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长三角三季报暗藏玄机:浙江5城“霸榜”增速榜,江苏为何失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21:08
长三角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总量达251,797.17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25% [1] - 41座城市中有28座经济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5.2%),其中13座城市增速突破6% [1][6] - 三省一市经济增速均跑赢全国平均,浙江以5.7%领跑,上海、江苏、安徽分别为5.5%、5.4%、5.4% [5] 主要城市GDP规模与增速 - 7座城市前三季度GDP规模超过1万亿元,依次为上海(40,721.17亿元)、苏州(19,930.21亿元)、杭州(16,900亿元)、南京(14,059.49亿元)、宁波(13,492.9亿元)、无锡(11,481.55亿元)、合肥(10,252.4亿元) [1][10] - 13座GDP增速破6%的城市中,前5名均为浙江城市,浙江共7座城市入榜,安徽4座,江苏2座(徐州、无锡) [6] - 上海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79.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 [10] 先进制造业发展 - 上海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值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 [4][12] - 江苏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数字核心产品制造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1.8% [4][12] - 安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8% [4][12] - 苏州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0,096.5亿元,同比增长6.3%,光电子器件、工业机器人和锂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0.0%、20.6%和55.9% [11] - 浙江规上工业增速7.1%,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4%、11.6%和10.6% [12] 消费市场表现 - 前三季度长三角社零增速排名为浙江(5.2%)、安徽(4.4%)、上海(4.3%)、江苏(4.2%) [13] - 江苏社零规模以34,788.3亿元排名全国第一 [13] -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家电、汽车、3C等销售,“苏超”、“浙BA”等体育赛事及展会经济成为消费亮点 [14] - 江苏前8个月体育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0%,其中体育组织业务增速高达27.9% [14] 产业发展模式与方向 - 浙江传统产业基于块状经济和民营经济基础,通过链式裂变、创新裂变、数智赋能和增值裂变向新发展 [7][8] - 江苏扩内需形成“制造 + 服务”双向赋能优势,制造业提供绿色智能产品,服务业依托“苏超”等IP创新场景 [14] - 浙江消费增长得益于数字经济与消费场景融合、民营经济创新活力及展会经济平台效应 [15]
武汉2025年前三季度GDP公布
长江日报· 2025-10-29 20:36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5537.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 [2] - 第三产业增加值10098.62亿元,增长6.0%,增速领先于第二产业的4.8%和第一产业的3.7% [2] 农业生产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8.38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林业产值增长最快,达13.5% [3] -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76.08万吨,增长3.5%;水产品产量39.30万吨,增长4.2% [3] 工业生产与高技术制造业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4]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5.2% [4]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0%,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大幅增长70.4% [4] 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0.8% [6] - 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6%,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收入增长57.5% [6]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6.5% [7] - 工业投资增长12.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2%,而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5% [7]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9%,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2% [7]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99.74亿元,同比增长5.5% [8]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受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增长28.6% [8] - 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4.2% [8] 对外贸易与金融 - 进出口总额3369.6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出口增长18.1% [9] - 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2618.04亿元,同比增长5.1% [9] 居民收入与消费价格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07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达5.9% [11]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7.7% [11]
刚刚,武汉2025年前三季度GDP公布
