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联重科(000157)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新能源拖拉机‌行业政策、产业链图谱、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双碳东风+智能革命,中国新能源拖拉机驶入高速增长赛道[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0 09:14
行业概述 - 新能源拖拉机定义为采用电能、氢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驱动的农业机械,核心目标是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并满足智能化需求,主要分为纯电动、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三类[2] - 相比传统拖拉机,新能源产品具备环保性(零排放、低噪音≤70dB)、经济性(运营成本降低30%-50%)和智能化(兼容精准农业系统)三大优势,但初始购置成本较高且大功率机型待突破[4][5] - 行业在"双碳"目标和农业现代化双重驱动下迎来黄金发展期,预计未来5年实现技术领跑,2030年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18][25] 技术路线与产品创新 - 混合动力路线占据市场主导(65%份额),中联重科DV3804(380马力)和临工9E系列(340马力)通过无级变速传动和智能能量管理系统提升作业效率25%-35%,油耗降低30%-40%[16][23][24] - 纯电动产品差异化发展,中科原动力2604-ET和悍沃354ET分别搭载智能作业系统与L4级自动驾驶技术,作业成本降低60%,适用于设施农业和南方水田[16][24] - 氢能路线由东风DF2404e引领,突破-30℃极寒启动和12小时持续作业瓶颈,加氢仅需3分钟,代表未来清洁动力方向[16][24]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政策形成全方位支持体系,包括农机购置补贴(200马力以上无级变速机型补贴最高25万元)、技术创新引导(如《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和应用场景推广[9][10] - 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提供应用场景,截至2024年累计建成10亿亩,2030年目标达13.5亿亩,为新能源拖拉机规模化应用创造有利条件[12] - 2025Q1拖拉机总产量15.11万台(同比-7.7%),但大型机型逆势增长6.1%,市场结构性调整推动高端化、新能源化转型[14] 竞争格局与产业链 - 行业呈现"头部集中、梯队分化"格局:第一梯队为中国一拖、潍柴雷沃、中联重科等头部企业;第二梯队为常州东风农机等区域龙头;第三梯队为中科原动力等细分领域创新者[21] - 产业链上游电池/电机仍依赖进口,中游由传统农机企业与新能源车企共同推动,下游聚焦设施农业和智慧农场,充换电设施加速完善[7] - 企业技术布局差异化,混合动力适用大田作业(200-400马力),纯电动主攻设施农业,氢能侧重示范项目和极寒地区[23][24] 未来趋势 - 技术迭代将形成"混动主导、纯电渗透、氢能探索"格局:混动未来3-5年优化能量管理,纯电随电池技术突破续航达15小时,氢能需加氢网络完善[26] - 智能化加速普及,L4级无人驾驶机型已商用,预计2030年实现全自主作业(降本40%),并推动"农机+无人机+传感器"一体化系统发展[28] -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补贴倾斜(较传统机型高30%-50%)、土地流转催生规模化需求、"一带一路"拓展出口市场[29]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闭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5-18 23:37
展会规模与影响力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吸引3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参展,覆盖23大类、2万余台(套)产品 [1] - 展会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设13个室内馆、4个室外展区,中外参展企业1806家,较上届增长20% [1] - 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超35万人次,为亚洲最大工程机械展会 [1] - 长沙工程机械集群为世界第三大产业集聚地,仅次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和日本东京 [1] 行业技术趋势 - 高端化、智能化展品比例超60%,绿色化展品比例达75%,凸显行业绿色转型路径 [1] - 广西柳工集团展出20多款新能源产品,聚焦绿色化与智能化创新 [2] - 山河智能参展设备中新能源产品占比近50%,包括电动旋挖钻机、电动挖掘机等 [2] - 非传统配套企业如江西驴充充首次参展,展示重卡智能充电桩等新兴业务 [2] 商业合作与订单 - 中联重科首日交付三台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 [2] - 星邦智能签约总台量超1000台,总订单金额过亿元 [2] - 印度、俄罗斯、东南亚采购团与600多家企业达成配对 [2] 区域协同发展 - 湘浙鲁皖豫5省签订《区域合作战略协议》,明确联合研发、产业链互补、市场共享三大方向 [3] - 中南8省(区、市)签署区域应急救援协作协议,提升跨区域应急能力 [3] - 13省区联合推动新能源矿卡、智能掘进机等装备规模化应用 [3]
工程机械头部企业长沙聚首 签订年度采购协议超13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5-17 21:12
