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牛市

搜索文档
港股调整!08246,逆势暴涨300%
证券时报· 2025-10-06 13:51
港股调整! | 港股综合屏 | 板块跟踪 | 市场情绪 | 个股热图 | 综合排名 | 南向交易 | 热门股票 | 创新高 | AH股对价 | 港美股对价 | 港股席位分布 机构龙虎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热力图 | ○列長 | | | | | | | | | w | | | | Wind香港概念板块指数 | | | | | Wind香港二级行业指数 | | | 香港市场核心指数 | | | | | | 互联网信贷 | Wind香港有 | | | | Wind香港非 | 恒生沪 恒生金 万得(港 恒生港 | | 金融IC | LED照明 | 本地券商 | 在线教育 | | | | Wind香港化 Wind香港耐 Wind香港建 | | | 0.49% 0.39% -0.19% -0.29% | | 4.99% | 3.90% | 2.75% | 2.75% | 2.63% | 2.42% | 0.89% | 0.57% | 0.44% | 0.27% | | | | | | | | ...
港股牛市上涨,跟A股有啥区别?|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10-04 21:42
A股小盘股行情特征 - A股小盘股经常出现牛市行情,例如2025年中证2000指数涨幅较高 [2] - 行情主要由量化私募带来的增量资金流入所推动,导致小盘股上涨较多 [2] 港股市场驱动因素 - 港股市场较少出现类似A股小盘股的行情 [3] - 港股指数的涨跌主要由业绩驱动,遵循估值不高且有业绩则上涨、估值高且无业绩则可能大幅下跌的逻辑 [4] - 以港股科技指数为例,2021年至2022年期间下跌近70%,原因是遭遇了估值降低和盈利下降的双重打击 [4] - 2023年港股科技股业绩企稳,未继续大幅下降,但市场仍不景气,在底部震荡超过一年 [4]
中信建投:港股牛市行至中段 关注消费电子等四大板块
格隆汇APP· 2025-09-25 14:53
港股市场整体前景 - 港股进入看多行情 内外部资金关注度提升[1] - 港股长周期牛市自去年四季度确立 当前处于中段位置[1] - 流动性周期处于中段 后续1-2年基调宽松[1] - 估值周期经历3年熊市后处于低位 修复一年多后达中上分位[1] - 盈利周期刚从底部回升 修复集中在结构性景气板块[1] 流动性及资金面 - 美国就业数据大幅低于预期 降息预期提升缓解港股流动性压力[1] - 外资持续上调港股及中国资产评级 南向资金流入加速[1] - 高盛维持中国股票增持立场 渣打银行维持超配评级[1] - 摩根士丹利指出人工智能 半导体等热点板块交易集中在港股和A股[1] 投资机会板块 - 重点关注互联网 创新药 新消费和科技板块[2] - 景气板块市盈率突破历史新高 估值修复持续带动整体估值上升[2] - 红利防御性配置板块值得关注[2] - 消费电子板块关注小米集团 联想集团 瑞声科技 中芯国际 高伟电子[3] - 信息技术服务板块关注伟仕佳杰 金蝶国际 九方智投控股[3] - AI及机器人板块关注第四范式 商汤-W 优必选[3] - 新能源汽车板块关注比亚迪股份 零跑汽车[3] - 多只个股MACD金叉信号形成 涨势良好[3]
港股开盘 | 恒指低开0.32% 科网股多数走弱
智通财经· 2025-09-22 09:56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低开0.32% 恒生科技指数跌0.68% [1] - 科网股多数走弱 快手跌超6% 安踏体育跌超4% 网易跌超1% 紫金矿业涨超2% [1] - 上周恒生指数上涨3.82% 恒生科技上涨5.31% AH溢价收窄至119 [6] 资金流向 - 2025年前8个月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608亿港元 占市场整体24.5% [3] - 截至9月12日港股通资金净流入10729亿港元 较2024年全年高33% [3] - 香港股票市场连续26个月资金净流入 8月单月净流入1122亿港元居历史第九 [3] - 2025年有6个月份跻身单月净流入前十 7个交易日位处单日净流入前十 [3] - 8月15日单日净流入359亿港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3] 行业配置 - 金融业占恒生港股通高持股50指数权重32% 资讯科技业占20% 非必需性消费占16% [3] - 医疗保健业权重从3%上升至7% 年内升幅最大 [3] - 非必需性消费及资讯科技业权重分别上升3个和2个百分点 [3] ETF市场 - 南向交易ETF成交额创新高 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额38亿港元 [4] - 港股通合资格ETF数量从5只增至17只 追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达5只 [4] 业绩表现 - 港股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9% 盈利增长4.6% [5] - 科技、医药与原材料行业维持高景气 非银行业与部分消费行业业绩向好 [5] - 能源、公用事业、地产产业链与多数消费行业业绩承压 [5] 行业展望 - 预计2025年下半年业绩增速迎来拐点 原材料、医疗保健与科技板块维持高景气 [5] - 能源、必选消费等板块有望迎来业绩反转 [5] - AI仍是市场主线 港股互联网成为最受益方向 [6] - 有色金属受益于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宽松和通胀预期提升 [6] - AI云业务保持高增速 二季度民营云厂商收入增长4年来首次超过国有电信公司 [6] - 自研芯片成为AI大厂新催化 市场呈现"重模型、轻应用"特征 [6] - 博通、甲骨文财报验证海外AI持续高景气 [6]
南下资金年内净流入破万亿!AI仍是港股主线
券商中国· 2025-09-21 23:36
港股通资金流入态势 - 截至9月12日,港股通年初至今资金净流入达10,729亿港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数据33%,有望创年度历史新高[1][3] - 2025年前8个月,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单边)为608亿港元,相当于香港股票市场整体的24.5%[3] - 香港股票市场已录得连续26个月的资金净流入,其中2025年有6个月份跻身单月净流入前十,8月单月净流入1,122亿港元为有记录以来第九,8月15日单日净流入359亿港元为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6] 南向交易ETF市场发展 - 随着ETF纳入互联互通,2025年上半年南向交易ETF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38亿港元,刷新历来半年度新高[6] - 截至9月12日,港股通合资格ETF数目由启动时的5只上升至17只,其中追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数目达到5只,成为最受关注的指数[6] 内地投资者持仓行业分布 - 截至9月12日,金融业为恒生港股通高持股50指数的最大行业,比重为32%,资讯科技业及非必需性消费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20%及16%[6] - 年内医疗保健业持仓比重升幅最大,由3%上升至7%,非必需性消费及资讯科技业的权重分别录得3个及2个百分点的升幅[6] 港股上半年业绩表现 - 港股2025上半年业绩筑底企稳,营收与盈利增速分别录得1.9%与4.6%,净利润率及ROE维持阶段高位[7] - 分行业看,科技、医药与原材料高景气支撑业绩,非银行业与部分消费行业业绩向好,但能源、公用事业、地产产业链与多数消费行业业绩压力仍存[7] 港股市场近期表现与行业动向 - 近期主要指数中恒生指数上涨3.82%、恒生科技指数上涨5.31%,AH溢价大幅收窄至119,大类行业涨多跌少,原材料、资讯科技板块领涨[8] - AI仍然是港股市场主线,AI云业务保持高增速,二季度国内云厂商AI需求旺盛驱动收入加速增长,自研芯片成为近期AI大厂新的催化[8] - 有色金属板块受益于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宽松和通胀预期提升的双重利好[8]
南下资金年内净流入破万亿!AI仍是港股主线
证券时报· 2025-09-21 21:05
恒生指数称,自2014年11月股票互联互通启动以来,内地投资者已成为香港股票市场中的新势力。港交所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港股通的平均每日成 交金额(单边)为608亿港元,相当于市场整体24.5%。截至9月12日,今年港股通资金净流入达到10729亿港元,比2024年全年还高33%,有望创下年度 新高。 恒生指数9月1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港股通年初至今获得了超过1万亿港元的资金净流入,已超过2024年全年数据,有望创年度历史新高。 而随着ETF纳入互联互通,亦带动南向交易ETF成交额创下新高。中信证券研究所指出,港股今年上半年筑底企稳,业绩实现正增长,基本面预期向好的板块 或继续享有市场关注。 南下资金净流入将创历史新高 截至2025年8月,香港股票市场已经录得连续26个月的资金净流入。8月单月净流入达1122亿港元,居有纪录以来第九。实际上,2025年有6个月份跻身单 月净流入前十,7个交易日位处单日净流入前十。其中,2025年8月15日的359亿港元为有纪录以来最高水平。 从内地投资者持仓来看,截至2025年9月12日,金融业仍为恒生港股通高持股50指数的最大行业,比重为32%,资讯科技业及非必需性 ...
