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天恒(688506)

搜索文档
市值“一哥”十年变迁,成都向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23:00
成都本土上市企业市值里程碑 - 新易盛市值达到2802.67亿元 成为成都首家突破3000亿市值的企业[1][5] - 百利天恒市值1363.4亿元 与新易盛共同构成成都首次"双千亿市值"格局[1][5] - 通威股份市值959.82亿元 曾在2020年作为成都唯一千亿市值企业达到1730.4亿元峰值[1][5] 历史市值格局演变 - 2015年国金证券成为成都首家千亿市值企业 峰值达1027.68亿元但仅维持一周[2] - 2015-2019年形成"四强均衡"格局 榜首企业市值维持在500亿左右[3] - 2020年后进入"一超多强"阶段 通威股份领跑且新企业陆续进入前十[5] 持股主体财富分布 - 百利天恒实控人朱义持股市值达1013.2亿元 位居财富榜首位[6][7] - 通威股份刘汉元持股市值347.54亿元 百利天恒董事张苏娅以325.57亿元位列第三[6][7] - 财富榜呈现新面孔、新产业、新科技三大特征 科创板及创业板企业占主导[7][8] 重点企业业务特征 - 新易盛主营100G至1.6T高速光模块 服务于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及互联网厂商[9] - 百利天恒从仿制药转型创新生物药 已研发8款临床阶段ADC抗癌药物[9] - 市值200亿级"腰部企业"包括成都华微(算力)、佳驰科技(电磁新材料)、中无人机(无人机)等[9] 城市产业基础支撑 - 电子信息产业为成都首个万亿级集群 聚集2000多家规上企业及30多家上市公司[13] - 创新药产业通过系统化培育 聚集药明康德、科伦博泰等企业并推动先导科技科创板上市[13] - 已形成2个万亿级、3个五千亿级、2个两千亿级、5个千亿级及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体系[13] 产业发展政策动向 - 成都设立首期112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 远期规模达2600亿元 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10] - 头部企业均具备20年以上产业深耕历史 百利天恒始于1996年 新易盛源于2004年 通威股份2006年进入光伏领域[12]
市值“一哥”十年变迁 成都向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22:59
核心观点 - 成都本土上市企业市值在2025年8月实现历史性突破 新易盛市值突破3000亿元 百利天恒市值超1363亿元 首次形成"双千亿"格局 反映城市产业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转型的成果 [1][5][8] - 市值榜变化体现城市产业禀赋与长周期发展的必然性 头部企业均深耕行业超20年 依托成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优势实现规模化崛起 [11][13][14] 市值榜单排名 - 截至2025年8月26日 新易盛以2802.67亿元市值位列成都本土企业第一 百利天恒以1363.40亿元居第二 通威股份(959.82亿元)、川投能源(757.51亿元)及成都银行(756.98亿元)分列第三至五位 [1] - 市值前十企业涵盖光通信(新易盛)、生物医药(百利天恒、科伦药业)、新能源(通威股份、盛和资源)、基础设施(四川路桥)及高端制造(东方电气、中无人机)等领域 [1][9] 历史对比与格局演变 - 2015年国金证券成为成都首家千亿市值企业 但仅维持一周 此后四年市值榜呈"四强均衡"格局 头部企业市值徘徊于500亿元级 [3] - 2020年通威股份市值突破1730亿元 打破均衡格局 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但2024年末其市值回落至995.39亿元 千亿企业暂时空缺 [4][5] - 2025年新易盛、百利天恒双千亿格局标志成都资本市场进入新阶段 头部企业更替反映产业从传统金融、白酒向科技驱动型转变 [1][4][5] 持股主体身家榜 - 百利天恒实控人朱义持股市值达1013.20亿元 居身家榜首位 通威股份刘汉元(347.54亿元)与百利天恒董事张苏娅(325.57亿元)分列二三位 [6][7] - 身家榜前十中新易盛高光荣(207.38亿元)、黄晓雷(200.03亿元)及科伦药业刘革新(144.78亿元)等上榜 反映新兴科技企业资本价值提升 [7] 产业特征与集群优势 - 新晋头部企业均属新质生产力领域:新易盛主营800G/1.6T高速光模块 百利天恒聚焦创新ADC药物 佳驰科技涉足电磁新材料 [8][9] - 成都已形成电子信息(万亿级)、装备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及创新药(500亿级)、无人机(百亿级)等特色赛道 为企业提供产业链协同基础 [14][15] - 城市未来产业基金首期规模1120亿元 瞄准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 进一步强化产业升级动能 [10] 企业成长路径 - 新易盛起源于2004年光通信技术积累 百利天恒从1996年仿制药企转型生物药 通威股份2006年布局光伏 均经历超20年产业深耕 [11][12][13] - 头部企业崛起依托城市产业禀赋:成都聚集2000余家规上电子信息企业 30余家本土上市企业 形成全国罕有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14]
