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半导体设备
搜索文档
福晶科技(002222) - 福晶科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网上说明会
2025-11-04 17:14
财务表现与需求驱动 - 第三季度营收和利润均有所上升,主要得益于下游工业激光需求旺盛 [2] - 第三季度预付款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是材料采购款预付款增加 [2] - 光伏行业对超快激光需求旺盛,同时常规的纳秒紫外激光需求持续增长 [2] 技术能力与产品 - 公司具备加工表面粗糙度<0.1nm RMS的光学元器件能力(针对平面光学元器件) [2] - 至期光子业务发展正常,其全年营收目标为1.5亿元 [2] 投资者活动信息 - 活动为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11月4日15:00-16:30,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举办 [2] -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总经理陈秋华、财务总监郭宗慧、董秘薛汉锋 [2] - 本次活动不涉及应当披露的重大信息 [3]
34只“翻倍基”,最牛大赚超200%
中国基金报· 2025-11-02 07:07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10月A股市场显著回暖,沪指在10月底触及10年新高4025.70点 [1] - 主流指数普遍上涨,科创创业50指数和北证50指数表现最为突出,年内涨幅分别达到59.93%和52.51% [1] - 创业板指、科创50、中证2000等指数涨幅均超过30%,仅红利指数出现小幅下跌 [1] 权益类基金业绩 - 前10月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强劲,单位净值增长率达到28.00%,超越上证指数等主流指数 [5] - 主动权益类基金前10月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7.48% [3][4] - 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业绩更优,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2.93%和32.33% [6] - 超过98%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实现正收益,大量基金净值创出新高 [6] 领先基金与主题 - 表现最佳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超过200%,共有705只基金涨幅超50%,34只基金涨幅超100% [7][8] - 永赢科技智选A以200.63%的净值增长率领跑,主要投资于全球云计算产业链 [9][10] - 中欧数字经济A、恒越优势精选等基金涨幅超过130%,成功把握AI、北交所等领域的行情 [9][10] - 指数型基金中,通信设备主题表现最佳,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净值增长98.87% [12][13] - 创新药、有色金属、人工智能等相关ETF产品前10月单位净值涨幅也多在80%以上 [12][13] 基金经理观点与看好方向 - 基金经理关注全球云计算产业,认为AI算力投资将持续增长,光通信和PCB等技术在2027年有望迎来落地期 [14] - 提示AI板块估值已不处于低位,投资机遇与风险并存,建议投资者进行分散配置 [14] - 看好国产半导体设备、储能、AI端侧等板块,认为国产存储芯片生产能力和储能景气度将持续提升 [15]
最牛,大赚超200%!
中国基金报· 2025-11-01 23:30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10月A股市场显著回暖,上证指数在10月底触及10年新高4025.70点 [1] - 主流指数普遍上涨,科创创业50指数和北证50指数表现最为突出,年内涨幅分别达到59.93%和52.51% [1] - 创业板指、科创50及中证2000指数涨幅均超过30%,仅红利指数出现小幅下跌 [1]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 - 前10月主动权益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7.48% [3][4][6] - 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表现更优,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2.93%和32.33% [5][6] - 超过98%的主动权益基金实现正收益,34只基金成为“翻倍基”,收益率超过100% [6][7][8] - 表现最佳的永赢科技智选A基金净值增长率高达200.63% [8][9][10] 指数型基金业绩 - 前10月权益类基金整体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8.00%,表现优于上证指数等主流指数 [5] - 指数型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9.29% [5] - 通信设备主题指数基金表现最佳,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以98.87%的涨幅领跑 [12][13][15] - 创新药、人工智能、有色金属及黄金产业相关的ETF产品表现同样亮眼,多数涨幅超过80% [13][14][15] 领先基金投资方向 - 业绩领先的主动权益基金普遍聚焦于AI、北交所、创新药、机器人及有色金属等领域 [8][10] - 永赢科技智选A主要投资全球云计算产业链 [10] - 中欧数字经济A重点配置AI基础设施、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AI应用、端侧AI及国产AI产业链 [10] 基金经理市场观点 - 有基金经理看好全球云计算产业,认为AI算力投资将持续增长,并预计光通信和PCB等行业新技术将在2027年进入落地期 [16][17] - 有观点指出AI板块估值已不处于低位,投资机遇与风险并存,建议投资者进行分散配置以平滑波动 [18] - 有基金经理看好国产半导体设备、储能及AI端侧等板块,认为国产存储芯片生产能力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且储能景气度可期 [19]
