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vidia
icon
搜索文档
英伟达抢先微软、苹果突破4万亿美元市值,黄仁勋还是不愿放弃中国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7-10 15:32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 英伟达盘中股价最高触及164.285美元,总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公司 [2] - 英伟达最新市值3.97万亿美元,仍是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全天成交额高达近300亿美元 [2] - 英伟达从1万亿美元到4万亿美元仅用两年时间,这一速度无公司能及 [3][6] - 英伟达过去五年增长近15倍,推动创始人黄仁勋身家暴涨至1420亿美元,全球富豪排名第十 [7] 全球科技巨头市值对比 - 全球仅有三家公司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第二名为微软(3.74万亿美元),第三名是苹果(3.15万亿美元) [3] - 苹果市值在2018年8月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22年1月成为全球首家市值3万亿美元公司 [6] - 微软2019年4月成为第二家市值破万亿美元的公司,去年1月才首次站上3万亿美元 [6] 英伟达业务发展 - 英伟达2023年6月市值首次破1万亿美元,去年2月突破2万亿美元,6月突破3万亿美元 [5] - 英伟达业务增长强劲,Blackwell架构芯片快速放量,股价较4月低点反弹上涨88% [5] - 英伟达员工约3.6万名,相当于人均创造出超1.1亿美元的市值 [5] - 华尔街分析师给出175.97美元的平均目标价,Loop Capital分析师将目标价上调至250美元 [7] 中国市场战略 - 英伟达将首次亮相并参展今年第三届链博会,凸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2] - 黄仁勋计划出席北京国际供应链博览会,展示专为中国设计的Blackwell RTX Pro 6000芯片改进版 [8][9][10] - 英伟达2025财年中国市场贡献收入171亿美元,占比13%,2026财年第一财季下滑至12.5% [12] - 黄仁勋预计中国AI市场规模明年将达500亿美元,长期看好中国市场 [12] 中国市场竞争格局 - 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四年前的95%下降至50%,失去的市场由华为、寒武纪等国产厂商填补 [13] - 中国AI服务器市场外购英伟达芯片比例预计从2024年约63%下降至今年约42% [13] - 摩根士丹利预计2027年中国人工智能GPU的自给率将达到82% [13] - 国产GPU芯片厂商推出兼容英伟达CUDA生态的软件架构,加速本土芯片应用 [13]
“AI信仰”震撼全世界! 英伟达(NVDA.US)市值创世界之巅 扬帆起航冲5万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10 15:14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 英伟达股价周三上涨近3%至164 42美元历史新高 市值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 收盘达3 98万亿美元 [1] - 公司自4月低点反弹超70% 2023年初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000% 占标普500指数权重达7 5% [2] - 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达4万亿美元企业 远超微软3 7万亿和苹果3 1万亿美元 [12] AI算力需求驱动增长 - 四大科技巨头(微软 Meta 亚马逊 Alphabet)下财年AI资本支出预计达3500亿美元 同比增35% 贡献英伟达40%营收 [6] - 云基础设施AI软件占企业AI预算首位 推动亚马逊 微软等云巨头AI算力需求激增 [8] - 机构预测2028年AI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5630亿美元 主权AI需求超预期 [10] 财务与市场表现 - 预期市盈率约33x 低于十年平均水平 显示估值仍有上行空间 [9] - 华尔街近90%分析师给予买入评级 花旗将目标价上调至190美元 [10] - Loop Capital预测市值或达6万亿美元 大幅上调目标价至250美元 [18] 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在AI训练/推理领域占据80%-90%市场份额 建立GPU+CUDA生态护城河 [18] - Blackwell系列芯片预计创销售纪录 推动AI基础设施市场指数级增长 [17] - 被华尔街称为"新时代的黄金和石油" 参与几乎所有主权AI基础设施建设 [10][18] 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 - 纳斯达克100指数持续创新高 七大科技巨头(含英伟达)驱动美股长期牛市 [5] - 尽管面临对华芯片出口限制 但AI芯片需求仍呈现井喷式扩张 [7] - Anthropic预测2027年AI大模型将自动化多数白领工作 推理端需求潜力巨大 [17]
