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餐
icon
搜索文档
地摊爆火,实体门店急了?
虎嗅APP· 2025-08-14 22:36
地摊经济与实体餐饮的竞争格局 - 地摊经济在政策支持(如成都2020年率先开放餐厅外摆)和市场环境变化(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社交需求增加)下快速扩张,上海、成都、常州等多地已划定合规设摊区域[5][6] - 高端酒店如上海金陵紫金山大酒店、浙江望湖宾馆等纷纷加入外摆摊行列,售卖卤味、快餐等产品[7] - 头部餐饮品牌如海底捞(全国超200个夜宵车/火锅外摆)、蜜雪冰城、CoCo都可等通过流动摊车布局夜市、地铁口等高人流区域,挖掘增量市场[9] 实体餐饮面临的经营压力 - 实体门店前期投入动辄十几万,且需持续承担房租、工资、食材成本等固定开支,而地摊因省去房租等成本在价格上更具灵活性[11] - 案例显示福建烧烤店主宁宁的营业额因摊车竞争腰斩,客源分流近半;校园奶茶店因周边低价饮品摊(价格低30%~50%)陷入客流冰点[13] - 实体店面临"卖得少、亏得快"的恶性循环,需在客源流失与固定成本压力间寻找平衡[13] 两种业态的差异化竞争 - 地摊核心优势在于"非标准化"带来的灵活适配性,能快速响应即时性需求(如早餐、课间零食)并成为餐饮创新试验田(如脆皮五花肉、网红冰粉等新品)[15] - 实体店可通过差异化定位规避冲击,如广西牛排店主海哥以品质和就餐环境吸引高端客群,与价格敏感型摊车客户形成区隔[18] - 行业专家指出现有餐厅数量已超合理规模近两倍,地摊兴起加速了低效门店的市场出清[19] 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 地摊面临同质化竞争(某些区域超半数摊位经营同类小吃)和合规性挑战(食品安全、占道经营等问题)[16] - 实体店需通过体验升级和产品优化构建护城河,最终市场将形成更健康多元的餐饮生态[19] - 供需动态平衡后,两种业态将根据各自不可替代的价值定位找到适配空间[20]
深读100:山姆,亲手摧毁会员制神话;固态电池商业化面临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22:32
老牌酒楼转型快餐 - 老牌酒楼开始试水平价快餐业务 通过转型寻求突破 [1] - 五星级酒店已先行尝试摆摊模式 老牌酒楼跟进效仿 [1] - 快餐业务能否成为传统酒楼破局关键仍存疑问 [1] 软件开发价值重构 - 软件开发核心转向价值设计而非单纯技术实现 [1] - 用户痛点分析 创意思维和用户体验设计能力比编程技能更具价值 [1] 山姆会员制危机 - 山姆在中国市场频繁出现损害消费者权益事件 [1] - 近期事件导致其品质神话破灭 [1] - 会员满意度跌至近5年最低水平 [1] 固态电池发展瓶颈 - 固态技术可解决传统液体电解质电池缺陷 [1] - 当前固态电池生产成本显著高于传统电池 [1]
“苏超”效应显现 上半年江苏快餐营业额增势较好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1:57
消费品零售总额 - 上半年江苏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49.0亿元,同比增长5.0% [1] -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428.4亿元,同比增长4.8% [1] -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20.6亿元,增长6.8% [1] 餐饮行业表现 - "苏超"比赛地所在的18个县(市、区)限上住宿业、餐饮业合计营业额增速比4月份分别加快1.2个、1.6个百分点 [1] - 限上餐饮业中饮料及冷饮服务营业额增长21.2%,快餐服务营业额增长6.2%,合计拉动限上餐饮业增长1.9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江苏全省新增纳统餐饮企业1073家,拉动限上餐饮业增长4.0个百分点 [1] 政策驱动消费 - "以旧换新"政策类相关商品(汽车类、家电类、3C数码类、家居类)合计实现限上零售额3847.0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 [2] -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3.7个百分点 [2] - 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2.0% [2] 零售渠道表现 - 上半年江苏全省限上零售业实体店铺实现零售额6958.5亿元,同比增长7.7% [2] - 全省网上零售额增长7.