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GS)
搜索文档
银行股普涨 高盛(GS.US)涨逾3%
智通财经· 2025-10-24 23:31
美股银行股市场表现 - 周五美股银行股普遍上涨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股价上涨超过3% 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股价上涨超过2% 美国银行股价上涨接近2% [1] 监管政策变动 - 美联储向其他美国监管机构展示了一份《巴塞尔协议III》终局规则的修订方案 该方案将大幅放松对华尔街大型银行的资本金要求 [1] - 新方案预计使多数大型银行的资本金总体增幅降至3%至7%之间 远低于2023年提案中19%的增幅 也低于去年折中版本提出的9%增幅 [1] - 拥有较大交易业务组合的银行资本金增幅可能更小 甚至可能出现下降 [1] 银行资本状况分析 - 摩根士丹利分析指出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 大型银行合计拥有1570亿美元的超额资本 [1] - 粗略计算显示 即便资本要求上升7% 大型银行仍将保留至少1460亿美元的超额资本 [1] - 随着后续资本规则如GSIB附加费、SLR、压力测试透明度的进一步调整 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可能继续改善 [1] 对特定银行的影响 - 资本要求下调最有利于持有大规模交易型投资组合的银行 摩根士丹利特别指出其覆盖的高盛将因此受益 [1]
QT结束了:高盛、摩根大通认为美联储随着储备跌破3万亿美元而翻转
摩根· 2025-10-27 08: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10][12][13][14][15][16][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 报告核心观点 - 主要投行(高盛、摩根大通、美国银行)一致认为美联储将提前结束量化紧缩,预计最早在10月FOMC会议上宣布 [13][18][27][28] - 流动性状况恶化是促使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关键原因,银行储备金已跌破3万亿美元的关键水平 [7][8][13] - 隔夜逆回购余额已降至接近零,削弱了金融体系的资金缓冲,导致融资市场摩擦加剧 [10][19][23] - 短期融资利率持续走高,担保隔夜融资利率达4.23%,一般担保融资利率达4.21%,显著高于准备金余额利率4.15% [21][22][23] 市场流动性状况 - 银行储备金连续多周下降,再次跌破3万亿美元 [7][8] - 隔夜逆回购余额从过去四年的资金缓冲作用降至近乎零 [10][23] - 常备回购便利操作效果有限,未能有效重新分配准备金和填补流动性缺口 [23] - 融资市场对新增抵押品敏感度提高,寻找边际资金变得更加困难 [23] 主要机构预测与依据 - **摩根大通**:预计QT最快在10月FOMC会议结束,随后从2026年1月开始每月购买约80亿美元国库券进行准备金管理 [18][19][20] - **高盛**:将QT结束的预测从1月提前至10月FOMC会议,依据是鲍威尔关于资产负债表的演讲和融资市场波动性 [27][28] - **美国银行**:认为货币市场利率表明准备金不再“充裕”,系统正接近准备金稀缺状态 [25][26] - **其他机构**:Wrightson ICAP、Evercore ISI和Jefferies也预计QT将在10月会议或年底前结束 [28][29][30] 美联储政策信号与目标 - 美联储对利率波动的低容忍度以及避免重蹈2019年“回购危机”的政治压力是提前结束QT的理由 [19]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表示,当银行准备金略高于“充足”水平时将停止缩表,但报告指出该水平已被突破 [30][31][32] - 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认为,货币市场利率应接近但略低于准备金余额利率,以实现效率与利率控制的最佳结合 [24]
高盛提出了石油空头面临的“关键问题”
高盛· 2025-10-27 08:3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核心观点 - 高盛提出石油空头面临的关键问题是美国对俄制裁行动的性质是短期谈判策略还是长期政策转变 [17] - 原油价格因美国对俄罗斯石油巨头实施制裁而大幅飙升 [1][13] - 管理基金在布伦特原油上持有大量空头头寸 其规模在过去两年回顾中处于90%分位水平 [3][5] - 若近期约8%的价格涨幅得以维持 可能引发商品交易顾问更大规模的空头回补流动 [16] 市场动态与价格表现 - 截至10月14日 管理基金已连续4周增加布伦特原油空头头寸 累计增加33亿美元 [3] - 10月22日 12月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上涨2.1% 总持仓量减少12亿美元 [10][11] - 10月23日 在美国宣布制裁后 12月布伦特原油盘中涨幅高达5.5% 12月对12月价差飙升2.29美元 市场重回现货溢价状态 [13] 投资者仓位与市场情绪 - 管理基金期货日历价差达到多年高点 表明部分投资者通过价差表达看跌观点 [7] - 管理资金利差与近期期限结构之间的6个月滚动相关性为负 显示空头情绪占据主导地位 [10] - 有报道称印度将减少购买俄罗斯石油 引发了市场不安 [10] - 截至10月22日 商品交易顾问的净持仓仍为空头 其动量阈值较现货价格低6-10% [14][15]
