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

搜索文档
又有40+曾经的“排队王”撑不住了...
创业邦· 2025-06-12 20:50
零售行业闭店潮 - 2025年1-3月超40家典型品牌闭店,包括Gucci上海关2店、茑屋书店连撤2店、永辉超市90天关273家店 [5] - 零售业超20个品牌闭店,商超、服饰、奢侈品、二次元受影响最严重 [9] - 超市行业闭店最集中,永辉超市一季度门店同比减少273家,2025年计划关闭200-350家效益不佳门店 [13] - 沃尔玛五年关闭123家中国卖场,2026财年一季度期末门店数降至280家 [10] - 人人乐一季度亏损7962万元,门店从超百家缩水至32家 [13] 奢侈品行业调整 - Gucci推进全球店铺网络优化计划,关闭上海两家店铺 [14] - Lanvin密集关闭南京德基广场、杭州大厦等高端项目门店,中国仅剩11家门店 [10] - Bottega Veneta关闭4家中国门店,成都仅剩IFS和SKP两家 [10] - 71%年轻消费者更看重"独特设计"与"工艺传承",而非显性标识 [16] 餐饮行业收缩 - 一季度近20家连锁餐饮品牌闭店,火锅、咖啡、茶饮受影响严重 [22] - 一哥澳门豆捞广州仅剩1家门店,湊湊2024年关店73家 [25] - 日料品牌大规模闭店,山葵家、小锄匠寿喜烧等关闭所有门店 [28] - 中高端咖啡品牌Seesaw存续门店不足50家,星巴克关闭一线城市核心门店 [30] 文体娱行业困境 - 威尔士健身关闭上海、广州、成都多家门店 [35] - 茑屋书店关闭上海MOHO店、天津仁恒伊势丹店,多地门店存活期未超3年 [36] - 德信影城30家门店中9家无法正常购票,占比超30% [37] 行业转型与调整 - 超市行业引入"胖东来模式",永辉已完成100家门店调改 [13] - 喜茶关停146家门店优化布局,奈雪的茶关闭低效门店 [33] - 二次元/潮玩品牌同质化竞争严重,1-3月32家连锁品牌闭店 [17][20]
于东来:今年胖东来八千多名员工税后月均收入9000元,未来员工每周工作不超36小时,年假40天起!
新华网财经· 2025-06-12 11:48
薪酬与福利 - 公司8000多名员工2025年税后平均月收入约9000元,净利润约15亿元,平均每位员工分配10万元,管理层及技术人员平均每人分配70万元[1] - 计划未来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6小时,年休假不低于40天,大幅低于国内多数企业每周40小时工作制标准[1][3] - 若按每周5天计算每日工作7.2小时,每周6天则每日工作6小时,年假天数远超法定5-15天标准[3] 员工权益保护 - 发布《关于"人格尊严"的维权声明》,规定员工遭受精神伤害补偿1万-10万元,身体伤害补偿10万元起步[4][5] - 2024年12月已公布9起侵权案例执行情况,补偿金额2000-30000元不等,并建立详细补偿标准分级制度[8][9][10] - 明确区分补偿金与安慰金,针对不同侵权行为制定5000-30000元不等的补偿标准[9] 经营业绩 - 2024年销售总额近170亿元,纳税6亿多元,利润8亿多元,员工平均月收入9000元[10] - 2025年截至6月10日集团销售额达106.35亿元,其中超市业态57.88亿元占比最高,电器10.71亿元次之[10][11] - 时代广场店2025年销售额预计达60亿元,单店业绩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1][15] 行业对比 - 公司单店业绩表现突出,时代广场店预计60亿元年销售额远超山姆会员店36亿元的单店记录[11][15] - 永辉超市、大润发2024年单店平均业绩分别为1亿元和1.4亿元,显著低于公司水平[15] 企业文化 - 强调将企业视为"学校",倡导分享经营理念以帮助其他企业提升员工幸福感[4] - 创始人表示保护员工权益是为践行共同富裕精神,让员工更有尊严地生活[7]
兴业证券商贸行业25年中期策略:内需看业务创新 外需看非美贸易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11:07
