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PDD)

搜索文档
拼多多突然暂停信息流投放CID,原因没那么简单
36氪· 2025-07-18 17:12
拼多多暂停CID业务的核心观点 - 拼多多于7月13日突然宣布暂停多多进宝CID信息流投放业务,未设缓冲期且公告不足百字,引发行业震动[2] - 暂停动作发生在618后行业CID合作升温期,与阿里、快手等平台扩大CID应用的态势形成反差[4][5] - 公司采用"暂停"而非"关停"表述,暗示未来可能恢复,但当前动作的突发性反映深层矛盾[5][9] CID机制的业务价值 - CID是连接站外广告与站内交易的核心标识,通过追踪用户从点击到下单的全链路,实现精准归因[2][3] - 该机制帮助电商平台低成本获取站外流量,尤其适合拼多多等缺乏品牌沉淀的平台快速测试爆款[3][5] - 模式本质是电商平台借力内容平台算法完成精准投放,形成"导流-转化-数据回传"的轻运营闭环[3][12] 暂停决策的潜在动因 数据控制权问题 - CID导致交易平台丧失全链路数据掌控,站外点击、人群定向等关键环节由内容平台主导[12][13] - 数据回传不透明性影响公司ROI测算能力,无法沉淀有效方法论支撑长期算法优化[15][16] 归因模型冲突 - 内容平台、服务商与电商平台三方争夺归因主导权,导致数据链路碎片化[20][21] - 多跳转路径增加信息噪声,干扰广告系统优化方向,影响预算分配科学性[22][23]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拼多多的决策反映其从依赖外部流量向"平台内自循环"战略转型,强化百亿补贴、直播等内生态场景[7][29] - 动作可能重塑内容平台与电商平台的合作边界,凸显平台间数据主权争夺的行业共性矛盾[26][27] 业务暂停的短期冲击 - 突发叫停直接影响大促节点投放计划,打乱商家及服务商原有排期[6] - 公司需承担短期GMV波动风险,但长期看或推动广告模型自主可控性提升[16][28]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18日(周五)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TOP 50一览
快讯· 2025-07-18 10:58
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TOP 50 市值排名 - 台积电以12738.1亿美元市值位居榜首 [3] - 腾讯控股以6083.75亿美元市值排名第二 [3] - 阿里巴巴以2798.01亿美元市值排名第三 [3] - 小米集团-W以1871.42亿美元市值排名第四 [3] - 拼多多以1532.51亿美元市值排名第五 [3] - 美团-W以990.9亿美元市值排名第六 [3] - 网易以843.36亿美元市值排名第七 [3] 半导体与芯片行业 - 中芯国际以474.12亿美元市值排名第八,排名上升11位 [4] 电商与零售行业 - 京东以471.23亿美元市值排名第九,排名上升1位 [4] - 唯品会以78.83亿美元市值排名第25位,排名上升4位 [5] 社交媒体与娱乐 - 快手-W以383.82亿美元市值排名第十,排名上升1位 [4] - 腾讯音乐以346.34亿美元市值排名第11位,排名上升1位 [4] - 阅文集团以42.47亿美元市值排名第47位,排名上升3位 [6] 新能源汽车行业 - 理想汽车以335.69亿美元市值排名第12位,排名上升1位 [4] - 小鹏汽车以173.68亿美元市值排名第16位,排名下降11位 [4] - 蔚来以99.64亿美元市值排名第21位 [4] 软件与信息技术 - 百度以300.83亿美元市值排名第13位,排名下降11位 [4] - 贝壳以224.57亿美元市值排名第14位,排名上升1位 [4] - 同花顺以206.23亿美元市值排名第15位,排名上升1位 [4] - 科大讯飞以154.04亿美元市值排名第17位,排名下降11位 [4] - 宝信软件以98.19亿美元市值排名第22位 [4] - 恒生电子以88.8亿美元市值排名第23位 [4] - 金蝶国际以72.9亿美元市值排名第27位 [5] - 用友网络以69.11亿美元市值排名第28位 [5] - 金山软件以64.05亿美元市值排名第33位,排名下降1位 [5] - 中国软件以62.38亿美元市值排名第34位,排名上升2位 [5] - 深信服以59.38亿美元市值排名第37位,排名上升2位 [5] 物流与快递 - 中通快递以146.59亿美元市值排名第18位 [4] 教育与培训 - 新东方以82.03亿美元市值排名第24位 [4] - 好未来以64.84亿美元市值排名第32位,排名下降1位 [5] 游戏与娱乐 - 巨人网络以65.82亿美元市值排名第30位,排名下降1位 [5] - 美图公司以65.39亿美元市值排名第31位,排名上升3位 [5] - 昆仑万维以61.72亿美元市值排名第35位,排名下降2位 [5] - 三七互娱以51.18亿美元市值排名第42位 [6] 其他行业 - 三六零以106.79亿美元市值排名第19位 [4] - 万国数据以78.32亿美元市值排名第26位,排名下降1位 [5] - 同程旅行以66.65亿美元市值排名第29位,排名上升11位 [5] - 润和软件以60.63亿美元市值排名第36位,排名下降1位 [5] - 奇富科技以56.48亿美元市值排名第38位 [5] - 拓维信息以55.63亿美元市值排名第39位,排名下降2位 [5] - 常山北明以55.16亿美元市值排名第40位 [5] - 柏楚电子以52.42亿美元市值排名第41位 [5] - 新大陆以46.33亿美元市值排名第43位 [6] - 岩山科技以44.76亿美元市值排名第44位 [6] -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以44.44亿美元市值排名第45位 [6] - 云赛智联以42.99亿美元市值排名第46位 [6] - 东华软件以42.26亿美元市值排名第48位,排名下降1位 [6] - 金山云以41.49亿美元市值排名第49位,排名下降1位 [6] - 银之杰以41.44亿美元市值排名第50位,排名下降1位 [6]
财经早报:做强国内大循环再举“发令枪” A股融资余额八连增
新浪证券· 2025-07-18 08:15
中国资产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1.23%,蔚来、理想涨近7%,京东涨超3%,拼多多涨超2% [2] - 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83家主权财富基金和58家央行对中国市场兴趣回升,这些机构管理约27万亿美元资产 [2] -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政策红利释放及企业盈利前景改善 [2] 加密货币行业动态 - 美国众议院推进加密货币法案立法程序,蓝港互动暴涨超45%,新火科技控股涨近8% [3] - 蓝港互动成立LK Crypto事业部,布局主流加密资产管理和RWA赛道 [3] - 香港积极布局稳定币产品,形成美元稳定币对接国际+港元稳定币连接内地的双轨监管格局 [3] 光伏产业链 -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大涨7.49%,收盘报45700元/吨创上市新高 [9]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要求硅片环节报价不低于成本,电池、组件有最低售价要求 [9] - 广期所对多晶硅期货实施交易限额并调整工业硅、多晶硅部分合约手续费 [9] 港股IPO市场 - 港股IPO市场热潮,7月9日5家公司同日上市总融资额超百亿港元 [7] - 奥克斯电气递交H股上市申请,为全球前五大空调提供商之一 [7] - 业内认为港股IPO热潮反映全球资本对中国产业升级与消费潜力的信心 [7] 消费政策调整 - 财政部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征收范围调整为零售价90万元及以上车辆 [11] - 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无排气量车辆仅在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 [11] 私募MOM产品 - 年内私募MOM产品备案43只,已超越过去九年单年度备案数量 [14] - 头部量化私募成为热门管理人,全年备案数量或突破2015年50只的历史纪录 [14] 公司动态 - 娃哈哈因宗馥莉被起诉事件导致销量下滑,经销商担忧公司控制权变动 [16] - 大窑汽水股权案进展,KKR收购远景国际股权案已办结 [17] - 马云夜骑西湖被偶遇,同款自行车售价1.85万元 [15] 行业热点 - TMT行业频出十倍牛股,睿远基金减持中国移动增持立讯精密 [18] - 我国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50%,新能源重卡销量同比增长7% [18] - 算力行业维持高景气,产业链公司上半年业绩向好 [18] 市场策略 - 花旗上调中国及韩国股市评级至增持,恒生指数年底目标25000点 [21] - 贝莱德基金看好三类资产:高股息现金流企业、广义消费行业、AI/医药等高增长板块 [22] 公司业绩 - 杭州银行上半年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增长16.67% [28] - 拓荆科技Q2净利润同比预增101%-108% [29] - 微芯生物上半年扭亏为盈,净利润3006万元 [30] - 中微公司上半年净利润预增31.61%-41.28% [32] 重大合同与投资 - 国网信通子公司中标国家电网9.66亿元采购项目 [35] - 北自科技签订1.64亿元设备采购合同 [36] - 模塑科技获豪华车客户20.44亿元外饰件项目定点 [37] - 东方雨虹子公司拟1.23亿美元收购智利建材零售企业Construmart [27]
2025年6月社消零售数据点评:大促前置影响6月表现,黄金零售短期承压
