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动权益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主动权益基金2025年三季报:股票仓位抬升,重点增持科技和新能源行业
平安证券· 2025-10-30 20:3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显著增长,股票仓位处于历史高位,投资集中度提升,重点增持科技和新能源行业,减持传统防御性行业 [4][7] 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及发行情况 - 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达4.12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9.68%,基金数量达4626只,增加1.58% [4][7] - 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规模分别增长19.20%、20.71%和17.45% [7] - 三季度新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561.10亿元,环比上升53%,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发行规模505.74亿元,占主导地位 [4][9]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 - 三季度A股主要指数普遍上涨,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涨幅分别达50.40%和49.02% [12][13] - 主动权益基金收益表现优异,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收益率分别为25.19%和25.51%,超越沪深300指数17.90%的涨幅 [12][14] - 中盘风格基金(累计收益率22.94%)和成长风格基金(累计收益率26.84%)表现显著优于其他风格 [15][16] - 行业层面,通信、电子、电力设备行业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为48.65%、47.59%和44.67%,而银行行业指数下跌10.19% [17][18][19] - 行业主题基金中,科技、新能源、周期主题基金收益率中位数领先,分别为44.97%、39.13%和35.76% [20][21][22] 主动权益基金持仓分析 - 股票仓位中位数达91.23%,较上季末上升1.12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4][25] - 前十大重仓股仓位中位数48.39%,较上季末上升3.39个百分点,显示持仓集中度提升 [4][27] - 电子行业为第一大重仓行业,持仓占比进一步提升至23.43%,增持6.11个百分点;电力设备、通信、传媒行业持仓占比亦分别上升2.18%、2.60%和0.15% [4][29][31] - 重点增持电子、通信和电力设备行业,分别增持6.11%、2.60%和2.18%;减持银行和食品饮料行业,分别减持2.64%和1.50% [4][31][32] - 宁德时代重回第一大重仓股,持仓市值735.70亿元;工业富联、中芯国际新进入前十大重仓股 [33][34] - 个股增持规模前三位为中际旭创(398.51亿元)、新易盛(371.25亿元)和工业富联(337.62亿元);小米集团-W、招商银行遭显著减持 [35][36] - 重仓宁德时代的基金数量增加206只至1096只;立讯精密、寒武纪-U、工业富联重仓基金数量分别增加209只、352只和432只 [37][38][39] - 港股配置方面,主动权益基金港股仓位中位数小幅下降0.36%至26.67%,而港股主题基金仓位上升1.22%至85.02% [4][40][41] - 港股主题基金重点增持商贸零售(增持4.06个百分点)和有色金属(增持3.71个百分点)行业,增持阿里巴巴-W(27.25亿元)和腾讯控股(21.04亿元)幅度居前 [43][44][45]
主动权益基金三季度加仓工业富联、中际旭创、阿里巴巴、华虹半导体
格隆汇· 2025-10-30 16:41
基金发行市场火热,新发基金规模大幅增长。2025年三季度 全市场共成立主动权益基金 111 只,合并发行份额为 561.10 亿份,相比于上季度末的 365.93 亿份增长了 53.33%。 2025年三季度 主动权益基金股票仓位相比于上季度有所上升。其中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以及灵活配置型基金权益仓位分别为 90.89%、 89.02%以及 74.76%,相比于上季度末分别上升 0.69%、1.53% 以及 2.19%。 (原标题:主动权益基金三季度加仓工业富联、中际旭创、阿里巴巴、华虹半导体) 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2025年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有所增长,相比于上季度增长 19.54%。 截至2025年三季度,全市场共存在主动权益基金 4456 只,相比于上季度末增加 71 只。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合计为 3.79 万亿元,相比于上季度末增 长 6195.66 亿元,增长幅度为 19.54%。 从权益仓位历史分位点来看,当前仓位处于较高的历史分位点。 2025年三季度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以及灵活配置型基金的权益仓位均处于 2010 年以来的最高历史分位点,相比于上季度末分别上升 7.94%、 4.76% ...