行业动态 - 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主机配套全球采购签约大会在湖南长沙举行,现场签订年度采购协议130多亿元 [1] - 大会以"智链全球·共创新质"为主题,旨在推动"中国智造"技术标准与服务模式走向世界 [1] - 长沙工程机械集群是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产业集群规模企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产品远销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 [1] - 湖南省工程机械出口首破300亿元,达316.3亿元,产品占全国工程机械种类的70%左右 [1] 企业合作与技术发布 - 千江集团发布《粉末涂料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的新进展》,环保工艺可降低设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30% [2] - 润天智科推出"全场景智能施工解决方案",通过5G与无人驾驶技术实现作业效率提升50% [2] - 铁建重工首次公开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研发计划 [2] - 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6家工程机械主机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覆盖智能装备采购、技术研发及海外市场拓展 [2] 产业发展 - 湖南实施产业培塑行动,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13条重点产业链倍增计划 [1] - 湖南工程机械已形成千亿级重要产业集群,涵盖12大类、100多个小类、近500个型号 [1]
最大!最多!长沙经开“机甲战士”齐聚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
长沙晚报· 2025-05-17 17:49
展会概况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吸引了全球1806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工程机械领域最新技术与产品 [1] - 长沙经开区作为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龙头引领区,本次参展企业超百家,展览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居省内所有园区之首 [1] 龙头企业展示 中联重科 - 展出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百吨级矿用挖掘机、全球最高直臂云梯消防车、国内最大喂入量小麦机等世界级产品 [3] - 参展面积近9000平方米,涵盖9大类近百台设备,包括工程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等,参展规模和产品数量创公司历届之最 [3] 铁建重工 - 以"大国重器提供商 美好生活建造者"为主题,展示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 [3] - 展出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国产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纯电动高原型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等创新产品 [4] 三一集团 - 推出全球首台全电无人概念挖掘机E-MOVE,实现完全电动化,能量损失减少78%,配备多机远程操控系统 [5] - 展示A7智能搬运车,兼容室内外场景,搭配自适应地盘;SAP90C-10A摊铺机装配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减少1~2名辅助人员 [6] 山河智能 - 展出超20款新能源产品,占比近50%,包括电动旋挖钻机、电动挖掘机等 [6] - 发布34米级电动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SWT34JE-P,作业效率提升30%,支持三人协同施工 [7] 中小企业创新 - 湖南蓝海智能装备展出智能拱锚一体化台车,结合拱架安装、锚杆施工、注浆三大功能,施工效率提高30%以上,已签订近3000万元合同 [8] - 长沙迈新电子科技展示智能遥控器,具备实时视频传输功能,性价比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9] - 长沙拓欧科技展示物联网远程操控、VR智能臂车操控系统等"智慧控制系统",并行业首发高空作业平台AI智能操控系统 [9] 行业趋势 - 智能化产品引领行业变革,如三一E-MOVE挖掘机器人实现无人驾驶,山河智能应急救援装备智能化产品占比近80% [5][6] - 新能源技术广泛应用,山河智能电动设备占比近50%,三一纯电设备实现零排放、低噪音 [6] - 产业链协同创新,中小企业如蓝海智能、迈新电子等在细分领域展现技术优势,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8][9] 区域发展 - 长沙经开区集中展示工程机械产业链深度与广度,体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10] - 园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科技支撑,助力本土企业走向国际舞台 [10]
工程机械行业2024年与2025Q1业绩综述:反转逻辑持续验证,内外需共振盈利周期上行
