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瑞浦(688536)

搜索文档
A股模拟芯片集体飙涨,多股股价创新高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5 10:05
行业动态 - 模拟芯片概念股早盘集体冲高 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3只股均涨超12% 均创5月以来新高 上海贝岭封板[1] - 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1]
A股模拟芯片集体飙涨,多股股价创新高
第一财经· 2025-09-15 10:01
模拟芯片概念股市场表现 - 9月15日早盘模拟芯片概念股集体冲高 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均涨超12% 创5月以来新高 上海贝岭封板 [1] 行业政策动态 - 商务部于9月13日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1]
A股开盘速递 | 指数走强创指一度涨超2%!电池概念冲高 A股新高可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9:5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 创业板指数一度涨逾2% 权重股宁德时代涨超8% [1] - 截至发稿 沪指跌0.14% 深成指涨0.48% 创业板涨1.25% [1] 半导体芯片板块 - 半导体芯片板块大幅高开 圣邦股份、上海贝岭、思瑞浦、纳芯微涨停 [1][2] - 富满微、晶丰明源、芯朋微、艾为电子、英集芯、晶华微涨超10% [2]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并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 [2] - 半导体设备作为关键支撑环节是科技战重中之重 国产化率较低环节仍有较大替代空间 [2] - 半导体指数6470.89点 下跌5.07点 跌幅0.08% [3] - 圣邦股份最新价85.31元 主力净流入4.7亿元 [3] - 思瑞浦最新价170.5元 主力净流入372.1万元 [3] - 纳芯微最新价197.02元 主力净流出230.1万元 [3] - 上海贝岭最新价38.93元 主力净流入5.7亿元 [3] - 艾为电子最新价91.3元 主力净流入5363.8万元 [3] 固态电池概念 - 固态电池概念冲高 北京利尔涨停 海博思创涨超9% [4] - 海外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 头部电池厂订单饱满 部分厂家2026年电池订单已接近排满 [4] - 固态电池指数1340.62点 上涨8.69点 涨幅0.65% [5] - 中一科技最新价42.18元 主力净流入8938.4万元 [5] - 海博思创最新价206.3元 主力净流入1967.2万元 [5] - 湖南裕能最新价45.03元 主力净流入766.4万元 [5] - 万向钱潮最新价8.65元 主力净流入1.6亿元 [5] - 百利科技最新价6.46元 主力净流出3195.5万元 [5] 预制菜概念 - 预制菜概念表现活跃 得利斯、味知香涨停 [6] -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7] - 预制菜指数884.25点 上涨10.39点 涨幅1.19% [8] - 国联水产最新价4.18元 主力净流入5315.0万元 [8] - 得利斯最新价5.45元 主力净流入4615.2万元 [8] - 惠发食品最新价11.88元 主力净流入5946.2万元 [8] - 天康生物最新价7.98元 主力净流入3398.4万元 [8] - 味知香最新价28.61元 主力净流入1715.6万元 [8] 机构观点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中国股市上升逻辑可持续 年内A/H股指还会走出新高 [1][8] - 中国转型加快降低不确定性 无风险收益系统下沉 制度变化提振市场价值观念 [8] - 广发证券认为"量顶"后上涨趋势往往延续 光模块、PCB、创新药、科创芯片主线均未释放止损信号 [9] - 华西证券首选高景气赛道 如固态电池、储能、创新药、AI应用、人形机器人等 [10] - 新消费领域如IP经济、口含烟等值得关注 港股有望获得"外资+南下"双加持 [10]
对美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国产替代大势所趋
2025-09-15 09:4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模拟集成电路(IC)设计 特别是通用接口芯片(如CAN RS485 I2C)和三级驱动芯片[2] * 公司包括纳芯微 思瑞浦 新朋威 迪奥威 均位于江苏省[5] **反倾销调查核心观点与论据** * 调查由江苏省半导体协会申请 针对原产于美国的40纳米以上工艺模拟芯片 旨在遏制海外厂商价格倾销[2] * 价格战意图明显 单通道隔离驱动价格从2022年的6元降至2025年的1元[1][3] * 调查为国内厂商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加速国产替代进程[1][3] * 客户采购倾向受引导 有助于减少海外厂商倾销行为[4] * 价格难以回到之前水平 但价格稳定和市场份额扩张将带来积极作用[1][4] **受益公司与业务影响** * 纳芯微为最受益标的 市场人气足且业务聚焦[1][5] * 