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电气(688187)
搜索文档
时代电气: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32.01%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0 19:41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32.01%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的27.61%增长4.40个百分点 [1] - 公司轨道交通装备业务毛利率有不同幅度增长 [1] - 公司新兴装备业务毛利率有不同幅度增长 [1]
时代电气:公司目前在国内输配电领域的市场份额在50%左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18:32
公司定位与行业地位 - 公司深耕输配电领域近20年,服务国内外特高压直流和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超过40个[1] - 公司在国内输配电领域的市场份额约为50%,主要与国际友商竞争[1] - 公司的高压IGBT被描述为柔直技术生态的"心脏"与"基石",为核心技术提供者[1] 产品与技术战略 - 公司拥有丰富的产品种类,能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1] - 未来战略将根据电网和能源应用领域需求,持续开发更大容量、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的产品[1] - 公司旨在强化其"平台型"价值,超越部件供应商定位,成为技术变革的定义者和核心受益者[1]
可燃冰概念涨3.86%,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17:04
可燃冰概念板块整体表现 - 截至10月20日收盘,可燃冰概念板块整体上涨3.86%,在概念板块涨幅中排名第2 [1] - 板块内共有10只股票上涨,其中德石股份、神开股份、石化机械涨停 [1] - 当日表现较好的个股包括潜能恒信上涨3.63%、海默科技上涨3.57%、新锦动力上涨2.21% [1] - 南钢股份下跌0.58%、广州发展下跌0.14%、中集集团下跌0.12%是板块内跌幅居前的股票 [1] 板块资金流向 - 可燃冰概念板块当日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3.05亿元 [2] - 板块内6只股票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5只股票主力资金净流入超过千万元 [2] - 神开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61亿元居首,中国石化净流入6533.08万元,石化机械净流入5101.46万元,德石股份净流入4242.91万元 [2] - 神开股份、石化机械、德石股份的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44.51%、24.72%、17.80%,位列板块前三 [3] 个股详细资金数据 - 神开股份今日涨幅10.04%,换手率10.98%,主力资金净流入16064.90万元 [3] - 中国石化涨幅1.11%,换手率0.15%,主力资金净流入6533.08万元 [3] - 石化机械涨幅10.03%,换手率3.25%,主力资金净流入5101.46万元 [3] - 德石股份涨幅19.98%,换手率8.25%,主力资金净流入4242.91万元 [3] - 中集集团虽然股价下跌0.12%,但仍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056.25万元 [3]
时代电气(688187.SH):没有给英伟达提供任何产品
格隆汇· 2025-10-20 15:55
业务澄清 - 公司目前没有批量供应电源转换模块给服务器或数据中心使用 [1] - 公司没有给英伟达提供任何产品 [1] 产品应用 - 公司工业变流产品中的中央空调变流器可用于数据中心领域 [1]
时代电气(688187.SH):当前公司SiC第四代沟槽栅产品已完成设计定型,第五代SiC技术也已完成布局
格隆汇· 2025-10-20 15:44
核心观点 - 公司在IGBT和SiC等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产品已实现量产并加速推广 [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基于第八代逆导IGBT芯片的模块产品已在汽车领域实现量产应用 [1] - IGBT模块产品在工业控制、新能源发电等领域加速推广 [1] - SiC第四代沟槽栅产品已完成设计定型,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1] - 第五代SiC技术已完成布局 [1]
亚洲及中国资本品 -2025 年第三季度-Asia and China Capital Goods – 3Q25
