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孚通信(300394)
搜索文档
天孚通信大宗交易成交235.32万元,买方为机构专用席位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17:50
大宗交易详情 - 10月13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成交量1.50万股,成交金额235.32万元,成交价156.88元,与当日收盘价持平[2] - 该笔交易买方为机构专用席位,卖方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福华三路证券营业部[2] - 近3个月内公司累计发生3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为859.14万元[3] 近期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13日收盘价为156.88元,当日下跌0.83%,日换手率为2.99%,成交额为36.06亿元[3]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812.87万元,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出24.91亿元[3] - 近5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9.76%[3] 融资数据 - 公司最新融资余额为30.28亿元,近5日减少4.53亿元,降幅为13.01%[4]
天孚通信今日大宗交易平价成交1.5万股,成交额235.3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3 17:05
| 权益类证券大宗交易(协议交易) | | | | | | | 团 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 交易日期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成交价格 | 成交量 | 成交金额 | 买方营业部 | 卖方营业部 | | | | | (元) | (万股/万份) | (万元) | | | | 2025-10-13 | 300394 | 天孚通信 | 156.88 | 1.50 | 235.32 机构专用 |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 | | | | | | | | | 有限公司深圳福华 | | | | | | | | | 三路证券营业部 | 10月13日,天孚通信大宗交易成交1.5万股,成交额235.32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的0.07%,成交价 156.88元,较市场收盘价156.88元持平。 ...
中国网络通信:2025 年第三季度展望-800G 持续强劲,1.6T 订单提前;买入中际旭创、新易盛-China Networking_ 3Q25 Preview_ Ongoing 800G Strength With 1.6T Order Pull-In; Buy Innolight_Eoptolink
2025-10-13 09:00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光通信/光模块行业 [1][16] * 涉及的公司为Innolight、Eoptolink、TFC Optical [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第三季度业绩预览与预期 * 预计光模块公司第三季度初步业绩将显示约25%-30%的季度收入增长 主要由800G产品需求强劲和1.6T订单提前拉动驱动 [1] * 市场对Innolight、Eoptolink、TFC Optical第三季度净利润的预期分别为约32亿人民币、30亿人民币、7亿人民币 而机构的预测基准分别为31亿人民币、27亿人民币、6.97亿人民币 [1][2] * 预计Innolight第三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将实现29%和37%的季度增长 分别达到105亿人民币和33亿人民币 这得益于硅光产品发货占比提升 尽管上游材料供应紧张 [1] * 预计Eoptolink第三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将实现30%和31%的季度增长 分别达到83亿人民币和31亿人民币 [1] * 预计TFC Optical业绩将符合预期 尽管1.6T订单强劲 但受到200G EML限制的影响 [1] 行业需求与增长前景 * 对行业长期增长保持建设性观点 认为2026至2027财年的行业需求能见度正在改善 [1] * 预计2027财年行业需求同比增长约43% 存在上行风险 主要得益于云服务提供商的需求强劲以及专用集成电路带来的机遇 [1] * 长期看好光模块在专用集成电路、规模扩张和光连接交换机领域的机遇 [2] 投资建议与估值 * 对Innolight、Eoptolink和TFC Optical均重申买入评级 [2] * Eoptolink目标价472人民币 基于24倍2026财年预期市盈率 约等于其5年历史均值 以反映强劲的800G/1.6T周期、专用集成电路和规模扩张机遇 [7] * Innolight目标价569人民币 基于25倍2026财年预期市盈率 约等于其5年历史均值 以反映硅光收发器销售带来的毛利率/利润率上升潜力、强劲的800G/1.6T产品周期、改善的需求能见度以及光连接交换机/规模扩张机遇 [9] * TFC Optical目标价196人民币 基于36倍2026财年预期市盈率 较其5年历史均值高出0.5个标准差 以反映1.6T产品优势和新客户带来的更高800G贡献 维持买入评级是基于其长期盈利增长潜力、共封装光学/板载光学收发器市场机遇以及预计的FAU、ELSFP和MT产品强劲销售 [11]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因素 * 共同风险包括慢于预期的数据中心投资、中国电信运营商和企业/政府的光网络资本支出低于预期、价格竞争带来的利润率压力、新客户扩张慢于预期、中美科技争端 [8][10][12] * Innolight特定风险包括弱于预期的电信市场扩张 [10] * TFC Optical特定风险包括慢于预期的新产品开发、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慢于预期、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投资慢于预期 [12] 财务数据指标 * Eoptolink第三季度机构预测基准显示 收入71.32亿人民币 毛利率44.9% 营业利润率42.6% 净利润率37.8% [4] * TFC Optical第三季度机构预测基准显示 收入16.36亿人民币 毛利率51.6% 营业利润率40.9% 净利润率42.6% [6]
光模块狂飙之下 新易盛董事长高位套现37亿
中国经营报· 2025-10-12 23:19
公司核心事件 - 新易盛实际控制人高光荣通过询价转让方式以328元/股的价格转让1143.07万股,套现37.49亿元,转让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及支持前沿科技投资[1] - 该减持计划占高光荣所持股份的15.56%,占公司总股本的1.15%[3] - 公告披露后两个交易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超5%,市值蒸发超89亿元[4]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营收86.47亿元,同比增长179.15%,归母净利润28.38亿元,同比增长312.26%[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4亿元,同比增长282.64%,归母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其中第二季度营收63.85亿元,环比增长57.56%[3] - 公司股价从2025年4月9日的46.56元/股低点涨至9月2日的401.1元/股高点,区间最大涨幅达761%[3] 行业背景与需求 - AI大模型和云计算发展推动科技巨头加速布局数据中心,海量数据计算需求促进高速光模块广泛应用[2] - 光模块作为光通信核心组件,在AI系统中承担电信号与光信号转换的关键角色,是数据传输的关键环节[2] - 5G、AI等技术快速发展使光模块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行业空间巨大[5] 市场反应与机构观点 - 高光荣减持采用询价转让而非二级市场抛售,吸引29家机构报价,有效认购倍数2.6倍,最终16家机构获配[4] - 机构投资者承接逻辑包括行业前景广阔、公司业绩强劲增长(上半年净利增355%)、以及询价转让对股价影响较小[5] - 实控人高位减持动机可能多元,包括个人财富管理、优化股权结构或为应对技术迭代预留现金[6] 同业公司比较 - 中际旭创2025年上半年光模块销量905万只同比增长46%,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净利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0%[7] - 天孚通信2025年上半年营收24.6亿元同比增长57.8%,净利8.99亿元同比增长37.5%,第二季度营收15.1亿元同比增长83.3%[7] - 中际旭创股价从年初123.01元/股最高涨至457.01元/股,较年初上涨约220%,天孚通信股价从年初64.14元/股最高涨至224.55元/股,较年初上涨约150%[7][8] - 截至10月10日,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三家公司市值合计9004亿元[8] 行业估值分析 - 专家指出光模块行业整体估值较高但未出现明显泡沫,行业发展空间大且需求持续增长[9] - 判断行业泡沫关键在于估值是否透支未来3-5年成长空间,使用PEG指标分析,三家公司PEG普遍低于0.5,显著低于1的合理区间上限,显示市场并未过度高估[10] - AI技术进步将持续推动光模块需求,行业长期发展前景广阔,需综合基本面、市场需求等因素客观判断估值合理性[9][10]
