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控股

搜索文档
AI重塑产业核心,港股泛科技该如何布局?
聪明投资者· 2025-08-12 15:03
内外 部 都是。 比如上周,"黑天鹅之父"、交易员出生的塔勒布在最新交流谈到中国,就多次强调,"中国正进入一个 阶段,逐步在科学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一家新加坡机构在最新投资月报也写道,"随着全球 AI 发展重心逐步从硬件基础设施转向软件应用, 中国正处于一个极具优势的位置:制造能力雄厚,生态体系成熟,数据资源丰富,人才储备深厚,能源 供应充足,且政府大力支持。" 包括最近听几十场年中公私募的投资交流,在"哑铃型"配置上都有非常大的共识: 一边是或多或少都 要有的红利资产;一边则是星辰大海的科技板块。 事实上,从仓位配置上看,泛科技领域一直在被机构加持。包括科研含量很高的创新药,以及新能源智 能驾驶等等。 但我们必须得承认,科技投资向来挑战不小,技术迭代与产业演进的节奏往往难以精准把握。像年初风 头强劲的港股通科技指数,二季度以来走出了一个深 V ,摸到年内高点后又有点蹒跚走势。 在 AI 驱动的大趋势下,今年专业投资管理人对中国科技的投资信仰确实有很大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类指数在今年行情中已走出明显分化:覆盖范围更广、行业分布均衡的泛科技指 数,凭借对科技硬件、创新药、智能驾驶等多板块的全面布局 ...
CVC也不玩了?超6成机构未出手,90家“已退圈”丨投中嘉川
投中网· 2025-08-12 15:03
CVC行业概况 - 国内共有705家CVC机构,其中574家参与过少数股权投资,2025年新增3家[5][6][11] - CVC设立高峰出现在2015-2017年,三年共成立197家,占2010-2024年总量的35%[9][11] - 574家CVC累计投资16,310起,总规模达1.16万亿元,形成2018年和2021年两个投资高峰[4][13] 投资高峰特征 - 2018年投资达1,565起/1,614亿元,互联网巨头主导(腾讯168起、阿里64起、百度74起),新能源汽车CVC开始布局[16] - 2021年投资2,106起/1,246亿元,参与者多元化:汽车产业链(上汽系62起、比亚迪15起)、半导体(哈勃36起、中芯聚源57起)、传统企业及央国企[17][18] 行业分化趋势 - 2024年投资降至不足1,000起/482亿元,较2021年腰斩,金额缩水60%[4][20] - 375家(65.3%)CVC在2025年前7个月未出手,90家(15.7%)自2021年起完全退出市场[20][21] - 头部20家CVC保持活跃,2024年尚颀/联想/腾讯等6家机构出手超20次,2025年前7月仍为市场主力[22] 发展驱动因素 - 2015年设立高峰源于风险投资成熟度提升、"双创"政策及移动互联网机遇,代表性机构包括快手/蔚来/汇川[11] - 2021年后投资下滑反映一级市场整体收缩,但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产业链CVC仍保持延续性投资[19][20]
中国房地产土地周报:成交规模维持低位,深圳刷新楼板价纪录-20250812
克而瑞证券· 2025-08-12 14:39
CRIC 克而瑞·研究中心 中国房地产 士地周报 供应:本周供应建筑面积 527 万平方米,环比上升 65%。本周重点城市供应含宅用地 55 幅,平 均容积率 1.99,南通、太仓、成都本周供应宅地平均容积率均不高于 1.6。 重点供应地块方面,深圳市7月16日宝安区挂牌一宗宅地,出让底价 64.09 亿元,总建筑面积 14.5 万平方米,起拍楼板价 4.42 万元/平方米。该地块曾于 4 月 30 日出让,起始价 86.27 亿元, 后官宣中止出让。本次出让进行了规划调整,大幅降低商业用地配比,将容积率从原来的 5.7 降低 至 3.4,商业部分 18350 平方米限整体转让。该地块是宝中片区近年来最临近海岸线的集中连片净 地,周边文体、商业、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较为成熟,临近高端住宅售价可达 11 万元/平方米 以上。 成交:成交建筑面积 251 万平方米,环比上升 12%,成交金额 138 亿元,环比下降 5%。本周深 圳再度成交了一宗高溢价宅地,再加之杭州高溢价地块的成交,带动平均溢价率上升至 12.2%,重 回年内高位。 深圳本周又成交了一宗高溢价宅地,该地块位于南山区前海板块,出让底价 11.5 ...
当“大数据杀熟”遭遇用户“反向驯化”——数字“迷宫”中,如何寻找公平的出口?
