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莱英(002821)

搜索文档
凯莱英(0682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16:4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收益为人民币5,804,657千元,同比下降25.40%[16] - 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83%,环比增长19.37%[25] - 公司2024年总收入为人民币5,804.66百万元,剔除大订单后同比增长8.28%[75] - 商业化阶段CDMO解决方案收入同比下降45.10%至人民币2,803.95百万元,剔除大订单后同比增长4.35%[76][78] - 临床阶段CDMO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17.97%至人民币1,766.78百万元[76][78] - 新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0%至人民币1,226.37百万元[75][79] - 母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948,950千元,同比下降58.17%[18]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803,069千元,同比下降65.12%[18] - 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38.62百万元,环比增长12.99%[25] - 公司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48.95百万元,同比下降58.17%[25]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803.07百万元,同比减少65.12%[75] - 净利润935.76百万元,同比下降58.43%;归母净利率16.35%,同比下降12.81个百分点[9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48.95百万元,较去年人民币2,268.81百万元下降58.2%[111] - 经调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03.07百万元,经调整净利率为13.83%[111] - 每股基本盈利2.69元,同比下降57.03%[9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为41.03%,同比下降9.86个百分点[17] - 公司2024年毛利率为41.03%,同比下降9.86个百分点,剔除大订单后同比下降1.68个百分点[75][84] - 研发支出为人民币6.1449亿元,占总收入10.59%[48] - 研发投入同比减少13.19%至人民币614.49百万元,占收入总额的10.59%[75] - 研发开支614.49百万元,同比下降13.19%,研发投入占收入比升至10.59%[88] - 境内主营业务毛利率19.90%,同比下降2.60个百分点;境外毛利率48.52%,同比下降8.81个百分点[89] - 信用减值损失11.67百万元,同比增加17.88%[90] - 财务费用9.51百万元,同比增长60.77%[91] - 所得税费用136.63百万元,同比下降55.40%[92] - 外汇波动损益为人民币-142.27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4.76百万元[111] 小分子CDMO业务表现 - 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小分子CDMO业务同比增长8.28%[8] - 小分子CDMO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570.73百万元,剔除大订单后同比增长9.23%[24] - 公司小分子CDMO业务2024年收入人民币4,570.73百万元,毛利率为46.39%,剔除大订单后收入同比增长9.23%[30] - 公司小分子工艺研发生产效率提高且成本持续降低[123] - 公司拥有超过20年小分子业务经验并与国际化跨国制药公司合作日益紧密[123] - 公司把稳步提升小分子CDMO业务毛利率放在首位并通过技术研发降低原材料成本[137] 化学大分子CDMO业务表现 - 化学大分子CDM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66%[37] - 化学大分子业务第四季度收入环比增长超200%[37] - 化学大分子业务在手订单同比增长超130%,其中海外订单同比增长超260%[37] 制剂CDMO业务表现 - 制剂CDMO业务在手订单同比增长约30%[38] - 制剂业务寡核苷酸类项目数量增加100%[38] 生物大分子CDMO业务表现 - 生物大分子CDM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36%[40] - 生物大分子业务订单同比增长56%,ADC项目占比超60%[40] 合成生物技术业务表现 - 合成生物技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54%,其中80%收入来自境外客户[42] - 固定化酶连续反应技术产能提升最高达1,500倍,酶量节省约70%以上[42] - 利用大肠杆菌从头合成红景天苷创微生物合成最高产量纪录[11] 新兴业务表现 - 第四季度新兴业务呈现恢复增长态势[8] - 公司新兴业务线收入为人民币1,226.37百万元,同比上升4.80%,全年毛利率为21.18%[36] - 新业务CFCT新承接订单20余个,新客户占比达80%[41] - 公司新兴服务衍生6大业务线,重点推进化学大分子中的多肽和寡核苷酸[124] - 公司严格控管新兴业务的固定成本增长并优化整体盈利能力[137] 多肽/寡核苷酸业务表现 - 多肽/寡核苷酸订单项目较去年大幅增长[9] - 多肽固相合成产能超20,000升并将继续扩大产能规模[9] - 多肽固相合成产能2024年末约21,000L,2025年下半年将达30,000L[66] 技术平台与研发能力 - 酶库储备常用酶超3,000个及突变体超30万个[11] - 高通量酶筛选效率达单日5,000余项[11] - 固定化酶连续反应技术使产能最高提升约1,500倍[11] - 酶量节省约70%以上[11] - 实现多个千吨级及万吨级项目的全连续工艺包落地[10] - 固定化酶连续反应技术产能提升最高达1500倍,酶量节省70%以上[50] - 酶进化单轮耗时由超过2周缩短至3-5日,性能1个月内提升50倍[50] - 连续液液非均相反应技术全面推广,连续气液微混合技术取得突破[49] - 连续氢化开发应用项目超30个,4个项目实现商业化生产[54] - 光电解术应用订单累计完成20余个[54] - 多肽液相合成平台完成18肽全连续液相工艺开发[54] - 国内外已授权专利共487项,其中合成生物领域159项,连续技术反应领域183项[47] - 