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估值
icon
搜索文档
[10月31日]指数估值数据(大盘下跌;三季报里的公司盈利如何;港股指数估值表更新;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 2025-10-31 21:56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大盘整体下跌,还在4.1星。 大盘股下跌多一些,沪深300下跌1.47%。 主要是创业板、科创板下跌多一些。 前两天创业板科创板摸到高估,今天回调不少。 其实创业板和科创板财报没啥问题。 就是三季度上涨太快了。 A股很少有慢牛。以创业板为例,三季度上涨50%。 这个上涨在整个创业板十几年历史上,排历史第二,仅次于2015年一季度的58%。 是最近十年,创业板上涨最快的一个季度。 这个是妥妥的闪电暴涨牛市,快速上涨牛市后,往往遇到波动和回调也很正常。 这个月创业板两次摸到高估,之后又回调了些。 小微盘股整体上涨。市场还是风格轮动。 消费医药等低估品种整体上涨。 其他行业大多数下跌。 港股今天也下跌,港股科技下跌多一些。 螺丝钉也汇总了港股指数的估值,供参考,见文章下方图片。 1. 到今天,三季报就更新差不多了。 从整体上,三季度A股整体上市公司,盈利同比增长速度,比1、2季度有提升,这是个好消息。 也是8-9月A股大幅上涨的原因之一。 三季度的财报,从定性上,跟2季度类似。 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盈利增长最强的,也是估值最高的。代表就是科技方向。 第二梯队,是盈 ...
[10月30日]指数估值数据(美元降息落地,对市场有啥影响;红利指数估值表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10-30 22:06
市场整体表现 - 大盘整体下跌,投资星级维持在4.1星 [1] - 中证全指下跌约1% [2] - 大盘股波动较小,小盘股下跌略多 [3] 风格与板块表现 - 价值风格表现强势,自由现金流、价值等指数微涨 [4][5] - 成长风格下跌较多,创业板指数下跌1.8% [7][8] - 创业板指数在10月9日和10月29日两次触及高估后回落,目前处于正常偏高位置,距离高估不远 [9][10][11] 港股与A股市场 - A股昨日上涨,而港股因假期休市 [12] - 今日港股波动小于A股,恒生指数略微下跌 [13]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影响 - 美联储在10月宣布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 [14][15] - 美联储暗示12月利率下调“远非”已成定局,引发市场对降息变数的担忧 [16][17][18] - 此消息导致美股在公告发布后出现短期下跌 [19] - 美元利率下降对全球资产是利好,自2024年9月美联储首次降息以来,全球股票市场整体上涨约28% [21][23] - 在非美元市场中,A股中证全指上涨超50%,港股恒生指数上涨超55% [24] - 市场对降息的预期通常在降息公告发布前几周就已体现,降息符合预期则市场平稳,不及预期则引发波动 [25] - 美元国债规模达38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达1万亿美元,巨大的利息压力是推动利率下行的重要因素 [26] - 美元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在4%上下,历史平均在2-3%,未来利率有向2-3%回归的趋势 [26] - 利率呈周期性波动,平均3-5年一轮小周期,例如2020-2021年为降息周期,2022-2024年9月为加息周期,去年9月至今又进入降息周期 [26] 红利类指数估值概览 - 提供详细的红利类指数估值数据,包括上证红利、中证红利、红利机会等多个指数的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和ROE等关键指标 [27] - 红利指数估值表已在相关平台日更,方便查询 [28] 其他指数估值数据 - 提供包括自由现金流、消费、医药、港股、行业、宽基等多个板块的指数估值数据,包含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ROE及对应基金代码 [41] - 投资星级评定标准:1星为泡沫阶段,5星为投资价值最高阶段 [42] 债券市场数据 - 提供各类债券指数数据,包括修正久期、到期收益率、近些年化收益及最大回撤等指标 [45] -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0.95%,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中位数为1.19% [45]
十年等一回!但这次A股的4000点,很不一样!