思瑞浦在信号链方面表现强劲 隔离和非隔离驱动产品线覆盖工业和汽车领域[1][5] * 新朋威在家电及工业中的光储充领域表现喜人[1][5] * 迪奥威的接口产品占营收30% 同样受益于国产替代[1][5] **调查范围扩展可能性** * 当前调查重点在通用接口和驱动产品 未来可能扩展到更多品类[1][6] * 中国模拟市场庞大需要自主可控 以支持本土企业发展[1][6] * 扩展不仅利好现有工业下游玩家 也利好正在进入或加快进入泛工业 汽车及AI领域的新兴企业[6] **下游领域增长与策略** * 2025年工业和汽车领域增长速度显著加快[1][7] * 预计相关公司在汽车领域的营收将达到两个亿及以上[1][7] * 企业利用消费品类向泛工业牵引的策略加速市场扩张 许多品类在消费和工业应用上没有绝对区别[1][8] **估值体系与行业本质** * 随着企业在工业 汽车 AI等下游市场比例提高 估值体系可能从PE向PS迁移 带来更大弹性空间[1][9] * 模拟行业发展缓慢 但每次事件都会推动替代进程加速[1][9] * 国产替代依赖于产品实力和市场竞争 需要通过优质产品定义 快速响应服务以及形成优势解决方案能力来实现[10] * 最终国内将出现规模较大的模拟企业 有望跻身全球前十[10] **市场影响与投资观点** * 反倾销调查带动相关情绪 在牛市情况下股价会有显著反应 对基本面影响深远且逐渐显现[11] * 看好提到的标的 希望短期内获得丰厚收益 长期坚定投资具备成长潜力的企业以获得更高回报[11]
思瑞浦股价涨20%,西藏东财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100股浮盈赚取9.2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9:47
股价表现 - 9月15日股价单日上涨20%至178.56元/股 成交额达8.27亿元 换手率3.53% 总市值242.21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模拟集成电路研发销售 信号链类模拟芯片占比67.70% 电源类模拟芯片占比32.25% 其他业务占比0.05% [1] 基金持仓情况 - 西藏东财基金旗下东财慧心优选混合发起式A(019113)二季度重仓3100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4.71%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9.23万元 最新规模888.71万元 成立以来收益率6.58%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罗申累计任职时间216天 管理基金总规模3000.17万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率10.82% 最差回报率-14.66% [3]
市场复苏、代工增长之下,信号链芯片赛道“涨声一片”
巨潮资讯· 2025-09-14 17:28
行业整体表现 - 模拟芯片行业整体复苏 信号链芯片产业将汽车电子等视作新增长引擎 并向高端市场发起冲锋 [1] - 2025年上半年信号链头部上市公司几乎均实现营收和净利双增长 并不断扩充产品品类 [1] - 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从2020年1249亿元增长到2024年1953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为11.8% 预计2029年将达到3046亿元 [10] - 信号链芯片市场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059亿元 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2% [10] - 中芯国际联合CEO表示二季度模拟芯片需求增长显著 [11] 公司营收表现 - 圣邦股份以18.18亿元营收位居榜首 同比增长15.37% [2][4] - 纳芯微营收15.23亿元 同比增长79.49% [2][4] - 艾为电子营收13.69亿元 同比下降13.4% [2][4] - 上海贝岭营收13.47亿元 同比增长21.27% [2][4] - 杰华特营收11.87亿元 同比增长58.2% [2][4] - 思瑞浦营收9.49亿元 同比增长87.33% [2][4] 公司利润表现 - 圣邦股份归母净利润2亿元 同比增长12.42% 扣非净利润1.34亿元 同比下降14.98% [5][7] - 艾为电子归母净利润1.56亿元 同比增长71.09% 扣非净利润1.22亿元 同比增长81.88% [5][7] - 上海贝岭归母净利润1.34亿元 同比增长2.25% 扣非净利润1.16亿元 同比增长1.03% [5][7] - 纳芯微和杰华特出现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亏损 但在营收显著增长背景下亏损额有所收窄 [5][7] 信号链产品表现 - 圣邦股份信号链产品营收6.92亿元 [7] - 思瑞浦信号链产品营收6.43亿元 同比增长53.66% [7] - 纳芯微信号链产品营收5.86亿元 [7] - 艾为电子信号链产品营收1.35亿元 [7] - 杰华特信号链产品营收0.52亿元 [7] - 思瑞浦表示其信号链产品在精度 线性度 带宽等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 研发投入情况 - 圣邦股份研发投入5.07亿元 占营收比27.88% [8][10] - 杰华特研发投入4.2亿元 占营收比35.45% [8][10] - 纳芯微研发投入3.61亿元 