主动权益基金三季度工业富联、中际旭创、阿里巴巴、华虹半导体
格隆汇APP· 2025-10-30 16:16
行业规模与发行 - 2025年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达3.79万亿元,环比增长6195.66亿元,增幅为19.54% [1] - 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数量为4456只,环比增加71只 [1] - 新成立主动权益基金111只,合并发行份额561.10亿份,环比增长53.33% [1] 基金仓位水平 - 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权益仓位分别为90.89%、89.02%、74.76%,环比分别上升0.69%、1.53%、2.19% [1] - 上述三类基金的权益仓位均处于2010年以来最高历史分位点 [2] - 主动权益基金港股仓位小幅抬升,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港股仓位分别为12.93%、17.37%、4.09%,环比分别上升0.08%、0.26%、0.01% [2] 港股配置趋势 - 配置港股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稳步增长,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中配置港股的数量占比分别为41.93%、64.13%、12.74%,环比分别增加1.26%、1.02%、0.19% [3] - 三类基金的港股仓位均处于2019年以来最高水平,仓位分位点环比均上升3.70% [2] A股重仓配置 - 重仓配置绝对市值前三的A股为宁德时代(673.10亿元)、新易盛(538.01亿元)、中际旭创(495.94亿元) [3] - 配置市值比(持股数量占流通股比)前三的A股为诺诚健华-U(24.37%)、航天南湖(23.43%)、百利天恒(23.29%) [3] - 主动加仓幅度排名前三的A股为工业富联(加仓282.41亿元)、深南电路(加仓77.17亿元)、中际旭创(加仓71.51亿元) [4] 港股重仓配置 - 重仓配置绝对市值前三的港股为腾讯控股(655.75亿元)、阿里巴巴-W(476.03亿元)、中芯国际(267.14亿元) [3] - 配置市值比(持股数量占流通股比)前三的港股为三生制药(11.75%)、金风科技(10.73%)、科伦博泰生物-B(10.04%) [4] - 主动加仓幅度排名前三的港股为阿里巴巴-W(加仓170.28亿元)、华虹半导体(加仓26.99亿元)、九方智投控股(加仓18.13亿元) [4]
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再次突破四万亿,科技板块成为重点聚焦赛道:——25Q3主动权益基金季报分析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9 19: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显著提升,业绩表现较上季度明显提升,重仓股减持消费、金融地产,转而加仓科技板块 [1][8][13] - 科技、新能源基金在三季度表现领先,大盘成长风格在三季度明显占优 [1][42][43] - 东吴基金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较为出色,中欧、永赢基金三季度主动权益管理规模增长明显 [1][31][33] 各部分总结 基金三季报投资展望关键词 - 科技、消费、成长等是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普遍关注的内容,趋势关键词有修复、结构性、回升等,行业板块关键词有科技、消费、电子等,主题关键词有算力、机器人、红利等,事件关键词有出口、关税、宽松等 [1][5] 业绩与规模维度 - 2025Q3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显著提升,从25Q2的约3.35万亿元提升至超过4万亿元,提升幅度达19.75%,同期指数基金规模也显著提升,从25Q2的3.50亿元提升至4.44亿元,增幅26.70%;易方达、中欧、富国是目前主动权益管理规模最大的三家基金公司,中欧、永赢、易方达三季度主动权益管理规模增长明显,均超过500亿元 [8][11] - 2025Q3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较上季度明显提升,约98%的基金取得正收益,收益率中位数为23.00%,大部分基金业绩处于7% - 47%范围内,有361只基金产品取得超50%的回报 [13] - 2025Q3业绩领先的20只主动权益基金重合较多的行业包括电子、通信、电力设备等,大部分绩优产品在港股上配置比例不高;大部分三季度绩优产品在10月延续强势表现,但部分产品在10月初有小幅回撤 [16][17] - 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仓位整体上升,股票仓位均值上升至88.72%,港股仓位小幅下降;重仓股在中证500成分股配置比例降低,沪深300、科创板重仓股配置比例提升;行业上减持消费、金融地产,加仓科技板块,电子是配置比例最高且增持最多的行业,银行减持最明显 [18][20] - 易方达蓝筹精选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产品,部分规模较大产品业绩回暖但份额下行,多只产品在25Q3规模增长至百亿以上 [23] - 2025Q3中航机遇领航、中欧数字经济估算净申购金额最高,均超80亿元;招商均衡优选是本季度发行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规模49.55亿元,本季度新发规模超20亿的主动权益基金有6只;招商基金是本季度首发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以招商银行为托管行的产品发行规模最大 [24] - 三季度业绩最出色产品份额大多增加,但整体业绩与产品份额变化相关性较弱,追涨杀跌现象不明显 [26] 基金公司维度 - 东吴基金是2025年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平均业绩表现最好的基金公司,平均收益率40.58%,业绩较好的基金公司还包括财通基金、易方达基金、摩根基金等;业绩分化度较高的绩优基金公司有财通基金、东吴基金等,分化度较低的有泉果基金、华商基金等 [31][32] - 三季度易方达基金旗下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达2715亿元,旗下有85只主动权益产品,中欧、永赢基金三季度主动权益规模增长明显 [33] - 三季度业绩最佳的东吴基金低配电力设备等行业,超配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业绩领先的基金公司超配计算机与非银金融、低配电子食品饮料,部分公司在一些行业有明显超低配 [33][35] - 头部主动权益基金管理公司行业超低配集中在几个热门行业,如易方达超配通信、传媒,低配医药、汽车,中欧超配传媒、非银金融,兴证全球超配电子,低配医药生物,永赢超配通信、传媒 [37] - 持仓相对偏大帝值风格的公司有睿远、摩根、汇添富等,持仓相对偏小市值风格的公司有永赢、大成、万家等,持仓相对偏高PE的公司有万家、永赢、华商等,持仓相对偏低PE的公司有睿远、大成、泓德等 [39] 投资策略比较 - 科技、新能源基金在三季度表现领先,消费、金融地产基金整体表现偏弱 [42] - 三季度大中盘成长风格取得优势,大盘成长产品收益率中位数领先,达43.73%,小盘成长风格产品表现稍弱,业绩中位数在13.64%左右 [43]
基金定期报告:主动权益基金2025年三季报解析
财通证券· 2025-10-29 17: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规模与数量上 截至3Q2025 全市场有主动权益基金4456只 较上季度末增加71只 基金规模合计3.79万亿元 [3] - 仓位分析显示 权益仓位小幅抬升 港股市场持续加仓 3Q2025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以及灵活配置型基金权益仓位和港股仓位均有上升 [3] - 集中度分析表明 个股及行业集中度略有增加 前三大、前五大以及前十大个股集中度和第一大、前三大以及前五大行业集中度均上升 [3] - 重仓板块分析指出 A股板块加仓科技 港股板块加仓消费以及医药 [3] - A股配置方面 3Q2025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市值排名前三的行业为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以及医药 主动加仓幅度排名前三的行业为通信、计算机以及电子 [3] - 港股配置方面 3Q2025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市值排名前三的行业为传媒、医药以及商贸零售 主动加仓幅度排名前三的行业为商贸零售、医药以及电子 [3] - 重仓个股分析显示 3Q2025主动权益基金加仓幅度排名前三的A股为工业富联、深南电路以及中际旭创 加仓幅度排名前三的港股为阿里巴巴 - W、华虹半导体以及九方智投控股 [3] 报告各部分总结 规模与数量分析 - 3Q2025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增长19.54% 全市场有4456只 较上季度末增加71只 规模合计3.79万亿元 较上季度末增长6195.66亿元 [8] - 基金发行市场火热 3Q2025新发基金111只 合并发行份额561.10亿份 较上季度末增长53.33% [9] - 3Q2025基金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占比77.96% 2亿元以下占比42.95% 较上季度末下降3.58pct 2 - 10亿元占比35.01% 较上季度末增长0.98pct 10 - 50亿元占比19.44% 较上季度末增长1.78pct 50 - 100亿元占比1.96% 较上季度末增长0.60pct 100亿元以上占比0.64% 较上季度末增长0.22pct [13] 仓位分析 - 3Q2025主动权益基金股票仓位上升 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以及灵活配置型基金权益仓位分别为90.89%、89.02%以及74.76% 较上季度末分别上升0.69pct、1.53pct以及2.19pct 且处于2010年以来最高历史分位点 [16] - 3Q2025主动权益基金港股仓位小幅抬升 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以及灵活配置型基金的港股仓位为12.93%、17.37%以及4.09% 较上季度末分别上升0.08pct、0.26pct以及0.01pct 且处于2019年以来最高水平 配置港股的基金数量占比也增加 [17] 重仓股集中度分析 - 3Q2025主动权益基金前三大、前五大以及前十大个股集中度分别为21.98%、33.04%以及53.75% 较上季度末上升0.90pct、1.38pct以及1.84pct 第一大、前三大以及前五大行业集中度分别为24.47%、41.76%以及49.64% 较上季度末上升1.54pct、2.38pct以及2.51pct 表明风险偏好提升 [20] 重仓股板块分析 - A股板块方面 3Q2025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配置前三的板块为科技、制造以及周期 