英伟达支持的Perplexity推出AI智能体浏览器Comet
环球网资讯· 2025-07-10 14:45
公司动态 - Perplexity AI推出AI驱动网络浏览器Comet 挑战谷歌在浏览器领域的主导地位 [1] - Comet能将整个浏览会话转化为单一无缝的交互过程 简化复杂工作流程为流畅对话 [3] - Comet提供统一界面 支持提问、执行任务和开展研究 配备Comet助手实现比较产品、总结内容、预订会议等功能 [3] - Comet保持完整上下文执行工作流程 使研究如同对话般自然 例如比较保险计划或辅助投资决策 [3] - 用户数据仅存储在本地浏览器 不会被用于模型训练 [3] - Comet从7月9日起向Perplexity Max订阅用户开放 夏季将逐步向候补名单用户开放仅限邀请的访问权限 新用户可获得邀请名额与他人分享 [3] 行业趋势 - AI在搜索及浏览器领域应用持续推进 [3] - 微软支持的OpenAI去年为ChatGPT添加搜索引擎功能 近期已向所有用户开放该服务 [3] - 谷歌去年推出名为"AI概览"的AI驱动搜索功能 [3] - OpenAI将在近期推出自家AI浏览器 [3]
英伟达吹响牛市号角,市场风向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7-10 14:39
市场对于特朗普式的"关税吓唬"开始脱敏。 7月9日,尽管特朗普宣布对巴西进口征收50%的关税,并向其他小型贸易伙伴发出关税通知,美股却在 科技股的带动下延续强势表现。 AI芯片供应商英伟达(NVDA.US)第2季开始发力,在接连超越苹果(AAPL.US)和微软 (MSFT.US)后,英伟达再与自己角力,连创新高后,其市值于7月9日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收市涨 1.80%,报162.88美元,市值3.97万亿美元。 美债整体走高,债息下降,其中美国10年期债券息率下跌6个基点,至4.34%,也有利于美股表现。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最新发布的会议纪要偏"鹰",只有少数成员认为关税会对物价产生一次性影响,但 不会影响更长远的通胀预期,但大部分成员依然认为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因此,美联储对于接下来的货币政策走向出现了分歧,但大致上分为三个阵营:1)7月份议息会议降 息;2)全年维持利率不变;3)7月不降息,但今年剩余时间仍会降息。第三阵营占主流。 那么,市场怎么看? 见下图,CME美联储观察显示,今年内降息50个基点的预期占主流,占了42.91%,与公布议息纪要前 一日的比例相若,不过降息75个基点的 ...
送腾讯、英伟达股票还返现?香港券商“揽客大战”升级,“转会”最高奖励5万港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12:32
港股券商竞争加剧 - 多家香港券商推出优惠活动吸引新客户或"转会"客户,包括赠送腾讯控股股票(价值近5万港元)、英伟达股票或现金奖励[1] - 耀才证券推出16项优惠活动,新开户送20股盈富基金(价值约500港元)或10股汇丰控股(价值近1000港元),需满足入金10000港元并保持90天或完成佣金超过2000港元等条件[3] - "转会"至耀才证券有机会获得100股腾讯股票(价值约50000港元),需首次存入股票价值超过5000万港元并在一定期限内交易超过25次[3] 券商具体优惠方案 - 耀才证券根据首次存入股票价值提供不同数量腾讯股票奖励,从5万港元送2股到5000万港元送100股,对应交易次数从2次到25次不等[4] - 耀才证券开立美股账户送两股曼联股票(价值超过30美元),介绍亲友开户最高奖励6888港元[4] - 致富证券"迎新"奖赏最高3000港元,开户入金超过100万港元并留存60日送价值600港元的英伟达股票[5] - 致富证券"转会"奖励根据资金量从100元到2000港元不等[7] - 富途证券"转会"奖励最高7128港元,包括400美元美股佣金卡或4000港元股票现金卡,需转入资金超过1000万港元[8] 香港券商股表现 - 今年以来已有6只香港券商股股价翻倍[11] -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累计涨幅超过420%,耀才证券涨幅超380%,威华达控股涨幅229.34%,胜利证券涨幅198.41%[12] - 耀才证券股价暴涨与蚂蚁集团以每股3.28港元价格发起要约收购其50.55%控股权有关[13]
英伟达4万亿算力帝国 刷新科技历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2:25
