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集团(XIACY)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集团-W(01810.HK):汽车毛利率显著提升 IOT业务高速成长
格隆汇· 2025-08-21 18:40
财务表现 - 25Q2营收达1160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0% [1] - 25Q2经调整净利润达108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5% [1] - 25Q2毛利率达22.5%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1] 汽车业务 - 25Q2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收入213亿元其中汽车收入206亿元 [1] - 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6.4%环比提升3.3个百分点 [1] - 25Q2汽车ASP为每辆25.3万元较25Q1的23.8万元提升 [1] - 25Q2交付新车81302台7月交付量超30000台创单月新高 [1] - 截至25年6月30日在中国大陆92个城市开业335家汽车销售门店单季度增加100家 [1] IoT与生活消费业务 - 25Q2 IoT业务收入387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5% [2] - IoT业务毛利率22.5%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2] - 25Q2智能大家电收入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6% [2] - 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速超60% [2] - 冰箱出货量超79万台同比增速超25% [2] - 洗衣机出货量超60万台同比增速超45% [2] 智能手机业务 - 25Q2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5亿元毛利率11.5% [2] - 智能手机出货量42.4百万台同比增长0.6% [2] - 中国大陆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占比27.6%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 [2] 战略发展 - 持续推进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大家电业务有望凭借经营生态保持高速成长 [2] - 通过技术制造渠道等多维度强化竞争力提升产品创新及落地放量能力 [1]
小米集团-W(01810.HK):2Q25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汽车毛利率环比强劲提升
格隆汇· 2025-08-21 18:39
财务业绩 - 2Q25收入1159.56亿元 同比增长30.5% 较预期低1.7% [1] - 2Q25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08.31亿元 同比增长75.4% 较预期高6.4% 含3亿元汽车及创新业务亏损 [1] - IoT业务收入超预期及汽车毛利率超预期推动净利润超预期 [1] 智能手机业务 - 2Q25智能手机出货量4240万台 同比增长0.6% 全球市场份额14.7% 位列第三 [1] - 东南亚/欧洲/拉美/非洲市占率分别同比提升1.6ppt/3.4ppt/1.0ppt/2.7ppt [1] - 中国大陆5000-6000元高端手机市场份额同比提升6.5ppt至15.4% [1] - 手机ASP同比下降2.7%至1073元 因低ASP市场占比提升 [1] - 手机毛利率同比下降0.7ppt至11.5% 因低毛利市场占比提升及竞争 [1] IoT与生活消费品 - 2Q25 IoT收入387.12亿元 同比增长44.7% [2] - 大家电/可穿戴/平板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66.2%/70.9%/41.4% [2] - 空调出货量超过500万台 [2] - IoT毛利率环比下降2.7ppt至22.5% 受"618"促销影响 [2] 互联网服务 - 2Q25互联网收入90.97亿元 同比增长10.1% [2] - 互联网毛利率同比下降3.0ppt至75.4% 主要受广告收入结构影响 [2] 智能汽车业务 - 2Q25汽车交付量8.13万台 ASP达25.37万元 [2] - 汽车毛利率环比提升3.27ppt至26.4% 因规模提升带来的单位成本下降及Ultra交付增加 [2] - 长期看好"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生态价值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5.9%至461.39亿元 因手机需求低迷及原材料涨价 [2] - 维持2026年利润预测不变 [2] - 当前股价对应27.0倍/18.5倍2025/2026年市盈率 [2] - 维持70.0港元目标价 对应36.1倍/24.7倍2025/2026年市盈率 有33.6%上行空间 [2]
大行评级丨星展银行:小米集团估值有望上调,受益于其在各业务板块持续提升的市场份额
格隆汇· 2025-08-21 16:30
业务表现与市场份额 - IoT业务成为结构性盈利驱动因素并呈现广泛增长态势 [1] - 智能大家电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1] - 通过自有制造与自动化能力实现成本节约并叠加规模经济效应 [1] 财务与估值前景 - IoT业务驱动的利润率扩张支撑毛利率结构性改善 [1] - 电动车业务保持稳健增长 [1] - 估值有望上调主要受益于各业务板块持续提升的市场份额 [1] 业务协同与风险对冲 - IoT与电动车业务长期内有望抵消全球智能手机增长乏力的拖累 [1]
