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

搜索文档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OPEC联盟8国宣布超预期增产,实际增产效果有待观察-2025070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6 19: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OPEC联盟8国宣布超预期增产,实际增产效果有待观察;上游板块油价下跌,自升式钻井日费下跌;炼化板块海外成品油裂解价差下跌,烯烃价差涨跌不一;聚酯板块PTA盈利下跌,涤纶长丝盈利下跌;看好聚酯头部企业、炼化优质公司、乙烷制乙烯企业、油公司和海上油服公司 [4] 各部分总结 本周观点及推荐 本周思考 - OPEC联盟8国于7月5日宣布8月产量在7月基础上增产54.8万桶/天,并确认全额补偿自2024年1月以来的过量生产 [4][5] - 4月8国原油产量合计约3110万桶/天,环比下滑21万桶/天;5月合计约3135万桶/天,仅增长25万桶/天,实际增长低于预期 [4][8] - 近两年减产使OPEC产能下滑,剩余产能较大,产量有反弹空间,但因资本开支新增投入低且部分国家需减产补偿,短时间难以快速提升,后续产量仍会持续提升,但实际增产效果有待观察 [4][8] 投资观点 - 看好聚酯头部企业【桐昆股份】、【万凯新材】;建议关注炼化优质公司【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中国石化】;看好【卫星化学】;推荐【中国石油】、【中国海油】;推荐【中海油服】、【海油工程】 [4][13] 上游板块 Brent原油价格下跌 - 至7月4日收盘,Brent原油期货收于68.3美元/桶,环比增长0.78%;WTI期货价格收于66.55美元/桶,环比增长1.57%;周均价分别为68.19和66.31美元/桶,涨跌幅分别为 -0.25%和0.91% [4][18] - 6月27日,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4.19亿桶,比前一周增长384.4万桶,比过去五年同期低11%;汽油库存总量2.32亿桶,比前一周增长418.8万桶,比过去五年同期低1%;馏分油库存量为1.04亿桶,比前一周下降171万桶,比过去五年同期低21%;丙烷/丙烯库存增加304万桶;石油战略储备4.03亿桶,环比增加23.7万桶;商业石油库存总量增加936万桶 [20] - 至6月27日当周,炼油厂开工率94.90%,与前一周相比上涨0.20% [22] - 至6月27日当周,美国原油及成品油的净进口量下降40万桶/天,较之前一周增加332万桶/天,较去年同期增加250万桶/天 [24] - 7月3日,北美天然气价格期末收于3.41美元/百万英热,较上周下跌9.07%;当前布伦特原油与天然气价格比约为20.18(百万英热/桶),历史平均为24.32(百万英热/桶) [27] 美国原油钻机数环比减少 - 6月27日,美国原油产量为1343万桶/天,环比持平,同比增加13万桶/天 [28] - 7月4日,美国钻机数539台,环比减少8台,同比减少46台;加拿大钻机数151台,环比增加11台,同比减少24台;美国采油钻机425台,环比减少7台,年减少54台 [31] - 2025年6月全球钻机数共1600台,较上月环比增加24台,较去年同比减少107台 [32] 全球油服日费 - 截至7月3日,自升式平台250 -、361 - 400英尺水深日费分别为75312.66、108608.91美元,环比分别持平以及下跌2133.33美元,半潜式平台3001 - 5000英尺水深日费为325000美元,环比持平 [36] - 自升式平台250 - 英尺水深使用率为68.06%,环比下跌4.17%,半潜式平台3001 - 5000水深使用率为50% [36] 权威机构对全球原油市场的判断 - IEA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加72万桶/天(下调2万桶/天),2026年增加74万桶/天(下调2万桶/天);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量增加180万桶/天(上调20万桶/天),达到1.049亿桶/天,2026年增加110万桶/日(上调13万桶/天);全球石油库存连续第三个月上升 [39][40] - OPEC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9%,2026年为3.1%;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130万桶/天,至10513万桶/天,2026年增长128万桶/天,至10628万桶/天;2025年非DoC石油供应量增长81万桶/天,至5401万桶/天,2026年增长73万桶/天,至5474万桶/天;2025年4月OECD石油总商业库存环比增长470万桶至27.39亿桶;预计2025年对DoC原油需求量为4270万桶/天,2026年为4320万桶/天 [41][42] - EIA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和其他液体燃料消费量增加79万桶/天(下调18万桶/天)至1.035亿桶/天,2026年增加105万桶/天(上调15万桶/天)至1.046亿桶/天;2025年全球石油和其他液体燃料产量增加155万桶/天(上调17万桶/天)至1.044亿桶/天,2026年增加79万桶/天(下调51万桶/天)至1.051亿桶/天;2025年OPEC原油产量增加27万桶/天为2701万桶/天,2026年增加8万桶/天至2709万桶/天;2025年美国原油产量平均1342万桶/天,2026年增至1337万桶/天;2025年原油均价为66美元/桶,2026年为59美元/桶;2025年美国天然气均价为4.00美元/百万英热,2026年为4.90美元/百万英热 [45][46] 炼化板块 炼油产业链 - 2025年6月国内炼油下游主要产品对应原油的价差为1032元/吨,月环比下跌306元/吨,同比上涨257元/吨 [47]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新加坡炼油主要产品综合价差为14.01美元/桶,较之前一周下跌2.46美元/桶 [51]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美国汽油RBOB与WTI原油价差为22.37美元/桶,较之前一周上涨0.53美元/桶,历史平均为24.86美元/桶 [56] 烯烃产业链 - 至2025年7月2日,乙烯CFR东北亚收于850美元/吨,环比持平;周内乙烯产量98.56吨,环比上涨0.73万吨 [59]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石脑油裂解乙烯综合价差164.28美元/吨,较之前一周价格上涨11.06美元/吨 [59]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乙烯与石脑油价差276.72美元/吨,较之前一周上涨24.47美元/吨,历史平均407美元/吨 [62] - 2025年7月2日,丙烯CFR中国收于795美元/吨,较上周同期下跌0.63%;国内环氧丙烷市场震荡下行,华东PP粉料市场现货继续回落 [68]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丙烯与丙烷价差112.50美元/吨,较之前一周上涨15.40美元/吨,历史平均价差为259美元/吨 [68]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丙烯酸与丙烯价差为2140元/吨,较之前一周上涨296元/吨,历史平均价差为4048元/吨 [71]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环氧丙烷与丙烯价差为2005元/吨,较之前一周下跌70元/吨,历史平均价差为5059元/吨 [73]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丁二烯与石脑油价差为466.72美元/吨,与之前一周上涨13.22美元/吨,历史平均为740.00美元/吨 [76] 民营大炼化产品价差 - 展示了布伦特油价与恒力石化、浙江石化一期炼化产品价差的相关图表 [79][84] 聚酯产业链 - 截至7月3日,亚洲PX市场收盘861.47美元/吨,周环比下跌2.24%;2025年7月3日,中国PX平均开工率83.9%,亚洲平均开工率72.87%;国内PTA周产能利用率79.13%,较上周 +0.52% [85]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PX与石脑油价差为286.18美元/吨,较之前一周上涨15.80美元/吨,价差历史平均为385美元/吨 [85]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乙二醇价差为141元/吨,较之前一周下跌87元/吨,历史平均为1080元/吨 [87] - 至2025年7月3日周内,华东地区PTA现货市场周均价为4971.4元/吨,环比下跌3.26%;周内国内PTA产量141.60万吨,较上周下跌2.71万吨;下游聚酯周产量153.97万吨,环比下跌0.66% [89]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PTA - 0.66*PX价差为121元/吨,较之前一周下跌22元/吨,历史平均为778元/吨 [89] - 至2025年7月4日当周涤纶长丝POY价差为1379元/吨,较之前一周下跌144元/吨,历史平均为1400元/吨 [93] - 看好聚酯产业链的上下游一体化企业,未来产业链盈利有望向PTA环节转移 [95]
原油周报:OPEC+或将在八月继续增产-20250706