占营收比23.71% [8][10] - 思瑞浦研发投入2.68亿元 占营收比28.29% [8][10] - 艾为电子研发投入2.62亿元 占营收比19.2% [8][10] - 上海贝岭研发投入2.01亿元 占营收比14.92% [8][10] 市场竞争格局 - 德州仪器和亚德诺等国际巨头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在高端信号链芯片市场尤其是工业 汽车等领域占据优势 [10] - 国产厂商在部分中低端领域实现突破 但仍存在差距 [10] 贸易环境变化 - 美国商务部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11] - 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 [11] - 美国生产商包括德州仪器 亚德诺 博通和安森美 对华出口的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 [12] 行业发展机遇 - 国产信号链芯片企业有望迎来更多市场空间 高端领域可加快国产替代进程 [11] - 将促使国内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 攻克高端信号链芯片技术难题 [11] - 具有技术和资金优势的头部企业可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提升市场份额 [11] - 国际模拟芯片厂商可能调整中国市场策略 加大本地化布局 将更多资源投向高端市场 [12]
【国信电子|模拟芯片专题】推荐具有高端化和平台化能力的企业
剑道电子· 2025-09-12 22:20
模拟芯片行业周期与市场规模 - 全球模拟芯片行业正处于周期向上阶段 ADI和TI营收在连续多个季度同比下降后于2025年首季同比转正[3][7] - 2025/2026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分别增长3.3%/5.1%至822/864亿美元 2004-2024年CAGR为4.77%[3][12] - 2024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减少2.0%至796亿美元 占半导体销售额比例12.6%[12] 中国模拟芯片市场结构 - 2024年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达1953亿元 2020-2024年CAGR为12.7%[18][21] - 电源管理芯片规模1246亿元 信号链芯片规模707亿元[18] - 下游应用中消费电子占比37%达722亿元 汽车电子增速最高2020-2024年CAGR为23.9%[21] 国产化发展空间 - 中国占全球模拟芯片市场35% 但自给率仍偏低[7][34] - TI/ADI/MPS 2024年来自中国收入分别约30/21/12亿美元 合计63亿美元[7][34] - A股龙头圣邦股份2024年收入仅33.5亿元 显示巨大国产替代空间[7] 重点发展领域 - 工业领域需求呈现小量多种类特点 竞争格局较好且毛利率优于消费电子[7] - AI数据中心带动多相电源管理等核心电源管理芯片需求[7] - 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提供增量 国内车厂积极布局推动国产化突破[7] 行业特性与成长模式 - 模拟芯片产品型号和客户数量众多 ADI产品数量约7.5万款 客户超1.25万家[23] - 产品生命周期长 ADI约一半收入来自10年以上产品[24] - 成长模式呈现产品与客户相互强化趋势 产品种类齐全可导入更多客户[28] 国际厂商布局重点 - TI来自工业和汽车电子收入占比分别从2013年24%/13%提升至2024年34%/35%[37] - ADI工业和汽车电子收入占比从FY2009的43%/10%提高至FY2024的46%/30%[37] - MPS计算与存储及汽车电子收入占比从2011年16%/0%提升至2024年55%/19%[37] 企业经营模式对比 - IDM模式以TI为代表 积极扩建产能预计2030年内部制造比例达95%[48] - 混合制造模式以ADI为代表 超过一半晶圆来自外部代工[48] - Fabless模式以MPS为代表 完全依赖外部晶圆制造[48] 国内企业竞争格局 - 圣邦股份2025上半年收入18.19亿元(YoY+15%) 毛利率50%[52] - 纳芯微2025上半年收入15.24亿元(YoY+79%) 但毛利率仅35%[52] - 思瑞浦2025上半年收入9.49亿元(YoY+87%) 毛利率46%[52] 产品型号与研发投入 - 圣邦股份2024年末在售产品型号5900款 研发人员1219人[52] - 纳芯微2024年末产品型号约3600款 研发人员588人[52] - 杰华特2025年中研发人员1022人 在售产品型号3200+款[52]
国信证券:模拟芯片行业周期向上 推荐具有高端化和平台化能力的企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9:24
