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进口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中触媒
2025-11-01 20:4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为中储煤,成立于2008年8月8日,位于大连金普新区松木岛化工园区,于2022年2月16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现有员工806人[2] * 公司主营业务为特种分子筛、催化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同时涉及金属催化剂和工艺技术服务[2] * 业务构成中,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接近90%,金属催化剂占比约8%,技术收入占比较小[4]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1%[4] * 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为2.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4.72%[4] * 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7%[4] * 第三季度单季度净利润为4624.1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8.36%[4] * 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已超去年全年水平,盈利较去年全年高出约52%[4]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钛硅系列催化剂、移动源脱硝分子筛等产品销量增加,以及其他小品类产品通过市场开发实现小幅增加[4] * 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营业收入增加,以及部分原料和能源价格处于低位,单位成本降低[4][5] 主要产品销量与收入占比 * 前三季度移动源分子筛总销量为2070吨,占JBD系列收入比例达到60%,占总收入比例达到54%[5] * 钛硅分子筛总销量达到436吨,占催化剂收入比例为22.4%,占总营业收入比例接近20%[5] 毛利率分析 * 公司整体毛利率前9个月为45.77%[9] * 各产品毛利率差异较大,移动源脱硝和环氧丙烷催化剂等产品毛利率较高,最高可达50%左右,最低的产品毛利率约为10%[8] * 公司认为常态毛利率应在40%多一点,约40-41%左右,当前较高毛利率(如45%)并非常态,主要受益于原材料和能源(特别是LNG天然气)价格处于低位[11][12] * 三季度毛利率环比回落的原因包括部分原材料价格回升,以及三季度进行小范围检修导致产量下降,固定成本分摊增加[14][15] 主要产品板块动态与展望 移动源脱硝分子筛 * 主要客户为巴斯夫,合作关系长期稳定[28][29] * 全球移动源脱硝分子筛市场容量约为15000吨,巴斯夫年需求量约5000-6000吨[21] * 公司目前在巴斯夫亚太区的供应占比约为45%,且份额在逐年提高[23] * 销量持续增长:2024年销量预计为2400吨(2023年约2000吨),2025年初步预计为2800吨[19][22] * 公司现有产能可支持5000-7000吨的年产量,但实际供应量取决于与巴斯夫的合同谈判,合同中包含阶梯性价格和调价机制(如汇率、原材料成本发生重大变化时)[26][28][29] * 巴斯夫因成本等因素,其自身生产线可能减产,这对公司是利好信息[21] 钛硅分子筛催化剂 * 主要用于己内酰胺、环氧氯丙烷、环氧丙烷的催化剂[40] * 增长主要来自环氧丙烷催化剂,其售价较高(50万-60万元/吨),且今年新增一客户,发货量达200多吨[40] * 该催化剂使用寿命约两年,存在定期更换需求[42][43] * 未来目标是通过拓展新客户和替代原有供应商,将年销量稳定在300-400吨[43][44] * 国内尚有多个潜在客户可争取,且氯醇法产能淘汰转向直接氧化法可能带来新增市场空间[44][45] 其他催化剂产品 * 肥催化剂:去年销量700多吨,今年预计八九百吨,未来目标年销量1200吨左右,主要出口[47] * 甲醇制甲醛金属催化剂:市场容量较大(1500-2000吨级别),公司目前销量不到100吨,未来增长空间大,该产品用于替代进口,使用周期9个月[47] * 计划推出的新产品:PDH(丙烷脱氢)催化剂、氨基己腈催化剂,预计明年推出[50][52] * 固定源脱硝分子筛:目前年销售额约1200万元,表现温和,主要受限于缺乏强制性新排放标准,市场以自愿性应用为主,未来潜力取决于政策推动[54][55] 新材料业务布局 * 高纯氧化铝:主要产品为SD粉(特种分子筛原料)和氧化铝球(应用于PDH、双氧水、渣油加氢等催化剂),部分产品已通过客户验证,等待木头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大规模供应[69][70] * 高纯二氧化硅:规划产品包括硅溶胶、抛光液原料、四甲基硅烷、高纯石英砂等[70] * 高纯石英砂目前中试产品纯度可达6N5(可用于半导体),目标市场为石英坩埚(需4N8纯度),正处于送样给单晶硅生产厂家试用验证阶段[70][72] * 高纯石英砂项目计划在验证完成后(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开工建设,目标在明年年底或后年年初建成产线,短期内无法贡献效益[72][74] 