“这是一段震荡的去杠杆行情”_,但散户仍占主导;_高盛
高盛· 2025-10-27 08: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 报告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被描述为“震荡的去杠杆行情”,机构投资者趋于谨慎,更关注锁定年内收益,而散户投资者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1][2][3] - 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叙事驱动,交易员寻找好的故事和催化剂,散户的参与度持续增强 [6][7][8] - 短期来看,散户主导的风险偏好难以忽视,但长期可持续性存疑 [13][15] 市场交易活动分析 - 美国所有股票交易所单日总成交量达252亿股,为2025年交易活跃度第五高的交易日,远高于年内172亿股的平均水平 [3] - 成交量排名前十的股票合计成交约80亿股,占股票市场总成交量的32%,其中七只为便士股票,三只为散户热门股(如BYND成交21.5亿股)[4] - 散户群体在标普500成分股总成交量中的占比超过16%,创下5年多来的新高 [6][7] 散户行为与影响 - 散户交易热潮可追溯至2019年免费交易的盛行,业余交易者的参与度持续增强 [6][7] - 场外交易量(如通过Robinhood等平台)今年有望首次占到总交易量的50% [9] - 个人投资者尤其被监管较松的市场吸引,例如OTC Markets Group Inc,其月均交易量约590亿美元,接近疫情期间迷因股狂热峰值 [12] - 散户保持风险寻求,而机构因受估值和基本面约束而保持谨慎,目前散户正在获取机构所没有的风险溢价 [13][15] 板块与个股表现 - 亚洲市场表现分化,日本市场表现不佳,日本半导体板块下跌约3%,自动化板块下跌约2% [16][17] - 人形机器人主题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相关个股一同承压,这些是市场共识的多头品种 [16] - 曾经暴涨的亏损科技股主题正大幅回调,较近期高点下跌约10%,Beyond Meat股价出现100%反转 [28] - 石油是共识性做空对象,但近期因地缘政治局势升级(如特朗普-普京峰会取消)而大幅上涨 [18][20][36] 宏观经济与市场情绪 - 债券市场显著企稳,名义和实际收益率的长期端均压缩,10年期实际收益率测试9月低点,这对股票市盈率构成利好,前提是债券市场未预示增长有严重问题 [33][34] - 市场情绪紧张,净头寸受限而总杠杆率较高,部分个股(如GEV和VRT)的价格反转引发了市场普遍的焦虑 [22] - 美国动量股在20天内出现约1个标准差的回调,若进一步下跌将形成统计上的买入信号 [23] 企业财报季观察 - 总体企业收益情况仍具支持性,但市场反应更为关键,投资者似乎正利用财报季进行获利了结 [29][31] - SAP业绩不及预期,特斯拉和奈飞业绩喜忧参半,特斯拉运营支出受AI等项目推动同比增长50% [31][32] - 希尔顿下调2025年客房收入预期但增加新酒店,西南航空因旅行需求改善而意外盈利并指引创纪录销售额 [31][32]
JPMorgan poaches investment bankers from Goldman, Deutsche in expansion of business services group
Reuters· 2025-10-24 22:05
公司战略与招聘 - 摩根大通从德意志银行和高盛集团挖角三名高级投资银行家以扩充其并购团队 [1] - 此次招聘旨在拓展服务于商业服务领域的团队并且公司表示招聘行动尚未结束 [1] - 此举是公司推动业务增长战略的一部分 [1]
杨德龙:三大外资投行积极看多中国资产 与我的观点不谋而合
新浪财经· 2025-10-24 18:21
