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东集团(JD)
icon
搜索文档
新型马路判官上路,无人物流车狂奔
36氪· 2025-11-20 09:53
无人物流车行业发展驱动力 - 疫情催生无接触配送需求,使无人物流车成为社区生活及防疫物资配送的解决方案[13] - 政策支持自动驾驶载货示范应用,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出台无人配送车上路规范,如北京参照非机动车管理,要求时速低于15公里[17] - 技术进步带来成本大幅下降,单车成本从2016年的15-20万元下探至2万元价位段,激光雷达价格在2020-2024年间累计降幅达95.2%,从8.2万元降至3900元[27][28] 主要企业布局与采购规模 - 京东物流宣布未来5年布局100万台无人车,顺丰已投入超800台无人车重点投放于苏州、杭州等电商消费旺盛城市[18] - 中国邮政2025年无人车集中采购项目规模达7000台,菜鸟采用"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提升县域快递分拣和配送效率[18] - 圆通全网超170家加盟商使用超500辆无人车,计划年内新增1500台;韵达上半年投入超500辆无人车;申通明确年底前投入2000台;中通无人车保有量超2000台[18] 资本市场动态与融资情况 - 行业头部公司累计获得近百亿元融资,新石器累计融资超63亿元人民币,其中2024年两轮融资达约52亿元[21] - 九识智能创立至今五轮融资累计达37.7亿元人民币,2024年内融资总额达4亿美元(约合28亿元人民币)[21] - 德赛西威和佑驾创新两大上市公司于2024年9月宣布正式进军无人配送车市场,行业竞争格局生变[23] 技术成熟与商业模式演进 - L4级自动驾驶技术普及推动无人物流车规模化应用,从封闭园区走向校园、城乡等复杂路况场景[15] - 头部企业探索成本价卖车加订阅服务费的商业模式,一万台运营规模被视为企业实现可持续运营的临界点[28][29] - 九识智能累计交付无人车已超一万台,业务覆盖中国300多座城市;新石器与顺丰、京东、中国邮政等达成深度合作,累计交付量达万台级别[29] 更广阔的无人运输应用前景 - 无人驾驶重载列车于2024年9月首试成功并投入运营,可实现千吨级货物的智能调车作业[30][32] - 无人矿卡在矿区进行24小时不间断精准运输作业,易控智驾为全球最大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32][35] - 多个大型港口已部署上百辆无人驾驶智能引导运输车混编车队,进行24小时不间断集装箱运输任务[37]
京东二度跨界“造车”图的是什么?
每日商报· 2025-11-20 07:10
双11期间,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打造的"京东国民好车"亮相京东总部大楼。 在外卖和酒旅之后,上个月京东又进入了一个新赛道——汽车,10月14日,京东在其双11惊喜日上宣布 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推出"国民好车",在官宣后的一个月里,陆续传出了车辆命名、拍卖、下线、 正式发布的消息。大厂跨界造车近年来已屡见不鲜,而这也并非京东首次与车企展开合作,不同于小 米、华为等品牌的造车模式,京东选择了另一种"造车"的方式。 最低售价4.99万元 京东再度跨界"造车" 10月22日,由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推出的国民好车,通过京东拍卖平台1元起拍,最终以 7819.3399万元的价格成交;10月23日,这款车官宣命名为"埃安UT super";11月5日,埃安UT super第 一台车辆在广汽埃安长沙智能生态工厂正式下线;11月9日,埃安UT super正式开售,公开最低售价为 电池租用版本的4.99万元。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这辆国民好车的问世也引起了各种关注和讨论。 事实上这并非京东与车企的首次联动,早在2021年618期间,京东就曾与天际汽车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 协议,但在当时,京东主要是通过提供线上销售渠道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谷歌、英伟达涨超2%,中概指数跌1.53%
格隆汇APP· 2025-11-20 06:19
美股整体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琼斯指数上涨0.10%,标普500指数上涨0.3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0.59% [1] - 大型科技股表现分化,谷歌、英伟达、甲骨文、英特尔涨幅均超过2% [1] - 部分大型科技股下跌,奈飞跌幅超过3%,AMD跌幅超过2%,微软、Meta跌幅超过1% [1] 中概股市场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1.53% [1] -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小鹏汽车跌幅超过6%,网易跌幅超过4% [1] - 蔚来、哔哩哔哩、理想汽车跌幅均超过3%,京东、百度跌幅超过1% [1]
京东集团-SW(09618.HK)2025年三季报点评:Q3营收超预期增长 利润短期承压
格隆汇· 2025-11-20 05:34
事件:2025 年第三季度,京东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991 亿元,同比增长14.9%,超彭博一致预期;其 中,商品收入2260.92 亿元,同比增长10.5%;服务收入729.67 亿元,同比增长30.8%。从费用端来看, 2025 年第三季度研发/销售/管理/履约费用率分别为1.9%/7.0%/1.0%/7.4%,研发/管理/履约费用率环比增 长0.4/0.1/1.1pct,销售费用率环比下降0.5pct。利润端短期承压:2025年第三季度Non-GAAP 归属于公 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58 亿元,同比下降56%,Non-GAAP 净利润率为1.9%,同比下滑3.2pct。 京东零售:多品类协同增长,用户规模突破里程碑。2025 年第三季度,京东零售实现收入2506 亿元, 同比增长11.4%,经营利润148 亿元,同比增长27.6%,经营利润率同比上升0.8pct 至5.9%。分品类来 看:1)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品类受以旧换新高基数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凭借供应链优势巩固领 先地位。截至三季度末,京东3C 数码门店突破4000 家,线下触点持续加密。2)日用百货品类收入同 比增长18.8%,增速约为行业平 ...
