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利天恒(688506)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板六周年!他们有话说!
中国基金报· 2025-07-22 10:39
科创板发展成果 - 科创板六年内从首批25家上市公司扩展到近600家,构建覆盖芯片、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产业生态 [4] - 科创板上市公司中,超60家推出全球首创性产品,3成公司的产品或在研项目具有首创性,超6成公司的850多项产品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8] - 科创板培育出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等100余家芯片企业,构建总市值超3万亿元的芯片产业链 [17] 科创板制度创新 - 科创板实施注册制改革,允许未盈利企业通过"市值+研发"路径上市,为芯片等硬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17] - 科创板推出"1+6"改革政策措施,构建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设立科创成长层增强包容性 [32][41] - 科创板差异化表决权安排、成长分层等制度突破,弥合技术萌芽到产业落地的"达尔文之海" [28] 科创板投资生态 - 科创板ETF规模超过2600亿元,占国内A股股票型ETF比重约9%,成为最大单板块ETF品类 [13] - 科创50、科创100等宽基ETF及芯片、人工智能等主题ETF成为投资者重要配置工具 [13] - 主动偏股型公募显著超配科创板,保险等耐心资本入市看重权益投资弹性 [41] 重点产业发展 - 半导体产业在科创板权重凸显,景气度随AI浪潮显著上行,带动科创板整体投资热情 [41] - 生物医药企业如百利天恒通过科创板融资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营收增长936% [45] - 新能源产业引领全球绿色转型,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 [25] 未来发展方向 - 科创板将重点培育全球产业链"链主"企业,推动从"0"到"1"的原创突破 [5] - 需建立前瞻性科创属性评估体系,引导资本向AI、商业航天等战略前沿领域集聚 [28] - 通过提升机构投资者占比、完善做市商机制,增强市场对科技企业长研发周期的容忍度 [29]
龙头企业寄语:科创板改革显著提升对科创企业支持力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0:12
科创板六周年发展概况 - 科创板于2019年7月22日正式启动 截至2025年7月22日上市公司数量达589家 成为全球硬科技企业聚集地 [1] - 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 持续推动制度创新与产业升级 为科技企业提供开放包容高效的资本环境 [1][3] 企业上市融资成效 - 海光信息通过科创板平台实现多代CPU和DCU芯片自研及商用 产品广泛应用于云计算、AI等高端计算市场 [2] - 百利天恒在未盈利阶段实现上市 目前定增已获交易所审核通过 拟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 [4] - 拓荆科技上市后突破发展瓶颈 首年即实现盈利 PECVD、ALD等核心产品实现技术迭代和量产扩大 [5][6] - 泽璟制药作为首家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 已实现3个新药上市销售 营业收入逐年增长 [9] - 奥比中光2022年以未盈利状态上市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13] 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 - 科创板推出"科八条"、"1+6"等改革举措 包括设立科创成长层和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 [3][6][11] - 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至人工智能等领域 为未盈利企业提供上市通道 [11][13][16] - 新政策打破传统盈利指标束缚 聚焦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空间 增强制度包容性 [4][11][12]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海光信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独立实现高端处理器自主研发 占据国内智能计算市场头部份额 [2] - 中控技术在AI、机器人领域持续投入 巩固工业自动化领先地位 市场份额稳步扩大 [7] - 云天励飞加大AI推理芯片研发 引领生态建设 迎接大模型云端推理服务产业爆发 [16] 国际化发展与市场拓展 - 中控技术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提升 加快国际化步伐 与全球领先企业展开竞争合作 [7] - 百利天恒推动跨国药企合作 保障创新药管线在国际市场研发进程 [4] - 泽璟制药全面布局国际化合作 新药研发成果多次登上国际学术舞台 [9] 产业影响与生态建设 - 海光芯片有效缓解国产高端算力需求压力 成为千行百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计算引擎 [2] - 拓荆科技产品在先进存储、逻辑等领域广泛应用 助力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快速发展 [6] - 科创板构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资本支撑 [11][14]
