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欣旺达(300207)
icon
搜索文档
欣旺达(300207) -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8 17:05
一、审议通过了《关于审议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具体内容详见发布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创业 板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的相关公告。 表决结果:同意 7 票;反对 0 票;弃权 0 票。 本议案已经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 证券代码:300207 证券简称:欣旺达 公告编号:<欣>2025-037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 通知已于 2025 年 4 月 8 日以专人送达、电话、微信等方式发出。会议于 2025 年 4 月 28 日上午 10:30 在公司会议室以现场和通讯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本次董事 会应到董事 7 人,实到董事 7 人。会议由董事长王威先生主持。本次会议的召 集、召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 规定。 本次会议由公司董事长王威先生主持,与会董事经认真审议,以记名投 ...
欣旺达(300207)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8 17:0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22.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97%[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23%[5]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22.89亿美元,上期为109.75亿美元,增幅约11.96%[21] - 营业利润本期为110,333,115.04元,上期为43,436,324.12元[22] - 净利润本期为29,013,549.63元,上期为21,799,046.57元[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本期为386,323,122.44元,上期为318,662,277.75元[22]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36,600,841.38元,上期为17,923,220.67元[23]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21元,上期为0.17元[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本年数9.32亿元,较上年数增长31.28%,主要系报告期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所致[9] - 投资收益本年数7349.08万元,较上年数增长1701.65%,主要系本报告期处置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所致[9]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121.58亿美元,上期为107.99亿美元,增幅约12.58%[21] - 投资收益本期为7349.08万美元,上期为 - 458.84万美元,扭亏为盈[21] - 研发费用本期为9.32亿美元,上期为7.10亿美元,增幅约31.22%[21] 其他财务数据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5.88亿元,较期初增长220.43%,主要系结构性存款增加所致[9]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5.39亿元,较期初增长189.91%,主要系预付的材料款增加所致[9]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2.08亿元,较期初减少60.90%,主要系应收出口退税减少所致[9] - 公司资产总计从期初的873.23亿美元增长至期末的903.24亿美元,增幅约3.44%[18] - 流动资产合计从期初的451.37亿美元增长至期末的468.89亿美元,增幅约3.88%[17] - 流动负债合计从期初的403.69亿美元增长至期末的416.12亿美元,增幅约3.08%[18]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期初的421.86亿美元增长至期末的434.35亿美元,增幅约2.96%[18] - 非流动负债合计从期初的150.27亿美元增长至期末的167.27亿美元,增幅约11.31%[18] - 长期借款从期初的70.51亿美元增长至期末的86.79亿美元,增幅约23.09%[18]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8324[11] - 王明旺持股比例19.60%,持股数量3.62亿股,质押1.28亿股[11]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14,601,258股,占总股本0.79%[13]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王明旺持股361,779,557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96,577,523股[12] - 王宇持股比例1.04%,持股数19,203,910股,质押800,000股[12] - 中国农业银行-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1.02%,持股数18,902,398股[12]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八组合持股比例0.94%,持股数17,431,900股[12]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0.86%,持股数15,936,290股[12] - 中国建设银行-华安创业板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0.75%,持股数13,912,348股[12] 限售股份情况 - 限售股份期初总数134,121,150股,本期解除限售642,159股,期末总数133,478,991股[15] - 王威期初限售股数99,334,950股,期末仍为99,334,950股[14] - 王宇期初限售股数15,001,957股,本期解除限售599,025股,期末14,402,932股[14]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6.35%[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527,127,168.62元,上期为705,856,495.31元[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2,344,167,410.47元,上期为 -2,396,319,700.93元[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077,923,696.55元,上期为 -47,920,872.40元[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1,286,381,264.82元,上期为 -1,767,911,109.73元[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10,752,203,062.71元,上期为11,900,833,143.90元[25]
欣旺达: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21.23%
快讯· 2025-04-28 17:03
欣旺达(300207)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22.89亿元,同比增长11.97%;净利润为3.86亿元,同 比增长21.23%。 ...