东吴证券· 2025-07-06 16: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Brent/WTI原油期货周均价分别68.2/66.3美元/桶,较上周分别-0.2/+0.6美元/桶;美国原油总库存、商业原油库存、战略原油库存、库欣原油库存分别8.2/4.2/4.0/0.2亿桶,环比+408/+385/+24/-149万桶;美国原油产量为1343万桶/天,环比0万桶/天;美国炼厂原油加工量为1711万桶/天,环比+12万桶/天;美国炼厂原油开工率为94.9%,环比+0.2pct;美国原油进口量、出口量、净进口量为692/231/461万桶/天,环比+98/-197/+294万桶/天;推荐中国海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公司,建议关注石化油服、中油工程、石化机械等公司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原油周度数据简报 - 数据来源包括Bloomberg、WIND、EIA、TSA、Baker Hughes、东吴证券研究所 [8][9] 本周石油石化板块行情回顾 石油石化板块表现 - 涉及各行业板块涨跌幅、石油石化板块细分行业涨跌幅及走势等内容,数据来源为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14][17] 板块上市公司表现 - 展示了上游板块主要公司的涨跌幅、最新价、总市值等信息,如中国海油近一周涨0.7%,中国石油近一月涨5.4%等;还给出了上市公司估值表,包含归母净利润、PE、PB等数据 [22][25] 原油板块数据追踪 原油价格 - 涉及布伦特和WTI等多种原油期货、现货价格及价差,以及美元指数、铜价与原油价格的关系,数据来源为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30][39] 原油库存 - 分析了2010 - 2025.06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与油价相关性、美国各类原油库存情况,如美国原油总库存8.2亿桶等 [44][53] 原油供给 - 关注美国原油产量、钻机数和压裂车队数与油价走势,美国原油产量为1343万桶/天,活跃原油钻机本周425台,活跃压裂车队本周179部 [57][58] 原油需求 - 考察美国炼厂原油加工量、开工率以及山东炼厂开工率,美国炼厂原油加工量为1711万桶/天,开工率为94.9% [62][64] 原油进出口 - 统计美国原油及石油产品的进口量、出口量及净进口量,美国原油进口量、出口量、净进口量为692/231/461万桶/天 [67][70] 成品油板块数据追踪 成品油价格 - 涵盖原油与国内外汽油、柴油、航煤的价格及价差,如美国汽油、柴油、航煤周均价分别88/99/89美元/桶,与原油价差分别20/31/21美元/桶 [76][94] 成品油库存 - 涉及美国、新加坡等地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库存情况,美国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库存分别2.3/1.0/0.5亿桶 [105][120] 成品油供给 - 关注美国汽油、柴油、航空煤油产量,美国汽油、柴油、航空煤油产量分别962/4503/192万桶/天 [122][125] 成品油需求 - 考察美国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消费量及旅客机场安检数,美国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消费量分别864/404/173万桶/天 [127][137] 成品油进出口 - 统计美国汽油、柴油、航空煤油进出口及净出口量,美国汽油净出口量为61万桶/天 [139][147] 油服板块数据追踪 - 关注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行业平均日费,数据来源为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151][157]
投资策略专题:深海科技:贯穿下半年的强主题机会
开源证券· 2025-07-05 15:12
报告核心观点 - 深海科技是“底线思维”下政策确定性的交集,是贯穿下半年的强主题机会,有望在“十五五”规划中被提级为战略性重点领域 [4][5] 各部分总结 深海科技是“底线思维”下政策确定性的交集 -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和“底线思维”是应对“外部冲击”的核心思路,“深海科技”是“底线思维”下政策确定性的交集 [4][13] - “底线思维”假设对美出口全面归零,需从国内扩大内需及财政刺激、科技创新提振全要素生产力、对其他国家出口和出海三个维度对冲,对应内需消费、“自主可控”科技和军工、对欧洲出口占比高的品种三个确定性方向,“深海科技”是这三大方向的交集 [4][13]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外部不确定性高的当下,“深海科技”是向海图强的政策公约数 [14] 深海科技的提出进一步夯实海洋经济的政策地位 - 政策提出“海洋经济”后引入“深海科技”概念,体现对相关领域持续关注,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标志我国海洋经济进入第二轮顶层设计阶段 [5][18] - 内陆城镇化空间趋于饱和,国家资源配置向海洋拓展,深海资源开发成新增长支点和战略方向 [5][18] - “深海科技”涵盖深海探测、防护与资源开发,国家重视自主可控的深海装备、材料与智能化系统,推动“数字海洋”“智慧海洋”建设,带动专精特新企业成长 [19] - 