浙商证券· 2025-05-16 18: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回顾2024年和2025Q1,工程机械行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提质增效持续推进[3][6] - 展望2025年,工程机械反转逻辑持续验证,海外市占率提升,“一带一路”出口快速增长,国内周期筑底复苏有望上行[4] - 投资建议持续聚焦行业龙头,重点推荐三一重工等公司,持续推荐潍柴动力等公司,关注诺力股份[5][7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业总收入 - 2024年工程机械五大主机厂营业总收入达2598亿元,同比增长3%;2025Q1达726亿元,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11%[11] - 2024年山推股份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5%;2025Q1三一重工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9%[15] 区域结构 - 2024年工程机械五大主机厂国外(境外)收入、毛利占比达52%、61%,同比增长16%、17%,高于国内/境内同比增速[18][19] 归母净利润 - 2024年工程机械五大主机厂归母净利润合计达179亿元,同比增长19%;2025Q1达68亿元,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164%[6][24] - 2024年柳工、山推业绩同比增长53%、41%;2025Q1三一、中联业绩同比增长56%、54%[29] 毛利率 - 经追溯调整,2024年工程机械五大主机厂合计毛利率达24.6%,同比提升1.2pct;2025Q1达24.4%,同比提升0.2pct[34] 归母净利率 - 2024年工程机械五大主机厂合计归母净利率达6.9%,同比提升0.9pct;2025Q1为9.4%,同比提升2.0pct,环比提升5.5pct[39] - 2024年三一、柳工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1.5pct、1.3pct;2025Q1中联、三一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3.9pct、2.8pct[40][42] ROE - 2024年、2025Q1工程机械板块ROE达8.6%、3.2%,同比提升1.1pct、0.8pct[50] - 2024年、2025Q1山推股份ROE达20.4%、5.1%,分别同比提升5.8pct、1.4pct[50] 期间费用率 - 2024年工程机械五大主机厂财务费用率为0.9%,同比提升0.8pct;2025Q1为 -0.8%,同比下降1.8pct,环比下降1.4pct[58] - 2024年工程机械五大主机厂合计汇兑损失为14.0亿元,2023年汇兑收益为9.3亿元[58] 现金流量 - 2024年、2025Q1五大主机厂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75%、16%[59][62] - 2024年、2025Q1工程机械五大主机厂净现比为1.3、0.8[60][62] 资产负债表 - 2024年、2025Q1工程机械五大主机厂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1.7pct、1.1pct;有息负债率同比下降1.4pct、0.03pct[65] - 2024年、2025Q1工程机械五大主机厂存货同比增长3%、2%;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增长0.07、0.04[66][67] - 2024年工程机械五大主机厂资本支出/折旧摊销达1.1,同比下降0.3[67]
四年海外收入翻五倍!外资疯狂加仓!这家巨头第三增长极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5-16 14:24
全球化战略 - 境外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51%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54.2%,4年复合增长率达57.2% [2][4] - 采用"航空港模式"搭建全球化运营体系,取消代理商实现端对端直接对接 [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已在13个国家建成生产基地,全球网点超430个,海外员工约7300人(本土化员工占比63%) [5] 多元化转型 - 2024年高空机械、土方机械等新兴业务营收占比合计达48%,房地产相关收入降至13% [2][6] - 土方机械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前列,高空机械高米段臂车产品全球领先 [7] - 农业机械200马力段产品市占率进入国内前三,海外出口增速连续三年中国第一 [7] 智能化布局 - 2018-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215.44亿元,2024年研发人员占比达33.74% [10] - 推出全球最大23800吨米塔机、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等突破性产品 [11] - 2024年推出两款人形机器人样机,2025年计划建立50个机器人的训练场 [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1.17亿元(+2.92%),归母净利润14.10亿元(+53.98%) [4] - 毛利率从2024年的28.17%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28.7% [5][1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40.96%,资产负债率降至2012年以来最低 [13]
郭学红:三位一体跃升 把握工程机械全球化高质量发展主动权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5-16 11:0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国内市场低迷且需求疲软,海外市场增速较快但受贸易战、关税战等因素影响不确定性增加 [2] -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的数字技术革命正在加速重构产业生态,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2] 技术创新战略 智能转型 - 行业加速构建从单机智能到智慧工地再到具身智能的新生态,公司通过AI视觉、多传感器融合与高精度定位技术实现无人驾驶设备自动规划路径及工况实时感知 [3] - 依托5G与数字孪生技术搭建智慧工地实时管理平台,并构建"AI大模型+工业互联+人形机器人"协同生态 [3] - 投建23个全球领先智能工厂,运用AI大模型优化生产排程、预测性维护设备,多模态感知机器人和AI视觉质检系统提升交付质量与生产效率 [3] 数字转型 - 