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蓝讯(688332)

搜索文档
中科蓝讯(688332) - 监事会关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归属名单的核查意见
2025-05-23 18:30
激励计划 - 公司监事会核查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归属名单[1] - 拟归属激励对象105名,绩效考核合规真实[1] - 监事会同意105名符合条件对象办理归属,归属数量29.925万股[2]
中科蓝讯(688332) - 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5-23 18:30
激励计划相关 - 作废23,900股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3] - 调整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3]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5] - 为105名激励对象办理归属事宜,可归属数量29.295万股[5]
中科蓝讯(688332) - 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5-23 18:30
会议决策 - 2025年5月23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5名董事全出席[3] - 4票同意作废23900股限制性股票,涉及10名激励对象[4] - 4票同意调整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至27.61元/股[6] - 4票同意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可归属29.295万股[7]
AI眼镜系列专题报告(二):AI眼镜新品爆发元年,国产SoC主控崭露头角
国信证券· 2025-05-20 15: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眼镜销量前景广阔,品牌厂商集中布局,预计2025年全球AI销量为550万台,未来六年CAGR有望达到97.4%,众多厂商入局使未来竞争激烈,智能手机、XR及互联网厂商具备优势 [4] - 主控SoC约占整机BOM三成,ISP模块决定AI眼镜成像效果,高性能ISP需满足动态防抖和低功耗要求 [5] - 当前AI眼镜主流SoC方案有三类,系统级低功耗SoC或为最优解,国产芯片涌现提供丰富可选方案,建议关注AI眼镜芯片产业链相关公司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I智能眼镜新品加速涌现,主控SoC成为差异化关键 - AI眼镜硬件发展经历三阶段,是AI Agent催生的新设备和AR过渡产品,目前无摄像头和带摄像头技术成熟,AR眼镜推广慢,2025年AI与AR眼镜市场将群雄逐鹿 [10][11] - AR、VR、MR技术在概念和透视技术上有区别,视频透视在VR沉浸式体验应用广,光学透视在AR智能穿戴领域应用广 [16] - 1Q25全球VR销量133万台同比降22.7%,AR销量11.2万台同比降0.9%,AI智能眼镜销量60万台同比增216%,预计2025年全球VR销量611万台、AR销量65万台、AI销量550万台 [20][25][26] - 智能眼镜主控芯片约占整机成本31%,RayBan Meta主控高通AR1占总BOM成本31.6%,小米预计采用高通AR1+恒玄科技2700方案 [29][32][35] - Meta-Rayban发布AI眼镜后销量超百万,国内多厂商布局,阿里AI眼镜有望25年发布 [39] - 近70家厂商在研AI眼镜,主流参与者分六大类,行业巨头加快AR领域布局,中国厂商在AR眼镜市场有优势 [43][45][46] 系统级低功耗SoC或为最优解,ISP性能决定产品使用体验 - AI眼镜主流SoC方案有系统级SoC单芯片、系统级SoC+协处理器双芯片、主控SoC+ISP双芯片三类 [50] - ISP处理前端图像传感器输出信号,决定AI眼镜成像质量,动态防抖和低功耗关键 [51][54] - 高通Mobile芯片平台布局五大领域,可穿戴和XR平台为AI眼镜可选方案,AR1为当前AI眼镜首选,25年AR1 Gen2工艺将从4nm升级为3nm [63][66] - 国产系统级SoC紫光展锐W517可用于AI眼镜,恒玄科技BES2700和2800可作低功耗主控SoC [71][74] - 主控SoC还有STM32N6、全志科技V821、炬芯科技ATS3025,ISP芯片有星宸科技SSC309QL、北京君正T31等 [78][81] 产业链相关公司 - 恒玄科技是低功耗无线计算SoC芯片领军者,BES2800芯片有突破,2024年收入和利润增长 [90] - 翱捷科技掌握全制式无线通信技术,首款RedCap智能穿戴芯片已通过认证,2024年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为负 [94] - 炬芯科技蓝牙音频SoC芯片领先,规划推出新芯片,2024年营收和利润增长,研发投入增加 [97][98] - 中科蓝讯专注无线音频SoC芯片,为客户提供全链条服务,2024年营收和利润增长,产品线将拓展 [104] - 晶晨股份智能机顶盒与电视SoC领先,产品用于VR/AR眼镜,2024年营收和利润增长,6nm芯片有望放量 [107] - 全志科技提供AIoT高性价比SoC方案,V821芯片有优势,2024年营收和利润增长,与头部客户合作 [114] - 瑞芯微是AIoT SoC企业,RK3588导入AR/VR设备,2024年营收和利润增长,各芯片收入均增长 [117] - 北京君正以智能视频芯片和自主内核CPU切入AI眼镜领域,2024年营收和利润下降,AI算力引擎有优势 [120] - 星宸科技立足ISP核心能力驱动AI眼镜芯片创新,2024年营收和利润增长,芯片聚焦痛点革新 [127] - 富瀚微提供完整芯片解决方案,2024年营收略降、利润增长,发布的MC6350有低功耗等特点 [134] - 国科微发布圆鸮AI ISP,2024年营收下降、利润增长,智慧视觉芯片产品有收入 [141] - 安凯微是物联网摄像机芯片供应商,发布低功耗智能视觉芯片,2024年营收下降、利润为负,研发投入增加 [148]
大增272%,国产蓝牙芯片业绩上涨
36氪· 2025-05-12 08:22
