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
搜索文档
北交所周观察第五十二期(20251116):北交所开市四周年,一二级市场共振打造服务专精特新主引擎
华源证券· 2025-11-16 16:11
核心观点 - 北交所开市四周年,市场展现出从企业供给、交易活跃度到机构参与度的全方位成长活力,已成为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主引擎 [2][5] - 尽管周度市场有所盘整,但全年展望整体乐观,投资主线可围绕指数体系建设、新质生产力标的、高成长赛道及内需消费等领域展开 [2][7][8] - 当前北证A股估值相对稳定,流动性保持活跃,新股发行与审核工作常态化推进,为市场持续注入新动能 [10][16][22] 北交所四周年度回顾 - 企业供给端持续扩容,上市企业家数增至282家,总市值迈向万亿关口,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五成 [2][5] - 排队企业整体规模再上台阶,2024年归母净利润中值接近8000万元,均值接近1亿元,显示出强劲的后备力量 [2][5] - 市场交易端活力显著提升,日均成交额从早期的20亿元升至近300亿元,定价效率提升,流动性短板得到改善 [2][5] - 机构参与度加深,合格投资者近950万户,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速布局,成为市场中坚力量 [2][5] - 指数体系进入“北证50”与“北证专精特新”双指数协同运行新阶段,为精准定价和配置提供基准,后续ETF推出有望注入新动能 [2][5] 市场表现与估值流动性 - 本周北证A股整体PE由48.84X微降至48.61X,同期科创板PE由75.35X回落至72.79X,创业板PE由43.55X回落至42.84X [10] - 北证A股周度日均成交额为214亿元,较上周下跌7%,日均换手率为4.52%,较上周下降0.44个百分点 [10][13] - 北证50指数本周报1,514.20点,周度下跌0.56%,其PETTM为72X [11][15] - 主要宽基指数周度表现均下跌,沪深300指数下跌1.08%,科创50指数下跌3.85%,创业板指下跌3.01% [11][15] 投资主线与关注标的 - 主线一:关注北交所指数体系建设及北证50ETF推出带来的增量资金机会,可关注北证50或专精特新指数中权重较大、基本面扎实的标的,如同力股份、开发科技 [2][7] - 主线二:关注主要投资中小市值股票的公募基金产品,布局长周期业绩稳定、具备全市场稀缺性的新质生产力标的,如广信科技、林泰新材、民士达、万通液压、海能技术 [2][7] - 主线三:在业绩真空期,市场注意力转向产业趋势,可关注具备政策支持和成长确定性的高壁垒赛道,如锂电、储能、AI电力、精密仪器、特种材料等,相关标的包括戈碧迦、锦华新材、海达尔、星图测控、荣亿精密、华原股份、安达科技 [2][7][8] - 主线四:注重促内需扩消费主题下的相关标的,如欧福蛋业、无锡晶海、康农种业、柏星龙、锦波生物 [2][8] 新股上市与IPO审核动态 -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1月14日,北交所共有43家企业新发上市,本周无新公司上市 [16] - 在此期间上市的43家企业,发行市盈率均值为13.76X,中值为14X;首日涨跌幅均值为264%,中值为245% [19][24] - 本周IPO审核动态:蘅东光1家公司更新注册稿;农大科技和通宝光电2家公司过会;另有19家公司更新状态至已问询,1家至已受理,1家终止 [22] - 下周北交所将审议兢强科技、通领科技和爱得科技3家公司的IPO申请,新股发行处于常态化进程 [22]
本周北证50波动平缓,固态、锂电材料等关注度显著提升
东吴证券· 2025-11-16 15:59
市场表现与数据 - 截至2025年11月14日当周,北证50指数下跌0.56%,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1.08%)、创业板指(-3.01%)和科创50指数(-3.85%)[29] - 北证A股282只成分股平均市值为31.94亿元,本周日均成交额约为213.80亿元,较上周下降5.89%,区间日均换手率为4.52%,环比下降0.18个百分点[30] - 北证A股市盈率(PE TTM)为49.21倍,高于创业板(43.38倍)和主板(上证12.69倍/深证23.03倍),但低于科创板(70.80倍)[38] - 个股表现分化,荣亿精密周涨幅达20.52%,朱老六涨19.20%,而锦华新材周跌幅为12.34%[34] 政策与宏观环境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13项政策措施,重点包括扩大市场准入、破除发展堵点、强化要素保障[12][13][14]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指导意见,目标到2030年基本建立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2035年建成新型电力系统[16][17] - 央行2025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M2增长8.4%,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40个基点[20] - 10月CPI同比由降转涨,上涨0.2%,核心CPI上涨1.2%;PPI同比下降2.1%,降幅连续收窄[24] 行业动态与投资建议 - 资金轮动至固态电池、液冷、锂电材料等环节,安达科技、荣亿精密、灵鸽科技等相关个股上涨明显[38] - 投资建议关注机器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储能、锂电材料、固态电池、液冷等高景气题材及低估值成长股[38] - 2025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在重庆举行,聚焦数字化转型、融通创新、科技创新赋能等领域[26][27] - 即将上市新股北矿检测(920160.BJ)计划于2025年11月18日上市,主营检验检测及仪器业务[36]