报告期内新申请专利54个,新增授权专利44个[49] - 累计发表学术论文47篇,其中14篇影响因子超过10[48] - 公司申请专利数及发表论文数均达新高[56] - 公司通过连续生产技术和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实现吨级规模化应用[126] - 公司加强连续生产反应设备设计与制造推进多领域技术应用[138] - 公司优先开展智能技术和数字化平台建设以推动智能制造技术进步[139]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迭代发展的研发平台并强化工艺合成路线设计优化[139] - 公司全流程智能化药物警戒平台应用到10余个创新药项目中[60] 各地区市场表现 - 公司海外业务年收入为人民币4,284.7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2.46%,剔除大订单后同比增长9.20%[28] - 公司美国客户总收入为人民币3,370.91百万元,剔除大订单后同比增长18.41%[28] - 公司欧洲市场收入较2023年同比增长101.33%[28] - 境外收入同比下降32.46%至人民币4,284.75百万元,剔除大订单后同比增长9.20%[80][81] - 美国市场收入剔除大订单后同比增长18.41%[81] - 欧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01.33%至人民币735.46百万元[81] 客户结构表现 - 公司大制药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690.61百万元,较去年减少46.06%,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4.78%[27] - 公司中小型公司年收入为人民币3,114.04百万元,相比2023年上升11.50%[27] - 公司与全球20强制药公司中的16家建立合作,并为其中8家提供超过10年持续服务[126] 产能与设施建设 - 公司连续反应车间面积同比增长显著[63] - 公司连续化设备数量占比实现合理增长[63] - 公司英国Sandwich基地于8月初正式投入运营[63] - Sandwich基地在2024年4季度承接生产订单[64] - 2025年新增OEB5厂房和研发楼以满足后期毒素连接体项目需求[66] - 制剂新产能(预充式注射器/卡式瓶/β内酰胺固体车间)2025年陆续投产[66] - 新建500L和5,000L GMP发酵车间,总生产规模超20,000L,2025年Q1投入使用[66] - 上海奉贤生物药CDMO研发及商业化生产基地已启用[67] - 公司新增首个欧洲生产研发基地[61] - 公司在中国、美国、英国等地设有多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127] - 公司敦化、阜新、上海、苏州、北京、泰兴、天津设有基地[62] - 公司在美国波士顿、北卡罗来纳及英国Sandwich设有基地[62] - 公司计划在2024年末实现多肽商业化固相合成产能超20,000L[127] - 公司加快小核酸、多肽和ADC商业化生产能力的快速建设以实现商业化项目承接突破[138] - 公司战略性海外产能扩张作为下一发展阶段关键战略涉及API商业化生产[133] - 公司2024年成功获得首个欧洲研发生产基地并计划加快波士顿研发中心建设[136] - 公司计划通过自建或并购方式在欧洲获取化学小分子和化学大分子的API商业化生产能力[136] 订单与项目情况 - 2024年累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20%[23] - 公司在手订单为人民币1,052百万美元,较同期增幅超过20%[23] - 公司临床中后期和商业化阶段项目应用绿色制药关键技术产生良好经济效益[126]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人民币5,789,408千元,同比下降18.58%[21] - 资产负债率为12.58%,同比上升1.16个百分点[21]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1,320.58百万元,降幅18.57%;银行借款降至0百万元[95] - 存货1,193,346千元,同比增长26.23%;贸易应收款项1,836,887千元,同比下降8.66%[96] - 资本开支约1,130.01百万元,同比下降8.99%[102] - 资本承诺为人民币414.68百万元,较去年人民币552.01百万元下降24.9%,全部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103] - 资产负债率为12.58%,较去年11.42%上升1.16个百分点[10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254.34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2,295.39百万元[114]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184.33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506.90百万元[114]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928.19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542.03百万元[114] - 归属于股东的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6,862.57百万元,较去年人民币17,509.98百万元下降3.7%[115] - 公司现金及银行余额超过人民币57.9亿元[128] 人力资源与团队 - 2024年引进高级人才245人(博士78人/高级主管31人/海外背景136人)[69] - 截至2024年底员工总数9,595人,本科及以上占比78%,硕博占比24%[69] - 研发分析人员4,653人(占比48.49%),其中硕博1,813人(同比增长约2%)[69] - 集团雇员总数9,595名,未发生重大劳资纠纷[117][120] - 公司管理团队平均拥有逾20年行业经验且成员稳定性高[128]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3] - 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Hao Hong博士年龄69岁于2011年7月18日获委任为董事长[144] - 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执行官杨蕊女士年龄48岁于2022年1月19日获委任为联席首席执行官[144] - 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张达先生年龄44岁于2024年3月8日获委任为首席运营官[144] - 执行董事兼执行副总裁洪亮先生年龄51岁与首席执行官Hao Hong博士存在叔侄亲属关系[150] - 非执行董事Ye