国泰海通·洞察价值|海外策略吴信坤团队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20 08:05
核心观点 - 港股是本轮牛市的主战场 [3][4][8] 行业研究框架 -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2025研究框架培训视频版 强调洞察价值与共创未来 [7] 研究团队 - 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负责行业核心洞察 主张做务实的增量研究 [3] - 吴信坤代表作为《港股是本轮牛市主战场》报告 发布日期为2025年6月7日 [4][8]
[9月19日]指数估值数据(港股牛市上涨,跟A股有啥区别;自动止盈功能上线;港股指数估值表更新;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 2025-09-19 22:07
市场整体表现 - 大盘略微下跌,维持在4.2星级水平 [1] - 大盘股略微上涨,中小盘股微跌,整体波动不大 [2] - 价值风格整体上涨,红利和自由现金流微涨 [3][4] - 成长风格微涨,主动和指数组合整体上涨 [5][6] - 港股微涨微跌,科技股领涨 [7] 港股市场特点 - 港股投资者以欧美机构为主,偏好大中盘股,小盘股行情较少 [10][11][12] - 港股平均市值规模较大,例如香港中小指数成分股平均市值达数百亿 [13] - A股小盘股常有牛市行情,如中证2000涨幅较高,受量化私募资金推动 [14][15] - 港股涨跌主要由业绩驱动,估值低且业绩好则上涨,估值高且无业绩则下跌 [17][18][19][20] 港股科技指数分析 - 2021-2022年下跌近70%,因美元利率上升、中概股退市担忧及反平台政策影响盈利 [21][22][23][24] - 期间盈利连续两年下降,出现估值降低和盈利下降的双杀行情 [25] - 2023年业绩企稳,底部震荡;2024年9月后美元降息提升流动性,估值回升 [26][27][28] - 头部公司通过裁员和AI降本,盈利大幅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超110%,2025年一季度超100%,二季度增速50%以上 [29][30][31][32] - 当前出现估值提升和盈利增长的双击牛市行情 [33] - 未来上涨空间取决于三、四季度能否维持高速增长 [35][36] 港股行业表现 - 2025年科技和医药股最景气,一季度盈利同比增长均超100%,涨幅最高 [40][41][42] - 港股医药估值曾达高估,当前回调至正常偏高 [43] - 恒生消费盈利同比增长20%以上,增速优于A股消费,年内上涨20% [44][45][46] - 恒生指数、H股指数和港股红利盈利变化不大,上涨主要由牛市行情带动 [47][48][49] 港股估值数据 - 恒生指数市盈率14.40,市净率1.44,股息率2.92%,ROE 10.00% [55] - H股指数市盈率14.70,市净率1.40,股息率2.70%,ROE 9.52% [55]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25.12,市净率3.23,股息率0.82%,ROE 12.84% [55] - 港股科技指数市盈率45.39,市净率3.77,股息率0.59%,ROE 8.31% [55] - 恒生消费指数市盈率17.61,市净率2.74,股息率3.34%,ROE 15.56% [55]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市盈率34.14,市净率3.44,股息率1.05%,ROE 10.07% [55] - 港股整体估值回升至3点几星级水平 [53] 投资策略功能 - 主动优选和指数增强组合上线自动止盈功能,可在低估阶段后自动转换至稳健组合 [58][59]
中信证券:在流动性驱动至今的港股牛市,基本面预期向好的板块或继续享有市场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9-19 08:24
港股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港股2025年上半年业绩筑底企稳并实现正增长 [1] - 净利润率及ROE维持阶段高位 经营效率稳健 [1] 分行业业绩表现 - 科技、医药与原材料行业维持高景气 支撑港股上半年业绩 [1] - 非银行业与部分消费行业业绩向好 [1] - 能源、公用事业、地产产业链与多数消费行业业绩压力仍存 [1] 港股2025年下半年业绩展望 - 港股2025年下半年业绩增速将迎来拐点 [1] - 原材料、医疗保健与科技板块继续维持高景气的同时预期上修 [1] - 上半年景气度低迷的能源、必选消费等板块将在下半年迎来业绩反转 [1] 市场驱动因素 - 流动性驱动的港股牛市中 基本面预期向好的板块继续享有市场关注 [1]
林园:过去一年港股比A股还要强劲!港股已经进入牛市
新浪基金· 2025-08-21 17:09
市场行情分析 - 沪指8月21日创新高逼近3800点 [1] - 港股和A股市场表现同步 港股过去一年表现比A股更强劲 [1] - 港股已进入牛市并持续朝牛市方向发展 [1] 技术指标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带动部分个股涨势良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