雪球· 2025-10-29 21:00
↑点击上面图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 ↑ 文章来源:雪球投研 今天在A股收盘再次站上4000点之后,雪球的投研团队第一时间从历史多次4000点的角度和大家聊聊,这次的4000点,有什么不同? 2025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时隔10年首次在盘中触及4000点,而截至29日收盘,上证指数收涨0.7%正式站上4000点。复盘A股历史上的几轮代表 性牛市,此前上证指数仅在2007年和2015年两次站上过4000点。本轮A股市场环境相较于此前2007及2015年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我们重点比较了 3次的 指数 估值水平、市场证券化率、指数点位攀升时长、盈利估值贡献率和行业表现等方面。 一 、本轮 上证指数 估值明显修复,但 相较历史同点位估值处于偏低水平 1.自"924"行情启动以来,主要宽基指数得到明显修复。以上证指数为例,截至10月28日,PE估值达到17,PB估值达到1.53。与前两次首次站上 4000点的时点相比,估值略低于2015年4000点的水平,显著低于2007年牛市同点位的估值水平。 2.此外,从股息率的角度而言,本轮上证指数股息率较此前显著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除宏观利率偏低的背景下分红溢价放大和政策影响 ...
[10月28日]指数估值数据(螺丝钉定投实盘第387期发车;养老指数估值表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10-28 22:03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盘中触及4000点后回落,收盘微跌,市场整体处于4.1星级投资区域[1][2] - 中证全指年内上涨24%,上证指数前期涨幅仅百分之十几,近期出现补涨[3][4] - 中证全指尚未回升至国庆节后最高点,但已接近该水平[5] - 大中小盘股均微跌,小盘股略微上涨,价值风格与成长风格均小幅下跌[7][8] 全球主要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波动不大,略微下跌[9] - 以人民币计价的标普500基金年内上涨约15%,涨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美股近期出现补涨[10][11] - 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指数在周一收盘后触及高估区间,为近10年来少见情况[12][13] - 美股近两年盈利增长良好,有效消化了部分估值,但当前价格水平已不便宜[15][16] 投顾组合定投策略 - 指数增强投顾组合估值回归正常,暂停定投但继续持有,待回归低估后再续投[6][18][19] - 主动优选投顾组合本周定投金额为9310元,其估值已接近正常水平,预计将暂停投入[6][18][19] - 月薪宝投顾组合本周投资10000元,该组合股债配置为40%股票+60%债券,采用低买高卖的再平衡策略,波动风险较小[18][19][20] - 定投策略遵循估值原则,品种走出低估阶段后暂停定投并持有,上涨后分批止盈并转入稳健品种[24] 个人养老金指数基金投资 - 个人养老金账户中的养老指数基金为2024年12月新增品种,每年投入上限为12000元[28] - 采用中证A500(代表成长风格龙头策略)与中证红利(代表价值风格红利策略)的组合配置,两类品种在今年不同阶段均有表现[28] - 当前中证A500盈利约24%(市盈率约24倍接近高估),中证红利盈利约9%,两者估值均已回归正常,暂停定投等待低估机会[28] - 养老指数基金估值表显示,中证A500当前市盈率22.65,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64.79%,中证红利当前市盈率10.58,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65.52%[32] 主要指数估值数据 - 沪深300市盈率16.32,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93.49%,市净率1.89[32] - 中证500市盈率32.30,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75.36%,市净率2.36[32] - 创业板指市盈率44.50,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49.96%,市净率5.71[32] - 科创50市盈率125.77,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97.96%,市净率7.28[32]
[10月27日]指数估值数据(A股港股继续上涨,回到4.1星)
银行螺丝钉· 2025-10-27 22:22
