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
搜索文档
北辰区推进京津同城化按下“快进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2 06:04
交通与区位优势 - 北辰区通过京滨城际北辰站直通北京市中心 并加速建设高速出入口 全面融入北京一小时交通圈 [1] - 江天数据北辰基地距离京滨高铁北辰站仅2公里 50分钟可达北京市区 [2] 产业投资与招商引资 - “十四五”期间北辰区累计引进北京重大项目105个 总投资额达330亿元 [1] - 京津医药谷起步区已有百余家重点企业签约入驻 [1] - 智能制造谷已聚集专精特新 科技型和创新型企业194家 [1] 科技创新与合作平台 - 引入通用机床全国工程研究院 已吸引来自京津冀等地的高层次人才500多位 [1] - 与河北工业大学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促进中心 联合多家企业搭建创新平台 [2] - 低空空域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完成209平方公里空域图搭建 拥有14类68个政务巡检应用场景 [2] 数据中心与算力基础设施 - 江天数据环京大数据产业天津北辰基地一期7栋绿色节能数据中心已建成 将于年底全部投入运营 [2] - 该基地配备双路由光纤通道直连北京亦庄国家级数据中心 数据传输双向时延稳定控制在2毫秒以内 [2] 医疗资源协同 - 北辰医院引进“王洪武教授工作室” 截至今年4月累计接诊患者近500人次 成功完成手术治疗30多例 [3] - 辖区两所三甲医院与河北省沧州 廊坊 邯郸等多地医疗机构建立合作 实现医疗协同双向奔赴 [3]
《金融街发展报告(2025)》发布,立体式描绘金融街发展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11-01 20:30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在10月29日举行的金融街之声——"金融街发布"成果 专场发布活动现场,《金融街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 报告通过对2024年以及"十四五"以来金融街发展情况多维度、系统性分析,全面展现了金融街发展成 就,立体式描绘了建设金融强国背景下,金融街在金融监管、金融市场、金融服务、金融机构、金融文 化、金融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新篇章。 图为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石为发布《金融街发展报告(2025)》 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石为在发布报告时表示,金融街从不只是承载城市功能的金融地标,更是我国金 融开放、参与全球金融协作的重要推动者。2024年是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在这一 年金融街不断开创金融服务新局面,金融"五篇大文章"取得显著成效。 作为我国第一个大规模定向开发的高端金融产业功能区,金融街是我国金融资源聚集程度最高的区域之 一。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加快金融强国建设、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再到进一步深化金融体 制改革……金融街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持续在创新、变革、重塑中展现生机与活力。 为服务金融街高质量发展,报告提出六方面建议:一是 ...
广泛汇聚共识 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
北京晚报· 2025-11-01 15:13
会议强调,要以长城保护条例出台实施为契机,坚持首善标准,久久为功提高长城保护利用工作水平。 贯彻"大保护"理念,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扩展保护范围,实现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研 究性修缮"并重转变。建立京津冀协同保护机制,促进长城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加强精细化管理,组 织制定长城保护规划,完善长城日常维护及管理制度,科学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发挥保护机 构专业作用,加强保护员队伍建设,用好科技手段,提升长城保护和管理的智慧化、现代化水平。做好 文化传承与活化利用,建设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和长城文化带,讲好长城故事,强化长城在外交和国事 服务中的功能。深化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让更多群众感受到长城保护利用的成果。强化责任落 实,形成工作合力。抓好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守护长城的良好氛围。 会议强调,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是最好的创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要以落实 《行动方案》为抓手,健全服务体系,进一步将首都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深入推进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快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形成更多具 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深化改革 ...