Song博士年龄64岁与首席执行官Hao Hong博士存在配偶关系[15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孙雪娇博士年龄42岁于2023年10月18日获委任[14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侯欣一博士年龄65岁于2024年2月29日获委任[14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家聪先生年龄43岁于2021年6月16日获委任[144] - 王青松先生因个人原因于2024年2月5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44] - 张婷女士39岁现任公司非执行董事负责运营管理办公室PCO管理采购管理等事宜[152] - 孙雪娇博士42岁于2023年10月18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54] - 侯欣一博士65岁法学教授现任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55] - 李家聪先生43岁现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董事会并提供独立判断[157] - 李家聪先生拥有约20年法律及金融经验现任周大福企业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158] - 智欣欣女士44岁现任股东代表监事兼监事会主席于2011年7月18日首次委任[161] - 侯靖艺女士41岁现任职工代表监事于2021年1月24日首次委任[161] - 狄姗姗女士38岁现任股东代表监事于2017年10月31日首次委任[161] - 智欣欣女士于2003年7月加入集团曾任人力资源部副主管[163] - 侯靖艺女士于2007年7月加入集团现任凯莱英生命科学技术人力资源部主管[165]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建议末期股息总额为人民币390,367,340.00元,每股普通股人民币1.10元[18] - 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为每10股普通股人民币11.00元(含税)[194] - 建议末期股息总额约为人民币3.9036734亿元(含税)[194] - 2023年股息为每10股普通股人民币18.00元(含税)[194] - 2023年末期股息总额为人民币6.41939094亿元(含税)[194]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60,595,400股[194] - 公司回购股份数量为5,716,000股[194] - 非居民企业股东取得股息按10%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197][198] - 持股超过1年的A股股东股息红利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196] - 外国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及红利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200] - 可供分派储备为人民币114.292亿元[187] 业务战略与展望 - 公司依托小分子CDMO优势向化学大分子、药物制剂、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多元化发展[132] 企业社会责任与ESG - 公司设立多项高校奖学金支持药物合成研究及困难大学生[73] - 2024年ESG报告将于2025年4月发布[7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A股于2016年11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002821)[179] - 公司H股于2021年12月10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证券代码:6821)[179] - 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技术驱动型CDMO综合服务商[179] - 公司通过向国内外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端到端CMC服务及研发生产解决方案[179] - 公司业务回顾及分析载于年报第9至27页[181] - 公司财务摘要载于年报第7至8页[181] - 公司财务回顾载于年报第27至37页[181] - 公司潜在风险因素与解决方案载于年报第45页[181] - 公司金融风险管理目标及政策载于财务报表附注41[181] - 公司报告期后事项载于年报第87页及财务报表附注42[181]
凯莱英:新签订单持续增长,化学大分子等新兴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点-20250423
天风证券· 2025-04-23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服务,6个月评级为增持(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凯莱英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受大订单及新兴业务影响下降,但Q4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小分子业务复苏,新兴业务发展良好,海外产能扩张,虽下调盈利预测但维持“增持”评级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4年营业收入58.05亿元,同比减少25.82%,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7.40%;归母净利润9.49亿元,同比减少58.17%;Q4营业收入16.64亿元,同比增长15.41%;Q4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306.48% [1] 小分子业务 - 2024年小分子CDMO业务收入45.71亿元,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8.85%,毛利率47.95%;商业化部分剔除大订单后收入28.04亿元,交付48个项目,新增8个;临床及临床前收入17.67亿元,交付456个项目,其中III期73个;预计2025年PPQ项目达12个 [2] 新兴业务 - 2024年新兴业务收入12.26亿元,同比增长2.25%,毛利率21.67%,下半年向好;预计2025年PPQ项目达13个;化学大分子CDM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26%,Q4环比超200%,完成227个项目,在手订单同比超130%,海外超260%,预计2025年收入翻倍;生物大分子CDMO业务收入同比增加13.91%,新增15个ADC