市场行情特征 - 近期大盘逼近4000点大关,出现反复震荡,市场风格在科技板块与红利板块间多次切换 [1] - 以人形机器人、芯片半导体、固态电池、创新药、低空经济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方向受到资金追捧,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2] - 当前A股和港股已开启牛市走势,目前仍处于牛市上半场,明年大盘有望继续拓展空间 [5] - 市场行情呈现科技股一枝独秀的结构性牛市特征,随着居民储蓄转移,明年有望走向全面牛市 [5] 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 - “十五五”规划期间的首要目标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升 [1] - 工信部相关领导发言大力支持未来新能源发展,特别是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或将带动新能源2.0开启 [1] - 未来5年,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预计将实现重大突破,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2] - 资本市场是连接科技与产业的重要枢纽,通过一级市场PE/VC为硬科技注入资本,通过二级市场支持科技创新企业上市融资 [1] 外资机构观点 - 高盛认为中国股市正步入慢牛行情,预计盈利增长12%以及估值进一步上升5%~10% [3] - 高盛建议投资者思维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MSCI中国指数相对于2022年末的周期底部已反弹80% [3] - 摩根士丹利指出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股票资产的仓位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增持是大势所趋 [4] - 摩根士丹利建议长期关注高科技板块,包括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等,同时配置高质量红利股以抵御波动 [4] - 摩根大通维持对A股市场的积极看法,中期维度上看好沪深300指数截至2026年底的表现 [4] 资金面与宏观经济因素 - 中国居民储蓄总额达到160万亿元,居民存款利率持续下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已跌破1% [5] - 美联储可能再次降息,给中国央行带来降息空间,预计将推动居民储蓄进一步转出寻找投资机会 [5] - 居民资产配置逐步向股市转移,有望维持反弹走势 [4] - 中美贸易代表将进行新一轮谈判,若达成一致将对A股和港股行情构成重大利好消息 [6] 板块轮动与投资机会 - 以科技股为代表的成长板块和以银行为代表的红利板块有望轮番表现 [5] - 新能源、消费白马股也有望迎来轮动机会 [5] - 摩根士丹利建议投资者持续配置高质量红利股,以抵御短期市场波动 [4]
Hedge funds boost AI tech bets to highest since 2016, Goldman Sachs says
Yahoo Finance· 2025-10-24 17:14
By Nell Mackenzie LONDON (Reuters) -Hedge funds' exposure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related tech hardware reached its highest in October since Goldman Sachs (GS) started tracking the data in 2016, the U.S. bank said in a client note. Hedge fund buying in semiconductor and related chip industry stocks, considered to be sensitive to economic and business cycles, suggests speculators believe rising markets have further to go, Goldman said in the note on Thursday, seen by Reuters on Friday. Hedge fund stoc ...
华尔街密集发报告:美国就业市场正在放缓
华尔街见闻· 2025-10-24 13:45
文章核心观点 - 华尔街多家顶级机构基于私有数据分析一致认为美国就业市场增长动能正在减弱 [1][2] - 高盛指出移民放缓、政府招聘减少及宏观不确定性三大因素导致近期就业增长放缓约10万人 [1][3] - 人工智能和关税对整体就业市场的直接影响目前仍较为有限 [1][6] 就业市场整体趋势 - 高盛内部编制的劳动力市场紧张指数已回落至2015年水平 [2] - 美国银行通过分析客户薪资和存款数据发现失业率上升和就业增长放缓的新证据 [1][2] - ADP数据显示私营部门就业岗位出现流失 凯雷集团根据其投资组合公司反馈证实9月份就业增长进一步走弱 [1][2] 就业增长放缓的具体原因 - 移民流入放缓导致对每月劳动力增长的贡献从年初的9万人下降至8月份的4万人 高度依赖移民工人的行业月度就业增长减少3万人 [3][4] - 政府招聘回落导致整体薪资增长减少约3万人 联邦合同支出大幅下降抑制相关领域就业需求 [3][4] - 宏观经济风险与关税成本不确定性促使企业在招聘规模上变得谨慎 部分公司通过削减招聘来抵消关税成本 [3][5] 新兴因素的影响 - 人工智能的普及目前未对更广泛的劳动力市场构成重大压力 影响仅限于市场营销、呼叫中心和平面设计等特定领域 [1][6] - 在受AI影响的特定行业 就业增长速度比疫情前趋势低约1万人 表明其影响是局部性而非系统性 [6]