全球蓝牙设备市场增长 - 2023年全球蓝牙设备出货量突破50亿台 2024年真无线耳机(TWS)市场出货量达3.3亿台 同比增长13% 预计2028年蓝牙设备年出货量将达75亿台 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8% [1] 国产蓝牙芯片技术突破 - 国产厂商打破高端蓝牙芯片市场垄断 恒玄科技BES2600YP芯片以三合一方案打入高端耳机市场 股价一年内上涨超两倍 炬芯科技推出全球首款三核异构AI音频芯片 算力提升3倍以上 [4] - 中科蓝讯通过"讯龙三代"芯片与大模型软硬件适配 产品单价从1元白牌芯片提升至中高端水平 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型 [4] 主要蓝牙芯片公司2024年业绩 - 恒玄科技2024年营收32.63亿元 同比增长49.94% 净利润4.61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95亿元 净利润1.91亿元 同比增长590.22% [5][7] - 杰理科技2024年营收31.2亿元 同比增长6.47% 净利润7.94亿元 同比增长27.03% 毛利率35.77% 研发费用2.86亿元 [5][7][8] - 中科蓝讯2024年营收18.19亿元 同比增长25.72% 净利润3.1亿元 同比增长23.35%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67亿元 净利润0.45亿元 同比下降18.21% [5][8][9] - 泰凌微2024年营收8.44亿元 同比增长32.71% 净利润0.96亿元 同比增长93.87% 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营收2.3亿元 同比增长43% 预计净利润0.35亿元 同比增长894% [5][9][10] - 炬芯科技2024年营收6.52亿元 同比增长25.3% 净利润1.07亿元 同比增长63.8% 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营收1.91亿元 预计净利润0.41亿元 同比增长385.67% [5][10][11] 蓝牙技术演进与应用拓展 - 蓝牙技术联盟发布LE Audio及Bluetooth LE技术趋势 支持更大传输频宽 5GHz或6GHz频段 以及更精准位置信息 与多家厂商合作推出Gaming Audio Profile 1.0标准 降低延迟 [12] - 蓝牙5.2版引入EATT协议 LE同步传输通道和低功耗功率控制 提升传输密度 降低延迟 增强安全性 蓝牙5.4标准支持PAwR模式 将车载钥匙响应延迟从500毫秒压缩至30毫秒 [13] - 蓝牙芯片从连接器进化为边缘计算节点 在工业物联网中处理传感器数据时间从2.3秒缩短至80毫秒 价值量从0.5美元跃升至3-5美元 [14] - 蓝牙技术在AR/VR设备应用增长 预计2028年出货量突破1亿台 年复合增长率45%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通过Mesh网络提升生产效率30%以上 [14] - 消费市场对集成手势识别 健康监测 空间音频等功能的蓝牙芯片需求增长 推动产品平均售价提升20%-30% [15] 行业驱动因素 - 消费电子市场复苏与物联网设备需求叠加推动蓝牙设备增长 [1] - 蓝牙技术向智能家居 穿戴设备 工业控制等场景渗透 从单一消费需求转向全场景智能化 [11] - 端侧AI 边缘计算等技术成熟 使蓝牙芯片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核心智能节点 [15]
中科蓝讯(688332):季节影响放量节奏,关注品牌导入进展
中泰证券· 2025-05-11 20: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新品导入及下游AI端侧进展,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3.90亿、4.99亿、6.30亿元,对应PE为30、23、19倍,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总股本1.2031亿股,流通股本4402万股,市价101.40元,市值12.19895亿元,流通市值4.46377亿元 [4] 业绩情况 2024年全年 - 实现收入18.19亿元,同比增长25.72%,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增长19.23%,扣非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40.44%,全年毛利率22.92%,同比增加0.36pct,研发费用1.62亿元,研发费用率8.9%,同比减少2.43pct [4] 2024年Q4 - 营收5.71亿元,同比增长43.72%,环比增长24.95%,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71.53%,环比增长29.57%,扣非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同比增长94.38%,环比增长6.84%,毛利率22.91%,同比增加1.47pct,环比减少1.6pct [4] 2025年Q1 - 实现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35.68%,实现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下降18.21%,环比下降51.93%,扣非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下降19.93%,环比下降47.30%,毛利率22.86%,同比增加2.43pct,环比减少0.05pct,利润同比承压主因费用增长,研发费用0.46亿元,同比增长53%,研发费用率为12.53% [4] 产品情况 - 持续推进产品矩阵布局,蓝牙耳机新推出BT897X系列产品,基础功耗优化到4mA级别,音频指标提升到行业领先水平;BT895X芯片采用CPU + DSP + NPU的多核架构,高算力、低功耗,可满足AI耳机端侧对语音处理、高速音频传输等的需求,已被搭载于FIIL GS Links AI高音质开放式耳机 [4] 市场进展 - 采取市场导向型研发模式,结合RISC - V指令集架构,成本优势显著,产品价格具备较强竞争力;讯龙高端系列芯片已顺利导入下游众多品牌供应体系,已进入包括小米、realme真我、百度、万魔、倍思等,未来随讯龙二代、三代产品在下游品牌端持续导入,以及智能手表类单品上量,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趋势向上 [4] 盈利预测及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447|1819|2321|2945|3628| |增长率yoy%|34%|26%|28%|27%|23%| |净利润(百万元)|252|300|390|499|630| |增长率yoy%|79%|19%|30%|28%|26%| |每股收益(元)|2.09|2.49|3.24|4.15|5.24| |每股现金流量|-0.88|3.56|3.75|8.14|1.61| |净资产收益率|7%|7%|9%|10%|12%| |P/E|46.4|38.9|30.0|23.4|18.5| |P/B|3.1|2.9|2.7|2.4|2.1| [2]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百万元)|1847|2007|3040|3279| |应收票据(百万元)|4|30|38|47| |应收账款(百万元)|61|60|53|55| |预付账款(百万元)|12|27|34|41| |存货(百万元)|612|1001|694|1359|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4223|4732|5475|6406|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51|51|51|51| |固定资产(百万元)|6|153|221|253|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316|473