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集团(XIACY)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集团-W(01810)下跌2.0%,报51.35元/股
金融界· 2025-08-20 11:04
股价表现 - 8月20日盘中下跌2%至51.35港元/股 成交额达8.05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达2272.49亿元人民币 [1] - 归属股东应占溢利228.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6% [1] - 基本每股收益0.9人民币 [1] - 净利润228.29亿元人民币 [1] 业务构成 - 公司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业务 [1] - 产品涵盖智能手机、IoT和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 [1] - 商业模式基于硬件创新、高效新零售和互联网服务三大支柱 [1]
小米集团公布最新财报 机构称汽车业务加速增长 毛利率喜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0:15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20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恒生指数开盘跌0.61% 恒生科技指数跌0.75%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跟随指数下行 持仓股个股跌多涨少 仅舜宇光学科技和小鹏汽车等少数公司上涨 [1] - 快手、京东健康、金山软件、地平线机器人等跌幅居前 [1] 小米集团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收227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8.2% 经调整后净利润215.1亿元 同比增长69.8% [1] - Q2实现营收1159.6亿元 同比增长30.5% 经调整后净利润108.3亿元 同比增长75.4% [1] - 总营收连续三个季度超千亿 经调整净利润连续两个季度破百亿 [2] 汽车业务表现 - Q2共计交付新车8.13万辆 累计交付30万辆 [2] - 汽车分部25Q2实现收入213亿元 毛利率26.4% 环比提升3.2% [2] - 高毛利率主要来自高毛利产品小米SU7 Ultra在Q2度过完整交付季度销量占比提升 [2] 资金流向与投资机会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近9600亿港元 主要流向人工智能和新消费等核心资产 [2] - AI和新消费两大赛道体现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稀缺性 有望进一步吸引资金加码 [2] - 恒生科技指数ETF标的指数囊括30家港股科技龙头 成分股深度聚焦AI产业链上中下游 [2]
小米集团公布最新财报,机构称汽车业务加速增长,毛利率喜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0:10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20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恒生指数跌0.61% 恒生科技指数跌0.75%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跟随下行 持仓股多数下跌 仅舜宇光学科技和小鹏汽车等少数上涨 快手、京东健康、金山软件及地平线机器人跌幅居前 [1] 小米集团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227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8.2% 经调整净利润215.1亿元 同比增长69.8% [1] - 第二季度营收1159.6亿元 同比增长30.5% 经调整净利润108.3亿元 同比增长75.4% [1] - 总营收连续三个季度超千亿 经调整净利润连续两个季度破百亿 [2] - 手机、大家电和汽车三大业务线持续展现增长活力 [2] 汽车业务进展 - 第二季度交付新车8.13万辆 累计交付量达30万辆 [2] - 汽车业务分部收入213亿元 毛利率26.4% 环比提升3.2个百分点 [2] - 毛利率提升主要由于高毛利产品小米SU7 Ultra在第二季度度过完整交付周期且销量占比提升 [2] - 汽车业务维持强势 伴随YU7上市交付 第三季度有望稳步提升 [2] 资金流向与投资机会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近9600亿港元 主要流向人工智能和新消费等核心资产 [2] - 人工智能和新消费赛道体现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稀缺性 有望吸引资金加码 [2]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标的指数涵盖30家港股科技龙头 成分股深度聚焦AI产业链上下游 [2] - 指数成分股包括阿里、腾讯、小米、美团、中芯国际和比亚迪等中国科技领军企业 [2]
港股早参丨小米集团Q2营收同比增30.5%,创历史新高!机构称港股资金面情绪积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09:30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21%收报25122.9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0.67%收报5542.03点 国企指数跌0.3%收报9006.23点 [1] - 科网股普遍下跌 半导体概念持续走低 腾讯控股与蔚来涨近1% 网易及小米集团跌超1% 美团跌超0.5%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收跌0.66% [1] 资金流动情况 - 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185.73亿港元 年内累计净流入9588.81亿港元 超去年全年总额 [2] - 港交所数据显示637只港股被沽空 总金额311.37亿港元 腾讯控股(22.43亿港元) 小米集团(19.41亿港元) 