新华网· 2025-08-12 14:00
"#酒店太贵了,#饭店太贵了,不出去玩了便宜可以考虑,我没钱我一分钱都没有,#奶茶好贵我从 来没有喝过,有没有0.01的羽绒服……"这段带着话题"#标签"、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评论,却在某社 交平台被频繁转发。原来,这是用户为对抗"大数据杀熟"精心撰写的反向评论,其内容虽略显夸张,却 囊括了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目的是"驯化"大数据,争取相应权益。 从购物出行到日常社交,从自我记录到公共表达,大数据深度嵌入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 利。但与此同时,"大数据杀熟"成了互联网的沉疴痼疾。近年来,为对抗"大数据杀熟",用户可谓是各 出奇招:赛博哭穷、假装新用户、卸载重装、反向差评……但这些方法并不总是有效,令人诟病的"大 数据杀熟"仍不时"背刺"用户,让人难以接受。 大数据的"熟人"价 年关将近,适逢"家电以旧换新国补"有优惠,家住湖北武汉的王女士准备给家里添几件新电器,被 老公称为"网购达人"的她第一时间打开线上购物平台。她首先选中了一款茶吧机,网购经验丰富的她, 下单前用老公的手机检索同款以防有价格差。不出所料,她发现同家店铺同款产品两人价格相差10元。 "我接着检索了破壁机、微波炉等常用电器,都有价格差。而 ...
腾讯取得一种资源获取方法相关专利
金融界· 2025-08-12 12:21
公司动态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获得一项名为"一种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4721698B,申请日期为2021年01月 [1] - 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深圳市,主要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万美元 [1] 公司业务与投资 - 公司对外投资了15家企业 [1] - 公司参与招投标项目264次 [1] - 公司拥有商标信息5000条,专利信息5000条 [1] - 公司拥有行政许可533个 [1]
港股午评:恒指涨0.09%,恒生科指跌0.39%,食品饮料板块大涨,半导体板块涨幅居前,现代牧业涨超15%,快手大跌6.72%
金融界· 2025-08-12 12:21
消息上,7月28日,《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出台,方案为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 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每孩每年3600元的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爱建证券指出,这一政策对降低家 庭生育成本、刺激出生率及婴幼儿家庭消费潜力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低线城市),预计将惠及2000多 万婴幼儿家庭,有望直接拉动乳制品特别是婴幼儿奶粉消费。 另外,华泰证券最新报告指,在全球供 应链调整和消费升级的共同推动下,中国乳制品行业正迎来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的战略转型,奶 酪、黄油等固体乳制品凭借高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正成为推动餐饮业创新和健康食品发展的重要力 量。该机构测算得24年B端乳制品行业规模已超400亿,预计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703亿元,对应25-28年 CAGR为14.3%。 金融界8月12日消息 截至午间收盘,港股恒生指数涨0.09%,报24929.3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39%,报 5438.57点,国企指数涨0.17%,报8903.61点,红筹指数涨1.06%,报4334.9点。 | 名称 现价 涨跌幅 成交额 年初至今 | 涨跌 | | --- | --- | | 24928.3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突破90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恒生科技迎补涨机遇
金融界· 2025-08-12 12:21
恒生科技指数囊括30家港股科技龙头,软硬科技兼备。成分股深度聚焦AI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为投资 者提供了一键布局中国AI核心资产的机会。没有港股通账户的投资者可以通过相关ETF产品参与港股科 技板块的投资机会。AI和新消费两大赛道的稀缺性特征明显,有望进一步吸引资金加码,助推港股行 情持续向好。 当前港股市场情绪处于较高水平,但在外部环境波动增大的情况下,可能进入阶段性震荡行情。美元流 动性方面的不确定性增加,市场将通过通胀数据、就业数据等对美联储降息预期进行修正。这种背景 下,恒生科技等低位板块的补涨机会值得重点关注。科技股"七巨头"包括阿里、腾讯、小米、美团、中 芯国际、比亚迪等公司,在AI产业链上中下游均有深度布局。 市场震荡中的结构性机会 短期内港股可能进入震荡阶段,但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在当前经济弱复苏环境下,流动性驱动仍然是 股票市场的主要特点。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化主导着市场节奏,短期市场对国内政策预期有所降温。 港股科技板块迎来补涨机遇 港股科技板块近期表现持续落后,但这种局面可能即将改变。8月中旬港股头部科技公司将密集披露业 绩,财务及科创核心指标成为验证AI景气的重要推手。互联网平台公司竞争加剧 ...