2025年国产半导体设备及深圳集成电路产业调研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17 09:31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1171.4亿美元,预计2025年、2026年将分别增至1255亿美元和1381亿美元 [1][17] -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是全球前三大市场,2024年销往中国大陆的设备金额高达495.5亿美元 [1][13] - 晶圆加工设备是最大细分市场,2024年规模为1043亿美元,预计2025年和2026年将分别增长6.2%和10.2% [1][18] - 后端设备增长强劲,2025年半导体测试设备和封装设备销售额预计分别增长23.2%和7.7% [1][18] - 市场竞争格局高度集中,80%以上的市场份额由美国、日本和欧洲厂商占据 [1][21] 国产半导体设备产业现状 - 国产半导体设备产业取得显著进展,前道制造中的刻蚀、化学气相沉积等12寸高端设备已完成研发并批量进入市场 [2][27] - 2024年国产半导体设备企业销售总额约为853亿元人民币,较2008年的17亿元规模增长了50.1倍 [2][27] - 2025年第一季度有18家主要的国产半导体设备企业,总部遍布深圳、天津、上海等地,产品覆盖探针台、分选机、离子注入设备等 [2][25] - 部分国产高端设备,如等离子刻蚀机和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已应用于国际一线客户的先进工艺中 [2][27] 深圳集成电路产业整体情况 - 深圳集成电路产业在广东省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产业营收达2839.6亿元人民币,占全省总营收的79%,同比增长32.9% [2][38] - 产业内企业数量众多,全市拥有727家集成电路企业,其中设计企业456家,制造企业8家,封测企业82家,设备及零部件企业133家,材料企业48家 [2][38] - 设计业是深圳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2024年设计业营收为1914.1亿元,同比增长33.2%,占总营收的68% [2][38] - 制造业增长迅猛,2024年营收为56.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6.9% [2][38] 深圳半导体产业区域布局与重点项目 - 南山区是深圳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区,龙岗区产业链较为完备,而坪山区则在晶圆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2] - 深圳拥有多家重要的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如中科飞测(龙华区)、矽电股份(龙岗区)、新益昌(宝安区)等,产品覆盖检测、探针台、固晶机等多个领域 [31][32] - 深圳正在推进多个半导体产业重点项目,例如中芯深圳12英寸产线一期项目,以强化产业基础 [2] 广东省及大湾区产业布局 - 2024年广东省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总产值为3604.16亿元,其中设计业为2109.45亿元,制造业为91.92亿元,封测业为795.05亿元,装备和材料业为608亿元 [33][34] - 除深圳外,广州、珠海、东莞等城市也是广东省内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地 [34] - 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联盟(深芯盟)入盟企业已超过1400家,并通过举办2025湾芯展与湾区半导体大会等活动,为产业提供交流与合作平台 [3][9]
北水成交净卖出54.43亿 内资再度加仓科网股 抛售盈富基金超85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16 05:24
港股市场资金流向 - 10月15日港股市场北水资金整体成交净卖出54.43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卖出63.1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8.66亿港元 [2] - 北水资金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阿里巴巴-W、华虹半导体、小米集团-W,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盈富基金、恒生中国企业、中芯国际 [2] 阿里巴巴-W (09988) - 北水净买入阿里巴巴-W 4.86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8.57亿港元 [3][6] - 公司受益于天猫双11活动正式开启,官方立减85折基础上叠加多重优惠 [6] - 高盛上调公司未来3年资本开支预测至4600亿元,为市场预测最高,并上调未来三季度云收入按年增长率至31%、38%、37% [6] 华虹半导体 (01347) - 北水净买入华虹半导体1.32亿港元,港股通(沪)净买入3.14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4.45亿港元 [3][5][6] - 行业消息面显示,新凯来子公司发布国产电子工程EDA设计软件,东吴证券认为海外管制利好国产半导体设备份额提升 [6] 中芯国际 (00981) - 