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价值
搜索文档
三季报显示白酒行业仍整体承压
证券日报· 2025-11-03 00:43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总营收3177.79亿元,同比下降5.90%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1225.71亿元,同比下降6.93% [1]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877.06亿元,同比下降20.85% [1] - 2025年第三季度行业整体营收779.76亿元,同比下降18.47%,净利润280.11亿元,同比下降22.22% [1] - 2025年1月至9月白酒累计产量265.5万千升,同比下降9.9% [5] 行业竞争格局与分化 - 行业“马太效应”加剧,头部企业强者恒强,中小酒企普遍面临增长压力 [2] - 贵州茅台前三季度营收1284.54亿元,占20家白酒上市公司总收入的40.42% [4] - 贵州茅台前三季度净利润占比高达52.73% [4] - 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609.45亿元、329.24亿元、231.27亿元 [2] - 洋河股份与古井贡酒营收分别为180.90亿元和164.25亿元,而天佑德酒、酒鬼酒等企业营收不足10亿元 [2] 库存与价格压力 - 20家白酒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存货总额1706.86亿元,同比增长11.32% [3] - 贵州茅台、洋河股份、五粮液、泸州老窖和山西汾酒的存货规模均超百亿元 [3] - 高端酒批价持续回落,中低端酒为清理库存陷入价格战,多品牌出现价格“倒挂” [5] - 2025年中秋节和国庆节假期期间,白酒行业整体需求同比下降20%至30%,库存增加10%至20%,批价全面下行 [6] 头部企业表现与策略 - 第三季度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仅有贵州茅台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微增,营收390.64亿元(增长0.56%),净利润192.24亿元(增长0.48%) [3] - 头部酒企正通过优化渠道库存、加强价格管控,并积极推出低度新品以顺应年轻化趋势 [6] - 具备强大品牌力和全国化布局的头部酒企,更能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市场份额扩张来抵御周期波动 [4] 行业周期与后市展望 - 白酒行业已处于明确“去库存”阶段,行业步入深度调整阶段 [1][5] - 行业正处于过去三十年以来第三轮大周期的筑底阶段,本轮行业基本面底有望出现在2025年三季度 [7] - 预计行业景气度最为承压的时期已经过去,价盘将逐步企稳,头部名酒单品批价再下行空间有限 [7] - 预计最早2026年一季度有望看到动销拐点 [7]
茅台董事长是高处不胜寒,茅台长远发展问题关键在于思考这几条?
搜狐财经· 2025-10-28 11:50
公司管理层变动 - 茅台集团于2025年10月作出换帅决定,新任董事长陈华正式亮相,公司发展进入"陈华时期" [2] - 张德芹任职仅一年半后离任 [2] - 茅台成立70多年来共更换了10任董事长,包括1950年张兴忠、1977年周高廉、1981年邹开良、1998年季克良、2000年袁仁国、2018年李保芳、2020年高卫东、2021年丁雄军、2023年张德芹以及2025年的陈华 [3][4] 公司治理与战略挑战 - 公司人事决策与发展战略由政府主导,而非像民营企业般灵活快速,这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用人不当、偏重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等问题 [3] - 频繁更换董事长并非好事,新任管理者需一两年时间熟悉内外部情况,关键重大决策权仍在"上头" [7] - 高层管理者任期过短可能导致其如履薄冰,难以专心规划企业长远发展,容易出现短期行为,一两年任期内的巨大经济波动反映公司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 [7] 品牌定位与发展路径 - 公司应坚持高端"奢侈品"路线,避免全领域开发导致品牌价值被稀释,应专注于服务好一类群体 [7] - 优秀的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世界上的名牌经久不衰均未进行产品系列全覆盖 [7] - 公司应成为受尊敬的行业领袖,在为自身创造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为全产业兄弟企业提供服务,避免低级操作试错伤害品牌形象 [7]
风向标智库丨全网低价竞争,品牌还有效吗?
