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长期资金入市
icon
搜索文档
32%增长背后的“长钱”改革
证券日报· 2025-09-23 00:19
文章核心观点 - 截至2025年8月末,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引长钱、促长投”的结构性改革取得关键成果 [1] 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与机制改革 - 政策框架从2024年新“国九条”确立顶层设计到2025年《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出台,制度框架基本成型 [2] - 监管层推出机构考核机制改革,如明确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以打破“长钱短投”的内在约束 [2] 主要中长期资金的入市规模与趋势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6万亿元,其中约4.74万亿元投向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直投股票规模达3.06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净增约1万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4.3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反映出居民资金通过专业机构入市的趋势持续强化 [3] 中长期资金对市场生态的影响 - 中长期资金占比提升使市场流动性“稳定性”显著增强,A股市场连续多个交易日成交额稳定在2万亿元上方 [5] - 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更注重企业长期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其持仓集中于行业龙头与高成长潜力企业,引导市场向价值挖掘转型 [5] 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 中长期资金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资本金保障”,优质企业利用稳定资本进行长期投资和创新,再通过持续分红为投资者提供长期回报 [6] - “长钱长投”的良性循环推动资本市场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使其资源配置与风险定价两大核心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6]
“十四五”保险业成绩单出炉!保障扩面、赔付提速、成本压降、入市猛增
搜狐财经· 2025-09-22 23:09
承保能力与保障覆盖 - 保险业"十四五"期间累计赔付9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61.7% [3] - 车险累计承保机动车超16亿辆次 较"十三五"增长40% [3] - 新能源车在保车辆超过4000万辆 通过"车险好投保"平台实现愿保尽保 [3] - 三大主粮保险亩均保额提升72% 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全国 [3] - 科技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0万亿元 首台(套)首批次保险支持创新应用项目3600个 [3] - 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4万亿美元 较"十三五"增长52% [3] - 大病保险服务12.2亿城乡居民 长期护理保险覆盖1.8亿人 [3] - 农业保险为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 商业养老、健康保险积累准备金11万亿元 [3] - 针对洪涝台风地震等灾害累计赔付超过1500亿元 实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 [4] - 商业健康险为患病人群累计支付1.8万亿元经济补偿 [4] 投资端表现与政策引导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 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85% [5] - 长期股票试点规模达2220亿元 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举牌频频 [6] - 监管部门要求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A股 [5] - 银行业保险业通过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5] 行业效率与成本优化 - 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降至近十年最低水平 费用率创20年新低 [7] - 寿险公司2024年以来压降成本3500亿元 [7] - 车险综合改革和"报行合一"推动行业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长 [7]
A股晚间热点 | 信息量巨大!四部门发声 事关货币政策、股票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22:54
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 - 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 [1] - 截至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1] - 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10万亿元 [1] 资本市场改革与中长期资金入市 - 积极推进完善资本形成机制和中长期资金入市机制 [1] - 证监会党委将协同各方持续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和占比提升 [6] - 上交所提出更大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深交所强调畅通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 [11][12] 中美关系与跨境金融 - 中美领导人APEC会晤事宜正在沟通之中 [2] - 何立峰会见美国国会众议员代表团,强调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2] - 富途证券、老虎证券进一步关闭中国内地居民开户通道,仅接受持有非中国内地身份证件客户 [3] 加密货币市场动态 - 过去24小时内加密货币市场爆仓人数40.62万人,爆仓总金额16.78亿美元 [7] - 多单爆仓15.95亿美元,空单爆仓8343.54万美元 [7] - 欧盟提议对俄罗斯通过加密货币等渠道的金融逃税计划采取行动 [7] 重点公司及行业动态 - 贵州茅台否认下调今年业绩目标,上半年已按计划完成目标进度 [8] - 红利指数收盘点位创年内次低,市盈率7.46倍处于近十年63.06%分位点 [9] - 苹果股价涨超2%,摩根大通上调其目标价至280美元,预测2026财年iPhone出货量2.36亿部 [15] 人工智能与算力产业 - 吉林省目标到2027年底智能算力规模突破5000PFLOPS,核心产业营收达400亿元 [18] - 民生证券建议关注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国产算力产业链公司 [18] - 阿里巴巴二季度资本开支超预期,国产算力趋势相对确定 [18] 新能源与银发经济 - 两部门要求加强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充电桩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开发利用 [20] - 成都市目标到2027年银发经济产业规模达1100亿元以上 [20] 上市公司公告精选 - 长川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8.27亿-8.77亿元,同比增长131%-145% [19] - 智翔金泰与康哲药业签订商业化合作,将获得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约5.1亿元 [19] - 赛微电子遭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减持公司总股本的0.87% [23]
