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BAC)
搜索文档
巴菲特Q2重启苹果抛售,再减持美银,新进联合健康,纽柯钢铁等“神秘”持仓揭晓
华尔街见闻· 2025-08-15 09:06
伯克希尔二季度持仓变动 - 时隔半年再次减持苹果2000万股 持股数环比减少6.67% 持仓市值减少41亿美元 持仓占比从25.76%降至22.31% [7][8][9] - 继续减持美国银行2631万股 持股数环比下降4.71% 持仓市值减少12.4亿美元 一年来累计减持超40% 从10.3亿股降至6.05亿股 [10][11] - 清仓T-Mobile 388万股 一季度0.4%的持仓占比归零 [12] 新建仓个股 - 最大手笔建仓医疗保险巨头联合健康 买入504万股 季末市值15.7亿美元 持仓占比0.61% 位列第18大持仓 [13][14] - 揭晓"神秘"持仓:买入纽柯钢铁661万股 季末市值8.57亿美元 持仓占比0.33% 排第25位 [2][3][6] - 买入地产股Lennar约705万股 季末市值7.8亿美元 持仓占比0.3% 排第26位 [4][6] - 买入地产股D.R. Horton超148万股 季末市值1.91亿美元 持仓占比0.07% [5][6] - 新进户外广告公司Lamar Advertising Company 117万股 季末市值1.4亿美元 持仓占比0.06% [16] 十大重仓股变动 - 十大重仓股中仅增持雪佛龙345万股 持仓市值增加4.95亿美元 但持仓占比从7.69%降至6.79% [17][19] - 十大重仓股排名:苹果(22.31%)、美国运通(18.78%)、美银(11.12%)、可口可乐(10.99%)、雪佛龙(6.79%)、穆迪(4.81%)、西方石油(4.32%)、卡夫亨氏(3.26%)、瑞士安达保险(3.04%)、德维特(1.87%) [19][22]
巴菲特Q2减持苹果、美银,新进联合健康、纽柯钢铁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08:49
新建仓个股 - 新建仓联合健康(UNH N)逾500万股 [2] - 新建仓纽柯钢铁(NUE N)逾660万股 [2] 减持个股 - 减持苹果(AAPL O)2000万股 [2] - 减持美国银行(BAC N)2631万股 [2] 增持个股 - 加仓雪佛龙(CVX N)逾345万股 [2] 清仓个股 - 清仓T-Mobile US(TMUS O) [2]
时隔半年,巴菲特再次减持苹果
虎嗅· 2025-08-15 08:45
巴菲特Q2持仓变动 - 时隔半年重启苹果抛售 减持2000万股(环比减少6.67%) 持仓占比从25.76%降至22.31% 持仓市值减少41亿美元[1][8][10] - 继续减持美国银行 二季度减持2631万股(环比下降4.71%) 持仓市值减少12.4亿美元 一年来累计减持超40%[11][12] - 清仓T-Mobile 388万股 一季度0.4%的持仓占比归零[13] 新进持仓 - 大手笔建仓联合健康 买入504万股 季末市值15.7亿美元 为第18大持仓[2][15] - 揭晓"神秘"持仓:纽柯钢铁(661万股/8.57亿美元)、Lennar(705万股/7.8亿美元)、D.R. Horton(148万股/1.91亿美元)[4][5][6][7] - 新进户外广告公司Lamar Advertising 买入117万股 市值1.4亿美元[18] 十大重仓股调整 - 十大重仓股中仅增持雪佛龙 增持345万股 持仓市值增加4.95亿美元[19] - 美银排名从第四升至第三 可口可乐从第三降至第四[20] - 持仓排名:苹果、美国运通、美银、可口可乐、雪佛龙、穆迪、西方石油、卡夫亨氏、瑞士安达保险、德维特[20] 市场反应 - 联合健康持仓披露后盘后股价一度涨超9%[16] - 媒体推测联合健康建仓可能由巴菲特副手操作[17]
美银拉响警报:通胀还在涨,美联储却要降息!美元恐遭20年罕见冲击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08:03