2025-10-19 23:58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覆盖亚洲及中国资本品 包括工业自动化 工程机械 重型卡车 铁路设备 国防军工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工具等[2][6][16] * 公司涉及广泛 重点提及恒立液压 汇川技术 潍柴动力 三一重工 徐工机械 中车 德昌电机等数十家上市公司[8][9][17][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投资主题与时间框架** * 短期机会由贸易战和中国刺激政策驱动[6] * 中期增长由中国+1战略 战后重建和机器人技术推动[6] * 长期稳定性由结构性增长驱动因素确保[7] **工业自动化周期与机器人主题** * 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在2Q25保持完整 尽管受到关税风险的初步冲击 直接对美国业务敞口有限[22][41] * 汇川技术受益于工业自动化周期拐点[9] 其工业自动化订单在2025年3月同比增长30% 4-5月增长6-9% 6月增长15%以上 7月增长20%以上 8-9月增长20-30%以上[37]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下一个前沿领域 蓝海情景分析显示 到2030年 全球人形机器人产量可能达到400万台 特斯拉Bot占25%份额[65] * 三花智控 Leader Drive 恒立液压是人形机器人主题的关键参与者[9] 假设三花智控在特斯拉Bot执行器市场中占据35%份额 其相关收入到2030年可能对现有收入预估带来42%的提升 Leader Drive的谐波驱动器相关收入提升可能达到164%[65] **工程机械与重型卡车周期** * 三一重工和徐工机械将从不断增长的工程机械需求中受益[9] 中国挖掘机月度销量在2025年呈现复苏迹象[165] * 潍柴动力将随着中国重型卡车市场进入上升周期而增长[9] 中国重型卡车月度销量显示周期可能触底反弹[208] 国四标准淘汰相关的替换需求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733,000辆[213] **铁路设备与国防军工** * 中车将从高铁需求增长和柴油机淘汰中受益[9] 中国铁路投资预计将保持稳定 2025-2027年资本支出预计在7,500亿至8,000亿人民币之间[120] 动车组采购量预计从2024年的379标准列增至2025年的450列[126] * 新科工程 韩华宇航 现代Rotem等国防公司受益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的结构性增长和国际扩张[9][19] 许多国防公司在2025年实现了显著的股价涨幅 例如韩华宇航上涨211% 现代Rotem上涨325%[14] **新能源汽车与动力工具** * 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进口替代是一个长期趋势[67]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从2024年的1,150万辆增长到2027年的1,370万辆[75] * 德昌电机通过创新和无绳工具转变维持增长[9] 其Milwaukee品牌的目标市场预计在未来3-5年内增长超过2倍 达到超过2,000亿美元[241] 售后市场电池销售成为增长驱动力[236] 其他重要内容 **估值概览** * 提供了工业自动化 基础设施工程与机械 亚洲国防等多个板块的详细估值比较表 包括市盈率 市净率 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10][12][14] * 例如 工业自动化板块平均预期市盈率FY25E为74倍 FY26E为57倍 平均预期净资产收益率FY25E为11.3% FY26E为12.5%[10] **市场数据与趋势** * 详细列出了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历史及预测销售数据 例如整个IA市场在2024年预计为2,859亿人民币 同比下滑2% 2025年预计进一步下滑3%至2,775亿人民币[21] * 展示了关键产品的市场份额变化 例如在小型PLC市场 汇川技术的份额从2023年的7.2%提升至2024年的6.3% 而西门子份额从44.6%降至39.3%[49] **公司财务状况** * 对重点公司进行了详细的财务预测和分析 包括收入 盈利 现金流 估值指标等[85][100][115][137][151][173][186][200][230][257] * 例如 预测汇川技术2025年收入为465.28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6% 净利润为54.37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7%[85] 预测三一重工2025年净利润为83.14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39%[173]
研报掘金丨东北证券:首予时代电气“买入”评级,积极抓牢行业机遇
格隆汇· 2025-10-16 16:01
公司定位与业务结构 - 公司为轨交装备龙头,长期结构稳定,是平台型电气解决方案龙头 [1] - 功率半导体是公司价值链的"地基",形成"器件—模块—系统"闭环 [1] - 公司在其他新兴装备板块中持续突破 [1] 行业驱动因素 - 行业由"新增里程+存量维修+设备替换"的三元结构奠定稳健底盘 [1] - 2024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达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 [1] - 2024年全国铁路新线开通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 [1] - 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16.2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为4.8万公里 [1]