科创板,真6!上市公司、券商高管齐齐“点赞”
证券时报· 2025-07-21 22:03
科创板六周年发展成果 - 科创板已成为硬科技企业绽放光芒的舞台,培育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八成[1][3][6] - 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从首批25家增长至589家,形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多个科技前沿领域的创新矩阵[6] - 科创板通过制度创新为未盈利高成长性企业开辟融资渠道,如海光信息、泽璟制药等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落地[7][10][12] 科创板制度创新 - 近期推出"1+6"改革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提升对科技企业的包容性[2][3][5][6] - 科创板引入战略投资者跟投制度和动态分层管理,优化审核机制,提高资源配置精准度[2][3][6] - 注册制改革使科创企业上市便利度提升,发行定价自主性增强,如百利天恒在未盈利阶段即实现上市[6][10] 企业案例与行业影响 - 海光信息芯片占据国内高端计算市场头部份额,应用于能源、金融等行业的数据中心和智算中心[7] - 中控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巩固领先地位,通过科创板融资加速AI和机器人技术研发[8] - 泽璟制药作为首家以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已实现3个新药产品获批上市,营业收入逐年增长[10] - 拓荆科技上市后突破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技术瓶颈,PECVD、ALD等产品实现量产规模扩大[12] 未来发展方向 - 科创板将重点培育新兴产业领军者,如通过科创成长层服务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3][6][11] - 行业期待进一步优化未盈利企业监管机制、丰富再融资工具、拓宽长期资金入市渠道[10][11][12] - 科创板将持续推动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助力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8][11][12]
八连涨后首度回调,药ETF盘中下探2%,百利天恒领跌!医疗ETF溢价走阔!“政策加码+业绩转暖”逻辑或仍在
新浪基金· 2025-07-21 13:54
行业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一场 围绕对创新药械开展医保综合价值评价议题进行交流 20余家医药企业 高校科研院所 医疗机构代表参与[2] - 国家医保局年内首次构建基本医保保基本+商保目录覆盖高值创新药的双轨支付体系 为高价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提供支付支持[2] 市场表现 - 7月21日创新药热门股大幅回调 百利天恒 百济神州 信立泰等个股出现显著下跌[1] - 药ETF(562050)盘中一度跌逾2% 止步八连升[1] - CXO概念股跌幅靠前 凯莱英 昭衍新药跌逾2%[3] - 医疗ETF(512170)水下盘整 场内宽幅溢价 或有资金逢跌吸筹[3] 投资机会分析 - 政策支持加码叠加业绩转暖逻辑 医疗 制药等板块值得持续关注[2] - 药ETF(562050)作为国内首只聚焦A股50大龙头药企的ETF 重仓创新药并兼顾中药 完全不含医疗和CXO[2] - 医疗ETF(512170)聚焦医疗器械+医疗服务 与AI医疗高相关 覆盖6只CXO龙头股 场外联接基金代码A类162412/C类012323[2]
科创板平均股价31.78元,41股股价超百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8 19:32
科创板股价表现 - 科创板平均股价为31.78元,其中股价超100元的有41只,股价最高的是寒武纪(582.62元) [1] - 科创板股今日上涨324只,下跌257只,收盘价在50-100元之间的有121只,30-50元的有167只 [1] - 科创板百元股今日平均上涨0.22%,其中18只上涨,23只下跌,涨幅居前的有百利天恒(6.70%)、拓荆科技(4.86%) [1][2] - 科创板百元股相对发行价平均溢价339.86%,溢价幅度居前的有百利天恒(1199.76%)、安集科技(1071.45%) [1] 行业分布 - 科创板百元股主要集中在电子(18只)、医药生物(9只)、计算机(6只)行业 [1] - 电子行业代表公司包括寒武纪、茂莱光学、中微公司等 [2][3] - 医药生物行业代表公司包括百利天恒、惠泰医疗、百济神州等 [2][3] 资金流向 - 科创板百元股今日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1.29亿元 [2] - 净流入居前的有拓荆科技(4556.25万元)、寒武纪(3631.48万元) [2] - 净流出居前的有海光信息(15785.72万元)、百济神州(6653.65万元) [2] 融资融券 - 百元股最新融资余额合计258.11亿元,融券余额合计1.63亿元 [2] - 融资余额居前的有寒武纪(37.12亿元)、海光信息(32.60亿元) [2] - 融券余额居前的有海光信息(0.17亿元)、寒武纪(0.12亿元) [2]
