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BYDDY)
icon
搜索文档
瑞银:比亚迪和小米超越特斯拉成为中国消费者首选品牌
快讯· 2025-05-28 08:42
特斯拉消费者偏好变化 - 全球范围内考虑购买特斯拉的消费者比例从39%降至36% [1] - 全球选择特斯拉作为首选纯电动车的比例从22%跌至18% [1] 中国市场表现 -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被比亚迪和小米超越,跌至第三位 [1] - 中国消费者对特斯拉的首选比例从18%降至14% [1] - 中国消费者更倾向本土品牌,特斯拉不再被视为技术领导者 [1]
最高降5.3万元,比亚迪掀起新一轮价格战,高盛自称卖方,中金称已有一定预期
华尔街见闻· 2025-05-28 03:10
比亚迪降价事件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对22款车型实施最高5.3万元降价,港股股价两日累跌约10% [1][3] - 市场认为此次降价是行业价格战信号,可能重新定义行业格局 [3] - 降价策略持续加码,为不到两个月内第三次大规模促销,力度和覆盖面远超此前 [4] 降价具体措施 - 涉及王朝网、海洋网共22款智驾版车型,海豹07DM-i智驾版降幅达34%(指导价直降5.3万元至10.28万元) [4] - 海洋网10款车型限时起售价5.58万元,王朝网12款车型限时起售价6.38万元,价格触及6万元级别 [4] - 降价策略从3月底非智驾版入门车型扩展至5月初智驾版置换补贴,再到此次全系限时补贴 [4] 市场背景与行业压力 - 4月中国汽车库存达350万辆(57个库存日),为2023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 [5] - 比亚迪1-4月累计销量138万辆,仅完成年度目标550万辆的25%,下半年销售压力显著 [6] - 经济下行与需求疲软迫使行业龙头采用价格手段刺激销量 [5] 行业竞争与同行反应 - 花旗预计同行将跟进降价,长安汽车Deepal S07已降价2.5万元,零跑对C16/C11车型降价 [9] - 乘联会数据显示前4个月降价车型65款(同比减少56款),但比亚迪可能重新点燃价格战 [7] - 中金认为部分传统品牌存在直接竞争压力,可能酌情跟进促销 [9] 投资者与分析师观点 - 高盛明确表态对比亚迪持卖方立场,担忧其盈利能力和毛利率 [3][7] - 中金认为降价已有预期,实际力度低于表面数字,主因智驾版终端售价偏高 [7] - 摩根士丹利指出降价公告反映终端市场压力巨大 [5] 行业长期影响 - 新能源汽车行业从高增长转向存量竞争,价格战或不可避免 [8] - 行业盈利预期和估值逻辑面临重新审视,下半年竞争将转向多元化产品竞争力提升 [7][8] - 乘联会预计下半年竞争不再是低水平"内卷",而是通过差异化争夺市场 [8]
控股子公司收到比亚迪等客户定点通知 爱克股份加速嵌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19:09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控股子公司无锡曙光近期获得多家客户定点通知书,包括无锡星驱科技、格拉默、佛吉亚、李尔、比亚迪、新泉股份、Multimatic、继峰股份,涉及领克电驱平台电机定转子及座椅零部件产品 [1] - 无锡曙光被收购后迅速贡献业务增量,预计将提升公司本年度收入并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 公司强调定点通知不代表最终供货量,实际供货量需以正式订单或销售合同为准 [2] 收购与整合 - 公司于2024年9月通过董事会决议收购无锡曙光64 87%股权,交易价格2 47亿元,并于2025年4月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2] - 无锡曙光是新能源驱动电机铁芯供应商,在精密冲压制造领域具备成熟经验 [2] - 公司正推进生产管理体系融合,将无锡曙光长三角生产基地与现有制造基地协同,构建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的智能化柔性制造网络 [4] - 交易对方承诺无锡曙光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500万元、5000万元、6500万元 [4] 业务结构 - 照明业务仍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营收6 29亿元,占总营收近70% [3] - 新能源电子材料业务营收1 58亿元,占比约17% [3] - 光伏风电业务营收9476 