搜狐财经· 2025-10-25 21:09
价格战市场环境现状 - 2023年参与价格战的品牌数量同比增加42%,但超过60%的品牌利润率出现下滑 [2] - 低价竞争正席卷整个消费市场,表现为电商平台的“百亿补贴”、直播间的“全网最低价”等多种形式 [2] 价格战的负面影响 - 低价竞争仅能带来短期销量提升,活动结束后销量迅速回落,某家电品牌单月销量爆发式增长后即回落至原有水平 [3] - 频繁降价损害品牌形象,导致消费者形成“不打折就不购买”的预期,品牌溢价能力持续走低 [3] 品牌价值的核心作用 - 品牌价值是企业在价格战中最重要护城河,某国产运动品牌通过强化“国潮”定位和科技创新,在行业价格战加剧情况下维持较高定价并提升市场份额 [4] - 品牌价值能建立消费者信任基础以降低决策成本、提供独特情感价值、形成稳定消费者社群以建立品牌忠诚 [4] 差异化定位策略 - 差异化定位是品牌突破价格战的有效路径,某新锐咖啡品牌聚焦“办公室场景”通过订阅制和个性化服务开辟新市场空间 [5] - 实施差异化定位需把握需求的真实性、价值的独特性以及定位的可持续性三个要点 [5] 情感连接的构建 - 当产品功能同质化时,情感连接成为品牌价值重要支撑,某高端护肤品品牌通过品牌故事和用户社群运营保持较强定价能力 [6] - 构建深层情感连接需要确保产品品质与承诺一致性、保持价值观传播连续性、提供超越期待的用户体验等系统性投入 [6] 价值重塑的路径 - 面对价格竞争,聪明的品牌选择价值重塑,某智能家居品牌将竞争焦点从产品价格转向“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实现向价值竞争转型 [7] - 价值重塑关键在于重新定义竞争维度:从产品价格转向用户价值、从单一产品转向完整解决方案、从短期销量转向长期客户关系 [7] 品牌价值的系统性构建 - 品牌价值构建需要系统性长期投入,某厨电品牌坚持“高端厨电专家”定位,通过持续产品创新和渠道升级在价格战市场中赢得发展空间 [9] - 系统性构建需要清晰价值主张、卓越产品体验、一致传播策略和完善用户服务四个支撑要素 [9] 长期主义品牌观 - 真正成功的企业秉持长期主义品牌观,某食品饮料品牌在行业价格战最激烈时期坚持品牌投入,最终成为行业领导者 [10] - 坚持长期主义需要企业具备战略耐心、创新勇气和价值信念三个特质 [10] 品牌建设的战略意义 - 品牌建设是企业穿越市场周期的诺亚方舟,在低价竞争环境中其价值更加凸显 [11] - 基于15年品牌策划经验,品牌是企业最确定的投资,能提供持续发展动力和抗风险能力 [11]
Ferretti(09638)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3 21: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前九个月收入为8.87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8.63亿欧元增长2.5% [3] - 公司前九个月调整后EBITDA为1.42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1.38亿欧元增长2.5% [3] - 公司前九个月资本支出为6400万欧元,并确认全年资本支出将低于9000万欧元的指引 [20] - 公司净财务状况为正值6500万欧元,净营运资本占销售额比例为15.9% [22] - 公司预计年底净财务状况将回升至超过1亿欧元,净营运资本占销售额比例目标为接近或低于10% [23][5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前九个月订单总额达7.71亿欧元,同比增长4.6%,其中第三季度订单额为3.04亿欧元,同比增长36% [3][5] - 公司净未交付订单额达7.95亿欧元,较上半年末的7.61亿欧元增长4.5% [3][13] - 量身定制(Made to Measure)业务线(30-45米玻璃钢游艇)订单额在前九个月增长32%,在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85%,占订单组合的55% [8][16] - 复合材料(Composite)业务线订单额与去年基本持平,但超过一半的订单为80英尺以上的高附加值复合材料船型,其利润率与量身定制业务相近 [16] - 超级游艇(Superyacht)业务线收入增长33%,目前占收入的20%,生产槽位已满,最早可交付日期为2028年(品牌超级游艇)和2029年(完全定制) [18][5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欧洲市场表现强劲,前九个月订单额同比增长32%,第三季度环比增长89% [16] - 中东市场若剔除去年同期的超级游艇订单,则表现良好,同比增长18% [16][17] - 美洲市场订单额与去年持平,主要销售季节(10月底开始的劳德代尔堡船展)尚未到来 [16][17] - 亚太市场订单额增长13%,但仅占总订单额的2%,公司承认在该地区有提升潜力 [16][3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定位在行业中最盈利的细分市场,即24米以上的量身定制和超级游艇领域,该领域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 [7][8][26] - 公司完成了第二个资本支出周期,从2026年起,资本支出需求预计将降至总收入的5.6%左右,并拥有足够的产能支持未来增长 [21][27] - 面对竞争对手(尤其是英国制造商)在某些细分市场高达40%-45%的折扣,公司选择不跟随这种"自杀式"策略,而是通过品牌、设计和快速反应来竞争 [19][26][38][74] - 公司正在评估两个潜在的并购目标,并希望很快进入独家谈判和尽职调查阶段 [3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认为市场已从不稳定中恢复,客户已适应了新的国际环境(如关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是公司最大的敌人 [5][6][7][15] - 财富并未消失,公司在全球71个国家销售,某些地区的财富仍在增长,奢侈品市场没有危机 [5][25] - 公司确认全年指引:不含二手船业务的净收入为12.2124亿欧元,调整后EBITDA在2.01亿至2.07亿欧元之间,EBITDA利润率指引为16.5% [29][30] - 10月份的趋势确认了谈判正在转化为合同,其中美国和中东市场带来良好结果,和平趋势有助于中东市场预期 [3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第三季度推出了三款重要产品:Ferretti 800(售出8艘)、Itama 54(售出4艘)和Riva 54米(售价4170万欧元,售出4艘,最早交付2028年) [10][11] - 公司还预告了三款未下水的新产品:Riva Caravelle 42米(售价2470万欧元,售出1艘)、Custom Line Navetta 35(售价约1500万欧元,售出2艘)和Custom Line 128(售价1700万欧元,售出2艘) [11][12] - 前九个月交付了193艘船,接收了140艘新订单,确认了向更大尺寸、更可定制化、利润率更高船型的转变 [13] - 订单出货比(Book to bill ratio)很高,排除复合材料业务后为1.2倍,包含后也高于1 [15] - 公司44%的订单来自重复客户,年轻一代客户被品牌和设计所吸引 [37] - 关于股票回购计划,董事会已进行讨论,该计划与管理层长期激励计划相关,仍在推进中 [81]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请评论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展望、10月初趋势对比第三季度的进展,特别是美国市场的进展,以及如何实现EBITDA利润率中期指引的构建模块,并更新并购管道 [33] - 10月份趋势良好,430亿欧元的谈判正在转化为合同,美国和中东市场带来积极结果,和平趋势有助于中东市场,亚太地区表现平淡,公司承认在该地区需改进,并看好2026年潜力,年轻一代客户被品牌吸引 [35][36][37] - 美国市场竞争激烈,有竞争对手提供高额折扣,公司选择不硬拼,而是依靠品牌和快速反应 [38] - 关于EBITDA利润率,公司从九个月的16%起步,相信通过成本控制(工业间接费用、SG&A、营销)、供应商批量折扣以及美国市场通常更高的利润率贡献,年底达到16.5%是可行的,10月份已获超过8000万欧元订单,其中50%来自美国 [41][42] - 并购方面,公司希望很快与两个潜在目标签署独家谈判权并进入尽职调查流程 [39] 问题: 请对430亿欧元谈判的细分和地域分布提供更多信息,超级游艇市场展望,二手市场价格动态,以及年底净营运资本占销售比是否仍预期在10%左右 [45][46] - 10月份已有80亿欧元谈判转化为订单,遍布全球,超级游艇部门生产槽位已满,收入占比20%,不担心增长机会,预计年底前还会获得至少两个订单(一个完全定制,一个品牌超级游艇) [47][50] - 二手市场对公司影响很小,公司内部政策限制二手业务规模(约5000万欧元),稀缺性是关键驱动因素,不同船型市场表现分化 [47][48] - 确认年底净营运资本占销售额比例目标接近或低于10%,预计净财务状况将超过1亿欧元 [51] 问题: 折扣的会计处理方式,以及第三季度净财务状况同比恶化超过1亿欧元的原因和年底目标解读 [56][57] - 折扣直接体现为较低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率,除非能从主要供应商获得批量折扣 [65] - 