市场整体表现 - 大盘整体上涨 收盘回到4 1星[1] - 上证指数接近4000点[3] - 中证全指达到5913点 距离国庆节后的5967点不远[4] - 10月初关税危机带来的波动已基本收复大半[2] - 上周A股港股上涨超过3% 领涨全球[13] 板块与风格表现 - 大中小盘股均上涨 大盘股上涨略多[5] - 成长和价值风格均上涨[6] - 科创板上涨较多 表现强势[7] - 价值风格中沪港深红利上涨 回到正常估值[8] - 自由现金流整体上涨 距离正常估值不远[9] - 港股整体上涨 港股科技股领涨[10] 全球市场影响因素 - 美股发布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 通货膨胀率数据比市场预期放缓[11] - 美元利率继续下降概率提升 推动全球股票市场整体上涨[12] 投资策略与持有人表现 - 主动优选组合有超过94%的持有人盈利[18] - 月薪宝组合有超过95%的持有人盈利[18] - 新高策略意味着任何时间买入持有至今均盈利[19] - 少数投资者亏损主要因在熊市底部5点几星时进行卖出操作[21] - 超过9成组合持有人在熊市底部进行定投或加仓操作[35] 指数估值数据 - 自由现金流盈利收益率11 87% 市盈率22 70 市净率3 58 股息率3 81% ROE 15 77%[44] - 沪港深红利低波盈利收益率9 98% 市盈率10 02 市净率0 98 股息率3 78% ROE 9 78%[44] - 中证A50市盈率19 63 市净率2 43 股息率2 26% ROE 12 38%[44] - 纳斯达克100市盈率29 95 市净率8 83 股息率0 63% ROE 29 48%[44]
[10月24日]指数估值数据(大盘上涨;消费行业还会有行情吗;港股指数估值表更新;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 2025-10-24 21:59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大盘低开高走,大盘整体上涨,截止到收盘,在4.2星,距离4.1星很接近。 今天成长风格大幅上涨。 创业板国庆节后摸到高估,之后回调超10%。 最近几天财报更新,创业板龙头公司盈利增长良好,带动指数上涨。 A股还是风格轮动。 前几天成长风格下跌,价值风格上涨。 今天成长风格大涨,价值风格微跌。 港股也整体上涨,港股科技股领涨。 螺丝钉也汇总了港股指数估值,供参考。 1. 有朋友问,消费今年涨幅比较少,最近也比较低迷,是啥原因? 未来还有希望出现行情么? 这轮行情,跟2013—2017年那轮比较相似。 (1)2013年跟2024年一样,都出现了5点几星,都出现了上市公司的盈利下滑,都出现了消费低迷。 2013年前后,也是A股消费行业,历史最低估值。比现在消费行业的估值还低。 当时是熊市+消费行业基本面低迷+食品安全问题(白酒塑化剂事件),让消费出现历史最低估值。 以消费50指数为例,在历史的10%上下的位置。 比去年9月点数也高一些,还算不上历史最低,但也是比较低的水平。 2017年前后、2021年前后,是最近10年两次经济基本面比较强的年份。 这两年前后消费都出现过牛 ...
[10月23日]指数估值数据(大盘V字反弹;红利指数估值表更新;免费领投资手册福利来了)
银行螺丝钉· 2025-10-23 21:56
市场表现与风格 - 大盘全天波动不大,收盘时投资星级仍处于4.2星 [1] - 市场呈现分化格局,大盘股略微上涨而小盘股略微下跌 [2] - 价值风格表现强势,上涨较多 [3] - 自由现金流和红利相关指数近期连续上涨 [4] - 港股市场日内由跌转升,收盘略微上涨 [6] 红利指数规则演变与影响 - 红利指数规则在2013年进行首次重大修改,将加权方式由市值加权改为股息率加权,以解决银行股占比过高导致的分散性问题 [12][13][14][15][16] - 红利指数规则在2022年前后进行第二次重大修改,提高了对样本股分红稳定性和连续性的要求,包括将连续分红考核周期由2年延长至3年,并要求股利支付率在0到1之间 [17][18][19] - 规则修改的背景包括部分地产公司通过短期突击大比例分红拉高股息率后被纳入指数,但其后因经营不善、债务违约导致停盘退市,曾造成相关指数基金单日净值下跌9%-10% [21][22][23][24][25][26][27][28] - 规则修改后有效规避了类似地产股的问题,但剔除低估值地产股也导致红利指数的整体估值水平提升,使得历史百分位数据的参考价值有所降低 [29][30][31][32] 估值方法论 - 估值百分位仅作为参考工具,主要用于帮助发现异常值,例如百分位极端偏低或偏高、或发生显著变化时值得深入分析具体情况 [8][33][34][35] - 不应仅依赖百分位数据进行投资决策 [35] 指数估值数据 - 沪港深红利低波动指数在近期上涨后,其估值已接近正常水平 [5] - 主要红利指数估值数据显示:上证红利盈利收益率为9.87%,市盈率为10.13,市净率为1.00,股息率为4.64% [36] - 主要红利指数估值数据显示:中证红利盈利收益率为9.51%,市盈率为10.51,市净率为1.05,股息率为4.36% [36] - 自由现金流指数盈利收益率为8.52%,市盈率为11.74,市净率为1.87 [36] - 多个红利及低波动指数提供了详细的估值表,包含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ROE及历史分位数等数据 [36][49] 相关基金产品 - 部分追踪红利指数的基金产品近两年分红次数较多,例如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联接A近两年分红24次,平均每次分红30.50单位 [37] - 部分追踪红利指数的基金产品近两年分红次数较多,例如方面标触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联接A近两年分红18次,平均每次分红40.67单位 [37]