IND和3个BLA项目,在手订单近60个,ADC占比超60%,订单同比增长56% [3] 海外产能扩张 - 2024年累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20%,欧美市场订单增速超整体;境外总收入42.85亿元,毛利率50.32%,美国市场收入33.71亿元,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18.41%,新兴业务境外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15.41%;欧洲首个研发及中试基地投入运营,英国Sandwich Site获取多个订单,引入连续反应设备等技术 [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下调2025 - 2026年营业收入至66.17、76.17亿元,预计2027年为87.82亿元;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11.14、13.10亿元,预计2027年为15.32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5] 财务数据和估值 - 给出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EBITDA、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EPS、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EV/EBITDA等数据 [9] 财务预测摘要 - 给出股东权益合计、非流动负债合计、负债合计、股本等数据及现金流量表部分数据 [10]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 给出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各项数据 [11] 主要财务比率 - 给出2023 - 2027年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相关财务比率数据 [12]
凯莱英(002821):新签订单持续增长,化学大分子等新兴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天风证券· 2025-04-23 13: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服务,6个月评级为增持(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凯莱英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受大订单及新兴业务影响下降,但Q4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小分子业务复苏,新兴业务发展良好,海外产能扩张,维持“增持”评级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4年营业收入58.05亿元,同比减少25.82%,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7.40%;归母净利润9.49亿元,同比减少58.17%;Q4营业收入16.64亿元,同比增长15.41%;Q4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306.48% [1] 小分子业务 - 2024年小分子CDMO业务收入45.71亿元,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8.85%,毛利率47.95%;商业化部分剔除大订单后收入28.04亿元,交付48个项目,新增8个;临床及临床前收入17.67亿元,交付456个项目,其中III期73个;预计2025年小分子验证批阶段项目达12个 [2] 新兴业务 - 2024年新兴业务收入12.26亿元,同比增长2.25%,毛利率21.67%,下半年向好;预计2025年新兴业务验证批阶段项目达13个;化学大分子CDMO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3.26%,Q4环比超200%,完成227个项目,在手订单同比超130%,海外超260%,预计2025年收入翻倍;生物大分子CDMO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增加13.91%,新增15个ADC IND和3个BLA项目,在手订单近60个,ADC占比超60%,订单同比增长56% [3] 海外产能扩张 - 2024年累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20%,欧美市场订单增速超整体;境外总收入42.85亿元,毛利率50.32%,美国市场收入33.71亿元,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18.41%,新兴业务境外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15.41%;欧洲首个研发及中试基地投入运营,英国Sandwich Site获取多个订单,引入连续反应设备和技术平台开发能力,筹划绿色先进制造技术 [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下调2025 - 2026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测,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87.82亿元,归母净利润15.32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5] 财务数据和估值 - 给出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EBITDA、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EPS、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EV/EBITDA等数据 [9] 财务预测摘要 - 给出股东权益合计、非流动负债合计、负债合计、股本等数据及现金流量表部分数据 [10]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 给出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各项数据 [11] 主要财务比率 - 给出2023 - 2027年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相关财务比率数据 [12]
葛兰在管基金一季报发布 点明创新药、消费医疗、医疗设备赛道机遇
环球网· 2025-04-23 11:08