全面融入北京“一小时交通圈”!天津北辰区引进北京重大项目105个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1 10:49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京滨城际北辰站直通北京市中心,地铁4号线北段竣工通车,京津塘高速九园路出入口加速建设,北辰 区全面融入北京一小时交通圈"。近日,天津市北辰区区委书记倪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大运河畔的北辰区,自古文脉悠长,商贾发达。随着京滨城际等高铁开通,北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入 新台阶。 "十四五"期间,北辰区累计引进北京重大项目105个、总投资330亿元,北辰区17家重点企业 纳入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联盟。 与京津公路相连的北辰区南仓桥四通八达。 承接平台不断扩大 2023年9月,北辰区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围绕高端数控机床 研发制造、医药医疗健康等领域,共同推进京津医药谷、智能制造谷开发建设。两年来,北辰区与通用 技术集团展开全方位合作,引入通用机床全国工程研究院,目前该研究院已引入来自京津冀等地的高层 次人才500多位。 走进位于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双谷"开发建设现场,京津医药谷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招商正在 同步推进,已有百余家重点企业签约入驻。其中,北京大学京津冀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已建成,正在 进行内部装修,并将于今年年底正式运营。紧挨着京津医药谷的 ...
百个项目加速落地平原新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31 06:44
朝阳门内大街上,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的孚王府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迄今尚未开放的清代世袭罔替 亲王府。今年7月,孚王府文物腾退项目启动。仅过两个多月,签约率就达到100%。 "核心区第一批文物腾退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市发改委综合处处长王育玲说,前三季度,北新华街近现 代建筑、孚王府等文物腾退项目完成腾退。 这是今年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任务中的关键一项。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疏整促"专项行动 完成全年任务的94%。其中,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98家,可实现每年节约综合能源消费3363.38吨 标准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47万吨。 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加快均衡布局方面,北京服装学院通州校区一期完工投用,北京工业大学新校区 (一期)、北京儿童医院新院区等一批高校、医院疏解项目实现开工。 本报记者 曹政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新十年。今年以来,本市以服务保障重大活动为牵引,推动首都功能和城市发展 质量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作为内联中心城区、外携津冀的关键区域,平原新城正 迈向高质量发展,100个项目加速落地。 核心区首批文物腾退项目收尾 产业相融共生推动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助力京津冀更好发挥全国高 ...
京津冀产业协同动能澎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31 06:19
唐山四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正在调试腐乳自动装瓶机器人。吕光宇摄 本报记者 李如意 通讯员 韩冬 赵晨阳 "十四五"以来,北京输出至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2308.7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近两倍。京津冀三地共同绘制了新能源 汽车、机器人等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开展跨区域强链、补链、延链工作,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持续深化,形成了产业协同的 澎湃动能。 研制"温柔"的机械手 "看这8个精巧的机械小抓手,轻轻一夹就能稳住滑腻的腐乳块,对准圆口方肚的瓶子精准落位,机器转一圈,12块腐乳就整整 齐齐装好了。"在唐山四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展示区,总经理陈耀岐在解说腐乳装瓶机器人的同时,手指不自觉跟着机械臂的 动作轻点,语气难掩兴奋,"1小时可完成4800块腐乳装瓶,相当于2名熟练工人的工作量"。 一家老牌食品企业在腐乳装瓶环节长期被"手工作业"束缚。腐乳瓶是独特的圆口方肚设计,装瓶时要保证上下两层共12块腐乳 码放整齐,还不能让腐乳变形、表皮破损——这直接影响后续二次发酵,决定着最终口感。但是手工作业耗费人力,工人得培 训3个月才能上岗,单条线要15到20个人轮班,效率还上不去,还会因人工操作偏差影响品质。 陈耀岐 ...