交银医疗健康混合发起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294.79万元 净值增长率17.76%
搜狐财经· 2025-07-18 19:11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294.79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684元 [2]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7.76%,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3187.06万元 [2] - 截至7月17日,单位净值为1.537元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9.70%,同类排名19/138 [2]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61.76%,同类排名27/138 [2]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56.19%,同类排名33/133 [2] - 基金成立以来夏普比率为0.9484 [7] - 基金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为17.28%,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4年四季度为13.72% [9] 投资策略与行业观点 - 基金属于偏股混合型,长期投资医药医疗股票 [2] - 展望2025年三季度,创新药行情有望持续,原因包括未出现证伪产业趋势的利空、龙头公司估值合理、下半年有WCLC和ESMO等学术会议催化 [2] - 组合策略以创新药仓位为核心,兼顾配置下半年有望出现业绩拐点的细分行业和个股 [2] 持仓与仓位管理 - 成立以来平均股票仓位为78.84%,同类平均为86.9% [12] - 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仓位达90.79%的最高水平,2023年末最低为37.61% [12] - 二季度末十大重仓股为信达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泽璟制药、恒瑞医药、三生制药、康方生物、石药集团、百济神州、药明合联、百利天恒 [17] 基金规模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3187.06万元 [2][14]
银华医疗健康量化股票发起式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70.42万元 净值增长率3.25%
搜狐财经· 2025-07-18 16:53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70.42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363元 [2]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3.25%,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2277.19万元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2.97%,同类排名47/54 [2]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8.70%,同类排名47/54 [2]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9.99%,同类排名45/53 [2]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5.15%,同类排名29/46 [2]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1083,同类排名30/46 [7]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39.37%,同类排名24/46 [8]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1年一季度,为25.15% [8] 基金投资策略 - 长期投资于医药医疗股票,属于标准股票型基金 [2] - 看好创新药产业链发展前景,创新药企业产品管线出海加速,授权价格逐步上涨 [2]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89.19%,同类平均为88.16% [11] - 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仓位达到92.5%的最高水平,2024年上半年末最低为85.16% [11] 基金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十大重仓股为恒瑞医药、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百济神州、华东医药、科伦药业、百利天恒、贝达药业、泽璟制药、凯莱英 [16]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全称为AI基金银华医疗健康量化股票发起式A(005237) [2] - 截至7月17日单位净值为1.253元 [2] - 基金经理为马君和杨腾 [2]