小米集团-W(01810):2Q25汽车业绩表现亮眼,智能手机业务调整基本符合预期
交银国际· 2025-08-21 16:27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小米集团(1810 HK)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下调至60港元(原目标价未提及),潜在涨幅14.2% [1][6][9] - 估值方法采用SOTP模型:2026年手机×AIoT业务25倍PE(原26倍),汽车业务2.2倍PS(不变),合计估值1.54万亿港元 [9] 核心财务预测 - **收入增长**:预计2025E/2026E收入分别为4830亿元(+32% YoY)和6058亿元(+25.4% YoY),较前预测下调4%/6% [5][8] - **盈利能力**:2025E汽车毛利率预测上调至26%(原23.5%),智能手机毛利率下调至11.7%(原12.3%)[6][8] - **净利润**:2025E经调整净利润428亿元(对应EPS 1.67元),下调幅度7%,主要因手机业务成本压力 [5][8] 业务分项表现 汽车业务 - 2Q25交付量8.1万辆,ASP环比升6.7%至25.4万元,毛利率达26.4%(环比+3.2ppt)[6] - 维持2025年35万辆销量目标,预计4Q25实现单季度盈利,2025E/2026E销量预测39.8万/70万辆 [6] 智能手机业务 - 2Q25收入同比降2%,海外ASP受Redmi A5发布拖累,中国区ASP因高端机型占比提升实现增长 [6] - 毛利率环比降0.9ppt至11.5%,主因DDR4存储器涨价冲击中低端机型,预计4Q25随新品发布企稳 [6] AIoT与大家电 - 2Q25 AIoT收入同比增45%,毛利率22.5%(环比-2.7ppt),受618促销影响 [6] - 大家电收入同比增66%,空调业务量价齐升 [6] 市场数据与估值 - 当前股价52.55港元,市值1.13万亿港元,年初至今涨幅52.3%,200日均价51.64港元 [4] - 历史估值区间:52周高位60.15港元/低位17.52港元,日均成交量1.58亿股 [4] 同业比较 - 在交银国际科技行业覆盖中,小米潜在涨幅14.2%居中,低于北方华创(19.3%)和台积电(20.3%)[12]
小米集团-W(01810):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汽车业务量价齐升经营亏损继续收窄
银河证券· 2025-08-21 15:49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4] 核心观点 - 2025年H1营业收入2272.49亿元,同比+38.2%,净利润(NON-GAAP)215.06亿元,同比+69.8%,经营利润265.62亿元,同比+177.5% [3] - 2025年Q2营业收入1159.56亿元,同比+30.5%,环比+4.2%,净利润(NON-GAAP)108.31亿元,同比+75.4%,环比+1.5% [3] 汽车业务 - Q2汽车业务收入212.63亿元,同比+233.9%,环比+14.4%,创历史新高 [3] - Q2交付新车8.13万辆,环比+7.2%,单车均价环比+6.8%至26.2万元 [3] - Q2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6.4%,同比+11.0pct,环比+3.2pct,亏损收窄至3亿元 [3] - 新品YU7上市18小时锁单超24万台,定价高于SU7,有望带动单车均价与盈利能力提升 [3] - 计划2027年进入欧洲市场,依托95%以上的品牌认知度拓展海外 [3] 智能手机业务 - Q2智能手机收入455.2亿元,同比-2.1%,环比-10.1%,主要受境外ASP下降影响 [3] - Q2中国大陆手机出货量+3.6%,全球出货量+0.6%至4240万部 [3] - 东南亚市占率+1.6pct至18.9%,欧洲市占率+3.4pct至23.4%,中东/拉美市占率18.7%/19.6%,非洲市占率+2.7pct至14.4% [3] - Q2智能手机毛利率同比-0.6pct至11.5% [3]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 Q2收入387.1亿元,同比+44.7%,环比+19.7% [3]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66.2%,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60%,平板出货量同比+42.3% [3] - Q2毛利率同比+2.8pct至22.5% [3] 研发投入 - 2025年H1研发费用144.8亿元,同比+35.8%,研发费用率6.4% [3] - Q2研发费用77.6亿元,同比+41.2%,研发费用率6.7% [3] - 研发人员达22641人,创历史新高,重点投入AI芯片、大模型、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977.35亿元、6303.60亿元、7245.73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417.17亿元、557.10亿元、667.90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60元、2.14元、2.57元,对应PE为32.78倍、24.55倍、20.48倍 [4]
小米集团-W(01810):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汽车业务量价齐升,经营亏损继续收窄
