亿元 [5] - 今年前4月保险业赔付总额约1万亿元,新能源车险承保量突破千万辆 [5]
“倾听您的心声,服务您的需求”——中国人保寿险启动2025年客户节活动
财经网· 2025-05-18 11:04
公司战略与活动 - 人保寿险启动第十七届客户节 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健康中国行动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导向 通过四大系列八项活动展示国企责任担当 [1] - 客户节包含"我和人保寿险的二十周年"大拜访活动 线下赠送盲盒好礼 以及"二十年相守 感恩相伴"故事征集活动 展现与客户共同成长的图景 [1] - 推出"燃情一夏 活力全开"运动季活动 线上设置运动挑战 线下组织健步走等健身活动 通过"保险+健康"模式助力客户养成科学运动习惯 [1] 乡村振兴与民生服务 - "乡约2025 幸福双向奔赴"主题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 包含"乡村振兴 美美与共"产业帮扶实践和美丽乡村建设引导 [2] - "守护家的∞种可能"家庭成长计划聚焦"一老一小"民生工程 开展养老规划讲座 亲子财商教育课等活动 为家庭构筑守护屏障 [2] 消费者权益保护 - 开展线上线下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提升消费者风险防范能力 [2] - 创新推出"权益守护者"宣教视频和"人保体验官"客户调研活动 深化权益保护意识并提升服务体验 [2] 服务升级与价值体现 - 公司将国家战略转化为可感知的服务场景 升级传统保险服务 优化体验 通过创新模式持续提升服务品质与价值内涵 [3] - 作为国有金融企业先行者 公司将持续深化"金融为民"实践 通过贴心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保障权益并增进民生福祉 [3]
一渠春水入海流——天津以金融“活水”涵养“蓝色经济”
新华社· 2025-05-17 19:58
港产城融合重点项目进展 - 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的国家粮食物流枢纽及应急储备保障中心项目总投资113亿元,包含码头、筒仓、粮食廊道等子项目,堆场消防能力提升工程即将竣工投用 [1] - 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联合多家银行组成银团,为项目提供79.10亿元银团贷款,已使用47.5亿元用于粮食廊道、堆场改造及消防设施改造 [3] - 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支持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等项目,截至2024年末港产城融合贷款余额48.39亿元,较年初增长13.28亿元 [3] 航运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航运金融中心为航运场景下企业提供超530亿元贷款支持,航运专属产品累计签约客户1450户 [3] - 天津金融机构开发航运相关金融产品80余种,包括首个海运费数字贷产品、港产城融合发展债券指数等创新产品 [5] - 渤海银行航运金融中心推出"渤银关税通"产品,服务200家进出口企业,办理税款支付业务1700余笔、缴税金额1.6亿元 [5] 航运金融支持体系与市场表现 - 天津建立适港企业金融需求快速响应机制,734家适港企业贷款余额占全市贷款余额总量的10% [5] - 2024年一季度天津航运保险保费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16.74%,船舶保险增速全国前列 [5] - 2020至2023年天津航运金融综合指数值从100点升至146.07点,年均复合增长率13.46% [6] 船舶租赁业务发展 - 天津累计完成882艘船舶租赁业务,跨境船舶海工租赁业务全国占比超90%,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5400亿元 [7] - 2024年一季度新增92艘船舶租赁业务,资产规模增加47.5亿美元 [7] - 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为金融租赁公司办理首批项目公司直贷业务,单笔超500万美元,提升资金效率并规避汇率风险 [8]
险资大手笔!超130亿元设立私募基金释放什么信号
金融时报· 2025-05-17 18:11
险资设立私募基金 - 人保资本、中意资产、中诚资本共同出资130.01亿元设立北京保实诚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人保资本认缴100亿元占比76.9172% 中意资产认缴30亿元占比23.0751% 中诚资本认缴100万元占比0.0077% [1] - 北京保实诚源经营范围包括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中诚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1] 出资方背景 - 人保资本是中国人保集团全资子公司 累计投资管理规模超3300亿元 存量资产管理规模超1700亿元 在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现代产业、科技创新、医疗健康等领域有布局 [2] - 中意资产是首家合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注册资本5亿元 截至2024年末管理资产总规模为3789.4亿元 [2] - 中诚资本由中诚信托100%持股 中国人保集团是中诚信托第一大股东 三家公司在股权关系上紧密相连 [2] 政策环境 - 国家持续鼓励长期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 发展壮大耐心资本 [2] - 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4月上调保险资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 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 [2] 行业影响 - 险资具有资金规模大、投资期限长的特点 此次设立百亿级私募基金体现对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和布局决心 [3] - 随着政策持续利好 未来可能有更多险资以各种形式参与股权投资市场 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 [3] - 需优化险资投资创业项目的考核周期 改进会计核算方式 建立更科学的评估体系 [3]
LP周报丨300亿,湖州也要放大招了
投中网· 2025-05-17 13:42
湖州市产业母基金 - 湖州市发布总规模300亿元的产业母基金,采用"子基金+直投"模式,重点投向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半导体及光电、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 [8] - 直投模式支持总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引领性项目落地,子基金模式支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重大科创平台,计划设立30只子基金 [8] - 湖州过去半年已设立10亿科创母基金、50亿湖州信创基金、30亿湖州国方产投特色基金和10亿湖州国君产投科创母基金等 [5] 新设立基金 - 中国人保、中意资产等成立130.01亿元投资合伙企业,由人保资本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意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中诚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10][11] - 中石化等在烟台成立50亿元创业投资基金,由中石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朝阳氢能投资咨询管理(山东)有限公司共同管理 [12] - 长江产业集团主导设立目标规模30亿元的长江智造领航基金,首期4.01亿元,重点投向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新材料等领域 [14][15] - 