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1% [2]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21.9%,较一季度提升0.5个百分点 [2] 政策导向 - 江苏省深入贯彻国家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决策部署,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1] - 全面加强"苏超联赛+苏新消费"联动建设 [1] - 下阶段将扎实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着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2]
贵州茅台拟成立研究院;亚马逊计划收购Bee;赛百味任命CEO
搜狐财经· 2025-07-24 11:55
投资动态 - 贵州茅台拟与控股股东茅台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研究院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其中贵州茅台出资4.9亿元(49%),茅台集团出资5.1亿元(51%)[3] - 研究院公司将整合科研资源,聚焦白酒酿造技术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3] 品牌动态 - 亚马逊计划收购AI可穿戴设备公司Bee AI,其产品为49.99美元的智能手环,具备语音收听和AI分析功能[6] - Longchamp与Interparfums SA签订香水业务授权协议,有效期至2036年,首款香水预计2027年上市[8] - 香港利丰集团收购英国袜业巨头Orrsum,后者年均供应超5000万双袜子,拥有多个知名品牌授权[10][12] - 新加坡DTC家具品牌Castlery进军英国市场,计划9月上线电商并举办快闪活动[15] - LVMH旗下DFS将关闭香港尖东门店,保留两间门店[18] - EssilorLuxottica收购韩国PUcore镜片组建部门,增强眼镜片研发与生产能力[21] 人事动态 -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任命郭惠光为首席执行官,8月1日生效,其曾任南华早报集团董事总经理[24] - 西班牙Pronovias集团任命Cristina Alba Ochoa为首席执行官,7月21日生效[27] - 赛百味任命Jonathan Fitzpatrick为首席执行官,7月28日生效,其拥有20年快餐行业经验[30]
大消费行业观察:头部茶饮品牌迎外卖红利;政策助力家电文旅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7-14 12:35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与即时零售市场 - 头部外卖平台美团、淘宝闪购、京东外卖采取差异化策略争夺市场 美团通过"0元奶茶"等活动锁定高频消费场景 淘宝闪购以500亿补贴覆盖全品类 京东侧重高客单价品质餐饮 [1] - 茶饮及快餐等低客单价品类成为核心争夺对象 美团单日餐饮订单超1亿单 淘宝闪购日活用户突破2亿 [1] - 连锁茶饮品牌单日订单量增长超30% 通过"到店自提"模式降低配送成本 中小商家面临"增收不增利"困境 利润率被压缩 [1]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专家指出当前补贴依赖平台短期投入 长期依赖低价难以形成用户黏性 未来行业或从"价格战"转向"服务战" [2] - 具备供应链效率与品牌力的企业将更具优势 监管政策要求平台不得以低价倾销扰乱市场秩序 [2] 北京消费政策影响 - 北京市出台政策扩大家电、数码产品"以旧换新"补贴范围 推动产品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刺激消费者置换高能效家电、智能家居设备意愿 [3] - 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消费信贷产品 降低消费者购置门槛 [3] 文旅产业发展 - 政策推进主题旅游、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配套特色文旅活动激活消费需求 [4] - 体育领域计划培育精品赛事体系 赛事经济带来的门票收入、周边商品销售及场馆运营需求 有望创造增量市场 [4] 行业长期发展环境 - 北京市强化市场监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通过打击虚假宣传、规范价格行为等措施提升消费信心 [5] - 政策组合拳有利于龙头企业巩固市场份额 催生"家电+智能家居生态""文旅+数字化体验"等新商业模式 [5]