长江日报· 2025-10-29 16:20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5537.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 [3] - 第三产业增长最快,增加值达10098.62亿元,同比增长6.0% [4] - 第二产业增加值5068.39亿元,增长4.8%;第一产业增加值370.81亿元,增长3.7% [4] 产业发展与结构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5.2% [13]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7% [13] - 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大幅增长70.4%和45.4% [13]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0.8%,金融业增长7.0% [15] - 1-8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6%,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收增长57.5% [15] 投资与消费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6.5% [17] - 工业投资增长12.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2%,而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5% [17] - 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9%,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2% [1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99.74亿元,同比增长5.5% [19]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8.6% [20] 贸易与金融 - 进出口总额3369.6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出口增长18.1%,进口增长11.4% [22] - 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2864.83亿元,贷款余额52618.04亿元,均同比增长5.1% [22] 居民收入与消费价格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07元,同比增长4.8%,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81缩小至1.79 [24]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3%,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7.7%,衣着价格上涨2.9% [24]
连续七年成第一生育大省,广东人口“双料冠军”的经济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09:28
人口数据核心表现 - 广东2024年出生人口达113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0万人,连续7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连续5年成为唯一出生人口超100万的省份 [2] - 广东2024年常住人口增加74万,总量达1.28亿,其中自然增长人口47万,机械增长(人口净流入)贡献27万,呈现“双轮驱动”模式 [2][5] - 广东以占全国8.9%的常住人口,贡献了全国11.8%的出生人口 [5] - 浙江202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0.36‰),其人口增长主要依赖净流入45.4万人的机械增长 [2] 人口结构与文化因素 - 广东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8484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66.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6个百分点 [6] - 广东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仅为10.18%,低于其他东部省份,珠三角地区老龄化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6] - 潮汕地区等地的传统生育文化氛围浓厚,出生率长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具有家庭责任感和奋斗精神的人力资源 [6] 经济与产业吸引力 - 广东拥有覆盖全部31个大类的工业体系与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7] - 2024年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57.1%和32% [10] - 具体产品产量上,新能源汽车增长43%,工业机器人增长31.2%,民用无人机增长74.2% [10] - 广东技能人才超过2000万,高技能人才数百万,高端研发岗位年薪甚至突破100万元 [10] 政策支持与人才战略 - 广东推出一系列引才政策,如“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截至2025年10月已有超100万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 [7][12] - 政策从住房、教育、科研经费等多方面提供保障,并加快健全生育托育支持政策体系 [7] - 广州的“广聚英才”计划、东莞的“技能人才之都”建设等政策共同构建全省引才网络 [7] 消费市场与内需支撑 - 大量处于消费旺盛期的劳动年龄人口形成消费主力军,2024年上半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2932.66亿元,同比增长3.5% [10] - 内需市场的持续增长成为广东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10] 未来发展挑战与方向 - 面临提高高质量人才占比、强化人才结构与产业升级适配性、促进省内人口分布均衡等挑战 [11] - 需要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围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培养技能人才 [11] - 建议加强省级产业统筹规划,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进行产业协同布局,完善跨区域交通网络以促进人力资源流动 [11]
77115亿元!山东前三季度GDP增长5.6%