历史情景对比 - 美联储可能在年度通胀率同比上升的背景下于2025年剩余时间降息 这种情况历史上罕见 上次出现在2007-2008年 [1] - 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期间彭博美元指数下跌约8% 实际政策利率被压低 [2] - 当前彭博美元现货指数8月下跌约1.3% 2025年迄今下跌约8% 创2017年以来最糟糕开局 [3] 市场表现与预期 - 交易员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接近85% 尽管7月通胀以1月以来最快速度上升且生产者价格涨幅超预期 [2] - 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2025年迄今下跌约50个基点 对美联储政策最为敏感 [3] - 美国银行预计年底欧元兑美元汇率上涨约3%至1.20 策略师近期看多欧元 [2] 经济驱动因素 - 2007-2008年供给冲击推高全球食品和能源价格 但美联储因房地产和就业市场疲软仍降息 [2] - 当前需应对关税政策引发的经济不确定性和劳动力市场疲软态势 [2] - 预计年底整体CPI同比涨幅达约2.9% 高于2025年中期水平 即使月度涨幅保持0.1%左右 [2]
伯克希尔二季度减持苹果、美国银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08:00
伯克希尔第二季度持仓变动 - 伯克希尔在第二季度减持2000万股苹果股票 但苹果仍是其最大重仓股 [1] - 公司减持超过2600万股美国银行股票 [1] - 伯克希尔清仓T-Mobile股票 [1] 新进持仓情况 - 新进医疗保险巨头联合健康 买入约504万股 期末市值近16亿美元 [1] - 新进美国最大钢铁生产商纽柯钢铁 市值超8亿美元 [1] - 新进住宅开发商Lennar 市值近8亿美元 [1] 十大重仓股调整 - 雪佛龙是十大重仓股中唯一被增持个股 增持345万股 [1]
巴菲特减持苹果!「神秘持仓」曝光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07:52
伯克希尔二季度持仓变动 - 伯克希尔二季度新建仓6只股票,涉及医疗、钢铁、房地产等板块,包括联合健康(UNH)、纽柯钢铁(NUE)、莱纳建筑(LEN)、霍顿房屋(DHI)、拉马尔户外广告(LAMR)和安朗杰(ALLE) [1][6][7] - 新建仓股票季末总市值约36.5亿美元,其中联合健康持仓市值最高达15.7亿美元,纽柯钢铁8.6亿美元,莱纳建筑7.8亿美元 [6][8] - 新建仓标的在盘后交易中显著上涨,联合健康和纽柯钢铁一度涨幅超过8% [2] 伯克希尔持仓结构调整 - 公司减持苹果2000万股(6.67%)和美国银行2630万股(4.17%),苹果仍为第一大重仓股占比22.31% [11][13] - 前五大重仓股为苹果、美国运通(18.78%)、美国银行(11.12%)、可口可乐(10.99%)和雪佛龙(6.79%) [12][13] - 增持雪佛龙345万股(2.91%)、星座品牌139万股、POOL公司200万股等 [14] 神秘持仓揭晓 - 此前市场猜测的"神秘持仓"实为二季度新建仓的6只股票,涉及医疗、钢铁和房地产行业 [4][6] - 一季度"商业、工业及其他"类别成本基础增加20亿美元,二季度再增28亿美元,累计48亿美元 [5] - 公司惯常对连续多季度买入的股票申请保密,如曾对AIG约70亿美元投资保密至2024年5月才披露 [9] 市场反应与投资者动向 - 段永平在伯克希尔股价较5月高点下跌15%后卖出看跌期权,表达对公司前景的看好 [16][17] - 伯克希尔二季度净利润123.7亿美元,同比下降59.24% [18] - 分析认为新建仓标的属于防御性配置,具备低估值修复空间,且均为细分行业龙头,符合"护城河"投资理念 [8]
巴菲特Q2重启苹果抛售,再减持美银,“神秘”持仓揭晓
华尔街见闻· 2025-08-15 06:45
