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百科技(688005)

搜索文档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固态电池如何跨越“产业化”鸿沟?
高工锂电· 2025-07-15 18:51
固态电池技术现状与挑战 - 行业对固态电池技术潜力期望巨大,但面临产业化与成本严酷现实,需跨越技术鸿沟[1] - 技术路线百家争鸣,无绝对优势路径,重心从材料科学转向生产工程攻坚[2] - 固-固界面问题被视为头号挑战,产业采取材料体系迭代与界面工程双线作战[2] - 性能目标诱人(400-500Wh/kg),但关键原料高成本制约商业化进程[2][3] 技术路线与工程突破 - 主流技术路线包括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及新兴MOFs材料[2] - 工程化难题聚焦界面不稳定、干法工艺放大、超薄电解质膜制备等[2] - 容百科技正极材料进展:8系容量190mAh/g,9系单晶达225mAh/g并近吨级出货[11] - 赣锋锂业突破硫化物/氧化物路线: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6mS/cm,氧化物达1.5mS/cm并实现千吨级量产[14] 材料创新与性能指标 - 正极材料短期以高镍三元为主(NCM811比容量超200mAh/g),长期看好富锂锰基(理论350mAh/g)[6] - 界面优化技术包括表面包覆、梯度结构、纳米化设计等,使体积变化<1%[6] - 厦钨高镍材料性能:Ni95在55℃下首放容量230mAh/g,循环稳定性优异[18] - 蓝廷新能源创新MOFs材料:Zr基MOF提升循环稳定性,Ag基MOF改善倍率性能[25] 产业化进程与产能布局 - 中国短期聚焦半固态,长期布局硫化物路线;日韩欧美设定2025-2030年400-500Wh/kg目标[7] - 恩捷股份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最高16mS/cm,膜厚控制60-150µm,2025年建百吨级产线[21][22] - 赣锋锂业实现20µm锂合金带量产,电芯通过多项安全测试[14][15] - 容百科技规划:2025年电芯样件容量225mAh/g,2027年提升至230mAh/g[11] 新兴材料与工艺创新 - MOFs材料在电极/电解质改性中发挥重要作用,蓝廷新能源已实现部分MOF量产[25][26] - 离子液体(ILs)应用:电导率10⁻³~10⁻² S/cm,可优化界面并增强热稳定性[25] - 厦钨开发连续化硫化锂制备技术,解决硫化物电解质成本高难题[18] - 干电极技术、极片致密度、电解质膜工艺成为制造工艺关键卡点[11]
新兴场景点燃锂电产业需求 多家头部企业加速技术迭代
证券日报· 2025-07-13 23:47
锂电池需求预测 - 2025年全球电力储能、乘用车、eVTOL、机器人等场景锂电池出货量预计超1.8TWh 2035年将突破8TWh [1] - eVTOL用锂电池到2030年需求预计达30GWh 机器人用锂电池100GWh 工程机械用锂电池100GWh 电动船舶用锂电池160GWh [1] - 锂电应用正从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向电动船舶、电动重卡、工程机械等全场景电动化扩展 产业规模将快速增长 [1]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因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等优势在电动飞机、eVTOL及动力电池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 [3] - 行业正加速布局固态电池研发 头部主机厂预计将设立专项团队 传统隔膜企业和液态电池材料商面临技术路径切换挑战 [2] - 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突破预计2026年实现 高功率、高安全性的产品将优先应用于混合动力和人形机器人领域 [2] 企业技术布局 - 亿纬锂能计划2026年推出全固态电池 已接洽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需求 [2] - 欣旺达计划2026年推出第一代全固态电池 2027年推出第二代产品 [2] - 容百科技开发出适配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8系和9系正极 S83L材料2024年实现吨级出货 [3] - 厦钨新能源围绕正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布局 将同步推进产能建设 [3] - 孚能科技第一代半固态电池2022年已装车 第二代能量密度超330Wh/kg 循环寿命超4000圈 计划今年量产 [4] - 孚能科技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计划年底前小批量交付 [4]
电动车2025年中期策略:稳健增长低估值,聚焦锂电龙头和固态新技术
东吴证券· 2025-07-13 13:06