深度:创新药的前世今生,热点题材全揭密
搜狐财经· 2025-07-17 11:59
创新药行业发展历程 - 2015年前中国医药产业以仿制药为主,药审周期长(3-5年),研发投入低(药企研发费用率不足5%)[2] - 恒瑞医药2014年推出首个国产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百济神州泽布替尼2019年获FDA批准成为首个出海中国原研药[3] - 2015年药审改革推动药企向创新药转型,2017年加入ICH为创新药出海奠定基础[5] 政策支持体系 - 2025年临床试验审评时限从60日压缩至30日,北京试点平均用时23.8个工作日(提速70%)[5] - 2025年上半年批准43款创新药,国产占比超90%,抗肿瘤药物占比40%[5] - 北京市新政允许国谈创新药直接入院,医保基金探索与药企直接结算[5] - 2025年拟推出《商保创新药目录》拓展支付渠道[4] 技术突破与国际化 - 百利天恒EGFR×HER3双抗ADC进入III期临床,迪哲医药舒沃哲®获FDA加速批准[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药企海外授权交易70笔,首付款33亿美元,交易总额480亿美元[6]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12.5亿美元首付款的PD-1/VEGF双抗合作[6] 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16日创新药板块主力净流入17.02亿元,千红制药、翰宇药业单日资金流入超1.5亿元[9] - 港股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34%,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平均市盈率52.98倍,市净率3.19倍[9] 核心企业分析 恒瑞医药 - A股市值第一(3797.81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63.46亿元[10] - 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累计销售额超200亿元,GLP-1/GIP双激动剂HRS9531 III期临床显示48周体重降幅17.7%[10] - 与美国Hercules达成GLP-1组合授权协议,首获19.9%股权+许可费[10] 百济神州 - 港股市值第一(3694.74亿元),泽布替尼2024年上半年全球销售额80.18亿元(同比+122%)[10] - 2025年Q1亏损收窄至12.5亿元,预计全年净利润转正[10] 百利天恒 - ADC领域领跑者,BL-B01D1授权BMS首付款8亿美元+潜在总额84亿美元[11] - 2024年营收58.23亿元(同比+936%),净利润37.08亿元[11] 信达生物 - GLP-1领域领军者,玛仕度肽成为首个国产GLP-1减重创新药[11] - PD-1达伯舒累计销售额超35亿元,2024年研发投入20亿元[11] 未来趋势 - AI制药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突破30亿美元[16] - 2030年国产创新药海外收入占比或超30%[16] - 2030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接近2.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4.1%[16]
双抗ADC只是开胃菜!百利天恒的“创新家底”有多厚?
格隆汇· 2025-07-16 10:38
全球首个双抗ADC进展 - 百利天恒的EGFR×HER3双抗ADC伦康依隆妥单抗(BL-B01D1)用于治疗鼻咽癌的III期临床试验期中分析达到主要终点,成为全球首个完成III期临床验证的双抗ADC [1] - BL-B01D1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总额84亿美元的BD合作,显示其全球首创价值 [2] - 该药物已在非小细胞癌、小细胞癌、乳腺癌等10项III期临床研究中推进,其中5项适应证被中国NMPA列入突破性疗法名单 [2] BL-B01D1临床数据表现 - 鼻咽癌I期数据显示:24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RR)45.8%,疾病控制率(DCR)100% [3] - 非小细胞癌I期数据:68例患者ORR 35.3%,DCR 82.