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洗牌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长1.37%
证券日报· 2025-09-05 00:18
行业管理费收入概况 - 上半年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费收入623.13亿元 同比微增1.37%但较费率改革前同期减少89.92亿元 [1] - 行业总规模达34.39万亿元 较上半年增加1.56万亿元为管理费增长提供基础 [2] - 管理费温和复苏源于四大因素:规模创新高、产品结构优化、费率改革延续、权益类基金边际改善 [3] 产品类型管理费分化 - 权益类基金管理费收入266.25亿元 同比下降6.27% 占比降至42.73% [2] - 货币市场型基金184亿元与债券型基金146.21亿元管理费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支撑行业半壁江山 [2] - QDII基金管理费19.41亿元同比增长22.85% 另类投资基金3.43亿元同比激增109.15% [2] 头部机构竞争格局 - 21家机构管理费超10亿元 易方达39.18亿元居首但同比减少1.67亿元 华夏30.01亿元紧随其后 [4] - 头部竞争转向体系化能力:投研平台建设、产品创新、数字化运营、客户服务提升 [5] - 易方达净利润18.77亿元同比增长23.84% 广发基金净利润11.80亿元同比增43.54% [5] 中小机构生存挑战 - 8家中小公募净利润亏损 营业收入均不足7000万元 最低仅280余万元 [6] - 104家机构管理费同比增长 92家同比下降 中小机构普遍面临增收难增利困境 [6] - 费率改革压缩收入空间 头部机构布局低风险品类加剧中小机构生存压力 [6]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洗牌加速 竞争焦点从规模驱动转向质量竞争 聚焦投研、运营、服务能力壁垒 [6] - 未来增长更依赖质量提升 需围绕投资者价值创造开展产品创新与投研深耕 [7]
理发店迎来“倒闭潮”!明明没有电商冲击,为啥把自己逼上绝路?
搜狐财经· 2025-09-04 15:09
行业倒闭潮规模 - 2024年全国理发店倒闭数量超过30万家 2023年关店数量达8.7万家[2] - 2025年一线城市闭店率达18.73% 三四线城市闭店率高达26.3%[2][8] - 行业呈现开店与关店齐头并进态势 倒闭数量年年创新高[6] 经营模式问题 - 普遍存在过度推销现象 顾客单次消费金额从30元基础费用轻松翻倍至上百元[2] - 依赖预付费充值卡模式滚动资金 资金链断裂导致卷款跑路风险[5] - 员工培训周期仅数月 手艺不稳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3] 成本结构压力 - 房租及水电人工成本持续上涨 一线城市黄金地段租金压力尤为突出[3] - 疫情后新增消毒设备投入 进一步推高运营成本[5] - 员工薪酬依赖高提成制度 倒逼推销行为恶性循环[3] 市场竞争格局 - 10-20元快剪模式分流基础客群 翻台效率高冲击传统门店[3][8] - 家用电发器与DIY染发套装热销 线上教程普及减少到店频次[3][5] - 化妆店与影楼等跨界服务商进一步分流市场份额[3] 消费行为变化 - 消费频次从每月1次降至2-3个月1次 经济低迷导致消费降级[5] - 年轻人偏好DIY美发服务 老龄化社会减少花哨服务需求[5] - 消费者对预付费模式信任度降低 更倾向单次消费[6] 行业分化趋势 - 低端快剪店保持忙碌状态 高端沙龙依靠固定客群维持[6] - 中档门店受冲击最严重 装修华丽但手艺一般的门店最先倒闭[6] - 部分门店通过取消办卡推销和调低价格实现经营稳定[6] 宏观经济影响 - 2025年经济低迷加剧行业困境 失业降薪现象普遍[5] - 广东地区出现失业潮 老牌企业倒闭波及服务业[5] - 消费能力下降导致连10元快剪都面临需求萎缩[8]
超600万产能压顶,磷酸铁锂却开启新一轮扩产周期
鑫椤锂电· 2025-09-03 10:49