复星医药等在河南成立25亿元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支持中原医学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和招商引资项目 [16] - 云南省组建100亿元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由云南白药与中银国际、建信北京、金浦健服、中信医疗共同设立 [18][19] - 中国信达等在芜湖成立10.02亿元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由信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和苏州聚源炘芯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共同管理 [20] 其他基金动态 - 湖南省金芙蓉马栏山文化科技创投基金成立,出资额12.15亿元,由电广传媒等共同出资 [9] - 协鑫集成投资成立4600万元新能源合伙企业,专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和投资活动 [13] - 西安农投坤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备案,总规模2亿元,首期1亿元,主要围绕农业科技领域进行投资 [17] - 比依股份等成立5亿元创投基金合伙企业,由余姚国资余姚舜财投控和广东粤科母基金等共同出资 [21] 政府引导基金招募GP - 四川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首期规模30亿元,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新能源、先进材料等七大领域,公开遴选人工智能领域子基金管理机构 [23] - 南漳县政府引导基金公开征集优秀机构参与子基金管理,主要投资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 [24] - 宁波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公开征集天使子基金管理机构,子基金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引导基金出资比例不超过40% [25] - 绍兴市150亿元产业基金招募新管理人,重点投向新兴产业和传统经典产业 [26][27] - 九江市映山红股权投资基金规模5亿元,主要投资拟上市公司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8] - 湖南省金芙蓉投资基金设立中非经贸深度合作服务子基金,公开遴选管理机构 [29]
尹力调研并出席金融工作座谈会,与一百余家金融机构负责人共商推动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
新京报· 2025-05-17 08:30
北京金融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核心内容 - 市委书记尹力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和现代经济的核心 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1] - 会议有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和一百余家中外金融机构参加 强调优化金融服务机制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5] - 提出用好北京科技优势 深化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积极拓展金融发展空间 [5] 北交所改革与发展 - 北京市和中国证监会领导了解北交所企业上市审核流程 指出要深化北交所改革 不断完善制度设计 [3] - 强调落实好北交所深改19条 推动上市企业扩围提质 努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3] 金融服务首都发展重点 - 提升金融服务"四个中心"功能水平 优化"三城一区"、城市副中心金融发展环境 创新投融资模式 [6] - 构建一流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体系 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满足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融资需求 [6] - 深化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 推动数字金融发展 [6] - 完善实体经济融资服务 推动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本增效 [6] 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 - 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 筑牢首都金融风险防线 强化央地协作和协同监管 [7] -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风险监测预警能力 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加强金融法治建设 [7] 中央金融管理部门表态 - 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北京市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 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推动首都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 [8] - 金融监管总局支持加强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 健全首都金融业态 深化金融领域"两区"建设 [8] - 证监会将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 加快推进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建设 [9] - 国家外汇管理局支持外汇管理创新政策率先落地北京 支持北京科创企业发展 [9][10]
34家保险资管机构去年实现净利润超180亿元 同比增长18%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17 00:44
行业整体表现 - 34家保险资管机构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14%,合计净利润183.52亿元,同比增长18% [1] - 21家机构净利润同比增长,1家扭亏为盈,1家亏损扩大,11家净利润同比下降 [2] - 行业业绩增长与权益市场表现、新型业务拓展及保险资金增长高度相关 [1][3] 头部机构营收与利润 - 国寿资产以67.03亿元营收居首,泰康资产(62.82亿元)、国寿投资(42.33亿元)、平安资管(40.45亿元)营收均超40亿元 [2] - 国寿资产净利润38.57亿元位列第一,泰康资产、平安资管、国寿投资净利润均超10亿元 [2] - 7家机构营收在10-30亿元之间,23家营收不足10亿元 [2] 业绩驱动因素 - 保险行业保费持续增长,资金运用余额增加,资本市场表现带动投资收益提升 [3] - 机构业绩与股东保险业务表现呈高度正相关性 [3] 监管政策与权益投资 - 金融监管总局上调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5%,扩大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4] - 政策调整包括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引入增量资金 [4] - 建议通过市场化激励机制、长期化考核机制及提高单一权益资产投资比例强化权益投资能力 [4] 资产配置策略 - 需聚焦经济转型中的新质生产力股权投资、低利率时代存量资产价值挖掘、降低权益组合波动性及服务国家战略 [5] - 强化股权投资能力,深化产业链合作,提升资产定价与投后管理能力 [5][6] - 构建多元化二级权益投资策略,优化研究决策与人才管理体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