基金业绩与持仓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2.37% 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2.17%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0.46% [3] - 前十大重仓股为恒瑞医药 药明康德 康龙化成 迈瑞医疗 泰格医药 爱尔眼科 凯莱英 东阿阿胶 科伦药业 华润三九 同仁堂退出前十大重仓股 科伦药业新晋 [3] - 葛兰对泰格医药和爱尔眼科进行增持 其余个股均被减持 [3] 行业政策环境 - 政策环境延续支持创新与强化合规 国家医保局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 商业健康险规模扩大为创新药提供增量支付空间 [3] - 医药反腐与价格治理常态化促使企业完善学术推广体系 推动医疗市场形成健康可持续的经营环境 [3] 创新药领域发展 - 多抗 ADC等前沿技术研发加速突破 国内企业与海外跨国公司达成多个品种重磅合作协议 国产创新药国际化能力显著提升 [3] - 全球合作持续推进 关键临床数据披露值得期待 中国企业在ADC 多抗 多肽领域竞争力获全球认可 [4] - AI制药技术在靶点发现中应用提升研发效率 [4] 医疗器械与设备市场 - 国内医疗设备市场招投标数据在一季度显著回升 [3] - 一季度国内招投标恢复至较高增长水平 加速渠道库存消化 装机落地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4] 消费医疗与细分领域 - 医美 眼科等可选消费领域受益于居民健康管理意识提升 终端需求随经济复苏进一步回暖 [4] - 家用医疗设备在老龄化趋势下需求稳步增长 [4] - 基于长期价值投资思路 重点配置创新药械及其产业链 OTC 消费医疗等领域 [3]
4月21日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净值增长1.85%,近3个月累计上涨2.56%
搜狐财经· 2025-04-21 19:58
基金表现 - 最新净值1.5603元,单日增长1.85% [1] - 近1个月收益率-1.41%,同类排名1379/4672 [1] - 近3个月收益率2.56%,同类排名1469/4599 [1] - 今年以来收益率-0.54%,同类排名2715/4590 [1] 资产配置 - 前十大股票持仓占比合计59.51% [1] - 最大持仓药明康德占比10.13% [1] - 恒瑞医药占比9.90%,迈瑞医疗占比7.79% [1] - 康龙化成占比5.83%,泰格医药占比5.11% [1] - 华润三九占比5.05%,爱尔眼科占比4.49% [1] - 东阿阿胶占比4.06%,凯莱英占比3.95%,同仁堂占比3.20% [1] 基金概况 - 成立于2016年9月29日 [1] - 截至2024年末规模159.10亿元 [1] - 基金经理葛兰自基金成立日起任职 [1][2] 基金经理背景 - 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 [2] - 曾任国金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及民生加银基金研究员 [2] - 2014年10月加入中欧基金 [2] - 现任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产品基金经理 [2]
凯莱英(002821):2024年报业绩点评:CDMO稳健,看好新兴业务发力
浙商证券· 2025-04-11 16: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2025年新兴业务PPQ项目达13个,24年化学大分子业务在手订单同比增长超130%,看好新兴业务发力 [1] - 2024年业绩受2023年交付大订单基数影响下滑,但剔除影响后仍有增长,新签订单同比增约20%,在手订单总额较同期增幅超20%,为2025年增长奠定基础 [1] - 2024年新增商业化CDMO项目8个,化学大分子进入业绩兑现期,小分子CDMO和新兴业务均有充足商业化订单储备 [1] - 2024年盈利能力短期承压,随着小分子CDMO订单和新兴业务板块产能利用率提升,有望逐渐回升 [2][7] - 考虑产能摊销、爬坡节奏对利润端影响,调整25 - 26年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EPS为2.90、3.45和4.19元,维持“买入”评级 [8] 各部分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58.05亿元(YOY - 25.82%),归母净利润9.49亿元(YOY - 58.17%),扣非净利润8.50亿(YOY - 59.63%) [1] - 2024Q4收入16.64亿元(YOY + 15.41%,环比增长15.35%),归母净利润2.39亿(YOY + 306.48%),扣非净利润1.86亿(YOY + 171.42%) [1] - 2024年累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20%,欧美市场客户订单增速超整体,截至年报披露日,在手订单总额10.52亿美元,较同期增幅超20% [1] 业务拆分 小分子CDMO - 2024年实现收入45.71亿元,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8.85% [1] - 交付商业化项目48个,新增8个,收入28.04亿元,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4.16%;交付临床阶段项目456个,其中临床Ⅲ期73个,收入17.67亿元,同比增长17.23% [1] - 预计2025年小分子验证批阶段(PPQ)项目达12个,存量商业化订单及PPQ项目有望支撑业绩长期稳健增长 [1] 新兴业务 - 2024年实现收入12.26亿元,同比增长2.25%,预计2025年新兴业务验证批阶段(PPQ)项目达13个 [1] - 化学大分子CDM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26%,Q4环比增长超200%,截至年报披露日,在手订单同比增长超130%,海外订单同比增长超260%,预计2025年收入翻倍以上增长,2025年PPQ项目超10个,助力GLP - 1多肽项目核查通过,为多肽项目商业化供货奠基 [1] - 2024年末多肽固相合成产能约21,000L,预计2025下半年达30,000L [1] 其他业务 - 制剂CDMO业务受国内投融资和市场竞争影响收入略降,截止年报披露日在手订单同比增长30% [2] - 临床研究服务板块受行业环境影响收入同比小幅下降 [2] - 生物大分子CDMO业务收入同比增加13.91%,新增15个ADC IND项目和3个BLA项目,在手订单近60个,ADC项目占比超60%,订单同比增长56%,看好ADC驱动持续放量 [2] 盈利能力 - 2024年整体毛利率42.36%(同比下降8.8pct),小分子CDMO业务毛利率下降7.72pct,新兴业务毛利率下降4.81pct [2] - 2024年净利率16.12%(同比下降12.64pct),销售费用率4.19%(同比提升1.68pct),管理费用率14.22%(同比提升4.14pct),研发费用率10.59%(同比提升1.54pct),财务费用率 - 5.7%(同比下降3.80pct) [2][3][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5 - 26年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EPS为2.90、3.45和4.19元(前次预测25 - 26年EPS分别为3.39和4.39元),2025年4月10日收盘价对应2025年PE为22倍 [8]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804.66|6629.24|7689.16|8907.32| |(+/-) (%)|-25.82%|14.21%|15.99%|15.8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48.95|1045.39|1244.63|1509.81| |(+/-) (%)|-58.17%|10.16%|19.06%|21.31%| |每股收益(元)|2.63|2.90|3.45|4.19| |P/E|24.58|22.31|18.74|15.45|[10] 三大报表预测值 |报表类型|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百万元)|11,050|12,379|12,920|13,909| | |现金(百万元)|5,789|6,832|6,986|7,412| | |交易性金融资产(百万元)|1,540|1,300|1,100|1,000| | |应收账项(百万元)|1,837|2,098|2,373|2,683| | |其它应收款(百万元)|27|33|40|49| | |预付账款(百万元)|89|103|120|140| | |存货(百万元)|1,193|1,412|1,661|1,945| | |其他(百万元)|574|600|640|680| |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8,238|9,373|10,448|11,380| | |金融资产类(百万元)|0|0|0|0| | |长期投资(百万元)|537|600|700|800| | |固定资产(百万元)|3,974|4,959|5,823|6,560| | |无形资产(百万元)|430|397|354|313| | |在建工程(百万元)|1,867|1,911|1,941|1,961| | |其他(百万元)|1,431|1,506|1,630|1,746| | |资产总计(百万元)|19,289|21,751|23,368|25,289| | |流动负债(百万元)|1,709|2,018|2,370|2,764| | |短期借款(百万元)|0|0|0|0| | |应付款项(百万元)|451|534|634|748| | |预收账款(百万元)|0|199|231|267| | |其他(百万元)|1,258|1,284|1,506|1,748| |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717|753|773|793| | |长期借款(百万元)|0|0|0|0| | |其他(百万元)|717|753|773|793| | |负债合计(百万元)|2,426|2,771|3,144|3,557| |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7|14|13|11| |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16,845|18,966|20,211|21,721| |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19,289|21,751|23,368|25,289| |利润表|营业收入(百万元)|5,805|6,629|7,689|8,907| | |营业成本(百万元)|3,346|3,816|4,371|4,988| |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13|133|85|80| | |营业费用(百万元)|243|278|292|321| | |管理费用(百万元)|825|994|1,000|980| | |研发费用(百万元)|614|729|884|1,069| | |财务费用(百万元)|(331)|(457)|(321)|(229)| |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77|86|100|116|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百万元)|40|30|30|30| |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83|83|83|83| | |其他经营收益(百万元)|39|39|39|39| | |营业利润(百万元)|1,079|1,201|1,431|1,735| | |营业外收支(百万元)|(6)|(6)|(6)|(6)| | |利润总额(百万元)|1,072|1,194|1,425|1,729| | |所得税(百万元)|137|152|182|220| | |净利润(百万元)|936|1,042|1,243|1,508| |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13)|(3)|(1)|(2)|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949|1,045|1,245|1,510| | |EBITDA(百万元)|1,408|1,542|1,897|2,332| | |EPS(最新摊薄)(元)|2.63|2.90|3.45|4.19|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254|768|1,164|1,633| | |净利润(百万元)|936|1,042|1,243|1,508| | |折旧摊销(百万元)|480|504|643|782| | |财务费用(百万元)|(331)|(457)|(321)|(229)| | |投资损失(百万元)|(83)|(83)|(83)|(83)| | |营运资金变动(百万元)|91|(18)|(26)|(41)| | |其它(百万元)|160|(222)|(293)|(305)| |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184)|(1,258)|(1,332)|(1,435)| | |资本支出(百万元)|(597)|(1,500)|(1,500)|(1,500)| | |长期投资(百万元)|(276)|(63)|(100)|(100)| | |其他(百万元)|(311)|306|268|165| |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928)|1,432|221|129| | |短期借款(百万元)|(12)|0|0|0| | |长期借款(百万元)|0|0|0|0| | |其他(百万元)|(1,916)|1,432|221|129| |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858)|943|54|326|[11]