一周快讯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要来了;东莞双母基金落地;广西人工智能母基金招GP;香港引导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11-16 14:00
导读 本周江苏、广东、广西、等地均有母基金 宣布落地或出资,母基金重点布局 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半导体、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制造、机器 人、新材料、低空经济等领域。 值得关注的是,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的设立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复,将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初创期中小企业成长。此外,香港引导基金也正 式宣布招GP。 基金设立层面, 深圳、武汉、上海、北京、郑州、济南 等 地均有基金宣布设立或落地,基金主要聚焦 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高端装备、低 空经济 等领域。 本周一级市场迎来一波久违的募资热潮。多家机构相继官宣完成新一轮募资,其中多只美元基金的成功关账,为一级市场注入了强劲信心。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要来了 11月12日,2025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在重庆开幕。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1.76万家,"小巨 人"企业以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3.5%的数量,贡献了9.6%的营业收入和13.7%的利润。 下一步,更多支持举措将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生态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表示,目前,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的设立方案已获国务院批 复,将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支 ...
北交所市值超九千亿,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过半
搜狐财经· 2025-11-15 12:54
北交所市场概况 - 截至11月14日收盘,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总值超过9000亿元 [1]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过半 [1] - 北交所已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1] 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 - 截至10月30日,279家北交所公司已完成三季报披露 [1] - 平均营业收入5.20亿元,同比增长6% [1] - 平均净利润3298.57万元 [1] - 230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达八成 [1] 债券市场发展 - 北交所累计发行国债超13万亿元,服务国家战略实施 [1] - 服务地方政府债发行超9900亿元,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1] - 推出科创债、绿色债、中小微企业支持债等10个专项债品种 [1] - 落地全国首单中小微企业支持可续期公募公司债券等特色品种,强化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功能 [1]
北交所开市四年:扩容逾3倍市值近万亿 广泛覆盖新质生产力产业
新京报· 2025-11-15 09:37
四载春秋,是时光记下的成长刻度。2025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迎来开市四周 年。四年来,北交所在国内资本市场的版图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四年前北交所鸣钟开市之时,首批集体亮相的上市公司仅有81家。四年来,北交所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已有282家,较开市之初增长逾3倍,总市值超9100亿元,正向"万亿俱乐部"稳步靠 近。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近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 华源证券北交所首席分析师赵昊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交所开市四周年,恰是小荷 露尖破尘而出,藏着专精特新的锋芒,活力正喷薄而出。 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北交所,自开市以来,市场活跃度和投资者参与度持续提升。本着开门办 市场的理念,北交所积极发挥交易所的平台作用,加强与各方的协同配合,不断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的市场生态。 四年来,北交所主动引导各方贯彻普惠金融,努力打造中介愿意做、投资者愿意投、政府愿意支持的良 好局面;坚持管市场就要管行业,运用激励评价机制,引导中介机构统筹好功能性和盈利性,加大中小 企业服务力度,已有60余家证券公司在北交所开展上市保荐业务,并形 ...