光大证券· 2025-07-17 13: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评级为买入(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社消零售总额增速环比下滑,因去年同期基数高和大促前置周期拉长,消费需求提前释放;必选品增速环比下降,可选品中金银珠宝类增速受金价影响环比下降,国补相关品类虽保持增长但部分品类增速环比放缓 [5] 各行业6月零售额情况总结 社消整体情况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3万亿元,同比增长4.8%(wind市场一致预期为5.56%),增速比5月降1.6个百分点;1 - 6月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比上年同期升1.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6月为1.70万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比5月降2.7个百分点 [1] 超市行业相关类别 - 6月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8.7%,增速较5月降5.9个百分点;饮料类零售额同比下降4.4%,增速较5月降4.5个百分点;日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8%,增速较5月降0.2个百分点 [1] 百货行业相关类别 - 6月纺织服装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9%,增速较5月降2.1个百分点;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2.3%,增速较5月降6.7个百分点 [2] 黄金珠宝行业相关类别 - 6月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6.1%,增速较5月降15.7个百分点 [3] 地产相关类别 - 6月家用电器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2.4%,增速较5月降20.6个百分点;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7%,增速较5月升3.1个百分点;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0%,增速较5月降4.8个百分点 [4] 其他类别 - 6月烟酒类零售额同比下降0.7%,增速较5月降11.9个百分点;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3.9%,增速较5月降19.1个百分点;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4.4%,增速较5月降6.1个百分点;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0.7%,增速较5月降1.0个百分点;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5%,增速较5月降18.8个百分点 [4] 电商近期重要事件 美团 - W - 7月12日截至23点36分,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达1.5亿创新高,神抢手单量超5000万单,拼好饭单量超3500万单,峰值单量环比上周增3000万单,全量配送订单平均送达时间为34分钟;7月11日,沈阳“骑手之家”在和平区揭牌,首批已在7个城市建成并投入使用 [9] 阿里巴巴 - W - 7月14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量再次突破8000万创新高(不含自提及0元购),日活跃用户数在突破2亿基础上环比净增15%;7月9日,阿里巴巴完成私募发行总额120.23亿港元、2032年到期的零息可交换债券 [10] 拼多多 - 7月2日消息,香港顺丰与拼多多合作于6月30日到期,停止提供本地集运物流服务,拼多多将相关订单转交其他快递,为未完成订单用户发3元无门槛优惠券 [11] 京东集团 - SW - 7月15日,京东集团与习酒集团举行2025封坛活动;京东酒类2024年GMV双位数增长,自营酒类增长41%,线上市场份额达51%;2025年上半年白酒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4%,自营白酒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618期间白酒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 [12]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17日(周四)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TOP 50一览