外需板块 - 2025年4月美国加征关税显著回落 但非美市场仍是政治风险较低的重要出口渠道 相关企业将持续受到市场和政策支持 [1] - 美国关税大幅提升趋势显著降低并留下谈判空间 对美出口较多的跨境电商和贸易企业经历经营震荡 [1] - 一带一路等区域出口重要性提升 推荐小商品城 同时建议关注赛维时代 因其前期提价并消化海外库存 通过品牌运营保持良好收入增长 [1] 内需板块 - 自2024年9月下旬以来 增量政策持续部署落地 政策发力稳增长决心正盛 多数指标已开始呈现改善信号 [1] - 内需作为经济发展关键抓手地位更加凸显 随着政策落地效应不断显现 经济改善预期和消费修复动能预计迎来持续支撑 [1] 母婴零售行业 - 国内生育率持续下滑但稍有反弹 母婴零售行业面临客流减少和线上竞争加剧的重压 [2] - 市场收缩带来行业出清及更多估值合理的资产 头部企业并购机会显著增加 [2] - 促进生育是国家长期坚持的战略方向 将从经营和资本市场多方面给予头部公司支持 [2] - 业内公司积极求变 新增各类业务打造第二、第三成长曲线 推荐爱婴室 建议关注孩子王 [2] 零售行业调改 - 零售行业尤其是超市板块在行业竞争加剧和电商冲击下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3] - 头部公司从门店、供应链、人员体系等多方面进行调改升级 已实现明显指标改善 [3] - 具有较大渠道保有量且有行业号召力的超市企业未来有望持续通过业务调整和业态完善进行自我革新 [3] - 百货行业在经营压力下通过品牌调整、重新装修、IP活动等形式进行调改 建议关注永辉超市、大商股份、红旗连锁、重庆百货等 [3]
胖东来为什么那么成功?
集思录· 2025-06-11 21:13
胖东来成功因素分析 - 核心经营理念为"做事厚道"和"打明牌",95%中国企业难以做到这两点[1][2] - 通过高员工福利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在劳动力价格被低估的市场环境中反其道而行[8] - 采用"三板斧"策略:老板少拿利润、提高员工待遇、保障客户权益[8] - 回归商业本质,专注提供质优价廉商品,重构供应链筛选优质品牌[14][16][17] 零售行业演变趋势 - 中国零售从卖方市场直接跨越到买方市场+高性价比阶段[3][4] - 第三阶段特征为去品牌化,商超与供应链深度合作提供白牌产品[4] - 电商冲击叠加通货紧缩,商超利润率从5-10%降至-10%,销量减少20%[3] - 传统租货架模式被淘汰,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供应链重构[14][16] 商业模式特殊性 - 形成"标签吸引流量→超额收益→高福利→强化标签"的正向循环[6] - 仅少数门店能维持超高利润,全国扩张会稀释利润率[6] - 选址三四线城市(新乡/许昌),避开激烈竞争[5][9] - 服务细节创新(如免费存车)颠覆当地零售标准[11][12] 行业竞争格局 - 永辉面临盒马/7鲜等新玩家挑战,难以复制胖东来模式[5] - 胖东来在区域市场击败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9] - 丹尼斯在河南18个城市中,新乡分店因胖东来竞争业绩最差[9] - 需要大量高素质一线员工支撑服务体验,用工成本成为门槛[8][12] 消费者行为变化 - 客群自动筛选为高购买力人群,减少价格敏感型老年顾客[9] - 后疫情时代更注重质价比,催生白牌商品需求[4][17] - 单店日均客流量极大,结账需排队40分钟[9][12] - 服务创新(如委屈奖)建立长期口碑效应[8][11]
2025年脱毛仪行业词条报告
头豹研究院· 2025-06-11 20: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脱毛仪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未来将朝着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企业需持续创新和整合产业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4][19] - 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共同推动行业发展,Ulike等品牌占据领先地位,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男性需求上升,市场逐步扩大 [18][19] 各部分总结 行业分类 - 脱毛仪按核心技术可分为激光、IPL强脉冲光、HPL宅脉冲光脱毛仪,激光脱毛仪适用于专业机构,IPL强脉冲光脱毛仪适合家用和小型美容院,HPL宅脉冲光脱毛仪适合不同肤质尤其是敏感肌在家使用 [5][6][7] 行业特征 - 