大众日报· 2025-10-28 09:01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771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 [1][2]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25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0150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42140亿元增长6.1% [2] - 全省经济运行保持稳健向好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势头持续增强 [2]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0%,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4.2个百分点,上拉全省工业增速3.0个百分点 [2] - 汽车、铁路船舶、电子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0%、14.9%、16.6% [2] - 制造业增长8.9%,采矿业增长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同期持平 [2] 服务业表现 - 1-8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4% [3] - 32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增长面达87.5% [3] - 娱乐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9.4%、18.9%、16.9% [3] 消费市场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86.1亿元,增长5.6% [3] - 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755.4亿元,增长17.1%,高于限上零售额增速10.4个百分点 [3] - 线上零售额占限上零售额比重为17.5%,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2.7个百分点 [3] 投资情况 - 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增长7.7%,高于全部投资11.4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1个百分点 [3] - 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0.3%、21.9%和29.5% [3] 对外贸易 - 前三季度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2.62万亿元,增长5.5%,其中出口1.60万亿元增长5.3%,进口1.02万亿元增长5.8% [4] -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7.0%,占进出口总额的65.6% [4] -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9%,占出口总额的48.8% [4] - 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增长9.2%,占比达64.2% [4] 就业与居民收入 - 前三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5.9万人,增长1.1% [4]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26元,同比名义增长5.0% [4]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97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64元增长5.1% [4]
商务部:9月份我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中国新闻网· 2025-10-27 14:19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万亿元,同比增长3.0% [1]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9万亿元,增长4.5%,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6万元,增长4.6% [1]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5% [1] 商品零售与以旧换新 - 9月份商品零售额增长3.3% [1] - 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零售额增长16.2% [1] - 限额以上单位家具零售额增长16.2% [1] - 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增长6.2% [1] - 9月份乘用车零售量224.1万辆,增长6.3% [1] - 截至10月22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 [1] 服务消费 - 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增长5.2%,增速比商品零售额快0.6个百分点 [2] - 文体休闲服务、通讯信息服务、旅游咨询租赁服务、交通出行服务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2] - 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6.8% [2] 新型消费 - 9月份智能穿戴设备、扫地机器人销售额增长15%以上 [2] - 节能洗碗机、有机食品销售额增长超10% [2] - 9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129.6万辆,增长15.5% [2] -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57.8% [2] 入境消费 - 三季度出入境外国人2013.4万人次,增长22.3% [2] - 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724.6万人次,增长48.3% [2]
高频:海运价格持续修复,关注中美贸易转机
财通证券· 2025-10-25 19: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主要关注点为SCFI继续上行、地产销售依旧偏弱、螺纹钢和水泥价格保持平稳 [2] - 本周地产销售依旧偏弱,新房成交同比大幅下滑但降幅收敛,二手房同比大幅下滑,主要因去年10月基数偏高 [2] - 投资生产方面商品价格涨跌互现,螺纹钢价格持平但库存高压,玻璃期货价格下降,沥青价格上升,水泥价格持平 [2] - 工业生产方面开工率表现分化,钢厂高炉开工率、PTA开工率、汽车轮胎开工率上行,石油沥青开工率、焦化企业开工率下行,涤纶长丝开工率持平 [2] - 消费方面出行动能偏强,地铁出行、国内执行航班高于季节性,汽车消费符合季节性,电影票房低于季节性 [2] - 通胀方面猪肉价格下行、蔬菜价格上行、油价上行 [2] - 出口方面本周SCFI上行,BDI下行 [2] 各目录总结 地产销售:地产销售偏弱 北京形成支撑 - 本周新房成交环比小幅回升,同比降幅持续收窄,Wind20城新房成交面积环比2.83%、同比 - 13.03%,一线和三四线城市新房成交强于上期但弱于去年同期,二线城市同环比转负 [7] - 重点城市新房成交环比大多上升,除广州、杭州、苏州外;同比除北京转正外均弱于去年同期 [7] - 本周二手房成交环比小幅下降,同比大幅下滑,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除深圳外均弱于上期,同比均下降 [7] 投资:商品价格涨跌互现 - 投资方面本周商品价格涨跌互现,螺纹钢、水泥价格基本持平,玻璃期货价格下降,沥青价格上升 [36] 生产:开工率表现分化 - 生产方面本周开工率表现分化,钢厂高炉开工率、PTA开工率小幅上行,汽车轮胎开工率上行,石油沥青开工率、焦化企业开工率下行,涤纶长丝开工率基本持平 [45] 消费:出行动能偏强 - 消费方面地铁出行、国内执行航班高于季节性,汽车销售符合季节性,电影票房低于季节性 [58] 出口:SCFI上行,BDI下行 - 出口方面本周SCFI指数上行,BDI指数小幅下行,CRB现货指数小幅下行 [61] 物价:猪肉价格下行、菜价上行,油价上行 - 物价方面猪肉价格下行、蔬菜价格上行,油价上行,螺纹钢价格基本持平 [65]