行业产能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球磷酸铁锂建成产能高达617.2万吨 2025年上半年产量为163.2万吨 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52.8% [2] - 行业亏损持续 除湖南裕能和富临升华外 多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2] - 2025-2026年新扩产落地产能将超过150万吨 全球总产能逼近800万吨 [2] 扩产驱动因素 - 龙头企业产能利用率高达116.82% 基于产品供不应求而扩产 [2] - 实力强劲企业为发展第二增长极 不惧短期亏损看重未来巨大市场空间 [3] - 产能较小企业需通过扩产满足多客户需求 否则客户导入积极性差 [3] - 重资产形成行业壁垒 高市占率企业凭借产能优势获得定价权 [4] - 企业通过一体化布局保障供应链稳定并实现降本增效 [4] - 新产线聚焦高端产品 淘汰落后产能 资源向高附加值环节集中 [4]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进入者实力雄厚且具备后发优势 行业进入加速洗牌期 [5] - 小企业面临淘汰 当前龙头企业能否最终胜出存在不确定性 [5]
上万元的研学,没人去了
创业邦· 2025-09-02 11:09
以下文章来源于每日人物 ,作者每人作者 也有人认为,研学不应该被一棒子打死,毕竟家长的需求还在,大理的研学氛围,也提供了某种多元 的探索和实践。只是,研学该走向何方?尚需规范和磨合。 每日人物 . 轻商业,懂生活。 来源丨 每日人物(ID: meirirenwu ) 作者丨 陈婧瑄 编辑丨 张轻松 图源丨Midjourney 今年,被吐槽了两年的研学遭遇"最冷暑期"。卷低价、订单量缩减百分之三四十;海外插班项目也招 不满学生,只好临时取消预定的澳洲学校名额;离得更近、成本更低的新加坡取代欧美国家成了研学 首选…… 前两年满怀热情,为孩子报名高价研学团的家长们,如今逐渐看清真相:有的机构打着"研学"旗号, 仅把常规旅游路线稍作包装,价格却翻了数倍;有的实际行程与宣传严重不符,报了"考古研学",结 果被安排到景区清理垃圾;还有的面临安全风险,"(大理这次)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绷断的安全网 8月9日,大理苍山走失一小孩的消息传来时,方琦正在外地带一个户外研学独立营。那几天原本轻松 的团队氛围变得有些紧张,每个时间节点严格清点人数,爬山不再往更高处走,反复向孩子们强调必 须跟紧老师。 "暑期正是研学的旺季,很多 ...
“芳村普洱一折甩卖”?记者实地探访:不实,市场经营秩序正常
南方农村报· 2025-08-29 22:34
市场运营状况 - 芳村茶叶市场整体运行平稳 商户经营秩序正常 未出现大规模恐慌性抛售 [9][17][18] - 市场人流秩序井然 多数店铺正常开门 物流运输有序 未出现货堆满街任人捡漏的混乱场景 [26][27][28][29] 商铺关闭原因 - 部分商铺关闭因休假 搬迁 策略调整或经营不善所致 并非行情大崩盘 [9][10] - 洞企石新巷一带因地铁施工拆迁道路实施围蔽 商户正陆续搬迁 [41][42] - 部分店铺因无法承受每月上万元租金迁至成本更低区域 [57][58][59] - 实体生意受电商冲击难做 部分门店关闭因炒作金融茶资金断裂所致 [50][51] 行业调整与商户应对 - 当前市场处于自然调整期 逐渐返璞归真 留下有实力 有固定客源 真正懂茶的商家 [66][67] - 行业正进行洗牌 淘汰盲目入行 经营不善的投机者 留下深耕行业认真做茶的品牌和商家 [71][72] - 老客户和批发订单依然稳定 住宿餐饮行业客户持续拿货 [68][69][70] - 有商户选择收缩规模保留一家店铺 因生意不好做 [42][43][44][45][46] 网络谣言与市场回应 - 网传芳村茶叶市场大量普洱茶清仓大甩卖信息不实 系谣言 [6][7][8][9][17] - 部分自媒体为博流量刻意制造恐慌 抹杀商家多年积累的市场信誉 [73][74] - 金融茶炒作仅是个别行为 不能代表市场整体 普洱茶文化价值仍受尊重 [63][64][65]
A股继续大涨,两大关键因素引爆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8-29 15:4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强势上涨 沪指上涨0.37% 深指上涨0.99% 创业板指上涨2.23% [1] - 全市场成交27983亿 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725亿 [1] - 人民币汇率升值至7.13元 美元指数大跌 [1] - 板块轮动明显 科技股调整 近3300只个股收跌 [1] 锂电行业 - 锂电板块全线爆发涨幅居前 [1] - 先导智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7.4亿元 同比增长61.19% [2] - 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激增456.29% [2] - 行业供需不平衡 市场竞争加剧促进行业洗牌 [2] - 企业业绩出现分化 行业倡导去内卷强调价值竞争 [2] 消费行业 - 酿酒等大消费股震荡反弹 [3] - 秋季传统消费旺季临近 酒品购买力逐步回暖 [3] - A股市场2025年8月达到十年新高 资金流动性显著改善 [3] - 酒品板块估值接近底部 行业基本面回暖趋势明确 [3] 保险行业 - 保险板块表现活跃 [4] - 保险行业资金规模快速增长 [4] - 险资运用高股息资产构建稳定收益基础 布局成长性板块 [4] - 权益投资成为推动投资收益上升的核心力量 [4] 稀土行业 - 稀土板块再度活跃 [5] - 国内稀土价格走势出现分化 [6] - 氧化镨价格涨约15000元/吨 氧化镝涨约10000元/吨 [6]