市场集中度高,Ulike领先,新入者和小企业有新锐品牌获关注 [8][9] - 产品家居化,技术创新满足在家脱毛需求,促销期销售额增长 [10] - 科技创新能力强,众多品牌投身研发创新,Ulike蓝宝石冰点脱毛仪成明星产品 [11] 发展历程 - 2005 - 2010年为萌芽期,国外品牌引入概念,认知度低,少数中国企业尝试生产但技术质量参差不齐 [12][13] - 2011 - 2015年为启动期,电商兴起,销量增长,品牌增多,监管加强 [12][14] - 2016 - 2024年为高速发展期,“宅经济”推动需求扩大,技术创新,产品细分,监管加强,无痛、强效、智能成趋势 [12][16] 产业链分析 上游 - 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包括光学和电子元件,激光器行业出口额创新高,LED灯行业产值下降 [20][23][24] 中游 -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Ulike蓝宝石冰点技术提升效果和体验,行业集中度高,Ulike占据近45%市场份额 [27][28] 下游 - 女性消费者主导,男性需求上升,电商平台销量和销售额增长,市场扩大 [31][32] 行业规模 - 2019 - 2023年市场规模从40.11亿增长至56.16亿,年复合增长率8.78%,预计2024 - 2028年从58.70亿增长至75.50亿,年复合增长率6.50% [33] - 历史增长因生活水平和审美意识提高,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34][35] - 未来增长因社交媒体发展和电商平台普及 [36][38] 政策梳理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政策对行业强监管,提升准入门槛,保障消费者安全,促进行业专业化和规范化 [40][43] 竞争格局 - 行业分三个梯队,Ulike等为第一梯队,奥克斯、极萌等为第二梯队,小猫安妮、乐芙茵等为第三梯队 [44] - 头部企业领先,价格竞争力强,各企业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有差异,头部企业技术投入大,产品性能优越 [45][46][47] 上市公司速览 - 杭州由莱科技有限公司存续,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医疗器械经营和生产等 [50]
现场直击!河北首家“胖东来版”超市→
搜狐财经· 2025-06-11 17:48
零售业态创新 - 石家庄零售业迎来首家永辉版"胖东来",永辉超市长安万达广场店焕新开业,成为河北省首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 [1] - 石家庄获评全国首批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后,零售业开展创新提升的实质性举措之一 [1] - 石家庄目前共有6家连锁超市门店,永辉超市长安万达广场店是首家完成胖东来调改的门店,其他门店也有转型品质零售的意向 [8] 商品结构调整 - 近半数低效商品被下架,新增商品品类近万个,烘焙、熟食等鲜食比例跃升至近20% [3] - 调整后的商品结构接近胖东来的80%左右,食用百货类新增商品占比达47.1%,进口商品占比近20%,现制现售商品比例放大至20%左右 [3] - 生鲜区引入"全国鲜味儿"和"燕赵风味",产地直送门店的模式为当地供应链带来创新 [5] 服务与体验升级 - 环岛水果区提供鲜榨果汁、鲜切水果、椰奶冻等产品,标注糖分并实施"鲜度管理"(超过4小时打八折、超过6小时打六折、超过8小时下架) [7] - 卖场设置贴心细节:防刺手套、防冻手套、现场鲜切服务、打氧清洗、杀鱼服务、免费切丝绞肉等 [7] - 生鲜区配备洗手池,配有自动出水的感应龙头、擦手纸、湿巾、干手器等 [8]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石家庄已出现骏弘生鲜超市、喜事多等学习全球优秀商超的零售新业态 [10] - 未来山姆会员店、盒马鲜生、京东七鲜等将相继落地,通过场景化改造、品质化供给、数字化赋能、供应链提升等多项举措加速零售业态创新 [10]
福建生鲜之王,狂飙3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15:40