快讯· 2025-07-17 10:54
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TOP 50 头部企业格局 - 阿里巴巴以2760.32亿美元市值位居榜首,显著领先其他公司[3] - 小米集团-W以1871.42亿美元排名第四,拼多多以1492.47亿美元紧随其后[3] - 美团-W市值978.45亿美元,位列第六[3] 中游企业分布 - 东方财富(515.59亿美元)、中芯国际(466.49亿美元)、京东(456.09亿美元)占据第8-10名[4] - 快手-W(376.96亿美元)、腾讯音乐(332.09亿美元)、理想汽车(314.71亿美元)组成第二梯队[4] - 贝壳(222.43亿美元)、同花顺(205.28亿美元)等15家企业市值集中在200-100亿美元区间[4][5] 尾部企业特征 - 第25-50名企业市值普遍低于80亿美元,唯品会(77.85亿美元)领跑该区间[5] - 细分领域代表包括:金蝶国际(69.19亿美元)、用友网络(68.35亿美元)等企业软件服务商[5] - 游戏公司如巨人网络(67.43亿美元)、恺英网络(56.58亿美元)占据多个席位[5][6] 行业结构特点 - 电商/零售(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与智能硬件(小米、理想汽车)构成核心板块[3][4] - 金融科技(东方财富、同花顺)与半导体(中芯国际)体现硬科技布局[4][5] - 新兴领域如云计算(金山云39.95亿美元)、AI(科大讯飞151.19亿美元)初具规模[4][6]

阿里的“进”与拼多多的“退”
虎嗅APP· 2025-07-17 08:37
核心观点 - 阿里与拼多多在电商领域呈现"一进一退"态势,阿里净利润增长显著,拼多多增速放缓,二者差距拉大到八个拼多多才能挣出一个阿里 [4] - 资本市场表现同样分化,阿里市值达到拼多多近2倍,逆转一年前被拼多多超越的局面 [4] - 两家公司战略路径差异明显:阿里向"大消费+AI"平台扩张,拼多多专注电商核心业务 [6] - 商业发展具有动态性,当前不被看好的拼多多未来可能反转,正如去年被唱衰的阿里持票者已获近50%收益 [7] 战略路径差异 扩张哲学 - 阿里采取"相关性扩张",将支付宝、菜鸟、阿里云等业务打包出海,走"大而全"路线 [10] - 拼多多实行"同心圆扩张",Temu轻装上阵专注卖货,不建物流、不做支付 [10] - 阿里覆盖交易全链条分羹,拼多多始终围绕"做大做强电商"发力,如百亿补贴、农研专项等 [13] 执行风格 - 阿里采用体系化作战:"战略定调-小目标插旗-OKR压阵"三板斧,如AI战略自上而下全面推行 [16] - 拼多多贯彻"ROI第一"原则:Temu在广告回报跌破盈亏线时果断腰斩美区预算,广告效率从34美元/千次提升至51美元/千次 [18] 进退策略对比 进攻选择 - 阿里豪赌未来:计划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加码AI,规模超过去十年总和 [25] - 拼多多聚焦当下:海外扩张中动态调整策略,以单量换利润 [25] 收缩智慧 - 阿里生态化撤退:淘菜菜采用"砍仓网-汰网点-重组业务"三阶段温和收缩,耗时近1年 [26][28] - 拼多多清算式退出:多多买菜从启动到撤退不足1个月,避免消耗战 [30][31] 周期适应性 技术浪潮响应 - 阿里积极拥抱AI变革:通义千问排名攀升带动股价,已投资多家大模型公司如月之暗面、MiniMax等 [36][48] - 拼多多回避概念炒作:业绩会几乎不提AI,专注标品推荐算法 [38][39] 消费趋势应对 - 淘宝调整策略:从"五星价格力"转向"用户优先",618国补专区成交额增长116% [43][44][46] - 拼多多面临挑战:低价策略导致服务质量问题,需投入千亿惠商计划修复生态 [50][53] 财务与生态表现 - 拼多多净利率长期高于阿里,但近期为修复商家生态导致广告变现率腰斩,交易服务收入增速骤降超300% [23][50] - 阿里闪购业务日均补贴3.8亿元,年化达1387亿相当于2025财年净利润,但茶饮订单占比25%显示留存风险 [54][55] 长期发展启示 - 阿里代表"战略优先"的穿越周期能力,拼多多体现"效率经营"的敏捷特性 [33] - 历史表明没有永恒模式,PC时代转型移动端的经验显示变革是永恒主题 [58]
“千亿扶持”引领电商走向价值竞争
搜狐财经· 2025-07-17 08:00
