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导智能(300450)
icon
搜索文档
以创新破内卷 以提质求生存 光伏行业重塑竞争新规则
上海证券报· 2025-08-05 02:51
光伏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上半年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5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9%,平均利用率94% [1]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上调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至570GW-630GW(原531GW-583GW),国内预测上调至270GW-300GW(原215GW-255GW) [1][10] - 7月以来产业链价格回暖,头部光伏设备企业订单结构呈现技术导向特征 [1][6] 技术升级与创新方向 - 行业主旋律从降本增效转向提质增效,高效组件效率达23.5%,预计未来十年每年提升0.5个百分点 [2] - 晶硅太阳能电池理论转换效率上限29.4%,钙钛矿叠层技术有望突破至43%-45% [2] - 设备创新是关键基础,材料、工艺、设备需协同创新 [2][5] 国产设备竞争力提升 - 国产设备实现关键部件替代,降低成本和能耗,推动产业整体降本增效 [4] - PERC阶段实现国产化后,TOPCon、BC、钙钛矿阶段将催生新设备厂商 [5] - 设备企业需提供高效设备+解决方案(技术支持、售后服务) [5][8] 市场动态与订单结构 - 多晶硅、硅片、电池片价格回暖,一线设备厂商新接订单以TOPCon、BC工艺技术为主 [6] - 先导智能xBC组件串焊设备订单超30GW,6月交付钙钛矿光伏电池整线设备 [7] - 捷佳伟创上半年净利润17亿-19.6亿元,同比增长38.65%-59.85%,源于订单验收转化 [7] 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 - 自动化设备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品质和洁净度,推动产业数字化 [8] - 下游需求聚焦转换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及系统智能化 [8] - 未来光伏设备数据治理、智能优化将显著进步 [8][9] 行业整治与未来展望 - 国家整治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提升产品品质 [10][11] - 供需失衡为结构性,行业将走出低谷进入新周期 [11] - 光伏发电占比预计今年超10%,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12]
机械设备行业跟踪周报:看好催化频出的固态电池设备和机器人行业,推荐估值低点景气向上的工程机械和半导体设备-20250803
东吴证券· 2025-08-03 12:32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固态电池设备 - 宁德时代预计固态电池2027年小规模量产,2030年商业化,设备商将率先受益[2] - 全固态设备前道变化大,整线价值量占比28%,中道等静压设备价值量占比13%,叠片设备价值量占比25%[2] - 重点推荐先导智能(整线供应商)、联赢激光(激光焊接)、杭可科技(化成分容)[2] 人形机器人 - 2025年WAIC展会上机器人运动控制能力显著提升,宇树科技、智元等企业展示拟人步态和商业落地能力[3] - 机器人优先落地于中低节拍、高容错场景,建议关注智元与宇树产业链相关公司[4] 工程机械 - 雅江下游水电项目总投资1.2万亿元,预计拉动工程机械需求1000-1500亿元,年均新增设备空间200-300亿元[5] - 高海拔环境推动电动化&无人化设备普及,预计年利润增量30-40亿元,利润弹性15%-20%[5] 通用自动化 - 7月PMI环比下降0.4pct至49.3%,季节性因素和反内卷政策为主要原因[9] - 机床刀具行业推荐纽威数控、海天精工,注塑机推荐海天国际、伊之密[9] 重点公司推荐 锂电设备 - 先导智能:固态电池整线设备已量产,2024年订单过亿元[55] - 赢合科技:深度布局前道设备,已向龙头出货中试设备[41] - 曼恩斯特:完成干法+湿法设备双线布局,多家客户验证中[41]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 