第三季度现金消耗是行业季节性模式(为美国和其他季节建立库存),但今年为美国市场准备的半成品水平显著降低,因为产品组合转向更多量身定制船型,其营运资本需求较低,预计将正常化 [67][68][70] - 年底净财务状况目标超过1亿欧元是保守估计,与净营运资本比例目标一致 [51][67] 问题: 小型游艇领域竞争动态的可能催化剂,以及公司可比折扣的水平 [73] - 预计一些无法承受高折扣策略的船厂将难以生存,除非有大量资本注入,这种竞争环境可能持续一年左右 [74][76] - 公司的折扣水平与竞争对手(40%-45%)完全不可比,大约低两位数,竞争产品全球数量有限,公司通过产品更新和品牌吸引力竞争 [75][76][77] 问题: 是否仍不通过提价来补偿美元疲软,以及是否仍预期美国市场带来盈利提升 [83] - 确认近期价格调整未考虑关税因素,美国市场的额外利润贡献源于其通常更高的正常标准利润率,而非提价 [83] - 关税主要影响30米以下且悬挂美国旗的船只,公司30米以上船型通常不挂美国旗,因此关税未导致订单损失 [84] 问题: 股票回购计划更新 [80] - 董事会已讨论股票回购计划,该计划与管理层长期激励计划相关,进程比预期慢,但仍在推进中 [81]
品牌价值突破3000亿,习酒向“世界一流”再进一步
搜狐财经· 2025-10-21 21:55
文 | 岳治中 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竞争格局加速重塑的关键阶段,品牌价值与行业位次的进阶,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核心通行证。 首先是以坚守品质根基彰显的产品价值。习酒对产品价值的追求,始终贯穿于"质量就是生命"的质量价值观。其始终把对产品品质的卓越追求,作为对消 费者最长久、最衷心的承诺,以精湛的酿造工艺和匠心操守,致力于酿好每一瓶酒,确保习酒质量稳定提升。 10月20日,第十七届华樽杯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结果正式揭晓,习酒以3090.86亿元品牌价值再攀新高,位列中国白酒第七名,不仅实现品牌价值的持 续跃升,更巩固了行业地位,为行业调整期的品牌发展提供了标杆样本。 | 序号 | 类别 | 区域 | 公司名称 | 主品牌 | 2025品牌价值(亿元) | | --- | --- | --- | --- | --- | --- | | | | | 白酒 | | | | 1 | 日酒 | 贵州 |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茅台 | 6252. 87 | | 2 | 日酒 | 1118 |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 五粮液 | 6146. 39 | | 3 | 日治 | 山西 | 山西杏花村汾 ...
第十七届华樽杯200发布: 行业稳健发展,结构性调整中彰显韧性
中国食品网· 2025-10-20 16:25
行业总体表现 - 2025年中国酒类品牌价值前200名总价值为99,305.21亿元,较上年增长4.26%,在结构性调整中保持稳健发展 [1] 黄酒品类 - 黄酒品牌价值在沉寂多年后实现逆势增长,2025年总价值达到727.18亿元,较2024年的684.27亿元增长42.91亿元,增幅为6.27% [2] - 黄酒头部品牌古越龙山、会稽山、上海金枫均实现15%以上的增长,远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2] - 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存量市场高端化(如年份酒、手工冬酿)以及即饮场景创新(如低度易拉罐装黄酒切入露营、便利店) [2] 酒类流通商 - 2025年前十大流通商品牌价值总和从5,177.44亿元增至5,254.41亿元,增长1.49% [4] - 流通商通过渠道整合与数字化投入(年均增长40%以上)、技术赋能(AI选品和动态库存系统提高周转效率30%)实现深化变革 [4] - 自有品牌建设成为亮点,例如酒仙网自有品牌容大酱酒表现优秀,显示流通商竞争优势可能从获取经销权转向发展成功自有品牌 [4] - 酒仙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价值从853.03亿元增至1010.42亿元,增长18.45%,为表内主要流通商最高增幅 [5] - 后疫情时代(2021-2025年)五年间,酒仙网复合增长率达27.38%,电商渠道强势崛起,线下传统批发商面临转型压力 [5] 白酒行业 - 白酒行业头部格局稳定,茅台、五粮液继续引领,汾酒、泸州老窖等品牌价值排名上升 [8] - 酱香型白酒总体价值突破21,554.5亿元,增长3.72%,但增速回落明显 [8] - 新生品牌表现优异,例如容大酱酒品类价值增幅达90.1% [8] - 