“9·24”一周年:从2700点保卫战到市值首破百万亿
第一财经· 2025-09-22 22:06
市场表现与指数变化 - 上证指数从去年9月24日2700点攀升至3800点以上 最高触及3899.96点 创近十年新高 [3][6]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较"十四五"前明显增强韧性 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3][6] - 创业板指与深证成指双双超越去年阶段高点 日成交额连续29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6][7] 个股与板块表现 - 1508只个股实现股价翻倍 覆盖30个申万一级行业 机械设备与电子行业翻倍股均超200只 [7] - 人形机器人 创新药 新消费等热门板块轮番表现 推动结构性行情 [7] 基金业绩与净值修复 - 697只基金区间回报超100% 其中12只主动权益类产品实现2倍增长 最高达275.84% [7][8] - 权益基金净值显著修复 "毛基"占比从56.87%降至17.58% 2736只基金净值重返1元以上 [9] - 指数型基金在翻倍基中占比超四成 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A收益达180.12% [8] 资金流动与机构行为 - 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达21.4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2% [3][11] - ETF规模突破5.31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长42.31% "国家队"持有ETF市值达1.28万亿元 [11] - 险资权益类投资规模突破4.7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加6223亿元 年内净流入预计达1万亿元 [12] 投资者行为变化 - 8月A股新开户265.03万户 同比增加165.2% 基金新开账户18.25万户 同比增36.09% [16] - 投资者从"回本即赎回"转向犹豫加仓 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净赎回1076.04亿份 环比增56.43% [14][16] 政策与改革影响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三阶段每年为投资者让利超500亿元 销售费用改革进入最后阶段 [13] - 长周期考核机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政策引导保险 社保等资金加大配置力度 [12]
资本市场改革下一步怎么走?这场发布会勾勒百万亿市场新蓝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21:41
资本市场“十四五”期间核心成就 - 市场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多层次股权市场结构日趋合理 [2][4] - 近五年股债融资总额达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提升至31.6% [2][5] - 科技企业市值占比超四分之一,市值前50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18家增至24家 [2][5] 市场体系与制度建设 - “四梁八柱”式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建成,新证券法、期货和衍生品法等重要法规相继实施 [4] - 成功设立北交所,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全市场期货和期权品种达157个 [2][4][5] - 新“国九条”及60余项配套规则推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重构 [4] 开放水平与“朋友圈”扩大 - 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企业境外上市达269家 [1][2][8] - 取消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合格境外投资者数量达907家,持股规模9493亿元 [8] - 境内企业在伦敦、瑞士交易所上市达23家,沪伦通拓展至瑞士、德国市场 [9][10] 上市公司质量与监管 - 上市公司分红回购规模达10.6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超八成,今年已分红超2万亿元 [2][14] - 严打财务造假,罚没金额414亿元,对130名财务造假责任人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5][13][14] - 1568家上市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前八个月披露资产重组1234单,重大资产重组增长150% [14] 退市制度改革与风险防控 - 强制退市公司数量达178家,超过改革前两倍,2025年实质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指标公司达12家 [15] - 秉持“退市不免责”原则,查处67家退市公司违规行为,清收占用资金80亿元 [15][16]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降至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市场韧性增强 [5] 未来发展路线图 - 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适配性,推进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制度改革以支持创新企业 [19] - 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强化长周期考核,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度 [19][20] -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强化“关键少数”责任,完善精准有效监管 [20]
证监会主席吴清:资本市场“十四五”量质双升,将不断提升适应性包容性
中国经营报· 2025-09-22 21:36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 "总的看,'十四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实现了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也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 打下了坚实基础。"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表示。 当日,吴清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下一步,证监会将坚持稳中求进、 以进促稳,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不断提升基础制度、市场功能、监管执法等各方面的适应 性、包容性,促进资源更加高效配置,让优质企业和各类资金更好迸发活力、实现价值。 健康稳定发展态势不断巩固 据吴清介绍,过去五年,证监会一体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稳市场、稳预期、稳信 心,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态势持续形成并不断巩固。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四梁八柱"的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证监会以新《证券法》实施为契机,对相关法规制度进行 系统"立改废释",《期货和衍生品法》《私募基金监管条例》等一些历经"十年磨一剑"的法规发布实 施,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法治体系进一步健全。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 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证监会又会同相关方面相继出台了60余项配套规则,基 础制度和监 ...
