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G硅光模块
搜索文档
立讯精密(002475.SZ):公司800G硅光模块实现量产
格隆汇· 2025-11-11 14:59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800G硅光模块已实现量产 [1] - 1 6T产品正在进行客户验证 [1] - 对后续5纳米产品已展开布局 [1] - 在LRO/LPO等关键技术上进行了早期探索 [1]
立讯精密:公司800G硅光模块实现量产,1.6T产品正进行客户验证,同时对后续5纳米产品也已展开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12:16
公司技术进展 - 公司800G硅光模块已实现量产 [2] - 1.6T硅光模块产品正在进行客户验证 [2] - 对后续5纳米产品已展开布局 [2] - 在LRO/LPO等关键技术上进行了早期探索 [2]
立讯精密:800G硅光模块实现量产,1.6T产品正进行客户验证
新浪财经· 2025-11-11 12:04
产品技术进展 - 800G硅光模块已实现量产 [1] - 1.6T产品目前正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1] - 对后续5纳米产品已展开布局 [1] - 在LRO/LPO等关键技术上进行了早期探索 [1]
立讯精密:公司液冷解决方案已从前瞻布局转向规模化商用阶段
第一财经· 2025-11-11 12:01
液冷解决方案 - 公司液冷解决方案已从前瞻布局转向规模化商用阶段 [1] 光模块产品进展 - 公司800G硅光模块实现量产 [1] - 1 6T产品正进行客户验证 [1] - 对后续5纳米产品也已展开布局 [1] 关键技术探索 - 公司在LRO/LPO等关键技术上进行了早期的探索 [1]
立讯精密(002475):研发转化构筑护城河,三大板块协同与全球化共铸高增长
国投证券· 2025-10-31 20:10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A” [5] - 评级为“维持评级” [5] - 6个月目标价为79.52元,相较于2025年10月30日股价65.04元,存在约22.2%的上涨空间 [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构筑技术护城河,研发转化驱动价值,从消费电子向AI服务器产业链和汽车电子领域成功拓展 [2] - 业绩增长受益于AI算力基建与汽车智能化两大高景气赛道,形成AI算力、汽车电子与消费电子三大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 [3] - 全球产能布局有效对冲地缘政治风险并满足客户对供应链韧性的需求,为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3] 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964.11亿元,同比增长31.03%;归母净利润48.74亿元,同比增长32.49% [1]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支出81.70亿元,同比增长16.77% [2] - 基于2025年第三季度强劲表现,预计公司2025年全年收入将达3,252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66亿元 [9] 业务与技术亮点 - 在AI服务器领域实现关键突破,224G高速线缆与800G硅光模块已量产,448G产品预研中,1.6T产品正进行客户验证 [2] - 提供“铜、光、电、热”一体化解决方案,解决算力集群散热瓶颈,该方案在AI算力集群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2][3] - 通过收购Leoni集团完成整合,公司在高端汽车线束市场取得良好发展势头,提升了全球竞争力 [3]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预计达259亿美元,同比增长36.2%,2026年将进一步增至337亿美元,为2024年的1.77倍 [3] - 消费电子业务复苏,iPhone 17量产爬坡及AI硬件需求持续放量,共同驱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3] 财务预测摘要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收入将持续增长,分别为3,252亿元、3,838亿元、4,414亿元 [9][10]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237亿元 [9][10] - 目标价79.52元是基于2026年28倍市盈率的估值 [9]
立讯精密(002475):25Q3保持稳健增势,通信+汽车业务高速发展