凯莱英(002821) - H股公告: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4-09 18:16
公司信息 - 公司为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821[2] - 公告日期时董事会由董事长兼执行董事Hao Hong博士等9人组成[4] 会议安排 - 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4月23日举行[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第一季度业绩及其发布[3] 日期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4月9日[4]
凯莱英:新签订单良好态势延续,化学大分子增速亮眼-20250407
国盛证券· 2025-04-07 09: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凯莱英2024年业绩虽有下滑但Q4表现良好,新签订单持续高增,小分子业务消化前期资源且2025年PPQ项目储备充沛,新兴业务产能爬坡化学大分子24Q4实现突破,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整体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05亿元,同比-25.82%;归母净利润为9.49亿元,同比-58.17%;归母扣非净利润为8.50亿元,同比-59.63% [1] - 2024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4亿元,同比+15.41%,环比+15.35%;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306.48%,环比+12.99%;扣非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171.42%,环比-13.48% [1] 新签订单情况 - 2024年累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20%,欧美市场客户订单增速超整体,截至2025年3月28日,不含2024年已确认营收,在手订单总额10.52亿美元,较同期增幅超20% [1] 小分子业务情况 - 2024年小分子业务收入45.71亿元,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8.85%,毛利率47.95%,已基本消化大订单退潮资源冗余,盈利水平恢复较好 [2] - 2024年交付商业化项目48个,新增8个,收入28.04亿元,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4.16%;交付临床阶段项目456个,其中Ⅲ期73个,收入17.67亿元,同比增长17.23% [2] - 预计2025年小分子PPQ项目达12个,形成充足商业化订单储备 [2] 新兴业务情况 - 2024年新兴业务收入12.26亿元,同比+2.25%,毛利率21.67%,下半年毛利率向好 [3] - 化学大分子CDMO业务全年收入同比增长13.26%,Q4环比增长超200%;截至2025年3月28日,在手订单同比增长超130%,海外订单同比增长超260%,预计2025年收入翻倍以上增长 [3] - 制剂CDMO业务收入略有下降,2024年完成5个PAI,新增6个NDA项目,新增1个商业化项目 [3] - 生物大分子CDMO收入同比增加13.91%,新增15个ADC IND项目和3个BLA项目 [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0亿元、12.95亿元、15.09亿元,增速分别为14.8%、18.8%、16.6%,对应PE分别为26x,22x,19x [4] 财务指标情况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825|5,805|6,563|7,487|8,546| |增长率yoy(%)|-23.7|-25.8|13.1|14.1|14.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269|949|1,090|1,295|1,509| |增长率yoy(%)|-31.3|-58.2|14.8|18.8|16.6| |EPS最新摊薄(元/股)|6.29|2.63|3.02|3.59|4.19| |净资产收益率(%)|12.9|5.5|6.2|7.1|7.8| |P/E(倍)|12.4|29.5|25.7|21.6|18.6| |P/B(倍)|1.6|1.7|1.6|1.5|1.5| [5] 股票信息 - 行业为医疗服务,前次评级买入,2025年04月03日收盘价77.72元,总市值28,025.47百万元,总股本360.60百万股,自由流通股占比96.76%,30日日均成交量3.61百万股 [6]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主要财务比率数据 [11]
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部分限制性股票减少注册资本 暨通知债权人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4-07 06:43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于2025年4月3日召开相关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多项议案,包括回购注销2020年部分限制性股票及修订公司章程等,同时将因回购注销减少注册资本并通知债权人 [1][4] 分组1: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及减资通知 - 公司将回购注销2020年激励对象孙学惠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1,680股A股限制性股票 [1] - 回购注销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将由360,595,400变更为360,593,720 [2] - 公司债权人均有权在规定时间内要求清偿债务或提供相应担保 [2] 分组2:股东大会召开与出席情况 会议召开情况 - 现场会议于2025年4月3日下午14:00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同日不同时段 [5] - 会议地点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大街71号公司会议室 [5] - 会议以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召开,由公司第四届董事会召集,董事张婷主持 [5] 