外卖大战的尽头,是骑手和商家的眼泪
36氪· 2025-07-10 17:26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分析 - 淘宝闪购启动"超级星期六"活动,联合饿了么展开补贴大战,美团随即跟进,外卖市场迎来新一轮竞争[4] - 淘宝宣布一年500亿补贴力度,远超百亿补贴级别,补贴力度堪比当年百度外卖、饿了么和美团的三国杀大战[4] - 京东高调宣布入局外卖市场,向美团发起冲锋,加剧行业竞争[4] 补贴大战对行业的影响 - 补贴导致奶茶咖啡品类订单量暴涨200%以上,远超传统餐饮品类[4][5] - 7月5日"超级星期六"当天,美团订单总量超1.2亿单,淘宝闪购订单量超8000万单[16] - 非餐饮即时零售交易占比低,美团仅2000万单,淘宝闪购仅1300万单,仅占总订单量的六分之一[17] 补贴大战的运营问题 - 奶茶店产能无法承接激增订单,导致出餐延迟和运力堵塞[24] - 外卖准时率显著下降,普遍出现15-30分钟延迟[20] - 平台为补足运力缺口提供每单10元奖励仍无法解决问题[25]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被大额红包吸引下单,但实际等待时间大幅延长[1][2] - 补贴导致奶茶咖啡消费激增,有消费者囤积冰箱[11] - 消费者最后才意识到闪购本意是购买非餐饮商品[18]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交易规模(GMV)仍占据70%市场份额,竞争未改变市场格局[16] - 即时零售被视为可能颠覆传统电商格局的战略方向[15] - 平台希望通过即时零售培养用户"30分钟送万物"的消费习惯[15]
中餐离世界级品牌还有多远
经济日报· 2025-07-09 08:08
中国餐饮品牌出海现状 - 2019至2024年海外中餐厅数量激增近30万家[1] - 蜜雪冰城、库迪等茶咖品牌海外门店超千家 海底捞、沙县小吃等火锅快餐品牌海外门店超百家[1] - 海外中餐市场规模近3万亿元 成为国内餐饮企业重要增量市场[1] - 本轮出海特征为品牌化、连锁化发展 试图突破"有品类、无品牌"困境[1] 出海核心挑战 - 面临供应链重构、本土化适应、标准化运营三大难题[2] - 各国政策法规差异明显 部分地区食材进口受限 需重建供应链体系[2] - 中华美食非标特性制约标准化进程 影响拓店效率[2] - 麦当劳中国案例显示 供应链建设需3年以上培育期[2] 本土化与品牌升级路径 - 熊猫快餐通过菜品改良(美式油炸+甜辣酱)实现本土化与标准化平衡[3] - 文化软实力提升将推动中餐向高端化发展 化解正宗性与本土化矛盾[3] - 需挖掘文化符号价值 将饮食作为文化输出载体 参考肯德基生活方式营销模式[3] 行业发展趋势 - 出海从生存型夫妻店转向战略性品牌扩张[1] - 全球影响力构建成为品牌升级关键 需形成文化认同[2] - 最终目标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餐饮连锁巨头[1][3]
即时零售成端午假期消费新亮点 多家平台相关订单大增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21:08
即时零售市场表现 - 端午假期即时零售成为消费新亮点 多家平台加码补贴推动多场景渗透 带动多品类订单高峰 [1] - 顺丰同城端午期间餐饮和非餐全场景单量同步高增 饮品 快餐 商超百货 母婴 医药等品类同比增长显著 独享专送服务单量同比增长数倍 蛋糕 鲜花品类增长显著 [1] - 美团闪购"618"大促期间帐篷 钓具 烧烤用品等出游类商品及跑鞋 溯溪鞋等运动商品成交额同比翻倍 迪卡侬成交额翻倍增长 粽子礼盒搜索量同比增长超5倍 艾草花束搜索量同比增长超4倍 [1] - 美团闪购"六一"期间学生平板成交额同比增长7倍 积木拼插玩具增长近5倍 早教益智玩具增长超3倍 小天才品牌增长近16倍 乐高品牌翻倍增长 [1] 平台运营数据 - 京东七鲜端午期间满足短途旅行"减负出行"需求 日用清洁 个护美妆等品类销量增速明显 [2] - 淘宝闪购端午节叠加高考季 粽子销量相比上周增长220% 定胜糕增长40% 向日葵销量增长78% [2] - 顺丰同城作为霸王茶姬 蜜雪冰城 瑞幸咖啡等品牌的即配服务商 端午假期饮品单量同比高增 通过弹性运力模式保障高峰订单履约 [3] 行业发展趋势 - 招商证券预计即时零售规模2030年将超1.7万亿元 未来五年CAGR约20% 平台模式预计2030年超万亿规模 [2] - 民生证券认为即时专送作为重要细分领域发展态势蓬勃 京东2025年入局外卖行业与美团 饿了么形成"三国杀" 或为中游即配市场创造机遇 [3] - 艾媒咨询指出外卖平台竞争已扩展至即时零售市场全面争夺 "线上下单 小时级甚至分钟级送达"模式正成为零售行业新增长点 [3] 平台竞争态势 - 淘宝 京东 美团等平台通过补贴和红包不断加码即时零售竞争 [2] - 新茶饮 咖啡品类成为平台外卖补贴重点 假期新品集中上市带动头部饮品品牌门店单量显著攀升 [3]