资本开支与并购规划 * 主要资本开支集中于木头项目,中海亚基地的分子筛产能已基本建设完成,大连基地主要建设催化剂和高纯材料产线[75] * 公司资产负债率低,基本无银行贷款,资金状况稳健[77] * 未来并购方向可能包括:下游半导体器件公司(可使用公司高纯材料)、可补强催化剂短板的企业、纯材料领域(如工程塑料、聚合反应)的公司[77][78] * 公司发展坚持与巴斯夫、万华、卫星石化等大客户合作,并致力于进口替代[76] 其他重要信息 * 汇率影响:对巴斯夫等出口业务以美元结算,出口业务占比约75%,国内业务占比约25%,人民币升值可能对利润产生影响[61][62] * 中美关系影响:目前直接影响不大,公司直接出口美国销售额约六七千万元/年,若关税战升级,巴斯夫可能调整供应链以规避风险[58][59] * 行业展望:对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等大化工相关催化剂需求持乐观态度,公司预计明年整体增长约20%[63] * 公司定位为以技术创新为主导、产品技术壁垒高、发展稳健的企业,未来将持续投入研发和新产品推广[86]
安培龙(301413) - 301413安培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1031
2025-10-31 21:24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0,822.85万元,同比增长23.39% [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9.64万元,同比增长14.09% [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6,210.26万元,同比增长30.27%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12.85万元,同比增长17.20% [2]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28.45%,同比略有下降 [5] 产品与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压力传感器产品营收48,173.72万元,同比增长56.64%,占营收比例55.88% [3] - 压力传感器产品包括MEMS压力传感器(低压)、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中压)、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高压) [3] - 2025年前三季度汽车应用领域营收50,938.89万元,同比增长48.02%,占总营收比例59.09% [3] - 公司践行"多产品、梯次化布局"发展思路,聚焦传感器领域"进口替代技术路线" [6] 市场与销售 - 2025年前三季度境内销售73,211.22万元,同比增长32.56%,占总营收84.92% [4] - 2025年前三季度境外销售12,999.04万元,同比增长18.72%,占总营收15.08% [4] 研发与创新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6,466.03万元,占营业收入7.50%,同比增长57.93% [4] - 研发重点围绕敏感陶瓷材料技术平台、MEMS技术平台及IC设计技术平台建设 [4] 成本与运营策略 - 公司将成本控制与降本增效列为核心经营重点 [5] - 通过技术研发端改进技术方案、升级材料配方 [6] - 在生产制造端引入自动化设备并进行智能化改造 [6] - 在供应链端通过多维度策略优化实现稳定高效运行 [6]
泰金新能科创板IPO过会 阴极辊及铜箔钛阳极产品国内市占率第一
智通财经· 2025-10-31 20:04
10月31日,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金新能)上交所科创板IPO通过上市委会议。保荐机构为中信 建投(601066)证券,拟募资9.9亿元。 招股书显示,泰金新能主要从事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以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 售,是国际上可提供高性能电子电路铜箔和极薄锂电铜箔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是国内贵金属钛电极 复合材料及电子封接玻璃材料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 泰金新能能够提供高端铜箔生产所用阴极辊、生箔一体机、铜箔钛阳极、表面处理机、高效溶铜罐等核心设备、 关键材料及完整成套铜箔生产线解决方案,也可提供应用于绿色环保、铝箔化成、湿法冶金、电解水制氢等行业 的高性能钛电极及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电子等行业的玻璃封接制品,市场认可度高。 公司产品终端应用于大型计算机、5G高频通信、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铝箔化成、湿法冶金、氢 能、航天军工等领域。 泰金新能已实现4-6μm极薄铜箔生产用阴极辊的制造,实现了进口替代。2022年,公司率先研制成功全球最大直径 3.6m阴极辊及生箔一体机,2024年,公司阴极辊及铜箔钛阳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国内第一,产品性能行业 领 ...