行业周期与增长前景 - 模拟芯片行业正处于周期向上阶段 国内企业新产品有望进入规模放量阶段 [1] - 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增长3.3%至822亿美元 2026年增长5.1%至864亿美元 [1] - ADI在连续七个季度营收同比下降后于2QFY25首次同比转正 TI在连续九个季度下降后于1Q25首次转正且2Q25持续正增长 [1] 市场规模与国产化空间 - 2024年中国占全球模拟芯片市场约35% 是国际大厂主要收入来源地之一 [2] - TI/ADI/MPS 2024财年中国收入分别达30亿/21亿/12亿美元 合计63亿美元 [2] - A股龙头圣邦股份2024年收入仅33.5亿元 显示国产化潜在空间巨大 [2] 下游应用领域布局 - 工业领域去库存后恢复正常采购 新产品规模放量可改善企业盈利能力 [2] - 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提供增量 国内车厂积极布局推动国产化突破 [3] - AI数据中心及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应用带来广泛增量需求 [1] 重点企业推荐 - 核心推荐逻辑包括去库周期结束、AI增量、国产化率提升、份额增长及盈利改善 [1] - 重点推荐标的涵盖圣邦股份、杰华特、思瑞浦、纳芯微、南芯科技、艾为电子、芯朋微、帝奥微、晶丰明源 [1] 细分领域发展特点 - 工业领域需求呈现小量多种类特征 竞争格局较好且毛利率优于消费电子 [2] - AI产业链国产化以多相电源管理芯片为重点 既是增量市场也是技术难点 [2] - 消费电子领域企业从聚焦单产品转向一站式解决方案 马太效应日益显著 [3]
118只股中线走稳 站上半年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3:29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收于3855.10点,涨幅1.12%,突破半年线 [1] - A股总成交额达14961.95亿元 [1] - 118只A股价格突破半年线 [1] 突破半年线个股表现 - 新相微(688593)乖离率18.44%,涨幅20.00%,换手率9.48% [1] - 法本信息(300925)乖离率11.71%,涨幅13.31%,换手率7.04% [1] - 航天工程(603698)乖离率8.55%,涨幅10.01%,换手率2.90% [1] - 华图山鼎(300492)乖离率8.31%,涨幅10.82%,换手率2.02% [1] - 雷迪克(300652)乖离率6.06%,涨幅8.27%,换手率6.28% [1] 中等乖离率个股 - 天山电子(301379)乖离率4.05%,涨幅4.14% [1] - 安路科技(688107)乖离率3.47%,涨幅4.48% [1] - 纳芯微(688052)乖离率3.35%,涨幅4.93% [1] - 安凯微(688620)乖离率3.22%,涨幅4.04% [1] - 中英科技(300936)乖离率3.14%,涨幅5.62% [1] 低乖离率个股 - 光环新网(300383)乖离率2.52%,涨幅5.52% [2] - 宝兰德(688058)乖离率2.50%,涨幅2.63% [2] - 泰嘉股份(002843)乖离率2.47%,涨幅5.47% [2] - 奥飞数据(300738)乖离率2.43%,涨幅6.08% [2] - 思瑞浦(688536)乖离率2.07%,涨幅4.58% [2] 行业分布特征 - 半导体行业多只个股突破半年线,包括新相微、纳芯微、安凯微等 [1][2] - 信息技术板块表现活跃,涉及法本信息、宝兰德、银信科技等 [1][2] - 医疗设备板块有乐心医疗(300562)突破半年线 [2] -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包含航天工程、蓝英装备等 [1][2]
思瑞浦(688536):四大市场平台化布局 工业、汽车领域优势明显
新浪财经· 2025-09-05 18:50
核心观点 - 公司下游终端需求回升 整体出货量和营收大幅增长 同时加强费用管控 释放利润弹性 [1] - 公司业务在汽车 AI服务器 新能源 电源模块 电网 工控 测试测量 家用电器等市场持续成长 并通过并购实现工业 汽车 通信 消费电子四大市场全面布局 [1]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9.49亿元 同比增长87.33% 归母净利润0.66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2] - 2025Q2营业收入5.27亿元 同比增长71.96% 环比增长25.03% 归母净利润0.5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环比增长222.07% [2] - 营收连续5个季度稳步增长 信号链芯片收入6.43亿元(同比增长53.66%) 电源管理芯片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246.11%) [3]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归母净利润7815.38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3] 市场布局 - 工业市场可销售产品超2000款 客户超6000家 在新能源 电网 工业电源等应用领域收入增长 [4] - 汽车市场与多家Tier1及车企合作 产品应用于智能驾驶等系统 可销售产品近300款 上半年新增超90款 [4] - 通信市场5G基站64通道AFE量产 光模块AFE份额提升 AI服务器I3C等新产品开始出货 [4] - 消费电子市场锂保芯片在手机 移动电源等业务增长 产品应用拓展至电动自行车 储能电源等细分领域 [5] 并购整合 - 对创芯微的并购整合成效显著 在销售 研发 运营端业务融合深入 [6] - 创芯微2025H1营业收入1.68亿元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3642.46万元 [6] - 并购为公司开辟新业务增长点 整体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