汾酒带动清香型白酒品类价值增长10.62%,五年间贡献了清香型白酒6成以上增量 [8] - 兼香型白酒在白云边高速增长带动下,品类价值实现28.4%的高增长 [8] - 浓香型白酒2025年价值为34,395.97亿元,增长9.71%,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三大巨头合计占比超六成 [9] 啤酒与葡萄酒 - 2025年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哈尔滨啤酒等啤酒头部品牌价值均出现下降,为华樽杯17年来首次 [10] - 葡萄酒品牌价值总额从1999.15亿元降至1911.71亿元,下降4.37% [10] - 后疫情时代五年间,全球葡萄酒行业集体萎缩,加上进口葡萄酒冲击和国内消费者偏好转变,行业持续调整 [10] 品牌价值榜单头部企业 - 白酒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前十名均为白酒品牌,其中贵州茅台品牌价值为6,252.87亿元,位列第一 [12] -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品牌价值为6,146.39亿元,位列第二 [12] - 流通商品牌中,酒仙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1,010.42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流通类别第一 [17]
日经品牌调查:三星居亚洲首位,比亚迪第81
日经中文网· 2025-10-19 08:33
三星电子总部(reuters) 日经调查公司根据显示知名度等的"品牌号召力"和显示对购买等决策做出贡献的强度的"品牌贡献分 析",评估品牌价值并将其数值化。在亚洲,三星连续2年排在亚洲首位。日本品牌中汽车和电子相关品 牌排名靠前…… 日经调查公司发布了评估日本及海外企业品牌价值的2025年版《全球品牌调查》。在亚洲主要国家,品 牌价值最高的是韩国的三星电子(SAMSUNG),连续两年位居榜首。日本品牌中本田(HONDA)等 汽车和电子相关品牌排名靠前。 该调查是继2024年之后的第二次。针对日本及海外的200个品牌,以包括日本在内的11个国家和地区的7 万多名消费者为对象进行调查。根据显示知名度等的"品牌号召力"和显示对购买等决策做出贡献的强度 的"品牌贡献分析",评估品牌价值并将其数值化。 进入前50名的日本品牌有22个,比上次增加2个。除了本田和丰田(TOYOTA)等汽车相关品牌之外, 索尼(SONY)等电子相关品牌也排名靠前。不过,作为评估对象的日本品牌中,此次有77%的品牌排 名下降,在亚洲的存在感呈下降趋势。 在前100名当中,中国的比亚迪(BYD)从2024年的第92位上升至第81位,美国特斯拉( ...
赵崇甫:在工具理性横流的时代,守护品牌的“人性内核”才是最高级的战略
搜狐财经· 2025-10-17 08:55
核心观点 - AI技术虽然大幅降低了营销和内容创作的门槛,但并未削弱品牌作为消费者决策核心锚点的战略价值,反而使其重要性更加凸显 [1][2][9] AI对营销环境的影响 - AI工具如Sora2和ChatGPT抹平了营销执行的壁垒,使每个人都能生成高质量视频并打通电商闭环 [2] - 渠道霸权被算法推荐取代,品牌成为消费者在信息洪流中的决策依据 [2] - 当用户通过AI指令寻找产品时,算法的匹配效率依赖于品牌在数据训练中的认知嵌入程度,缺乏品牌力的产品将难以被精准匹配 [2] AI能力的边界与品牌战略的不可替代性 - AI擅长优化执行效率,如替代视频剪辑师,但难以替代占比高达99%的广告产业链上游环节,包括策划、策略与消费者洞察 [4] - AI可以解决如何做得更快更好,但无法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后者依赖于人类的战略判断 [4] - 人类决策中的非理性部分,如情绪共鸣、文化隐喻感知和价值观认同,是品牌构建的根基,AI目前无法理解这些复杂人性 [5] 品牌战略咨询在AI时代的新角色 - 咨询公司承担三重关键角色:作为非理性洞察的翻译器,将消费者情感需求转译为AI可理解的策略指令 [6] - 作为战略终局的推演者,预判文化变迁并质疑完全依赖算法对文化多样性及品牌长期价值的潜在影响 [7] - 作为决策盲区的对照镜,通过跨行业案例提醒决策者商业的本质是理解人、连接人、成就人 [7] 人机协奏的未来方向 - 最颠覆的创新往往诞生于科技与人文的交叉点,品牌战略的焦点应回归到人性的本质问题 [8] - 品牌战略咨询的使命是成为人性的守望者,唤醒决策者对初心的坚持,而非盲目追随技术 [9] - 真正伟大的品牌由人类的精神共鸣浇筑而成,而非由算法计算出来 [9][12]
降价认怂,救不了西贝
搜狐财经· 2025-10-16 09:39