北水净卖出中芯国际6.87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6.42亿港元 [2][3][6] - 芯片股出现分化,尽管行业存在国产化机会,但公司遭遇显著资金流出 [6] 小米集团-W (01810) - 北水净买入小米集团-W 2.63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2.96亿港元 [5][7] - 公司宣布2025年双11大促活动启动,促销让利20亿元,中银国际预计其第三款车型定价20至30万元人民币 [7] 腾讯控股 (00700) - 港股通(沪)净卖出腾讯控股3.62亿港元,但港股通(深)净买入2.5亿港元 [5][7] - 花旗预期公司第三季业绩稳健,游戏业务受多款产品强劲势头推动,营销服务收入预计同比增长约20% [7] 泡泡玛特 (09992) - 港股通(深)净买入泡泡玛特2.04亿港元 [8] - 苹果CEO蒂姆·库克参观公司十周年巡展,招商证券(香港)看好其品牌力提升和全球扩张,重申强烈增持评级 [8] 山东黄金 (01787) - 港股通(沪)净卖出山东黄金3.48亿港元,但港股通(深)净买入8070万港元 [5][8] - 公司预计前三季度纯利38.0亿元至41.0亿元,同比增加83.9%到98.5% [8] 港股ETF - 南方恒生科技(03033)获净买入1.45亿港元,而恒生中国企业(02828)和盈富基金(02800)分别遭净卖出10.18亿港元和62.71亿港元(沪市)及23.04亿港元(深市) [5][9] -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导致风险偏好下降,但国内稳增长政策有望稳定市场情绪 [9] 其他个股 - 老铺黄金(06181)获净买入954.57万港元 [5][10] - 三花智控(02050)获净买入1.63亿港元 [10]
资金动向 | 北水加仓阿里近9亿港元,连续5日减持中芯国际
格隆汇APP· 2025-10-15 20:36
南下资金流向概况 - 10月15日南下资金整体净卖出港股54.43亿港元 [1] - 资金集中流入部分科技及消费公司,净买入前三位为阿里巴巴-W(8.57亿港元)、华虹半导体(4.45亿港元)和小米集团-W(2.96亿港元) [1] - 资金大幅流出主要指数ETF,净卖出盈富基金85.75亿港元和恒生中国企业33.38亿港元 [1] 重点公司资金流向与市场表现 - 阿里巴巴-W获得显著资金流入,净买入额达8.57亿港元,股价上涨3.9% [1][4] - 中芯国际遭遇资金净卖出6.42亿港元,股价虽上涨3.6%但南下资金已连续5日减持,累计减持72.2905亿港元 [1][4]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2.96亿港元,南下资金已连续8日净买入,累计买入59.2844亿港元 [1][4] 行业与公司动态 - 半导体行业方面,东吴证券认为海外管制将利好国产半导体设备份额提升,光刻、刻蚀、薄膜沉积等核心工艺环节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5] - 小米集团在9月新能源车企零售销量榜单中表现突出,同比增长209.4%,领跑增幅榜 [5] - 腾讯控股获交银国际买入评级,认为其新游储备丰富且AI应用将促进效率优化,现价对应21.0倍2025年市盈率 [6] - 三花智控股价大幅上涨12.9%,市场传闻其获得特斯拉约50亿元人民币的大额订单,公司回应正在紧急核实 [4][6] 事件驱动因素 - 阿里巴巴方面,天猫双11促销活动正式开启,推出官方立减85折叠加9折消费券等优惠,88VIP提供史上最大3250元券包 [5] - 腾讯控股9月手游流水同比企稳,《三角洲行动》等国服及国际服游戏表现强劲 [6]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卖出54.43亿 内资再度加仓科网股 抛售盈富基金(02800)超85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18:05
港股通资金流向总结 - 10月15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卖出54.43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成交净卖出63.1亿港元,港股通(深)成交净买入8.66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阿里巴巴-W、华虹半导体、小米集团-W [1] - 北水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盈富基金、恒生中国企业、中芯国际 [1] 个股资金流向详情 - 阿里巴巴-W买卖总额71.32亿港元,净流入4.86亿港元 [2] - 盈富基金买卖总额63.49亿港元,净流出62.71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买卖总额53.61亿港元,净流出6.87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买卖总额28.53亿港元,净流入1.32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27.04亿港元,净流入6.12亿港元 [2] - 恒生中国企业买卖总额25.55亿港元,净流出23.20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买卖总额18.06亿港元,净流入3333.19万港元 [2] 行业与公司动态 - 芯片股出现分化,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4.45亿港元,中芯国际遭净卖出6.42亿港元 [5] - 海外针对半导体的管制被认为利好国产半导体设备份额提升,国内晶圆厂核心工艺设备环节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5] - 存储持续涨价、国内先进制程积极扩产、国产算力发展均带来制造端投资机会 [5] 公司特定催化剂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8.57亿港元,催化剂包括天猫双11活动开启以及高盛上调其未来3年资本开支预测至4600亿元 [4] - 