热门中概股收盘多数下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05:26
市场整体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1.53% [1] - 热门中概股收盘多数下跌 [1] 主要公司股价表现 - 网易股价下跌超过4% [1] - 小鹏汽车股价下跌超过6% [1] - 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哔哩哔哩股价均下跌超过3% [1] - 拼多多、京东、百度股价下跌超过1% [1]
弱势盘整,恒生科技跌幅居前,消费、医疗、银行等紧随其后
格隆汇· 2025-11-20 04:35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在窄幅盘整后出现直线跳水,收盘下跌0.38% [1] - 恒生科技指数、银行、医疗及大消费板块跌幅居前 [1] 恒生科技指数 - 指数高开低走后全天震荡下行,收盘下跌0.66% [3] - 小米集团股价大跌4.81% [3] - 快手股价下跌1.78% [3]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1.35% [3] - 比亚迪股份、京东集团、美团等股票均小幅收跌 [3] 银行业 - 银行板块冲高回落,收盘下跌0.44% [3] - 汇丰控股股价下跌1.64% [3] - 渣打银行股价下跌1.43% [3] - 大新银行股价下跌1.33% [3] - 中银香港、农业银行、郑州银行等股票跌幅均超过1% [3] 恒生互联网 - 恒生互联网板块相对抗跌,高开低走后平盘报收 [3] - 地平线机器人股价大跌1.83% [3] - 快手、京东集团等股票跌幅超过1% [3] - 阿里巴巴股价逆势上涨1.16% [3] - 网易、哔哩哔哩股价均小幅收涨 [3]
Decoding JD.com's Options Activity: What's the Big Picture? - JD.com (NASDAQ:JD)
Benzinga· 2025-11-20 02:02
Whales with a lot of money to spend have taken a noticeably bullish stance on JD.com.Looking at options history for JD.com (NASDAQ:JD) we detected 39 trades.If we consider the specifics of each trade, it is accurate to state that 48% of the investors opened trades with bullish expectations and 46% with bearish.From the overall spotted trades, 15 are puts, for a total amount of $936,453 and 24, calls, for a total amount of $1,497,544.Predicted Price RangeAfter evaluating the trading volumes and Open Interest ...
「半价」卖车,刘强东图什么?
36氪· 2025-11-19 19:11
「核心提示」 电车作为未来的超级移动终端,战略意义不亚于3C和大家电,京东显然不愿意缺席。 跟雷军的"豪车梦"不同,刘强东造车选择了一条"很东哥"的路径——专攻百姓家。 近日,京东联合广汽埃安、宁德时代推出了换电车型Aion UT Super,租电起售价低至4.99万元,刷新了换电车型的价格下限,约为同级别"销冠"车型比亚 迪海鸥、吉利星愿的半价,有点当初双11"打骨折"的味道。 此前,A0级市场一直被海鸥、星愿"垄断",Aion UT Super试图通过性价比路线,在主流市场快速实现销量突破。 同时,主机厂+电池厂+流量平台组成的"铁三角",正试图跑通一种比"蔚小理"更轻、更具可复制性的造车"Air模式"。其野心,不止于卖车,更在于撬动 一直被车企牢牢掌控的电动汽车后市场。 "打骨折式"破价卖车 "门外汉"造车,靠什么大卖? 刘强东曾说,比什么都不能跟雷军比营销。在小米汽车SU7一炮而红后,刘强东选择了另一种接地气的打法——性价比和换电。前者,是刘强东在零售领 域屡试不爽的杀手锏;后者,则破解了续航焦虑和电池衰减问题。 Aion UT Super在"双11"期间发布,4.99万元的起售价构成了核心杀伤力。从 ...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何小鹏预期人形机器人售价或接近汽车
前瞻网· 2025-11-19 18:54
阿里巴巴AI应用发布 - 阿里巴巴新推出的AI应用千问App在公测上线次日冲入苹果App Store免费应用总榜第五位,排名超越DeepSeek [2] - 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标志着公司正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千问APP国际版也将在近期上线 [2] - 夸克App全面接入千问对话助手,用户在夸克App右滑即可使用千问的对话能力,夸克定位为AI浏览器并将与千问App形成战略协同 [4] AI模型与技术进展 - 月之暗面发布的Kimi K2 Thinking模型被AI搜索应用Perplexity接入,成为唯一被接入的国产模型,同批被接入的还有OpenAI的GPT-5.1 [8] - 埃隆·马斯克旗下xAI正式发布聊天机器人Grok 