车展季·大咖说丨重卡超充补能热度上升 欣旺达陈小源:重卡减排对实现“双碳”目标有关键意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15:40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每经编辑 孙磊 在国家"双碳"目标下,商用车低碳化成了硬指标。 "随着'双碳'目标时间节点的临近,商用车领域尤其是重卡的碳排放问题亟待解决。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排放源,重卡的减排工作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 关键意义。"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欣旺达动力商用车船事业部副总经理陈小源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谈到了企业在"双碳"战略下的技术布 局。 从公开资料来看,中国燃油重卡存量约900万辆,每年燃油费用约2.4万亿元,碳排放量约7亿吨,占到公路交通排放的54%。因此,重卡电动化是我国交通 运输领域降碳的重要发力点。 重卡超充补能热度提升 今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重卡市场销量继续"暴增"。 根据北斗入网新增数据,今年一季度,新能源重卡市场累计销量约2.37万辆,同比增长164%。其中,3月新能源重卡销量为1.04万辆,同比增长189%。另据 工信部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第391批~393批公告,"上榜"的新能源重卡数量为430款,高于2024年同期(第379批~381批)的361款。 "去年,商用车的新能源渗透率刚刚突破拐点,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去做相关布局。欣旺达动力在两年前就看到了这样的潜力 ...
欣旺达(300207):2024年年报点评:消费电芯自供率持续提升,动储业务快速增长
国海证券· 2025-04-27 16: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是消费电池龙头,消费电芯自供率持续提升,动力和储能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670.68/782.68/889.42亿元,同比分别+20%/+17%/+14%,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01/27.55/31.62亿元,同比分别+57%/+20%/+15%,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15/13/11倍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与公司数据 - 截至2025年4月25日,欣旺达近1个月、3个月、12个月相对沪深300表现分别为-17.3%、-14.0%、38.8%,沪深300对应表现为-3.7%、-1.2%、7.3% [3] - 截至2025年4月25日,欣旺达当前价格18.85元,52周价格区间13.53 - 26.35元,总市值34793.45百万,流通市值32265.27百万,总股本184580.63万股,流通股本171168.52万股,日均成交额425.50百万,近一月换手1.67% [3] 2024年年报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0.21亿元,同比+17.05%,实现归母净利润14.68亿元,同比+36.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64.99%;2024年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42亿元,同比+31.00%,实现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 - 6.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42亿元,同比+21.75% [4] 投资要点 - 消费锂电池业务收入保持增长,消费电芯自供率持续提升 2024年全球智能机出货量达12.4亿部,同比+6.4%,全球PC出货量达2.53亿台,同比+2.6%,公司消费电池业务实现收入304.05亿元,同比+6.52%,毛利率为17.65%,同比+2.74pct 2024年下半年启动越南基地建设,未来自供率有望继续提升 [5] - 动储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推进全球化布局 2024年,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达25.29GWh,同比+116.89%,实现收入151.39亿元,同比+40.24%,毛利率8.80%,同比 - 0.37pct;储能系统装机量达8.88GWh,同比+107%,实现收入18.89亿元,同比+70.19%,毛利率20.39%,同比+1.35pct 