华峰化学(002064):上半年业绩承压 底部盈利韧性强 产能持续扩张
新浪财经· 2025-08-27 20:38
核心观点 - 公司现有氨纶产能32.5万吨 规划扩产30万吨 一期10万吨已投产 行业未来扩产主要集中在龙头企业 供给释放有序 [1] - 氨纶行业成本曲线陡峭 公司重庆基地在原材料采购、能源、人工、设备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成本控制领先 [1] - 公司现有己二酸产能150万吨 国内己二腈生产技术突破推动尼龙66产能爆发性增长 拉动己二酸需求 PBAT大规模投产也将带来己二酸需求爆发 [1] - 公司布局PTMEG、BDO完善产业链 随着产能扩张与行业底部复苏 盈利有望快速增长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21.37亿元 同比-11.70% 归母净利9.83亿元 同比-35.23% [2] - Q1收入63.14亿元 Q2收入58.23亿元 归母净利Q1为5.04亿元 Q2为4.79亿元 [2] - 氨纶收入42.15亿元 同比-9.43% 毛利率18.65% 同比+3.68pct 己二酸收入44.71亿元 同比-15.01% 毛利率4.37% 同比-11.08pct [3] - 鞋底原液收入27.68亿元 同比-8.82% 毛利率20.80% 同比-0.98pct [3] 产品价差与盈利 - 2025年上半年氨纶40D市场均价23725元/吨 同比-15% 价差11081元/吨 同比-11% 己二酸市场均价7622元/吨 同比-22% 价差903元/吨 同比-21% [3] - Q2氨纶40D市场均价23577元/吨 环比-1% 价差11078元/吨 环比-0.04% 己二酸市场均价7186元/吨 环比-11% 价差1128元/吨 环比+67% [3] 产能与行业地位 - 公司目前拥有氨纶32.5万吨 重庆基地30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完全投产后 年产能将突破50万吨 产量达到60万吨 巩固全球氨纶行业龙头地位 [4] - 2024年国内氨纶总有效产能137.54万吨 行业CR5从2012年51%上涨至目前79% 行业集中度提高 [4] - 2025-2027年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华峰化学、晓星等龙头企业 供给增速放缓且有序 [4] 成本优势 - 公司重庆基地在能源成本、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等方面具备明显成本优势 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加强 [4] 己二酸需求前景 - 2024年国内己二酸产能410万吨 行业整体开工率60%-70% 整体过剩 [4] - 己二酸下游应用侧重环保可循环可降解材料 如TPU和PBAT 国内己二腈生产技术突破推动尼龙66产能爆发性增长 进一步拉动己二酸需求 [4] - 华峰集团可降解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包括年产30万吨PBAT、30万吨PCHC 预计拉动己二酸内部消化10万吨以上 [4] - 华峰集团年产30万吨己二腈项目开工 己二腈与尼龙66预计可同步拉动60万吨以上己二酸需求 加速己二酸产能内部消化 [4][5] 产业链布局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投资20.4亿元建设年产12万吨PTMEG氨纶产业链深化项目 建设期约36个月 [6]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投资50.2亿元建设年产110万吨天然气一体化项目(一期) 内容包括25万吨BDO和30万吨合成氨 [6] - 公司通过两大项目实施形成上下游一体化产业格局 实现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提高综合竞争优势 [6]
猛料!传买广州二手房,开始不收中介费了?