阿里巴巴(12.88亿港元)位列沽空前三 [4] - 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7月有60.3亿美元流入中国股市 QFII现身超70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合计持股市值约68亿元 [3] 企业业绩表现 - 小米集团二季度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 经调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75.4% 手机×AIoT收入947亿元同比增长14.8% [3] - 泡泡玛特上半年收益138.76亿元同比增长204.4%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 营收与净利润均超去年全年 [3] 机构策略观点 - 中泰国际指出港股资金面情绪积极 建议关注科技创新(AI/半导体)和生物医药估值弹性 非银金融及高股息资产 [5] - 外资机构高盛 瑞银 摩根士丹利均表示持续看好中国股市 [3]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约85% 港美利差收窄预期有望持续利好港股资金面 [5] 美股市场联动 - 美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道指涨0.02% 标普500跌0.59% 纳指跌1.46%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1.69% [2] - 中概股多数下跌 迅雷跌超10% 微博跌逾6% 恒生指数ADR按比例计算收报24951.48点 [2] ETF投资主题 - 港股消费ETF(513230)聚焦电商与新消费赛道 覆盖A股稀缺新消费标的 [5]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涵盖中国核心AI资产 打包A股稀缺科技龙头 [6]
小米集团Q2营收同比增30.5%,创历史新高!机构称港股资金面情绪积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09:2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21%收报25122.9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0.67%收报5542.03点 国企指数跌0.3%收报9006.23点 [1] - 科网股普遍下跌 半导体概念持续走低 网易和小米集团跌超1% 美团跌超0.5% 腾讯控股和蔚来逆势涨近1%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收跌0.66% 反映科技板块整体承压 [1] 资金流动情况 - 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185.73亿港元 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9588.81亿港元 超去年全年总额 [2] - 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7月有60.3亿美元流入中国股市 外资机构加仓步伐加快 [4][6] - 超过7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出现QFII身影 合计持股市值约68亿元 [4] 美股市场影响 - 美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道指微涨0.02% 标普500跌0.59% 纳指跌1.46% [3] - 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1.69% 英伟达跌超3% 脸书跌逾2% [3] - 中概股多数下跌 迅雷跌超10% 微博跌逾6% 恒生指数ADR收报24951.48点 [3] 个股业绩表现 - 小米集团二季度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 经调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大增75.4% [4] - 小米手机×AIoT收入947亿元同比增长14.8%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5亿元 出货量连续8季度正增长 [4] - 泡泡玛特上半年收益138.76亿元同比增长204.4%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 [4] 沽空交易数据 - 港股市场637只个股被沽空 总沽空金额311.37亿港元 [5] - 69只个股沽空金额超1亿港元 腾讯控股22.43亿港元 小米集团19.41亿港元 阿里巴巴12.88亿港元位列前三 [5] 机构策略观点 - 市场对9月美联储降息概率定价约85% 港美利差收窄预期利好港股资金面 [6] - 建议关注科技创新(AI/半导体)和生物医药估值弹性 非银金融板块及高股息资产 [6] - 港股通创历史单日最多净流入 内资情绪高涨叠加境外资金回流提振市场 [6] 板块投资机会 - 港股消费ETF覆盖电商和新消费稀缺赛道 港股科技ETF囊括核心AI资产和科技龙头 [7] - 硬科技与新消费形成共振 提供结构性投资机会 [7]
中金:维持小米集团-W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70.0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0 09:20
业绩表现 - 2Q25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08.31亿元,同比增长75.4%,超出预期6.4% [2] - 2Q25收入1159.56亿元,同比增长30.5%,略低于预期1.7% [2] - 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下调5.9%至461.39亿元,2026年预测维持不变 [1] 智能手机业务 - 2Q25智能手机出货量4240万台,同比增长0.6%,全球市场份额14.7%稳居第三 [3] - 东南亚/欧洲/拉美/非洲市场份额分别同比提升1.6ppt/3.4ppt/1.0ppt/2.7ppt [3] - 中国大陆5000-6000元高端手机市场份额同比提升6.5ppt至15.4% [3] - 手机ASP同比下降2.7%至1073元,毛利率同比下降0.7ppt至11.5% [3] IoT与互联网业务 - 2Q25 IoT收入387.12亿元,同比增长44.7%,大家电/可穿戴/平板增速分别为66.2%/70.9%/41.4% [4] - 空调出货量超500万台,IoT毛利率环比下降2.7ppt至22.5% [4] - 互联网收入90.97亿元,同比增长10.1%,毛利率同比下降3.0ppt至75.4% [4] 汽车业务 - 2Q25汽车交付量8.13万台,ASP达25.37万元,毛利率环比提升3.27ppt至26.4% [5] - 汽车及创新业务亏损3亿元 [2] 估值与评级 - 当前股价对应27.0倍/18.5倍2025/2026年市盈率 [1]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及70.0港元目标价,对应36.1倍/24.7倍市盈率,上行空间33.6% [1]