高盛、摩根大通、瑞银等外资机构集体看多中国股市
财经网· 2025-10-24 10:53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观点 - 高盛、摩根大通、瑞银等国际投行在中期维度上继续看好中国股市表现,认为市场已进入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 [1] - 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摩根大通看好沪深300指数未来一年表现 [1] - 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和估值重新定价等多重因素显著提升了市场的长期可投资性 [1]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调研与配置 - 截至10月23日,今年以来已有748家外资机构合计调研A股公司5888次 [1] - 汇川技术、迈瑞医疗等来自新能源、高端医疗、机器视觉等细分领域龙头获得关注 [1] - QFII积极加仓优质A股公司,如摩根士丹利增持思源电气,法国巴黎银行增持南京银行,显示长期配置意愿 [1] 企业盈利增长的动力 - 高盛认为趋势性每股盈利增速提升至约12%,动力来自AI改写盈利格局、AI资本支出提振、“反内卷”举措以及企业“出海”彰显的竞争力 [2] - 联博基金认为A股市场正朝更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投资者应聚焦具备持续盈利增长能力的优质企业 [2] 企业估值提升的逻辑 - 摩根大通指出医疗保健服务、金融及文教娱乐等领域龙头公司股价处于相对合理区间,未来估值将提升 [2] - 高盛认为中国股市相对全球市场长期存在估值折让,美联储政策放松也对股票估值构成利好 [2] 外资机构的布局方向 - 布局科技与“反内卷”领域成为外资机构共识,瑞银认为大科技板块股价回调已释放部分风险,市场杠杆水平可控 [3] - 富达国际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机器人等科技领域领先,科技生态系统有望进一步完善,科技股吸引力上升 [3] - 摩根大通看好“反内卷”主题后续表现,认为AI、机器人等主题已被充分捕捉 [3] 高股息资产的吸引力 - 富达国际指出中国监管机构推动企业通过回购和增加派息回馈股东,上市公司更注重股东回报,市场吸引力提升 [3]
This Fund Bet $3.3 Billion on GPIX — Here's Why Income-Focused ETFs Are Gaining Momentum
The Motley Fool· 2025-10-24 10:53
交易披露 - Ellis Investment Partners在第三季度增持了64,462股Goldman Sachs S&P 500 Premium Income ETF (GPIX),交易估值约为330万美元[1][2] - 此次增持后,该公司持有的GPIX总头寸达到107,147股,截至9月30日价值为560万美元[2] - 此次增持使GPIX头寸占Ellis Investment Partners 13F报告资产管理规模(AUM)的1.01%[3] ETF产品概况 - Goldman Sachs S&P 500 Premium Income ETF (GPIX) 总资产为20亿美元,截至某周四收盘股价为52.41美元[4] - 该ETF采用基于规则的方法,从标普500成分股中产生收益,在保持广泛市场敞口的同时注重收益率和多元化[6] - GPIX将其净资产的至少80%投资于标普500指数成分公司的股票证券,旨在匹配基准指数的风格、市值和行业特征[9] 投资策略与表现 - GPIX将传统的标普500敞口与期权叠加策略相结合,产生月度收益分配,截至9月30日的12个月分配率约为8%[7] - 该ETF为投资者提供系统性的大型美国股票敞口和增强的收益潜力,其投资组合构成旨在与指数保持高度一致[9] - 截至10月下旬,GPIX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9.5亿美元,显示出其在溢价收益ETF领域的增长势头[7] 市场表现与定位 - 截至某周四市场收盘,GPIX股价为52.41美元,过去一年上涨7%,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了16%[3][4] - 该ETF的一年总回报率为16%[4] - 该投资举措为Ellis Investment Partners以增长为导向的投资组合(如VUG、QQQ和AAPL)增加了防御性元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