搜狐财经· 2025-08-21 14:50
中介收费模式创新 - 广州本地中介平台推出新收费模式 买家免中介费 卖家仅支付0.8%佣金 [1] - 传统中介如链家收费为买卖双方各1% 此前为1.5% [3] - 以100万房产为例 新模式下买家节省1万元 卖家节省2000元 [4] 二手房市场现状 - 2024年贝壳平台存量房交易额达2.2万亿元 占市场总量三分之二 [4] - 广州7月二手住宅网签套数跌破9000套 环比下降近10% 同比缩水超10% [6] - 链家平台广州二手房挂牌量超14.7万套 维持高位去化缓慢 [9] 行业竞争格局 - 大型平台主导二手房交易市场 中小中介被迫采取降维打击策略 [4] - 中介价格战反映市场冷清 买方议价能力增强 卖方去化压力增大 [9] - 服务能力成为后续竞争关键 佣金减免仅是初期获客手段 [9]
新能源高管,失业大半年了
投资界· 2025-08-16 16:09
行业现状 - 新能源行业出现高管集体失业现象,空窗期普遍达2-3个月至大半年,部分总经理级别人员也面临长期失业 [3] - 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极高,前十家公司市场占有率超过90%,剩余企业仅争夺5%市场份额 [3] - 碳酸锂价格从高峰50多万元/吨暴跌至7-8万元/吨,对行业冲击巨大 [4] - 2022-2024年大量新能源上市公司财报表现不佳,行业洗牌严重 [4] 企业困境 - 多家知名新能源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包括恒大新能源、宝创新能源、威马汽车等15家电池企业和7家车企 [5] - 企业普遍面临设备成本高、人力成本高、运营成本高的问题,出现"卖一颗电芯亏一颗"现象 [3] - 固态电池和钠电领域小厂资金链断裂,出现大规模遣散员工现象,部分企业连赔偿金都无法支付 [10] - 2022年资本热潮催生的企业经过3年发展后,存活率堪忧,行业淘汰率高达30% [10] 人才市场 - 高管年薪普遍在100万以上,但面临严峻就业形势,被迫转型自媒体、咨询或组建"外包"研究院 [3][6][8] - 在职高管压力巨大,容错期仅2年左右,表现不佳即面临职位不保 [9] - 行业壁垒明显,动力、储能、消费电池领域人才难以跨领域流动 [5][6] - 企业招聘更倾向"高级牛马"型人才,要求即插即用、全方位匹配岗位需求 [9] 薪酬与就业 - 行业普遍降薪,某车企高级打工人年薪从50万降至30万,最终被压价至25万 [9] - 应届生薪资区间为1-2万/月,头部企业可达20万年收入,电池厂年终奖为3-6个月工资 [12] - 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招聘门槛提高至双985学历,锂威等企业研发岗已不接收普通211毕业生 [12] - 行业加班现象严重,加班时长纳入绩效考核,双休企业稀少且生存困难 [14] 应届生竞争 - 2018年后新能源专业火爆,2022年达到就业高峰,导致应届生竞争异常激烈 [12] - 学历内卷严重,头部企业研发岗位要求C9/华五院校背景,薪资可达25-30k/月 [13] - 硕士3年内、本科5年内人员被部分企业明确排除在招聘范围外 [10] - 行业整体呈现"高层失业、中层降薪、底层内卷"的就业格局 [1][15]
多晶硅价格降幅近两成 行业进入洗牌阶段
新华网· 2025-08-12 13:47
硅料价格动态 - N型硅料成交均价为7.52万元/吨 较两周前下降19.23% [1] - 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6.79万元/吨 较两周前下降15.23% [1] - 二线及新进入企业报价跌至6.1-6.8万元/吨 与头部企业价差扩大 [2] - 成交量主要集中在一线大厂 N型成交量高于P型且降价幅度更大 [1] - 价格下跌主因下游硅片企业减产超50% 需求骤降导致看跌情绪严重 [1] - 硅料企业前期订单消化完毕 部分高价订单转为库存积累 [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大量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价格快速回落 行业进入整合提升阶段 [3] - 价格下探触及部分产能成本线 落后产能将逐步出清 [3] - 新项目投建与运行存在不确定性 长期将保持合理价格与毛利率 [3] - 企业采取N型硅料比例提升 精细化成本管理等措施应对变化 [3] 硅片市场状况 - M10单晶硅片均价降至2.39元/片 周环比下跌5.91% [4] - N型单晶硅片均价降至2.50元/片 周环比下跌3.47% [4] - G12单晶硅片均价降至3.35元/片 周环比下跌3.46% [4] - 企业开工率总体接近60% 库存降至正常周转范围 [4] - 一线企业维持高水位报价 二线企业价格持续探低且出现N/P同价现象 [4] 下游环节表现 - P型M10电池主流成交价落于0.47-0.5元/瓦 G12尺寸为0.52-0.53元/瓦 [5] - 电池厂家难以保有利润空间 部分转以代工方式维持运作 [5] - 组件均价下探至1.1元/瓦 以执行前期订单为主 [6] - 产业链价格跌幅明显 行业进入洗牌阶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