上半年最 “生猛” 游戏股,股价狂飙 170%,谁已悄然离场?
钛媒体APP· 2025-08-12 12:05
核心观点 - 超级"牛散"魏巍斥资2.79亿元通过阿里资产拍卖平台拿下2261.73万股世纪华通股票,6天浮盈超3700万元 [1][3][4] - 世纪华通年内涨幅超170%,近一年涨幅飙至341%,总市值达1043.36亿元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合并营业收入约170亿元(同比增长83.27%),净利润24-30亿元(同比增长107.20%-159.00%) [14] - 子公司点点互动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飙升81%,新游《Kingshot》全球累计收入破2亿美元 [14] - 公司预计2025年11月处罚期满后可摘帽,强化市场信心 [14] 增持主体分析 超级"牛散"魏巍 - 以2.79亿元竞得2261.73万股,每股成本约12.35元,较起拍价溢价90% [1][3] - 6天内股价升至14元/股,浮盈超3700万元 [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持股市值超30亿元,涉及27家上市公司 [4] 上市公司恺英网络 - 旗下海南骑兵网络科技新晋为第九大股东,持股1亿股(占比1.34%) [5] - 二季度浮盈近6亿元,当前持股市值超12亿元 [5] 公募基金国泰基金 - 程洲旗下国泰聚信价值优势混合基金二季度新进重仓799万股,公允价值8852.92万元,占基金净值4.07% [7][8] 减持主体分析 前六大股东金丹良 - 2023年四季度持股比例达3.04%,2024年底降至2.08% [10][11] - 2025年一季度退出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1.45% [11] - 与恺英网络关联密切,为浙江盛和创始人及恺英网络第四大股东(持股4.29%) [12]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2025年一季度持股比例从1.76%降至1.64%,减持856.28万股 [13][14] 股东结构 - 前三大股东腾讯控股(持股10%)、华侨城资本(持股2.74%)自2022年以来持股比例未变 [6] - 2025年一季度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35.54% [6]
黑石抄底中国
36氪· 2025-08-12 11:57
陷入债务危机的香港郑氏家族,正与黑石集团洽谈一笔25亿美元的融资方案,可能涉及优先股/普通股投资,甚至是联合私有化。 受此消息影响,8月7日,新世界发展的股价在盘中出现了显著波动,一度飙升超过20%。不过针对市场异动,新世界发展迅速辟谣,表示尚未有任何人 士,就收购公司股份的要约与公司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接触。 新世界发展股价表现(自2025年4月至今) 时间回到两个半月前,郑家旗下的香港老牌房企新世界发展突然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发行的四只永续债将延迟支付利息,涉及金额达34亿美元。 这是新世界发展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了债务问题。虽然永续债延迟派息并不会直接引发违约,但可能使债务利率增加,并影响公司与银行的再融资谈判。 作为一家知名企业,新世界发展在香港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上都有相当的重要性。因此多方人士都在试图帮助郑家筹集到巨额的"救命钱"。不过,如果 真能筹集到相关资金,郑家需要让出的利益也不在少数。 更何况,香港房地产市场至今尚未扭转下行趋势,大部分资金还在谨慎观望。黑石集团这个敢于逆势下手的大资本,就成了郑家以及其他急需救援的房产 企业巨头最关键的"救命稻草"。 没落 黑石集团与香港郑家早有渊源,不然市场也很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机构称8月重点关注港股科技补涨可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1:29
8月12日早盘,恒生科技指数震荡走低后跌幅开始收窄。A股同赛道规模最大的恒生科技指数ETF (513180)小幅下跌,持仓股中,金蝶国际、快手、哔哩哔哩、地平线机器人等领跌,比亚迪电子、中 芯国际、蔚来等涨幅居前。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9000亿港元,主要流向人工智能和新消费等核心资产。AI、新消费这两大赛道 体现出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一定的稀缺性,有望进一步吸引资金加码,助推港股行情持续向好。公开 信息显示,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标的指数囊括30家港股科技龙头,软硬科技兼备,成分股深度 聚焦AI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其中阿里、腾讯、小米、美团、中芯国际、比亚迪等有望成为中国科技 股"七巨头"。没有港股通账户的投资者或可通过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一键布局中国AI核心资 产。(场外联接A/C:013402/013403)。 招商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短期港股可能进入震荡阶段,8月重点关注港股科技股可能补涨的机会。 具体来看,在当前经济弱复苏/稳定复苏的环境下,流动性驱动仍然是股票市场的一个主要特点,市场 风险偏好的变化主导市场节奏,短期市场对国内政策预期有所降温。美元流动性方面,未来阶段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