公司推出行业内首推10米级全球最大容量、行业首款2MWh液冷移动储能车,2024年越南锂威项目、匈牙利、泰国动力项目顺利推进 [5] - 2024年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15.18%,同比+0.58pct,归母净利率为2.62%,同比+0.37pct,2024Q4,公司毛利率为13.36%,同比 - 1.66pct,归母净利率为1.44%,同比 - 0.57pct [5] -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93%/5.59%/0.52%,同比分别 - 0.38/-0.13/-0.01pct,费用管控效果显现 研发费用率为5.94%,同比+0.28pct,加大研发投入保障产品竞争力 [6] 盈利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56021|67068|78268|88942| |增长率(%)|17|20|17|1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468|2301|2755|3162| |增长率(%)|36|57|20|15| |摊薄每股收益(元)|0.80|1.25|1.49|1.71| |ROE(%)|6|9|9|10| |P/E|28.24|15.12|12.63|11.00| |P/B|1.74|1.29|1.17|1.06| |P/S|0.74|0.52|0.44|0.39| |EV/EBITDA|10.55|6.73|5.27|4.10|[7]
布局出行全域动力能源,欣旺达动力亮相上海车展
中国青年报· 2025-04-26 18:15
文章核心观点 欣旺达动力在2025上海车展展示全链条硬实力,以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投入研发并进行战略布局,助力交通运输和储能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2][3][4] 车展展示情况 - 以“欣驱动,达未来”为主题,携覆盖九大场景的创新解决方案登场 [2] - 闪充电池3.0亮相,6C峰值充电倍率,补能效率达“1秒1公里”,低温超导电解液与3D液冷热管理技术使零下20摄氏度时充电效率保持90% [2] - 8 - 10C以上倍率超充产品将很快面世,可将10% - 80%SOC补能时间压缩至7分钟 [2] - 推出支持1.4MW超大功率充电的商用车大容量超充电池解决方案,15分钟极速补能提升运力效率400%,循环寿命突破6500次 [2] - 展示搭载最新一代低空飞行器电池的垂起复合翼无人机系统,联合飞行行业头部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展示航空动力电池技术矩阵 [3] 企业发展成果 - 2021至2024年连续四年成为HEV混动汽车电池装机量第一名,是中国最大的HEV混动汽车电池供应商,获众多头部车企青睐 [3] 企业研发与布局 - 近五年,欣旺达集团累计研发投入超129亿元,研发团队规模近万人,主导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50余项 [3] - 在北美、欧洲、亚洲设立营销机构,覆盖五大场景,依托五大核心优势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3][4]
最前线 | 欣旺达动力亮相上海车展,发布智能电芯2.0
36氪· 2025-04-26 15:03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3日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欣旺达动力展示多场景创新解决方案,在混动、纯电、商用车、低空飞行等领域有技术成果与产品布局,还推出智能析锂边界监测系统和智能电芯2.0产品,推动行业发展 [1][2][3] 分组1:混动市场 - 公司HEV电池凭借60C闪充70C闪放及-30℃极寒耐受能力装机量突破150万台 [1] - 欣星耀/欣星驰系列针对增程和插混车型,保障2C - 6C充电与500 + km纯电续航,-35℃可冷启动,-20℃续航保持率超90%,通过6项极限安全测试,支持10年/30万 + 公里超长质保 [1] 分组2:纯电市场 - 公司闪充电池3.0有6C峰值充电倍率,实现“1秒1公里”补能效率,低温超导电解液与3D液冷热管理技术使-20℃充电效率达常温90% [1] - 公司8 - 10C以上倍率超充产品将面世,10 - 80%SOC补能时间压缩至7分钟 [1] - 公司推出智能析锂边界监测系统保障全生命周期超充,配合磷酸铁锂版450Wh/L高能量密度与三元版1000公里续航,技术已搭载于多家头部车企高端车型 [2] 分组3:商用车市场 - 公司开发1.4MW超大功率充电商用车电池,15分钟极速补能,提升运力效率400%,循环寿命突破5000次,匹配8年200万公里运营周期 [2] - 公司模块化CTP平台支持85%商用车型适配,三维定向泄压技术实现电芯级热失控防护,配合智慧运维网络与电池护照碳足迹追踪,构建“超充 + 换电 + 梯次利用”全生命周期闭环 [2] 分组4:低空飞行市场 - 