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方华创(002371)
icon
搜索文档
半导体投资策略:聚焦AI+国产化,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国产化提速(附124页PPT)
材料汇· 2025-05-11 23:07
半导体设备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预计达1210亿美元,中国大陆扩产动能强劲,引领全球市场,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产能预计2025年增长7%,达每月3370万片(8英寸当量),中国大陆产能保持两位数增长,2025年增至1010万片 [2][8] - 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加速追赶高端领域,25Q1部分设备公司营业总收入合计169.7亿元,同比增长35.7%,归母净利润合计24.9亿元,同比增长34.8% [2][8] - 2019-2024年14家国产核心半导体设备公司合计营收从138.1亿元增长至683.5亿元,CAGR达37.7%,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2][8] 半导体材料 - 2024年全球晶圆制造材料和封装材料销售额分别为429亿美元和246亿美元,预计2028年整体半导体材料市场将突破840亿美元 [3][9] - 13家半导体材料公司2019-2024年合计营收CAGR达18.58%,短期维度下游晶圆厂稼动率低点已过,中长期维度国产供应商料号种类和份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9] - 平台化布局成为国产半导体材料公司重要战略,打造多维成长空间 [3][9] 半导体零部件 - 2020年起半导体零部件行业营收和利润增长显著提速,2019-2024年部分零部件公司合计营收从67.7亿元增长至223.4亿元,CAGR为27%,归母净利润从6.7亿元提升至26.9亿元,CAGR达32% [4][10] - 海外制裁背景下设备厂商积极导入国产上游零部件,当前国产零部件渗透率仍较低,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加速提升 [4][10] - 规模效应随营收扩大逐步显现,毛利率保持稳定 [4][10] 封测 - 23Q4至25Q1封测板块连续6个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5Q1营收达218亿元,同比增长24%,毛利率13.3%,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 [5][11] - 先进封装领域研发投入成效显著,长电科技24Q4晶圆级封装等先进封装及高端测试领域实现满产,甬矽电子2024年晶圆级封测营收增长超600% [5][11] - 未来封测大厂将持续攻克2.5D/3D封装技术,助力AI芯片性能提升 [5][11] 算力&互连IC - 25Q1十家公司总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40%,归母净利润合计10.3亿元,同比增长270%,平均毛利率53.4%,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6][27] - 高研发逐步进入收获期,合同负债高速增长显示订单饱满,预付款项和库存维持高位反映公司积极备货 [6][27] - 国产算力芯片及云端互连芯片性价比持续提升,叠加美国芯片禁令和关税纷争背景下国产化需求提升 [6][27] 存储 - 25Q1存储设计厂商表现分化,模组厂商德明利营收12.5亿元,同比增长54%,毛利率环比24Q4提升4.6个百分点至5.8% [7][28] - 2025年大宗存储减产和利基存储竞争格局优化有望推动价格上行,带动板块业绩修复 [7][28] - 车用高容量MLCC因供需紧张价格坚挺,行业整体复苏迹象明确 [15] 消费电子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2亿部,同比增长7%,25Q1全球PC出货量6270万台,同比增长9.4%,2024年AI PC渗透率17% [12][33] - 25Q1消费电子板块合计营收4008.5亿元,同比增长22%,行业复苏趋势持续,AI赋能开启新一轮创新周期 [12][33] - 端侧AI落地多终端为行业带来新发展机遇,相关产品价值量将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12][33] PCB - PCB板块2024年全面增长,胜宏科技25Q1营收43.1亿元,同比增长80.3%,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长339.2% [13][34] - AI等高端产品放量显著提升经营业绩质量,胜宏科技AI算力卡、AIDataCenterUBB & 交换机市场份额已达全球第一 [13][34] - 高端产能紧缺背景下,大陆PCB公司有望实现供应链突破,中国头部PCB公司从"做大"迈向"做强" [13][34] 面板 - 25Q1十家A股面板公司总收入1118.97亿元,同比增长5.36%,归母净利润20.12亿元,同比增长1425.71%,毛利率6.40%,同比提升4.40个百分点 [16][36] - 中国大陆面板企业合并市占率突破72%,接近80%,将持续受益于行业复苏 [16][36] - 渠道健康存货水位将为面板价格提供支撑,存货周转天数自2024Q2均在60天以下 [16][36]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下跌2.61% 主力资金净流出46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09 17:04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9日收盘,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下跌2.61%,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华虹公司、芯原股份、思特威等跌幅居前,其中华虹公司跌幅达9.33% [1][3] - 存储芯片概念跌幅达2.67%,与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共同位居跌幅榜前列 [2] 资金流动情况 -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26.57亿元 [2] - 46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5只净流出超亿元 [2] - 中芯国际主力资金净流出10.01亿元,位居净流出榜首 [2] - 芯原股份、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分别净流出1.89亿元、1.65亿元、1.41亿元 [2] - 灿勤科技、艾森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34.54万元、60.23万元 [2][4] 个股表现 - 中芯国际今日下跌4.61%,换手率2.93% [2] - 芯原股份下跌6.01%,换手率2.29% [2] - 思特威下跌5.72%,换手率1.83% [3] - 华虹公司下跌9.33%,换手率8.24% [3] - 北方华创下跌1.79%,换手率0.73% [2] - 中微公司下跌4.40%,换手率1.07% [2]