时代电气20251015
2025-10-15 22:57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主业为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具体包括动车、机车和城轨三大业务[4] * 公司新兴业务包括功率半导体、光伏逆变器、深海机器人和新能源电驱[2][6][10][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主营业务(轨道交通设备) * 动车和机车是主要盈利来源,各占主业比重30%,城轨占比40%但毛利率较低[2][4] * 预计主业利润可达25亿人民币左右,并保持稳步增长[2][5] * 动车业务分为大修和新造,未来高铁里程增加将提升设备更新需求,高铁里程预计到2035年达到7万公里,每年新增2000公里[4][5] * 机车业务面临老旧内燃机车淘汰更新计划,计划在2027年前完成,目前约有3000-4000台老旧机车需更新,而历史年交付量约800台,将显著刺激未来两年需求[2][5] * 城轨市场因地方债问题下行,但公司通过扩展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等新业务板块及跨平台维修外资品牌地铁设备实现增长[5] 新兴业务 - 功率半导体 * 2024年功率半导体收入44亿人民币,净利润12亿人民币,净利率27%[2][6] * 高压部分在轨交、电网领域市占率达50%,柔直线路规划增加将提升需求,一条柔直线路所需IGBT用量超过十几亿元[2][6] * 低压部分在乘用车市占率接近15%,仅次于比亚迪和英飞凌,应用于新能源车及光伏风电领域[2][6] * 产能布局包括株洲6寸高压线、8寸IGBT低压线及碳化硅2.5万片年产能,宜兴8寸IGBT产线已投产,总投资50多亿[6] * 预计到2027年,功率半导体总产值将增长三倍以上,达到约130-140亿元,收入有望突破100亿元,净利润将超过20亿元[2][8] * 碳化硅相关产能将在明后年投放完毕,大规模资本开支进入收尾阶段[2][8] 新兴业务 - 光伏逆变器 * 在光伏逆变器市场中排名前三,每年的中标量约为10吉瓦甚至更多,2024年收入20亿元[4][9] * 随着储能市场火爆,光伏电器配套有望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在NPT领域也位居前列[4][9] 新兴业务 - 深海机器人 * 全球市场份额第一,业务集中在打捞和铺沟等领域,2024年收入每年约为10亿元,目前盈利不明显[4][10] * 行业门槛高,随着相关政策出台推动深海市场大规模商业化,公司将在这一领域受益匪浅[4][10] 新兴业务 - 新能源电驱 * 每年收入大约为30亿元,但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市场份额正在快速上升,未来具有较大发展潜力[11] 其他重要内容 公司整体财务与估值 * 2024年公司整体利润为37亿元,今年预计达到41-42亿元,实现双位数增长,明后年业绩增速将加快,预计2026年利润接近50亿元[4][12] * 目前H股市盈率大约为10倍左右,被认为是低估状态[3][12] * 派息率稳步提升,从2024年的38%预期逐步提高至50%,公司进行了股份回购,并计划继续提升股东回报[4][12] * 在资本开支下降、自由现金流增加的背景下,公司具备持续提高派息率的能力[12]
A股“五好生” 比亚迪、阳光电源、迈瑞医疗等156家公司的持续增长样本观察|寻找“受尊敬”企业系列报道
经济观察报· 2025-10-15 18:11
文章核心观点 - 提出"五维正增长"概念,即总资产、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研发投入及应付员工薪酬在2022至2024年间均实现连续三年正增长,作为衡量企业内生动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尺[2][3] - A股市场中共有156家企业满足五项指标的三年连续增长要求,展现出系统性成长能力与战略定力[3] - 这些企业广泛分布于以高端制造和硬科技为核心的实体经济领域,行业分布集中度揭示明确时代特征[4][6] 行业分布特征 - 156家"五维正增长"企业行业分布高度集中,汽车(30家)、电力设备(22家)、机械设备(20家)、电子(14家)、医药生物(13家)五大行业合计占比超过63%[6] - 行业分布结构与国家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8] - 这些行业通过持续技术迭代与人才集聚,构筑起日益深厚的竞争壁垒[8] 汽车行业代表企业分析 - 比亚迪作为行业龙头,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与技术闭环,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领域构建强大壁垒,实现系统性增长[9] - 福耀玻璃将传统挡风玻璃升级为集成多种功能的高附加值产品,单车配套价值显著提升,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稳健跨越[10] - 拓普集团精准卡位产业变革,从减震、内饰成功拓展至底盘系统、热管理等核心赛道,单车配套价值激增,展现卓越战略前瞻性[10] 电力设备行业代表企业分析 - 阳光电源作为光伏逆变器与储能系统全球双龙头,深度受益于全球绿色能源装机需求爆发,高强度研发投入确保核心技术领先地位[12] - 