深海科技形成国家与地方双轮驱动格局,国家层面在两会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地方如上海、广东等地也有相关规划与部署 [22] - 中国成为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永久成员,提升国际话语权,深海科技纳入“新质生产力”,契合制造业升级与高端装备国产替代趋势,有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顶层驱动因素 [5][24] 深海科技产业链布局 - 核心技术体系为“三深”技术,即深潜、深钻和深网 [6][26] - 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与零部件、能源与动力系统,原材料需耐高压、耐腐蚀,零部件需高精度、抗干扰,目前我国深海材料焊接技术和零部件国产化水平有提升空间,能源与动力系统聚焦燃料电池、推进器系统研发 [6][26][27] - 产业链中游是核心环节,技术壁垒高,涵盖深海探测、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系统集成等,未来发展重心在高端深海装备制造、智能化系统集成与深海工程建设能力提升 [6][26][30] - 产业链下游包括深海资源开发、能源利用、海洋观测、数智化、国防与安全等,深海油气开发和国防产业链相对成熟,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化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处于起步或布局阶段,未来在军民融合、国产替代方向有发展空间 [6][26][32]
原油月报:上调供给,下调需求,三机构预测原油市场基本面更为宽松-20250704
信达证券· 2025-07-04 11: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IEA、EIA和OPEC上调2025 - 2026年全球原油供给预测、下调需求预测 ,预测2025 - 2026年库存变化平均分别为+30.16、+23.88万桶/日 ,显示原油市场基本面更为宽松 [1][2][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原油价格回顾 - 截至2025年7月2日 ,布伦特、WTI、俄罗斯EPSO、俄罗斯Urals原油价格分别为69.11、67.45、62.59、65.49美元/桶 ,近一月涨跌幅分别为+6.93%、+7.89%、+3.54%、+0.00% ,2025年初至7月2日涨跌幅分别为-8.98%、-7.77%、-13.01%、-4.41% [3][9] - 2025年7月2日 ,美元指数为96.78点 ,近一月内-1.94%;LME铜现货结算价为10045.00美元/吨 ,近一月内+4.04% [13] 全球原油库存 - 截至2025年6月20日 ,美国原油总库存81763.2万桶 ,近一月-2404.4万桶 ,环比-2.86%;战略储备原油库存40252.6万桶 ,近一月+121.3万桶 ,环比+0.30%;商业库存41510.6万桶 ,近一月-2525.7万桶 ,环比-5.74%;库欣地区原油库存2222.4万桶 ,近一月-128.6万桶 ,环比-5.47% [16] - 2025年4月 ,欧洲商业原油库存39010万桶 ,较上月+130万桶 ,环比+0.33%;OECD商业原油库存134400万桶 ,较上月+800.00万桶 ,环比+0.60% [16] - IEA、EIA、OPEC预测2025 - 2026年全球原油库存变化平均分别为+30.16、+23.88万桶/日 ,2025Q2平均为+70.56万桶/日 [2][27] 全球原油供给 全球原油供给总览 - IEA、EIA、OPEC在2025年6月报中对2025全球原油供给预测分别为10488.00、10434.42、10410.62万桶/日 ,较2024年分别+182.72、+154.73、+175.68万桶/日 ,较2025年5月分别+29.10、+22.12、+38.49万桶/日 [2] - 对2026年原油供给预测量分别为10603.04、10513.81、10505.26万桶/日 ,较2025年分别+115.04、+79.39、+94.64万桶/日 [2] - 2025年6月预测2025Q2全球原油供给同比增量分别+147.64、+146.64、+186.59万桶/日 ,较2025年5月分别+24.23、+45.55、+50.64万桶/日 [2] 全球主要区域原油供给情况 - 钻机板块 ,2025年5月全球活跃钻机总数1576台 ,较4月减少40台 ,各地区有增有减 [40] - 三大机构预计2025 - 2026年全球原油供给增量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等美洲OECD国家 ,巴西、圭亚那等美洲非OECD国家 ,以及OPEC+的减产退出计划 [44] - OPEC+产量政策梳理 ,2020 - 2025年经历多次减产、增产及减产退出决策 ,2025年5 - 7月持续加速增产 [58][62][65] - 产量目标完成情况 ,2025年5月OPEC - 9国总产量2152.3万桶/日 ,环比+20.5万桶/日 ,考虑补偿减产后实际产量超出目标3.8万桶/日;非OPEC国家产量1420.9万桶/日 ,环比-0.3万桶/日 ,考虑补偿减产后实际产量低于目标8.7万桶/日 [68][69] - 2025年5月OPEC+合计剩余产能631万桶/日 ,环比-13万桶/日 [74] - 俄罗斯 ,2025年5月原油产量917万桶/日 ,环比-10万桶/日 ,剩余产能63万桶/日 ,环比+10万桶/日;石油出口总量730万桶/日 ,环比-20万桶/日 ,贸易流向有变化 [82][83] - 美国 ,截至2025年6月20日近一月原油产量平均1342.55万桶/日 ,较上月+3.87万桶/天;5月五大页岩油产区总产量911.55万桶/日 ,环比+19.44桶/日;EIA预计2025 - 2026年全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341.40、1337.19万桶/日 ,同比+20.60、-4.21万桶/日 [87] - 钻采方面 ,截至6月27日近一月活跃钻机数量平均438台 ,较上月减少31台 ,压裂车队数量182部 ,较上月减少9部;5月五大页岩油产区钻机总数438台 ,环比-8台 ,单个钻机对应新井产量为1051桶/日 ,环比+4桶/日 [88] - 库存井方面 ,2025年5月美国5大页岩油产区库存井数量为3028口 ,环比+16口 ,总完井率为97.66% ,环比-0.7pct [88] 全球原油需求 全球原油需求总览 - IEA、EIA、OPEC在2025年6月报中对2025全球原油需求预测分别为10376.27、10352.80、10513.49万桶/日 ,较2024年分别+72.41、+78.67、+129.49万桶/日 ,较2025年5月分别-14.04、-18.99、+13.58万桶/日 [2] - 对2026年原油需求预测量分别为10450.19、10458.75、10641.54万桶/日 ,较2025年分别+73.92、+105.95、+128.05万桶/日 [2] - 2025年6月预测2025Q2全球原油需求或将分别同比+70.16、+39.47、+119.30万桶/日 ,较2025年5月分别-23.59、-19.54、-7.03万桶/日 [4] 全球主要区域原油需求情况 - 2025 - 2026年OECD国家原油需求保持平稳 ,但低于2019年疫情前水平 [128] - 非OECD国家需求仍保持百万桶增量 ,亚洲地区的非OECD国家为2025 - 2026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量贡献主力 [131][147] - 中国需求增量放缓 ,2025 - 2026年原油需求分别为1673.1 - 1687.3、1688.9 - 1708.5万桶/日 [137] 全球不同石油产品需求情况 - IEA预计2025 - 2026年化工用油需求恢复更为明显 ,上调2025年全球汽油需求增量 ,非OECD国家和OECD国家柴油变化趋势逐渐分化 [158] - 中国方面 ,IEA预计2025年原油需求增量同比改善 ,主要依赖石脑油等化工用油拉动 [159] - 美国汽油开始去库 ,欧洲汽油库存处于近5年低位水平 [162]
构建央企投资新范式,博时助力把握央企价值重估新机遇
新浪基金· 2025-07-04 11:07
央企投资新范式 - 央企战略价值被重新定义,政策红利、新兴产业崛起和资本市场改革推动投资逻辑从传统低估值转向高股息和硬科技双轮驱动 [1] - 公募基金加速布局央企赛道,2023年央企主题基金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产品形态从宽基指数向行业主题、跨境产品延伸 [1] - 博时基金构建差异化优势,产品矩阵覆盖央企改革多元化场景,投研体系深度融合AI技术,实现从被动跟踪到主动赋能的跨越 [1] 政策与产业升级驱动 - 2024年《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推动长期破净央企通过并购和产业链整合修复估值 [2] - 国资委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倍增计划",2024年央企资产规模突破90万亿元,同比增长5.9%,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占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40% [2] -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和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等创新工具应运而生,精准覆盖央企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领域的核心资产 [2] 指数表现与特征 -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注重创新驱动特征,截至2025年3月31日,通信、计算机、电力设备、国防军工等行业合计权重超40%,前十大成份股中四只聚焦计算机、电力设备、通信板块,合计权重占比16.68% [3] -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近12个月股息率3.59%,优于创业板指(1.33%)、中证500指数(2.02%)、沪深300指数(3.41%)和上证指数(2.99%),自基日起累计收益率134.33%,年化收益率7.43% [3] - 