公司概况 - 朴朴超市由陈兴文于2016年创立,目前已在9个城市运营,拥有6万多名员工[2] - 公司2024年实现年度盈利,结束8年亏损[3] - 年营收达300亿元,超过叮咚买菜,接近美团旗下小象超市[1] 商业模式 - 采用高密度前置仓模式,全国布局400多个前置仓,单仓面积达800-1000平方米,SKU达6000-8000个[6][12] - 单仓日均出货量超3000单,部分前置仓日均单量达4000单[8][9] - 履约费用率仅17.5%,低于叮咚买菜的22.9%[11] 区域策略 - 聚焦核心城市高密度布仓,福州、厦门渗透率达70%,客单价稳定在80元[12][14] - 提供特色服务如配送员帮顾客丢垃圾,提升用户体验[13] - 在大本营福州年销售额超100亿元,力压永辉超市,逼退盒马和叮咚买菜[14] 运营优化 - 调整产品结构,自有品牌SKU超750个,年销售额达50亿元[21] - 生鲜品类占比从60%降至50%,计划进一步降至45%[24] - 2024年毛利率达22.5%,实现首次盈利[24] 竞争环境 - 生鲜电商行业向头部集中,形成小象超市、朴朴超市、叮咚买菜三强格局[4] - 在广州面临小象超市激烈竞争,后者采用相似的大仓模式[25] - 部分城市配送时效下降,30分钟准时率仅67%[27] 扩张计划 - 计划通过IPO募资进行全国扩张[28] - 扩张节奏谨慎,创立三年后才进入广深,2021年一年新增三城后放缓至每年一城[29] - 2025年计划新增泉州为第10个运营城市[29]
又有40+曾经的“排队王”撑不住了...
36氪· 2025-06-11 10:26
零售行业闭店潮 - 零售、餐饮成为品牌关店重灾区,线下商超、服饰、咖啡茶饮尤为严重,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品牌集中[4] - 一季度超20个零售品牌关闭门店,涉及商超、服饰、奢侈品、二次元等业态[4] - 永辉超市一季度门店数量同比减少273家,2025年计划关闭200-350家效益不佳门店[9] - 沃尔玛过去五年中国卖场门店总数减少123家,2026财年一季度期末门店数为280家[6] - 奢侈品品牌如Lanvin、Tiffany & Co、Bottega Veneta等在中国密集关闭高端商场门店[6][12] 超市行业调整 - 永辉超市、沃尔玛、华润万家等超20家超市品牌一季度均有闭店动作[7] - 超市行业引入"胖东来模式"进行门店调改,永辉已完成100家门店调改,计划2025年调改200家[9] - 物美超市首家调改门店3月在北京开业,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30家店铺调改[9] - 步步高超市调改后成效显著,长沙梅溪湖店日均销售额增长7倍[9] 奢侈品市场变化 - 71%年轻消费者愿为"独特设计"与"工艺传承"支付溢价,而非显性标识[13] - Z世代消费者更看重"情感价值"与"长期主义",追求产品的情感共鸣与文化内涵[13] - Gucci推进全球店铺网络优化计划,中国市场也在动态调整重点市场及升级重点店铺[11] 服饰零售现状 - Inditex集团旗下Oysho撤出北京,内地门店仅剩一家[14] - Zara一个月内关闭中国4家门店,内地门店从2018年183家减少至70家[14] - 外资品牌对中国市场理解和适应滞后,在全方位竞争中处于劣势[14] 二次元/潮玩行业 - 1-3月32家连锁二次元/潮玩品牌闭店,潮玩星球闭店最多达13家[16] - 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从盲目扩张迅速转向退热收缩期[16] - 独立门店与腰尾部连锁品牌面临倒闭潮[16] 餐饮行业调整 - 一季度近20家连锁餐饮品牌有闭店动作,涉及火锅、咖啡、茶饮等业态[17] - 一哥澳门豆捞广州仅剩1家门店,湊湊2024年关店73家[19] - 西贝子品牌腾格里蒙古山羊火锅运营不足半年便退场[19] 日料市场变化 - 山葵家·创意料理、小锄匠寿喜烧、名朗创意料理等日料品牌大规模闭店[24] - 消费者对日料"祛魅",需求向多元化、个性化转变[24] - 日本核污水排放引发消费者对日料食品安全担忧[24] 咖啡茶饮行业 - Seesaw咖啡存续门店不足50家,星巴克关闭多家一线城市门店[26] - 喜茶近90天关停门店146家,日均撤店近2家[27] - 头部品牌优化门店布局,关闭低效门店,提升单店运营效率[27] 生活服务及文体娱 - 威尔士健身关闭广州、成都、上海多家门店[29] - 茑屋书店多地门店相继闭店,单店存活期均未超过3年[30] - 德信影城30家门店中9家关闭,占比超30%[32]
叶国富又要收获IPO了?
