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生态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5日在沪开幕
国际金融报· 2025-09-17 20:13
9月17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筹备进展等相关情况。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在会上表示,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共同主办,主会期为9月25日至28日,主会场设在上海市黄浦区。 本届大会以"设计无界 生生不息"为主题,将以"12255+X"的全新架构呈现,包括1场开幕式、上海 与海外2大展览布局、2场核心主题论坛,以及围绕工业、建筑、时尚等5大设计领域的专题论坛、5大产 业生态系列专场和覆盖全城乃至海外的X场联动活动,为全球参与者提供丰富多元的选择。 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呈现三方面特点。一是聚焦国际化,凝聚全球设计智慧。本届大会将云集 国际艺术与设计院校联盟、国际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联盟、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三大国际组织主席,来 自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等顶尖院校的校长参会。同时,国际知名设计师Jimmy Choo、普利兹克奖得主坂茂等设计大师,以及国内外院士、领军企业家和设计师代表近千名嘉宾将齐 聚一堂,共同分享五大设计领域的前沿理念与发展趋势。 二是聚焦时尚化,汇聚中外设计成果。展览分上海主场展览和海外展两 ...
警惕“孤儿电站”!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储能企业已超30万家,行业洗牌或致公司关闭后电站无人维护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2:12
行业政策与市场发展 - 中国在双碳战略下出台大量储能政策推动行业从科研示范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1]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储能市场 2024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突破1亿千瓦时 [1] - 政策要求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 [1] 行业面临的挑战 - 安全隐患问题突出 储能系统调用频率提高使电站安全面临更大考验 [1] - 价格竞争异常激烈 3年间储能系统价格下降约80%且价格战已蔓延至海外 [1] - 产品参数虚标和虚假宣传现象存在 部分项目实际运行寿命不足承诺时间的25% [2] - 技术同质化问题显现 资本推动下企业倾向于抄袭而非自主创新 [2] - 无序扩张现象严重 目前注册储能企业超30万家 全面市场化将加速行业洗牌 [4] 行业发展建议 - 需坚守储能安全底线 将安全置于一切决策首位 [4] - 构建实证可信的市场环境 确保行业可持续发展 [4]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鼓励创新 保护创新就是保护行业未来 [4] - 储能创新发展应面向零碳未来 满足多元储能需求和技术要求 [4]
江浙沪AI凭什么这么强?
AI研究所· 2025-09-16 18:32
9 月的上海黄浦世博园区,外滩大会的展台前人潮涌动。 智谱AI带来其最新的智谱GLM-4.5大模型,这在行业内尚属首次。该大模型创新性地在一个模型中 集成了推理、编码和智能体能力,以此来满足智能体应用的复杂需求。 在展示现场,参观者可以通过输入提示词,亲身体验到仅需一句话就能生成具备搜索功能的搜索引 擎、能发弹幕的 B 站、能发博的微博等应用,真切地感受到大模型与智能体之间无缝衔接的魅力。 阿里展示旗下多款大模型产品,其中阿里通义点金、蚂蚁百灵大模型等备受关注。 阿里通义点金在金融领域大放异彩,助力企业迅速打造专业AI应用。它借助知识蒸馏、负样本强化 学习等前沿技术,巧妙化解复杂金融情境下的高昂模型成本难题,大幅削减企业部署门槛,推动金融 智能化进程。 图源"蚂蚁集团" 图源"上观新闻" 从智谱 AI 展台的演示来看, GLM-4.5 模型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 " 模型与场景脱节 " 的困局。 蚂蚁集团的创新成果同样格外引人注目。 在 9 月 12 日的大会上,其发布了全球首个智能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 ——gPass ,该技术具备 " 安全、交互、连接 " 三大核心能力,为用户打造自然无感的服务体验,推动 AI ...