百利天恒股价跌5.15%,建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7.27万股浮亏损失127.2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1:15
股价表现 - 8月27日股价下跌5.15%至322.50元/股 成交额3.17亿元 换手率0.92% 总市值1293.22亿元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6年8月17日 于2023年1月6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药品研发、生产及销售 收入构成中99.57%为时点确认 0.43%为时段确认 [1] - 注册地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及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 [1] 基金持仓情况 - 建信上证科创板综合ETF(589880)二季度持有7.27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1.73% 位列第五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成立于2025年2月20日 最新规模12.48亿元 成立以来收益率为24.63% [2] - 根据测算 当日该基金持仓浮亏约127.27万元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葛鲁禹累计任职时间2年246天 现任管理基金总规模14.77亿元 [2]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29.69% 最差回报19.11% [2]
重仓医药背离“服务”:宝盈现代服务业混合风格漂移引关注,基金经理姚艺坦言看好创新药
新浪基金· 2025-08-26 18:09
基金风格偏离现象 - 宝盈现代服务业混合(代码:009223)实际投资组合高度集中于医药生物行业,与合同约定的“现代服务业”主题出现显著偏离 [1]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几乎全部为医药和港股科技板块个股,与社会服务、现代消费等领域关联微弱 [1] - 该基金的风格偏离并非短期行为,自2023年1月现任基金经理姚艺接手之初就已非常明显 [5] 持仓结构与行业集中度 - 科伦博泰生物-B持仓市值约2591万元,占净值比8.78%,为第一大重仓股,较上期减持31.07% [1][2]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百济神州-U、百利天恒、诺诚健华-U等,合计占净值比例较高,显示出极端的行业集中度 [1][2] - 2023年一季报持仓显示,前十大重仓股清一色为医疗健康类个股,合计占净值比例超过50% [5][6] 业绩表现与波动性 - 2025年以来收益率达64.73%,近一年回报73.28%,在同类中排名前列 [2] - 但长期业绩表现不佳,2021年下跌11.91%,2022年下跌9.32%,2024年下跌3.7%,业绩持续性和控回撤能力存在明显不足 [2] - 自2020年7月成立以来,总回报31.62%,年化回报5.52%,未显著跑赢业绩基准和沪深300指数 [2] 基金经理策略与定位错位 - 姚艺自任职以来总回报46.78%,年化回报15.85%,在同类排名前10%,但策略未能延续前任基金经理的持仓风格 [7] - 在最新二季报中明确表示“看好创新药板块”,认为其“政策环境友好、地缘风险小、BD交易超预期”,并强调将继续战略布局创新药,同时配置港股科技龙头 [7] - 这一论述与基金名称和主题定位出现明显错位 [7] 基金规模与投资者结构 - 该基金合计规模2.95亿元,机构投资者占比20.29%,个人投资者仍是主力 [9] - 尽管短期业绩出色,风格漂移行为带来合规瑕疵,可能导致投资者因主题误解而承受非预期风险 [9] 市场影响与未来关注点 - 宝盈现代服务业混合已成为“主题基金风格漂移”的典型样本,偏离合同约定的投资行为影响基金评价结果 [10] - 涉及公募信托责任与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根本问题,未来是否调整策略以回归主题市场将持续关注 [10]
沪深300制药指数报13434.35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复星医药等
金融界· 2025-08-26 15:40