“专精特新”的财技魔术:嘉德利电子IPO文件惊现两套产能账本
搜狐财经· 2025-11-15 09:13
IPO申请概况 - 泉州嘉德利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1月6日向上交所主板递交IPO申请并获受理 [1] - 公司计划募资7.25亿元,其中5.25亿元用于新建嘉德利厦门新材料生产基地(一期)项目,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02年,主营业务为BOPP电工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薄膜电容器用聚丙烯薄膜和复合铜箔基膜 [5]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50亿元、5.28亿元和7.34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38.95%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92亿元、1.41亿元和2.38亿元,2024年同比大幅增长68.99% [4] - 2025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为3.67亿元,净利润为1.25亿元 [6]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9.29%、41.91%和46.29%,显著高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41.31%、33.22%和32.88%)[6] - 2025年1-6月,公司毛利率为48.79%,同行平均为36.85% [7] 研发投入与效率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为3.25%,低于同行平均的3.81% [6] - 2025年1-6月,公司研发费用率为3.27%,同行平均为4.29% [7] 产能与生产数据 - 公司披露的产能利用率(标准化产量/产能)在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107.74%、99.52%和102.89% [8] - 若按行业通用公式(实际产量/产能)计算,同期产能利用率仅为79.95%、79.64%和86.42%,较其披露数据低约20个百分点 [10]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产销率(实际销量/实际产量)分别为99.44%、97.08%和101.61% [8] 债务与资本结构 - 公司短期债务从2022年的868万元激增至2024年的5050.14万元,两年间增长近5倍 [1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短期债务达3652.97万元,长期债务2868.15万元,总债务升至6251.12万元 [11] - 资产负债率(合并)从2022年的17.55%下降至2025年6月的12.64% [6] 供应链与供应商依赖 - 报告期内公司向博禄公司采购聚丙烯树脂的金额占原材料采购总额的比例高达90%以上 [13] - 公司共投产的7条BOPP电工膜生产线均向德国布鲁克纳采购 [14]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总经理黄泽忠和副总经理黄炎煌(表兄弟关系),两人各持股47.9442%,合计直接持有公司95.89%的股份 [15] - 2025年6月,公司通过增资引进了四名外部投资者,增资价格为8.83元/股 [17] - 公司与新进投资者签署了对赌协议,约定若公司未在2028年12月31日前实现A股上市,投资方有权要求实控人回购股权 [17] 信息披露与内部控制 - 公司招股书出现低级信披错误 [19] - 报告期第一年和第二年,公司存在为关联方提供担保和少量票据找零的问题,公司声称已完善内控制度并终止了上述不规范行为 [19]
4岁北交所“身家”逾90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1-15 08:20
市场发展与规模 - 北交所开市4周年,上市公司从81家增至282家,总市值从不足3000亿元增至9008.35亿元,增幅超2倍 [2] - 北证50指数年内大涨46%,跑赢A股主要指数 [2][3] - 个股市值排名中,贝特瑞以420亿元总市值居首,另有4家公司总市值超百亿元 [2] 上市公司质量与结构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企业占比超8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达53% [3] - 上市公司平均研发强度达4.5%,较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高出2.86个百分点 [3] - 前三季度279家公司平均营业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6%,平均净利润3298.57万元,230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达八成 [5] 市场流动性与投资者结构 - 合格投资者数量近950万户,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金额达281亿元,较去年全年日均123亿元大增1.28倍 [2][4] - 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开始布局,三季度71只个股被公募基金重仓 [4] - 公募基金对北交所整体配置比例约占其股票总市值的千分之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4] 机构观点与未来展望 - 多家机构看好北交所市场中长期发展,认为其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3] - 机构正积极筹备北证专精特新指数产品,首批产品预计可达10只左右,北证50 ETF也有望推出,将为市场带来新增资金 [4]
北交所市值超九千亿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过半