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自基日以来年化收益率高于沪深300、国新央企综指和全指能源,年化波动率和年化夏普比率均优于同类指数 [4] 博时基金产品布局 - 博时基金旗下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及其联接基金、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及其联接基金等产品以低门槛、高流动性优势连接政策导向、产业升级与市场需求 [5] - 央企创新驱动ETF过去一年、三年和五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4.06%、19.89%、66.24%,均高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2%、11.01%和47.71% [5] - 央企现代能源ETF自成立至2025年一季末份额净值增长率5.34%,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4.94%,持仓集中在能源、公用事业领域 [6] 博时核心竞争力 - "战略账优先于财务账"的投资哲学,平衡传统资源要素价值重估与战略新兴产业成长空间,例如能源领域既配置传统能源保供龙头又重仓新能源技术领军企业 [8] - 数智化转型构建投研能力,AI技术应用于智能因子配置、深度学习因子挖掘和文本因子挖掘,实现95%准确率的研报观点批量提取 [9][10] - 生态化布局通过与国新投资等机构深度合作定制指数工具,成为央企改革的重要推手,并通过分红再投资、定投策略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10]
股市必读:中国海油(600938)7月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679.93万元,占总成交额5.03%
搜狐财经· 2025-07-04 02:51
交易信息 - 截至2025年7月3日收盘,中国海油(600938)报收于26.29元,下跌0.04%,换手率0.68%,成交量20.26万手,成交额5.33亿元 [1] - 7月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679.93万元,占总成交额5.03% [2][4] - 游资资金净流出1995.5万元,占总成交额3.75% [2] - 散户资金净流出684.43万元,占总成交额1.28% [2] 股息分派 - 2024年A股末期股息每股现金红利0.60506元(含税) [2][4]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10日 [2][4] - 除权(息)日及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年7月11日 [2] - 分配方案经2025年6月5日召开的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审议通过 [2] - 分派对象为截至股权登记日下午收市后在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港股股东不适用 [2] - 每股派发0.66港元(含税),A股股息以人民币支付,折算汇率为1港元折合人民币0.91675元 [2] - 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809,129,400.00元(含税) [2] - A股股东现金红利委托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通过其资金清算系统派发 [2] - 自然人股东和证券投资基金股东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免征个人所得税 [2]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税后每股实际派发现金红利0.54455元 [2] - 沪股通香港市场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 [2]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不代扣代缴所得税 [2]
中国海油: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2024年A股末期股息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4 00:27