小米(01810)电话会全文:坚决不打价格战,汽车业务有望在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2027年进军欧洲电车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06: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二季度集团总收入达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连续5个季度创历史新高 [5][12] - 集团毛利率达22.5%,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 [5][12]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5亿元,占总收入39.3%,全球出货量4240万台,市场份额14.7% [12][13] - IoT与生活消费品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毛利率22.5% [12][13] -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收入213亿元,占总收入18.3%,毛利率26.4% [14] 智能手机业务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8个季度同比增长,在6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 [12] - 中国大陆地区智能手机激活量排名第一,高端机(4000-6000元价格段)市场份额提升至24.7%和15.4% [7][13] - 手机毛利率环比下滑至11.5%,主要受存储器等核心元件涨价及新品节奏影响 [1][12] - 目标未来三到五年跻身全球年出货量2亿台行列,坚定推进高端化战略 [1][7] IoT与生活消费品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长超60% [9][13] - 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42.3%,TWS耳机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二 [13] - 发布首款AI眼镜,京东好评率达98%,引领行业创新 [8][13] - 坚持不参与价格战,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9][10]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二季度交付新车8.1万台,7月单月交付超3万台,累计交付超30万台 [10][14] - YU 7系列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延续SU 7爆款表现 [10] - 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有望在下半年实现单月或单季盈利 [1][14] - 计划2027年正式进入欧洲市场,已开始前期调研和筹备 [1][10] AI战略与技术投入 - AI战略分为大模型、应用层和转化层三层架构,推动"人-车-家"全场景闭环 [2][36] - 2025年二季度研发支出78亿元,同比增长41.2%,研发人员占比达46.2% [14][15] - 开源多模态大模型Xiaomi MiMo-VL发布,两篇论文入选ICCV [7] - 端侧AI被视为未来重要方向,已在手机、汽车、眼镜等多设备应用AI功能 [36][38] 全球化与品牌建设 - 东南亚市场排名第一,欧洲排名第二,中东、拉美和非洲市场快速增长 [6][7] - 入选《2025凯度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第二名 [8] - 连续第七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排名提升至297位 [11] - 品牌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海外600美元以上产品同比增长50%-60% [33]
小米集团第二季度收入及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证券日报· 2025-08-20 00:35
财务业绩 - 第二季度营收1160亿元 同比增长30.5% [2] -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75.4% [2] - 收入和净利润均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2] 智能手机业务 - 中国市场新机激活量1150万台 市场份额16.8%登顶国内第一 [2] - 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 69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五 [2] - 全年出货目标维持1.75亿台 重点提升ASP和中国市场份额 [2] - 海外市场短期目标进入年销量2亿台俱乐部 [3]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第二季度创新业务分部收入突破200亿元 [3] - 单季交付量81302台 截至7月10日累计交付超30万台 [3] - 7月份单月交付首次突破3万台 [3] - 上半年交付量超15.7万台 第二季度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 [3] - 累计投入超300亿元 预计下半年实现单季度或单月盈利 [3] 业务战略 - 中国市场依靠新零售门店拓展和小米汽车品牌势能拉动 [3] - 海外市场分区施策:欧洲东南亚调整产品结构 拉美非洲规模优先 [3] - 汽车业务不参与价格战 优先保障订单交付 [3] - 大家电业务通过智能化创新实现量价齐升 避免价格竞争 [4]