银河证券· 2025-08-21 11:38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4] 核心观点 - 2025年H1营业收入2272.49亿元,同比+38.2%,净利润(NON-GAAP)215.06亿元,同比+69.8% [3] - 2025年Q2营业收入1159.56亿元,同比+30.5%,净利润(NON-GAAP)108.31亿元,同比+75.4%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977.35亿元、6303.60亿元、7245.7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17.17亿元、557.10亿元、667.90亿元 [4] 汽车业务 - 2025年Q2汽车业务收入212.63亿元,同比+233.9%,环比+14.4% [3] - Q2交付新车8.13万辆,环比+7.2%,单车均价环比+6.8%至26.2万元 [3] - 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6.4%,同比+11.0pct,环比+3.2pct,亏损收窄至3亿元 [3] - 新品YU7上市18小时锁单超24万台,定价高于SU7,有望带动单车均价与盈利能力提升 [3] - 计划2027年进入欧洲市场,依托95%以上的品牌认知度拓展全球市场 [3] 智能手机业务 - 2025年Q2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5.2亿元,同比-2.1%,环比-10.1% [3] - Q2手机出货总量同比增长0.6%至4240万部,中国大陆出货量+3.6% [3] - 东南亚市占率+1.6pct至18.9%,欧洲市占率+3.4pct至23.4% [3] - 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同比-0.6pct至11.5% [3]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 - 2025年Q2收入387.1亿元,同比+44.7%,环比+19.7% [3]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66.2%,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60% [3] - IoT业务毛利率同比+2.8pct至22.5% [3] 研发投入 - 2025年H1研发费用144.8亿元,同比+35.8%,研发费用率6.4% [3] - Q2研发费用77.6亿元,同比+41.2%,研发费用率6.7% [3] - 研发人员达22641人,创历史新高,重点推进AI芯片、大模型、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研发 [3] 财务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4977.35亿元,净利润417.17亿元,EPS 1.60元,PE 32.78倍 [4][6] - 2026E营业收入6303.60亿元,净利润557.10亿元,EPS 2.14元,PE 24.55倍 [4][6] - 2027E营业收入7245.73亿元,净利润667.90亿元,EPS 2.57元,PE 20.48倍 [4][6] - 2025E毛利率21.50%,销售净利率8.38%,ROE 18.10% [6]
小米集团-W(01810):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品牌势能仍足,待汽车产能释放及新车周期启动
开源证券· 2025-08-21 11: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52 55港币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0 1/22 6/18 2倍 [4] 核心业务表现 - **手机业务**:2025Q2收入455亿 ASP同比下滑3% 环比下滑11% 主要受非洲市场出货占比提升及海外价格战影响 毛利率环比下滑0 9pct至11 5% [5] - **IoT业务**:2025Q2收入387亿 同比增长45% 环比增长20% 超预期 主要来自大家电增长 毛利率环比下滑2 7pct至22 5% 受618促销影响 [5] - **互联网业务**:2025Q2收入91亿 环比持平 毛利率75 4% [5] - **汽车及新业务**:2025Q2收入213亿 出货量8 1万台 ASP环比提升至25 4万元(2025Q1为23 8万元) 毛利率环比提升3 2pct至26 4% 超预期 主要因su7 ultra出货及选配率提升 [5]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415/555/686亿(原471/674/731亿) 对应同比增长52%/34%/24% [4] - 2025Q2 non-gaap净利润108亿 同比增长75% 核心业务利润111亿 汽车及新业务亏损收窄至3亿(2025Q1为5亿) [5] 未来展望 - **手机业务**:2025Q3毛利率预计环比下滑至11% 因存储涨价且无新品 2025Q4有望改善 [6] - **IoT业务**:2025Q3收入预计季节性环比下滑至300亿左右 毛利率或改善 [6] - **汽车业务**:2025Q3亏损或继续收窄 目标2025H2某阶段实现盈利 [6] - 2026年新车产品周期或成为中期驱动因素 [4] 估值与市场表现 - 总市值13,675 89亿港元 近3个月换手率36 45% [1] - 2025Q2股价表现跑赢恒生指数 区间涨幅达240%(恒生指数同期涨幅未披露) [3]
凌晨重磅,美联储公布!信息量很大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08:05
美股市场表现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0.04%至44938.31点 旅行者集团领涨2.06% 沃尔玛涨1.27% 卡特彼勒涨1.06% [2][3][4] - 标普500指数下跌0.24%至6395.78点 录得连续第四日下跌 [2][3]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67%至21172.86点 [2] 大型科技股表现 - 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下跌1.07% 苹果下跌1.97% 亚马逊下跌1.84% 特斯拉下跌1.64% [5][6] - 谷歌-C下跌1.14% 微软下跌0.79% 脸书下跌0.50% [6]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逆市上涨0.33% 中概科技龙头指数微涨0.01% [7] - 