2025年中国半导体湿法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产业链结构、竞争格局、代表企业经营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研判:国产替代加速、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8 09:27
半导体湿法设备行业定义及分类 - 半导体湿法设备是芯片制造中用于清洗、蚀刻、去胶等工艺的核心装备,通过化学溶液与半导体材料反应实现特定工艺目的 [1][2] - 设备主要分为湿法清洗刷洗设备、湿法刻蚀设备及去胶设备三类 [2] - 湿法清洗技术路线细分为单片清洗设备、槽式清洗设备、批式旋转喷淋清洗设备和洗刷器,其中单片和槽式为主流 [2] 半导体湿法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 湿法清洗占芯片制造清洗步骤数量的90%以上 [1][4] - 2024年全球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规模794.07亿元,较2023年增加82.35亿元,预计2025年达880亿元 [1][4] - 2024年中国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规模158.82亿元,较2023年增加30.71亿元,预计2025年达195亿元 [1][6] 半导体湿法设备行业产业链 产业链上游 - 上游包括高纯度化学品(硫酸、氢氟酸等)、超纯水系统、精密机械部件、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等,技术壁垒高,欧美日厂商主导 [8] - 2023年全球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684.02亿元,集成电路领域占462.00亿元,预计2025年整体规模达827.85亿元 [12] 产业链下游 - 湿法设备在芯片制造中用于清洗、刻蚀、平坦化等环节,2024年中国芯片产量4514.2亿块 [15] 半导体湿法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被迪恩士SCREEN、东京电子TEL、泛林LAM与细美事SEMES主导,四家企业合计占超90%份额 [17]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至纯科技、北方华创、盛美上海及芯源微,已进入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头部晶圆厂供应链 [17][19] 代表企业经营现状 盛美半导体 - 2024年营业收入56.18亿元,同比增长44.48%,净利润11.53亿元,同比增长26.65% [23] - 半导体清洗设备收入40.57亿元,同比增长55.18%,先进封装湿法设备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53.55% [23] 至纯科技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6.39亿元,同比上升20.04%,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下降1.64% [25] - 湿法设备覆盖晶圆制造中逻辑电路、高密度存储等多个细分领域 [25] 半导体湿法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晶圆产能扩张(如中芯京城、长存二期)和技术迭代推动行业增长 [27] - 国产替代加速,设备向更高洁净度、集成化、智能化升级,国际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27]
百元股数量达89只 ,较上一日减少7只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17:47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平均股价为11.42元,股价超过100元的有89只,相比上一个交易日减少7只 [1] - 沪指报收3342.67点,上涨0.80%,百元股今日平均下跌0.30%,跑输沪指1.10个百分点 [1] - 百元股中今日上涨的有39只,涨幅居前的有源杰科技、六九一二,下跌的有50只,跌幅居前的有百济神州、中坚科技 [1] 百元股近期表现 - 最新百元股近一个月平均上涨5.77%,其间沪指上涨0.02%,涨幅居前的有林泰新材、万辰集团、汇成真空,涨幅分别为73.96%、56.39%、42.19% [2] - 今年以来百元股平均涨幅为25.22%,强于沪指25.49%,累计涨幅居前的有万达轴承、并行科技、林泰新材,涨幅分别为271.10%、147.86%、136.47% [2] 行业分布 - 百元股中电子行业有29只,占百元股总数的32.58%,计算机行业有11只,占比12.36%,医药生物行业有9只,占比10.11% [2] - 百元股中主板有24只、创业板有23只、北交所有5只,科创板有37只,占百元股的比例为41.57% [2] 个股表现 - 收盘价最高的是贵州茅台,报收1555.00元,上涨0.31%,其次是寒武纪、北方华创,最新收盘价分别为721.03元、448.30元 [1] - 机构评级方面,兆威机电、五粮液、韦尔股份等16只个股今日获机构买入评级,峰岹科技为机构首次关注 [2] - 高价股中贵州茅台、寒武纪、北方华创、恒玄科技、惠泰医疗等位列前茅 [2][3][4][5] 板块表现 - 百元股中科创板占比最高,达41.57%,其次是主板和创业板 [2] - 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行业在百元股中占据主导地位 [2]
华为海思概念股概念上涨4.36%,6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20:57