报告核心观点 - 国内电动化率稳步向上,欧洲销量强势恢复,25年全球销量预计21%增长,26年有望维持15%+增长;储能政策不确定下需求依旧强劲,25年锂电需求上修至30%+增长,26年近20%增长;产业链低点已过,盈利略有提升,龙头恢复有序扩产,小厂持续出清产能;固态电池技术聚焦硫化物,产业化加速,电解质及核心设备受益,并关注固态新技术迭代;投资建议聚焦价值锂电龙头和产业化加速的固态新技术 [2] 分组1:需求 国内市场 - 25年1 - 5月销量同增44%超预期,纯电占比提升至60%,经济型车型增速明显,智能化提速,专用车和重卡销量亮眼,出口同增64.4%,预计25年销超1600万辆,同增25% [5][14][26][31][35][39] - 以旧换新补贴持续,部分地区效果超预期;新能源购置税减免利好持续至25年底,26年退坡或引发25年抢装;新车型密集发布,价格战支撑销量增长 [19][22][23] 欧洲市场 - 25年1 - 5月销量同增25%,特斯拉、上汽下滑,大众、奇瑞同比高增;部分国家考虑重启或延长电动车支持政策;以三年碳排放平均值为标准,减缓短期压力;25H2开启新车周期,增长提速;预计25年中性销量376万辆,同比增长27% [43][45][49][50][52][58] 美国市场 - 25年1 - 5月销量同增5%,低于预期,补贴退出,预计25 - 26年销量停滞;特斯拉及Stellantis销量下降,其余车企维持增长;车企基于现有车型开发电动版本,重心转向盈利 [62][65][69][70] 其他地区 - 25年1 - 5月销量同增31%,纯电占比84%,电动化率4.52%;大部分国家25年维持补贴,26 - 27年进一步收窄;预计25年销量125万辆,同比增35% [72][80][81] 新能源车需求总结 - 25年全球销量预计21%增长至2070万辆,26年预计增长16%至2395万辆,其中国内销量同增15%,欧洲销量同增24%,美国销量相对持平 [83] 储能市场 - 24年高速增长,25年预计继续高增长,同比+42%,30年前增速20%+,至30年需求800gwh+;预计25年全球动力储能需求1816GWh,同增31%,26 - 27年总体仍维持15 - 20%增长,30年有望达3886Gwh [86][87] 分组2:产业链 产能与盈利 - 24Q4起需求恢复,龙头率先扩产,25 - 26年产能利用率略有改善,维持60 - 70%,小厂持续出清产能;部分环节龙头开始减亏,技术领先有溢价;价格已触底,合理投资回报下盈利弹性大 [90][92][94] 电池环节 - 国内引领装机高增,铁锂份额进一步提升,纯电占比提升,单车带电量同比增加;全球龙头电池厂份额稳定,日韩企业份额下降,国内龙头份额提升;国内龙头份额降低,部分二三线厂商份额提升;中低端车型份额提升,影响电池竞争格局;宁德时代在欧洲份额后续预计提升至50%,在美国份额后续通过技术授权突破;储能电池大储延续高景气,二线份额有所提升;美国政策限制趋严,短期有缓冲期;龙头产能利用率提升,率先扩大资本开支;动储电芯企稳,电池价格底部明确;龙头具备盈利优势,与二三线差距维持;海外电池厂盈利承压,差异扩大 [102][105][106][110][116][121][126][130][133][137][138][141][143] 上游环节 - 25H2锂价底部区间震荡,钴价将迎来第二波涨势;碳酸锂短期库存压力未缓解,但下游排产提升带动价格上行,26年或为本轮周期最后一个投产大年,25H2预计5.5 - 7万运行;钴刚果金延长出口禁令,行业库存持续消耗推动钴价上涨,印尼HPAL项目成为钴重要来源,华友最受益 [146][147][150][157][158][162][163][167] 结构件环节 - 竞争格局稳定,龙头海外放量全球份额稳中有升;25Q2年降落地,龙头盈利仍维持稳定 [173][177] 铁锂正极环节 - 占比突破80%,全年产量预计同增40%+;龙头份额保持稳定,二线厂商继续分化;25 - 26年供需格局基本稳定,行业扩产放缓;龙头厂商小幅涨价,高端产品享受技术溢价;25年裕能、富临维持盈利,其余厂商亏损收窄,但较难盈利 [183][184][188][192][195] 负极环节 - 行业需求稳步增长,市场份额向龙头集中;25 - 26年行业产能利用率维持60%+,部分龙头厂商基本满产;25H2石油焦价格回落,负极价格跟随调整;龙头公司盈利坚挺,25Q2受原材料涨价影响,H2盈利有望恢复;快充推动负极包覆材料需求高增,龙头出货快速增长 [202][206][212][215][219] 电解液及六氟环节 - 电解液产量增长迅速,龙头市占率稳定;25 - 26年六氟行业供需逐步改善,头部厂商扩产明显放缓;价格年初探涨后回落,预计下半年加工费稳定;盈利已底部企稳,预计26年拐点 [226][227][233][236] 隔膜环节 - 二线厂商起量明显,龙头份额小幅压缩;25 - 26年行业供需基本稳定,国内竞争仍较激烈,海外产能陆续投产;25年价格继续磨底,26年海外贡献利润弹性 [238][244][251] 三元环节 - 前驱体国内基本停止扩产,26年产能利用率提升;镍冶炼产能释放,一体化比例持续提升;25年镍价降幅有限,龙头盈利弹性明显;正极26年供给过剩持续,加工费基本见底;龙头短期盈利承压,海外占比持续提升 [257][258][260][262][269] 辅材环节 - 导电剂龙头单吨盈利恢复,下半年单壁碳管显著放量;铝箔加工费基本见底,龙头盈利稳定;铜箔25H1加工费回升,高端品类占比提升,盈利逐步改善 [275][278][282] 分组3:固态电池 技术路线 - 收敛为硫化物为主,固态电解质是关键,聚合物已基本被淘汰,氧化物用于半固态,硫化物潜力最大,卤化物进展较快 [284][286] 产业化进程 - 25H2中试线落地,27年小批量装车,30年大规模量产,应用空间广阔;产品性能指标提升明显,仍将继续改进;长期降本路线清晰,降本空间广阔 [295][296][298] 材料与工艺 - 以固态电解质为核心,正负极迭代空间大;硫化物核心为硫化锂,工艺不断优化;新材料和新技术加速开发,如富锂锰基正极、锂金属负极蒸镀工艺等;前道干电极为趋势,后道等静压为壁垒 [302][303][307][310] 复合铜箔 - 具备降本优势,快充性能受影响,应用于中低端车型;宁德时代引领使用,25H2或加速落地 [313][315] 分组4:投资建议 - 聚焦价值锂电龙头和产业化加速的固态新技术,首推格局和盈利稳定龙头电池、结构件;其次看好具备技术升级优势和盈利改善空间的龙头;同时看好具备优质资源龙头;新技术方面,推荐固态产业化相关标的 [318]
容百科技全固态电池高镍正极材料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证券日报网· 2025-07-11 20:47
全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公司中央研究院冯道言博士在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上分享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的先进技术、突破性进展和未来规划 [1] - 全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与宽温域应用等显著优势 [1] - 全固态电池在电动飞机、eVTOL及动力电池等领域拥有广泛应用空间,市场前景广阔 [1] - 公司已开发出适配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8系正极和9系正极,成本与现有材料体系相当,性能表现优异 [1] - 8系单晶固态正极材料S83L在2024年实现吨级出货,9系单晶固态正极材料S93LS在2024年实现近吨级出货 [1] 行业活动与认可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以"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为主题,汇集电池、材料、装备、整车等产业链上下游300余位企业代表 [2] - 公司获得由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联合评选的"2025新能源新材料创新企业"奖项 [2] 行业趋势 - 全固态电池概念自去年以来在行业内频频走红 [1] - 行业正在共商新电池材料产业化路径 [2]
容百科技王尊志:钠电生产与商业化要走出一条“独立”路线
高工锂电· 2025-07-11 18:44
钠电行业定位与发展路径 - 钠电行业需基于自身性能及成本优势寻找适合场景而非与锂电直接竞争[1][14] - 2025年钠电产业化进入加速期头部电池企业加码布局并开辟新赛道[2] - 聚阴离子技术路线成为行业焦点热度超越层氧路线获锂电/钠电企业广泛认可[2] 容百科技战略布局 - 公司2022年启动钠电研发依托锂电正极技术积累快速实现实验室到产业化跨越[3] - 湖北仙桃6000吨聚阴离子正极材料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百余天展现"容百速度"[3] - 产能规划聚焦NFPP路线通过集约化设计实现小规模用地高产值回报[5] - 首创全流程一体化钠电工艺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突破传统铁锂生产框架[9] 聚阴离子技术进展 - NFPP材料成本从年初下降30%至2.5万元/吨未来目标降至2万元/吨[7] - 聚阴离子瓦时成本将接近LFP压实密度从2022年2.3g/cm³提升至2023年2.5g/cm³[7] - 该技术路线降本速度显著快于其他钠电路线[7] 商业化应用场景 - 启停电源领域钠电瓦时成本(0.9-1.1元)已低于高端铅酸电池[15] - 大动力市场瞄准北方新能源车(哈尔滨渗透率仅为上海1/10)发挥低温性能优势[14][16] - 聚阴离子钠电可满足500公里以下乘用车需求重点突破出租/网约/卡车场景[18] 产能建设规划 - 仙桃基地将建成全球最大高端动力锂电三元正极材料生产基地[18] - 同步推进固态电池电解质中试线及容百学院项目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18]
金属钴概念涨2.45%,主力资金净流入24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7:24