光模块需求喷涌,大牛股4个月狂飙31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2 21:41
行业宏观前景 - 华为预测至2035年全球算力总量将激增10万倍,AI存储需求增长500倍[5] - 通信网络连接对象从90亿人扩展到9000亿智能体,实现从移动互联网到智能体互联网的跃迁[5] - 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1037.3 EFLOPS,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46.2%,远高于通用算力18.8%的增长率[6] - 2025年全球AI算力市场规模将达1.2万亿美元,中国占比38%,智能驾驶、工业AI、医疗影像三大场景贡献62%算力消耗[6] 中国厂商市场地位 - 中国光模块厂商已主导全球中游市场,展现出强劲的技术突破能力与财务韧性[6] - 中际旭创和新易盛的市占率跻身全球前三[10] - 头部厂商通过高端产品迭代、海外产能布局与差异化技术路线构建先发优势[6] 中际旭创公司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毛利率提升至39.96%[7] - 核心竞争力来自1.6T光模块批量交付及泰国工厂产能释放,斥资5.86亿元研发投入突破CPO技术[7] - 全球市占率稳固在25%-30%区间,在800G放量及1.6T起量的过渡期形成明显交付优势[7] - 从6月初至10月10日,公司股价上涨近317%[8] 新易盛公司分析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业绩规模超2024年全年[10] - LPO技术实现功耗降低30%,海外收入占比94.4%,光模块毛利率达47.48%[10] - 面临流动性压力,截至6月末应收账款50.17亿元,存货59.44亿元,第二季度毛利率环比下滑2.02个百分点至46.64%[10] 天孚通信公司分析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56亿元,同比增长57.8%,光有源器件业务增长91%[10] - 作为英伟达CPO光引擎独家供应商,深度绑定AI算力龙头供应链[10] - 通过核心器件自研实现封装成本降低30%,与模块业务形成技术协同[10] 技术发展趋势 - 技术沿速率迭代、材料创新、封装突破路径加速演进,800G向1.6T升级为主流趋势[12] - 2024年800G光模块出货量同比增长超300%,头部企业已实现1.6T产品批量交付[12] - 华为发布全球首个单波速率1.6T硅光模块,体积缩减70%,功耗降低40%[12] - CPO预计2026年商用,LPO方案使800G模块功耗较传统方案降低30%-50%[13] - 更长远技术布局已展开,华工正源展出突破3.2T光模块核心技术产品单波400G光引擎[13]
光模块需求喷涌,大牛股4个月狂飙31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2 21:37
全球算力需求前景 - 华为报告预测,至2035年全球算力总量将激增10万倍,AI存储需求增长500倍 [4] - 通信网络连接对象将从90亿人扩展到9000亿智能体,实现从移动互联网到智能体互联网的跃迁 [4] - 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1037.3 EFLOPS,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2%,而通用算力同期仅增长18.8% [5] - 2025年全球AI算力市场规模将达1.2万亿美元,中国占比38%,智能驾驶、工业AI、医疗影像三大场景贡献62%的算力消耗 [5] 中国光模块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厂商已主导全球光模块中游市场,中际旭创、新易盛市占率跻身全球前三 [1][9] - 头部厂商通过高端产品迭代、海外产能布局与差异化技术路线构建先发优势 [5] 中际旭创公司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毛利率提升至39.96% [6] - 核心竞争力来自1.6T光模块批量交付及泰国工厂产能释放,斥资5.86亿元研发投入突破CPO技术 [6] - 全球市占率稳固在25%-30%区间,在800G放量+1.6T起量的过渡期形成明显交付优势 [6] - 从6月初至10月10日,公司股价上涨近317% [6] 新易盛公司分析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业绩规模超2024年全年 [8] - LPO技术实现功耗降低30%,海外收入占比94.4%,光模块毛利率达47.48% [8] - 截至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50.17亿元,存货59.44亿元,第二季度毛利率环比下滑2.02个百分点至46.64% [8] 天孚通信公司分析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56亿元,同比增长57.8%,光有源器件业务增长91% [8] - 作为英伟达CPO光引擎独家供应商,深度绑定AI算力龙头供应链 [8] - 通过核心器件自研实现封装成本降低30%,与模块业务形成技术协同 [8] 光模块技术发展趋势 - 技术沿速率迭代—材料创新—封装突破路径加速演进,800G向1.6T升级成为主流趋势 [11] - 2024年800G光模块出货量同比增长超300%,头部企业已实现1.6T产品批量交付 [11] - 华为发布全球首个单波速率1.6T硅光模块,体积缩减70%,功耗降低40% [11] - CPO预计在2026年实现商用,LPO方案使800G模块功耗较传统方案降低30%-50% [12] - 华工正源展出突破3.2T光模块核心技术产品单波400G光引擎,采用国产硅光芯片流片平台 [13]
盈利提速,算力板块表现亮眼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12 18:32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建议继续关注通信行业相关投资机会 [2] - 行业处于低配阶段,算力资本开支保持高增长,通信行业持仓仍有显著向上空间 [2][87] - 2025年AI算力产业链将继续加速发展,叠加推理侧需求持续演进,通信行业相关产业链将继续受益 [2][87] 2025年H1及Q2整体业绩 - 2025年H1通信行业整体营收17850.03亿元,同比增长10.07%;归母净利润1604.32亿元,同比增长11.26%;扣非归母净利润1490.23亿元,同比增长13.04% [1][2][4] - 2025年Q2通信行业整体营收9424.83亿元,同比增长10.91%;归母净利润986.82亿元,同比增长12.33%;扣非归母净利润912.62亿元,同比增长12.94% [2][7] - 2025年H1行业整体毛利率为33.50%,同比实现增长 [11] 分板块业绩表现 - 2025H1营收同比增速前五的板块为:光模块、通信PCB、网络设备商、物联网模组和基站设备射频相关部件 [2][11] - 2025H1归母净利润增速前五的板块为:光模块、通信PCB、网络安全及可视化分析、物联网模组和网络设备商 [2][11] - 光模块及器件板块2025H1毛利率为34.97%,同比提升2.18个百分点;2025Q2毛利率为35.26%,同比提升0.61个百分点 [11][25] - 通信PCB&CLL板块2025H1营收572.49亿元,同比增长37.66%;归母净利润80.58亿元,同比增长80.79%;毛利率24.47%,同比提升2.74个百分点 [31] - 网络设备商板块2025H1营收5071.11亿元,同比增长28.86%;归母净利润191.84亿元,同比增长19.57% [37] - 物联网模组及方案板块2025H1营收202.30亿元,同比增长24.50%;归母净利润11.57亿元,同比增长25.52% [67] 重点公司业绩亮点 - 光模块龙头新易盛2025H1营收同比增长282.6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5.68%;中际旭创2025H1营收同比增长36.9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9.40% [25] - 通信PCB龙头沪电股份2025H1营收同比增长56.5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50%;深南电路2025H1营收同比增长25.6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75% [31] - 网络设备商工业富联2025H1营收同比增长35.5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61%;锐捷网络2025H1营收同比增长31.8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4.00% [37] - 物联网模组厂商移远通信2025H1营收同比增长39.9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5.03% [68] AI算力产业链投资与展望 - 海外云厂商2025Q2资本开支合计实现950亿美元,同比增长82.96%,环比增长32.05% [17] - Meta将2025年资本开支指引上调至660-720亿美元,计划到2028年至少投资6000亿美元用于AI建设;微软规划2025财年约800亿美元用于AIDC;谷歌上调2025全年资本开支指引至850亿美元 [17] - 博通FY25Q3 AI收入52亿美元,环比增长19%;FY25Q4 AI收入指引62亿美元,环比增长19% [23] - 甲骨文未实现履约义务达到4550亿美元,同比大增359% [22] - 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一季度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加速至26%,AI相关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同比三位数增长 [18]