国盛证券· 2025-10-31 15:0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5][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三季度业绩实现高速增长,归母净利润超出指引上限,盈利能力改善,消费电子、汽车、通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齐驱并进,其中汽车与通信业务高速发展,开启公司第二成长曲线[1] - AI正重塑产业格局,算力需求从云端向边缘及端侧渗透,公司凭借在精密制造、材料科学、系统集成的积累,将紧握高端制造企业的结构性机遇[9] - 预计公司在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71/230/288亿元,同比增长27.6%/35.0%/24.9%,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21/17倍[9]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25Q1-Q3):实现营收2209.15亿元,同比增长24.69%;归母净利润115.18亿元,同比增长26.92%,超出指引上限(108.9-113.4亿元);毛利率12.15%,同比增长0.43个百分点;净利率5.76%,同比增长0.24个百分点[1] - 2025年第三季度(25Q3):实现营收964.11亿元,同比增长31.03%,环比增长53.73%;归母净利润48.74亿元,同比增长32.49%,环比增长35.36%,超出指引上限(42.4-47.0亿元)[1] - 2025年全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5.18-171.86亿元,同比增长23.59%-28.59%;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8.42-148.10亿元,同比增长18.36%-26.64%[2] - 2025年第四季度(25Q4)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0.00-56.68亿元,同比增长16.5%–32.1%,环比增长2.6%-16.3%[2] 消费电子业务 - 基本盘稳固,受益于iPhone 17系列在中国和美国上市后前10天销量比前代iPhone 16系列同期高出14%,其中标准版预售表现超预期,苹果要求供应链日产量提高约40%[2] - Open AI计划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推出首款消费者设备,有望为公司带来更多业绩增量;消费电子行业迈入由AI驱动的新创新周期[2] - 公司深度绑定大客户,成功导入多个新产品项目,并在AR/VR、消费级3D打印、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持续与客户加深合作[2] - 闻泰业务整合进展顺利,公司在OEM和ODM领域实现了全链条突破,纵向完成“零件-模组-整机”的垂直整合,横向推进客户业务拓展[2] 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 - 电连接:224G高速线缆产品已实现量产,448G产品也已与多家主流客户展开预研工作[3] - 光连接:800G硅光模块实现量产,1.6T产品正进行客户验证,同时对后续5纳米产品、LRO/LPO也已展开布局与探索[3] - 热管理业务预计在2025年实现营收和利润的翻倍增长[3] - 电源管理模块的电源产品已通过北美核心客户认证并进入量产阶段,具备了一次、二次、三次电源供应能力[3] - 公司在数据中心技术积累深厚,提供光、电、热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全球头部CSP厂商及AI服务器客户中份额持续提升,多款高速率、高附加值产品批量交付[3] 汽车业务 - 高压、高速线束方面持续发力,今年陆续实现量产;汽车连接器方面,高压产品稳定供货,低压、高速产品在主流车厂项目中也取得突破[4] - 智能驾舱和智能辅助驾驶领域,除EMS模式项目外,自主研发的产品也获得了头部客户定点,预计在25Q4实现批量供货[4] - 2024年新布局的智能底盘产品线,预计在今年实现营收的0到1突破;动力系统已实现批量稳定供货,并于今年启动JDM合作模式[4] - 当前汽车业务处高速发展爬坡期,为公司开启第二成长曲线;莱尼并入后表现超预期,有望提高整体盈利水平,在控制器及零部件产品出海上贡献较大[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营收预测: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66.69/3955.19/4804.98亿元,同比增长21.5%/21.1%/21.5%[9][11] - 归母净利润预测: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59/230.22/287.59亿元,同比增长27.6%/35.0%/24.9%[9][11] - 每股收益(EPS):预计2025/2026/2027年EPS最新摊薄分别为2.34/3.16/3.95元/股[11] - 估值水平:以2025年10月30日收盘价65.04元计算,对应2025/2026/2027年PE分别为27.8/20.6/16.5倍,PB分别为5.7/4.5/3.6倍[9][11]