指数表现 - 沪深300制药指数收盘报13434.35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10.82% 近三个月上涨12.16% 年初至今上涨23.32% [1] 指数构成 - 指数从沪深300中选取制药主题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反映行业整体表现 [1] - 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1000.0点 [1]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96.07% 恒瑞医药占44.62% 片仔癀占9.73% 云南白药占7.8% [1] - 科伦药业占6.59% 华东医药占6.11% 新和成占5.67% 复星医药占5.58% [1] - 百利天恒占3.99% 同仁堂占3.87% 华润三九占3.11% [1] 市场板块分布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70.72%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29.28% [1] 行业细分 - 药品制剂占比66.89% 中成药占比27.44% 原料药占比5.67% [1]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收购合并分拆参照细则处理 [2]
百利天恒遭机构减持背后:波动收益是否扭曲报表 定增事项是否压制股价
新浪证券· 2025-08-26 11:18
核心观点 - 百利天恒遭机构投资者减持 市研率显著高于同行 BD授权收入含金量弱于同行 估值存在透支风险[1] - 公司2025年中报营收同比暴跌96.92%至1.71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11.18亿元 同比下降123.96%[1] - 公司股价自2023年1月底至今涨幅超10倍 但基金持股比例从2024年末50.50%降至2025年中报30.43%[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71亿元 较去年同期55.53亿元减少96.92%[1] - 归母净利润-11.18亿元 较去年同期46.66亿元下降123.96%[1] - 研发费用持续增长 2025年上半年达10.39亿元 同比增长90.74%[7] - 历史研发费用:2019年1.81亿元 2020年1.96亿元 2021年2.79亿元 2022年3.75亿元 2023年7.46亿元 2024年14.43亿元[7] 机构持股变化 - 基金投资者持股比例从2024年末50.50%下降至2025年中报30.43%[3] - 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基金、中欧基金及广发基金均进行减持[3] - OAP III (HK) Limited持股27.73% 参考市值84.47亿元[4]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4.10% 参考市值12.67亿元[4] BD交易分析 - 2023年12月与BMS达成84亿美元合作协议 获得双抗ADC药物BL-B01D1全球独家商业化权益[5] - BMS支付8亿美元不可撤销首付款 占公司2024年收入超九成[6] - 潜在里程碑付款:2.5亿美元(2025年12月31日前启动II/III期试验) 另2.5亿美元(2026年12月31日前启动III期试验)[6] - 最高可达71亿美元开发注册销售里程碑付款 潜在总交易额84亿美元[6] - 公司与BMS在美国共同开发及商业化iza-bren 按约定比例分担费用及销售净损益[7] 研发进展 - 15个在研项目上半年投入9.07亿元 累计投入33.96亿元 预计总投资43.53亿元[7] - 新增4个创新药IND批件或受理阶段:BL-M09D1获CDE批准 BL-M14D1获FDA许可 BL-ARC001和BL-M24D1处受理中[7] - iza-bren在中美开展40余项临床试验 覆盖10余种肿瘤类型[8] - 美国开展3项II/III期注册临床试验 中国开展11项III期临床试验[8] - 2025年7月鼻咽癌III期临床试验期中分析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已完成Pre-NDA沟通交流[9] 估值分析 - 百利天恒市研率84倍 显著高于同行均值40倍[10] - 可比公司市研率:百济神州 信达生物 康方生物 科伦博泰 君实生物 范围18-65倍[10][11] - 生物制药领域BD交易里程碑达成率:2015-2021年27%-34% 2023年降至22%[9] - 2023年3期临床里程碑实际支付金额占比11% 商业化阶段实际支付金额占比仅3%[9] 定增计划 - 定增申请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拟募资不超过37.64亿元[11]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005万股 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11] - 发行定价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11] - 募集资金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11]
【机构调研记录】泉果基金调研稳健医疗、兆易创新等6只个股(附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8-26 08:12