文章核心观点 - 西贝近期采取降价及发放代金券等策略以应对舆情危机,短期内提振了销量,但此举被视为自杀式公关,可能损害其长期建立的品牌价值与溢价能力 [1][2][21] - 公司当前困境的核心在于一系列节奏混乱的公关应对,而非其使用预制菜或经营基本面出现问题 [2][7][18] - 公司拥有强大的供应链基础和稳固的细分市场生态位,若能回归商业理性,仍具备重振旗鼓的潜力 [18][19][22] 降价策略的市场影响 - 公司菜品全线降价20%-40%,并免费发放高额代金券 [1] - 策略导致销量上升,但客单价下降,超过六成的新客流仅使用代金券消费 [2] - 降价行为被视为在舆论压力下的被动反应,单方面打破了与中产消费者之间关于高质高价的心理契约 [4][5] 品牌定位与生态位分析 - 公司的核心价值在于精准满足了中产家庭在商场“带娃就餐”的需求,提供包括红白格桌布、明厨亮灶、25分钟上齐菜等在内的完整家庭用餐解决方案 [2][4] - 其高定价是对品质的背书,消费者支付的溢价购买的是儿童友好、品质安心等承诺,而非仅仅是食材本身 [3][4] - 主动降价使其从家庭品质餐饮的定位跌落,被迫与大众快餐品牌进行价格竞争,削弱了其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6] 公关危机与应对失误 - 危机的导火索是创始人贾国龙对消费者吐槽(如罗永浩“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采取对抗性姿态,强调合规而非关注消费者感受 [9][10] - 随后公司转向情感绑架,发布如《7岁的毛毛:我以为自己再也吃不到西贝了》等引发群嘲的内容,公关策略在硬刚与煽情间摇摆 [14][15] - 公关失误的根本在于放弃了商业理性,屈从于公众情绪,每一步应对都激化了与公众的对立 [7][12][15] 供应链与经营基本面 - 公司拥有强大的供应链网络,其供应商(如浙江浔味堂)也服务于海底捞、外婆家、盒马等知名品牌,客户基础多元化 [18] - 公司布局了12万亩有机莜麦基地、四个中央厨房等重资产基础设施,这些设施需要规模效应,门店仅是产品消化渠道之一 [18] - 支撑数百家门店的合伙人、团队和经验是公司最核心、最有价值的资产 [18] 未来发展前景 - 只要中产家庭“带娃吃饭”的痛点及商场餐饮的生态位存在,公司就拥有复苏的基础 [19][22] - 公司最需要的是停止在降价与煽情间摇摆,回归商业常识,重新聚焦于其成功的“家庭餐饮解决方案”的核心价值 [21][22][23]
中国金茂(0817.HK)动态跟踪报告:品牌价值赋能 销售持续亮眼
格隆汇· 2025-10-16 04:54
核心观点 - 公司品牌价值持续提升,销售表现亮眼,在行业下行背景下实现逆势量价齐升,同时经营效率优化,期间费用率显著下降 [1][2] 销售业绩 - 2025年9月单月签约销售金额98.0亿元,签约销售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 [1] - 2025年第三季度签约销售金额273.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88.6亿元大幅增长,签约销售面积128.1万平方米,较2024年同期的100.8万平方米提升,销售均价21346元/平方米,高于2024年同期的18720元/平方米,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1] - 2025年1-9月累计签约销售金额806.9亿元,同比增长27.3%,累计签约销售面积36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0%,累计销售均价21958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0.1% [1] - 2025年7月、8月、9月单月签约销售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49.5%、46.5%、39.9% [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已认购未签约销售金额为6.4亿元 [1] 品牌价值 - 公司连续21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25年品牌价值达742亿元,排名第170位,价值较去年提升近80亿元,排名上升一位 [1] - 公司通过"金玉满堂"系列产品进行品质升级,驱动在行业整体下行背景下走出独立行情 [1] 经营效率 - 2025年1-6月管理费用为12.2亿元,低于2024年同期的12.9亿元,管理费用率为4.8%,低于2024年同期的5.8% [2] - 2025年1-6月销售费用为8.3亿元,低于2024年同期的9.8亿元,销售费用率为3.3%,低于2024年同期的4.5% [2] - 期间费用率下降体现了公司组织结构优化和经营效率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