央视新闻· 2025-11-15 07:44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4日收盘,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总值超过9000亿元,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 业占比过半,北交所已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在债券方面,北交所累计发行国债超13万亿元,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服务地方政府债发行超9900亿元, 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推出科创债、绿色债、中小微企业支持债等10个专项债品种,落地全国首单中小微 企业支持可续期公募公司债券等特色品种,强化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功能。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截至11月14日,北交所现有上市公司282家,中小企业占比超八成,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国家级专精 特新"小巨人"企业超一半。截至10月30日,279家北交所公司已完成三季报披露,平均营业收入5.20亿 元,同比增长6%;平均净利润3298.57万元。从业绩情况看,230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达八成。 金长川资本负责人刘平安表示,北交所构建起一套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制度安排。市场准入机制精准包 容,并且支持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及未盈利企业上市发展。持续监管贴合实际,平衡中小企业规范成本。 ...
四载风华向阳开——北交所厚植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沃土
上海证券报· 2025-11-15 02:39
市场概况与规模 - 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达282家,总市值突破9000亿元 [2][3] - 开市以来累计融资超600亿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2亿元 [2][3] - 中小企业占比近8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50% [2][3] 市场表现与制度创新 - 北证50指数年内累计上涨超过50%,市场流动性与估值水平同步提升 [4] - 设立四套多元包容的上市标准,为未盈利生物医药等创新企业敞开大门 [4] - 定向可转债融资工具快速落地,如威博液压设置120%初始转股溢价率等创新条款 [5] - 市场化并购重组机制支持企业外延式发展,例如五新隧装以26.5亿元并购两家“小巨人”企业 [5] 产业布局与企业矩阵 - 已形成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产业集群 [6] - 代表性企业如贝特瑞在高端负极材料全球市场领先,锦波生物毛利率超过90% [6] - 星图测控自主研发系统应用于北斗、遥感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 [6] 企业质量与投资回报 - 2024年上市排队企业利润中值已超8000万元,整体规模再上台阶 [7] - 开市以来累计分红198.60亿元,其中16家公司分红总额超过IPO募资额 [2][7] 市场生态与未来发展 - 约90%上市公司曾获创投机构投资,社保、保险等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场 [8] - 60余家证券公司服务模式向“全周期陪伴”转型,提供深度综合金融支持 [8] - 北交所正加快推出北证50ETF、研究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以提升投资便利性 [8][9]
北证市场总市值迈向万亿 打造专精特新企业“特色店”
证券时报· 2025-11-15 02:32
统计显示,今年北交所总共有20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高达3.25倍,赚钱效应明显。近期北交所打 新市场热度空前,其中南特科技11月13日公布的发行结果显示,63.7万户投资者参与打新,网上冻结资 金达8675.82亿元,申购倍数2993.66倍,中签率仅0.033%,打新冻结资金规模创下北交所历史新高。 业界期待北证50ETF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张可亮认为,北交所不是"迷你版"科创板,而应该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特色店"。 经过四年发展,北交所市场规模显著增长,截至11月1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达282家,总市值约 9008.35亿元,迈向万亿元大关。根据证监会数据,北交所现有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 造业企业占比超8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达53%,创新主体集聚效应明显。 7只个股市值超百亿元 四年来,北交所市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从市值分布看,贝特瑞以420.38亿元总市值位居榜首,锦波生 物以275.93亿元紧随其后。曙光数创、开发科技、天工股份、星图测控、艾融软件等5家公司市值均在 100亿至200亿元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在7只市值超百亿元的个股中,开发科技、天工股份、星图测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