电商平台高质量发展策略 - 电商平台从流量竞争转向价值创造 通过生态优化举措抢占新发展机遇 [10] - 提升用户黏性和转型质量竞争成为关键议题 需从场景 价格 体验 品控四方面优化全链路服务 [10][13] - 平台应扶持中小商家 在助农等特定领域给予政策及流量支持 [10][16] 补贴政策优化 - 补贴政策设计应重点拉动增量消费 尤其针对新产品和潜在需求产品 [11] - 多元化补贴需兼顾消费者与商户 流量和服务补贴对生态价值共创至关重要 [11] - 拼多多"千亿扶持"计划显著提升无核荔枝等小众农产品线上销量 推动商家向品质竞争转型 [12][15] 数字化与精准治理 - 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提升供需匹配精准度 动态监测消费者需求并优化补贴策略 [11][12][14] - 算法和大数据是电商商业模式基础 需发挥AI作用提供个性化服务并提升购物体验 [14] - 平台应以质量为导向分配流量 构建商家质量认证和用户反馈体系 推动数智化转型 [14] 政企协同与行业生态 - 拼多多未来三年将投入超1000亿元资金和资源 构建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 [15] - 政府应鼓励平台降低佣金 设立帮扶基金等举措 支持农业等领域创新探索 [16] - 需优化税收政策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促进电商与线下实体经济均衡发展 [16]
美股收盘:躲过一场重大风暴,三大指数小幅收涨
财联社· 2025-07-17 06:35
美股市场表现 - 标普500指数涨0 32%至6263 7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 25%至20730 49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涨0 53%至44254 78点 [1] - 市场短暂波动后恢复涨势 主要受"解雇鲍威尔"传闻及特朗普澄清影响 [2] - 若鲍威尔被强行罢免 贸易加权美元可能跳水3%-4% 美国国债市场或出现30-40基点抛售 [3] 科技巨头表现 - 苹果涨0 5% 英伟达涨0 39%创收盘新高 特斯拉因"六座版Model Y"推动涨3 5% [5] - 微软跌0 04% 亚马逊跌1 4% Meta跌1 05% 超微半导体涨2 87% [5]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 41% 百度大跌7 48% 拼多多微涨0 07% [6] - 哔哩哔哩涨1 25% 蔚来跌3 29% 理想汽车涨1 69% 台积电涨0 26% [6] 加密货币相关 - 稳定币概念股Circle因加密货币法案程序性投票通过大涨19 39% [6] - 持有以太坊的美股公司Sharplink Gaming涨29 03%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涨12 11% [6] - 加密货币立法进程因捆绑三项法案陷入僵局 [6] 其他个股动态 - 美国稀土明星股MP Materials宣布发行新股后盘后跳水超5% [7]
高盛:中国电子商务追踪 -食品配送及按需电子商务领域最新动态;6 月在线零售同比增长 5%
高盛· 2025-07-16 23: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阿里巴巴、京东、快手、拼多多、美团、顺丰等公司给予“买入”评级;对极兔、申通、嘉里物流等公司给予“中性”评级;对中外运给予“卖出”评级 [8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因近期食品配送和即时零售竞争强度高于预期,下调阿里巴巴和京东2025E - 27E收益1% - 10% [1] - 预计2025年下半年交易平台利润下降,但12个月内食品配送投资/亏损可能在2025年9月季度见顶,或为电商股价带来潜在拐点 [7] - 看好游戏、出行和互联网垂直子行业,因其近期盈利状况优于电商 [7] 电商行业现状 零售数据 - 6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二季度网上GMV增长6%,与一季度持平;6月整体零售额同比增长4.8%;6月家电品类表现强劲,同比增长32% [2] - 6月行业包裹量增长放缓至约15%,7月迄今包裹量同比增速维持在15%,维持2025E行业网上GMV增长6%预期,下调包裹量增速至17% [2][6] 平台表现 - 7月12日,即时零售和食品配送行业日订单量峰值约2.5亿单;美团通过折扣活动捍卫市场份额;阿里巴巴利用淘宝和饿了么协同效应,蜂鸟配送网络日订单超8000万单;京东日订单量维持在2000万单左右 [1] - 6月,中国电商用户参与度同比增长13%;京东用户使用时长同比增长63%;淘宝用户使用时长同比增长3%;拼多多用户使用时长同比增长9% [8] - 6月,Temu美国GMV同比下降31%,全球MAU持平于4.15亿;Temu商家数量环比下降3% [8] 公司分析 阿里巴巴 - 考虑食品配送和即时零售业务投资增加,下调FY26E - FY28E EPS 7% - 10%,12个月目标价降至147美元/142港元,但仍维持“买入”评级 [68][69] - 预计1QFY26E,GMV同比增长5%,CMR同比增长11%,淘宝天猫EBITA为388亿元,同比下降18%,集团EBITA同比下降16% [70] 京东 - 考虑食品配送投资和618促销等因素,下调预测1 - 7%,维持“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不变 [75] - 预计2Q25E,京东零售收入增长势头持续,EBIT为116亿元,同比增长15%,集团净利润为65亿元 [76] 其他公司 - 拼多多:未直接参与食品配送竞争,看好多多买菜增长和Temu美国直航重启带来的期权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9] - 美团:尽管核心本地商业利润下降,但市场份额领先,维持“买入”评级 [10] - 快手:电商业务稳定且有AI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7]