金属钴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11日收盘,金属钴概念上涨2.45%,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7 [1] - 板块内32股上涨,中色股份、华宏科技涨停,华新环保、大地熊、兴业银锡涨幅居前,分别上涨8.51%、8.36%、5.23% [1] - 跌幅居前的有道氏技术、容百科技、赣锋锂业,分别下跌0.81%、0.68%、0.46% [1] 资金流动情况 - 金属钴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34亿元,24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2] - 6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中色股份净流入2.11亿元居首,华宏科技、格林美、厦门钨业分别净流入1.09亿元、9932.21万元、8352.31万元 [2] - 资金流入比率方面,中色股份、华宏科技、国城矿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26.70%、21.33%、12.90% [3] 个股表现及资金流向 - 中色股份今日涨跌幅10.06%,换手率7.30%,主力资金净流入2.11亿元 [3] - 华宏科技今日涨跌幅10.00%,换手率9.99%,主力资金净流入1.09亿元 [3] - 格林美今日涨跌幅2.22%,换手率3.33%,主力资金净流入9932.21万元 [3] - 厦门钨业今日涨跌幅4.43%,换手率5.61%,主力资金净流入8352.31万元 [3] - 华友钴业今日涨跌幅0.58%,换手率2.48%,主力资金净流入6022.43万元 [3] - ST盛屯今日涨跌幅4.49%,换手率3.98%,主力资金净流入5298.28万元 [3] 其他相关概念板块表现 - 稀土永磁概念涨幅5.64%居首,MLOps概念、中船系、金属锌、金属铅分别上涨3.05%、2.84%、2.71%、2.67% [2] - 房屋检测概念跌幅1.47%居首,PCB概念、铜缆高速连接、丙烯酸分别下跌1.17%、1.07%、0.80% [2]
鑫椤锂电一周观察 | LG新能源:预计第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52%
鑫椤锂电· 2025-07-11 16:24
行业动态 - 容百科技宣布进军磷酸铁锂行业 将依托欧洲基地落地首条万吨级高端产线 同时巩固三元材料龙头地位 拓展低空经济 固态电池等新兴应用 [1] - 容百科技已在仙桃基地筹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试线 并陆续落地磷酸锰铁锂等其他高端材料产线 [1] - LG新能源预计第二季度营业利润4922亿韩元 同比增长152% 主要受电池销售强劲推动 [2] - 力神电池推出六款全极耳圆柱电池新品 其中46120-55Ah产品能量密度突破330Wh/kg 硅含量高达25% 面向eVTOL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3] - 湖南郴州临武县探获超大型锂矿床 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 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4] 锂电材料市场 碳酸锂 - 国内碳酸锂市场价格小幅波动 市场对后市总体看空 成本端有进一步走低趋势 [5] - 7月11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6.25-6.35万元/吨 工业级6.03-6.08万元/吨 [6] 三元材料 - 国内三元材料市场价格总体稳定 7-8月进入传统淡季 市场整体需求偏弱 [6] - 7月11日三元材料5系单晶型价格12.1-12.9万元/吨 8系811型14.2-14.7万元/吨 [7] 磷酸铁锂 - 国内磷酸铁锂价格总体稳定 7月产量微增 贵州裕能计划建设年产30万吨磷酸铁产能 [7] - 7月11日磷酸铁锂动力型价格2.99-3.1万元/吨 储能型2.86-2.946万元/吨 [8] 负极材料 - 负极材料市场价格暂稳 石油焦价格上涨对成本有一定支撑 7月延续6月生产节奏 [8] - 7月11日天然石墨高端产品价格50000-65000元/吨 高端动力人造石墨32000-65000元/吨 [9] 隔膜 - 隔膜市场总体平稳 7月产量环比增幅约3% 受8月1日储能抢出口影响需求维持强势 [10] - 7月11日基膜9μm/湿法价格0.55-0.825元/平方米 16μm/干法0.35-0.5元/平方米 [11] 电解液 - 电解液总体表现良好 储能需求拉动较好 6F价格有向下走弱趋势 [11] - 7月11日六氟磷酸锂电解液价格4.85-5.1万元/吨 动力磷酸铁锂电解液1.68-2.22万元/吨 [12] 下游需求 电池 - 国内锂电池市场变化不大 头部企业仍以磷酸铁锂动力为主 三元材料动力除小米订单外无变化 [12] - 上半年全球锂电池产量986GWh 美国储能备货操作远大于预期 [12] 新能源车 - 上周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1.1万辆 同比+22.90% 新能源渗透率51.84% 同比+2.86个百分点 [13] - 特斯拉美国上半年交付25.5万台 同比下降13% Rivian交付1.9万台 同比下降24.3% [13] 储能 - 6月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2.33GW/5.63GWh 二季度新增装机12.61GW/30.82GWh 同比+24%/+27% [14] - 美国2025年1-5月新增大型电池储能装机4.618GW/15.09GWh 同比+43.74%/70.45% [14]