公司与飞行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展示航空动力电池技术矩阵,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通过200℃热箱与穿刺测试;大圆柱电池支持4C极速补能及高空抗压,搭载三维热蔓延阻断系统 [2] - 公司搭载低空飞行器电池的垂起复合翼无人机系统亮相,未来将与客户协同布局“超充 + 储能”复合能源网络与空域智能管理平台,推动eVTOL、物流无人机规模化商用 [3] 分组5:智能电芯产品 - 公司2024年北京车展发布第一代“点晶”智能电芯传感器,今年推出智能电芯2.0,在其基础上升级,集成多维度智能传感器,获取电芯内部气压等全新参数 [3] - 智能电芯2.0具备更佳安全预警、更长荣休寿命、更高SOX精度、电芯级电池护照四大亮点,实现“白箱运行”,保障电芯全生命周期安全、性能与寿命,确保数据可控 [3]
欣旺达、长风基金力挺 博雷顿启动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23:12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5日博雷顿启动全球招股,计划发行1300万股H股,预计5月7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虽未盈利但在新能源工程机械领域有一定地位且有募资发展规划 [1] 分组1:公司基本信息 - 博雷顿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领先新能源工程机械制造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总部位于中国,专注电动工程机械设计开发及商业化并提供智能运营服务 [1][2] - 产品系列以电动型号为主,包括三至七吨电动装载机和90至105吨电动宽体自卸车 [2] 分组2:市场地位 - 2024年按出货量计,在中国新能源装载机及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制造商中分别排名第三、第七,市场份额分别为18.3%、3.8%,是两类新能源工程机械前五大制造商中唯一纯新能源工程机械制造商 [2] - 2022 - 2024年按出货量计算,在电池容量超过650千瓦时的电动宽体自卸车市场中排名第一 [2] 分组3:荣誉与标准制定 - 动力系统成套件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可为2022年十大商业化高新技术成果之一 [2] - 是土方机械安全技术规范的国家标准、纯电动轮式装载机及电动宽体自卸车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的行业标准的起草者之一 [2] 分组4:融资与股权结构 - 成立以来累计获四轮融资,共计约14.3亿元,获钟鼎资本、湘潭财信、星航资本等机构青睐 [1] - IPO前,钟鼎持股7.03%,湘潭财信、长江车谷分别持股5.72%,湖州青云持股5.28%,上海骥方持股4.08% [1] 分组5:IPO情况 - 4月25日启动全球招股,计划发行1300万股H股,每股定价18港元,预计5月7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引入欣旺达、长风基金为基石投资者,二者合共认购6350万港元发售股份,其中欣旺达子公司香港欣威认购3850万港元、长风基金认购2500万港元 [1] - 募资净额约1.478亿港元,40%用于投资技术进步及开发新产品服务,40%用于建立制造工厂及采购机器提升制造能力,10%用于扩大销售服务网络及提升品牌知名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1] 分组6:业绩表现 - 2022 - 2024年,收入分别为3.60亿元、4.64亿元及6.36亿元,毛利分别为820万元、930万元及3680万元 [3] - 2022 - 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1.78亿元、2.29亿元及2.75亿元,尚未实现盈利 [3]
博雷顿(01333.HK)预计5月7日上市 引入欣旺达及长风基金作为基石
格隆汇APP· 2025-04-25 07:0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拟全球发售1300万股H股,招股时间为2025年4月25日至4月30日,预期5月7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多方面发展 [1][3] 分组1:公司发售信息 - 公司拟全球发售1300万股H股,中国香港发售130万股,国际发售1170万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 [1] - 2025年4月25日至4月30日招股,发售价为每股18.0港元,每手买卖单位200股,中金公司及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预期5月7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1] 