国轩高科专注于动力与储能电池领域,凭借技术深耕与产能扩张驱动增长,在磷酸铁锂及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构建差异化优势[12] - 川投能源作为清洁能源投资运营平台代表,增长依托优质水电资产稳健收益及新能源项目稳步拓展,体现高质量能源资产配置能力[12] 机械设备行业代表企业分析 - 时代电气将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技术优势延伸至新能源、工业控制等新兴领域,实现多元化技术布局[13] - 天地科技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推动煤炭开采革命,在智能矿山、清洁利用等领域保持领先[13] - 豪迈科技凭借技术优势持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在轮胎模具细分领域展现中国制造的卓越竞争力[14] 电子行业代表企业分析 - 北方华创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技术突破推动营收与资产规模快速扩张,支撑国产半导体产业链持续发展[14] - 海光信息在国产CPU与DCU领域建立重要影响力,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完善产业生态[15] - 沪电股份在高端PCB制造领域具备显著优势,深度受益于AI服务器与数据中心建设的蓬勃需求[15] 医药生物行业代表企业分析 - 迈瑞医疗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推动增长[15] - 华东医药在医药工业和医美业务双轮驱动下实现稳健发展,通过创新药研发和医美产品管线布局拓展新增长空间[16] - 科伦药业从传统输液企业向创新药企稳步迈进,通过研发创新推动业务转型升级[16] 五维指标内在逻辑 - 五项指标组合存在严谨内在逻辑和勾稽关系,共同刻画企业健康度与可持续性[20] - 总资产与营业收入增长是企业市场份额扩张和经营规模实力的直接体现,构成企业发展"基本盘"[21] - 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验证商业模式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是企业生存发展"动力源"[22] - 研发投入稳步提升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投资,决定技术护城河深度与宽度,是驱动增长"创新引擎"[23] - 应付员工薪酬连年增长反映企业对人力资本重视程度,是凝聚团队、激发创造力"稳定器"[23] 长期主义双重锚点 - 应付员工薪酬与研发投入构成企业长期主义"双重锚点",156家企业2024年平均应付员工薪酬较2021年增长约35%,平均研发投入增长约42%[25] - 部分企业出现"薪酬增速高于利润增速"或"研发强度持续提升但利润仍稳中有升"现象,说明已将人力与创新视为核心资产[25] - 这种选择在短期可能影响报表利润率,但从三年周期看有效提升组织稳定性、技术壁垒与客户黏性,最终反哺财务表现[25]
海洋经济板块10月15日涨0.58%,诚意药业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4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15 17:01
海洋经济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5日海洋经济板块整体上涨0.58%,领先个股为诚意药业,涨幅达4.94% [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1.22%至3912.21点,深证成指上涨1.73%至13118.75点 [1] - 板块内资金流向分化,主力资金净流出3.48亿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91亿元和1.57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诚意药业收盘价12.97元,成交量10.86万手,成交额1.39亿元,主力净流入831.75万元,主力净占比5.98% [1][3] - 时代电气上涨3.21%至56.66元,成交额5.68亿元,主力净流入1714.39万元,主力净占比3.02% [1][3] - 振华重工上涨3.05%至4.73元,成交额4.63亿元,主力净流入3075.65万元,主力净占比6.64% [1][3] - 三维通信上涨2.58%至11.92元,成交额20.52亿元,主力净流入6731.08万元,为板块内最高 [1][3] 资金流向分析 - 三维通信获得最大主力资金净流入6731.08万元,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212.40万元和6518.69万元 [3] - 中天科技主力净流入6034.71万元,主力净占比3.52%,但游资净流出5903.06万元 [3] - 诚意药业尽管股价领涨,但主力净流入仅831.75万元,游资净流出230.33万元 [3] 板块内个股表现差异 - 部分个股出现下跌,时精神漫跌幅最大为-3.98%,四方达下跌-2.87%,巨力索具下跌-1.95% [2] - 资金流向显示板块内部分化明显,部分个股如尤夫股份主力净流入751.20万元,主力净占比达8.31% [3] - 海格通信主力净流入734.13万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出865.14万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