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核心供应商[4] - 中大力德:精密传动领域龙头[4] - 恒工精密:机器人关节部件供应商[4] 工程机械 - 三一重工:电动化转型领先,受益水电项目[5] - 恒立液压:高端液压件龙头[5] - 中联重科:全品类工程机械供应商[5] 行业数据跟踪 - 2025年6月工业机器人产量74,764台,同比+37.9%[13] - 2025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11万辆,同比+29.7%[13] - 2025年6月挖机销量1.9万台,同比+13%[13] - 2025年5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589.8亿美元,同比+27%[13]
先导智能取得电芯卷绕设备及电芯卷绕方法专利
金融界· 2025-08-02 14:14
公司专利与技术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电芯卷绕设备及电芯卷绕方法"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2563551B 申请日期为2019年09月 [1] - 公司累计拥有专利信息3017条 商标信息210条 行政许可244个 [1] 公司基本情况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 位于无锡市 专注于专用设备制造业 [1] - 企业注册资本156616.3034万人民币 [1] - 公司对外投资10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380次 [1]
15家锂电企业“扎堆”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8-01 09:38
港股成为锂电企业全球化战略跳板 - 港股凭借国际化资本渠道和宽松融资环境 正成为锂电企业突破内卷加速海外扩张的战略跳板[1] - 2024年开始锂电池产业链赴港上市掀起高潮 合计约15家企业冲击港股IPO[2] - 一大部分企业是"A+H"双上市 涵盖材料设备电池领域头部企业[2] 企业港股IPO动态及募资用途 - 欣旺达7月30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高盛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1] - 宁德时代5月20日登陆港交所 以1.3万亿市值缔造上半年全球最大IPO 募资90%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4] - 正力新能4月14日港交所上市募资10.05亿港元 用于产能扩张至50.5GWh及航空电池开发[5] - 亿纬锂能6月30日递交上市申请 募资用于匈牙利30GWh和马来西亚38GWh生产基地[6] - 海辰储能3月25日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2024年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三市占率11%[7] - 双登集团3月12日第二次递表港交所 2023年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一市占率10.4%[9] - 南都电源4月23日筹划H股上市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4.97亿元[10] - 中伟股份4月22日递交招股书 海外收入从2017年2.02亿元增长至2024年178.84亿元增长87.53倍[11] - 星源材质7月7日递表港交所 马来西亚工厂总投资50亿人民币年产能20亿平方米[12] - 天赐材料计划港股IPO 拟在摩洛哥投资20.3亿人民币建设年产15万吨电解液基地[13] - 格林美1月20日披露赴港上市计划 2010-2024年上半年合计实现海外收入超400亿元[14][15] - 金晟新能源去年12月20日递交招股书 2023年再生利用销售收入全球第二大锂电池回收企业[15] - 盛新锂能去年8月23日公告拟发行H股 2024年营业收入45.81亿元同比下降42.38%[15] - 先导智能2月25日递交H股上市申请 2024年锂电池智能装备全球市场份额22.4%[16] - 中鼎智能5月9日提交上市申请 