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6.7个月;EGFR突变亚组ORR 66.7%,DCR 100% [6] - 小细胞癌I期数据:ORR 55.2%,中位总生存期(mOS)12.0个月;PD-(L)1经治患者亚组ORR达80% [6] 多癌种布局与市场潜力 - 中国鼻咽癌新发病例占全球47%(2022年5.1万例),肺癌全球年新发病例约200万例(NSCLC占85%,SCLC占15%) [3][5] - 正在中美开展40余项临床试验,覆盖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等实体瘤,2024年下半年预计公布多项III期关键数据 [2][6][7] ADC管线矩阵 - 基于HIRE-ADC平台布局近10款ADC药物,包括HER2 ADC(BL-M07D1)、CD33 ADC(BL-M11D1)、Claudin18.2 ADC(BL-M05D1)等 [7][8] - BL-M07D1在HER2阳性乳腺癌等11项临床试验中推进,BL-M14D1(DLL3 ADC)赛道竞争缓和且具海外授权潜力 [9][10] - BL-B16D1为第二代EGFR×HER3双抗ADC,采用新毒素技术,具备BD潜质 [10] 多抗与双抗平台技术 - 创新多抗平台(GNC)研发4款临床阶段药物,包括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四抗GNC-038(CD3×4-1BB×PD-L1×CD19) [12][15] - 双抗SI-B001(EGFR×HER3)在NSCLC、头颈鳞癌等II期研究中ORR达47.4%-58.2%,mPFS 5.4-7.2个月 [14] - PD-1×CTLA-4双抗SI-B003处于II期,差异化布局竞争缓和赛道 [14] 行业地位与研发战略 - 公司通过ADC、多抗、双抗平台构建丰富管线梯队,覆盖单抗ADC至四抗药物,展现从跟随到引领的创新能力 [16] - BL-B01D1三期成功标志中国创新药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未来可能继续达成高额BD合作 [16]
百利天恒20250715
2025-07-16 08:55
纪要涉及的公司 百利天恒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产品 BLB01D1 研发进展**:全球首创的 EGFR - HER3 双抗 ADC,国内开展 40 余项临床研究,含 9 个单药后线三期注册临床,联合奥西替尼治疗一线 EGFR 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进入三期临床,6 月 ESCO 会议公布后期临床数据,9、10 月 WCLC 及 ESMO 会议将更新,7 月 2 日国内后线三期鼻咽癌临床试验达主要终点,预计近期量产,2026 年中上市[2][3][4] - **海外市场布局**:与 BMS 合作启动一系列三期临床,BMS 已启动 BLB01D1 头对头化疗一线治疗不适用 PD - 1 的三阴乳腺癌患者注册 237 临床,下半年预计启动一到两个三期临床,2026 年计划启动更多[2][5] - **研发管线**:围绕 ADC 和 GNC 两大领域,8 款 ADC 产品进入临床阶段,HER2 ADC 进入三期临床,CD33 ADC 处于 IB 期尾声,下半年有验证性数据读出,国内开展 10 项三七(37)临床试验,海外下半年计划开启肺癌及泌尿科肿瘤等新试验,还有多个全球领先双抗产品[6] - **公司基本情况和历史发展**:1996 年成立,最初从事纺织药业务,2010 年开始创新药研发,在中国和美国设研发中心,截至 2022 年在全球 16 个国家和地区申请 200 多项专利,多款核心产品开展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7] - **BLB01D1 设计原理**:基于自主研发的 EGFR - HER3 抗体,连接拓扑异构酶类似物小分子毒素,实现协同内化,定向杀伤 EGFR 依赖肿瘤,减轻 HER3 引起的耐药性,分子设计优先结合 EGFR 再结合 HER3,避免靶毒性,截至 7 月全球 18 款双抗 ADC 进行临床试验[8] - **公司未来发展前景**:随着 BLB01D1 等核心单品获得成药性验证及新药开发项目推进,有望从 biotech 企业成长为大型 biopharma 企业,下半年有诸多催化剂事件[9][10] - **ADC 药物研发进展**:在 ADC 药物研发方面全球领先,Herstory Dxd 2025 年 5 月撤回肺癌上市申请但进度迅速,国内开展十个三期临床试验,海外一个正在进行,预计 2026 年开始陆续获更多适应症批准并可能 off label 使用[11] - **Herstory Dxd 临床数据表现**:非小细胞肺癌(EGFR 突变型)PFS 约 6 - 7 个月,ORR 达 52.5%;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PFS 为 5.4 个月;小细胞肺癌二线患者 PFS 为 6.9 个月;三阴性乳腺癌 PFS 为 8.3 个月[12] - **Herstory Dxd 安全性**:主要有化疗相关血液毒性,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可控,靶向毒性集中在 EGFR 相关不良反应,大于等于 3 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仅 1%[13] - **与 BMS 合作协议**:2023 年 12 月达成独家授权许可协议,获 8 亿美元首付款及总交易额 84 亿美元,在美国共同开发,各承担 50%费用并分享 50%收益[14] - **未来销售前景预期**:Herstory Dxd 国内适应症销售峰值预计达 150 亿人民币,海外市场达 80 亿美元,一款药品预计贡献接近 1500 亿人民币市值[3][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除 Herstory Dxd 外,开发的 HER2 ADC 正在推进头对头 DDM one 三期临床试验,还开发了四抗平台,包括针对 CD3、4 - 1BB、PD - L1 和特异肿瘤抗原 CD19 的多抗体疗法,项目有巨大市场潜力[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