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蔚来(NIO)
icon
搜索文档
传蔚来多位智驾高管离职,官方回应:主动调整智驾部门组织架构
新浪科技· 2025-10-09 20:20
10月9日,网传蔚来人工智能平台负责人白宇利、蔚来世界模型负责人马宁宁已于近期离职。 另据公开信息,蔚来智驾产品负责人黄鑫也已离职。 目标是基于世界模型的时空认知能力,加入语言,构建Open-set(开放集)智能引擎实现开放交互。 用户将不再局限于有限的指令集,而是能够自然表达,系统正确理解并执行。 同时,新版本将会通过强化学习,进一步增强长时序的能力。(转载自新浪科技) 针对此事,蔚来方面回应称,为了强化对通用人工智能最新技术的吸收,并能高效、高速、高质量地实 现智能驾驶体验交付,蔚来近期主动调整智能驾驶部门组织架构,通过构建预研、量产、平台复制、车 型复制的4×100接力棒模式,将智能驾驶组织与通用人工智能组织实现并轨,打造符合通用人工智能技 术发展趋势的组织架构。 该组织架构调整,将更有利于蔚来全力冲刺世界模型2.0版本的开发与交付。 据悉,蔚来将会从今年底到明年一季度,陆续在多个平台推出世界模型2.0的迭代版本。 ...
任少卿的智驾非共识:世界模型、长时序智能体与 “变态” 工程主义
晚点Auto· 2025-10-09 20:17
文章核心观点 - 蔚来智能驾驶负责人任少卿认为,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和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正确路径是构建以视频为核心的“世界模型”,并结合强化学习,而非当前行业主流的以语言模型为基础的端到端或VLA方案 [6][7][9][10] - 公司选择了一条技术更复杂、投入更高的路线,包括高算力平台(如4颗Orin芯片)、多传感器配置以及全新架构,旨在建立对物理世界时空认知的底层能力,短期内可能显得进展较慢,但长期看上限更高 [7][23][25][57] - 蔚来已建立起包括三层数据系统、三代首发平台和“4×100米接力”研发体系在内的核心能力,其工程能力和数据体系被认为是行业领先的,并已通过端到端AEB等技术验证了实际效果,如事故损失下降25% [34][36][42][44][45][54][63] 技术路径:世界模型与强化学习 - **对主流方案的批判**:端到端是智能驾驶发展阶段的产物,本质是“填坑”,将过去拆分的模块重新拼接;VLA本质是语言模型的模态扩展,根在语言上,但语言带宽低,无法承载现实世界的连续复杂性 [9][13][14][16] - **世界模型的定义与优势**:以视频为核心,直接学习时空和物理规律,建立高带宽的时空认知能力;与语言模型并行,前者解决“概念认知”,后者解决“时空认知”,两者融合才能实现AGI [10][11][13][27] - **强化学习的关键作用**:模仿学习只能解决短时序问题,强化学习能将系统从“5秒记忆的金鱼”进化为能处理长时序(30秒、60秒)规划的智能体,并能“清洗”海量但嘈杂的真实驾驶数据,提升模型能力 [7][28][29][31][32] - **与友商技术对比**:理想和小鹏的基座模型以语言模型为训练底座;华为的WA模型本质也是世界模型,只是表述不同;特斯拉是否构建世界模型尚不确定 [17] 研发与工程体系 - **数据系统**:建立三层数据系统——数据闭环系统(DLB)用于自动筛选数据;伴生系统用于大规模AB测试,每周测试里程达几千万公里;风险评估控制系统用于自动化分析每日数百万次接管数据 [36][42] - **工程能力**:三代智驾平台均实现全球首个芯片量产(Mobileye EyeQ4、英伟达Orin、自研神玑),团队仅大几十人,通过统一软件栈(仅保留CUDA底层,上层自研)支撑多平台,工程能力被锻炼得特别强 [54][55][56] - **研发组织“4×100米接力”**:第一棒预研团队专注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方案;第二棒量产团队负责将预研成果高质量交付;第三棒平台复制团队将功能适配到不同芯片平台;第四棒车型复制团队将方案快速部署到不同车型 [47][48][51][52][53] 产品化进展与目标 - **已实现成果**:2024年5月推送世界模型架构OTA更新;2023年底推出端到端AEB,经保险公司数据验证,事故损失下降25%;2025年5月在地库实现语言指令找出口功能,为国内首发 [22][40][44][45][63] - **近期规划**:计划在2024年底至2025年Q1推出Open-set开放集指令交互功能,使用户能通过自然语言与车辆自由交互,而非仅限于有限指令集,此举被认为将领先行业 [18][19][22] - **安全目标**:将主动安全置于最高优先级,下一个版本的目标是将事故损失降低50% [40][64][65] 战略选择与行业定位 - **硬件策略**:高算力平台(如4颗Orin)提供安全冗余、承载更多新功能且迭代更早;低算力平台(如乐道用1颗Orin)通过功能蒸馏和压缩实现主流体验,但最新功能会滞后 [45][46][50] - **发展节奏**:选择统一高速与城区方案的架构,虽初期开发量大、显得慢,但长期架构更干净、扩展性更好;跨大洲(中国和欧洲)同步量产也对研发和供应链构成极限压力 [25][39][43] - **核心优势**:底层平台、数据和工程能力经过三代架构锤炼;当前处于新架构(世界模型)初期,重点是将新架构潜力释放60%-80%;方向明确指向AGI,在更大技术语境下没有争议 [25][56][57][72]
传蔚来多位智驾高管离职,官方回应:主动调整智驾部门组织架构,冲刺世界模型2.0开发与交付
新浪科技· 2025-10-09 20:09
公司人事变动 - 蔚来人工智能平台负责人白宇利与蔚来世界模型负责人马宁宁近期离职 [1] - 蔚来智驾产品负责人黄鑫也已离职 [1]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主动调整智能驾驶部门组织架构以强化对通用人工智能最新技术的吸收 [1] - 调整旨在通过构建预研、量产、平台复制、车型复制的4×100接力棒模式实现高效高速高质量交付 [1] - 将智能驾驶组织与通用人工智能组织并轨以打造符合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的架构 [1] 产品开发计划 - 组织架构调整有利于公司全力冲刺世界模型2.0版本的开发与交付 [1] - 公司计划从今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在多个平台陆续推出世界模型2.0的迭代版本 [1] - 新版本目标基于世界模型的时空认知能力加入语言构建Open-set智能引擎实现开放交互 [1] - 用户将能自然表达系统正确理解并执行不再局限于有限指令集 [1] - 新版本将通过强化学习进一步增强长时序能力 [1]