6万元,占比10% [3] - 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处于起步阶段,2024年营收1754 78万元,占比1 94% [3] 战略布局 - 公司2021年启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升级,2022年收购永创翔亿电子材料80%股权进入新能源电池安全材料领域 [2] - 成立新能源研究院研发智能充电桩产品,重点突破800V高压快充、高精度热管理等技术,形成"安全材料+智能充电"双驱动格局 [2] - 通过收购无锡曙光补齐电驱系统精密制造布局,推动从单一部件供应商向新能源车核心系统集成商转型 [4]
5.58万一辆车!比亚迪再掀价格战、吉利率先响应,车企降本能力迎极限考验
搜狐财经· 2025-05-27 18:00
价格战动态 - 吉利银河启动"百万银河限时补贴"活动,多款车型给出超万元现金补贴,吉利星愿叠加限时补贴后5.98万起,银河E8最高优惠2.8万,银河星耀8起售价11.58万元 [4] - 零跑汽车推出一口价政策,C16增程200智享版一口价11.18万,C11增程200智享版一口价10.38万 [4] - 比亚迪启动"618"限时促销活动,王朝网、海洋网共22款智驾版车型降价,最高直降5.3万元,部分车型下探至5.58万 [4] - 5月26日股市开盘后,汽车股集体下跌,比亚迪港股两日累计跌幅超过10%,A股两日下挫超8% [4] 价格战背景与原因 - 比亚迪2025年销售目标为550万辆,内部摸高目标600万辆,但今年1-4月仅完成138万辆,占比不足销售目标的四分之一 [7] - 比亚迪库存增加5.64万辆,连续3个月补贴,从1万升至5.3万元 [8] - 竞争加剧是主要驱动,吉利、零跑、小鹏等新势力在技术和产品上追赶加快,同价位段比亚迪的配置优势正逐步丧失 [7] - 比亚迪今年的智驾平权逻辑不如去年DM5.0对于刚需用户的吸引力,高速NOA并非刚需,安全性担忧加剧 [7] 行业影响与机构观点 - 今年4月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平均折扣率达到创纪录的16.8%,比3月提高0.5个百分点,比2024年全年平均折扣率翻了一倍 [9] - 电动车市场需求没有激增,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企仍未盈利,未来两年规模较小的车企可能被迫退场或被收购 [9] - 比亚迪经销店客流量可能比上周激增30%-40%,同行将效仿比亚迪开启降价活动 [9] - 2025年一季度汽车行业整体销售净利率为4.53%,新能源车行业平均销售净利率为3.77% [9] 车企财务数据 - 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销售净利率5.54%,长城汽车4.38%,赛力斯3.87%,吉利汽车8.1% [9] - 比亚迪2024年整体毛利率19%,与2023年基本持平,国内毛利水平下滑2.69%至20.18%,境外猛涨10.82%达到17.58% [11] - 赛力斯2025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27.62%,销售净利率3.87% [10] - 长城汽车2025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17.84%,销售净利率4.38% [10] 行业未来趋势 - 预计未来几季国内盈利能力将趋于下降,拥有强大海外市场的原始设备制造商能更轻松地抵消折扣影响 [11] - 6月新能源价格战升温,降本能力将左右车企命运,成本控制薄弱的中尾部车企或加速出清 [12] - 6万元级混动车与10万元级高配车型的普及将推动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提速 [12] - 长期竞争将转向技术深度与产业链整合能力,行业终局由兼具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的车企主导 [12]
比亚迪一口价 王朝、海洋22款智驾车型限时至高补贴5.3万元
齐鲁晚报· 2025-05-27 15:44