每日速递 | 容百科技:将筹建欧洲首条万吨级磷酸铁锂产线
高工锂电· 2025-07-10 18:41
电池 - 欣旺达计划2026年推出第一代全固态电池产品 2027年推出第二代全固态电池产品 [2] - 力神电池苏州圆柱电池基地启用 项目总投资28亿元 规划建设5条智能化产线 [3] 材料 - 容百科技将建欧洲首条万吨级磷酸铁锂产线 同时巩固三元材料龙头地位 拓展低空经济、固态电池等新兴应用 [4] - 容百科技在仙桃基地筹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试线 并陆续落地磷酸锰铁锂等其他高端材料产线 [4] - 尚太科技股东长江晨道减持519.60万股 占总股本1.9920% 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7.4623% [5][6] - 恩捷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0.83至1.07亿元 主要因锂电池隔离膜毛利率下滑及海外布局费用压力 [7] - 当升科技完成10亿元定增 控股股东矿冶集团全额认购 [8][9] 海外 - LG新能源Q2营业利润预计达4922亿韩元 同比增长152% [10][11] - LG新能源波兰工厂获欧盟8.52亿欧元资助 将投资46系大圆柱电池产线 [11][12]
容百科技:正式进军磷酸铁锂行业
鑫椤锂电· 2025-07-10 17:29
钠电聚阴离子正极材料项目 - 容百集团仙桃基地6000吨钠电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建设项目正式开工 总投资6000万元 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百余天 [1] - 项目依托自主研发的钠电材料创新技术体系 产品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等关键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 [1] - 首创"原料处理-成品烧结"全流程一体化工艺 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 [1] - 项目采用集约化设计和智能化生产 达产后年产值将超2亿元 将成为国内钠电领域先进的正极材料产线 [1] 公司战略布局 - 容百正式宣布进军磷酸铁锂行业 将依托欧洲基地落地首条万吨级高端产线 [1] - 公司持续巩固三元材料龙头地位 同时拓展低空经济、固态电池等新兴应用领域 [1] 钠电业务进展 - 钠电正极产品已与国内外主流客户建立密切合作 在动力、储能、启停电源等领域占据头部电池厂商领先位置 [2] - 2025年初接连斩获3000吨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订单及数百吨聚阴离子正极材料订单 并快速启动量产交付 [2]
容百科技:正式进军磷酸铁锂行业
起点锂电· 2025-07-10 11:35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暨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 - 活动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聚焦两轮车换电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 [1] - 活动将于2025年7月11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办 [1] - 参与单位包括小哈换电、嘟嘟换电、雅迪科技集团、台铃集团、亿纬锂能、星恒电源等产业链头部企业 [1] 容百科技钠电正极材料项目 - 容百科技仙桃基地6000吨钠电聚阴离子正极材料项目开工,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钠电领域最先进产线 [1] - 项目关键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 [1] - 公司同步筹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试线及磷酸锰铁锂产线,目标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正极材料生产基地 [2] 容百科技战略布局 - 正式宣布进军磷酸铁锂行业,计划在欧洲建设首条万吨级高端产线 [2] - 巩固三元材料龙头地位,拓展低空经济、固态电池等新兴应用场景 [2] - 仙桃基地未来产值预计超500亿元 [2] 行业动态 - 欧盟资助6大电池项目总金额超70亿元 [4] - 力神电池发布六款新品 [4] - 欣旺达在赣州布局新项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