[10月22日]指数估值数据(价值风格强势;季报更新,哪些品种盈利增长好;ETF估值表已上线)
银行螺丝钉· 2025-10-22 21:59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大盘略微下跌,截止到收盘,还在4.2星。 大中小盘股微跌。 遇到市场波动的时候,价值风格相对坚挺。 最近上证红利、300价值从低估回到正常估值。 剩下的沪港深红利、自由现金流等距离正常估值也不远了。 1. 最近三季报陆续更新。 指数基金净值=估值*盈利+分红。 咱们还是比较关注每个季度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情况。 股价虽然短期涨涨跌跌,但如果估值不高、上市公司盈利增长,也会推动市场整体上涨。 同时,业绩增长的速度,也会影响市场估值。 一般品种在基本面低迷的时候,投资者也会悲观一些,会遇到「估值下降」+「盈利下降」的双杀行情。 昨天上涨较多的创业板等成长风格下跌。 港股也是类似的风格。 港股红利指数今年表现比A股红利还强一些,普遍上涨15%-20%。 港股科技股最近波动大一些。 在基本面复苏的时候,投资者也会乐观,会遇到「估值提升」+「盈利上涨」的双击行情。 2. 去年是A股基本面比较低迷的一年。上市公司的盈利整体下滑。 也是去年熊市的原因之一。 今年一二季度,上市公司的财报,整体是出现了业绩复苏的。 其中,复苏的程度有三个档次: (1)A股港股的科技股,以及港股的医药股 ...
[10月20日]指数估值数据(上涨中遇到波动怎么办)
银行螺丝钉· 2025-10-20 22:09
市场表现总结 - 大盘整体上涨,市场评级维持在4.3星 [1] - 中小盘股表现略优于大盘 [2] - 成长风格上涨幅度超过价值风格 [3] - 创业板指数上涨近2%,科创板微涨 [4] - 港股市场弹性大于A股,恒生指数上涨超2%,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 [5][6][7] 上市公司盈利趋势 - 近期发布的三季报盈利增长趋势与二季度保持一致 [8] - 主流A股和港股指数的三季度盈利增长情况将在季报更新完毕后进行统计分享 [9] 历史行情与波动特征 - 从去年5.9星评级至今,A股中证全指累计上涨近60% [11] - 主要涨幅集中在特定时间段,例如去年9月最后两周和今年三季度,约7%的时间内贡献了大部分涨幅 [12][13] - 市场在其余时间多为横盘震荡或回调,例如2024年10月初回调15.1%,2024年11月回调9%,2025年1月回调11%,2025年4月回调16%,2025年9月初及国庆节后均回调约5-6% [14][15][16][17][18] - 同期恒生指数累计上涨74%,其波动性大于A股,例如2024年10-11月回调16%,2025年4月回调22% [19][20][21][22][23][24] 投资策略与核心理念 - 市场回调是牛市中的正常现象,最终会恢复上涨并创出新高 [10][25][26] - A股和港股市场以短期大幅上涨的“闪电牛”为主,确保在市场大涨时在场至关重要 [27][28][29][30][31] - 投资应聚焦于品种估值是否处于低估区间,以及上市公司每季度的盈利增长情况,而非短期市场波动 [32][33][34] - 核心投资公式为好品种、好价格加上长期持有,以此获得良好收益 [35] 主要指数估值数据 - 提供了多个核心指数的关键估值指标,包括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和ROE [38] - 例如,沪港深红利低波指数盈利收益率为10.10%,市盈率为9.90;上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4.64%;纳斯达克100指数ROE高达29.20% [38] 债券市场数据 - 提供了各类债券指数的关键指标,包括修正久期、到期收益率及不同期限的年化收益 [41] - 例如,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1.76%,近5年年化收益为4.90%;30年期国债近5年年化收益达9.32% [41]
【股指期货周报20251019】风险偏好下降,股指本周继续震荡-20251019
浙商期货· 2025-10-19 10: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摩擦加深短期影响股指走势,尤其是高估值科技股,股指预计迎来调整,但回调幅度或弱于四月份,中长期国内市场为流动性叙事,仍有上行动能 [3] - 美国进入新的降息周期利于人民币升值和外资回流,带来新的增量资金 [9] - 当前稳定资本市场政策积极,股指底线明确,新技术、新消费推动经济预期企稳回升 [9] - 无风险利率降至低位后,中长期资金入市及居民入市将进入全新周期 [9] - 未来指数需关注成交情况,两市成交若能维持在两万亿上方,则仍能维持相对强势 [9] - 建议重点配置具备盈利确定性的半导体、AI算力等科技成长赛道,同时关注金融、证券、消费等低估值防御板块的轮动配置价值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市场表现 - 