华为海思概念股表现 - 截至5月6日收盘,华为海思概念股上涨4.36%,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8位 [1] - 板块内49股上涨,深圳华强涨停,润和软件、优博讯、晶赛科技涨幅居前,分别上涨9.55%、8.27%、7.85% [1] - 在今日涨跌幅居前的概念板块中,华为海思概念股排名第8,落后于可控核聚变(6.32%)、稀土永磁(5.45%)等板块 [2] 资金流向 - 华为海思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7.12亿元 [2] - 32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 深圳华强主力资金净流入4.49亿元居首,四川长虹、润和软件分别净流入3.85亿元 [2] - 资金流入比率方面,深圳华强(25.92%)、四川长虹(8.64%)、润和软件(7.93%)居前 [3] 个股表现 - 深圳华强今日涨停,换手率6.17%,主力资金净流入4.49亿元 [3] - 润和软件上涨9.55%,换手率11.32%,主力资金净流入3.85亿元 [3] - 北方华创上涨1.47%,主力资金净流入9172.39万元 [3] - 优博讯上涨8.27%,主力资金净流入3326.19万元 [4] - 诚迈科技上涨7.51%,主力资金净流入2881.23万元 [4]
北方华创(002371) - 关于举行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5-06 18:30
业绩说明会信息 - 公司定于2025年5月12日15:00 - 17:00举办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1][2] - 召开方式为网络远程,网址是“价值在线”平台(https://eseb.cn/1nxWX8XD1Ek)[2][3] - 出席人员包括董事长赵晋荣等6人[2] 提问相关 - 投资者可于2025年5月12日17:00前访问指定网址或扫描二维码进行会前提问[3] 报告披露 - 公司已在2025年4月26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1]
25Q2存储模组或迎量价齐升,半导体产业ETF(159582)上涨1.45%,飞凯材料涨超13%
搜狐财经· 2025-05-06 11:52
半导体产业指数表现 -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931865)强势上涨1 47% 成分股飞凯材料(300398)上涨13 98% 和林微纳(688661)上涨5 13% 富创精密(688409)上涨4 29% [3] - 半导体产业ETF(159582)上涨1 45% 冲击3连涨 最新价报1 47元 近1月累计上涨0 84% [3] - 半导体产业ETF近1年净值上涨39 06% 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128/2771 居于前4 62% [4] 半导体产业ETF流动性及收益 - 半导体产业ETF盘中换手4 51% 成交712 42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1655 16万元 [3] - 半导体产业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0 82% 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为45 46%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9 32% 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100 00% [4] - 半导体产业ETF成立以来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 77% 夏普比率为1 24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 47% [4] 半导体产业ETF费率及跟踪精度 - 半导体产业ETF管理费率为0 50% 托管费率为0 10% 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4] - 半导体产业ETF近1年跟踪误差为0 056% 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4]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权重股 -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6 35% 包括北方华创(15 51%) 中微公司(12 80%) 中芯国际(11 67%) 海光信息(8 62%) 韦尔股份(7 42%)等 [5] - 权重股涨跌幅方面 拓荆科技(688072)上涨2 90% 安集科技(688019)上涨2 97% 韦尔股份(603501)上涨2 73% [7] 行业观点 - 存储模组企业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业绩拐点 晶圆代工环节有望受益近期消费国补政策带动的提前备货 [3] - 建议关注存储模组企业中布局AI端侧并将充分受益本轮存储涨价的企业 封测端建议关注布局了先进封装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的龙头企业 [3]
北方华创申请输出功率限值计算方法及半导体工艺设备专利,避免第一加热件温度大幅波动
金融界· 2025-05-05 19:45
公司专利技术 -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输出功率限值计算方法及半导体工艺设备"的专利 公开号CN119916859A 申请日期为2023年10月 [1] - 专利技术应用于加热盘 通过获取第一加热件的历史运行数据 包括历史输出功率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 确定升温时所需的耗热功率 并将其作为功率下限值 [1] - 基于耗热功率计算预设升温速度下的供热功率 作为功率上限值 该技术能够避免温度大幅波动 提升温度控制稳定性 [1] 公司基本信息 -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 位于北京市 主营业务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 - 公司注册资本114153 708311万人民币 对外投资7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028次 [2] - 公司拥有商标信息61条 专利信息5000条 行政许可340个 [2]
长川科技业绩狂飙3000%,追赶龙头北方华创?
