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出海
搜索文档
【新华解读】我国前10月外贸彰显韧性 国潮“出海”成增长新动能
新华财经· 2025-11-07 17:44
外贸整体表现 - 前10个月进出口总值37.31万亿元,同比增长3.6% [1][2] - 前10个月出口22.12万亿元,增长6.2%,进口15.1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 - 10月份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其中出口2.17万亿元,进口1.53万亿元 [2] - 进出口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展现强大韧性 [2] 出口结构多元化 - 企业主要市场占比依次为中东、欧盟、东盟、拉美、非洲、中东欧、美国、印度和日韩,显示对传统市场路径依赖减少 [3] - 市场多元化战略有效对冲对美出口下滑 [2] - 全球AI热潮与国内产业升级共振,推动芯片、汽车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2] - 近七成受访企业在手订单金额较上年同期持平或增长 [3] 文化产品出海新趋势 - 富含中国文化元素的产品加速出海,出口商品核心竞争力向文化价值与品牌溢价转变 [1][4] - 健康消费类目海外成交实现双位数增长,传统滋补品、家用医疗器械等品类表现突出 [4] - 海外消费者对祛湿、暖宫、健脾、补肾等中医关键词搜索量大幅攀升 [4] - 老字号品牌雷允上10月以来海外成交同比增长近40%,即食膏方和养生茶受海外年轻消费者欢迎 [5] 新中式服饰出海 - 以马面裙为代表的新中式服饰在国际时尚舞台崛起,成为跨境电商平台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 [5] - 海外社交平台马面裙相关穿搭分享、文化解读内容持续走红,形成自发传播效应 [5] - 提花面料约有20%间接出口海外,主要用于新中式服装制作,海外市场对中国传统纹样和工艺认可度提升 [5] 文化输出升级 - 文化产品出海从产品输出向文化输出升级,具有更高附加值和品牌溢价能力 [6] - 基于文化认同的消费趋势为中国品牌全球化提供更丰富的路径选择 [6]
国潮出海:从华人乡愁到全球爆款,中国零食正在攻占世界货架
钛媒体APP· 2025-10-20 14:18
中国休闲零食出海核心驱动力 - 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量贩零食店以极致低价席卷市场,传统品牌面临增长见顶、客流分流的严峻挑战,转战海外成为必然选择 [2] - 财报数据印证出海趋势,洽洽食品国内营收同比下降6.4%,海外逆势增长13.18%;卫龙海外收入增速高达54.4%,远超国内;盐津铺子海外业务因基数低,同比增幅达67800% [2] - 行业共识是再不出海有可能就出局,海外市场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3] 出海发展阶段与模式演变 - 出海始于千禧年初,洽洽食品为代表,2008年在越南设首个海外办事处,初期多为华人代理商和商超渠道,本质是“商品出海”而非“品牌出海” [4] - 2015年洽洽将“国际化”写入五年规划,注册国际商标,组建独立外贸事业部,标志向品牌叙事迈进,2016年海外营收同比增长48.58% [4][5] - 2018年出现集体出海小高峰,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新零售品牌开始“内外两手抓”,出海主动性更高、模式更深入、打法更成体系 [5][7] 品牌出海差异化策略 - 洽洽以线下为主攻重点,例如瞄准泰国占70%市场份额的7-Eleven系统,通过本地大经销商背书并邀请采购主管参观工厂,成功入驻 [6] - 三只松鼠采用“线上出海”模式,2018年在Lazada、Amazon等平台开设旗舰店,推出100多款SKU,后结合TikTok等社交平台输出品牌内容 [6][7] - 不同品牌基于各自基因呈现不同布局思路,路线分化映射出品牌基因与市场定位的高度匹配 [5][7] 爆款选品与本地化策略 - 品牌避开欧美日巨头林立的传统零食品类,选择辣条、魔芋爽、瓜子等中国特色零食品类作为破阵先锋,旨在开辟蓝海并掌握定价权 [8][9] - 卫龙提供成功范式,其经典款大面筋在TikTok意大利站28天销量超5100件,销售额达8400欧元,冲进双榜第一,并实现高溢价,当地售价约12元,国内仅5至7元 [10] - 口味本地化是关键,卫龙在意大利推微辣版,日本推和风芥末味,东南亚融入香茅、柠檬叶等元素并推出榴莲口味 [10] 海外市场合规挑战 - 各国食品法规差异悬殊,添加剂标准限制严格,例如印尼要求零食防腐剂含量低于0.1%,已有中国辣条因山梨酸钾超标1.8倍被通报 [11] - 清真认证成为重要门槛,印尼自2024年10月18日起要求所有进口食品必须通过清真认证,违规将面临一系列制裁 [12] - 欧美市场要求更为严苛,需标注成分、过敏原提示、营养成分表等,并对语言版本有强制要求 [12] 供应链本土化与重资产投入 - 品牌从“借船出海”转向“造船出海”,盐津铺子今年1月成立越南子公司,2月拟投资2.2亿元在泰国设立子公司并建设生产基地 [14] - 洽洽为最早“造船出海”代表,2017年在泰国投资5亿元建设葵花籽工厂,2019年投产,二期引进坚果生产线并推出椰香瓜子等本地化爆款,上线前三个月销售额达1000万元 [14] - 海外建厂可降低物流成本,及时响应当地需求,并反哺国内工厂形成协同,洽洽海外收入升至2.78亿元,占公司营收10.1%,毛利率较国内高8.7个百分点 [15]