数字化转型投入超100亿元,构建全域感知、全链互通、全景智能的数字生态圈,实现研产销服全流程端对端打通,生产管理效率显著提升 [4] 绿色转型 - 全系列产品实现多路径电动化(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等),2024年下线251款新能源产品覆盖12大类别,300吨混合动力矿用卡车实现动力性能与经济性能优化 [4][5] 全景服务转型 - 后市场服务收入占比达20%,海外市场超70%服务工程师本地化,智能运维渗透率超60% [6] - 工业互联网平台缩短产品研发周期25%、生产管理效率提升20%、交付周期缩短52% [6] - 定制化智慧工地解决方案在矿山、核电、路桥领域分别提升设备作业效率40%、降低人力成本60%、路面施工平整度误差控制在1.5mm以内 [7] 全球化生态布局 - 境外收入233.80亿元(同比增长30.58%),占比超51%,在40余国设立业务"航空港"及超400个海外服务网点 [8] - 整合11个海外研发制造基地(如意大利CIFA、德国M-tec等),加速土耳其、德国、匈牙利工厂布局 [9] - 本土化员工达5000人(占海外员工总数55%),主要航空港员工本土化率超90% [10]
广州驶出绿色智能“海上城堡”
广州日报· 2025-05-16 03:34
船舶交付与首航 - 全国最大光伏能源+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远海口"轮在广州南沙正式命名并交付首航 [1] - 该船由中远海运特运旗下广州远海汽车船运输有限公司投资、中船集团广船国际建造 [1] - 首航搭载约4000辆中国品牌车辆,其中九成以上为新能源汽车,驶向希腊、土耳其、意大利、突尼斯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1] 技术规范与标准 - "远海口"轮是首艘完全满足中国船级社《新能源汽车滚装运输安全技术指南》的船舶 [1] - 该指南由我国自主制定,中远海运深度参与编制工作 [1] - 该船成为国内首艘获颁"NEV Carriage"附加标志的滚装汽车运输船 [1] 航线与运输效率 - "远海口"轮首航投入的"中国—地中海"班轮航线较一般航线压缩近三分之一的时间 [1] - 依托比雷埃夫斯港为枢纽的支线网络,航线服务网络可覆盖多个欧洲国家、北非主要国家及黑海区域港口 [1] 船舶技术参数 - 总长199.9米,船舶总吨68252吨,排水量39069吨 [2] - 装载能力为7000标准车位,可承载商品车、工程车、大巴等全品类车辆 [2] - 采用先进LNG双燃料主机,可实现24%以上的减碳率 [2] - 配备峰值功率302.8千瓦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为目前同类船舶装载的最大光伏系统 [2] 绿色创新设计 - 船上设计可种植新鲜蔬菜的集装箱,构建自给自足的"绿色菜园" [2]
“大马”采购天团:来长沙就能找到合适小挖机!
长沙晚报· 2025-05-15 22:56
展会概况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正式启幕 吸引来自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商会首次组织200多人采购团 [1] - 采购团成员来自马来西亚不同行业 但均有明确采购目标 聚焦中国工程装备 [1] 采购需求分析 - 马来西亚菜农总会7位客商重点采购小型挖掘机和智能化锄草机 用于榴莲种植园作业 已初步筛选两三款产品 [1] - 马来西亚吊秤车同业公会37人代表团专注汽车吊、履带吊和高空作业平台 对中联重科等品牌产品性能表示高度认可 [2] 市场认可度变化 - 湖南工程机械进入马来西亚市场20余年 当地采购商从最初缺乏信心转变为高度认同 采购需求持续增长 [1][2] - 中联重科和三一集团等品牌在马来西亚市场已有十多年运营历史 产品适应本地需求 获得行业广泛采用 [2] 产品技术升级 - 参展设备呈现智能化趋势 品质显著提升 如中联重科展示的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成为全场焦点 [2] - 采购商对比十多个品牌产品后 认为各型号在功能和优势上具有差异化特点 [1] 行业合作深化 - 马来西亚采购团计划参观长沙本地工厂 寻求长期合作机会 [1] - 采购商明确表示希望通过展会进一步强化与湖南工程机械企业的合作关系 [1]
实力担当!中联重科“机甲天团”燃爆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5-15 22:36
展会盛况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于5月15日盛大开幕,吸引全球关注 [1] - 公司作为全球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全面展示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创新成果 [1] - 展会在首日即交付3台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成为展会最亮眼参展商 [1] 产品展示 - 公司展出9大类别100多台/套高端产品,涵盖工程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建筑起重机械等 [2] - 重点展品包括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行业首款氢能源泵车、全球首创最大百吨级混动矿卡等 [2] - 展品还包括全球最高直臂云梯消防车、国内最大喂入量小麦机、R代塔机等高端产品 [2] 智能化成果 - 公司展示无人挖掘机、滑移装载机、高空作业平台等智能化设备,支持语音操控、远程遥控等多种操作模式 [6] - 其他智能化成果包括塔机远程操控系统、智慧指挥中心、智慧矿山、智能服务、燃料电池系统等 [6] 重大交付 - 公司在展会首日批量交付3台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ZAT40000H [8][15] - 该产品是继2000吨级、2400吨级后再次刷新世界纪录的标杆之作,引领行业进入4000吨级新时代 [15] - 产品具有起重性能强悍、行驶转场灵活、作业便捷高效等优势,精准解决风机安装施工痛点 [15] 行业地位 - 公司凭借领先产品和解决方案成为展会人气之王、门面担当 [15] - 未来将继续秉持"技术是根,产品是本"理念,持续创新突破,引领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