普门科技:10月29日召开业绩说明会,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前海精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10-31 18:1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3亿元,同比下降10.96%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3亿元,同比下降36.66%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为2.56亿元,同比下降4.06%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0.41亿元,同比下降51.52%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总体毛利率为63.29%,同比下降3.82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总体净利率为20.82%,同比下降9.07个百分点 [2] 研发投入与产出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1.7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2.23%,研发费用金额同比增长9.20% [2]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较去年同期上升4.10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8600、eCL8800系列获得国内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8] - 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9600、eCL9900、eCL9900i系列焕新上市,检测速度分别高达400T/H、800T/H、1200T/H [8] -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测定试剂盒等多项产品获得国内II类注册证或IVDR CE认证 [8] - 电子支气管镜取得国内II类注册证,完善呼吸介入与康复领域产品矩阵 [8] 国内IVD业务进展 - 国内IVD业务收入第三季度依然承压,受行业政策及去年同期特定蛋白业务收入高基数影响 [3] - 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H100Plus已在多家三甲医院装机,2025年第三季度国内糖化血红蛋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明显 [3] - 糖化检测项目收费标准下调为加速国产品牌进口替代创造了条件 [3] -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9000系列、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LifoLas 8000和全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LifoLas 9000已在多家三甲医院实现装机 [4] - 公司发光产品已实现低速、中速、高速及流水线全系列产品布局,形成全链条产品矩阵 [4] 国际业务发展 - 2025年前三季度国际业务收入为2.94亿元,占营业收入39%,同比增长16.41% [6] - 其中国际体外诊断业务收入2.70亿元,同比增长14% [6] - 国际治疗与康复业务收入0.24亿元,同比增长51% [6] - 中速发光eCL8600、eCL8800系列自6月上市以来发货进度符合预期,终端验证结果理想 [5] - 半导体激光脱毛仪已获得美国FDA认证,为进入北美市场奠定基础 [6] 消费者健康业务 - 消费者健康业务目前在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中占比较低,但发展势头强劲 [11] - 该业务由子公司深圳普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运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同比增长非常显著 [11] - 产品规划聚焦居家医美、居家康复两大方向,为专业医疗领域产品的延伸 [11] - 光子治疗仪、面罩式光子美容仪、智能健发帽等居家医美系列产品市场反响良好 [11] 未来战略与增长点 - 公司已建立体外诊断、治疗与康复两个事业部,由各事业部总经理全面负责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7] - 未来将通过产品组合优化、成本控制和高端市场渗透提升整体竞争力 [4] - 持续推进新产品研发、产品国际注册,提高产品竞争力 [9] - 推进技术革新,重点开展原材料自产自研,糖化血红蛋白产品关键原材料已实现100%自产自研 [10] - 借助规模效应稳定产品毛利率,实施降本增效举措控制原材料成本 [10]
英诺激光前三季度净利激增2464.79%:激光行业“黑马”的逆袭密码
新浪财经· 2025-10-31 17:33
公司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17.83%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209.04万元,同比激增2464.79%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24亿元,同比增长27.34% [2] -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1361.10万元,同比增长84.41% [2] - 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621.19万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20.94万元,但较上年同期大幅改善 [2] 公司盈利能力与产品 - 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达45.07% [3] - 核心产品包括高功率脉冲激光器、超快激光器及定制化激光解决方案 [3]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 [3] 公司战略与布局 - 2025年9月宣布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收购NU OPTO INC少数股东股权,实现全资控股 [4] - 此次收购强化了北美市场的研发与销售网络,并获取了关键专利技术 [4] - 公司采取“进口替代+技术出海”策略,在3C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5] 行业背景与市场 - 2024年全球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达218亿美元 [5] - 2024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为897亿元,同比下降1.4%,但占全球总规模的56.6% [5] -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精度、高效率的激光加工需求持续释放 [5]
港股异动 | 潍柴动力(02338)绩后涨超5%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约88.78亿元 同比增长5.67%
智通财经· 2025-10-31 09:51
智通财经APP获悉,潍柴动力(02338)绩后涨超5%,截至发稿,涨5.4%,报16.16港元,成交额9977.94万 港元。 消息面上,10月30日,潍柴动力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营业收入约1705.71亿元,同比增长5.3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8.78亿元,同比增长5.67%;基本每股收益1.03元。 小摩此前指出,随着中美关税问题重回市场焦点,相信潍柴动力已处于有利位置,可从重型卡车、工程 机械发动机和AIDC发动机的进口替代机会中受惠,因为其主要竞争对手Cummins和Caterpillar面临关税 和贸易限制的风险日增。 ...