搜狐财经· 2025-06-11 09:33
分拆上市计划 - 公司正在对TOP TOY品牌潮流玩具业务潜在分拆上市可能性进行初步评估 旨在优化股东价值 [1] - 分拆计划仍处于初步阶段 具体IPO时间、地点等细节尚未确定 需视市场条件而定 [1] - 2022年创始人叶国富提出目标 希望3年内实现TOP TOY单独上市 当前时间点为2025年6月 距离目标仅剩1个月 [3][4] 业务表现与市场定位 - TOP TOY品牌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4.71%至9.84亿元 GMV同比增长41.04%至11.48亿元 [3] - 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58.9% 净新增门店数量同比增加120家 显示业务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3] - 品牌创立于2020年12月 定位潮流玩具集合店 是公司对潮玩市场的战略布局 [2] 资本运作动态 - 公司考虑在IPO前为TOP TOY引入主权财富基金等战略投资者 为分拆创造有利条件 [4] - 行业估值参考显示 泡泡玛特市值达3200亿港元 布鲁可市值400亿港元 预示TOP TOY分拆后估值有提升空间 [3] - 若分拆成功 将成为创始人叶国富继名创优品、永辉超市后第三家上市公司 [5] 市场传闻与机构参与 - 传闻称摩根大通和瑞银集团可能为香港IPO提供服务 但公司未在公告中确认该信息 [1]
从胖东来调改永辉,看商超如何做好商品差异化?
搜狐财经· 2025-06-10 23:4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零售行业存在"千店一面、千店同品"的同质化问题,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变化[2] - 外资零售进入带来现代零售形式推动行业快速发展,但竞争加剧导致差异化不足[2] - 胖东来调改的步步高、永辉、合力等超市通过改变门店形象和商品结构实现业绩显著提升[2][3] 差异化经营的核心 - 零售企业竞争力主要来自差异化市场定位、门店运营和商品结构[2] - 商品差异化是核心,顾客选择门店主要指向商品[3] - 调改企业淘汰90%原有商品,大量引入胖东来自有品牌和供应链商品[3] 中国零售市场特点 - 中国是全球消费品制造大国,具备差异化打造条件[4] - 消费品行业快速发展催生新品类、新品牌,但零售商超仍陷"千店同品"困境[4] - 山东莱州莱丰网通过放弃一线品牌和供应商模式,建立差异化商品体系实现千万级单店年销售[8][9] 差异化商品打造方向 - 方向一:打破传统供应商模式,建立独立采购体系实现"人无我有"[5][6] - 方向二:发展自有品牌,盒马NB和胖东来模式显示需强化商品与品牌能力[10][12] - 自有品牌需结合定位联合研发,形成差异化商品与价格优势[12] 自有品牌成功要素 - 自有品牌重点在"品牌"而非"自有",需提升市场认知和消费者接受度[13] - 盒马通过全程公关传播体系,胖东来依托三大超级IP(于东来、品牌、商品网红属性)实现爆品效应[14] - 新传播体系是商超经营迫切需求,需整合传播与商品经营[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