伯克希尔持仓变动 - 二季度减持苹果2000万股,环比减少6.67%,持仓占比从25.76%降至22.31%,持仓市值减少41亿美元 [2] - 半年来首次减持苹果,此前连续两个季度保持持股不变 [2] - 苹果仍是头号重仓股,持有约2.8亿股 [2] 美国银行持仓变化 - 二季度减持美银2631万股,环比下降4.71%,持仓市值减少12.4亿美元 [2] - 一年来累计减持美银持股超40%,从10.3亿股降至6.05亿股 [3] - 美银持仓占比从10.19%略升至11.12%,仍为第三大重仓股 [2] 新进个股 - 建仓联合健康504万股,季末市值15.7亿美元,占比0.61% [5] - 新进纽柯钢铁661万股,市值8.57亿美元,占比0.33% [9] - 新进Lennar约705万股,市值7.8亿美元,占比0.3% [10] - 新进Lamar Advertising Company 117万股,市值1.4亿美元,占比0.06% [10] 其他持仓调整 - 清仓T-Mobile 388万股,持仓占比归零 [4] - 十大重仓股中仅增持雪佛龙345万股,持仓市值增加4.95亿美元 [11] - 雪佛龙持仓占比从7.69%降至6.79% [11] 十大重仓股 - 苹果、美国运通、美银、可口可乐、雪佛龙、穆迪、西方石油、卡夫亨氏、瑞士安达保险、德维特 [11][12] - 美银排名从第四升至第三,可口可乐从第三降至第四 [11] - 穆迪排名从第七升至第六,西方石油从第六降至第七 [11][12]
伯克希尔减持苹果和美银
华尔街见闻· 2025-08-15 04:16
伯克希尔哈撒韦二季度持仓变动 - 减持苹果和美国银行 [1] - 新进联合健康和纽柯钢铁 [1] - 新增地产股Lennar和户外广告公司Lamar Advertising Company [1]
背债苦命人成了银行“炸弹”
凤凰网财经· 2025-08-14 22:14
职业背债产业链现状 - 金融黑灰产市场规模2025年一季度突破2800亿元,较2023年增长40%,从业人员超800万,年复合增长率87% [14] - 贷款欺诈攻击情报2024年捕获414万条,作恶黑产人员11.5万名,下半年较上半年增长51% [14] - 职业背债人典型案例:赵倩背负2000万债务到手500万,谢亮亮骗取贷款3900万到手600万被判刑2年 [3][10] 背债人群体特征 - 主要目标为征信"纯白/小白"人群(无任何贷款记录),其次为"小花"(少量信用记录),黑户通常被拒 [18][19] - 典型背债人画像:低收入、无稳定职业、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薄弱,多因债务压力选择背债 [21][22] - 中介招募要求包括年龄(45岁以下优先)、学历、会写字等,提供"三包"服务(包吃住行) [22][24] 中介操作模式 - 分四级信用等级操作:纯白户可获大额信用贷,大花户用于多卡套现,黑户用于洗钱等灰黑操作 [18][19] - 操作方伪造职业证明、收入流水等材料,勾结银行内部人员推动审批,典型案例为黄某礼通过高评高贷骗取48.2万元 [27][28][30] - 中介转包链条普遍,同一资产包经多层转手差价达百万,客户资源多次倒卖 [26] 银行风控漏洞 - 部分银行存在"发展优先"导向,风控模型依赖社保、公积金等维度评分,但部分材料无法联网核查 [16][53] - 中介利用银行产品时间窗口,地方城商行因生存压力可能降低风控标准(如接受85分以下客户) [55][56] - 典型漏洞案例:某支行中介业务占比达90%,单中介操作超1亿贷款;房贷高估需勾结评估公司及银行内审人员 [47][54] 利益分配机制 - 背债人仅分得贷款金额10%-15%,如3900万贷款仅到手600万,小额贷款(车贷/装修贷)甚至分文不得 [34][35] - 主要利益被中介、操作方及银行"内鬼"瓜分,银行承担最终不良风险 [36] - 另类模式"直背":白户充当企业法人承接债务,如退休夫妻月入1.2万却背债1.2亿 [37][38] 行业技术对抗 - 银行加强流水验证(如二维码核验)、资金流向监控(拦截当日大额转账),但线上机器审核仍存造假空间 [58] - 城商行净息差降至1.4%,倒逼优化风控模型,但欺诈攻击仍具组织化、策略化特征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