中国新能源锂电池领域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行业排名第一[16] 海外布局与产能扩张 - 欣旺达投资108亿人民币在泰国建设电池生产设施 海外收入占比41.83%[9] - 中伟股份在印尼设三个生产基地摩洛哥一个生产基地 外币储备3.44亿美元[11] - 星源材质规划2027年全球隔膜总产能达160亿平方米/年[13] - 中鼎智能在匈牙利新加坡马来西亚设立附属公司 计划在亚太建立销售网络[17] - 双登集团海外收入占比19.77% 计划在东南亚兴建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9] 行业趋势与战略动因 - 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产能过剩风险隐现 港股上市为业绩困境企业提供融资渠道[18] - 欧美市场需求广阔但贸易壁垒抬高 港股募集的美元港币资金可绕过外汇管制[18] - 企业通过海外建厂实现本土化运营 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然选择[18] - 2025仍是IPO冲刺窗口期 资本国际化成为头部企业拉开差距的新赛道[18]
8月度金股:慢牛思维下聚焦泛科技赛道-20250731
东吴证券· 2025-07-31 20:51
核心观点 - 8月配置以泛科技为主,推荐先导智能等十大金股 [2] - ROE拐点叙事下沪指走强后或震荡蓄势,后续有望过渡至空间交易阶段 [4] - 指数高位整固,关注低位泛科技领域,成长有望持续表现 [4] - 近年来风格是获取超额收益核心,弱美元周期下成长风格占优,A 股有望上行 [4] 本月十大金股推荐 机械:先导智能 - 国内龙头重启扩产,宁德时代港股 IPO 募资用于工厂建设,先导智能订单有望重回高峰;海外客户稳步拓展,业务占比提升将改善综合毛利率和现金流;在固态电池领域有先发优势,已获过亿订单 [9][10] - 关键假设为国内外设备订单落地、固态电池产业化推进;驱动因素是液态电池扩产和固态电池产业化 [11][12] - 公司此前充分计提减值,后续回款有望加速,现金流改善趋势明显 [14] - 股价催化剂为固态电池中试设备订单落地等 [15] 军工:华秦科技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98/5.29/6.56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5] - 关键假设包括产品批产、市场需求增长等;驱动因素为上述假设顺利实现 [16] - 隐身材料有耗材属性和后市场潜力,产业链延伸有协同效应,“产学研”合作体系转化能力强 [17][18] - 股价催化剂为产品批产、新业务拓展等 [19] 商社:安克创新 - 公司是消费品品牌出海龙头,受益于主力新品高增和市场开拓,核心优势是打造中高端品牌能力 [20][21] - 渠道侧海外渠道开拓,产品侧新兴产品增长 [22] - 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运营等软实力,美国关税影响相对可控 [23] - 股价催化剂为扩品类扩渠道、新品交付等 [24] 电子:精智达 - FT 高速机和 HBM 专用 CP 测试机验证顺利,下游客户催化众多,业务开展迅速,弹性空间大 [25][26] - 关键假设为测试机验证和客户扩产顺利;驱动因素是验证和扩产推进 [27] - 测试机验证通过概率高,适合左侧布局,市场预期差大 [27] - 股价催化剂为订单、验证结果等 [28] 医药:博瑞医药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2.6/3.0/4.3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9] - 关键假设为相关药物 IND 和临床数据读出 [30][31] - 市场忽视 BGM1812,其与 BGM0504 联用有想象空间 [31] - 股价催化剂为临床数据读出等 [32] 传媒互联网:焦点科技 - 卖家回款增速提升,AI 工具发展提升卖家效率 [32] - 关键假设为 AI 工具付费会员数及 ARPU 提升等;驱动因素为 AI 应用商业化落地 [33] - 买家和卖家对平台服务需求大,AI 工具增加付费意愿 [34][35] - 股价催化剂为 AI 工具迭代等 [36] 计算机:海天瑞声 - 高质量数据集是 AI 发展基础,公司参与项目、布局基地,有望获订单,产品储备深厚,收入预计高增 [38] - 关键假设为大模型带动数据需求高增、背靠移动获大单;驱动因素为假设实现 [39] - 大模型应用对专业数据需求提升,公司数据采集标注有门槛 [40] - 股价催化剂为政策推动、业绩高增长 [41] 食社:东鹏饮料 - 第二曲线产品动销提速,品牌曝光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43] - 股价催化剂为 Q3 新生开学和新品试销 [44] 电新:大金重工 - 海外市场布局厚积薄发,产能资质交付有竞争力,在手订单充裕,拟赴港上市布局基地 [45] - 关键假设为海外订单交付和新增订单落地;驱动因素为订单顺利推进 [47] - 行业壁垒使公司有先发优势,助力份额扩张 [47] - 股价催化剂为交付和投产顺利 [48] 能源化工:新和成 - 公司是化工龙头,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维生素价格有望回升,蛋氨酸景气上行,新材料和香精香料业务发展向好 [49][50][52] - 关键假设为产品价格回升、项目放量;驱动因素为行业趋势和公司优势 [53] - 蛋氨酸等业务重要,看好维生素价格回升,新材料板块提供动能,估值有望修复 [54] - 股价催化剂为维生素价格回升等 [55] 本月十大金股财务数据 |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 | EPS(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E | 26E | 27E | 25E | 26E | 27E | 25E | 26E | 27E | | 300450.SZ | 先导智能 | 13200 | 17000 | 20100 | 1056.93 | 1702.00 | 2227.97 | 0.67 | 1.09 | 1.42 | | 688281.SH | 华秦科技 | 1458.48 | 1843.28 | 2212.48 | 497.97 | 529.48 | 656.11 | 2.56 | 2.72 | 3.37 | | 300866.SZ | 安克创新 | 33013 | 41996 | 52128 | 2458 | 3351 | 4217 | 4.62 | 6.30 | 7.93 | | 688627.SH | 精智达 | 1000.00 | 1800.00 | 2600.00 | 200.10 | 359.74 | 521.66 | 2.13 | 3.83 | 5.55 | | 688166.SH | 博瑞医药 | 1295 | 1490 | 1762 | 261.90 | 302.94 | 433.39 | 0.62 | 0.72 | 1.03 | | 002315.SZ | 焦点科技 | 1880 | 2183 | 2545 | 557.29 | 679.22 | 784.92 | 1.76 | 2.14 | 2.47 | | 688787.SH | 海天瑞声 | 345.39 | 482.65 | 643.88 | 31.69 | 55.70 | 90.63 | 0.53 | 0.92 | 1.50 | | 605499.SH | 东鹏饮料 | 20856 | 26004 | 30820 | 4654 | 6010 | 7349 | 8.95 | 11.56 | 14.13 | | 002487.SZ | 大金重工 | 6752 | 8383 | 10009 | 1102.04 | 1507.70 | 1995.54 | 1.73 | 2.36 | 3.13 | | 002001.SZ | 新和成 | 21709 | 23260 | 24684 | 6001 | 6939 | 7347 | 1.95 | 2.26 | 2.39 | [57]
东吴证券:锂电头部厂商公布固态电池时间线指引 设备商有望率先受益
智通财经· 2025-07-31 20:04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宁德时代在7月30日中报业绩交流会上表示固态电池科学问题已解决 目前聚焦工程化与量产化 产品化推进顺利 商业化需考虑成本 预计2027年小规模量产 供应链成熟需3-5年 2030年实现商业化 [1][2] 前道设备技术突破与受益企业 - 全固态电池前道设备采用PTFE纤维化法作为干法成膜主流方案 通过混料 纤维化设备和辊压机实现电极膜制备 设备用量提升且对压力 精度 均匀性要求更高 [3] - 前道设备整线价值量占比28% 国内先导智能(整线) 宏工科技(混料&纤维化) 纳科诺尔(辊压)技术领先 有望受益于量价齐升 [1][3] 中道等静压设备技术难点与布局 - 等静压工艺解决固态电池固-固界面问题 需施加500-600MPa超高压 部分结合加热 设备安全性要求严苛 技术难度极高 [4] - 等静压设备价值量占比13% 国内中航机载子公司川西机器为龙头 先导智能&纳科诺尔加速布局 [4] 叠片设备技术要求与市场格局 - 全固态电池需采用单片叠片工艺 因电极和电解质脆性无法使用传统Z字叠片 需多对机械手同步作业 精度和稳定性要求大幅提升 [5] - 叠片设备价值量占比25% 先导智能技术领先且头部客户市占率最高 利元亨已向头部整车厂固态电池玩家交付设备 [5] 受益设备商推荐 - 重点推荐固态电池设备整线供应商先导智能 激光焊接设备商联赢激光 化成分容设备商杭可科技 [1][6] - 建议关注前道设备龙头宏工科技 干/湿法电极设备商赢合科技 干法电极&模组PACK先惠技术 整线供应商利元亨 干法电极设备商曼恩斯特 干法辊压机纳科诺尔 干法电极设备商华亚智能 激光设备商德龙激光 [1][6]