分别占比39.33%、23.35%以及13.58% 加仓科技 较上季度末提升11.36pct 减仓消费、金融地产、医药、周期以及制造 [24] - 港股板块方面 3Q2025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配置前三的板块为科技、消费以及医药 分别占比41.25%、17.70%以及15.79% 加仓消费、医药以及周期 减仓科技、制造以及金融地产 [28] 重仓股行业分析 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行业分析 - A股配置方面 3Q2025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市值排名前三的行业为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以及医药 分别占比23.01%、10.32%以及10.09% 主动加仓幅度排名前三的行业为通信、计算机以及电子 主动减仓幅度排名前三的行业为银行、家电以及国防军工 [30][32][33] - 港股配置方面 3Q2025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市值排名前三的行业为传媒、医药以及商贸零售 分别占比22.69%、15.79%以及13.58% 主动加仓幅度排名前三的行业为商贸零售、医药以及电子 主动减仓幅度排名前三的行业为传媒、消费者服务以及通信 [36][37] 绩优和百亿基金重仓股行业分析 - A股配置方面 3Q2025绩优基金重仓股市值排名前三的行业为电子、通信以及计算机 分别占比41.21%、38.05%以及8.45% 百亿基金重仓股市值排名前三的行业为电子、医药以及食品饮料 分别占比21.86%、16.77%以及13.12% [40] - 港股配置方面 3Q2025绩优基金重仓股市值排名前三的行业为商贸零售、传媒以及电子 分别占比34.84%、34.56%以及24.14% 百亿基金重仓股市值排名前三的行业为传媒、商贸零售以及医药 分别占比26.93%、17.75%以及12.36% [40][43] 重仓个股分析 重仓个股市值分析 - 3Q2025主动权益基金重仓配置绝对市值前三的A股为宁德时代、新易盛以及中际旭创 配置市值比前三的A股为诺诚健华 - U、航天南湖以及百利天恒 [46] - 3Q2025主动权益基金重仓配置绝对市值前三的港股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 - W以及中芯国际 配置市值比前三的港股为三生制药、金风科技以及科伦博泰生物 - B [47] 重仓个股主动调仓分析 - 3Q2025主动权益基金加仓幅度排名前三的A股为工业富联、深南电路以及中际旭创 减仓幅度排名前三的A股为胜宏科技、美的集团以及宁德时代 [50] - 3Q2025主动权益基金加仓幅度排名前三的港股为阿里巴巴 - W、华虹半导体以及九方智投控股 减仓幅度排名前三的港股为腾讯控股、小米集团 - W以及美团 - W [52] 持仓市值分析 - 从2016年开始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持仓市值风格从中小盘向大盘以及超大盘切换 2021年超大盘风格个股持仓比重上升 小盘与微盘个股重仓配置比例下降 2Q2021开始持仓风格向中盘切换 3Q2025重仓股市值向大盘风格切换 [54][55] 基金管理人持仓分析 基金管理人持仓板块分析 - 制造板块配置比重排名前三的基金管理人为华夏基金、鹏华基金以及永赢基金 医药板块为工银瑞信基金、中欧基金以及汇添富基金 周期板块为大成基金、东方红资产管理以及嘉实基金 消费板块为景顺长城基金、易方达基金以及银华基金 科技板块为华商基金、易方达基金以及永赢基金 金融地产板块为银华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以及招商基金 [58] 基金管理人重仓持股市值分析 - 汇添富基金、中欧基金以及南方基金管理偏好配置超大盘个股 易方达基金、银华基金以及汇添富基金管理偏好配置大盘个股 永赢基金、鹏华基金以及华夏基金管理偏好配置中盘个股 [61] 市场分析与展望 - 报告针对3Q2025基金季报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进行了分析 给出主动权益基金、绩优和百亿基金、七大主题基金的词云结果 [65]
是时候配置均衡风格的主动权益基金了
点拾投资· 2025-10-29 11:58
导读:近期,橡树资本的霍华德·马克斯专门录制了一个视频,讲述了他撰写备忘录的岁月。从1990年10月12日的第一 篇备忘录《走向卓越》(The Route to Performance)至今,他的投资备忘录已经陪伴大家走了35个年头。而他备忘 录中最被人熟知的观点,就是周期的轮回。 过去三年,主动权益基金连续跑输沪深300,许多投资者一度认为主动权益已经无法带来超额收益。而在今年的结构性 行情中,主动权益的周期重新向上。截止10月24日,万得偏股基金指数收益率32.39%,同期沪深300指数收益率 14.68%,主动权益基金体现了显著的超额收益。拉长时间看,主动权益基金在有成长结构性机会的2010、2015、 2019到2021都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从目前看,今年市场也有比较好的成长结构性机会。 当周期的轮回再次偏向主动权益基金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也希望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特别是那些没有赛道或者风格 选择能力的投资者,配置什么产品才能省心呢?我们发现,南方基金有三只各有特点的均衡型基金产品:张延闽管理的 南方智信混合(A:019106;C:019107)、 金岚枫管理的 南方智弘混合(A:020645;C ...