本周国内股指回落,双创大幅下跌,分行业来看申万一级31个行业指数走势分化,煤炭、银行和食品饮料等少数行业板块上涨,传媒、电子及通信等板块跌幅居前 [12][17]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14%、标普500指数上涨1.70%,恒生科技指数下跌7.98%,上证指数下跌1.47%,中证1000指数下跌4.62%,上证50指数下跌0.24%,创业板指数下跌5.71%,科创50指数下跌6.16% [17] 流动性 - 9月政府债支撑社融、理财回流推动M2回升、M1持续低迷,M1与M2“剪刀差”持续收窄 [15][18] - 资金利率维持低位,9月MTF投放3000亿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至1.7%附近 [18] - 9月新增社融3.76万亿元,同比少增3722亿元,存量社融余额402.19万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新增社融25.66万亿元,同比少增3.68万亿元,9月新增政府债券1.54万亿元,同比多增5437亿元,贡献了社融增量的主要份额 [18] - 9月末M2余额209.48万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结束连续数月的下行态势,M1余额82.82万亿元,同比下降7.4%,降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 [16][18] 交易数据及情绪 - 本周两市成交缩量,高位股调整,一月新开户数157万,二月新开户数286万户,三月新开户数306万户,四月新开户数回落至102万户,五月新开户数继续回落至155.5万户,六月新开户数小幅回升至164.64万户,七月新开户数196.36万户,八月新开户数265.03万户 [27][28] - 两市成交额(MA5)回落,缩量至2万亿附近,流动性为当前指数支撑重要因素,需持续跟踪 [28] 指数估值 - 指数绝对估值低位,截至2025年10月17日,上证指数最新PB16.51,分位数82.67,全A最新PB为21.95,分位数83.75,主要股指方面,估值分位数中证1000>中证500>沪深300>上证50 [35][36] 指数行业权重 - 上证50银行、非银金融及食品饮料权重占比较高,依次为21.34%、15.48%及13.88%,电子行业板块成为第四大权重行业 [45][46] - 沪深300权重占比较为分散,前三大权重行业依次为银行、非银金融及电子 [46] - 中证500前三大权重行业依次为电子、医药生物、非银金融 [46] - 中证1000前三大权重行业为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 [46] 其他海内外政策跟踪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及3月两会提出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3%,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2%左右,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支持流动性充裕,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8万亿元 [51] - 2025年5月7日国新办会议提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5%下调到1.4%,下调公积金利率0.35个百分点,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用贷款,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支持中央汇金发挥好“平准基金”作用,进一步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扩大保险资金投资试点范围 [51] - 2025年9月22日国新办会议全面梳理了“十四五”期间金融业在规模扩张、制度完善、风险防控、开放创新等方面的成果,同时为“十五五”时期深化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定调,资本市场政策方面,继续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完善发行上市等制度机制,培育壮大核心资本,加大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的直接融资支撑,更大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52] - 美国即将再度进入降息周期,9月降息25BP,CME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美联储10月再度降息概率超30%,年内仍有两次降息 [53] - 中国第一次对外实行“长臂管辖”,强化稀土管制,超美国预期,特朗普反制加征关税,短期或影响市场风险偏好,10月18日中美举行视频通话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