新型锂电材料,产业化有望提速
东莞证券· 2025-07-31 16: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复合集流体是锂电池新型材料,在成本和性能上优于传统集流体,在固态电池中优势凸显且应用前景广阔 [4] - 剖析产业链可知,基膜主流为PET和PP,“磁控溅射 + 水电镀”两步法是复合铜箔主流制备工艺,相关核心设备和材料国产替代空间大 [4] - 复合铜箔成本趋于传统铜箔,未来成本将进一步下降,产业化有望提速,头部企业率先受益 [4] - 建议关注拥有复合集流体领先技术、具备量产能力的材料、设备和产品制造企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复合集流体是锂电池新型材料之一 - 集流体是锂电池主要材料,在电池中充当活性物质载体,负责电子流收集与传导,目前成本占比约13%,重量占比约18% [11][12] - 传统集流体有厚度厚、重量重等局限,复合集流体采用“金属 - 高分子基材 - 金属”三明治结构,复合铜箔是负极材料,复合铝箔是正极材料 [15] - 复合集流体优势明显,复合铜箔可降成本,复合铝箔可提高安全性,还有轻量化、提升能量密度、延长电池循环寿命等优点,传统铜箔向复合铜箔迭代将成未来2 - 3年电池材料端最大降本环节 [4][18] 复合集流体在固态电池中凸显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 主流车企和电池厂商公布固态电池装车/量产时间表,2025 - 2026年是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落地关键期,复合集流体正加速导入固态电池应用 [36] - 固态电池对集流体要求严苛,复合集流体可减少锂枝晶、控制负极膨胀、巩固固固界面接触、抗腐蚀,其技术进步对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推进至关重要 [37] - 复合集流体优势契合锂电池集流体发展趋势,随着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其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2025年PET复合铜箔渗透率将达10%,市场规模达140亿元,2030年渗透率有望达25%以上,市场规模超700亿元 [38] 剖析产业链,挖掘受益环节 - 复合集流体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和核心设备,中游是复合铜箔、铝箔制造,下游用于电池制造 [41] - 复合集流体基膜主流选择为PET和PP,PI综合性能佳但成本高,高端基膜市场国外企业占优,国内双星新材、东材科技、宝明科技、英联股份等企业各有优势 [43][47] - 复合铝箔采用一步蒸镀法已率先量产,复合铜箔制备技术路线分一步法、两步法、三步法,“磁控溅射 + 水电镀”两步法是主流,磁控溅射和水电镀设备是核心设备,国内厂商具备供货能力 [48][49][53] - 磁控溅射是复合铜箔制备关键第一步,溅射靶材是关键材料,全球溅射靶材市场被日美企业主导,国内企业有进展且国产替代空间大;磁控溅射技术优势显著,但国产设备面临生产效率低和成本高问题,高端市场被国际巨头占据,国内中低端市场国产化率达90% [54][56][59] - 水电镀是复合铜箔制备第二步,国内水电镀设备市场由国内企业主导,东威科技是龙头 [60][62] - 超声波滚焊设备是复合集流体量产关键配套,高端市场被欧洲公司垄断,国内骄成超声技术领先,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63][65] 产业化有望提速,头部企业率先受益 - 复合铜箔生产良率和成本基本具备量产条件,未来成本将进一步下降,成本优势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66] - 2026年7月1日起执行的动力电池安全“新国标”提高电池安全标准,为复合集流体带来发展契机 [67] - 2025年1月工信部等十一部门发布方案,将复合铜箔列为重点支持方向,国家政策支持有望加速其产业化进程 [67][69] - 多家复合铜箔厂商获电池厂商批量订单,实现商业化突破,下游客户验证将推动复合铜箔进入市场开拓和量产阶段 [70] - 部分企业在复合集流体领域布局积极,材料领域有双星新材、东材科技等;设备领域有东威科技、骄成超声等;制造领域有宁德时代、重庆金美等 [71] 投资建议 - 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电池要求提高,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复合铜箔优势凸显,多因素推动其加速导入电池厂商,产业化有望提速 [72] - 建议关注宁德时代、璞泰来、英联股份、先导智能、东威科技、骄成超声等企业 [72]
先导智能王燕清:穿越周期的“头号工程师”
上海证券报· 2025-07-31 02:03
公司发展历程 - 从无锡一间简陋小仓库起步,业务如今遍及全球,从"无锡先导电容器设备厂"发展为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元的智能装备龙头企业 [7] - 董事长王燕清从一人身兼工程师、钳工、电工数职的创业者蜕变为拥有上万名员工的集团掌门人,但仍保持技术一线参与重大项目攻坚 [7] 技术创新突破 - 为松下开发的动力电池圆柱卷绕机效率达30PPM,刷新当时全球同类型设备纪录(松下自研设备仅26PPM) [8] - 固态电池领域实现商业化落地,向全球顶尖电池企业交付复合转印设备与高速叠片设备,具备整线交付能力 [9] - 构建100%自主知识产权的固态电池整线技术矩阵,覆盖干法电极、固态电解质膜制备到化成分容全工序 [9] 储能业务布局 - 储能装备订单累计超300GWh,覆盖电芯制造、模组/PACK、充放电测试至集装箱储能系统集成的全价值链 [10] - 方壳314Ah/587Ah储能电池产线单线年产能达6GWh,600Ah以上大型储能方案已完成开发 [11] - 打造行业首条全自动化储能集装箱智能产线 [11] 行业技术前沿 - 同步布局钠离子电池、光伏TOPCon/BC等N型技术,抓住技术革新带来的设备需求窗口期 [12] - 认为当前产能过剩是结构性失衡,低端产能冗余与高端产能稀缺并存 [12] 全球化战略 - 海外业务逆势增长,目标占比达50%,已在德国建立海外总部与欧洲技术能力中心 [13] - 深化欧美核心市场本地化(扩建研发中心、搭建区域供应链),同步拓展东南亚、中东、拉美新兴市场(马来西亚、土耳其设分支机构) [13] - 强调跨文化融合,构建多元国际化团队 [13] 行业周期应对 - 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双轮驱动,定义当前调整为"大浪淘沙,回归理性"过程 [14] - 呼吁行业聚焦技术创新与价值挖掘,从野蛮生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14]
专用设备行业点评报告:设备商持续交付固态电池中试设备,率先受益于新技术产业化
东吴证券· 2025-07-28 16: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产业化设备先行,设备商陆续交付固态电池中试设备,有望率先受益 [4] - 全固态设备变化集中在前道&中道,设备商有望充分受益于固态电池设备量价齐升 [4] - 政策端&应用端不断加码,固态电池 0 - 1 产业化加速 [4] -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固态电池设备整线供应商【先导智能】、激光焊接设备商【联赢激光】、化成分容设备商【杭可科技】,建议关注前道设备龙头【宏工科技】等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设备商交付情况 - 纳科诺尔 7 月 19 日交付固态电池前道关键设备至国内头部客户,合资公司清研纳科于 7 月 24 日交付国内首台高速宽幅干法电极成膜复合设备 [4] - 先导智能持续向国内外头部电池&整车厂客户交付多套固态电池核心设备,包括干湿法前道成膜、复合转印、高速叠片等核心设备 [4] - 先惠技术深度绑定上汽系清陶能源,干/湿法辊压设备已在客户端精细化调试 [4] - 利元亨牵手广汽深度合作固态电池整线设备,已向广汽及国内头部电池厂商交付前中后道设备 [4] - 赢合科技近期向国内某头部电池企业发货一批核心固态电池设备,包括固态湿法涂布设备、固态辊压设备及固态电解质转印设备,助力客户建设中试线 [4] - 宏工科技与清研电子合资成立清研宏工布局前道混料&纤维化设备,已与头部客户签订数千万元的固态电池干法设备订单 [4] 全固态设备变化及受益情况 - 全固态特别是硫化物的核心工艺设备主要包括前道的干法电极设备、中道的叠片机&等静压设备;部分设备需求量&难度显著提升,有望带来溢价 [4] - 干法电极设备方面,粘结剂纤维化法有望成为干法工艺的主流方案;辊压机可应用于电极成膜和热复合,设备用量明显提升,且对工作压力、精度、均匀性提出更高要求 [4] - 中道等静压机&叠片机方面,等静压机可解决固固界面问题,其致密化均匀性、一致性优势明显,尤其适用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层的成型;叠片是最适合全固态软包电池的装配工艺 [4] 政策端与应用端情况 - 政策端 2025 年 4 月工信部印发建立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此前投入 60 亿全固态专项研发资金 [4] - 应用端终端路试&电池龙头中试逐步落地,宝马、奇瑞等车企接连启动路试,商业化进展超预期,同时宁德时代、清陶等电池厂商全固态中试线搭建 [4] - 工信部项目预计 2025 年底前进行中期审查,目前固态电池难点主要在于制造环节,预计 2025 - 2026 年进入中试线落地关键期,设备迎来持续迭代优化阶段 [4]
一代锂电设备霸主难逃周期轮回|深度
24潮· 2025-07-24 07:48
行业周期与公司表现 - 全球锂电产业进入大退潮阶段,中国108家锂电公司2024年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8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7.27%,连续两年巨幅下降[3][4] - 先导智能2024年归母净利润萎缩至2.86亿元(同比下降83.88%),仅为2022年巅峰期的十分之一,2025年一季度继续同比下降35.30%[1] - 公司股价自最高点重挫70%,市值蒸发千亿,营业收入连续4个季度下滑,3个季度归母净利润负增长[1][7] 全球锂电产业格局变化 - 韩国三大电池厂商(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2024年四季度合计营业亏损超8400亿韩元(约42亿元人民币)[6] - 欧美企业同样受冲击:美国Ambri Inc破产拍卖(3800万美元)、欧洲ACC暂停两家电池厂建设(原计划总投资70亿欧元)、瑞典Northvolt因现金耗尽申请破产[6][7] - 2023年至今全球锂电池制造领域终止事件超40起,总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38] 公司技术布局与高端产能 - 在固态电池领域具备全线覆盖能力,2024年订单已过亿元,拥有从正负极制备到电芯组装的整线解决方案[12][13] - 光伏领域斩获背接触(BC)电池技术超30GW订单,钙钛矿领域具备GW级整线供应能力[15] - 2024年1-9月研发费用超7400万元,同比增加60.41%,重点投向固态电池/干法电极技术等领域[13] 客户关系与财务风险 - 与宁德时代深度绑定:2024年一季度关联交易达21亿元(接近2023年全年的六成),但宁德时代持股比例从5%以上降至1.2%[16][17] - 应收账款问题突出:2024年末规模达86.26亿元,周转天数增至278.98天(2023年为175.31天),账龄一年以上占比53.88%[21][22] - 经营现金流连续两年为负:2023年-8.63亿元(同比下降151.03%),2024年-15.67亿元(同比下降81.58%)[22] 国际化战略与海外布局 - 海外收入11年间增长677.98倍(从2014年417万元增至2024年28.31亿元),占比达23.88%[30][31] - 与美国ABF公司签署20GWh锂电池产线协议,为中国企业在美国最大锂电池设备订单[33] - 全球设立15家子公司,累计为20多个国家提供120余条整线、4万台(套)设备[30][34] - 海外订单占比目标从2022年15%提升至未来50%以上,2023年已达30%[35] 行业未来趋势 - 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974GWh增至2030年3758GWh,年均复合增长率25.2%[28] - 中国10家动力电池巨头海外布局近50个工厂,总投资预算超5500亿元[29] - 高端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低端产能无序扩张与高端技术迭代不匹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