净利增3倍,硅光需求强势攀升
36氪· 2025-10-11 19:16
硅光技术概述与市场前景 - 硅光技术是光通信与半导体领域的交叉技术,通过将光子学器件与硅基半导体工艺融合,实现高速率、低功耗、高集成度的光信号处理与传输 [1] - 市场需求从增量需求转向爆发式需求,人工智能推动带宽需求指数级上升,预计200G/通道链路将在2026-2027年成为主流,为800G、1600G收发器规模化应用铺路 [1] - 该技术为数据中心、电信网络带来性能革新,并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量子计算等新兴场景中展现出不可替代的应用潜力 [1] 硅光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形成上游基础支撑、中游制造核心、下游应用拓展的完整链路 [3] - 上游环节包括高质量硅基材料、先进光刻设备及专业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是技术研发基石 [3] - 中游芯片制造与封装测试环节直接决定芯片性能、量产良率与成本控制能力 [3] - 下游系统集成商将硅光芯片与其他电子元件结合,开发光通信模块等终端产品 [3] 主要市场参与者 - 全球参与者包括垂直整合企业、初创设计公司、学术研究机构、晶圆代工厂及设备供应商 [4] - 垂直整合参与者包括Innolight、思科、Marvell、Broadcom等企业 [4] - 晶圆代工厂包括Tower Semiconductor、GlobalFoundries、Intel、台积电等 [4] 中国硅光技术突破 - 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发布全国产化12寸硅光全流程套件,实现从设计、制造、测试到封装工艺的全流程标准化 [5] - 该技术成果性能已达到量产要求,正支撑龙头企业进行高速硅光芯片的试产 [5] - 硅光芯片传输速率更高、功耗更低,可绕开对EUV光刻机的依赖,实现芯片领域换道超车 [5] 重点公司分析:新易盛 - 公司核心优势集中在高速率光模块领域,是国内少数能批量交付800G光模块的企业之一 [7]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96%;归母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 [8][9] - 积极布局LPO与CPO等下一代低功耗、高集成度技术,应对AI集群高带宽需求 [7] 重点公司分析:中际旭创 - 公司在硅光模块领域具有先发优势,2020年推出业内首个800G可插拔光模块,2023年全球首发1.6T光模块 [10]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0% [10] - 正积极推进800G等高端光模块的产能扩张,将4.46亿元募集资金转用于新建铜陵旭创高端光模块产业园三期项目 [10] 重点公司分析:天孚通信 - 公司聚焦硅光产业链中游的光器件环节,产品覆盖有源与无源器件 [1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56亿元,同比增长57.84%;归母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37.46% [11][12] - 产品结构呈现数据中心强、电信市场稳的特点,光通信元器件产量同比增加38.38%,销量同比增长15.80% [12] 重点公司分析:亨通光电 - 公司凭借光棒-光纤-光缆-光器件的全产业链布局保持竞争优势 [13][14]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0.49亿元,同比增长20.42%;归母净利润16.13亿元,同比增长0.24% [13][14] - 自主研发的G.654.E大有效面积光纤已应用于全国近20个国家级算力枢纽节点,并启动AI先进光纤材料研发制造中心扩产项目 [14] 重点公司分析:仕佳光子 - 公司主营业务覆盖PLC光分路器芯片、AWG芯片、激光器芯片等多类产品 [16]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93亿元,同比增长121.12%;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1712.00% [17] - 光芯片和器件产品收入69999.1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90.92%;境外收入45161.11万元,同比激增323.59% [17] 行业技术挑战 - 面临技术多样性与标准化缺失挑战,不同客户采用独特技术路径,增加产业化难度 [19] - 可靠性与寿命是重要挑战,光互联系统对平均无故障时间要求极高,需通过严苛可靠性测试 [20] - 国内硅光产业已越过技术验证临界点,进入量产攻坚与市场拓展的关键阶段 [20]