2025年中餐连锁品牌出海白皮书
亿欧智库· 2025-05-31 08: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餐连锁品牌出海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已从单一品类拓展至全产业链竞争,未来品牌需在标准化、文化输出与本土运营间找到平衡,东南亚、北美、日韩、欧洲等不同区域市场各有特点和机遇挑战,火锅、正餐、快餐等不同品类也有不同发展特征和策略[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餐连锁品牌出海背景、动因与市场概况 研究主体及范围界定 - 聚焦中餐连锁品牌品类,包括火锅、正餐和快餐,重点研究区域为东南亚、北美及日韩[16] 中餐连锁品牌出海图谱 - 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火锅是出海先锋,酸菜鱼与麻辣烫成快餐出海黑马,地方小吃加速出海,高端正餐聚焦欧美高端市场,当前已从单一品类拓展至全产业链竞争[20] 中餐连锁品牌出海产业链上下游生态 - 形成覆盖原材料供应、品牌运营、消费市场及配套服务的完整链条,上游保障原料供应,中游通过数字化和本地化物流扩张,下游依托线下和线上渠道触达客群,还有辅助支撑体系[22][23] 中餐出海的三次浪潮 - 从19世纪中叶至今经历三次浪潮,从移民谋生到现代品牌全球化布局,市场从集中在欧美华人社区拓展至新兴市场,在发展中面临挑战与机遇[25][26] 中国餐饮行业国内市场竞争 - 国内餐饮市场竞争激烈,连锁化率逐年提升但低于美国,部分细分赛道饱和,商家寿命短,消费者需求变化快,促使部分商家出海[29] 政策支撑与市场需求驱动 - 政策红利、海外华人数量增长和目标市场经济活力驱动中餐出海,东南亚GDP增速高、年轻人口占比高,美国是高消费市场[30] 中国餐饮行业供应链驱动 - 国内中餐连锁品牌供应链成熟,受益于连锁化需求、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国际经验本土化,为出海供应链提供支撑[34][35] 中餐出海规模与分布 - 国际中餐规模不断扩张,预测2027年达4452亿美元,出海选择集中在东南亚和欧美地区,分别成为规模化与高端化核心战场[41] 东南亚市场 - 是中餐出海首选,文化上华人多、饮食文化相似、多元包容、数字化消费习惯好,政治上与华经贸关系稳定、政策红利降低成本,市场规模增长快但供应链体系差异大[44][45][52] 北美市场 - 饮食文化多元,中餐增长势头强劲,在亚餐中占比高,有移民、留学政策利好,餐饮供应链集中度高、数字化进程快[56][60][61] 日韩市场 - 对中餐持开放态度,区域营业额呈增长趋势,但食材供应受限,需因地制宜,日本进口关税高、食品安全规定严,韩国农业产品关税高、特定食材难获得[67][68][70] 欧洲市场 - 餐饮市场准入门槛高,中餐是第二大受欢迎外国菜系,市场规模大且增长快,供应链体系有冷链物流、本地化资源整合和国际化认证标准化等优势[75][77][78] 出海品类特征与生态分析 - 火锅品牌影响力易扩散、市场教育程度高、本土化调整明显;正餐对原材料和厨师要求高、文化输出性强;快餐扩张速度快、标准化程度高、易于连锁化发展,品牌普遍采用本地化策略[80][81] 出海标杆案例分析 火锅赛道(海底捞) - 经营情况:2024年海外收入7.7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在14个国家经营122家餐厅,餐厅层面经营溢利率提升,平均翻台率为3.8次/天[89] - 市场策略:品牌定位中高端,通过特色服务传播文化,采用“全球品牌框架,本地内容创作”营销战略,有数字化运营优势,通过师徒制等培养人才,遵守当地法规,建立全球采购与本地化结合的供应链体系[91] - 加盟商与供应链:采购以餐厅顾客数量为依据,底料以颐海集团为主要供应商,食材和易耗品多渠道采购,重视物流安排和库存管理[94][95] - 本地化策略:菜品结合本土情况创新,采用内部开发与客户定制结合等方式提升本地化能力,开展主题活动、优化餐厅设计等[97][98] 正餐赛道(探鱼) - 经营情况:截至2025年初全球门店总数突破350家,海外门店选址核心商圈购物中心,海外营收占比提升,平均利润率超13%,营收以堂食为主,成本主要是人工和食材成本[101] - 市场策略:采取差异化品牌定位策略,针对不同市场层级有不同定位、价格、传播渠道和店型,与当地企业合作,结合线上线下推广[103][104] - 加盟商与供应链:全球化加盟体系分层分级,不同市场有不同合作模式、投资门槛等,供应链有全球化布局、冷链物流与品控创新、区域化适配等特点[106][109] - 本地化策略:未提及完整内容 破局策略及趋势预测 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