汽车周报:特斯拉廉价版与FSDv14同时入局,科技依然引领赛道投资机会-20251009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09 19: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2]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在消费端预期不明朗的背景下,应关注“未来产业”如机器人、AI、低空经济等科技引领赛道以及三季度业绩强势企业 [5] - 建议关注两条主线:科技+中高端+国央企改革,并推荐相关主机厂、智能化趋势受益公司、国央企整合标的以及具备强业绩增长或海外拓展能力的零部件企业 [5] 本周事件总结 - 特斯拉在北美市场推出“廉价版”Model Y和Model 3,Model Y Standard起售价39990美元,比原最便宜版本低5000美元,Model 3 Standard起售价36990美元,低5500美元,两款新车在续航和配置上有所降级 [6] - 特斯拉FSD v14.1版本正式推送,在导航、环境感知、用户操作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包括新增到达选项、紧急车辆避让、视觉导航整合等多项功能 [7] - 第四批690亿元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全部到位,多地补贴政策陆续进入尾声 [8] - 2026年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调整为减半征收,每辆车最高需额外支付1.5万元税费,多家车企推出购置税兜底政策以稳定跨年订单 [10][11] - 2025年9月新能源车企交付呈分化趋势,整体同比+6%,环比+10%,其中零跑、小鹏、蔚来同比增速显著,分别为+97%、+95%、+64% [12][14] 本周行情回顾总结 - 本周汽车行业指数收8244.78点,全周上涨1.70%,涨幅低于沪深300指数(上涨1.99%),在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第10位 [15][18] - 汽车行业市盈率为31.69,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第15,估值处于中等水平 [16][19] - 本周行业个股上涨151个,下跌133个,涨幅最大个股为山子高科、松原股份、华懋科技,分别上涨21.1%、19.5%、12.1% [20][21] - 下周泰鸿万立、嵘泰股份两家公司存在解禁,解禁数量分别为7359万股和87.28万股 [22][23] 市场重点指标总结 - 2025年9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5%,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5个百分点,位于荣枯线之上 [57] - 9月有多款新车上市,覆盖多个级别,包括理想i6、马自达EZ-60、五菱缤果S等 [58][60] 原材料成本、海运价格、汇率跟踪总结 - 最近一周传统车原材料价格指数环比-1.3%,新能源车原材料价格指数环比-0.1% [5][61] - 细分来看,钢材、铝材、塑料、橡胶、玻璃价格分别变化-2.0%、-0.3%、-0.1%、-2.8%、-3.2%,电池原材料中镍、钴、碳酸锂价格分别变化-0.4%、+8.0%、-0.1% [61][62] - 海运成本本周有所下降,FDI指数收报1377.28点,相较于9月26日-2.9% [74][76] - 汇率方面,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环比-0.14%,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环比-0.63% [78][81] 公司信息总结 - 多家公司发布重要公告,包括赛力斯拟发行境外上市普通股在香港上市,保隆科技获得智能悬架产品定点,生命周期金额约2亿元,友升股份子公司获得电池托盘项目定点,全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预计约23亿元 [79][83] - 部分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如双林股份、壹连科技等,并设定了净利润增长考核目标 [84][85]
蔚来将推出世界模型2.0版本 首次实现智能驾驶的开放式交互
新华财经· 2025-10-09 19:10
同时,为了强化对通用人工智能最新技术的吸收,并能高效、高速、高质量地实现智能驾驶体验交付, 蔚来近期主动调整智能驾驶部门组织架构,通过构建预研、量产、平台复制、车型复制的「4×100接力 棒」模式,将智能驾驶组织与通用人工智能组织实现并轨,打造符合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的组织 架构。该组织架构调整,将更有利于蔚来全力冲刺世界模型2.0版本的开发与交付。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0月9日电蔚来自动驾驶研发首席专家、副总裁任少卿表示,蔚来将会从今年底到明年一 季度,陆续在多个平台推出世界模型2.0的迭代版本。目标是基于世界模型的时空认知能力,加入语 言,构建Open-set(开放集)智能引擎实现开放交互。用户将不再局限于有限的指令集,而是能够自然 表达,系统正确理解并执行。同时,新版本将会通过强化学习,进一步增强长时序的能力。继今年5月 蔚来世界模型首个版本行业首发停车场自主寻路功能后,蔚来将持续释放世界模型在架构上的潜力。 ...