龙虎榜 | 爆了!多路游资大佬狂扫立讯精密,章盟主抢筹沃尔核材2.17亿元
格隆汇· 2025-09-12 08:3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强势反弹 创业板指涨超5%再创年内新高[1] - 沪深两市成交额2.44万亿元 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1] - 市场热点聚焦在CPO、PCB、液冷服务器板块 贵金属、油气、旅游等板块跌幅居前[1] - 共87股涨停 连板股总数11只 14股封板未遂 封板率为86%[3] 龙虎榜资金流向 - 龙虎榜单日净买入额前三为立讯精密6.87亿元、沃尔核材6.36亿元、香农芯创4.02亿元[4] - 龙虎榜单日净卖出额前三为华工科技2.03亿元、三维通信1.98亿元、天际股份1.42亿元[5] - 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额前三为东山精密2.38亿元、北方长龙1.02亿元、三维通信5513.96万元[5] - 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额前三为海光信息4.38亿元、立讯精密4.20亿元、华工科技1.24亿元[5] - 沪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最大为上海电力2.49亿元[13] - 深股通专用席位净卖出最大为华工科技2.41亿元[14] 重点个股表现 - 立讯精密涨停 换手率3.93% 成交额143.06亿元 振幅13.74% 机构净卖出4.20亿元 深股通净卖出5143.04万元 营业部净买入11.59亿元[5] - 沃尔核材涨停 换手率18.37% 成交额52.72亿元 振幅11.65% 机构净卖出2452.81万元 深股通净买入1.89亿元 营业部净买入4.71亿元[9] - 香农芯创涨停 换手率12.89% 成交额33.91亿元 振幅22.09% 机构净买入1984.02万元 深股通净卖出5449.55万元 营业部净买入4.36亿元[10] - 东山精密涨停 换手率6.40% 成交额68.95亿元 振幅5.91% 机构净买入2.38亿元 深股通净卖出1.82亿元 营业部净买入2.36亿元[11] - 华工科技涨停 换手率9.59% 成交额67.63亿元 振幅7.07% 机构净卖出1.24亿元 深股通净卖出2.41亿元 营业部净买入1.61亿元[12] 个股基本面亮点 - 立讯精密800G硅光模块已量产 1.6T产品客户验证中 224G高速铜缆量产 液冷业务预计2025年营收利润翻倍[5] - 立讯精密汽车业务H1营收86.58亿元 同比增长82.07% 2025Q4起多款产品将量产[6] - 立讯精密2025H1营收1245.03亿元 同比增长20.18% 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 同比增长23.13%[6] - 沃尔核材224G单通道高速通信线稳定量产并批量交付 2024年高速通信线整体营收位居国内同行业首位[9] - 沃尔核材2025H1营收39.45亿元 同比增长27.46% 归母净利5.58亿元 同比增长33.06%[9] - 香农芯创上半年营收171.23亿元 同比增长119.35% 归母净利润1.58亿元 同比增长0.95%[10] - 香农芯创自主品牌"海普存储"已完成企业级DDR4、DDR5、Gen4 eSSD的研发试产[10] 游资操作动向 - 章盟主净买入沃尔核材2.17亿元[16] - 中山东路净买入立讯精密3.05亿元[15] - 小鳄鱼净买入立讯精密2亿元[16] - 涪陵广场路净买入香农芯创1.35亿元[16] - T王净买入二六三9715万元 净卖出沃尔核材1563万元[15] - 炒股养家净买入沃尔核材8699万元 净卖出青山纸业1418万元[15]
芯片+阿里概念:最正宗的12家公司(附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9-08 05:36
行业背景 - 2025年科技产业迎来历史性转折点[1] - 阿里巴巴以千亿级AI投入重构全球算力产业链 自研AI芯片突破标志中国硬件领域崛起[2] - 阿里云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6%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2] - 美国对英伟达等企业出口管制加速国产芯片替代进程 为本土企业创造千亿级市场空间[3] 旋极信息 - 拟3亿元收购浙江曲速13.23%股权 后者专注类GPU芯片研发[5] - 曲速VPU821芯片具备低延迟低功耗特性 已量产应用于数据中心[5] - 下一代AI芯片聚焦大模型推理场景 切入政务金融机器人领域[5] 全志科技 - 作为阿里玄铁优选伙伴 联合开发全球首款量产RISC-V架构应用处理器D1[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37亿元同比增长25.82% 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35.36%[6] - 