海关总署介绍“国潮”出海:前三季度我国出口节日用品、玩偶、动物造型玩具超5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13 13:11
国潮出海整体表现 - 国货潮品成为外贸出口新亮点 受到全球消费者青睐 [1][3] - 前三季度节日用品 玩偶 动物造型玩具出口额超过500亿元 [3] - 相关产品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国潮出海成功驱动因素 - 产品成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 外贸企业创造力和中国制造硬实力 [3] - 盲盒公仔 模型手办等产品融合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 属于中国原创IP潮玩 [3] - 玩具企业借助3D打印技术将新品开发周期从15天压缩至3天 实现从规模领跑到实力领先 [3] 行业政策支持方向 - 海关部门将继续做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3] - 持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 落实通关便利化措施 [3] - 为热销品高效顺畅送达全球消费者提供保障 [3]
成都首家市内免税店明日开业!国际大牌与国潮尖货齐亮相
搜狐财经· 2025-09-24 22:14
核心观点 - 成都首家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采用“免税+有税”双轨模式,打造集购物、文化体验、国潮展示于一体的多元化消费空间 [1][8][12] 门店规模与品牌矩阵 - 门店位于锦江区仁恒置地广场A区L1-L2层,总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 [3] - 汇聚70余个国际知名品牌以及50余个优质国潮品牌,涵盖香化、酒水、时尚品、腕表珠宝、旅行电子等热门品类 [3] - 香化区引入雅诗兰黛、兰蔻、海蓝之谜、SK-II等国际美妆品牌,酒水区陈列轩尼诗、马爹利等知名品牌 [3] 价格优势与促销活动 - 免税商品相较普通专柜商品价格优势明显 [5] - 开业期间推出系列促销活动,顾客进店可领取无门槛消费券,加入中免会员可享受价值666元的超值券包 [5] - 折扣活动涵盖香化、酒水、腕表、精品等多个品类 [5] 目标客群与购物流程 - 免税商品销售对象为持出入境有效证件且即将于60日内搭乘航空或国际邮轮出境的旅客 [5] - 购物需出示出入境有效证件及已购买的出境机票或船票 [5] - 采用“店内下单、口岸提货”模式,提货点位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1航站楼国际出发隔离区 [7] 有税商品与国潮特色 - 特别设置“有税商品区域”,所有市民游客均可无门槛购买,并可享受离境退税政策 [8] - 有税区引入北京同仁堂“知嘛健康”、自然堂、可复美、国瓷永丰源等国货品牌 [10] - 店内专设潮玩区域,集合国际潮玩与国内IP产品,包括与熊猫基地联名的熊猫主题产品、三星堆文创、川剧院特色产品及川酒等四川特色好物 [10] 特色场景与消费体验 - 引入Care Bears爱心小熊系列产品,打造西南地区首家该IP主题店 [12] - 在一楼设置小酒馆,供消费者现场体验品鉴特色酒水 [12] - 旨在成为集“免税购物、文化体验、国潮展示”于一体的多元化消费空间,助力“蓉品出川出海” [8][12]
殷长波出席中金珠宝与中国中免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贝壳财经· 2025-09-07 20:16
战略合作背景 - 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1] -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总经理殷长波和中国旅游集团总经理范云军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 [1] 合作战略意义 - 合作是中国黄金集团推动民族品牌国际化的重要战略部署 [5] - 中金珠宝聚焦文化赋能、绿色发展、数智化运营及国际化布局 [5] - 中国中免已构建广泛渠道网络并在全球旅游零售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5] - 双方在渠道、品牌、资源方面形成高度互补 [5] 合作具体内容 - 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 [7] - 中国黄金产品通过免税渠道走向全球 [7] - 中国中免零售生态增添中国黄金文化重量 [7] - 采用业务+生态双轮驱动的伙伴合作模式 [7] - 深挖消费洞察并整合商品力与渠道拓展能力 [7] 合作预期目标 - 实现1+1远大于2的协同效应 [7] - 打造央企协同创新和共赢发展的标杆案例 [11] - 树立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黄金范式 [11] - 助推中国黄金成为新型黄金消费引领品牌 [7] - 提升中国民族品牌国际影响力 [5]