|547|586| |资产合计(百万元)|4539|5205|6022|6992| |短期借款(百万元)|303|97|226|335| |应付账款(百万元)|132|533|679|839| |合同负债(百万元)|4|42|53|65|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529|779|1071|1355| |长期借款(百万元)|0|50|100|180|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7|57|107|187| |负债合计(百万元)|536|836|1178|1542|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百万元)|3990|4356|4832|5437|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4003|4369|4844|5450|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4539|5205|6022|6992| [6]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819|2321|2945|3628| |营业成本(百万元)|1402|1778|2241|2743|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8|9|12|15| |销售费用(百万元)|9|9|12|15| |管理费用(百万元)|34|53|59|62| |研发费用(百万元)|162|162|206|229| |财务费用(百万元)|-44|10|11|20| |信用减值损失(百万元)|0|-3|-3|-3|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44|-2|-2|-2|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百万元)|30|30|30|30| |投资收益(百万元)|26|29|37|31| |其他收益(百万元)|50|50|50|50| |营业利润(百万元)|310|403|517|652| |利润总额(百万元)|310|403|517|652| |所得税(百万元)|10|13|18|22| |净利润(百万元)|300|390|499|63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00|390|499|630| |NOPLAT(百万元)|257|399|510|649| |EPS(摊薄)(元)|2.49|3.24|4.15|5.24| [6]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428|452|980|193| |现金收益(百万元)|268|404|594|770| |存货影响(百万元)|202|-389|307|-665| |经营性应收影响(百万元)|22|-38|-7|-16| |经营性应付影响(百万元)|-5|402|145|161| |其他影响(百万元)|-60|74|-60|-56|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128|-102|-91|-99| |资本支出(百万元)|-15|-161|-157|-160| |股权投资(百万元)|-51|0|0|0| |其他长期资产变化(百万元)|-1062|59|66|61| |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609|-190|144|145| |借款增加(百万元)|-498|-156|179|189| |股利及利息支付(百万元)|-119|-48|-56|-79| |股东融资(百万元)|11|0|0|0| [6][7]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25.7%|27.6%|26.9%|23.2%| |EBIT增长率|32.6%|55.2%|27.8%|27.3%| |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19.2%|29.9%|28.0%|26.2%| |毛利率|22.9%|23.4%|23.9%|24.4%| |净利率|16.5%|16.8%|17.0%|17.4%| |ROE|7.5%|8.9%|10.3%|11.6%| |ROIC|10.7%|15.3%|15.7%|16.2%| |资产负债率|16.9%|23.9%|24.9%|11.8%| |债务权益比|9.0%|4.7%|7.9%|10.5%| |流动比率|8.0|6.1|5.1|4.7| |速动比率|6.8|4.8|4.5|3.7| |总资产周转率|0.4|0.4|0.5|0.5|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1|9|7|5|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4|67|97|100| |存货周转天数|183|163|136|135| [6][7] 每股指标及估值比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每股收益(元)|2.49|3.24|4.15|5.24|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3.56|3.75|8.14|1.61| |每股净资产(元)|33.17|36.21|40.16|45.20| |P/E|39|30|23|19| |P/B|3|3|2|2| [7]
中科蓝讯(688332):季节影响放量节奏 关注品牌导入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5-11 20:3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8.19亿元,同比增长25.72%,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增长19.23%,扣非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40.44% [1]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5.71亿元,同比增长43.72%,环比增长24.95%,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71.53%,环比增长29.57%,扣非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同比增长94.38%,环比增长6.84% [1]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下降18.21%,扣非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下降19.93% [1][3] - 2024年全年毛利率22.92%,同比提升0.36个百分点,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22.86%,同比提升2.4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05个百分点 [2][3] 研发投入与产品创新 - 2024年研发费用1.62亿元,研发费用率8.9%,同比下降2.43个百分点,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0.46亿元,同比增长53%,研发费用率12.53% [2][3] - 公司推出BT897X系列蓝牙耳机产品,基础功耗优化至4mA级别,音频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2] - BT895X芯片采用CPU+DSP+NPU多核架构,具备高算力、低功耗特性,已应用于FIIL GS Links AI高音质开放式耳机 [2] - 公司积极布局Wi-Fi和视频芯片、AI端侧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以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3] 市场拓展与品牌合作 - 公司采取市场导向型研发模式,基于RISC-V指令集架构降低成本,产品价格具备竞争力 [4] - 讯龙高端系列芯片已导入小米、realme真我、百度、万魔、倍思等品牌供应链 [4] - 随着讯龙二代、三代产品持续导入及智能手表类单品上量,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4]
中科蓝讯: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09 18:28
权益分派方案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通过2025年4月29日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总股本基数120,305,250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20,305,250元 [1][2] - 分配对象为股权登记日收市后在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资金清算系统派发,有限售条件流通股由公司自行发放 [1][2] 分红实施时间节点 - 股权登记日、除权(息)日、现金红利发放日等关键日期未明确具体时间,需后续公告补充 [1] 差异化税收处理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过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持股1年以内(含1年)暂不扣税,转让时按持股期限补缴:1个月内税负20%,1个月至1年税负10% [2][3]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个人股东解禁前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0.90元),解禁后按持股期限计税 [4] - QFII股东和沪股通投资者均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0.90元,可自行申请税收协定优惠 [4]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不代扣税,税前每股派发1.00元 [4] 股东咨询方式 - 投资者可通过董事会办公室联系电话0755-26658506咨询权益分派事项 [5]
中科蓝讯(688332)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5-09 18:00
利润分配 - 每股现金红利1.00元[3] - 以总股本120,305,250股为基数,派发现金红利120,305,250元[6] 时间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5/5/15,除权(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5/16[3][8] - 利润分配方案于2025年4月29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4] 发放方式 - 无限售股红利委托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限售股红利公司自行发放[9] 纳税情况 - 不同股东类型纳税方式和税率不同[12][13][14]
中科蓝讯: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深耕研发拓品牌客户,开启WiFi/视频芯片新篇章-20250506
民生证券· 2025-05-06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中科蓝讯营收和利润双高增,持续开拓中高端品牌客户;2025年Q1营收同比持平,利润因研发投入增加而减少;后续随着产品矩阵完善和市场旺季到来,营收和利润有望高速成长 [3][4][5] - 公司产品性能升级,应用领域延伸,推出多款芯片,布局Wi-Fi和视频芯片领域,拓展产品线,开展AI端侧合作 [5][6] - 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88/4.91/6.25亿元,对应PE为31/25/20倍,维持“推荐”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年1Q公司实现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1.20%,环比减少35.68%;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减少18.21%,环比减少51.93% [3]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19亿元,同比增长25.72%;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增长19.23%;扣非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40.44% [3]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23.54/28.79/34.2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9.4%/22.3%/19.1%;归母净利润为3.88/4.91/6.2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9.2%/26.7%/27.2% [7] 业务发展 - 2024年下游消费电子行业回暖,公司布局新兴市场,产品丰富,突破拓展品牌客户,无线音频芯片销量超20亿颗,进入多家国内外终端品牌供应体系 [4] - 2025年Q1公司重视研发和产品迭代,推出有竞争力新产品,但因Q1是淡季,营收同比持平;研发费用投入0.46亿元,同比增长53.59%,归母净利润减少 [4] - 公司围绕战略定位保持核心技术领先,25Q1推出多款BT和AB系列芯片,性能提升;积极布局Wi-Fi和视频芯片领域,拓展产品线,开展AI端侧合作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