华创证券:中国主动权益基金三季度存量赎回增加 基金加仓电子通信等
新浪财经· 2025-10-29 08:27
基金份额变动 - 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遭遇存量赎回2155亿份 赎回规模较二季度大幅增加[1] - 赎回主要原因为上一轮牛市中入场的公募基金整体净值已实现回本[1] - 同期基金新发份额环比增长53% 季度新发规模创2022年三季度以来新高[1] - 7月 8月 9月新发份额分别为97亿份 170亿份 294亿份 三季度合计新发561亿份[1] 重仓股与行业配置 - 主动偏股型基金三季度末前三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 新易盛 中际旭创[1] - 公募基金在三季度加仓电子 通信等行业[1] - 公募基金在三季度减仓银行 食品饮料等行业[1] - 基金超配的行业包括电子 通信 电新[1] - 基金低配的行业包括非银金融 银行 公用事业[1]
超去年全年!结构性回暖
中国基金报· 2025-10-26 20:01
年内新基金成立概况 - 截至10月25日,2025年以来共成立1187只新基金,超过去年全年的1135只 [5] - 年内新基金募集总规模为9223.47亿份,较去年全年的11838.33亿份尚有20%的差距 [5] - 新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为7.77亿份,为除2000年以外的历史最低水平 [5] 股票型基金发行表现 - 年内已成立676只股票型基金,创出年度新高,占新基金总数量的比例接近57% [5] - 股票型基金年内募资总规模为3456.53亿份,超出2022年、2023年、2024年全年的水平 [5] - 股票型基金占新基金募资总额的比例为37.5%,创2012年以来新高,但平均募集规模仅为5.11亿份 [5] - 被动指数型基金尤其是股票ETF是今年的发行主力,国家队、机构资金、高净值人群成为认购主力 [6]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结构性回暖 - 四季度多只主动权益基金提前结束募集,例如景顺长城衡益混合、嘉实成长共享混合等 [8] - 部分主动权益基金认购踊跃,中欧价值领航混合仅发售一天,净认购金额达19.7亿元;鹏华制造升级基金发行两天吸引超20亿元资金 [8] - 10月以来成立的6只主动权益基金中,有3只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显示市场冷热不均 [9] - 头部公司和知名基金经理凭借品牌效应及渠道资源,能快速吸引资金 [9] 基金发行市场特征与趋势 - 基金公司权益布局以完善产品线为考量,针对特色细分行业推出工具型产品,单品发行规模不再是重点 [5] - 相当一部分基金采用发起式设立,是平均发行份额下滑的一个主要原因 [5] - 权益基金发行趋势在好转,但老基金持续营销并不乐观,部分投资者在基金回本后选择赎回 [9] - 伴随市场热度延续与投资者信心回升,主动权益基金发行有望持续改善,头部效应与冷热分化或将延续 [9]
仅售一天!又一只大规模主动权益基金诞生,知名基金经理挂帅
券商中国· 2025-10-21 22:49
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 10月21日公告成立的中欧价值领航混合基金仅售一天就募集近20亿元资金 [1] - 截至10月21日,年内成立规模超10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已接近40只 [1] - 2025年以来成立的偏股混合基金募集规模达1034.36亿元,显著高于2024年全年的610.36亿元 [5] 大规模主动权益基金案例 - 中欧价值领航混合基金募集规模19.7亿元,获近万户有效认购,基金管理人及从业人员认购份额占比约0.51% [3] - 10月14日成立的易方达港股通科技混合基金和鹏华制造升级混合基金募集规模均接近20亿元,有效认购户数合计超2.5万户 [3] - 9月底成立的平安研究驱动规模为20.48亿元,有效认购户数为1.44万户 [3] - 9月成立的招商均衡优选募集规模接近50亿元,是2023年5月至今募集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 [4] 知名基金经理的吸引力 - 主动权益基金获得资金青睐与蓝小康、闫思倩、范妍、徐彦、崔宸龙等知名基金经理挂帅有关 [2][6] - 中欧价值领航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蓝小康为中欧基金权益投决会委员、价值组组长及个人股东 [6] - 鹏华制造升级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闫思倩为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三部总经理、投资总监,以新能源科技投资闻名 [6] 市场表现与赚钱效应 - 截至10月21日,全市场偏股混合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超过25% [7] - 有7只偏股混合基金年内收益率超过100%,其中永赢科技智选A收益率超170%,中欧数字经济A收益率超120% [7] - 另有260多只偏股混合基金年内收益率在50%以上,近40只基金收益率超过80% [7] 行业前景与市场观点 - 市场在经历国际贸易关税事件冲击后表现出较强韧性,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陆续修复 [8] - 在国内基本面增长筑底叠加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得到支撑,A股市场处于"慢牛"趋势 [8] - 新能源、科技成长等板块被认为仍有较大潜力,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和企业盈利改善,市场有望继续走强 [8]
“高收益+低回撤”榜单来袭!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冠军赚近70%!中欧葛兰进入10强
私募排排网· 2025-10-19 11:03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的“慢牛”趋势,TMT板块(科技、媒体、通信)贡献显著,AI、机器人、半导体等成为资金主线 [4] - 有业绩展示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共1698位,其收益均值为34.08%,收益中位数为30.45%;回撤均值为-13.93%,回撤中位数为-13.05% [4] 按管理规模划分的业绩表现 - 百亿以上规模组:基金经理人数80位,收益中位数36.79%,回撤中位数-14.13% [5] - 50-100亿规模组:基金经理人数130位,收益中位数35.28%,回撤中位数-13.28% [5] - 20-50亿规模组:基金经理人数275位,收益中位数32.82%,回撤中位数-13.08% [5] - 20亿以下规模组:基金经理人数1213位,收益中位数29.46%,回撤中位数-12.95% [5] - 从收益中位数看,百亿以上规模组表现最佳;从回撤控制看,20亿以下规模组表现最佳 [4] 百亿以上规模组高收益低回撤基金经理 - 该组别上榜“门槛”为收益37.98% [6] - 汇添富基金张韡排名第一,前三季度收益69.62%,最大回撤-10.01%,管理6只基金,管理规模167.64亿元,重仓医药赛道 [7][8] - 中欧基金葛兰排名第七,前三季度收益39.33%,最大回撤-12.21%,管理3只基金,管理规模399.08亿元,重仓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等医药股 [7][8] - 10强基金经理中,基金经理年限超过10年的占一半,中欧基金和银华基金各有2位基金经理上榜 [6] 50-100亿规模组高收益低回撤基金经理 - 该组别上榜“门槛”为收益50.34% [9] - 中银基金郑宁排名第一,前三季度收益95.01%,最大回撤-13.06%,管理4只基金,管理规模58.38亿元,重仓创新药 [9][10][11][12] - 收益前三的基金经理分别为中银基金郑宁、中欧基金冯炉丹、前海开源基金吴国清 [9] - 10强基金经理中,担任基金经理年限超10年的仅有2位 [9] 20-50亿规模组高收益低回撤基金经理 - 该组别上榜“门槛”为收益53.25% [13] - 永赢基金单林排名第一,前三季度收益97.40%,最大回撤-12.88%,管理2只基金,管理规模31.43亿元 [14] - 收益前三的基金经理分别为永赢基金单林、鹏华基金金笑非、摩根基金(中国)赵隆隆 [13] - 摩根基金(中国)赵隆隆最大回撤为-9.51%,为组内最小,收益达62.08%,重仓紫金矿业、宁德时代等 [14][15] - 10强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均为10年以下,银华基金有2位基金经理上榜 [13] 20亿以下规模组高收益低回撤基金经理 - 该组别上榜“门槛”为收益62.46% [16] - 富国基金王超排名第一,前三季度收益93.31%,最大回撤-12.83%,管理2只基金,管理规模8.62亿元 [16] - 收益前三的基金经理分别为富国基金王超、华宝基金齐震、海富通基金刘海啸 [16] - 10强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均为10年以下,华宝基金有2位基金经理上榜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