从一瓶腐乳、一台呼吸机、一株藜麦看京津冀协同创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30 20:06
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成果 - "十四五"以来北京输出至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2308.7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近两倍[1] - 京津冀三地共同绘制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开展跨区域强链补链延链工作[1] - 河北与京津共建6条重点产业链,携手打造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3] 机器人产业协同与创新 - 唐山高新区启动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建设,探索"北京创意、唐山转化"模式[5] - 2024年1月至7月,京城机电配天机器人、天瞳威视等36个优质项目入驻唐山高新区[5] - 国内首台腐乳装瓶机器人样机获1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小时可完成4800块腐乳装瓶,相当于2名熟练工人工作量[1][5] 医疗科技产业突破 - 北京瑞迈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子公司生产家用呼吸机,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超过300万台[5][7] - 公司成功研发多代高性能涡轮风机,实现家用呼吸机风机国产化并打破国际技术垄断[7] - 瑞迈特与北京朝阳医院等单位联合申报项目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体现"医工结合"优势[8] 农业科技与生态协同 - 张家口沽源县与中国科学院共建国内最大藜麦联合育种基地,累计试验1051个品种资源,选育出151个适配坝上气候的新资源[11] - 新品种"坝藜2号"亩产最高达550斤,比传统品种增产三成,种植户亩收益从600多元提升至1500多元[11][12] - 沽源藜麦通过"产地直供+冷链运输"模式,最快48小时从田间抵达北京市民餐桌,已开发36款特色产品[12]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协同 - "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京津冀高速公路总里程超1.1万公里,密度达全国平均水平2.7倍[13] - 314所京津学校与河北合作办学,115家京津冀医联体助力河北群众享受优质医疗服务[13][14] - 雄安新区累计投资突破1万亿元,"十四五"年均投资增速达19.8%,空天信息等产业链加快构建[14]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累计投资突破1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21:53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累计投资突破1万亿元 中新社石家庄10月29日电 (王夏菲 韩冰)29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永君在"十四五"高质量 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累计投资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十四 五"年均投资增速达到19.8%。 杨永君说,"十四五"期间,河北省在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上取得新成就。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 进,"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京津冀三省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超1.1万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 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同时,推动教育、司法、人力资源等领域209项资质资格事项实现互认,314 所京津学校与河北合作办学,115家京津冀医联体助力河北民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46.7万京 津老年人来冀康养。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一环,雄安新区建设成效显著。中国星网稳定运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 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部正式迁驻,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雄安总部项目主体结构全面 封顶。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等首批疏解高校、医院加快建设,第二批疏 解项目选址落位。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产业链加快构建,首颗" ...
聚焦机器人等6大重点产业 京津冀协同强链补链
贝壳财经· 2025-10-29 18:49
"中国机器人在形成世界级的智能产业发展中,京津冀可以成为第一梯队引领者。愿京津冀在未来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融合协同的差异化战略布局, 形成技术创新引领,检测标准支撑,应用制造拓展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机器人产业发展路径,以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壮 大京津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国家智能制造专委会委员、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郝玉成认为。 10月28日—29日,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举行。本次活动以"链动京津冀 智造新未来"为主题,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工业母 机、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氢能、生物医药6条重点产业链组织6场主题对接活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钟志红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新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支持三地加强系统谋划,统筹推进 各项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力,共同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这篇大文章。 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发挥京津冀研发应用协同的最大效应 京津冀6条重点产业链如何对接?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认为,新材料是新技术的基础,镁合金本身的轻量化特性,可以很好适应京津 ...
北京“并购重组19条”出炉
中国证券报· 2025-10-29 18:17
服务支持拟上市企业自主选择通过IPO或并购重组上市 支持市属国有上市公司简化并购重组内部决策流程,提升效率,因不可抗力导致企业并购重组项目未达 到预期的,予以尽职合规免责 近日,北京市委金融办联合北京证监局、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北京金融监管 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实施了《北京市关于助力并购重组促进上市公司高质 量发展的意见》。 意见涵盖19条举措,精准锚定首都"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定位,支持京津冀上市公司围绕"六链五群"跨区 域整合,服务国家大局;坚守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尊重企业自主决策;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搭 建信息平台、建立标的清单,为市场主体"铺路搭桥";筑牢风险防线,加强监管以保障市场行稳致远。 总的来看,意见旨在鼓励通过并购重组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产业整合升级,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助力 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点概览: 鼓励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加大资源整合,减少"内卷式"竞争 支持京津冀上市公司围绕"六链五群",跨区域开展并购重组 用好重点领域的跨境并购项目对外直接投资(ODI)备案机制,便利上市公司并购境外优质资产 支持京津冀上市公司围绕"六链五群" 跨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