车载信息娱乐芯片通过运营商入库认证 工业控制领域easy系列PLC控制器成为头部客户核心平台[6] 光迅科技 - 全球唯二具备800G硅光模块量产能力 良率超95% 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30%[7] - 获字节跳动25亿元订单 北美云厂商订单占比超60%[7] - 1.6T硅光芯片计划2025年下半年量产 功耗降低30%[7] 利扬芯片 - 覆盖高算力汽车电子卫星通讯等领域测试服务 晶圆磨切业务营收同比激增111.61%[8] - 与叠铖合作开发全天候超宽光谱叠层图像传感芯片 预计2025年下半年上车试验[9] - 完成数千种芯片型号量产测试 拥有大量测试数据及专利[9] 华胜天成 - 作为华为昇腾芯片核心合作伙伴 参与天津河北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10] - 持有泰凌微9.92%股权 后者为物联网无线连接芯片设计公司[10] - 阶段涨幅达156%[10] 翠微股份 - 通过子公司持有北京芯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股权 后者专注终端安全芯片研发[11] - 依托商业场景探索芯片在支付安全物联网领域应用[11] 东软载波 - 拥有从窄带低速到宽带高速全系列载波通信芯片 覆盖智能电网智能家居场景[12] - 与阿里云合作开发边缘计算芯片 切入工业物联网领域[12] 奥比中光-UW - 自研MX系列深度引擎芯片 实现3D视觉模组国产化替代[13] - 与阿里合作开发机器人视觉芯片 覆盖物流服务机器人领域[13] 翱捷科技-U - 5G基带芯片ASR1900实现量产 支持R16标准[14] - 与阿里平头哥联合开发低功耗物联网芯片 切入智能穿戴设备市场[14] 英唐智控 - 收购上海芯石半导体 切入功率半导体领域[15] - 为阿里云提供服务器电源管理芯片解决方案[15] 诚迈科技 - 与阿里平头哥联合开发RISC-V架构操作系统适配方案[16] - 为全志科技瑞芯微等企业提供芯片驱动开发服务[16] 青鸟消防 - 将AI芯片应用于智能火灾预警系统 误报率降低至0.1%[17] - 与阿里云合作开发城市级消防物联网平台[17]
泉果基金调研立讯精密,“垂直整合+场景创新”双轮驱动不断拓展成长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9-04 10:58
泉果基金调研立讯精密核心观点 - 泉果基金于2025年8月27日至28日调研立讯精密 重点关注公司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及全球化布局战略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5.03亿元(同比增长20.18%) 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 消费电子 通讯和汽车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显著增长 [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5.03亿元 同比增长20.18% 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 同比增长23.13% [2] - 毛利率11.6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主要受汇率波动及产能调整影响 但通过效率优化部分抵消压力 [7] - 净利润率5.86%(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ROE 9.13%(同比基本持平) [7][8][9]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16.58亿元 同比减少40.58亿元 主要受季节性付款波动影响 第二季度已恢复正常现金流+50.3亿元 [9] - 资本支出95.28亿元(同比增加36.78亿元) 主要用于海外厂房扩建及新产品线投资 [9] 消费电子业务 - 营收977.99亿元 同比增长14.32% 占整体营收主要部分 [3] - 通过"垂直整合+场景创新"战略 完成"零件-模组-整机"全链条突破 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3] 通讯与数据中心业务 - 通讯互联产品营收110.98亿元 同比增长48.65% [4] - 电连接领域:224G高速线缆量产 448G产品处于预研阶段 [4] - 光连接领域:800G硅光模块量产 1.6T产品客户验证中 5纳米技术早期布局 [4] - 热管理业务预计2025年营收利润翻倍增长 电源模块通过北美客户认证并量产 [4] - 数据中心收入增长约60%来自高速电连接产品 40%来自电源与散热解决方案 [22] 汽车业务 - 营收86.58亿元 同比增长82.07% 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5] - 线束领域:高压/高速线束获多个新项目定点 