通信行业2025年三季报业绩前瞻:算力景气,红利稳健,战力将起
浙商证券· 2025-10-11 15:4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通信行业呈现“算力景气,红利稳健,战力将起”的格局[1] - 算力方面:全球AI高景气延续,应用侧持续发力,OpenAI发布Sora2,多模态应用迎来奇点时刻,Oracle、谷歌等头部大厂保持高投入,英伟达GB300等超节点方案加速发货,光模块、液冷等细分领域业绩增长最为明显[4] - 红利方面:国内运营商积极进行数智化转型,主营业务增速实现改善[4] - 战斗力方面:卫星互联网等新兴方向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带来新的业绩弹性[4] 电信运营商 - 受益于数字中国战略持续推动,运营商整体业务稳健增长,创新业务更高增速+占比提升,新动能持续壮大,同时资本开支占收比下降,利于利润释放,此外注重股东回报,持续提升分红比例[2] - 中国移动:预计Q3营收2451亿元-2460亿元,同比增长0.2%-0.5%,归母净利润321亿元-324亿元,同比增长4.6%-5.6%[2] - 中国电信:预计Q3营收1272亿元-1285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77.5亿元-80.5亿元,同比增长3.5%-7.5%[2] - 中国联通:预计Q3营收937亿元-946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24.1亿元-24.9亿元,同比增长4.8%-8.3%[3] - 中国铁塔:预计Q3营收249亿元-252亿元,同比增长2.9%-4.1%,归母净利润29.7亿元-30.5亿元,同比增长5.2%-8%[3] AI光模块等网络连接 - 光模块是国内稀缺的直接参与全球算力供应链体系的细分领域,在海外AI高速发展的背景下,800G光模块持续放量,1.6T产品进入批量阶段[3] - 国内相关企业是行业领军者,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随着800G产能稳步扩张,1.6T带来新增量,季度业绩有望保持环比增长[3] - 中际旭创:预计Q3营收89亿元-96亿元,同比增长37%-47%,归母净利润29亿元-32亿元,同比增长108%-130%[3] - 天孚通信:预计Q3营收18亿元-21亿元,同比增长115%-150%,归母净利润6.5亿元-7.5亿元,同比增长102%-133%[5] - 源杰科技:预计Q3营收1.5亿元-2亿元,同比增长159%-245%,归母净利润0.4亿元-0.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5] - 瑞可达:预计Q3营收7.0亿元-8.5亿元,同比增长11%-35%,归母净利润0.65亿元-0.8亿元,同比增长59%-95%[5] - 意华股份:预计Q3营收22亿元-25.5亿元,同比增长40%-62%,归母净利润1.25亿元-1.45亿元,同比增长114%-149%[6] - 中瓷电子:预计Q3营收7.8亿元-8.2亿元,同比增长17%-23%,归母净利润1.8亿元-2亿元,同比增长15%-27%[6] AI液冷/电源 - AI服务器等设备功耗持续提升,海外及国内数据中心液冷散热趋势明显[6] - 英维克:预计Q3营收16亿元-18亿元,同比增长38%-55%,归母净利润2亿元-2.2亿元,同比增长18%-30%[6] - 申菱环境:预计Q3营收10亿元-12亿元,同比增长49%-78%,归母净利润0.9亿元-1.1亿元,同比增长179%-241%[7] - 科创新源:预计Q3营收3.5亿元-4.5亿元,同比增长61%-107%,归母净利润0.15亿元-0.25亿元,同比增长91%-219%[7] - 欧陆通:预计Q3营收10亿元-12亿元,同比-6%-+13%,归母净利润0.6亿元-0.8亿元,同比-15%-+14%[7] AI服务器 - 受益于国内数字经济和AI算力发展,AI服务器需求快速提升[7] - 中兴通讯:预计Q3营收310亿元-320亿元,同比增长12%-16%,归母净利润19.5亿元-21亿元,同比减少3%-10%[7] - 华勤技术:预计Q3营收470亿元-490亿元,同比增长28%-34%,归母净利润10.5亿元-11亿元,同比增长38%-45%[8] - 紫光股份:预计Q3营收250亿元-270亿元,同比增长20%-29%,归母净利润6.4亿元-7亿元,同比增长10%-20%[8] AIDC数据中心 - 