是说芯语· 2025-05-05 09:17
半导体测试设备行业分析 - 测试设备领域在半导体行业中逐渐崭露头角,长川科技和北方华创作为代表性企业展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2] - 国内测试设备行业受益于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政策环境良好[11] - 2024年国内测试设备市场规模达122.04亿元,同比增长13%,高于全球10%的增速[15] - 行业面临技术差距和市场竞争挑战,国际巨头占据高端市场较大份额[13][14] 长川科技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15亿元,同比增长45.74%,增速领先行业[4] -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幅2623.82%,扣非归母净利润4567.58万元,同比增长2709.60%[5] - 毛利率52.75%,同比下降1.84个百分点,净利率13.42%,同比上升12.77个百分点[5] - 各项费用增长显著:销售费用+24.31%,管理费用+36.06%,研发费用+40.45%,财务费用+244.95%[5] 北方华创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2.06亿元,同比增长37.90%,规模远超长川科技[7] - 归母净利润15.81亿元,同比增长38.80%,扣非净利润15.70亿元,同比增长44.75%[7] - 在成本管理和费用控制方面表现出色,利润稳定增长[7] 两家企业对比分析 - 北方华创营收规模更大,但长川科技在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上大幅领先[9] - 毛利率相近,长川科技净利率提升更快,显示更好的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9] - 北方华创产品线多元化,长川科技专注于测试设备领域[9] 国内测试设备市场现状 - 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273.78亿元,国内108.03亿元,占比39.40%[13] - 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122.04亿元,占比提升至41.50%[13] - 2025年预计国内市场规模145.29亿元,占比44.50%[13] - 2029年预计国内市场规模172.2亿元,占比50.00%[13] 行业技术差距与挑战 - 国内企业在高端测试设备研发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13] - 国际巨头泰瑞达、爱德万合计占全球市场份额66%以上[14] - 高端SoC测试机方面,国内仅能覆盖28nm及以上制程,国际已支持5nm以下[14] - 12英寸高端探针台市场仍被国外企业垄断[15] 行业发展驱动力 - 半导体产能扩张:2024年国内半导体设备支出同比增长35%[15] - 先进封装技术突破:测试次数从3-5次增至10-20次[15] - 政策扶持:大基金二期投资测试设备企业,国产化率提升至26%[16]
透视“风光储”财报:风电、储能“回春”,光伏还在“挣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4 16:22
风电行业 - 2024年23家A股风电公司合计营收2251.53亿元(+4.39%),净利润132.39亿元(-12.70%),但2024Q4起单季度盈利明显回升[5] - 2025Q1风电行业加速回暖,23家公司营收475.75亿元,净利润42.21亿元,金风科技表现突出:营收94.71亿元(+35.72%),净利润5.68亿元(+70.84%),在手订单51.09GW(+51.81%)[6] - 风机价格企稳和海外市场拓展驱动修复,电气风电2024年亏损收窄38.27%,2025Q1亏损进一步收窄至1.87亿元,三一重能因库存产品交付和低价订单导致2025Q1亏损1.91亿元[7][8] - 行业呈现"旺季提前"特征,浙商证券预计2025年风电装机将高速增长,叶片、铸件等环节价格持续上涨[8] 光伏行业 - 2024年110家A股光伏公司营收1.38万亿元(-17.96%),净亏损3.63亿元(-100.25%),2025Q1营收2791.36亿元,净利润47.44亿元,规模持续缩水[9] - 行业呈现"主材亏损、设备辅材盈利"格局:隆基绿能(-86.18亿元)、TCL中环(-98.18亿元)等一体化龙头亏损严重,阳光电源(110.36亿元)、阿特斯(22.47亿元)等储能协同企业表现突出[10][11] - 2025Q1组件企业集体亏损83.77亿元,晶科能源由盈转亏13.90亿元,隆基绿能减亏至14亿元,N型组件价格0.75元/W较2024年同期下降21%[12][14] - 2025Q1国内光伏新增装机59.71GW(+30.5%),但产能出清速度决定企业盈亏平衡时点,隆基绿能目标Q3实现盈亏平衡[13][14] 储能行业 - 2024年21家储能企业营收6821亿元(-3.59%),净利润745.41亿元(-21.4%),2025Q1营收1580.73亿元(+12.39%),净利润210.33亿元(+34%)[15] - 行业集中度提升明显: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头部企业瓜分大部分订单,亿纬锂能储能电池营收占比已逼近动力电池[16] - 国内抢装潮驱动短期需求,2024年底中国储能累计装机137.9GW(占全球37.1%),但政策变动导致5月31日后并网项目存在不确定性[17][18] - 海外市场仍是利润核心,阳光电源2025Q1预计发货12GWh(环比+10%),海博思创计划3-5年内实现海外业务与国内规模持平[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