稳健医疗业务表现 - 全棉时代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3% 7-8月销售增速回升 坚持四大战略推动业务发展[1] - 医疗板块围绕三大战略展开 重点提升产品结构和生产效率 推进海外供应链建设[1] - 棉柔巾业务增长持续好于大盘 下半年推出多款新品并加强渠道建设[1] - GRI上半年受中美关税战影响 供应链已全面恢复 预计下半年趋势向好[1] - 高端敷料/手术室耗材/健康个护业务增速较高 传统敷料业务保持稳定[1] - 全棉时代上半年毛利率提升 下半年继续优化商品组合和渠道结构提升利润率[1] - 线下门店聚焦高质量开店 提升同店同比 优化会员服务[1] - 所得税率上升因业务结构变化和全棉时代子公司迁址[1] 兆易创新业务进展 - 二季度NOR Flash高个位数增长 利基型DRAM增长超50% MCU接近20% 模拟芯片环比成长较高 传感器芯片增长约10%[2] - 预计第三季度环比增长 全年需求上涨 利基型DRAM供应偏紧缺至全年[2] - 下半年利基型DRAM营收显著增长 合约价格上涨 第三季度继续上涨[2] - 公司毛利率整体平稳 Flash温和涨价 DRAM毛利率提升 整体毛利率保持稳定[2] - NOR Flash需求端电子产品代码量上升 供应端晶圆制造产能紧张 供给短缺将持续较长时间[2] - MCU增长点在工业控制/光储充/白电等高门槛国产化替代方向 新产品收入贡献提升[2] - DDR4 8Gb收入贡献全年有望达DRAM收入三分之一 LPDDR4小容量产品全年收入占比可能提升到两位数[2] - 45nm NOR Flash产能爬坡 预计年底收入贡献15% 2026年补齐产品线 成本显著优势 芯片面积缩减20%[2] - 规划LPDDR5产品线 预计两年内推出 推出多核汽车MCU产品 AI MCU应用于AI场景[2] 锐捷网络业务状况 - 上半年数据中心产品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互联网客户 占比超过90% 400G产品占比超60%[3] - 下半年云端算力基础设施需求旺盛 互联网行业基于智算的资本开支预计继续加大[3] - 2T规格产品为200G+400G组合 支持大规模GPU集群互联[3] - 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11.45亿元 同比增长48% 主要面向SMB市场 合作伙伴数量增长到2620家[3] - Q2交付未受影响 Q3订单多为年初框采合同 预计新签订单增速可能下降[3] - 国内互联网大厂对国产化无明确时间表 国产12.8T芯片可满足大部分数据中心场景需求[3] - 上半年费用总额同比减少 预计全年费用同比持续下降[3] - 园区网络业务受宏观经济影响明显 2024年行业整体呈现下滑趋势 Q2略有复苏[3] - 数据中心产品毛利率15%-20% 企业网和SMB市场毛利率有所提升[3] - 数据中心预计增速超过50% 园区持平 SMB稳健增长20-30% 运营商可能下滑[3] 良信股份业务布局 - 数据中心业务分为互联网企业/运营商/单体项目三大板块 市场占有率集中在HVDC/UPS[4] - 下半年新能源业务增速可能放缓 将在数字能源/基础设施领域持续发力[4] - 海外大客户对产品有技术升级需求 原有供应商存在产能瓶颈 良信与海外大客户合作配合度较好[4] - 海外业务上半年毛利率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小幅下降[4] - 新能源BU中光伏/储能/风能占据较大份额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箱式变电站等增速较快 布局核电/氢能领域[4] 百利天恒研发进展 - 与BMS合作开发iza-bren 新开展3项II/III期海外关键注册临床试验 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和尿路上皮癌[5] - RC核药平台取得新突破 首款核药候选药物BL-RC001提交国内IND申请[5] - 新一代毒素药物BL-B16D1和BL-M17D1推进到临床试验阶段[5] - 已有9款DC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1款DC药物处于IND受理阶段[5] - 截至6月底研发费用为10.38亿元 预计未来临床研究费用会相应增长[5] - iza-bren治疗末线鼻咽癌III期临床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计划提交药品上市申请[5] - 公司目标5年内成为肿瘤治疗领域领先的入门级MNC[5] 广博股份经营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1.71亿元 同比上升2.38% 净利润7613.41万元 同比上升4.22%[6] - 休闲生活产品销售收入1.48亿元 同比增长40.38% 主要得益于外销生活周边品类销售显著增长[6] - 创意产品类销售收入下降 因市场环境变化导致IP学生产品销售下滑[6] - 深化IP运营 结合头部和小众IP 构建全链路营销体系 授权多个热门IP[6] - 推广品类包括徽章/色纸/立牌/卡牌/毛绒/水杯/文具等[6] - 在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建立生产基地 优化成本结构 增强市场竞争力[6] 消费电子ETF数据 - 产品代码159732 跟踪国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 - 近五日涨跌9.18% 市盈率44.73倍[9] - 最新份额25.1亿份 增加68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1.5亿元[9] - 估值分位67.84%[10]