股息分配方案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 66港元(含税),A股股息折算为人民币0 60506元/股(汇率按1港元=0 91675元人民币计算)[1][2] - A股末期股息分配总额为1,809,129,400元(含税),涉及股权登记日登记的全部A股股数[2] 实施时间安排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7/10,除权(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均为2025/7/11[3][4] - 现金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已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由证券营业部直接发放[2] 不同股东税务处理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1年免征个税,持股1年以内按持股时长适用10%或20%税率[3]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企业所得税,税后每股派发0 54455元[4] - 沪股通香港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0 54455元,符合税收协定者可申请退税[5] - 其他机构投资者及法人股东自行缴纳所得税,每股实际派发0 60506元(含税)[5] 股息支付方式 - A股股息以人民币支付,港元股息按央行中间价折算[1] - 未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红利暂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保管[2]
中国海油(600938) -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2024年A股末期股息分派实施公告

2025-07-03 18:45
股息分配 - 2024年末期股息分配方案2025年6月5日通过审议[2] - 拟向全体股东派末期股息每股0.66港元(含税),A股每股0.60506元(含税)[5] - A股以2,990,000,000股为基数,派发现金红利1,809,129,400.00元(含税)[5] 时间安排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7/10,除权(息)日和发放日为2025/7/11[2][6] 税收政策 - 不同持股期限自然人等股东及QFII、沪股通投资者等有不同税负[9][10][11]
2025年中国防喷器行业概述、产业链、市场规模、细分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研判:防喷器市场规模达到140亿元,其中闸板防喷器占比较高[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3 09:28
防喷器行业概述 - 防喷器是用于关闭井口、防止井喷事故的安全密封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耐高压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1][3] - 主要分为闸板防喷器和环形防喷器两大类,其中闸板防喷器包括全封、半封、变径和剪切闸板,环形防喷器包括锥型和球型[3][5][7] - 2024年中国防喷器行业市场规模达140亿元,同比增长6.1%[1][14] 防喷器细分市场 - 闸板防喷器2024年市场规模84亿元,功能包括封闭井口、平衡地层压力及紧急切断钻杆[15] - 环形防喷器2024年市场规模56亿元,适用于封闭环形空间但使用次数有限[15] - 闸板防喷器通过液压系统推动活塞控制闸板开闭,环形防喷器通过液控压力挤压胶芯实现密封[5][7] 行业产业链 - 上游为钢铁、合金等原材料供应,中游为防喷器生产制造,下游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开采领域[9] - 中国2025年1-5月原油产量0.9亿吨(+1.3%),天然气产量1096亿立方米(+6.0%),推动防喷器需求增长[12] - 深海、高温高压等复杂环境对防喷器性能要求更高,促进市场技术升级[12] 竞争格局 - 主要企业包括神开股份、杰瑞股份、洪田股份、海锅股份、迪威尔等[17] - 神开股份2025Q1营收2.02亿元(+41.78%),净利润0.18亿元(+434.81%),具备防喷器全流程供应能力[19] - 迪威尔2025Q1营收2.71亿元(-5.36%),净利润0.21亿元(-25.40%),专注油气设备专用件生产[21] 行业趋势 - 智能化:集成传感技术、AI诊断算法实现实时监测与自动控制[23] - 环保化:电驱式防喷器节能降碳,采用耐腐蚀环保材料[24] - 国产化:超深水防喷器通过API认证,打破国外高端市场垄断[25][26] - 集中度提升:新国标淘汰低端产能,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扩大[27]
纯苯专题:纯苯下游格局