市值里程碑 - 英伟达市值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此规模的企业,与2024年日本GDP相当 [1] - 当前全球市值超3万亿美元的公司仅三家:英伟达(3.97万亿)、微软(3.75万亿)、苹果(3.14万亿) [1] - 从1万亿到4万亿美元仅用两年时间:2023年6月突破1万亿,2024年3月达2万亿,6月达3万亿,2025年7月突破4万亿 [1][2] 业绩表现 - 2026财年Q1营收440.6亿美元(同比+69%),GAAP净利润187.8亿美元(同比+26%),Non-GAAP每股收益0.81美元(同比+33%) [2]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391亿美元(同比+73%),占总营收89% [4] - 2023-2024年营收增长率达125%,显著高于其他Fabless公司约20%的增速 [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Blackwell系列芯片加速量产:GB200二季度已量产,GB300计划四季度量产 [3] - 预计2025年Q3 GB200机架出货量达10000台,Q4 GB300出货数千台 [3] - AI服务器芯片市占率约70%,远超AMD的8% [3] - 从Hopper向Blackwell系列转换推动AI服务器产值提升,预计2025年AI服务器产值达30亿美元(同比+46%) [4] 战略布局 - 公司定位从芯片制造商转向AI基础设施企业(AI Infra) [5] - 重点布局三大方向:生成式AI、代理AI(Agentic AI)和物理AI(Physical AI) [6] - 推进"十年AI基础设施建设周期",看好机器人(通用机器人产业化)和自动驾驶领域 [6] - 加速主权AI建设,拓展政府与超大规模合作项目以抵消出口管制影响 [7] 行业地位 - 公司带动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长,2024年行业增长主要来自英伟达 [2] - 建立完整算力范式:GPU并行运算+CUDA生态+联接技术+算法软件 [5] - 在高端AI芯片性能方面仍保持领先地位,但面临AMD、谷歌、亚马逊等竞争者挑战 [8]
英伟达成为首个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企业
36氪· 2025-07-10 12:05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 英伟达市值在7月9日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企业 [1] - 当日股价最高上涨3%至164美元区间,收盘上涨2%至162美元以上,收盘市值超过苹果此前创下的3.915万亿美元纪录 [2] - 英伟达从1万亿美元到4万亿美元仅用约一年时间,创下全球最快纪录 [2] 英伟达增长驱动因素 - AI半导体需求持续扩大,公司预计2025年5-7月销售额同比增长50% [2] - 微软、Meta等科技巨头持续加大AI投资,推动对高性能半导体的强劲需求 [2] - 全球数据中心年度投资预计到2028年将超过1万亿美元 [3] - 公司凭借易用的软件平台吸引开发者,有望持续受益于AI投资热潮 [3]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AI企业DeepSeek崛起曾导致英伟达股价暴跌,但实际需求仍在增长 [2] - AMD推出低价替代产品,谷歌、亚马逊积极开发自有半导体以减少依赖 [3] - 华为在中国市场开发自主AI半导体,长期可能成为强劲竞争对手 [1][3] - 微软市值达3.7万亿美元逼近英伟达,苹果因AI进展缓慢增长乏力 [5] 监管与市场影响 - 美国政府监管限制英伟达在中国销售先进AI半导体 [1] - 尽管中国销售额减少,但美国和中东等新兴市场需求支撑公司发展 [3]
唯一规模超百亿的人工智能ETF(159819)年内日均成交额近6亿;AI巨头英伟达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达4万亿美元的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7-10 11:44
市场表现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930713)跌0.58%,权重股中际旭创跌1.2%,海康威视跌0.3%,新易盛跌3.0%,韦尔股份跌0.1%,科大讯飞跌0.3% [1] - 部分成分股逆势上涨,广电运通涨6.1%,恒玄科技涨0.8%,深桑达A涨0.6%,浪潮信息涨0.6%,芯原股份涨0.5% [1]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近一年年化涨幅超过30% [1] - 英伟达股价创历史新高,市值达4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28万亿),反映市场对其AI芯片需求激增的乐观预期 [1] 产品与资金 - 人工智能ETF(159819)最新规模164.43亿元,居同类第一且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ETF [1] - 该ETF年内日均成交额近6亿,日均换手率超4%,流动性表现突出 [1] - 采用低费率结构,管理费0.15%/年,托管费0.05%/年,显著低于同类基金 [3] - 场外联接A类012733、C类012734提供多样化投资选择 [5] 行业前景 - AI技术变革将带来应用侧广阔机会,国产大模型进步缩小与国际TOP模型差距,Tokens价格持续下降 [2] - 政策导向与MCP等技术协议推动,2025年或成AI应用爆发元年 [2]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覆盖AI全产业链:基础层(半导体、算力硬件)、技术层(算法与软件开发)、应用层(智能终端与行业解决方案) [2]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际旭创(6.729%)、新易盛(6.542%)、寒武纪(6.516%)、科大讯飞(5.745%)、海康威视(5.315%)等 [2] 关联产品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提供差异化投资工具 [6]