蔚来将推出世界模型2.0版本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19:07
人民财讯10月9日电,蔚来今日宣布,将会从今年底到明年一季度,陆续在多个平台推出世界模型2.0的 迭代版本。目标是基于世界模型的时空认知能力,加入语言,构建Open-set(开放集)智能引擎实现开放 交互。用户将不再局限于有限的指令集,而是能够自然表达,系统正确理解并执行。 ...
蔚来将推出世界模型2.0版本,首次实现智能驾驶的开放式交互
第一财经· 2025-10-09 18:54
同时,为了强化对通用人工智能最新技术的吸收,并能高效、高速、高质量地实现智能驾驶体验交付, 蔚来近期主动调整智能驾驶部门组织架构,通过构建预研、量产、平台复制、车型复制的「4×100接力 棒」模式,将智能驾驶组织与通用人工智能组织实现并轨,打造符合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的组织 架构。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蔚来自动驾驶研发首席专家、副总裁任少卿表示,蔚来将会从今年底到明年一季度,陆续在多个平台推 出世界模型2.0的迭代版本。目标是基于世界模型的时空认知能力,加入语言,构建Open-set(开放集) 智能引擎实现开放交互。用户将不再局限于有限的指令集,而是能够自然表达,系统正确理解并执行。 同时,新版本将会通过强化学习,进一步增强长时序的能力。 ...
任少卿的智驾非共识:世界模型、长时序智能体与 “变态” 工程主义
晚点LatePost· 2025-10-09 18:14
留在智能驾驶,不是因为容易,而是因为更难。 文 丨 魏冰 宋玮 编辑 丨 宋玮 任少卿的头发很有辨识度,浓密、微卷,刘海盖住额头。走进会议室,第一次见他的人把他当成了实习生,知道身 份后调侃说,只有在 AI 创业公司才能看到这么年轻的技术 leader。 "我们就是 AI 公司"——任少卿一本正经的回答。 但他身处的是蔚来,一家还在血海中搏杀的汽车制造商,而他的战场,是智能驾驶。这个反常回答,和他的人生轨 迹相似:总在别人以为答案已定的时候,他偏要走向另一个方向。 2007 年他考入中科大,2016 年博士毕业。期间他提出了 Faster R-CNN(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框架),又 和当时微软亚研院视觉计算组的孙剑、何恺明,博士生张祥雨一起研究 ResNet(残差网络)。后者解决了神经网络 越深越 "失忆" 的难题,让模型可以无限叠加层数,被视为深度学习史上的里程碑。当时任少卿 27 岁。 2016 年,他与曹旭东共同创立自动驾驶公司 Momenta,亲历了自动驾驶最热的创业年代。4 年后,他离开一手创立 的公司,转身去了还在低谷挣扎的蔚来。 原因很简单,当年 AI 发展撞上瓶颈,他认为下一次突破只能靠 ...
美股中概股盘前多数下跌,哔哩哔哩涨6%
新浪财经· 2025-10-09 16:13
美股中概股盘前多数下跌,哔哩哔哩涨6%,京东跌0.2%,蔚来跌0.5%,理想汽车、阿里巴巴跌1%,小 鹏汽车跌3%,百济神州跌4%。 ...
合肥经开区:做强龙头做全链条做优生态
经济日报· 2025-10-09 16:02
这是合肥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合肥经开区秉持产业集群化建设的核心理 念,沿着"做强龙头、做厚链条、做优生态"的发展路径,围绕"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链条布 局。"我们致力于打造体系完备、协同高效、竞争力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全区已集聚产业链上下 游企业超140家,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同比增长25%。"合肥经开区投促局副局长王鹏说。 经济日报记者 梁睿 日前,在合肥经开区延锋云鹤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台台搭载了座椅主动侧翼支撑、四向无 缝一体式腿托、石墨烯热石按摩等多项领先配置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座椅有序下线,延锋云鹤汽车有限公 司副总经理王磊介绍,乘着合肥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顺风车",公司已步入发展快车道,预计 今年营收同比增长46%,未来还将规划投入全新标准化工厂,年产能配套70万辆汽车。 产业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挑大梁"。2020年4月,合肥经开区引入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落户,全面导 入整车研发、供应链与制造、销售与服务以及能源服务等板块业务。同时,大众汽车集团在合肥经开区 成立首个新能源汽车合资企业,打造集研发、测试、制造、销售、核心零部件配套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 态体系,引领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