比亚迪限时促销活动 - 公司推出限时"一口价"或限时补贴促销活动 涉及王朝网和海洋网共计22款智驾版车型 最高补贴优惠达5 3万元 [1] - 海洋网限时一口价活动包含国家置换补贴及比亚迪置换补贴 海豹07智驾版优惠幅度最大 相比指导价优惠5 3万元 [2] - 王朝网推出"618抢先购"活动 秦PLUS DM-i智驾版优惠后价格低至6 38万元起 宋Pro DM-i智驾版优惠后价格低至8 98万元起 元UP智驾版优惠后价格低至8 48万元起 [3] 车型价格调整详情 - 海鸥智驾版限时一口价5 58万元 相比官方指导价6 98万元优惠1 4万元 [2][3] - 海豹05DM-i智驾版限时一口价5 98万元 相比官方指导价7 98万元优惠2万元 [2][3] - 海豚智驾版限时一口价7 78万元 相比官方指导价9 98万元优惠2 2万元 [2][3] - 宋PLUS DM-i智驾版限时一口价9 98万元 相比官方指导价13 58万元优惠3 6万元 [2][3] - 汉EV智驾版优惠后价格低至15 48万元起 相比官方指导价17 98万元优惠2 5万元 [3][18] - 比亚迪夏限时补贴价21 78万元起 相比官方指导价24 98万元优惠3 2万元 [3][19] 公司销售业绩 - 今年一季度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100 08万辆 同比增长59 81% 其中海外销售20 6万辆 同比增长约110% [21] - 截至4月底 全品牌搭载天神之服和乾崑智驾的车型累计销售超48万辆 [21] - 智驾数据生成超3000万公里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用户使用率高 [22]
比亚迪加入“品牌强国工程” 以科技实力共筑世界级品牌
齐鲁晚报· 2025-05-27 13:53
品牌合作与战略 - 公司成为"CCTV 科技强国战略合作伙伴" 加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品牌强国工程" [1] - 合作旨在以科技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彰显全球新能源汽车冠军的科技力量 [1] - 此次合作是企业发展的加速器 也是中国技术创新故事的全球化表达实践 [7] 市场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全球销量达42721万台 蝉联中国汽车市场车企和品牌销量冠军 [3] - 稳居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第一 研发投入达542亿元 同比增长36% [3] - 累计研发投入超1800亿元 形成庞大的"技术鱼池" [3] 技术创新与产品矩阵 - 依托刀片电池 DM-i 易三方 易四方 云辇 超级e平台 天神之眼 灵鸢等颠覆性技术 [3] - 形成王朝 海洋 方程豹 腾势 仰望品牌矩阵 覆盖从家用到豪华 从大众到个性化需求 [5] - 以多品牌战略和多元化产品 重塑中国汽车品牌价值高度 [5] 全球化布局 - 新能源汽车足迹遍布英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澳大利亚 巴西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 在多个市场取得销量冠军 投放"开拓者1号""常州号""合肥号"等汽车运输船 [7] - 全球装载量最大的汽车运输船"深圳号"上月正式启航 [7]
比亚迪港股两日累跌超10%,大降价引爆市场“血战”预期
金十数据· 2025-05-27 13:41
比亚迪股价下跌与降价策略 - 比亚迪港股两日累计跌幅超过10% A股连续两日下挫 [2] - 公司对22款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进行最高34%降价 秦PLUS DM-i智驾版优惠后价格低至6.38万元起 海豹07智驾版限时一口价10.28万元较原价优惠5.3万元 [2] - 这是公司自3月底以来第三次大规模促销 力度和范围均超前两次 [2] - 4月销量同比增长21% 但创下自2020年8月以来最小的月度增幅 [2] 电动车行业竞争态势 - 吉利星愿产量突破20万辆 三个月内实现从10万辆到20万辆的翻倍增长 4月交付量达36,119辆 累计销量125,334辆超越比亚迪海鸥成为中国最畅销的小型纯电动车 [3] - 比亚迪上周创下中国市场最佳单月销售记录 4月首次在欧洲销量超过特斯拉 3月通过香港配股筹资435亿港元 [3] - 本周股价下挫前 比亚迪在港股年内涨幅接近75% 市值约1580亿美元超过福特、通用和大众三者总和 [3] 市场反应与分析师观点 -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认为比亚迪引发的价格战可能会持续发酵 影响可能波及到今年下半年 [4] - 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指出比亚迪此次大幅降价凸显其2025年将重心放在销量上 迫使竞争对手进一步打折促销或让出市场份额 [4] - 中金分析认为比亚迪此次降价主要受终端售价偏高、底线城市吸引力不足等因素影响 实际降价幅度低于表观 [4] - 花旗分析师预计比亚迪经销店客流量可能激增30%-40% [4] 行业内部竞争与舆论 -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发布两条隐晦微博 内容涉及"狗可以咬人 但人不能咬狗"和"鬼吹灯" 被认为是对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此前言论的回应 [5] - 2024年比亚迪销量达到427万辆稳居自主品牌榜首 长城汽车销量仅为123万辆 [5] - 双方此前关系友好 但近年来多次在社交平台交锋 反映出中国汽车行业内部分歧与竞争的加剧 [5]