港股公告掘金 小米集团-W二季度收入及盈利均再创历史新高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19.04亿元 同比增长133.51%
金融界· 2025-08-20 00:03
重大事项 - 石药集团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在中国获临床试验批准 [1] - 荣昌生物RC148获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授予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1] - 中国生物制药LM-302"CLDN18.2 ADC"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 [1] - 阳光油砂拟5091.945万港元收购挪宝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 [1] - 歌礼制药-B拟折让约9.9%配股 净筹4.68亿港元 [1] 经营业绩 - 小米集团二季度收入及盈利均再创历史新高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19.04亿元 同比增长133.51% [1] - 泡泡玛特中期股东应占溢利45.74亿元 同比增长396.5% [1] - 福耀玻璃半年度归母净利约48.05亿元 同比增长37.33% [1] - 华润啤酒中期股东应占溢利57.89亿元 同比增加23.04% [1] - 昆仑能源中期股东应占溢利31.61亿元 同比减少4.36% 每股派16.6分 [1] - 药明生物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23.39亿元 同比增长56% [1] - 舜宇光学科技中期股东应占溢利16.46亿元 同比增加52.56% [1] - 易鑫集团中期经调整净利润6.48亿元 同比增加28% [1] - 康臣药业中期股东应占溢利4.98亿元 同比增加24.6% [1] - 平安好医生中期股东应占净利润1.34亿元 同比增加136.84% [1] - 京信通信中期股东应占利润6178.1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 小鹏汽车二季度普通股股东应占净亏损4.8亿元 按年收窄62.8% [1] - 归创通桥中期股东应占溢利1.21亿元 同比增加76% [1] - 远大医药中期收益达61.07亿港元 创历史新高 [1] - 金力永磁中期归母净利约3.05亿元 同比增长154.81% [1] - 找钢集团预计中期取得股东应占溢利约1.4亿-1.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 龙源电力中期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35.19亿元 同比下降14.4% [1] - 兖煤澳大利亚中期股东应占溢利1.63亿澳元 同比减少61.19% [1] - 顺丰控股7月速运物流业务、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合计收入为248.47亿元 同比增长9.95% [1] - 周生生预计中期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股东应占溢利约9亿至9.2亿港元 [1]
格隆汇公告精选(港股)︱小米集团-W(01810.HK)二季度营收1160亿元、净利润108亿元,收入及盈利均再创历史新高
格隆汇· 2025-08-19 23:37
小米集团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达人民币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 [1] - 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108亿元,同比增长75.4% [1] - 手机×AIoT分部收入为人民币947亿元,同比增长14.8% [1]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213亿元 [1] 业务运营数据 - 智能手机出货量达42.4百万台,同比增长0.6%,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2]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为14.7%,连续20个季度排名全球前三 [2] - 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731.2百万,同比增长8.2% [2] - AIoT平台已连接IoT设备数达989.1百万,同比增长20.3% [2] - 智能电动汽车交付81,302辆新车,创历史新高 [2] 研发与战略投入 - 研发开支达人民币78亿元,同比增长41.2% [2] - 研发人员数量创历史新高,达22,641人 [2] - 中国大陆地区小米之家净增超过1700家,总店数超17,000家 [2] - 境外地区新零售门店数达约200家 [2] 其他公司财报摘要 - 小鹏汽车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82.7亿元,同比上升125.3% [3] - 泡泡玛特中期经营溢利大幅增长436.5% [3] - 药明生物未完成订单总量增加至203亿美元 [3] - 舜宇光学科技中期股东应占溢利约16.46亿元,同比增加52.6% [3] - 归创通桥中期溢利大幅增长76.0% [4] - 希玛医疗预期中期利润增加约49%至69% [4] - 顺丰控股7月速运物流及供应链业务合计收入248.47亿元,同比增长9.95% [4] 资本市场活动 - 浙江沪杭甬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镇洋发展 [3] - 天岳先进香港IPO发行价定为每股42.8港元,净筹19.38亿港元 [3] - 腾讯控股8月19日耗资5.5亿港元回购93.2万股 [5] - 汇丰控股8月18日耗资2.68亿港元回购270.12万股 [5] 医药行业动态 - 中国生物制药LM-302"CLDN18.2ADC"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 [4] - 荣昌生物RC148获国家药监局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