4.1最新版本,新版对细微意图的感知更为敏锐,对话更具吸引力和连贯性 [12] -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科学家开发出新型3D打印工艺,成功制造出名为microDeltas的微型德尔塔机器人,有望应用于微操作和微创手术等领域 [12] 消费电子与智能手机 - 在iPhone 17系列手机推动下,苹果公司10月份在中国的智能手机销量同比激增37%,当月市场份额达到25%,为2022年以来首次触及该水平 [9] - 2025年第三季全球OLED显示器出货总量约为64.4万台,季增12%,年成长率高达65% [9] - 日本松下、汇创达中标华为Mate80系列侧键防水开关的量产供应商,汇创达还中标华为Mate 80系列的屏幕罩 [8] 汽车与出行行业 - 何小鹏表示成本是限制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的核心因素,未来人形机器人售价有望下探至10万-20万元区间,与汽车售价相近 [3] - 本田汽车公司表示将从下周一开始逐步恢复其北美汽车组装厂的正常运营,此前因安世半导体芯片短缺导致生产中断 [11] - 宝马宣布其自研AI智能体平台盖亚正式投入运行 [5][6] 企业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元气森林将旗下乳品品牌北海牧场从集团主体中拆分独立,后续将引入管理团队推动品牌全面独立运营,元气森林资源将进一步集中于饮料核心品类 [7] - 杰夫・贝索斯将担任一家新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联合首席执行官,专注于研发面向计算机、汽车及航天器工程与制造领域的AI技术,系其离开亚马逊后首次担任运营职务 [13] - 雪佛龙正在研究收购受制裁的俄罗斯石油企业卢克石油公司海外资产的方案,考虑收购业务有重叠的资产而非全部海外资产组合 [14] 行业投资与市场表现 - 迪拜航空与空客签署谅解备忘录,订购150架A321neo飞机 [10] - 截至收盘,沪指跌0.81%,深成指跌0.92%,创业板指跌1.16% [15] - 香港恒生指数收盘跌1.72%,恒生科技指数跌1.93%,小鹏汽车跌逾10%,联想集团跌超4% [16] - 日经225指数收跌3.22%,创自四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韩国KOSPI指数收跌3.32% [18]
2025年双十一全网销售数据解读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1-19 16:40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双十一购物节全网销售总额达16950亿元,实现14.2%的韧性增长 [1] 电商行业呈现从流量争夺转向全域生态协同的核心趋势,以“人”为中心构建全场景、全周期、全链路的大消费生态,会员制与AI技术成为核心驱动力 [1] 大促规则显著简化,“一件直降”成为主流,即时零售爆发式增长,同比增幅达138.4%,成为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引擎 [1][30] 消费端呈现“求真”与“向实”趋势,健康导向型消费渗透、品质升级与消费分级并行,国产品牌与智能科技产品受青睐 [1] 电商发展趋势:以“人”为中心的零售模式演进 - 平台战略从流量争夺转向全域生态协同,升级为覆盖用户全场景、全周期、全链路的大消费生态竞争 [8] - 会员制锁定长期价值,会员具备数倍于非会员的消费力,例如88VIP人均年度消费金额是非会员的9倍,贡献淘天集团55%以上年销售额 [9] - AI技术全链路深度赋能,重构消费决策与商家经营效率,覆盖经营分析、店铺运营、营销推广等环节 [10] - 即时零售爆发,以高频消费带动低频需求,据美团2025年二季度数据,其闪购业务日均订单量达1400万单,其中“闪电仓”贡献占比超37% [10] 平台营销策略:即时化、智能化、多业态融合 - 大促节奏持续拉长,各平台促销周期普遍超过30天,例如京东周期为37天,淘宝为36天 [14] - 促销规则显著简化,“一件直降”取代复杂凑满减成为主流,各大平台均推出官方直降、立减等简单优惠方式 [15] - 平台强化AI赋能决策,淘天推出6款AI导购应用,包括“AI万能搜”、“AI帮我排”等,以满足不同场景的购物需求 [16] - 平台向大消费生态演进,整合本地生活、旅游等核心消费场景权益,实现会员流动、数据打通和多场景消费触达 [16] - 即时零售深度协同,例如阿里将饿了么更名为淘宝闪购,使流量聚焦淘天主站,已有37000个品牌超过40万家线下门店接入淘宝闪购体系 [17][18] 销售数据表现 - 2025年双十一全网电商销售总额为16950亿元,同比增长14.2% [28] - 综合电商平台(包括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2.3% [28] - 即时零售呈现爆发式增长,销售表现同比增长138.4% [30] 消费趋势洞察 - 健康导向型消费全面渗透,品质升级与消费分级并行,消费行为从“需求满足”向“价值共鸣”转变 [1] - 国产品牌凭借原创设计与技术创新收获消费者青睐,智能科技产品成为消费新热点 [1] - 情绪消费成为增长新引擎,例如抖音电商以“AI交互”为核心推出整合营销IP“有点东西,好心动”,瞄准“情绪消费”赛道 [22][23] - 各大平台聚焦差异化策略,拼多多通过百亿补贴等构建“低价、高质、可信赖”生态,小红书完善“内容-交易-支付”电商闭环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