正业生物大涨24.87% NEXT TECHNOLOGY涨12.62% 万国数据涨7.31% [7] - 网易上涨1.71% 腾讯控股涨0.30% 小米集团涨0.27% 百度集团下跌2.59% [7][8] 美联储货币政策 - 7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几乎所有决策者支持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4.25%-4.5%区间不变 [9][14] - 参会者认为通胀略高于2%目标 关税影响在商品价格中显现 服务价格通胀放缓 [11] - 劳动力市场接近充分就业 但存在就业增长放缓和部分群体失业率上升的风险 [12] 金融稳定性讨论 - 多位参会者关注资产估值压力高企和国债市场脆弱性 [13] - 稳定币发展可能提升支付效率并增加国债需求 但存在期限错配和展期风险 [13] - 部分银行仍易受长期收益率上升及资产未实现损失影响 [13] 政治因素影响 - 特朗普要求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立即辞职 涉及抵押贷款问题调查 [15] - 库克曾表示贸易政策可能抑制生产力并迫使美联储加息 [15]
格隆汇公告精选(港股)︱小米集团-W(01810.HK)奖励合共4424万股奖励股份予2496名选定参与者
格隆汇· 2025-08-20 22:53
股权激励计划 - 小米集团向2496名选定参与者奖励4424万股股份 包括集团雇员及服务供应商[1][3] - 小米香港向2名雇员授出248,300份购股权[1] - 诺诚健华授予247万股限制性股票[3] 企业投资与战略布局 - 声通科技拟成立合伙企业投资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北斗、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领域[2] - 喜相逢集团持续推进渠道下沉与服务升级双轮驱动战略[3] - 亨利加集团拟收购城投中国理财65%权益[3] 财报业绩表现 - BOSS直聘第二季度净利润大幅增加70.4% 企业端用户活跃度和付费客户规模实现可观增长[2] - 微盟集团上半年经调整总收入同比增长7.8% 毛利率大幅升至75.1%[2] - 丽珠医药上半年归母净利12.81亿元 同比增长9.4%[2] - 中国建筑国际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上升5.1%至52.59亿元[2] - 恒基地产中期股东应占基础盈利为30.48亿港元 同比减少44%[2] - 思摩尔国际上半年收益约60.13亿元 同比增长约18.3%[2] - 金山云Q2营收23.5亿元 AI战略激活业务增长[2] - 众安在线中期承保利润6.56亿元 同比增长108.9%[2] - 重庆机电中期股东应占利润4.16亿元 同比上升53.8%[2] - 新鸿基公司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8.87亿港元[2] - 思考乐教育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达8130万元 收入同比增加10.1%[2] - 圣贝拉管理规模总营收同比增长35%至5.225亿元[2] - 美兰空港中期总收入10.79亿元 同比下降6.09%[2] - 金山软件第二季度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达5.32亿元 研发成本增长15%[2] - 药师帮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1.22亿元 同比增加33.2%[2] - 美东汽车预期中期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不少于8亿元[2] - 首创环境上半年归母净利1.88亿元 同比增长10.27%[3] - 喜相逢集团上半年利润增长15.9%至2260万元[3] - 联合集团预期中期溢利约16亿至18亿港元[3] - 永利澳门中期股东应占纯利2.31亿港元 同比减少85.5%[3] - 复锐医疗科技中期经调整纯利1200万美元 同比减少28.1%[3] 医药创新进展 - 中国生物制药选择性HER2 TKI"宗艾替尼"再次获得CDE突破性治疗资格认定[3] - 和誉医药口服PD-L1抑制剂ABSK043与KRAS G12C抑制剂枸橼酸戈来雷塞片联合用药治疗NSCLC的IND申请获CDE批准[3] 资产处置交易 - 先丰服务集团拟200万美元出售一架飞机[3] 股份回购动态 - 腾讯控股8月20日耗资5.51亿港元回购93.4万股[4] - 宁德时代8月20日耗资2.08亿元回购74.8万股A股[4] - 汇丰控股8月19日耗资1.4亿港元回购145.2万股[4] - 美的集团8月20日耗资5999.59万元回购83.32万股A股[4] - 渣打集团8月19日耗资743.13万英镑回购55.21万股[4] - 药明康德8月20日耗资2999.5万元回购33.11万股A股[4] - 贝壳8月19日耗资400万美元回购66.1万股[4] - 创科实业8月20日耗资2519万港元回购25万股[4] - 恒生银行8月20日耗资2237.1万港元回购20万股[4] - 保诚8月19日耗资291万英镑回购29.4万股[4] 股份注销情况 - 美高梅中国8月20日注销500万股[4] - 力鸿检验8月20日注销192.4万股已回购股份[4]
小米集团-W(01810.HK)奖励合共4424万股奖励股份予2496名选定参与者
格隆汇· 2025-08-20 21:00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25年8月20日根据2023年股份计划向2,496名选定参与者授予4,424万股奖励股份 [1] - 奖励对象包括集团雇员及提供咨询服务的服务供应商参与者 [1] - 同日通过2024年小米香港股份计划向2名集团雇员授予248,300份购股权 [1] 激励计划目的 - 通过股份持有、股息分派及股份增值使参与者利益与集团利益保持一致 [1] - 表彰参与者贡献并为集团持续运营发展吸引留住人才 [1] - 服务供应商参与者按持续或经常基准提供有利于集团长期增长的咨询服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