中国中免(601888):Q2降幅收窄,期待经营回暖
平安证券· 2025-09-01 15:35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中国中免当前股价69 29元 对应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30 5倍 25 6倍和23 6倍[1][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1 51亿元 同比下降9 96% 归母净利润26 00亿元 同比下降20 81%[3] - 单二季度营收114 05亿元 同比下降8 45% 降幅较Q1的-10 96%收窄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2 21%至6 62亿元[3]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54亿元 630亿元和704亿元 同比增长-1 9% 13 7%和11 7%[5]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 99亿元 56 04亿元和60 84亿元 同比增长10 1% 19 3%和8 6%[5]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32 0%提升至2025年的33 3%和2026年的34 0%[5] 业务分项表现 - 免税商品销售收入203 43亿元 有税商品销售71 89亿元 其他收入4 85亿元[6] - 海南地区收入150 31亿元 上海地区收入68 70亿元 其他地区收入61 16亿元[6] - 三亚市内免税店收入103 42亿元 同比下降13 71% 日上上海收入68 70亿元 同比下降19 18%[6] - 海口免税城收入30 56亿元 同比增长0 42% 海免公司收入18 26亿元 同比下降8 80%[6] - 线下收入197 03亿元 线上收入78 28亿元[6] 市场与运营进展 -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67 6亿元 同比下降9 2% 降幅收窄 人均免税购物金额6754元 同比上升23 0%[6] - 公司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份额提升近1个百分点[7] - 新引进超60个新品牌 举办明星演唱会 泡泡玛特Dimoo首展 迪士尼主题IP等活动[7] - 中标白云机场T3出境免税店及磨憨口岸等多家口岸免税店经营权[7] - 青岛 厦门 哈尔滨等市内店焕新开业 6家新增市内店筹备推进[7] - 获得香港国际机场MCM快闪店 澳门M8市内免税店及澳门国际机场香化标段经营权[7] - 首次进入越南市场 河内内排国际机场与富国国际机场免税店开业[7] 公司战略与优势 - 全国拥有约200家免税店 覆盖超100个城市 是全球免税店类型最全 单一国家零售网点最多的免税运营商[7] - 与全球约1600个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会员人数突破4500万[7] - 推动"国潮出海" 与同仁堂 华熙生物 巨子生物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进驻越南 柬埔寨 日本等海外渠道[7] - 深圳店于8月23日试营业 广州店于8月26日正式开业[7]
中国中免上半年净利下滑20.81%,免税龙头多元布局求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20: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1.51亿元同比下降9.9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滑20.81% 较2021年同期峰值缩水超51% [1] - 毛利率32.77%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 净利率10.32%同比下降1.34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下降32.2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9.5% [3] 海南市场动态 -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67.6亿元同比下降9.2% 免税购物人数248.2万人次同比下降26.2% [2] - 人均免税购物金额6754元同比上升23% [2] - 海南港口机场旅客吞吐量3519.52万人次同比下降1.4% 离港旅客1831.03万人次同比下降1.6% [2] - 