高盛上调阿里巴巴未来三季度云收入按年增长率至31%、38%、37% [4]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2.96亿港元,公司宣布2025年双11大促让利20亿元,其第三款车型预期定价20至30万元人民币 [5] - 腾讯获净买入2.5亿港元,花旗预期其第三季业绩稳健,游戏业务有上升潜力,营销服务收入预计同比增长约20% [6]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2.04亿港元,苹果CEO蒂姆·库克参观其展览,公司被看好成为世界级文化IP品牌 [7] - 山东黄金获净买入8070万港元,公司预计前三季度纯利为38.0亿元至41.0亿元,同比增加83.9%到98.5% [7] 港股ETF资金流向 - 港股ETF再现分化,南方恒生科技获净买入1.45亿港元,而恒生中国企业、盈富基金分别遭净卖出33.38亿、85.75亿港元 [8] -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带动港股估值回调,但在国内政策支持下情绪有望逐渐稳定 [8]
搭上新凯来,多股两连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08:19
新凯来概念股市场表现 - 10月13日新凯来概念股逆势活跃,新莱应材、凯美特气两连板,同惠电子30CM涨停,奥普光电10CM涨停,深圳国资地产龙头深振业A作为新凯来概念股也获10CM涨停并录得两连板,收盘报13.13元/股,市值177亿元 [1] - 深纺织A作为新凯来概念股在13日涨停,但公司已于8月27日澄清"新凯来可能借壳上市"的传闻,表示相关信息不属实 [4] - 奥普光电、同惠电子、利和兴等多家与新凯来存在投资或业务合作的公司股价高涨,新莱应材和凯美特气虽被视为概念股但均未正面肯定相关合作 [5] 新凯来公司背景与行业动态 - 深圳市新凯来技术有限公司是深圳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国有半导体装备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聚焦半导体设备国产化,产品覆盖刻蚀、薄膜沉积等芯片制造关键环节 [4] - 2025年3月新凯来在全球最大半导体展会SEMICON China 2025上发布31款量产半导体设备,成为展会"黑马" [4] - 2025湾区半导体芯片展将于10月15日至17日举办,新凯来及其多家子公司将亮相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1] 概念股关联关系梳理 - 深振业A被视为新凯来概念股因存在高管关联,新凯来实际控股股东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黄秀章同时兼任深振业A监事和中芯国际监事 [2] - 部分投资者认为新凯来可能借壳深振业A上市,但深振业A于10月12日公告表示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3] - 概念股关联类别包括高管关联(深振业A)、控股股东关联(深纺织A)、投资合作(奥普光电)和业务合作(利和兴、强瑞技术等同惠电子、路维光电、至纯科技、正帆科技) [7] 券商观点与行业前景 - 兴业证券看好自主可控、算力需求和端侧AI硬件创新浪潮,认为新凯来参展有望带来惊喜 [7] - 东吴证券认为半导体设备正迎历史性机遇,国产半导体设备份额有望快速提升,存储持续涨价、国内先进制程扩产和国产算力发展带来制造端投资机会 [8]
【AI赋能先进制程产能需求增长!芯片ETF下跌0.32%,澜起科技上涨3.36%】
搜狐财经· 2025-08-06 10:5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12% [1] - 国防军工 煤炭 机械设备等板块涨幅靠前 医药生物 建筑材料跌幅居前 [1] - 芯片科技股分化 芯片ETF(159995 SZ)下跌0.32% [1] - 成分股澜起科技上涨3.36% 格科微上涨2.18% 紫光国微上涨1.93% [1] - 海光信息下跌3.75% 盛美上海下跌2.91% [1] 行业前景 - 全球纯晶圆代工行业2025年营收预计增长17% 突破1650亿美元 [1] - 2021至2025年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2% [1] - 2025年3nm节点营收预计同比增长超过600% 达到约300亿美元 [1] - 5/4nm节点营收预计超过400亿美元 [1] - 包括7nm在内的先进节点将在2025年贡献超过一半的全球纯晶圆代工总营收 [1] 投资逻辑 - AI时代对晶圆厂先进制程产能需求显著增长 [2] - 美国制裁促使国内需求回流 [2] - 国内厂商面临设备供应 良率提升等瓶颈 [2] - 建议关注先进制程晶圆代工和国产半导体设备两个细分环节 [2] - 中国大陆先进制程晶圆代工厂是全球产能扩张的龙头 [2] - 相关设备及零部件企业有望迎来订单突破 [2] - 先进制程或将持续紧缺 建议关注稀缺先进制程晶圆厂及具备成本效率优势的头部成熟制程厂商 [2] 产品信息 - 芯片ETF(159995)跟踪国证芯片指数 [2] - 30只成分股集合A股芯片产业中材料 设备 设计 制造 封装和测试等龙头企业 [2] - 成分股包括中芯国际 寒武纪 长电科技 北方华创等 [2] - 场外联接基金A类008887 C类008888 [2]
中信证券:重点关注先进制程晶圆代工和国产半导体设备两个细分环节
快讯· 2025-07-28 09:11
行业趋势 - 晶圆厂先进制程在AI时代的产能需求增量明显 [1] - 美国制裁倒逼国内先进制程需求回流 [1] - 国内厂商在设备供应、良率提升、客户拓展方面存在瓶颈 [1]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先进制程晶圆代工和国产半导体设备两个细分环节 [1] - 中国大陆先进制程晶圆代工厂是全球产能扩张的龙头 [1] - 关注国内半导体设备和零部件应用到先进制程、晶圆代工等环节的企业 [1] 供需分析 - 先进制程或将持续紧缺 [1] - 成熟制程供需相对平衡 [1] - 建议关注国内稀缺的先进制程晶圆厂 [1] - 头部成熟制程晶圆厂因成本效率优势有望获取更高市场份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