【私募调研记录】高毅资产调研兆易创新、百利天恒等5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8-26 08:11
兆易创新业务增长与产品规划 - 2024年二季度NOR Flash实现高个位数增长,利基型DRAM增长超50%,MCU增长接近20%,模拟芯片环比成长较高,传感器芯片增长约10% [1] - 预计第三季度环比增长,全年需求上涨,利基型DRAM供应偏紧缺至全年,下半年利基型DRAM营收显著增长,合约价格第三季度继续上涨 [1] - 公司毛利率整体平稳,未来Flash温和涨价,DRAM毛利率提升,整体毛利率保持稳定 [1] - NOR Flash需求端电子产品代码量上升,供应端晶圆制造产能紧张,供给短缺将持续较长时间 [1] - MCU增长点在工业控制、光储充、白电等高门槛国产化替代方向,新产品收入贡献提升 [1] - DDR4 8Gb收入贡献全年有望达DRAM收入三分之一,LPDDR4小容量产品全年收入占比可能提升到两位数 [1] - 规划LPDDR5产品线,预计两年内推出,看好汽车MCU市场,推出多核产品,AI MCU应用于AI场景、AI算法搭载、内部集成NPU [1] - 45nm NOR Flash产能爬坡,预计年底收入贡献15%,2026年补齐产品线,成本显著优势,芯片面积缩减20% [1] 百利天恒研发进展与战略目标 - 与BMS合作开发iza-bren,新开展3项II/III期海外关键注册临床试验,分别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和尿路上皮癌 [2] - RC核药平台取得新突破,首款核药候选药物BL-RC001提交国内IND申请,新一代毒素药物BL-B16D1和BL-M17D1推进到临床试验阶段 [2] - 公司已有9款DC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1款DC药物处于IND受理阶段 [2] - 截至6月底,公司研发费用为10.38亿元,预计未来临床研究费用会相应增长 [2] - iza-bren治疗末线鼻咽癌III期临床达到主要研究终点,计划提交药品上市申请 [2] - 公司目标是在5年内成为一家在肿瘤治疗领域领先的入门级MNC [2] 硅宝科技业绩增长与业务拓展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70,710.07万元,同比增长47.36%,净利润增长51.56% [3] - 建筑胶和工业胶表现突出,建筑胶依靠品牌优势和市场拓展,工业胶通过技术创新和大客户合作实现增长 [3] - 江苏嘉好热熔胶业务受益于内需政策,需求量攀升 [3] - 公司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项目进展顺利,部分生产线已投产 [3] - 电子电池胶产品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汽车电子等领域,低空经济领域产品具有轻量化设计和高阻燃性能 [3] - 海外销售增长显著,未来将建立全球服务闭环网络 [3] - 公司已完成多项并购,未来将在有机硅材料、粘合剂、锂电材料等行业进行多元化发展 [3]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流程优化维持毛利率,未来将扩大生产规模,建设三大生产中心,形成双主业发展模式 [3] 天宇股份业务表现与产能规划 - 报告期内各业务板块毛利率同比环比均提升,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和降本增效 [4] - 沙坦类产品收入下降但毛利率稳定,非沙坦类业务储备丰富,未来增量品类包括内分泌与代谢类、血液类及抗感染类 [4] - 制剂业务有65个批文,20多个品种产生收入,集采收入占40%以上,产能44亿片,未来将新增60亿片产能 [4] - 研发投入1.16亿元,未来两年新品种将陆续上市 [4] - CDMO业务增长44.33%,下半年客户需求持续,盈利能力保持高水平,公司成为多个原研客户的战略供应商 [4] - 公司获得精神类药物专利独家授权,正积极开展相关化合物的工艺开发 [4] - 昌邑天宇产能利用率低,年产2万吨高纯溶剂项目预计9月投产,京圣药业新原料药项目验证批生产目标每年至少10个项目 [4] - 现金流减少因销售收入增长导致应收账款周期延长,下半年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和优化采购付款节奏 [4] - 仿制药产品国内销售占比15.5%,CDMO国内销售占比12.5%,预计国内业务将保持较快增长 [4] - 上半年各业务板块均增长,为全年业绩奠定良好基础,非沙坦类业务竞争力增强,制剂业务进入快速放量阶段 [4] 联赢激光订单与业务拓展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33亿元,同比增长5.3%,归母净利润5,792万元,同比增长13.16% [5] - 上半年新签订单25亿元,锂电业务17亿,非锂电业务8亿,全年订单目标45亿 [5] - 公司涉及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设备,已交付7台装配段设备给头部客户 [5] - 锂电设备更新周期2-3年,去年改造订单4.2亿,今年上半年2.7亿,全年预计5-6亿 [5] - 