连锁餐饮行业框架(一):规模与格局,逆周期下的连锁化浪潮
东吴证券· 2025-05-28 19: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达5.6万亿元,近5年行业CAGR为3.6%,限额以上餐饮收入5年CAGR为10.1%高于行业,行业连锁化率持续提升,线上化率疫后增长放缓 [4] - 连锁餐饮行业扩张动力可归集为需求端的人口结构及消费习惯、居民收入提升,供给端的餐饮产品创新、服务水平提升、规模化扩张、品牌化发展等六大增长要素,在需求明确走好之前,行业增长仍以供给驱动为主 [4] - 连锁餐饮行业CR10逐年提升,快餐+茶饮标准化程度高、瓜分规模前十,均已在不同交易所上市,行业格局仍为高度分散,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导向助力行业龙头进一步规模化扩张 [4] - 细分行业中,快餐标准化程度高、行业天花板高,中式快餐上市进行时;正餐中火锅领军品牌海底捞屹立不倒,进军海外市场,其他中式正餐各站山头,线上平台助力正餐快餐化;茶饮咖啡加盟模式驱动跑马圈地,下沉市场蜜雪冰城主导,中端市场瑞幸暂领先 [4] -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出海成为头部企业第二增长曲线,海外逾6000万华人华侨群体支持中国餐饮品牌初始产业化,本土消费者进一步助力品牌扩张,正餐及快餐品牌倾向于以直营模式进行海外扩张,茶饮则以加盟为主,海外业务挑战主要有产品本地化、供应链及物流体系搭建、政策法规和劳工制度差异等 [4] - 推荐关注凭借供应链优势及强品牌稳步加密国内门店网络、推进海外扩张的茶饮龙头蜜雪集团的长期价值,建议关注品牌势能提升、仍在扩店趋势中的百胜中国、达势股份等餐饮品牌在消费回暖情况下带来的盈利预期提升机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概览:数万亿市场中的连锁化浪潮 - 行业涵盖快餐、正餐、休闲等多种业态,2024年市场规模达5.6万亿元,截至当年8月企业存量家数1634万家,2023年正餐、快餐及其他休闲餐饮类型分别占比68.1%、23.5%和8.4%,中式餐饮市场规模超4万亿占据主导地位,上市公司餐饮品牌主要集中在大众到中端餐饮 [10][12][13] - 近5年行业CAGR为3.6%,限额以上餐饮收入5年CAGR为10.1%高于行业,2015 - 2024年连锁餐饮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9.7%,推动连锁化率从12%增至20%,餐饮线上化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0%,带动线上化率从4%跃升至28%,自2022年以来线上化斜率放缓 [4][17][20] - 连锁餐饮市场规模扩张由宏观经济及社会结构变化、行业发展水平及经营主体管理经营能力共同驱动,增长动力可归集为需求端的人口结构及消费习惯、居民收入提升,供给端的餐饮产品创新、服务水平提升、规模化扩张、品牌化发展等六大增长要素 [23] - 连锁餐饮行业CR10从2015年的23.7%逐步上升至2024年的30.3%,行业集中度逐年提升,但格局仍为高度分散,快餐和茶饮标准化程度高,在规模前十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导向助力行业龙头跨区域扩张 [41][42] 细分行业纵览:快餐、正餐、茶咖酒 - 快餐标准化程度高、行业天花板高,肯德基、麦当劳占据双强位置,近两年中式快餐陆续交表准备上市,下沉市场渗透、产品创新为核心增长驱动 [45][51] - 正餐中火锅品类以高标准化和强社交属性率先突围,海底捞屹立不倒并进军海外市场,其他中式正餐各占山头,试图突破区域属性,线上化发展助力正餐快餐化,部分正餐品牌可实现与快餐类似的外卖占比 [52][56][57] - 茶咖酒行业加盟模式驱动跑马圈地,行业老大已达数万家体量,下沉市场蜜雪冰城主导,中端市场瑞幸暂领先,新品浪潮驱动,加盟商网络稳定性为先,茶饮品牌积极海外扩张 [62][63][67] 餐饮出海:强供应链出海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出海成为头部企业第二增长曲线,海外逾6000万华人华侨群体支持中国餐饮品牌初始产业化,本土消费者进一步助力品牌扩张 [69][72] - 正餐及快餐品牌倾向于以直营模式进行海外扩张,茶饮则以加盟为主,海外业务挑战主要有产品本地化、供应链及物流体系搭建、政策法规和劳工制度差异等 [75][78] 投资建议 - 推荐关注茶饮龙头蜜雪集团的长期价值,建议关注百胜中国、达势股份等餐饮品牌在消费回暖情况下带来的盈利预期提升机会 [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