摩托罗拉折叠屏出货量翻倍背后:联想武汉基地第3亿台设备成功下线
智通财经· 2025-09-12 10:20
生产里程碑 - 联想武汉产业基地第3亿台智能终端下线 产品为moto razr 60 pro最新款折叠屏[1][5] - 基地用12年时间实现从0到3亿台的跨越式发展 成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移动智能终端研发制造基地[3] - 生产基地覆盖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产品 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 市场表现 - 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激增45%[5] - 联想摩托罗拉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14%翻倍至28% 相当于全球每卖出四部折叠屏手机就有一部来自摩托罗拉[5] - 在海外市场 moto品牌营收稳居四强 出货量跻身前五[6] 智能制造能力 - 基地采用鲁班超级智能体系统 可瞬间完成千万级订单的复杂拆解 精准计算物料需求和设备负荷[8] - 系统能一键生成未来四个月的详细排产计划 甚至提示人力资源需求[8] - 正在进行第二代智能体开发 预计今年底完成 后续还将开发第三代和第四代[8] 经济效益 - 基地连续十年蝉联湖北省第一大出口企业 累计出口额超过500亿美元[6] - 今年上半年工业产值达236亿元 出口额约25亿美元 同比增长13%[6] 产业链协同 - 发挥"链主"作用带动供应链伙伴协同发展 与武汉天马 华星光电等本地企业深化合作[8] - 带动奇宏光电 裕同等众多供应商合作伙伴落户武汉 形成紧密协作的产业生态圈[8]
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实现新跃升 陈吉宁调研高科技企业
解放日报· 2025-09-12 09:45
记者 张骏 市委书记陈吉宁昨天下午在调研高科技企业时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 话精神,按照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部署,加强对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跟踪服务,支持企业坚定发展信 心、持续创新突破、做强做优主业,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实现新的跃升,在构建创新生态和产业生 态上发挥牵引带动作用,为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在上海壁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吉宁察看企业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及应用场景展示,听取企 业总体发展概况、最新产品研发及产业生态建设等介绍,着重了解产品性能、技术路线、工艺流程及人 才引育等情况。在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吉宁察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数控机床产品 及精密零部件,走进高端制造装备生产组装现场了解关键技术突破情况,听取企业发展历程、设计研 发、生产销售等情况介绍,就人工智能大模型重塑数控加工技术、开拓定制化新业态等作了了解。 调研期间,陈吉宁分别同两家企业管理及研发团队深入交流,听取企业下一步发展的计划打算,共 同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变革方向,关切询问还有哪些具体问题需要解决、哪些政策服务需要跟进, 逐一回应企业诉求,明确具体对接部门。陈吉宁说, ...
生物医药“尖子生” 深圳坪山有何上分秘诀?
南方都市报· 2025-09-11 21:15
日前,第十七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武汉召开,"2025最具生物制造创新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榜单 揭晓,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坪山)入选,位列全国第四。这不仅是一张"国字号"金名片,更是对坪 山近二十载深耕生物医药产业的最佳印证。从擘画蓝图到企业林立,再到跻身全国第一梯队,坪山正以 令人瞩目的"创新加速度",向着全球生物医药创新高地不断攀升。 国际考察团点赞坪山 生物医药产业实力出圈 9月8日,一场秋雨过后的坪山清新宜人,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器二期园区迎来了一批跨洋而来的重要 客人。来自美国全球生物医药共创集团(Global Biopharma Partnerships)、B+labs、Robin Hood Ventures、拉赫曼咨询公司(Lachman Consultants)等机构或企业的美国生物医药产业代表团来到深圳 市坪山区考察。 代表团先后考察了深圳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善康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坪山生物医药产 业加速器二期园区,见证微流控技术突破、成瘾治疗药物研发的创新实践,沉浸式体验坪山生物医药产 业的强劲脉搏与蓬勃生态。 "这是我第一次来深圳,坪山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完整产业生态令人惊叹 ...
3.93万次解难题,炼就成都“新安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7:01
营商环境政策举措 - 成都发布《成都市做优"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服务品牌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政策》,涵盖22个改革领域共70条举措,聚焦企业办事便捷性、经营持续性、发展公平性、成本可控性和开放便利性 [1] - 政策推动"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提质增效,形成"收集-转办-反馈-问效"全流程优化管理机制 [1][18] 企业服务效率提升 - 成都累计走访服务企业14.54万户,收集诉求3.96万件,解决3.93万件,问题处置机制包括简单问题当场办、复杂问题统筹办、重大问题提级办 [18] - 创新审批服务模式,如金牛区推出演出活动审批"7日办结"制度,审批时间缩短50%,并设立一站式窗口整合多部门流程 [10][11] 产业投资与基金支持 - 成都整合设立首期规模120亿元天使基金和1000亿元创投基金,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 [19] - 上半年新增上市企业4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总量达153家,民营经济增加值达6181.0亿元,同比增长6.3% [23][24] 企业落地与发展案例 - 影目科技总部迁至成都仅用5个月,政府部门"秒回应"企业需求 [6] - 幻景数研落户全程不足两个月,泓力新能源锂电池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86天 [7] - 迪立科技计划1-2年投放200-500辆无人车,预计500辆规模可创造数亿元级经济与社会效益(单车年产值200万元以上) [9] 科技创新与场景应用 - 成都开展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景验证活动,将城市作为"试验场"并形成常态机制 [19] - 成都与华为签署协议,深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 [22] 政企协作与资源对接 - 组建24个政企工作联络群,搭建"民企之声"线上通道,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开展410多场服务活动,惠及14000多家企业 [18] - 成华区"人才咖啡"活动促成产学研合作,如摹克科技与电子科大沙河科技园签订战略协议 [13] 民营企业成就 - 新希望集团、通威集团跻身《财富》世界500强,7家成都企业入选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25] - 空客公司评价成都为"城市合伙人",壹玖壹玖集团称成都形成"创新共同体"生态 [21]
德康集团农博会:深化中德农业合作,助力“川猪”品牌国际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10:41
公司展会参与及成果展示 - 公司在四川农博会千亿级产业精品馆设立最大展位之一 全面呈现全产业链建设 联农带农机制 食品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发展实践 [1] - 公司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展示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1][3] 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 - 公司在中德农业周可持续畜牧业专题交流会作主题报告 介绍从农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建设经验 [1] - 中德组委会及行业专家高度认可公司联农带农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认为其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实践路径 [5] 产业发展战略 - 公司以科技育种为核心推动产业升级 以联农带农为纽带解决中小养殖户技术防疫和收益可持续难题 [3] - 公司重点推进节粮减排和种养循环 探索低碳畜牧业发展新模式 夯实川猪品牌核心竞争力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与品牌引领 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深化中德农业合作 [5] - 公司积极拓展川猪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助力四川省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 [5]
28个产业园入驻企业营收近2万亿元,上海临港给投资、给空间、给应用场景
中国青年报· 2025-09-05 11:5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临港集团在沪28个产业园区入驻企业营收近2万亿元 工业产值超5700亿元 占上海市工业产值近14% [1] 战略定位与使命 - 公司核心使命为构建园区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大中小企业共同成长 上下游产业相互赋能 [3] - 通过提供科研成果转化平台 投资支持 空间供给和应用场景培育创新项目 [3] 生态合作与投资布局 - 与上海颠覆性中心 临港国家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 香港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共建国家战略力量产业生态 [3] - 布局47支基金形成近1800亿元基金规模 投资培育臻格生物 云汉芯城 天数智芯 智元机器人 华大半导体等明星项目 [3] - 漕河泾国际孵化中心单栋楼培育10家上市公司 [3] 重大合作进展 - 上海国投与临港集团合资成立上海国赋临港科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聚焦企业服务 技术生态链接 产业集群打造和重大项目落地 [3]
一栋楼走出10家上市公司!临港集团大动作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08:37
核心观点 -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共建产业生态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 [2][3][27] 产业园区经济规模 - 临港集团在沪布局28个产业园区 入驻企业营收近2万亿元 工业产值超5700亿元 占上海市工业产值近14% [2] 孵化体系与成果 - 集团拥有4家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 数量占全市1/3 漕河泾国际孵化中心单栋楼培育10家上市公司 [5] - 新增司南半导体孵化器、人形机器人孵化器等4家高质量孵化器 入驻6家新企业包括泊维胜科技、纭算科技等 [5] - 专业孵化器与易和联航、豁苒生物等6家企业达成合作签约 [7] - 纭算科技获得孵化器提供的算力支持 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7] 投资布局与基金规模 - 集团布局47只基金 总规模近1800亿元 投资臻格生物、智元机器人、华大半导体等明星项目 [8] - 临创蓝湾基金、临创数科基金与强华实业、橙帆医药等十余家创新企业签约 [8] - 临创资本与国投先导、孚腾资本等机构共建基金投资联盟 [8] 链主企业生态建设 - 围绕中国航发商发、特斯拉、君实生物等链主企业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13] - 发布《临港集团服务手册》提供全方位企业服务 [13] - 覆盖先进制造、科创产业、开放型经济三大领域及十大赛道 [3] 金融服务与生态协同 - 推出《临港集团金融服务手册》构建银行-投资-保险三位一体金融生态 [15] - 与15家主流金融机构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签约强化全链条服务能力 [15] - 国际汽车跨境数据平台启动 首批合作方包括中汽数据跨境、保时捷MHP等 [18] 战略合作与平台建设 - 与上海国投组建合资公司上海国赋临港科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引导重大产业项目落地 [23] - 与上海市投促中心成立联合招商中心加强产业协同 [25] - 联合上海科学院等机构推动产业标准化发展 [20] 创新发展模式 - 推出"超级个体288行动"支持个人或小团队IP驱动的创业模式 [3] - 通过"五个坚持"战略实现从房东到股东转变 包括链主配套、场景服务、基金基地、平台转化、园区政策五大方向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