会议出席情况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现场投票的A股股东8人,代表股份130,377,894股,占比37.1548%;网络投票的A股股东357人,代表股份57,268,099股,占比16.3201%;现场投票的H股股东1人,代表股份4,777,535股,占比1.3615% [6] - 2025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现场投票的A股股东8人,代表股份占上市公司A股有表决权股份的40.3208%;网络投票的A股股东357人,代表股份占比17.7108% [8] - 公司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律师出席或列席现场会议 [8] 分组3:提案审议和表决情况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 《关于〈公司H股限制性股票计划(草案)〉修订稿的议案》等9项特别决议议案和1项普通决议议案均获通过 [9][10][11][13][16][18][20][21][22] 2025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 - 《关于回购注销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和《关于修订〈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议案》获通过 [23][25] 2025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 - 《关于回购注销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和《关于修订〈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议案》获通过 [27][29] 分组4:律师意见及备查文件 -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认为本次会议相关程序及决议合法有效,法律意见书全文刊登于巨潮资讯网 [31][32] - 备查文件包括股东大会会议决议和律师法律意见 [34]
凯莱英: 《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证券之星· 2025-04-03 20:19
文章核心观点 该文档为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4月修订的章程,涵盖总则、经营宗旨和范围、股份、股东和股东大会等内容,旨在规范公司组织与行为,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1]。 各章节关键要点 总则 - 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章程,以维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合法权益,规范组织与行为 [1] - 公司于2011年9月20日注册成立,2016年A股上市,2021 - 2022年H股上市 [2] - 公司注册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等信息明确,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章程生效后原章程失效 [3] 经营宗旨和范围 - 公司经营宗旨是发展成为现代医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使投资各方获满意回报 [5] - 经营范围包括开发、生产、销售高新医药原料及中间体等,需经相关部门批准 [5] 股份 股东持股情况 - 公司设置普通股,经批准可设其他种类股份,股份发行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5] - 公司发行的股票为有面值股票,每股面值1元,分为内资股和外资股,H股在香港上市 [6] - 公司成立时发起人认购6000万股,后经多次发行,目前股本结构为A股333,040,460股,占92.36%,H股27,553,260股 [7][8] 股份增减和回购 - 公司可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资本,减少注册资本需按规定程序办理 [8][9] - 公司在特定情况下可收购本公司股份,收购方式和程序有明确规定 [10] - 公司购回股份的财务处理和注销程序按相关规定执行 [11][12] 股份转让 - 公司股份除另有规定外可自由转让,H股转让需到指定机构登记 [13] - 发起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股份转让有时间和比例限制 [14][15] - 公司不接受本公司股票作为质押权标的,特定股东短线交易收益归公司 [15] 购买公司股份的财务资助 - 公司及其子公司一般不得对购买公司股份的人提供财务资助,但有例外情形 [16][17] 股票和股东名册 - 公司股票采用记名式,应载明相关事项,H股可采取境外存股证形式 [17][18] - 公司须确保H股上市文件包含特定声明,股票由董事长等签署生效 [18][20] - 公司设立股东名册,登记股东相关信息,股东名册可存放在境内外 [20][22] 股东和股东大会 股东 - 公司股东为依法持有公司股份且登记在股东名册上的人,按股份种类和份额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25] - 普通股股东享有领取股利、参加股东大会等权利,承担遵守法律法规和章程等义务 [25][28] - 特定股东质押股份需报告,控股股东行使权力不得损害其他股东利益 [29] 股东大会的一般规定 - 股东大会是公司权力机构,行使决定经营方针、选举董事监事等职权 [30] - 重大交易、担保、财务资助等事项需经股东大会审议,股东大会分为年度和临时大会 [30][33] 股东大会的召集 - 股东大会由董事会召集,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可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35][36] - 股东自行召集股东大会需通知董事会并备案,董事会应配合并提供股东名册 [37][38] 股东大会的提案与通知 - 股东大会提案应符合条件,董事会、监事会和特定股东有权提出提案 [38][39] - 股东大会通知应包含会议时间、地点、审议事项等内容,通知方式有规定 [39][41] 股东大会的召开 - 公司应保证股东大会正常秩序,股东可亲自或委托代理人出席并行使表决权 [42] - 股东大会由董事长等主持,会议应有记录并保存十年,股东可查阅 [47][49] 股东大会的表决和决议 - 股东大会决议分为普通决议和特别决议,通过条件不同 [49][50] - 股东按股份行使表决权,关联股东回避表决,公司可提供网络投票平台 [51][53] - 选举董事、监事可实行累积投票制,股东大会应对提案逐项表决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