莫让价格套路给“双11”优惠打了折
证券日报· 2025-10-22 00:23
文章核心观点 - 电商行业在“双11”期间存在由技术算法滥用和商业策略跑偏导致的价格乱象,包括针对不同用户和不同时间的差异化定价以及复杂的优惠套路,这些行为侵蚀了消费信任并影响了市场健康 [1][2][3] 技术算法应用 - 电商平台通过抓取用户浏览记录、消费能力和购买频次等数据,运用机器学习模型实施差异化定价,将高消费能力和高复购率用户标记为“溢价接受者”使其支付更高价格 [2] - 平台普遍采用动态定价系统,通过API实时抓取库存、竞品价格和用户行为数据,以分钟级的频率调整价格,导致价格频繁跳动 [2] - 动态定价系统在库存低于阈值时自动提价,并在竞品降价时触发价格防御机制,这是造成“不同时不同价”现象的主要原因 [2] 商业策略与定价机制 - “双11”价格体系通过满减、优惠券、定金膨胀等多层优惠叠加,人为制造价格迷雾 [3] - 商家常采用“先涨后降”套路,例如将电视原价1899元先涨至2799元,再通过满减制造“立减650元”的假象,使实际售价仍高于原价 [3] - 预售机制存在设计缺陷,部分商家设置“预售期高价、现货期低价”的差异化策略,消费者支付定金后常发现实际优惠低于预期,且价保服务因限制条件多而难以有效使用 [4] 行业监管挑战 - 监管机构已将通过算法实施的大数据“杀熟”行为列为重点治理类别,但平台常以“新老用户权益差异”或“会员等级不同”为由规避监管,加大了执法判定难度 [3] - 监管效能的制约因素包括对是否构成“杀熟”的判定难度加大,以及现有规则在应对动态定价边界和“同等交易条件”判定标准方面的不完善 [3][4] 对行业生态的影响 - 价格乱象不仅消解了单次促销的效果,更在侵蚀整个消费生态的健康根基,对消费信心造成负面影响 [4] -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消费信心的下滑可能影响市场繁荣和消费潜力的释放 [4]
经济观察丨消费稳步扩大 中国经济主引擎持续发力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14:15
消费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 [1]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年全年分别加快1.2个、1.0个百分点 [1] 政策驱动因素 - 有关方面分四批向地方下达了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 - 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截至9月10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1] 服务与新兴消费 - 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0.6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8%,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自5月份起增速持续加快 [2] - 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增长 [2] 消费增长挑战 - 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不及经济整体增速 [2] - 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0%,增速比8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5% [2] - 居民储蓄倾向增强,消费倾向有所下降 [2] 未来政策方向 - 需要稳定和扩大居民就业,促进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3] - 除了当前提振消费政策,还需要更系统地思考更具全局性的举措,通过"松绑""放开""搞活"调动各方积极性 [3] - 未来进一步提振消费需要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态势,通过经济发展的实绩正确引导企业、居民预期 [3]
纺织服装社零数据点评:9月国内社零同比增长3.0%,化妆品单月增速环比提升
山西证券· 2025-10-20 15:17
行业投资评级 - 纺织服装行业投资评级为“同步大市-A”,且维持该评级 [2] 核心观点总结 - 2025年9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略低于市场预期,1-9月累计增长4.5% [4] - 线上消费渠道表现持续优于商品零售整体,线下便利店等必选消费业态增长稳健 [5] - 化妆品类零售额单月增速环比提升,而金价上涨对黄金珠宝短期需求产生抑制 [6] - 品牌服饰与体育用品板块呈现增长,纺织制造出口表现分化,黄金珠宝在大型促销活动中展现强劲势头 [7][8][9] 社会零售数据表现 - 2025年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20万亿元,同比增长3.0%,环比下滑0.4个百分点 [4] - 2025年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36.59万亿元,同比增长4.5% [4] - 按消费类型划分,9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0.9%,商品零售同比增长3.3% [4] 分渠道表现 - 2025年1-9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5%,其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5.1%、2.8%、5.7% [5] - 线下零售业态中,1-9月便利店、超市、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4%、4.4%、0.9% [5] 细分品类表现 - 2025年9月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8.6%,环比提升3.5个百分点 [6] - 2025年9月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7%,环比下滑7.1个百分点 [6] - 2025年9月限额以上纺织服装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7%,环比提升1.6个百分点 [6] - 2025年9月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1.9%,环比下滑5.0个百分点 [6] 品牌服饰板块投资建议 - 推荐361度,建议关注特步国际、安踏体育、锦泓集团、歌力思 [7] - 361度2025年第三季度依托高质价比产品与超品店推进取得线上零售流水健康增长 [7] - 特步国际主品牌2025年第三季度零售流水实现低单位数增长,旗下索康尼品牌零售流水同比增长20%以上 [7] 纺织制造板块投资建议 - 从高股息率角度推荐裕元集团,建议关注百隆东方 [8] - 从业绩稳健及低估值角度推荐申洲国际,建议关注开润股份 [8] - 2025年1-9月中国纺织品出口额1064.77亿美元同比增长2.1%,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1152.09亿美元同比下降2.5% [8] 黄金珠宝及零售板块投资建议 - 推荐老铺黄金、潮宏基,建议关注菜百股份、周大生 [8] - 天猫“双11”活动中老铺黄金官方旗舰店10分钟成交额突破3亿元,同比增长超848倍 [8] - 推荐名创优品,其第二季度国内同店销售转正,海外同店销售环比改善 [9] - 建议关注永辉超市,其调改店客流平均增长80%,60%以上进入稳定期的调改门店盈利水平超越过去5年最高值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