华泰期货· 2025-07-03 09: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是华泰期货纯苯上市专题系列之四,对纯苯下游格局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和纵向自身分析,横向分析包括五大下游品种对纯苯的需求占比、按外采纯苯占比加权后的需求占比、投产周期以及纯苯消费分地区占比等,纵向分析则针对苯乙烯、己内酰胺、苯酚、苯胺、己二酸五个品种的装置进行研究,涉及自有纯苯及外采纯苯比例、装置特点、地区分布、企业集团集中度等内容 [1][2] 各部分总结 纯苯下游格局横向分析 五大下游品种对纯苯的需求占比及基础介绍 - 2024 年按产量推算,苯乙烯、己内酰胺、酚酮、苯胺、己二酸对纯苯需求占比分别为 42%、21%、17%、12%、7%,其他需求占 1% [9][10] - 苯乙烯是纯苯第一大下游,生产工艺主要为乙苯脱氢法(占 74%)和 PO/SM 联产法(占 21%),主要下游为 PS、EPS、ABS、UPR 等 [11] - 己内酰胺是第二大下游,生产工艺主要为 HAO 法(占 83%)和 HPO 法(占 17%),主要用于生产 PA6,PA6 主要用于生产锦纶 [15] - 苯酚(酚酮)是第三大下游,生产工艺均为异丙苯法,苯酚和丙酮共同生产双酚 A,双酚 A 主要下游为聚碳酸酯 PC 和环氧树脂 [22] - 苯胺占纯苯需求 12%,生产工艺均为硝基苯催化加氢法,主要用于生产 MDI [23] - 己二酸占纯苯需求 7%,生产工艺主要为环己烯法(占比 81%)及环己烷法(占比 19%),下游增长较快的为 PA66 [33] 五大下游品种对纯苯的需求占比(按外采纯苯占比加权) - 剔除自有纯苯一体化产能后,按外购纯苯比例加权,己内酰胺占比 28%排第一,苯乙烯占 25%排第二,酚酮降至 15%,苯胺、己二酸分别提升到 19%、12% [38] - 苯乙烯一体化自有纯苯比例更高,外采纯苯装置产能占比 34%;苯酚外采纯苯装置产能占 51%;CPL 外采纯苯产能装置占比 76%;苯胺、己二酸外采纯苯产能装置高达 94%及 95% [37] 五大下游品种的投产周期 - 苯乙烯 2020 - 2023 年高速投产,2024 - 2025 年放缓;CPL 2023 - 2024 年投放,2024 年开始亏损,2025 年增速放缓至 10%;苯酚 2020 - 2024 年平均投产增速 23%,2025 年放缓至 13%;苯胺产能投放间断式,2025 年增速 8%;己二酸 2023 年大幅投产,2025 年无投产计划 [42] - 从纵向看,苯乙烯投产潮暂过;苯酚及己内酰胺仍处投产周期但增速放缓;苯胺正常投产;己二酸亏损后投产延后。从 2025 年新增投产对纯苯新增需求量看,主要是苯乙烯,然后是苯酚、CPL,最后是苯胺 [43] 纯苯的消费分地区占比,各地区的 5 大下游需求占比 - 纯苯主要消费地是华东,为主要交易市场,其余地区占比偏小 [45] - 华东地区(江浙)第一大下游为苯乙烯占 58%,第二为苯酚占 23%,CPL 占比小;山东地区第一大下游是苯乙烯占 36%,第二大下游为 CPL 占 22%,下游分布相对平均 [47] - 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主要集中在苯乙烯和 CPL 下游需求,苯乙烯占绝对大份额,CPL 占第二份额 [49] 纯苯下游格局纵向分析 苯乙烯装置分析 - 自有纯苯装置占比 66%,主要是三桶油和大炼化企业;外购纯苯装置以民营炼厂为主,分布在山东及江浙 [50] - 装置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山东、东北;剔除自有纯苯装置后,外购纯苯装置主要集中在华东及山东 [54] - 装置分集团占比前四集团产能约占 49%,中石化占 24%排第一,浙石化占 11%,中海油占 8%,中石油占 6% [55] 己内酰胺 CPL 装置分析 - 自有纯苯装置占比仅 24%,主要为中石化企业及合资企业;除中石化相关企业外,基本为外购纯苯装置 [57] - 装置主要分布在华中、山东、华南;企业集中度不高,中石化占 21%,其余各占 5% - 10% [59] - 装置自带下游 PA6 装置占比约 44%,自带下游 PA6 再自带更下游锦纶的占比仅 21%,代表性企业有福建永荣及福建申远 [59] 苯酚装置分析 - 自有纯苯装置占比 49%,主要为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企业以及民营大炼化企业;外购纯苯企业分布在华东、山东、华南 [62] - 69%的苯酚装置带下游双酚 A 装置,其中 35%为自有双酚 A 且自有 PC 装置,下游一体化程度较高 [62] - 装置大部分集中在华东、其次是山东、华南;企业集中度不高,浙石化和中石化各占 12%,产业仍处投产扩张期 [68] 苯胺装置分析 - 自有纯苯装置占比仅 6%,仅有中石化南京化工,其余绝大部分外采纯苯 [69] - 装置绝大部分集中在华东及山东;头部企业突出,万华占总产能 48%,行业集中度较高 [71] 己二酸装置分析 - 自有纯苯装置占比仅 5%,仅中石油产能,其余绝大部分外采纯苯 [73] - 装置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及山东;头部企业突出,华峰占总产能 34%,自 2023 年大幅投产后处于过剩亏损格局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