公司在海南市场占有率逆势提升近1个百分点 目前拥有6家门店 2024年市场份额达82% [1][3] 战略布局进展 - 深圳广州市内免税店相继开业 广州店创新采用"免税+有税+离境退税"模式 [5] - 成功获得香港机场MCM快闪店 澳门M8市内店及机场香化标段经营权 [7] - 首次进入越南市场 河内内排机场与富国机场免税店开业 [7] - 与同仁堂 华熙生物等国潮品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国潮出海" [7] - 中标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出境免税店等多家口岸店经营权 [7] 行业环境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出入境人员3.33亿人次同比上升15.8% 恢复至2019年同期97% [6] - 外国人入境3805.3万人次同比上升30.2% 其中免签入境1364万人次同比上升53.9% [6] - 亚太地区旅游市场增长12%恢复至疫情前92% 东北亚区域第一季度飙升23% [6] 历史业绩对比 - 2018-2021年净利润从31亿元增至96.5亿元 2022年降至50.4亿元 [4] - 2023年净利润恢复至67.1亿元 2024年大幅下滑36.5%至42.6亿元 [4]
中国中免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两成 离岛免税购物人数下降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21:0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1.51亿元,同比下降9.9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99亿元,同比减少20.81%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5.95亿元,同比下滑19.84%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0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9.50%,主要因销售收款减少所致 [1] 海南离岛免税市场 - 上半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67.6亿元,同比下降9.2% [1] - 免税购物人数248.2万人次,同比下降26.2% [1] - 人均免税购物金额约6754元,同比上升23.0% [1] - 海南离岛旅客量同比下降1.6% [1] 业务发展策略 - 三亚国际免税城挂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新引进超60个品牌,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近1个百分点 [2] - 中标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出境免税店及磨憨、勐康等多家口岸免税店经营权 [2] - 青岛、厦门等市内店焕新开业并探索"免税+有税"融合模式 [2] - 首次进入越南市场,河内内排、富国国际机场免税店开业 [2] - 与同仁堂、华熙生物、巨子生物等国潮品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国潮精品进驻越南、柬埔寨、日本等海外渠道 [2] 渠道收入构成 - 线下整体收入197.03亿元,仍受客流波动影响 [2] - 线上渠道收入78.28亿元,占比28.5% [2] 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为42.62亿元,同比下降8.11% [3] - 租赁费达21.79亿元,占销售费用比重超51% [3] - 上半年汇兑损失达1.9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8088.93万元,主要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导致成本上升 [3]
中国中免: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落实情况暨持续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9:21