证监会吴清:中国资本市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搜狐财经· 2025-09-22 21:26
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核心观点 - 资本市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是天然基因,开放是鲜明标识 [1] - "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取得显著进展,主要体现在投资端改革、融资端改革、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及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四个方面 [1] 投资端改革 - 实施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三阶段降费改革全面落地 [1]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出台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入市痛点堵点 [1] -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等重要举措落地,"引长钱、促长投"效果加快显现 [1] - 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1] 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 全面取消行业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 [2] - 优化沪深港通、沪伦通、基金互认等互联互通机制 [2] - 建立完善境外上市备案制度,出台"惠港五条",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2] - "十四五"期间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 [2] - 外资持有A股市值达3.4万亿元,269家企业实现境外上市 [2]
证监会、沪深交易所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21:22
资本市场改革部署 - 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完善发行上市等制度机制 [3] - 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推动完善中国特色期货监管制度和业务模式 [3] - 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竞争力 [3] - 以创业板改革为牵引,全方位提升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9] - 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落实好进一步全面深化科创板改革各项措施 [7] - 稳步拓展互联互通,丰富跨境投融资产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7] 投资端结构优化 - 协同各方持续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和占比提升,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4] - 更大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6] - 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畅通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 [9] - 落实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 [9] - 加强指数化投资生态建设,健全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 [7] - 深入推进"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 [7]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大力推动优质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发展,支持适用创业板第二套、第三套标准申报发行 [9] - 高效支持产业链整合,持续开展上市公司大走访,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9] - 推动"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创新性示范性案例落地 [7] - 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拓宽多元融资渠道 [10] - 加快补齐上市公司法规制度短板,统筹扩大检查覆盖面和提升检查有效性 [4] 风险防控与监管执法 - 全面提升风险化解处置能力,坚持投融资协调发展 [4] - 突出依法严惩、依责严防,进一步提高违法违规线索发现能力 [4] - 完善"准入—持续监管—退出"全链条监管体系 [4] - 提升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强化技术系统安全运维,全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10] - 加大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力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10] - 强化财务舞弊线索发现能力,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0] 产品创新与市场发展 - 推动多层次债券、REITs市场高质量发展,健全支持科技创新的生态体系 [10] - 丰富跨境投融资产品 [7] - 深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 [4]
吴清最新发声,透露资本市场四大未来路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21:15
记者丨 崔文静 编辑丨姜诗蔷 展望未来,证监会明确四大路线图: 增强多层次市场适配性、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作 用、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实施精准有效监管,持续筑牢"安全、规范、透明、开放"的市场 根基。 视频丨 许婷婷 "'十四五'时期,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兴业,外资持有A股市值 3.4万亿元,269家企业境外上市。中国资本市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证监会主席吴清在9月 22日下午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这场发布会,旨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吴清主席共进行一席介绍、三次回答记 者提问,从其四次发言中,可以窥见资本市场建设的全景图。 "十四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迎来系统性变革。以新证券法实施为契机,"四梁八柱"法规制度 体系建构成型,期货和衍生品法、私募基金监管条例等关键立法落地,2024年新"国九条"及60 余项配套规则全方位重构制度基础。 市场体系实现多层次、广覆盖突破: 科创板、创业板改革纵深推进,北交所设立并高质量运 行,A股总市值于今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期货期权品种增至157个,广期所设立助力绿 色发展。 市场功能显著提升: 近五年股债融资达 ...
增量政策落地周年一线调研 | 投融资改革持续深化 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巩固
上海证券报· 2025-09-22 20:35
并购重组领域亦"多点开花"。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立讯精密收购闻泰科技子公司,中国船舶吸收 合并中国重工,迈瑞医疗控股惠泰医疗……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转型升级、产业整合和寻找第二增长 曲线的积极性增强,收购未盈利科技型资产等标志性案例陆续落地。 在章俊看来,近期多个并购重组案例体现了资本市场融资端改革的放大效应,也折射出政策鼓励向新兴 产业倾斜的导向。高技术与高附加值行业的集中度提升,显示并购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去年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了一揽子增量政策。一年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 改革、"并购六条"、科创板"1+6"等一批标志性政策落地,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进一步 拓展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不断提升对科技创新的精准支持力。其间,资本市场经受住了超预期的外部 冲击,市场韧性增强、预期改善,回稳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业内人士认为,一系列政策落地显效,既体现了资本市场投融资两端改革的放大效应,也折射出政策鼓 励向新兴产业倾斜的导向。未来,资本市场有望继续引导中长期资本流入硬科技领域,持续提升服务实 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 引导资源加快向"新"集聚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 ...