车圈价格战3天彻底引爆:比亚迪吉利隔空出牌,最高降5.3万
新浪财经· 2025-05-27 13:23
车企促销活动 - 吉利银河针对旗下7款车型推出最高1.8万元现金补贴,相当于8折优惠,其中银河星耀8限时售价11.58万元起,星愿5.98万元起 [1] - 比亚迪对王朝网、海洋网共22款智驾版车型推出限时补贴,最高优惠5.3万元,海豹07 DM-i智驾版优惠后售价10.28万元 [2][4][7] - 智己LS6限时一口价19.49万元起,较指导价直降4.5万元 [15] 价格战主导企业 - 比亚迪前4个月累计销量138万台,达成年目标550万台的25%,需在剩余时间完成412万台销量 [10][12] - 吉利前4个月销量93.8万台,同比增长49%,达成年目标271万台的35% [13] - 两家公司通过大幅降价策略加速新能源市场扩张 [10] 合资品牌应对措施 - 上汽旗下荣威纯电D6限时一口价7.98万元起,途昂Pro限价26.99-31.99万元 [17] - 丰田威兰达全系一口价12.98万元起,锋兰达8.98万元起 [18] - 日产轩逸经典一口价6.98万起,全新纯电车型N7起售价11.99万元 [18] 市场动态数据 - 最近3天新能源市场共30款车型降价,最高降幅5.3万元 [7] - 比亚迪智驾版车型4月销量21.33万辆,累计超48万辆 [12] - 行业价格战持续升级,自主品牌逐渐成为主导力量 [18]
比亚迪刀片电池提前通过新国标
快讯· 2025-05-27 11:19
比亚迪电池技术认证 - 公司刀片电池和闪充刀片电池提前通过电池新国标全项检测 [1] - 公司获得中汽中心权威机构认证证书 [1]
高盛:比亚迪_618 促销活动影响可能好于预期;买入
高盛· 2025-05-27 10: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比亚迪A股和H股评级为买入 [1][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618”促销影响可能小于担忧 ,因降价包含已有的政府和OEM以旧换新补贴 [2] - 长期来看 ,比亚迪垂直整合商业模式带来强大竞争优势 ,有望成为全球顶级汽车制造商之一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情况 - 5月25日 ,比亚迪宣布对王朝和海洋系列22款车型(主要价格低于20万人民币)进行“618”促销 ,限时至6月底 ,周一比亚迪H股和A股分别下跌8.6%和5.9% [1] 对比亚迪的潜在影响 - 排除已有补贴后 ,12款平均含税均价11.4万人民币的车型平均降价1万人民币(即9%折扣) ,这些车型在2025年第一季度和4月分别占销量的45%/34%、收入的30%/23%、毛利的29%/22% [3] - 考虑5月25日至6月30日这12款车型额外9%的降价 ,预计对比亚迪营收影响26亿人民币 ,相当于2025年预期净利润的5% [3] - 若其他OEM跟进降价并贯穿2025年 ,潜在影响可能达124亿人民币 [4] 对其他OEM的潜在影响 - 根据2024年国内销量 ,主要传统OEM在20万人民币以下细分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50% [5] 预测调整 - 基于促销活动 ,将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测下调3% - 5% ,12个月基于DCF的目标价下调3%至424人民币/416港元 [6] 价格目标和相关数据 - A股12个月目标价424人民币 ,当前价格381人民币 ,潜在涨幅11.3% ;H股12个月目标价416港元 ,当前价格425.2港元 ,潜在跌幅2.2% [11] 比亚迪降价详情 - 报告展示了比亚迪各车型的折扣价格、厂商建议零售价、总折扣、现金折扣、以旧换新补贴及折扣比例等信息 [9] 主要OEM 2024年销售价格区间分布 - 报告列出了主要OEM在不同价格区间的销售占比情况 ,如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奔腾等在20万人民币以下细分市场占比达10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