潍柴动力绩后涨超5%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约88.78亿元 同比增长5.67%
智通财经· 2025-10-31 09:48
小摩此前指出,随着中美关税问题重回市场焦点,相信潍柴动力已处于有利位置,可从重型卡车、工程 机械发动机和AIDC发动机的进口替代机会中受惠,因为其主要竞争对手Cummins和Caterpillar面临关税 和贸易限制的风险日增。 潍柴动力(000338)(02338)绩后涨超5%,截至发稿,涨5.4%,报16.16港元,成交额9977.94万港元。 消息面上,10月30日,潍柴动力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营业收入约1705.71亿元,同比增长5.3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8.78亿元,同比增长5.67%;基本每股收益1.03元。 ...
华安证券给予瑞丰新材“买入”评级:产销放量盈利同环比提升,海外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力
搜狐财经· 2025-10-30 19:56
(记者 王晓波) 每经AI快讯,华安证券10月30日发布研报称,给予瑞丰新材(300910.SZ,最新价:54.7元)"买入"评 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国内进口替代加速,润滑油添加剂量利齐升;2)于沙特设立合资公司建设 海外基地,增强全球竞争力。风险提示:复合剂产品认证不能顺利通过;产品及原料价格大幅波动;行 业产能投放超预期,竞争加剧;汇率大幅波动;国际政策变化。。 每经头条(nbdtoutiao)——多地出现"负电价",既然卖电"不挣钱",为何电厂不愿停机? 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瑞丰新材(300910):产销放量盈利同环比提升,海外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力
华安证券· 2025-10-30 19:44
[Table_Chart] 公司价格与沪深 300 走势比较 -20% 0% 20% 40% 60% 瑞丰新材 沪深300 [Table_Author] 分析师:王强峰 [Table_StockNameRptType] 瑞丰新材(300910) 公司点评 产销放量盈利同环比提升,海外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力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 [Table_Rank] | | | | --- | --- | --- | | 报告日期: | 2025-10-30 | | | 160.00 收盘价(元) 01e_BaseData] | | 54.70 | | 近 12 个月最高/最低(元) | 65.80/42.22 | | | 总股本(百万股) | | 296 | | 流通股本(百万股) | 207 | | | 流通股比例(%) | | 70.11 | | 总市值(亿元) | | 162 | | 流通市值(亿元) | | 113 | 执业证书号:S0010522110002 电话:13621792701 邮箱:wangqf@hazq.com 分析师:潘宁馨 执业证书号:S0010524070002 电话:1381656246 ...
半导体市场需求旺盛 长川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7.6%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19:15
作为国内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的标杆企业,长川科技长期服务于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晶圆制造及芯片设 计企业,核心产品涵盖测试机、分选机、自动化设备及AOI(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等,已获得江苏长电科 技(600584)股份有限公司、通富微电(002156)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士兰微(600460)电子股份有 限公司等多个一流集成电路企业的使用和认可。 近日,长川科技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申请获深交所受理。募集说明书显示,公司拟定增募资总额不超 过31.32亿元(含),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的实施 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产品技术深度,推动测试机、AOI设备的进口替代进程,还可以完善公司的设备产 品线,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本报讯(记者邬霁霞)10月30日,杭州长川科技(300604)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川科技")发布2025 年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79亿元,同比增长49.05%;实现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5亿元,同比增长142.14%。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2亿元,同比增长 60.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