3C小钢壳电池上半年订单4-5亿,下半年预计6-8亿,四季度确收,新工艺极片加工设备明年放量 [5] - 极片加工设备目前针对消费电子产品电池,动力锂电正在试验应用 [5] - 公司在半导体、光伏、氢燃料、继电器、医疗器械等领域有新进展 [5] - 小钢壳电池应用于手机、手表、可穿戴设备、眼镜,未来可能用于平板和电脑 [5] - 信用及资产减值今年上半年2,787万元,预计全年比去年少,公司聚焦头部客户控制风险 [5] - 公司取得深圳知名半导体公司合格供应商资格,订单几百万,涉及激光焊接设备和代工业务 [5] - 公司有深圳总部和惠州、溧阳、日本三个基地,计划在德国、美国、匈牙利、香港、泰国设立公司 [5] 消费电子ETF市场表现 - 消费电子ETF产品代码159732,跟踪国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近五日涨跌9.18% [9] - 市盈率44.73倍,最新份额为25.1亿份,增加了68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5亿元 [9] - 估值分位67.84% [10]
【私募调研记录】中欧瑞博调研特宝生物、百利天恒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8-26 08:11
特宝生物调研要点 - 乙肝功能性治愈未来将趋于不同机制药物与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的联合优化[1] - 慢乙肝临床治愈门诊旨在广覆盖乙肝诊疗网络并提供全病程科学管理[1] - 与ligos合作探索清除感染细胞后的再感染控制 并收购九天生物以利用基因治疗平台提供更精准解决方案[1] - siRNA新技术已进入临床联合应用阶段 未来关键在于联合用药策略优化[1] - 干扰素渗透率提升依赖于疾病认知深化与不良反应管理优化[1] 百利天恒研发进展 - 与BMS合作开发iza-bren 新开展3项II/III期海外关键注册临床试验 分别针对三阴性乳腺癌 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和尿路上皮癌[2] - RC核药平台取得突破 首款核药候选药物BL-RC001提交国内IND申请[2] - 新一代毒素药物BL-B16D1和BL-M17D1推进至临床试验阶段[2] - 已有9款DC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1款DC药物处于IND受理阶段[2] - 截至6月底研发费用为10.38亿元 预计未来临床研究费用会相应增长[2] - iza-bren治疗末线鼻咽癌III期临床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计划提交药品上市申请[2] - 公司目标5年内成为肿瘤治疗领域领先的入门级MNC[2] 剑桥科技业务规划 - 与北美运营商主要业务集中在宽带接入和无线网络领域 2027年业务规划尚未明确[3] - 与多个北美大客户合作进展不同 有的产品验证接近完成 有的仍在进行中[3] - 上海和嘉善工厂将800G系列产品产能提升至年化200万只 明年上半年继续扩产[3] - 今年扩产计划顺利推进 明年产能配套目标较之前有所提升[3] - 今年扩产依靠自有资金 明年可能使用香港发行融资 物料储备足够支撑今年需求[3] 中欧瑞博机构背景 - 2007年成立 是中国最早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4] - 从事证券私募基金管理业务 专注于二级市场证券投资[4] - 成立14年以来与国内优秀金融机构合作发行50余只阳光私募产品[4] - 2014年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 2016年发行第一支海外基金[4] - 英文名rabbitfund体现敬畏风险的投资文化 始终把风险防范和管理摆在突出位置[4] - 坚持"与伟大企业共同成长 尊重趋势 策略适配"投资理念 秉持"春播 夏长 秋收 冬藏"投资哲学[4] - 14年来取得持续优秀业绩 获得晨星奖 金牛奖等业内荣誉[4]
【私募调研记录】泓澄投资调研百利天恒
证券之星· 2025-08-26 08:11
核心观点 - 百利天恒与BMS合作开发iza-bren并推进多项关键临床试验 计划提交药品上市申请 目标成为肿瘤治疗领域领先的入门级MNC [1] 产品研发进展 - iza-bren新开展3项II/III期海外关键注册临床试验 适应症包括三阴性乳腺癌 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和尿路上皮癌 [1] - RC核药平台取得突破 首款核药候选药物BL-RC001提交国内IND申请 [1] - 新一代毒素药物BL-B16D1和BL-M17D1推进至临床试验阶段 [1] - 公司已有9款DC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1款DC药物处于IND受理阶段 [1] - iza-bren治疗末线鼻咽癌III期临床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1] 研发投入 - 截至6月底公司研发费用为10.38亿元 [1] - 预计未来临床研究费用会相应增长 [1] 战略目标 - 公司目标在5年内成为肿瘤治疗领域领先的入门级MNC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