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聚焦高质量发展与投资价值提升 通过巩固免税主业、强化科技创新、优化治理结构及重视股东回报等举措推动长期竞争力增强 [1][5][6] 经营质量提升 - 海南离岛免税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近1个百分点 三亚国际免税城成为全国首个以免税商业为核心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 - 成功中标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出境免税店经营权 强化国内大型国际机场渠道优势 [2] - 焕新开业青岛/厦门/哈尔滨市内免税店 6家新增城市市内免税店稳步推进开业筹备 [2] - 海外市场拓展取得突破:获得香港机场MCM快闪店/澳门M8市内店及机场香化标段经营权 首次进入越南市场并开设河内内排/富国机场免税店 [2] - 推动"国潮出海"战略 与同仁堂/华熙生物/巨子生物等国潮品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 股东回报政策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提高至50.91%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5元 合计派发21.7亿元 [2] - 连续13年现金分红比例超30% 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超过180亿元人民币 [2]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 - 与中国电信推进国内首个免税行业大规模集群大数据平台项目 完成前端平台云化集群改造 [2] - 获授权专利11项 完成17项申报 保有84项软件著作权 2025年上半年提交4件发明申请并取得专利授权 [2] - 完成300余项系统功能点迭代优化 持续升级数字化采购与供应链履约系统 [2] - 推进星云项目建设 通过数据平台升级与核心数据治理支持精准营销 [2]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 - 信息披露工作连续9年获上交所A级评价 [3] - 召开2025年第一次经营跟踪交流会及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参加重点券商策略会 [3][4] - 回复上证e互动投资者问询逾180条 公众号累计阅读量超58万次 IR小程序用户数超5000人 [4] - 获得1260家机构用户关注 并获多项投资者关系及ESG奖项 [4] 公司治理与ESG建设 - 系统修订《公司章程》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持续发布ESG报告 [4] - MSCI ESG评级维持A级 万得ESG维持AA级 均高于同业平均水平 [4] - 强化"关键少数"责任 通过培训/调研/专项会议提升董事及高管履职能力 [5] 未来战略重点 - 巩固免税主业 打造"优质商品+独特体验+专属服务"三位一体价值体系 激发海南市场活力 [5] - 推动免税/有税/国产品退税/离境退税模式融合创新 扩大港澳/东南亚市场 开拓中东新兴市场 [5] - 合理提高分红率和股息率 加强市值管理引导长期投资 [6] - 探索AI+落地场景 搭建AI开发平台/智能客服工作台 提升供应链运转效率 [6] - 加大研发投入 布局知识产权及成果转化 提升技术创新无形资产储备能力 [6] - 持续践行ESG理念 通过路演/业绩会等方式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价值 [7]
中国中免公布中期业绩 权益股东应占利润约26.22亿元 同比减少20.68%
智通财经· 2025-08-26 18:5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入281.51亿元,同比减少9.96% [1] - 毛利89.9亿元,同比减少12.23% [1] - 股东应占利润26.22亿元,同比减少20.68% [1] - 每股盈利1.2673元 [1] 海南业务发展 - 海南离岛免税销售企稳,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近1个百分点 [1] - 海南区域新引进超60个新品牌 [1] - 三亚国际免税城成为全国首个免税商业载体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 - 构建"文商体旅康"多维度融合业态,引入迪士尼IP、明星演唱会等流量IP [1] 渠道拓展 - 中标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出境免税店及多个口岸免税店经营权 [2] - 青岛、厦门、哈尔滨市内店焕新开业,6家新增市内店筹备中 [2] - 香港机场MCM快闪店、澳门M8市内免税店及机场香化标段将于下半年开业 [2] - 首次进入越南市场,河内内排机场与富国机场免税店已开业 [2] 业务模式创新 - 兰州中川机场T3航站楼有税商业项目引入31个新品牌(含19个甘肃省首店) [3] - 上海长滩商业综合体项目有序推进 [3] - 上半年新增引进近200个品牌,覆盖国潮香化、3C数码等品类 [3] - 联合80余品牌推出百余款独家/首发产品 [3] 战略合作与品牌建设 - 推动"国潮出海",与同仁堂、华熙生物等品牌签署战略协议 [2] - 国潮精品进驻越南、柬埔寨、日本等海外渠道 [2] - 推出自有品牌"中免健康",近40款适老化产品热销 [3] - 构建"免税+有税""进口+国产"的零售新场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