英伟达成首家市值超4万亿美元公司,通信ETF(515880)光模块占比近30%,深度受益于海外映射逻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11:07
美股科技股表现 - 隔夜美股大型科技股集体上涨 英伟达收涨1.8% 盘中一度涨超2%至164美元 总市值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 [1] - 英伟达股价上涨或受益于算力领域业绩爆发 过去三年营收从2024财年约270亿美元飙升至2025财年1305亿美元 预计2026财年营收接近2000亿美元 [1] 算力产业链发展 - 英伟达在AI算力基础设施中依赖高速光模块(如800G 1.6T)和光电共封装(CPO)技术 中国通信板块龙头公司是核心供应商 [1] - 海外算力行情持续景气 国产算力产业链有望深度受益于海外映射逻辑 [1] - 中国光模块企业占据全球60%以上市场份额 国内外算力资本高增有利于A股光通信板块业绩改善 [1] 云厂商资本开支 - 人工智能军备竞赛持续 国内外云厂商在AI方面投入高增 2025年微软 谷歌等云厂商资本开支同比增超30% [1] - 国内阿里 腾讯资本开支预期超1200亿元 800亿元 资本开支中大部分资金将用于AI基建 [1] 光模块行业趋势 - 光模块可靠性要求提高 迭代周期缩短 行业技术门槛显著提升 头部厂商产品优势进一步凸显 [2] - 头部云厂商2025年资本开支展望乐观 海外算力高速发展 英伟达GB300正式出货 AI发展推动大型数据中心建设 拉动光器件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2] 相关ETF产品 - 通信ETF(515880)跟踪通信设备指数 光模块占比近30% 位于市场同类产品前列 有望深度受益于海外映射逻辑 [2]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159388)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 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 该ETF为20cm标的 弹性更大 [2]
英伟达突破4万亿美元市值,A股算力板块走强,长芯博创涨超10%
金融界· 2025-07-10 10:32
算力硬件板块表现 - 算力硬件板块延续强劲走势 长芯博创股价飙升超过10% 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铭普光磁封涨停板 新亚电子 鹏鼎控股涨幅均超过5% 罗博特科 德科立 神宇股份 瑞可达等个股紧随其后 [1] - CPO 铜缆等算力硬件概念股再度展现强势表现 英伟达股价上涨1.8% 连续刷新历史新高 该公司总市值在盘中交易时段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关口 成为全球首家达到此市值水平的企业 [1] - 英伟达市值规模已超越英国 法国 德国等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总值 自今年4月份触及低点以来 英伟达股价累计涨幅接近90% 投行机构预测该公司市值有望在未来18个月内攀升至5万亿美元 [1] 国内算力硬件产业链 - 国内算力硬件产业链受到海外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明显 光模块 PCB 服务器等相关概念股近期表现突出 相关ETF产品同样获得资金青睐 5G通信ETF自6月以来涨幅接近20% [1] - 长芯博创作为算力硬件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其技术实力不断增强 公司在硅光技术 高速光电子集成等前沿领域持续加大投入 800G硅光模块和共封装光学相关产品开发进度加快 2025年首代CPO产品已成功推出 [1] - 公司通过收购长芯盛股权 实现产业链垂直整合布局 海外生产基地的投产运营 有效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 在AI服务器 数据中心等应用场景中 公司产品获得客户认可 [2] 算力需求与行业前景 - 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为相关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随着AI技术应用范围扩大 对高性能计算设备的需求保持旺盛态势 光通信 高速连接等核心器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