高盛:中国顶级人工智能应用追踪- 聚焦芯片供应与人工智能应用采纳;6 月应用参与度稳健
高盛· 2025-07-16 23: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拼多多(PDD)的买入评级 [10][1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中国顶级人工智能应用保持健康用户参与趋势,投资者关注英伟达H20芯片供应恢复、中国模型迭代、企业加速采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货币化稳步推进以及视频生成模型竞争等方面 [1] - 整体前400款移动应用保持上月势头,6月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7%,不同垂直领域表现各异,建议对交易平台采取更具防御性的子行业配置,游戏、移动和互联网垂直领域为首选 [7][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最新人工智能领域动态 - 英伟达预计美国监管机构将批准重启H20芯片发货,恢复外国芯片供应有望推动中国云服务提供商资本支出从2025年第三季度回升,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云收入增长 [1] - 中国互联网平台和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不断发布新模型,中美前沿模型性能差距持续缩小 [1] - 中国企业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采用持续增加,超40%的中国公司已试点测试生成式人工智能生产力工具 [1] - 面向消费者的人工智能货币化稳步推进,基于订阅的生产力增强工具年度经常性收入持续增长,面向企业的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 [1] - 视频生成模型竞争加剧,快手、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和百度等公司纷纷推出相关模型 [1][6] 人工智能货币化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荣耀、快手、阿里巴巴等多家中国人工智能公司的人工智能业务实现了一定的年度经常性收入 [20] - 预计快手Kling AI的总年收入到2027年将超过4亿美元,2025 - 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8% [21] 模型层发展情况 - DeepSeek的R1模型具有领先的模型能力和有竞争力的定价 [27] - 中国大语言模型在与美国同行的竞争中差距逐渐缩小 [33] - 文本到视频、文本到图像、图像到视频等模型的性能排名情况 [30][35][39]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公司发布了多款基于文本的模型 [43] 其他亮点 - 6月AIGC面向消费者/聊天机器人的参与度环比增长6%,主要由斗包和DeepSeek的持续强劲增长推动 [46] 6月各行业使用时长趋势 - 中国互联网行业整体前400款移动应用6月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7%,不同垂直领域表现各异,如电子商务、本地服务、社交等领域使用时长增长,游戏领域使用时长下降 [7][8][11] - 电子商务领域,京东、拼多多和淘宝等平台的使用时长增长情况不同,Temu全球月活跃用户数稳定,美国月活跃用户数下降 [8] - 本地服务领域,美团和高德地图的参与度增长强劲,食品配送领域饿了么和美团的表现不同 [11] - 视频领域,抖音表现强劲,快手和其他长视频应用的用户参与度持续疲软 [8] - 社交领域,微信使用时长增长,微博使用时长下降 [8] - 游戏领域,腾讯和网易等公司的多款游戏使用时长有不同变化 [8] 中国企业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情况 - 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多家中国互联网公司推出了多种人工智能产品,涵盖多模态大语言模型、智能办公助手、智能搜索等功能,并通过不同方式实现货币化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