国内AIDC上架持续,新项目陆续投产[8] - 润泽科技:预计Q3营收15亿元-20亿元,同比增长16%-55%,归母净利润6亿元-8亿元,同比增长10%-46%[8] - 科华数据:预计Q3营收24亿元-27亿元,同比增长44%-62%,归母净利润1.8亿元-2.3亿元,同比增长1347%-1748%[8] AI应用 - 端侧创新持续涌现,后续有望迎来发展奇点[8] - 亿联网络:预计Q3营收15亿元-17亿元,同比增长4%-18%,归母净利润6.5亿元-7亿元,同比减少1%-8%[8] - 移远通信:预计Q3营收58亿元-64亿元,同比增长16%-28%,归母净利润2.65亿元-2.85亿元,同比增长80%-94%[9] - 广和通:预计Q3营收21.5亿元-23亿元,同比增长0%-7%,归母净利润1.1亿元-1.4亿元,同比减少56%-65%[9] - 博实结:预计Q3营收4.8亿元-5.2亿元,同比增长26%-38%,归母净利润0.68亿元-0.8亿元,同比增长54%-81%[9] 军工通信&卫星互联网 - 地区摩擦加剧,国内国防建设有望持续加大投入,其中通信与信息化能力建设是国防重要投入方向[9] - 低轨卫星互联网成大国重器,星链系统在俄乌冲突中高调启用,对战争走势产生重大影响,国内低轨组网有望持续推进,相关标的业绩有望释放[9] - 长江通信:预计Q3营收2亿元-3亿元,同比增长20%-80%,归母净利润0.5亿元-0.7亿元,同比增长99%-179%[9] - 臻镭科技:预计Q3营收1.5亿元-1.6亿元,同比增长125%-141%,归母净利润0.45亿元-0.5亿元,同比增长409%-466%[10] - 上海瀚讯:预计Q3营收0.6亿元-0.8亿元,同比-14%-+14%,归母净利润-0.1亿元-+0.1亿元,同比有望扭亏[10] - 华测导航:预计Q3营收9.5亿元-10亿元,同比增长21%-28%,归母净利润1.75亿元-1.85亿元,同比增长26%-34%[10] - 海格通信:预计Q3营收11亿元-12亿元,同比-6%-+2%,归母净利润-0.1亿元-+0.1亿元[11] 通信新能源 - 中天科技:预计Q3营收160亿元-180亿元,同比增长24%-40%,归母净利润10亿元-12亿元,同比增长17%-41%[12] - 亨通光电:预计Q3营收180亿元-200亿元,同比增长14%-27%,归母净利润10亿元-11亿元,同比增长42%-56%[12]
前三季度险资调研A股公司累计1.4万次 关注电子元件等行业
证券日报· 2025-10-11 00:08
险资调研总体情况 - 今年前三季度险资机构共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14128次 [1] - 调研活动显示险资权益资产配置具有持股分散、策略多元的特征 [1] - 电子元件、医疗设备等科技板块上市公司获得险资机构高度关注 [1] 险资资金规模与分类机构调研 -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突破36万亿元,其中股票投资余额约3.07万亿元,较去年底净增6406亿元 [2] - 保险公司总计调研上市公司6498次,平安养老调研494次最多,长江养老424次次之,太平养老和国寿养老均超300次 [2] -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调研共计7630次,泰康资产调研853次最多,华泰资产、大家资产、人保资产调研次数均超500次 [2] 险资调研行为动因 - 养老险公司与保险资管公司调研积极因其资金久期长、对稳定性要求高,需通过深入调研布局长期盈利核心资产 [3] - 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在巩固固收资产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权益资产作用,对个股建仓前和持仓期均进行深入调研 [3] - 通过高频调研挖掘机会可提升投资组合竞争力,投研实力已成为险资机构参与市场化竞争的主要抓手 [3] 科技板块受关注详情 - 前三季度险资超1.4万次调研中科技板块最受关注,调研前十公司至少获43家险资调研,汇川技术获97家调研最多 [4] - 前十被调研公司中有3家属于电子元件行业、3家属于高端设备行业 [4] - 同期沪深300指数累计涨幅约18%,而机器人指数、人工智能指数累计涨幅分别约为41%、38% [4] 科技板块受关注动因 - 国家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作为经济发展核心动力,国内资本市场AI投资热情高涨 [5] - 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增加权益资产配置采用哑铃策略,既配高股息资产又配科技成长资产获取风险回报 [5] - 险资密集调研科技板块是政策引导、低利率环境及双主线配置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旨在挖掘科技企业长期竞争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