2025年实现量产 [5] - 智能驾舱与辅助驾驶:自主研发产品获头部客户定点 预计2025年Q4批量供货 [5] - 智能底盘产品线2025年实现零突破 动力系统稳定供货并启动JDM合作 [5] 全球化与产能布局 - 全球生产基地覆盖越南 马来西亚 印尼 泰国 墨西哥 罗马尼亚等地 [6] - 印度产能以满足本地中低端需求为主 战略意义在于响应客户本地化需求 [23] - 关税政策影响有限 因全球产能布局完整覆盖消费电子 汽车及数据中心领域 [15] 并购整合进展 - 莱尼整合后经营风险小 团队潜力超预期 预计提前完成盈利目标 [12] - 闻泰系统集成业务效益超预期 家电定点项目增加2-3倍 菲律宾产能扩张配合客户需求 [17] - 闻泰资产交割基本完成 通过智能制造赋能提升工厂效率与良率 [18][19] 技术研发与创新 - AI数据中心业务受益于大模型算力需求 公司在高速铜连接领域成为技术引领者 [11] - 光模块业务800G/1.6T产品面向中小客户交付 头部客户拓展中 [25] - CPC铜互联技术有望取代PCB成为主流方案 与头部客户共同推进量产 [26] - AI端侧业务聚焦声学/光学领域 头部品牌均为客户 [14] 未来展望 - 消费电子需求预计三四季度平稳略增 客户策略灵活 [20] - 汽车智能座舱业务全球排名第二 但利润率约为英伟达方案厂商的一半 [21] - 资本开支2024-2026年保持相近水平 2026年下半年预计明显下降 [25] - 公司处于最佳发展阶段 未来5-10年发展方向清晰 [27]
【招商电子】立讯精密:消费电子稳健增长,通讯、汽车业务高增长打开第二曲线
招商电子· 2025-08-31 15:5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245亿元同比增长20.18% 归母净利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 前三季度展望归母净利108.90-113.45亿元对应增长20-25% 消费电子、通讯、汽车三大业务构成核心增长动力 [2][8][1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245亿元同比增长20.18% 归母净利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 Q2单季营收627亿元同比增22.5% 归母净利36.0亿元同比增23.09% [2] - 毛利率11.61%同比略降0.1个百分点 主要受汇率波动及产能调整影响 净利率5.86%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运营费用率6.6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7][19] - 非经常性收益10.45亿元同比增6.08亿元 主要来自财政补贴及理财收益 所得税8.42亿元同比增4.43亿元 因全球最低税赋计提 [7][22] 消费电子业务 - 消费电子业务营收978亿元同比增长14.3% 苹果业务受益iPhone和Mac超预期表现 联营企业投资收益达13.5亿元其中Q2为8.2亿元同比增40.7% [4] - 非苹果业务通过新产品项目及AR/VR、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合作扩张 7月初完成闻泰ODM主体股权整合 未来非A业务有望从400亿营收突破千亿 [4][8] 通讯业务 - 通讯互联业务营收111亿元同比增长48.65% AI算力业务主体东莞立讯技术收入65.5亿元净利润8.25亿元 业务涵盖电连接、光模块及热管理 [5] - 子公司汇聚科技数据中心电线营收9.4亿港元同比增67% AI服务器业务营收25.6亿港元同比增318% [5] - 电连接产品224G高速线缆量产 448G产品与客户预研 光连接800G硅光模块量产 1.6T产品客户验证中 热管理业务2025年预计营收利润翻倍 [9][16] 汽车业务 - 汽车互联业务营收87亿元同比增长82.07% 线束、连接器、智能驾舱及动力系统全面突破 新项目2025年量产 [6][17] - 7月完成莱尼线束并购 莱尼25H1首次实现盈利 25年汽车业务营收目标400亿元 长线目标成为全球Tier1领导厂商 [6][11] - 智能座舱与地平线、高通等合作 全球排名第二 明年代工模式利润率约为英伟达方案厂商一半 [32] 业务展望与战略 - 消费电子受益iPhone17系列、Airpods Pro3及AI耳机等新品周期 通讯业务25年收入预计增50%+ 盈利增80%+ 汽车业务未来数倍增长空间 [8][9][11] - 全球化产能布局覆盖越南、墨西哥、欧洲等地 有效应对关税风险 印度产能战略意义大于短期利润贡献 [27][34] - 资本开支2024-2026年保持相近水平 2026年下半年后明显下降 [36] 技术与发展布局 - AI端侧业务聚焦声学、光学领域 服务全球头部客户 AR/VR整机产品覆盖三分之一市场品类 [26][38] - 铜互联技术CPC方案有望取代PCB成为主流 与头部客户完成3-4年预研进入量产阶段 [39] - 光模块800G及1.6T产品面向中小数据中心客户 头部客户供应链突破为长期方向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