分组2: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是电动工程机械提供商,设计开发自动作业电动工程机械并商业化,提供智能运营服务,还设计开发电动牵引车动力系统成套件并与制造商合作投放市场 [1] - 2024年公司在中国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及装载机制造商中出货量排名分别为第三及第七,市场份额分别为18.3%及3.8%,是该两类新能源工程机械头部制造商中唯一纯新能源工程机械制造商 [1] - 2024年按收入计算,公司在中国宽体自卸车市场及装载机市场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2%及1.3%,两个市场均包括新能源及燃油动力机械 [1] 分组3:公司发展数据 - 自2022年至2024年,公司电动宽体自卸车出货量由59台增至307台,电动装载机出货量由326台增至450台,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28.1%及17.5% [2] - 自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公司在电池容量超过650千瓦时的电动宽体自卸车出货量方面排名第一 [2] 分组4:基石投资情况 - 公司已订立基石投资协议,基石投资者包括香港欣威电子有限公司及长风成长股票开放式基金型公司,将以总额约6311万港元认购发售股份 [2] 分组5:所得款项用途 - 假设发售价为每股18.0港元且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公司自全球发售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1.478亿港元 [3] - 所得款项净额约40%用于投资技术进步以及开发新产品及服务 [3] - 约40%用于建立制造工厂及采购必要机器以提升制造能力 [3] - 约10%用于扩大销售及服务网络以及提升品牌知名度 [3] - 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3]
动储产业全球化遭遇历史性大退潮|独家
24潮· 2025-04-24 06:41
动储产业全球化退潮趋势 - LG集团撤回在印度尼西亚建设77亿美元电动汽车电池生态系统的计划投资 [2] - 国轩高科因法律纠纷暂停美国密歇根州23.6亿美元电池生产设施建设 [2] - 蜂巢能源暂停德国两家电池工厂项目,总投资20亿欧元,设计产能40GWh [2][3] - 中伟股份终止韩国22亿元镍精炼厂项目 [3] - LG新能源与华友钴业推迟锂电循环回收合资公司建设,预计投资不低于10亿元 [3] - SK on、ECOPRO Materials与格林美取消62亿元前驱体工厂计划 [3]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海外布局现状 - 10家动力电池巨头计划/建设近50个海外工厂,总投资超5500亿元人民币 [3] - 宁德时代海外布局包括: - 德国图林根工厂投资18亿欧元,规划产能14GWh [5] - 匈牙利德布勒森市工厂投资73.4亿欧元,规划产能100GWh [6] - 美国密歇根工厂投资35亿美元 [6] - 印度尼西亚锂电池项目投资50亿美元 [6] - 远景动力布局: - 法国杜埃工厂投资20亿欧元,规划产能24-40GWh [6] - 西班牙工厂规划产能50GWh [6] - 国轩高科计划: - 斯洛伐克合资工厂投资12亿欧元 [7] - 阿根廷碳酸锂生产线 [7] - 中创新航德国电芯模组工厂规划产能20GWh [7] - 蜂巢能源德国工厂原计划总投资20亿欧元,规划产能40GWh [7][8] - 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规划产能未披露,投资约63亿美元 [8] 动储产业链中上游企业海外投资 - 9家上市公司海外在建工程总投资达696.32亿元 [9] - 具体项目: - 宁德时代境外投资617.42亿元,工程进度21.23% [10] - 赣锋锂业Cauchari-Olaroz锂盐湖项目投资61.17亿元,进度97.26% [10] - 亿纬锂能印尼基地投资42.28亿元,进度85% [10] - 中伟股份印尼项目总投资143.51亿元 [10][11] - 欣旺达泰国工业园投资70亿元,进度3.02% [11] - 贝特瑞印尼负极材料项目投资39.69亿元,进度89.04% [11] - 天齐锂业奎纳纳项目投资16.7亿元,已终止建设 [11] - 恩捷股份匈牙利工厂投资31.74亿元,进度99% [11] - 盛新锂能印尼项目投资39.86亿元,进度98.5% [11][12] - 当升科技欧洲基地投资43.78亿元,进度1% [12] - 容百科技韩国项目总投资46.46亿元 [12]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全球新能源话语权争夺将导致更多贸易规则和壁垒 [12] - 海外项目可能面临"延期"或"终止"风险 [12] - 企业需平衡全球化扩张与财务健康 [12] - 行业竞争进入深水区,财务脆弱的公司可能面临债务违约风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